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技巧(一)
英语中的翻译技巧总结

英语中的翻译技巧总结英语中的翻译技巧总结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
1了解汉英差异,知己知彼,译出地道译文汉语重意合,以词组、散句和分句为手段,习惯按照时间、逻辑顺序进行横排式表述,其内部逻辑关系“含而不露”,甚至断句不严,外形松散,因此汉语常被称为时间型的动态结构,主要体现为形式自由、富于弹性。
而英语则以“主—谓”的主干结构为中心来统领各语言成分,句界分明,外形严谨。
因此,在汉译英时,译文在逻辑和形式上都应体现出英语的特点。
2熟知五大单句句型,理清句子主干和修饰成分了解汉英差异后,考生应熟知英语中最基本的5大单句句型,它们分别是:① S+V(主语+动词)S:主语② S+V+C(主语+动词+补语)V:动词③ S+V+O(主语+动词+宾语)O:宾语④ S+V+O+O(主语+动词+宾语+宾语)C:补语⑤ S+V+O+C(主语+动词+宾语+补语)例子:① John’s grandfather died yesterday. (约翰的祖父昨天去世了。
)② John’s grandfather is very handsome. (约翰的祖父很帅气。
)③ This killer killed John’s grandfather yesterday. (杀手昨天杀死了约翰的祖父。
)④ John’s grandfather gave him a dog. (约翰的祖父给他只狗。
)⑤ John’s g randfather called him a dog. (约翰的祖父骂他是只狗)在汉译英时,不管汉语句子如何复杂,首先要考虑英语的基本组句框架。
这些最基本的框架可以变换,可以组合,但不能突破。
组织英语句子时,始终不能脱离“主—谓”主干这一总框架,然后在进行相应的时态变化、语态变化、句式转换(肯定式、否定式、疑问式、强调句式及倒装句式等),增加定语、状语修饰成分、插入语等。
英语习语翻译方法

英语习语翻译方法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一:直译法纸老虎利用直译法后,英语翻译成paper tiger,在外国人看来明义而又传神,直至逐渐被英美接受留用。
作为英语翻译中的中国人,直译的代表作kung fu,也由于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早早成为正式的英美民族语言。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二:同义习语借用法在英语翻译前后,两种语言无论内容形式,表达情感都存在部分习语存在类似的比喻。
在英语翻译时,我们往往直接借用,如walls have ears与隔墙有耳,虽存在差异,但字义巧妙吻合,令借用后的英语翻译相得益彰。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三:意译法意译法能处理在英语翻译中无法直译与借用状况下的原稿,典型的落花流水一词,由于表示一败涂地之意,而被英语翻译为to bi shattered to pieces,便是如此。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四:省略法汉语中存在着四字习语两两对偶的情形,一般的英语翻译处理法会让译文显得杂糅重复,此时,省略法就发挥了功效。
如街谈巷议一词,简单的意味street gossip即可,英语翻译前后虽省略了一个词义,但却完全正确自然。
英语翻译习语方法五:增加法有了省略法,自有增加法。
在英语翻译中,汉语往往简略后能让国人明义,而英语则必须要增加说明,顺合外国人对英语翻译的习惯。
如树倒猢狲散译为Once the tree falls, the monkeys on it will flee helter-skelter中的helter-skelter便是利用增加法,起到调和英语翻译的作用。
2翻译英文文章技巧拿到一篇英文,首先要略读一下,来确定文章风格。
如果是抒情式的必须要将文章翻译得优美一些。
如果是科技文章,则语言必须要偏向专业和精简风格。
要多读相关材料来熟悉所写的内容。
一篇文章都会有自身的主题,要围绕主题多读一些相关的文章,这样在翻译当中才会使用更加合适的词汇、语句。
要注意英语单词对应的语义。
英语单词在翻译成汉语会有不同的意思。
6-1翻译的基本技巧-转性(英语翻译)

The snake catches the toad that eats the insect that nibbles the green grass. 蛇吃癞蛤蟆,癞蛤蟆吃虫子,虫子吃 绿叶。
语境的定义很广,而且不同学派、不同学 科对其有不同的论述。当代语言学家一 般把语境分为两大类,即语言语境和非语 言语境。胡壮麟(1994)把语境分为三类: 语言语境(linguistic context)、情景语境 ( situational context )和文化语境 ( cultural context)。
1. 那个男孩哭得似乎心碎了,当我问他时, 他说他已有两天没吃东西了,实在饿极了。 2. 施恩勿记,受恩勿忘。 3. 物不如新,人不如旧。 4.他停住脚步, 转过身来, 目光落在一个年迈 妇女身上。她身材高挑, 虽受岁月的磨难而憔 悴, 但风韵仍不减当年。
复习
3 Words
一个词的词义不是单一的个体,而往往是 由多方面组成的统一体。 词义可以分成 概念意义(Conceptual Meaning) 关联意义(Associative Meaning)
理解了文化语境,再结合情景语境(如 商务活动),最终能推断出它的意思是说 那人很会做生意,他无需花太多气力,就 会像点物成金那样轻松赚钱。 译:他很会做生意,轻轻松松赚大钱。
强调两点
1“ 尽信书不如无书”--- 活用字典
①他在国外期间接触了各种各样的人。 ②这孩子非常小的时候便开始接触英语。 ③“ 你们偶然看见一颗花生毖缩地长在地上, 不能立刻辫出它有没有果实, 非得等到你接触 它才能知道。”
翻译技巧一:词法翻译法

词义的选择
英语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一样 都存在着一词多义的现象。所谓 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同一 种词性中,具有几个不同的词义。 在英语与汉语中,很难找到一词 一义的对应情况,这就需要在翻 译过程中理解英语原文中单词的 意思,然后努力地寻找在汉语中 与这个英语单词具有相同意义的 常用表达方法。就home这个词而 言,大多数人都知道有“家”的 意思,但是,上下文不一样, home的翻译就完全不一样。
• • • • • • • • • • •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elicate vase 容易碰碎的花瓶 delicate diplomatic question 微妙的外交问题 delicate surgical operation 难做的外科手术 delicate ear for music 对音乐有鉴赏力 delicate sense of smell 灵敏的嗅觉 delicate food 美味的食物
•
• • •
•
(一)根据词性确定词义
• 如:book这个单词,在作名 词时,意思是“书,书籍”; 用作动词却常表示“预订, 预约”的意思。又如:while 作连词时,有 “当...的时候, 而,虽然”等意思;作名词 时,却指“片刻,一会儿”; 作动词,又有“消磨”的意 思。遇到这种情况,如果不 弄清楚词性,常常就会将词 义搞错,进而影响原文的正 确理解和准确翻译。因此在 翻译中,我们可以根据语法 关系来辨别关键词的词性, 以便能准确的判断词义。
动词work在翻译时如果上下文不同,汉语习惯搭配也不一样,翻译时应 该选择不同的词义来表达。 • I think your suggestion will work. 我想你的建议行得通。 • The new treatment works like magic. 新疗法疗效神奇。 • My watch doesn‟t work. 我的表不走了。 • The sea works high. 海浪汹涌起伏。 • She worked her way to the front. 她好不容易才挤到前面。 • The root of the pine tree worked down between the stones. 松树的树根在石缝间扎下去。 • The new regulation is working well 新规定执行得很顺利。
如何才能学好英语课文翻译

如何才能学好英语课文翻译一、掌握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学好英语课文翻译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在学习课文翻译时,要注意积累常用的高频词汇,比如关于人物、动作、地点等常见的词汇,同时也要了解基本的句型结构和语法规则。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课文内容。
二、理解课文内容在进行课文翻译时,要先仔细阅读原文,充分理解课文内容。
可以通过理解课文中的人物角色、事件顺序、语境等方面来掌握课文的主旨和线索。
只有充分理解课文内容,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工作。
三、逐句翻译在进行课文翻译时,可以逐句进行翻译。
可以先对原文进行逐句解析,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和结构,然后再逐句翻译成中文。
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并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和逻辑关系。
四、注重词语搭配和语境理解在进行课文翻译时,要注重词语搭配和语境理解。
有些词语在单词中的意思可能有所不同,但在具体语境中可能有特定的含义。
因此,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词语搭配来理解和翻译课文内容,避免产生歧义。
五、多做练习和积累学好英语课文翻译需要不断练习和积累。
可以通过做一些练习题和翻译练习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可以多读一些英语文章和书籍,积累更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只有不断练习和积累,才能提高翻译水平,做到熟能生巧。
总之,学好英语课文翻译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注重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的学习,充分理解课文内容,逐句翻译,注重词语搭配和语境理解,同时还要多做练习和积累。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真正学好英语课文翻译,提高翻译水平。
英语教学中对一些汉译英翻译技巧的学习

Yo mus tk g o c e ft e aint u t a e o d a o p te . r h
321 夯 置 换 厚度 要 求 . 强 . 在公 路 工 程 建 设 中 常 常会 遇 到 软 土 地 基 , 其 是 在 软 土 地基 上 尤 强 夯 置 换 厚 度 要 求 至 基 岩 修建桥涵构造物 , 如果不对软土地基进 行处理 , 就会对 桥涵基础 产 面。 如果地基需置换深度大 于 6 生 比较 大 的危 害 , 土对 桥 涵 基 础 的 危 害 主要 有 两 方 面 : 方 面 , 米 ,那 么 置 换 厚 度 达 到 6米 即 软 一 由 于软土 的抗剪强度低 ,不能承受桥涵本身 的 自重 和行车荷载 的作 可 。 用, 从而产生基 础失稳 的病害 ; 另一 方面 , 由于软土地基 的大孔 隙 322 ..夯击能与夯击 次数 比、 高压缩性 , 虽然 基础不至于失稳 , 但是会产生过大 的沉 降变形 , 单 击夯击 能设计 要求应 能 造成不均匀沉降 。 了安全可靠 , 为 满足设计要求 , 就要对这类地基进 满足 置换 厚度要求 ,一 般不小 行处理 , 强夯是软基处理 的方法之一 , 它能改善地基土 的力学性能 , 于 30 k m, 0 0 N・ 点夯 的夯击次数 H 桩 式 置 换 深 度 ;c 挤 密 区深 度 S一 以达到地基安全 、 可靠使用 的 目的。本文 以长兴岛高速公路一座通 根 据 土 层 厚 度 和 置 换 厚 度 确 D 柱式置换 直径; e 有效加 固直径 D一 道 桥 工程 采 用 强 夯 加 固 处理 为例 进 行 分 析 。 定 , 到 置 换 深 度 后 , 夯 最 后 Hc 有效加 固区深度 达 点 一 2强 夯 置换 法施 工 原 理 两击 的夯 沉 量  ̄5 m。 < c 图 1 强 夯 置 换地 层示 意 图 强夯 置换法是应用复合地基 的理论 , 而形成的施工技术。它利 323 夯 要 求 ..强 用重锤 自由落下 的冲击能 , 采用强夯工艺先将地表夯成一定深度的 1夯坑 内如有积水应及时排除。 ) 夯坑 , 将碎石 、 矿渣等 物理力 学性能较好 的粗粒料填人坑 内, 再在原 2 进行点夯时要 间隔跳夯 。 ) 夯点夯击 , 反复进行夯 与填 , 直至达到 良好持力层 的设计要求 , 形成 3 夯击时 , ) 夯击点 中心位移偏差应小于 1e 5 m。 定深度和直径 的粗骨料柱状加 固体 , 习惯称为碎石墩 。同时它挤 4 两遍夯击之间时间间隔不少于 3天。 ) 密夯 问土 , 并为孑 隙压力水 的消散 提供 良好 的排水通道 , 而提 高 L 从 32 .. 夯 设 备 4强 了夯间土的承载力和减小沉 降的作用 。它 与夯 间土共 同作用 , 成为 强夯施 工 的设 备 、 夯锤 锤重 、 吊高度应满 足夯击能要求 与强 起 复合地基 。 按此工艺夯击时 , 将碎石夯 至持力层 的表面 , 同时软土受 夯置换深度要求。 高压被挤走或上翻 。碎石与软土位置调换的过程就叫置换 。 325 夯 置 换 材 料 ..强 强夯置换后 , 在被夯击置换地基范 围内 , 自上 而下 出现 三个 区 强 夯 置 换 材 料 为 级配 良好 的碎 石 。 域, 图 1 如 所示。 中第 1 其 区域为桩式置换区。 由于碎石桩 的直径较 326 工 工 艺 流 程 ..施 大, 置换率较高 , 因此 , 能大幅度地提高地基承载力 , 这是置换 法的 1清 理 并 平 整施 工现 场 。 ) 主要 加固区域 , 也是加 固的主要 目的之一 。 1 区域为强夯压密 区。 第 I 2 标 出第一遍夯点位置 , 测量 场地 高程 。在 夯点位置原地面 ) 并 由于强夯作用 , 上部土体被压人该 区域 , 形成一冠形挤压 区, 图 1 铺 设 5 m碎 石 。 如 0e 中虚线范围。 区域 内土体被 压缩 , 该 孔隙 比显著减少 , 使得土体的密 3 起重机就位 , ) 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 实度大大提高 , 成为置换体 的坚实持力层 。这一 区域主要是压密作 4 测 量 夯 击 前锤 顶高 程 。 ) 用, 与普通强夯相似。 碎石桩 良好 的透水性 , 使得土体的固结速率得 5 将夯锤起调到预定高度 , ) 待夯锤脱 钩 自由下 落后 , 放下 吊钩 , 到大大提高 , 加固效果 比普通强夯要好得 多。 1 区域是强夯压密 测量锤顶高程 。每一夯点完成一击后 , 第 I I 即用碎石填平夯坑 。 区下的强夯加 固影 响区。这一区域内的土体受 到强夯振密 的影响 , 6 重 复 步 骤 五 , 设 计 规 定 的 置 换 厚 度 及 控 制 标 准 , 成 一 个 ) 按 完 随时间推移 , 土体强度不断增长 。 夯点的夯击 ; 达到置换深度后, 点夯的最后两击的夯沉量  ̄5 m; < e 工程实践表 明, 强夯置换法具有施工简单 、 固效果好 、 加 经济等 7 重复步骤三至六 , ) 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 优点 , 它的缺点是施工 时的噪音和振动较大 , 不能在人 口密 集和建 8将夯坑填平 , ) 并测量场地高程 。 筑物附近使用 。 9 在规定时 间间隔后 , 上述步骤逐 次完成全部夯击 遍数 , ) 按 最 3工 程 实 例 后用低能量满夯 , 将场地表层松土务实 , 并测量场地高程。 31 程 概 况 .工 结 束语 长兴岛疏港高速公路第三合 同段 Z 2 + 8 . K 338 0通道桥 ,孔径为 本 次强夯设计针对桥 涵的地质情况采取强夯置换处理方式 。本 16 基础形式为浅基础。该 桥在施工阶段 基坑开挖后 , - m, 发现地质 设计具有要求高 , 处理深度大 , 对淤泥要求全面置换 , 施工现场条件 不均匀 , 有孤石 出露且孤石 间夹有粘土。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 , 软土厚 差等特点 , 但本工程 已按设计要求顺利施 工 , 并在强夯施 工完毕后 度为 1 . .m 两端软土层较薄 , 0—6 , 0 中间较厚 , 持力层在 6 以上 , m 工 进行 了现场取芯和载荷 试验 ,对强夯处置效果进行 了检测分析 , 其 程 地 质 较 差 , 基 承 载 力无 法 满 足 设 计 要 求 , 进 行 地 基加 固 。 地 应 检测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 现桥涵基础 已施 工完毕通车使用 , 其沉 降 32 强夯 设 计 . 及稳定观测结果也满足设计要求 。
翻译技巧讲解 1

Translation TechniquesThe Passive Voice (1)被动语态Ⅰ. The Passive Voice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英汉翻译中的被动语态广泛使用被动句型是英语的一大特点。
英语中的被动句型远远多于汉语。
由于被动句型的感情色彩少于主动句型,凡是不需要或者不方便以及无从说出动作的执行者,或是为了上下文的连贯以及使句子得到更好的安排时,英语都会采用被动句型。
科技文献中为了避免主观上的臆断,被动句型用得更为普遍。
在汉语中,也有被动句,通常通过“被”或“把”等词体现出来,但其使用范围远远小于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
由于汉语拥有英语中所没有的无主句,因此英语中的被动句型可以译成汉语的主动句,也可以把它译成汉语的被动句,而且译法灵活多样。
常见的译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Conversion of the Passive Voice into the Active Voice译成汉语主动句英语中被动结构的句子译成汉语主动句可以有几种不同情况:1)原文中的主语在译文中仍作主语例1:This week, scientists of the Anthropological Survey of India told the Herald Sun of Melbourne, Australia, that members of the ancient tribes it visited on the Andaman andNicobar I slands near the earthquake’s epicenter may have been spared because theynoticed unusual behavioral changes in the birds, dolphins and lizards. (Unit 1 A)本周,印度人类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向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先驱太阳报》透露,该研究所曾走访过位于震中附近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上的原始部落居民,他们很可能是因为注意到了鸟类、海豚和蜥蜴的反常行为而得以幸免于难。
翻译技巧1-新

E-C
1. The lease on my house has only a year to run. 我那房子的租期只有一年了。 我那房子的租期只有一年了。 2. The foreword of the book runs for six pages. 这本书的前言长达六页。 这本书的前言长达六页。 3. Urban unemployment is running at 15 percent. 目前,城市失业率保持在15%。 目前,城市失业率保持在 。 4. Check everything and run the whole test again. 把一切检查一遍,然后再把实验重做一遍。 把一切检查一遍,然后再把实验重做一遍。 5. The dyes in this fabric are guaranteed not to run in washing. 这种织物所有染料保证不会在洗涤时渗化。 这种织物所有染料保证不会在洗涤时渗化。
Techniques of Translating a Given English Word
词汇翻译法如下
boomer 生育高峰期出生的 人 (deduction) ) microwave 微波 (transplant) ) brain trust 智囊团 (extension) ) brain drain
一、 单词对等
book (名词) 名词) stand (动词) 动词) big (形容词) 形容词) and (连接词) 连接词)
书 站 大 和
当然,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差异的“对等” 当然,这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差异的“对等”单词也不 例如:从语义上讲,汉语单词“杯子” 少,例如:从语义上讲,汉语单词“杯子”并不完全等同 于英语单词“cup” 而是对等于“ glass” 于英语单词“cup”,而是对等于“cup + mug + glass” 从感情色彩上来讲, 知识分子” 从感情色彩上来讲,“知识分子”并不完全对等于 “intellectual”。 intellectua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技巧(一)
摘要]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一些技巧。
本文主要强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首先遵循“忠实,通顺”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译文的文体,内容,人物等特点,为增加译文的文采,就需要合适的措辞。
关键词]翻译忠实通顺措辞
德国教育家巴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教会学生唤醒自己的学习能力,体会学习的魅力”在英语教学中,尤其是翻译学中,更能体现学习的魅力。
这体现在:一方面,译文必须能够传达出作者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译文必须使读者领会到原文本的意境。
要达到上述两点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美国著名翻译家尢金。
奈达的论述可以说最著名。
他指出,“翻译的主要矛盾,是形式对应与功能对应等的矛盾。
”翻译中的“准确”不等于“严格形式上的准确。
”要正确判断“准确”两字的含义,必须以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所接受的信息能否做出基本一致的反映为依据。
在翻译当中,若使译文“忠实,通顺”。
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文章的文采。
所谓“忠实”就是翻译不是读者独立创作,翻译的任务就是把原作用另外一中语言表达出来。
如果译文在内容上与原文不符,就不叫翻译。
而且语言必须忠实与原文。
“忠实”的目标对于翻译本来是不待证明的、天然的要求,是千百年来翻译理论和实践一直围绕旋转的中心。
然而近来似乎颇有人对此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
《外国语》1998年第3期所载《从梦想到现实:对翻译学科的东张西望》一文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
文中引勒菲弗尔语曰:“忠实只不过是多种翻译策略里头的一种,是某种意识形态和某种文学观结合之下才导致的产物。
把它捧为唯一一种可能的、甚至唯一一种可容许的策略,是不切实际的、徒劳无益的。
”文章作者据此及其他一些类似论点得出结论:“忠于原文不是理所当然的、唯一的标准,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正确的标准。
”作者在同文另一处对“忠实”的标准发出了—连串有趣的疑问:在我国占支配地位的标准,都把“忠实”放在第一位,却很少有人问过一句“为什么”?翻译为什么一定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忠实?……译者另有目的、另有所好又怎样?社会现实不容许、不利于追求最大限度的忠实又怎样?不完全忠实的译文一定有害吗?要是不忠实的译文达到了目的,甚至达到了“好”的目的又怎样?可是,又为什么要强迫人家在两个极端之中选择一个——一端是百分之一百的忠实,另一端是零的忠实呢?译者为什么不能选择百分之七十、五十、三十的忠实呢?
这无疑是对翻译理论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对此本文无意正面做出回答,但却希望稍作探讨,从而达到认识翻译内部所蕴含深刻矛盾的第一步。
语言上忠实于原文是指在体裁,文风,作品的准确性,生动性,通顺程序等语言特点上忠实原作,并在此基础上增加文章的文采,这时候措辞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本文试从“措辞”(chioceanduseofwords)七个方面浅谈翻译。
一、用词要多样化
虽然形容词和副词在句中起重要作用,但一般说来名词和动词在句中是最重要的。
在翻译中,不要堆砌过多的形容词和副词。
对于所谓的好词(finewords)不要轻易的使用更不要在一篇文章中出现好几次。
用词该华丽时要华丽,该朴实时要朴实。
译文时不要总是用同一个词汇或短语,如果用得太多,会使读者感到厌烦,因此用词要多样化。
请看下面的翻译
“你喝了不到两盅酒,就叨叨叨,叨叨叨,你有个够没有?”
“够?哼,我一肚的冤屈,一肚的火,我没个够!当初当爸爸的也不是没叫人伺候过。
吃喝玩乐,我哪一样没讲究过!自从娶了你的妈,我是家败人亡,一天不如一天。
一天不如一天,——”
“Yougettwoorthreedrinksinsideyouandyouareoff.Youhavebeengabbingonandonforhalfanhournow. Can’tyougiveitarest?”
“Giveitarest?Notonyourlife!Ihavejustabouthadabellyfulofher,andIamgoingtohavemysay.Oh,
no.Ihavenotfinshedyet!Itisnotasifyourolddadalwaysbeenaservant:Livedlikealordandhadagoodtim e___onlythebestwasgoodenough.ButfromthedayImarriedyourmother,Istartedgoingtorackandruin.Thingshavebeengoingfrombadtoworse.Yes,frombadtoworse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