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分析意象类—2021中考语文古代诗词鉴赏全攻略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意象+用典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设计及答题思路诗歌的表达技巧1、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描写:可分为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乐景写哀、哀景写乐等。
3、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衬托、对比、想象、联想、照应、托物言志等。
4、篇章结构: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5、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6、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一、答题总则:仔细审题,根据题目要求,问什么,答什么。
基本规律:1、如果问“写了什么”,则必答内容(可翻译后概括)。
2、如果问“怎样写”,则必答手法和内容(即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顺便还可以答这样写的效果和作者情感)。
3、如果问“作用(效果或好处)怎样”,则必答手法、内容、作用、情感(注意:先答有什么作用、效果或好处,接着答用了什么手法,写了什么内容。
这样才完整,不至于无谓失分)。
4、如果问“为什么这样写”,则必答内容(即原因,可从诗句中概括,往往是对表现诗的主旨的作用,要注意“知人论世”),还要从结构上回答(即在结构上的作用)。
5、如果题目要你“简析”,则可按2的方式回答。
▲现代文阅读也可用此思路。
二、熟悉并分清古典诗歌的类别(从内容角度划分)。
熟悉以后,可以快速推断出诗歌的内容,以及常用什么手法。
譬如:1、写景抒情类。
如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内容当然是写所见所闻的自然景物,手法常从修辞角度和抒情方式角度考查。
2、即事感怀类。
如送别、登高等,这类诗,不外乎即景生情,睹物思人,即事有感,譬如惜花、伤春、悲秋等等,手法多样。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意象)分析

(宋)杨万里
用其他花来衬托菊花;乙诗精于描绘,
物性从来各一家, 谁贪寒瘦厌年华? 菊花自择风霜国, 不是春光外①菊花。 【乙】重阳后菊花(之一)
(宋)范成大 寂寞东篱湿露华, 依前金靥照泥沙。
“________”一词写出了菊花的灿烂美丽。
【点拨】 直接在诗中找出关键词。
【答案】 物性 金靥
2.甲诗直抒胸臆,赞美了菊花________;乙诗 借花抒感,表达了作者________。
斜阳、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怀古幽情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 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范 仲淹) 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望江南》 温庭筠) 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 情思。
舟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李清照) 2、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李白) 3、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王湾)
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杜甫) 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短歌行》曹操)
烂的高洁品行的赞美
二、(2016天台初中升学模拟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 完成3—4题。
3.两首诗描写的“桃花”有什么不同?(2分)
再游玄都观
[唐]刘禹锡
_第___一__首__中___的__桃___花__:__凋___谢__了___,__荡__然___无__存_ , _第___二__首__中___的__桃___花__:__盛___开__、___红__艳________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技巧与常见题型解析

语文中考诗歌鉴赏技巧与常见题型解析诗歌作为语文考试中的重要题材,一直以来都是考生们的难点和痛点之一。
要正确鉴赏和理解一首诗,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常见题型的解析。
在本文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语文中考中常见的诗歌鉴赏技巧和解题方法。
一、诗歌鉴赏技巧1.审题准确在鉴赏一首诗歌之前,首先要准确理解题目。
仔细阅读题目中的关键词,包括题目中的诗名、作者以及问题要求的关键词。
只有对题目进行准确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回答问题。
2.注重诗歌的形式诗歌的形式包括诗的格律、韵脚以及诗歌的结构。
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留意诗歌的形式特点。
比如,如果是古体诗,应该注意是否符合古体诗的格律要求;如果是现代诗,要观察韵脚和诗歌结构的运用。
了解诗歌的形式,有助于理解诗歌的内涵。
3.关注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诗歌通过意象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运用来传达作者的感情和意境。
在鉴赏一首诗歌时,要重视诗歌中的意象描写,关注作者所选择的修辞手法,并理解这些修辞手法所起到的作用。
例如,作者通过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达力,我们需要理解这些手法并分析其作用。
4.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每首诗歌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情感,通过鉴赏诗歌,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并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要注意从诗歌的内容和意象中寻找线索,进而推测出作者想要传达的主题和情感。
二、常见题型解析1.诗歌鉴赏题这种题目要求考生对所给的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和解读,需要结合对诗歌形式、意象、修辞手法、主题和情感的理解进行分析。
解答该题型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要求,然后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中心意思,再对其中的形式、意象、修辞手法进行逐个分析。
2.填空题填空题是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对于填空题,考生需要根据给定的诗句和上下文进行推测,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空白处。
解答填空题时,要注意理解上下文,把握诗句的意义,从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3.判断题判断题是一种考察考生对诗歌理解的题型。
对于判断题,考生需要根据对诗歌的理解,判断句子的真假。
中考语文古诗阅读鉴赏知识梳理(3)——古诗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

中考语文古诗鉴赏知识梳理(三)第一部分:知识梳理诗歌常考题型及解题思路一、画面描绘题1.常见提问方式:(1)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X句诗呈现的景象。
(2)XX句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
2.答题思路:(1)找出描写的意象,找名词,找全。
(2)找出事物的修饰语,找形容词,找准。
(3)连词成句,描述景物。
(4)展开联想,丰富句子。
二、环境描写作用分析题1.常见提问方式:(1)结合诗句,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2)XX句描写XX景物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1)分析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时,首先要简单描绘所写的画面。
(2)分析环境/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①交代诗歌写作的背景(天气、季节、战争等)②渲染……气氛/营造……氛围;③烘托人物/诗人XX心情(3)揣摩诗句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示例:南乡子李珣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1.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2分)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答题点1:描绘画面)寥寥几笔就渲染了凄凉孤寂的氛围,(答题点2:分析作用)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
(答题点3:分析情感)三、赏析题1.常见提问方式:(1)XX句中“X”字好在哪里?(2)XX句中运用了叠词“XX”“XX”,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3)XX句中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有何作用?(4)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答题思路:(1)首先点明诗句运用的特殊手法(如果赏析的是某个字,且该字未运用特殊手法,则解释该字的意思);(2)分析手法是如何运用的(例:如果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则分析将XXX比作XXX);(3)分析该手法写出了事物/景物什么样的特点;(4)揣摩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注】赏析的点多种多样,有字的意思丰富,有词性活用,有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还有语言特色等,如果题目未点明具体赏析哪一点,要多角度考虑。
中考语文诗词赏析指导.doc

中考语文诗词赏析指导中考语文诗词赏析指导【考点分析】屮考诗词赏析主耍考点有分析诗歌内容、诗词语言的理解、艺术特色赏析、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感悟、划分诗句节奏等,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技巧策略】一、意象搭桥,进入意境意象是指作品屮具体的人、物、景等。
恰当的意象组合,就能营造一个优美的意境。
人物形象:包括诗中人物和口我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主耍冇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钟情山水的形象,怀古伤今的形象,儿女情长的形象等。
景物(环境)描写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托物言志。
言近而意远,只有把诗中的意象通过联想,再加以重新组合,再现成一幅幅生动的画而,才能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Z中。
二、寻找规律,把握情感诗歌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诗歌的关键在于把握诗歌里所表达的感情。
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大概可分为以下八类:惜别、离别、思乡、讽喻、怀古、报国、咏景和恋友Z 情,作者的情感都能通过意象在诗屮充分体现出來,如:古人常通过游子、折柳、天涯、家书、归雁、明月、秋、落叶等意象,表达思、乡之情。
平常要多积累总结。
三、由表及里,解读诗文首先,要正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就应当深入地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作品的时代背呆。
其次,注意分析诗题,诗题是诗的“眼睛”,分析诗题也是正确把握诗的主旨的垂耍途径Z 一。
然后,仔细研读诗歌语言,特别是关键字句、修辞手法和所用典故等;注意捕捉隐含信息,有的诗句语意双关,有的有“弦外Z音”,要结合全诗细心揣摩,透过表而意义,挖掘深层含义,从整体上把握诗歌意境。
总Z,要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書诗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并注意同类型诗歌的比较。
【解题思路】•)、阅读题干,弄清题意。
看清题干要求,选出止确或者错误的一项,有的同学就因粗心而丢分。
二)、抓准诗眼,找突破口。
在分析的过程屮,找到关键词,打开解题的突破口,联系作品内容和作考生平全面分析,化难为易,得出正确答案。
三)、反复析题,逐一筛选。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技巧知识点

(一)读懂古代诗歌一、抓标题二、看作者三、析注释四、抓意象五、抓典故“意”,就是诗(词)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在诗歌中,意象是融入诗(词)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附:以下列举几种常见意象及其用法:(一)风(三)山五)云((七)其他常见意象(二)考点突破考点1 思想情感考点2 赏析诗句(1)写作手法及特点: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写出了什么事物(景物)的什么特点。
(2)语言特点:指出语言特色,点明其妙处与作用。
附:常见的语言特色:清新明丽、色彩绚丽、平淡质朴、自然流畅、言简意丰、雄浑豪放、含蓄隽永、形象生动、婉约细腻、幽默活泼……(3)结构作用:结合该句在诗(词)中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附:常见特殊句:①点睛句(中心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启迪。
②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③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考点3 炼字(1)准确解释该字在诗(词)句中的意思;(2)结合所在诗句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3)明确答题方向:A.有无修辞或描写手法,若有则指出其作用;B.对相关意象或意境的作用;C.对诗(词)人感情表达的作用。
考点4 分析景物考向1 画面描述第一步,找出诗(词)中的意象,理解诗(词)句的内容,品味诗(词)中的意境。
第二步,联系上下句,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描绘。
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看,是否需要分析诗(词)句营造氛围的特点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向2 景物特征第一步,抓住描写景物的关键词句,从景物本身入手进行分析。
第二步,从景物的常见含义入手进行分析。
了解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含义,如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表达思乡之愁,松柏象征孤直、清高、不畏强权的品格,等等。
专题03 古诗词事物形象鉴赏-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古诗词鉴赏(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3 古诗词事物形象鉴赏(解析版)考点穿透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是“咏物诗”,以某类事物为描摹对象,经常采用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即把诗人的志趣品格或是思想感情用富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含蓄委婉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客观事物就是我们所说的事物形象。
例如于谦《石灰吟》中所咏叹的石灰。
这一物象也折射了抒情主人公自己,其与诗中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具有同一性,不过是用曲笔,让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隐藏在物象的背后。
再比如,菊、牡丹、莲也是经常被古代诗人选作托物言志的象征事物。
所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高考对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针对其象征意义来设题,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特点,来分析形象所寄托的诗人的情志或者思想情感。
方法探究一、解题思路1.积累一定数量的特定象征意义的物象。
子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由于历史环境以及风俗习惯等原因,一个民族形成了共同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有时表现为对自然或社会的某些事物的一定的感受方式。
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及月露风云等,便积淀了特定的含义和文化内涵。
在阅读古代诗歌时,积累一定数量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对于我们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是必需的。
2.鉴赏物象要知人论世,结合诗人的处境、诗歌的写作背景,分析物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典型特征,分析寄寓其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答题步骤1.首先,总结概括诗中所用主要物象。
2.结合具体诗句分析物象的特点,抓住描写用语以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
3.结合诗人风格、人生经历,剖析物象的象征意义及其中蕴含的情志意趣。
三、答题范式本诗运用了……的物象,刻画了它…….的特点,具有……象征意义,寄托着诗人…的感情。
典例在线【一、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责子陶渊明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2021届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古诗词赏析【含练习及答案解析】

2021届中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
应对策略如下:(一)品味炼字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
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
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二)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
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
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
(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解析题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
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
(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
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鉴赏(4分)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梧桐、芭蕉、芳草、流水、杜鹃、猿啼、风霜、飞雪、苦雨、 酒。 • 3.思乡类(或表达对家乡的思念,或表达对亲人的牵挂): 月亮、鸿雁抒怀类(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梅花、菊花、 松柏、幽兰、蝉、翠竹、黍离、冰雪、草木、乌鸦。
• (5)爱情类(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红豆、连理枝、比翼鸟。 • (6)战争类(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或表达对和平的向往):投笔、
长城、楼兰、请缨、柳营、羌笛。 • (7)闲适类(或表达清闲恬淡的心情,或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五柳、东篱、三径、渔樵、山林。
• 五、答题示例
•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子规【注】 • [元]曹伯启
一般一首诗词一两个考题,近年也有两首古诗比较 阅读,所占分值4--6分。题目的考查要求以理解诗歌内 容,把握主题情感,赏析诗歌语言为主,也有考查诗歌 表现手法,感悟诗歌哲理,以及联系比较等题目。
考情分析
古诗词鉴赏的考查既是枣庄中考命题的重点,也是难点,考生不容易得分。 解答 古诗词鉴赏题,最主要的是要能读懂诗句,进而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把握 主题和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其次是懂得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第三要学会赏析 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用词造句的精妙;另外,还要懂得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一 些常见的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对比衬托等。 要提高古诗词鉴赏鉴赏能力,应该多读、多积累优美的古诗词,并有意识有目 的地读一些诗歌鉴赏文章,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其次是学会联读的方式 ,不单单是读一首诗,而是有意识地进行联读,比如读一首诗的同时,可以将相关作 者或主题的诗文联系起来,进行专题阅读。这也是提高古诗词鉴赏鉴赏能力的一条重 要途径。
考点图解
方法指导
目
1 2 3 4 5 6 7 68 697
录
分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分
析析 析 析 析 析 析 析析
形意 意 技 语 炼 “ 思篇
象境 象 巧 言 字 诗 想章
类类 类 类 特 类 眼 感结
色
” 情构
类
类 类类
叁 分析意象类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 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 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 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答案: 孤舟联结者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 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 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 孤寂之感。
六、技巧总结 意象类答题步骤: 1.找出诗中描绘的意象; 2.分析意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或内涵; 3.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
• 一、设问方式 • 1.这首诗写了什么样的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2.说一说这首诗中意象的特点。 • 3.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 4.诗中某意象有什么作用? • 5.分析某意象的内涵。
• 二、分析思路
分析诗歌意象要根据诗歌描绘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 别其性质,并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意象的象 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考查意象的角度主要有: 1.考查意象的内涵; 2.考查意象的作用; 3.考查意象的特点。 这些角度或单一考查或综合考查。
• 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 了思乡难归之情。
•
例题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问题:(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
•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 问: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
• 答案:
古代诗词鉴赏全攻略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
层次 分值
解读
1.诵读古代诗词,能借助注 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b、 c、 2.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4--6
“课程目标”的要求,在中考中往往以诗歌鉴赏题 的形式得以体现。阅读材料一般采用浅显的课外阅读材 料,即不出现现用教材(含每册教材的“课外古诗词背 诵”)中已有的古诗词。阅读内容主要涉及山水田园诗、 羁旅思乡诗、赠友离别诗、边塞征战诗等。
• 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
• 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 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
• 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 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 情。
• 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 难归的惆怅。
• 三、意象的作用: • 1、营造气氛; • 2、设置背景或环境; • 3、塑造意境; • 4、奠定情感基调; • 5、借景抒情; • 6、衬托(人物性格、品质;以景衬境、以景衬情); • 7、诗歌线索。
• 四、常见意象及其情感象征: • 1、送别类(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
答案: “杨柳”“飞絮” 意象的内涵有二: 既表春景逝去,又表漂泊无依、离愁 别绪。
例题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