《中国温县·太极拳发源地》宣传片文案
老架一路太极拳展演解说词

老架一路太极拳展演解说词老架一路太极拳展演解说词清明文化节期间,接受社区太极拳辅导站安排,为文化节期间的太极拳展演解说词准备资料,顺着我的思路:①太极拳的定位、起源、发展、现状,②陈式太极拳的起源、分类,特点,③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特点,动作要领,习练注意事项,④前人的太极名言、太极思想、太极理论。
一番搜索整理后,感觉作为一篇较完整的资料应该存一下盘,仅此。
老架一路太极拳展演解说词晋安广场太极拳辅导站20xx年清明文化艺术节太极拳,是一项武术运动,也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其基本功法是:开、合、发。
它是以“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的经络学、道家的导引、吐纳综合创造出的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
太极拳以它顺其自然、潇洒飘逸、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舒缓流畅、圆润饱满、柔韧厚重、轻松自如的特色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同时它又不受场地及自身条件的约束成为了大众最好的健身养生方法。
国际武联已于2000年7月做出决定,将每年的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月”。
目前,太极拳已经传入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已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习练太极拳者已达1.5亿人之多,使之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武术运动。
现在观众朋友们观赏到的是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由晋安广场太极拳辅导站的朋友们为大家表演。
陈式太极拳始于明末清初,时间大约在1509年前后,是由河南省温县陈家沟人氏陈王廷所创。
陈式太极拳发展至今已形成了陈式太极拳套路、太极推手、太极剑、刀、枪、棍等器械的演练体系。
其中太极拳套路中的第一路拳(老架)和第二路拳(炮捶)更能体现出陈式太极拳的特点。
其它杨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孙式太极拳又都是在陈式太极拳的支脉上发展衍变而成的。
陈式太极拳有陈式老架、新架之分,老架共有七个套路,流传最广的有:第一路(老架)和第二路(炮捶)。
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家沟拳师陈有本编创的,顺序与老架相同,架式较老架小,转圈也较老架小,去掉了原有的某些较难的动作,陈家沟村人称之为“小圈拳”,把老架称为“大圈拳”。
陈家沟导游词

焦作温县陈家沟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即是缘分!首先我代表我们河南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大家此次旅程的导游员,大家可以叫我xx。
现在在我左手边的这位呢就是我们的安全大使-李师傅,李师傅拥有多年的驾驶经验,有他一路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可以放下心来轻松游玩了。
此外,大家有什么需要那帮忙的地方尽管提出来,我们将尽心尽力为您解决。
在此,我预祝大家游得尽兴,玩得开心。
下面将由我来为大家讲解焦作温县陈家沟景区。
陈家沟,是民间六式太极拳之一的陈式太极拳发源地。
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城东5 公里处的清风岭中段,原名常阳村。
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迁至该村,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陈氏人丁繁衍,该村更名陈家沟。
陈家沟也称为陈沟,移居后即以陈卜为第一代。
该行政村隶属温县赵堡镇,距县15 分钟车程,交通方便。
我们刚刚提到陈家沟是陈式太极拳的发源地。
陈氏第十六代陈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图说》序中写到:“始祖陈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于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另外,陈氏第十八代陈绩甫在他写的《陈氏太极拳入门总解》一书中说:在陈家沟西十华里处有一座叫清风岭的名山,多匪,常袭击掠夺村庄,管家苦于无法逮捕。
早就精通太极拳的陈卜愤然而起,从村中招募数百人,亲率他们攻入贼窟,贼遂被平。
从此之后,来学拳者日多,在村中设“武学社”,从而太极拳得到了广泛开展。
陈家沟有令人敬仰的陈式太极拳历代宗师纪念馆,有享誉国内外的陈家沟武术馆,有充满传奇色彩的杨露禅大师学拳处。
其中,历代宗师纪念馆是为纪念太极拳历代宗师所建。
纪念馆的前面塑建有太极拳鼻祖陈王廷的铜像以及历代太极拳宗师的碑碣,碑碣上刻有历代宗师的简介,这是中外太极拳爱好者为纪念太极宗师们的所镌立的。
在陈家沟武术馆,可以一览当代太极拳师的风采。
在武术馆大厅的四面墙壁上,可以看到当代太极拳名家以及后起之秀的展板。
其中当代太极拳大师、陈氏十九世太极拳传人陈小旺,曾多次夺得全国太极拳、太极推手冠军,以其精湛的武技折服武林。
我的家乡文化——陈氏太极权

成果
“太极拳发展迅速,传播广泛,其深厚的文化积 淀被普遍视为中国武术中最为与众不同之处。” 如今,陈正雷的学生已遍及全球,仅亲手教过 的学生就有5000人之多。多年的国外从教经历 也让他感慨颇多:“太极功夫在世界各地传播的 过程,其实也是中国文化传播的过程。现在不 少外国学生都已由痴迷拳脚功夫转变为对中国 文化的研究,不少弟子也都已成为陈氏太极拳 在国外的义务推广者。”
未 来
华成 成 长 的 多 上 在的 子 因 的 洲 法 南 目 文为 部 , 太 个 都 所统 人 陈 太 、 国 亚 前 化全 分 而 极 国 会 有计 数 氏 极 中 、 、 以 的世 的 作 拳 家 选 太至 和 太 拳 美 日 澳 中 人界 太 为 组 和 择 极今 洋 极 传 洲 本 大 国 士武 极 中 织 地 回 拳尚 弟 拳 播 的 为 利 为 的术 文 华 。 区 国 洋难 子 分 网 国 中 亚 核 瑰爱 化 文 中 建 开 弟确 在 支 络 家 心 、 心 宝好 必 化 华 立 武 子定 国 较 初 地 , 美 , 。者 将 一 文 了 馆 中。 外 多 现 区 并 国 以 和 发 个 化 数 。 ,” 开 , 雏 渗 逐 、 韩 热 扬 重 源 以 现 有据 设 具 形 透 渐 英 国 爱光要远千在 介武体。辐向国、 中 大 组 流 计 以绍 馆 弟 但 射 非 、 东 , , 2/3 150
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
陈正雷是陈家沟人,陈氏太极拳第十 一代传人,陈氏太极拳的领军人物。 他依托文化资源优势,致力于弘扬民 族文化精髓,目前在中国及韩国、美 国等地开了8家太极拳馆和数个教学 点,弟子数千人。他的目标是在全球 开300家太极拳馆,把太极拳做成大 产业。
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陈正雷
寻访太极拳故里,传承民族文化

寻访太极拳故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外来文化的冲击,每年我国都有大批量的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作坊及其他文化遗址遭到破坏,再加上现今的青年人,心情躁动,注重眼前的利益,很多人都不愿意去学习那些古老的技艺,这又使得大量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失去传承。
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寻找传统技艺的继承人,但是实际上这项工作的收效不大,如果青年人没有认识到要保护传统文化这一点,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可以说,如果青年人没有意识到,不去主动地保护和抢救这些历史的传承,用不了多久,我们至少会有一半的传统文化化为乌有。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其发源于河南焦作温县陈家沟,同时也是河南省多家高校学生必学的一门体育课程。
为了深入了解太极拳文化,知晓学校学习的太极拳与真正的太极拳的区别以及太极拳文化在发源地的保护与传承工作,7月21-22日,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业调查团的队员们深入温县陈家沟和城区各个公园,了解太极拳的历史,记录太极拳的风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走进陈家沟,了解太极拳的历史和传承21日,正是烈日当头的时候,队员们走进了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
从村口往里望去,整个陈家沟就像是一片神秘的禁地一般,被掩映在绿绿葱葱的大树中间。
队员们欣喜不已,因为大家都知道,一个地方越纯净,那么能够静下心来传承这项文化的人就越多。
可是当队员们走进村子的时候却发现整个村子已经被仿古建筑围了起来,这些数量庞大的建筑也并不是队员们在远处猜测到的文化传播中心,而仅仅只是用于商业用途。
队员们心急如焚,”如果整个村子都变成了这种商业场所,都只是为了去赚钱,那还会有谁真正的去关心太极拳的传承和发展,又会有谁会去保证这项传统文化的纯正性,不参杂经济目的”调查团的队长张树鑫对记者这样说道。
队员们急匆匆的往村中心走去,因为那里有太极拳的祖祠,那里是整个陈家沟的灵魂。
太极拳秘境1

太极拳秘境1合集视频102:52 太极拳秘境(1-4集)太极拳秘境《第一集》及解说词分集视频太极拳秘境:第一集百花齐放-太极拳流派六式太极拳代表人物连绵的太行山脉,是中国东部重要的自然界限。
这里也是中华武术重要的发源地,很多拳种就诞生在这些并不起眼的小山村中。
几百年来,尚武之风盛行沿袭至今。
陈家沟坐落在太行山东麓,河南焦作温县城东的青风岭上,因陈氏人丁繁衍,加之村中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而得名。
因一位奇人而为世人所知,但是这个人并不姓陈,他的名字叫杨露禅。
杨露禅在陈家沟学成一种精妙的技击术,随后把它带到了北京,在擂台上打遍京城无敌手,人称杨无敌。
人们被他这种高深莫测的击打方式所吸引。
光绪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先生,观其武艺后大嘉赞赏:杨进退神速,虚实莫测,身似猿猴,手如运球,有太极浑圆一体也。
——翁同龢。
这就是太极拳。
太极拳秘境(一)百花齐放---太极拳流沠。
数百年来,无数人习练太极拳,代代相传绵延不绝,成为全世界传播最为广泛的中国武术拳种。
在太极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诞生了不同流派,他们自成一家,各有所长,当今六大流派流传最广,他们的代表人物是:陈小旺陈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缩小运动中的误差,建立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的运动体系。
崔仲三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连贯主要是指动作之间的感觉,动作的外形,內心的感觉,通过内心而发的动作。
这种连贯起来,所以给人感觉才是一种美。
翟维传武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功夫就是时间,沒有一定时间是练不上功夫的,整劲是来源于松柔,发力是在一瞬间产生的。
李秉慈吳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实际上不顶撞是什么呢?简单一句话,不承受对方力量,是把对方力量消化掉。
孙永田孙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我们武术都讲究快打慢,慢打迟。
放松就是最快,最快就是放松。
和有禄和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耍拳三个原则,一个耍的是轻灵圆活,一个耍的是自然从容,一个耍的是柔中求刚。
陈式杨式太极拳特点论术那么这六式太极拳,是如何行成?他们各自又有什么特奌呢?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庭以至祖传之拳术,研究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拳经和多种内家拳术,结合医学的经络理论,和孺家道家共同的太极阴阳学说,创造了陈式太极拳和双人推手的练法。
2024版中国太极拳介绍宣传

•太极拳的起源与历史•太极拳的基本理念与特点•太极拳的招式与演练技巧•太极拳的健身功能与效果目录•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与社会价值•如何学习太极拳及推广普及建议01太极拳的起源与历史起源传说及文化背景起源传说文化背景发展阶段随着历史的发展,太极拳逐渐从单纯的武术演变为一种内外兼修的健身运动。
在明清时期,太极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形成了多个流派。
雏形阶段太极拳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人们通过模仿动物形态和动作来锻炼身体,逐渐形成了拳术的雏形。
成熟阶段近代以来,太极拳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一项世界闻名的武术和健身运动。
同时,太极拳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技艺水平不断提高。
历史发展脉络太极拳流派与传承主要流派01传承方式02代表人物0302太极拳的基本理念与特点太极拳的技巧在于运用小力胜大力,通过巧妙的身法和手法,以较小的力量拨动较大的力量。
太极拳的练习者需要具备灵敏的反应和协调能力,能够在瞬间感知对方的力量并作出相应的应对。
太极拳注重以柔化刚,通过放松身体、用意不用力的方式,化解对方的力量。
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阴阳平衡,内外兼修太极拳强调阴阳平衡,注重内外兼修,通过调节呼吸、意念和动作,达到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太极拳的练习者需要注重身体的放松和舒展,同时培养内在的气质和精神力量。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是一个身心合一的过程,通过长期的练习,可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太极拳注重意气神形的统一,通过调节呼吸、意念和动作,使身心达到高度的一致和协调。
太极拳的练习者需要具备高度的集中力和专注力,能够将意念贯穿于整个练习过程中。
太极拳的练习过程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通过长期的坚持和努力,可以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意气神形,身心合一03太极拳的招式与演练技巧基本招式解析双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身体保持中正,意念集中。
左右手分别向两侧分开,如同野马奔腾般的气势。
一手向上抬起,一手向下按压,形如白鹤展翅。
一手搂膝,一手向前推出,步伐随之跟进。
陈家沟:一个村一部太极拳史

陈家沟:一个村一部太极拳史作者:卢刚来源:《时代报告》2018年第02期“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是“诗豪”刘禹锡写的诗句。
然而夹带大量泥沙的黄河一出陕西进入河南,尤其是流淌至平原地带,那奔腾激荡的河水就变得舒缓柔和起来。
当黄河流经河南温县,南有古称洛水的伊洛河汇入。
洛水清,黄河浊,一清一浊的两股河水在此交汇、融合,形成一幅天然的“太极阴阳图”,这就是“天下太极出河洛”的由来。
而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恰好处于黄河北岸距河洛汇流处几公里远的清风岭上。
南临黄河,北依太行,阴阳相和,太极天成。
这里的人相信:天下之大,太极拳兴于陈家沟却是必然。
数百年来,这里大师云集、英才辈出,成为举世闻名的太极圣地。
风靡世界的太极也曾濒临失传村中小巷曲径通幽,农家小院古朴清新。
不敢想象,只有3000人的村子却有4个太极拳学校、30多个家庭拳馆和300多名拳师。
可又有谁知道,在过去一段长达10余年的时间里,陈家沟太极拳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
如今,发源于这个小村庄的太极拳风靡世界,目前已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习练者达数亿人之多。
每年从世界各地赶来陈家沟朝圣、拜师学艺的太极拳爱好者更是络绎不绝。
这一个村,就是一部中华太极拳史,这里隐藏着太多太多关于太极拳盛与衰的故事。
陈家沟原名常阳村。
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举家搬迁到这里,因为村中有3条南北走向的深沟,随着陈氏人丁兴旺,改为陈家沟。
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第九世陈王廷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结合《易经》太极阴阳之理,融汇中医经络学说和道家导引吐纳术,创编出一套阴阳开合、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新拳法,命名为太极拳。
太极拳在陈家沟经历了百年传承,到第六代传人陈长兴和陈有本时,二人分别创编出陈式太极拳大架和陈式太极拳小架套路。
太极拳第八代传人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全面总结了陈氏数代宗师所积累的太极拳传承实录和实践心得,为太极拳的传承与弘扬,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推广太极拳广告语

推广太极拳广告语
1. 体验太极拳,健康生活从此开始。
2. 太极拳,传统文化的精髓,健康生活的法宝。
3. 用太极拳磨练身心,享受健康人生。
4. 太极拳,让你的身体更灵活,心灵更平静。
5. 学习太极拳,享受身心和谐的美好感觉。
6.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修行。
7. 太极拳让你的内在力量得到释放,外在形态变得优美。
8. 学习太极拳,让你的身体和心灵达到完美平衡。
9. 太极拳可以帮助你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质量。
10. 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11. 学习太极拳可以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12. 太极拳是一项适合所有年龄段人群的运动方式。
13. 练习太极拳可以让你更加自信、坚定和冷静。
14. 学习太极拳可以帮助你掌握自我防御技能。
15.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艺术。
16. 练习太极拳可以让你的身体更加柔韧、协调和平衡。
17. 学习太极拳可以帮助你改善心理健康和情绪管理能力。
18. 太极拳可以帮助你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力和耐力。
19. 学习太极拳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 太极拳,健康生活的必备之选,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的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温县宣传片文案
片长:约计14分钟
整体结构:
片头,写意化展现太极文化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提升全片意境。
上篇厚重温县。
从历史纵深角度,展现温县“中国文化丹田之地”的地位,为下一章铺垫。
中篇天下太极。
纵深式展现陈家沟太极拳的渊源、历史沿革、流派发展,在全世界的影响力。
下篇厚积薄发。
展现温县区位优势、城市建设规划、太极拳文化及相关产业开发等等,描绘前景蓝图。
片尾,总结展望,以“动的能量”“和的精魂”紧扣时代主题,升华本片。
-----------------------------------
片头字幕配以水墨动画,人物,演绎阴阳相生相克、天地万物、自然而然的太极精神。
大象无形,纳天地万物;
阴阳两极,化千年之力;
绵柔相济,动则乾坤
太极
中国温县·太极拳乡
上篇厚重温县
中国温县。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这里是世界上最早的人类聚居地之一。
它拥有几十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遗址。
大禹王在此治水,覃伯益率民相助;夏代己平建立温国,商王祖乙迁都于邢实现中兴,周朝为畿内之地,大司寇苏忿生以温等十二邑为苏国,都于温城;春秋时晋国在此设县。
这里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希望所在。
它东承沁河之恩,西连沇水之泽,近带黄河,远扼伊洛,舟车都会,号称陆海;北负太行之雄,南据虎牢之险,北连上党,南迫洛阳,地势平阔,土广民殷。
战国至秦汉之际,温县已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
这里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人文始祖伏羲登邙岭演八卦,老子在这里悟太极著《道德经》,卜子夏从这里随孔子传播儒学;悲歌千年的程婴救孤在这里演绎,司马懿在这里奠定了两晋王朝一百五十六年统治的坚实根基。
这里是中华文化的丹田之地,太极文化、河洛文化,姓氏文化、怀药文化、武术文化在此交汇酝酿,生根发芽。
在邙山脚下,雄浑的黄河与清秀的洛水相汇,清浊回旋激荡,构成一幅天然的太极阴阳图,而离此不远的黄河北岸,就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温县陈家沟。
太极拳,它承载着太极文化之血,联系着河洛文化之脉,缔结着中原文化之根,蕴含着中华文化之魂,将中华文明的精髓伴着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推广到全球每个角落。
过渡:一段唯美的太极拳表演,展现动静相生、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篇天下太极
中国温县。
山南河北,人杰地灵。
太极拳,是发源于中国温县陈家沟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门身心修养之学,也是人体生命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第九世的陈王廷经过潜心研究,创编了太极拳。
陈王廷出生于1600年,其父名抚民,祖名思贵,均好拳习武。
明末,他以武庠生的身份赴乡试考武举,“凤夺巢”的箭法技压群雄。
清初,他隐居乡间,搜集整理民间武术,融诸家之长于一炉,创造了太极拳,计有五套拳、五套锤、双人推手及刀、枪、剑、棍、锏等器械套路。
陈王廷也被后人尊为太极拳始祖。
太极拳的根基是包括哲学、武学、医学、气功、儒道等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积淀深厚的温
县地域文化。
它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军事战争和社会活动,集技击、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并以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形式进行演练。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主要体现在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
在犹如气血按摩、陆上游泳的高级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
自明清以来,中国温县陈家沟这个世代以农耕为主的小村庄,先后走出了陈王廷、陈长兴、陈有本、陈清平、杨露禅、陈鑫、陈发科等一百多位名闻华夏、威震八方的太极拳大师,出版了四百多部太极拳理论著作和教学电视片,为温县赢得了中国武术之乡的美誉。
三百多年来,太极拳已由陈氏一家的独得之秘,衍变成了广播海内外的陈式、杨式、吴式、孙式、武式、和式等六大流派,使得太极拳这枝武林奇葩异彩缤纷,绚丽多姿。
过渡:一组儿童、青年、老人、外国友人等学习太极拳镜头,展现太极拳的多层次化和世界化。
而今,太极拳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符号象征,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力,见证了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改革开放以来,陈家沟尚武之风得以恢复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名闻遐迩的太极拳师,他们往来于世界各大洲,传播太极拳文化,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
自1992年第一届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成功举办以来,每年来陈家沟寻根问祖、拜师学艺、健身养生、感受太极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
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温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武术太极拳发源地”、“中国太极拳发源地”和“中国太极拳文化研究基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两千多名太极拳选手行云流水的表演,让全球人类为之震撼。
陈家沟这个豫北平原的小村,成为世界各国太极拳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时光荏苒,在数百年流转演变之后,温县和它所孕育的太极拳,正以清新稳健、淡泊坚毅的姿态,向全世界传播着最神秘的东方文化,最永恒的自然精神。
过渡:一组唯美照片,全景式展现温县风貌,从纯自然画面逐渐过渡到现代城乡发展,在静谧中酝酿氛围,为下一篇章蓄势。
下篇厚积薄发
中国温县。
积极进取,厚积薄发。
温县处中华腹地,豫北平原西部,它是焦作的南大门,处于郑州、焦作、洛阳、济源四市“一小时经济圈”之中心,南与陇海铁路、北与焦枝铁路毗邻,境内有黄河公路大桥和焦温高速公路,与连霍、焦晋、焦郑等高速路相通,距新郑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温县经济飞跃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温县是全国闻名的优质小麦种子基地,小麦单产始终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山药、地黄、菊花、牛膝等“四大怀药”远销海内外,特别是“铁棍山药”品质道地、功效独特,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温县是焦作市重要的调味料、经济实用鞋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全县规模以上企业达16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制革制鞋为主导的三大优势产业。
温县水系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境内有黄河、沁河、老蟒河、新蟒河等13条河流,全长226.8公里;30万亩黄河滩区杨树成林、草肥水美、风景秀丽,是生态休闲游的理想之地。
而今,为全面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带动“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温县结合实际,确立了“四区联动,协调发展”战略,加快改造老城区、建设城市新区、扩张产业集聚区、开发陈家沟文化旅游区,促进产城互动、产城融合。
目前县城规划区总面积为140平方公里,重点规划
控制区范围85.82平方公里,其中老城区16平方公里,城市新区9.48平方公里,太极拳文化旅游区28.55平方公里,产业集聚区8.69平方公里。
老城区改造稳步推进。
通过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造、建设城市道路和环城水系,完善商业、居住、服务等城市功能,老城区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
城市新区建设拉开序幕。
启动了新区道路建设工程,分步实施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等城市功能项目。
依托现有荣蚰河水系、老蟒河水系以及南水北调工程形成的人工湖,形成“三横三纵贯通,两湖相依相傍”的景观水系,倾力打造“水在城中、城在水中、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城区。
产业集聚区迅猛发展。
累计投资15.8亿元,构建了“三横八纵”的路网框架,公交、燃气、自来水、电网、金融网点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近年来入驻企业呈快速递增趋势,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温县经济腾飞的重要增长极。
陈家沟文化旅游区建设亮点纷呈。
围绕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加快实施总投资20亿元的太极拳文化开发项目;积极运作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汽车站、文化传承区、东沟改造、名人故居复建、民居改造、影视基地等项目。
在未来,我们将依托载体,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太极拳文化,提升太极拳的品牌价值,不断扩大中国温县对外影响力!
片尾:
历千年风霜,古老的温县,绽开新时代的容颜;
经百年流转,深邃的太极,向世界播撒华夏文明之精粹。
今天,面对经济发展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太极拳乡中国温县,在温婉沉静中蕴蓄“动的能量”,在形散神聚中构建“和的精魂”——让我们期待“中国温县太极拳乡”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