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给排水概述.pptx

合集下载

建筑给排水之城市给水排水概述PPT课件

建筑给排水之城市给水排水概述PPT课件

输水管道
• 水塔或高位水池和清水池是给水系统的调节设 施。其作用是调节供水量与用水量之间的不平 衡状况,并保证管网所需水压。
泵站
• 泵站是把整个给水系统连为一体的枢纽,是 保证给水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主要设备有 水泵及其引水装置,配套电机及配电设备和 起重设备等。
• 在给水系统中,通常把水源地取水泵站称为 一级泵站,而把连接清水池和输配水系统的 送水泵站称为二级泵站。
这种管网的管线敷设长度短,投资省。但供水可靠性差, 管网终端水质也差。一般,在小城镇、小企业或城市边远 地区采用树枝状管网,或城镇建设初期先采用树枝状管网, 逐步发展后,再形成环状管网。
(2)环状管网
下图为环状管网的示意图,给水干管间用联络管相互 连通起来,形成闭合的回路。
环状管网的管线较长,投资较大,但供水安全可靠, 水质好。一般,在大、中城市的给水系统或对给水要求较 高、不能断水的给水管网,均应采用环状管网。
图2.9 排水管网主干管布置示意图 (a)正交截流式;(b)平行式;(c)分区式;(d)放射式
二、 排水体制
•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是采用同一个 管道系统来排除,或是采用两个或两个以 上各自独立的管道系统来排除,这种不同 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做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两种类 型。
第6 章 城市给排水概述
6.1 城市给水工程 6.2 城市排水工程
6.1 城市给水工程
一、水源及取水工程
给水水源可分为两大类: (1)地表水:江水、河水、湖水、水库 水及海水等; (2)地下水:井水、泉水、喀斯特溶洞 水等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及细菌性质等均比 地表水好,地下水作水源具有经济、安全 及便利维护管理等优点。因此,应首先考 虑符合卫生要求的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水源。

给排水概述(PPT59页).pptx

给排水概述(PPT59页).pptx
坡度:直线段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 i、% 设施、设备 : 为给排水需要而建立的、可长期(或反复)使用的机
械、系统、建筑等的总称。
02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排水系统:是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消防提供用水和 排除废水的设施总称。
重要性:人类文明进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产物 现代化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城市社会文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也叫“压强”。
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如
水池、水塔。
常用概念、名词
管道附件:就是用于管道连接的配件、设备的总称 常用单位: 压力:1MPa=106Pa=106N/㎡
1标准大气压=76cmHg≈0.1MPa
长度:米(m)、毫米(mm) 管径:公称管径也叫通称管径,是英制单位(DN)
给水管 网系统
城市

给水
取 水 供 管网 水水处水
源设理泵

设 施

企业 给水
管网
自然降水
居民生活用水 公共设施用水 市政用水 城市消防用水
工业企业生产用水 工业企业生活用水 工业企业消防用水
城市 雨水 管网
废水 处理 系统
城市
城市 污水
污水 管网
处理 设施
受 纳
工业 废水
工业 废水
水 体
管网 处理
3)给水管网系统:包括输水管渠、配水管网、水压调节设
施(泵站、减压阀)和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等)又称输 水与配水系统,简称输配水系统。
4)排水管网系统:包括污水与废水收集与输送管渠、水量
调节池、提升泵站及附属构筑物。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5)废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

城市给排水.ppt

城市给排水.ppt
• 排水系统:废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的工程设施。 根据排水系统所接受的废水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废水可分为生
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三类。
给水排水系统组成: (1)取水系统 (2)给水处理系统 (3)给水管网系统 (4)排水管道系统 (5)废水处理系统 (6)废水排放系统 (7)重复利用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和组成图如下:
河流
单水源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
1-取水设施;2-给水处理厂;3-加压泵站;4-给水管网
河流
多水源给水管网系统示意图 1-地表水水源;2-地下水水源;3-水塔;4-给水管网
2、分系统给水管网系统: 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1)城镇地形较平坦,功能分区较明显或自然分
隔而分区。如城镇被河流分隔,两岸工业和居 民用水分别供给,自成给水系统,随着城镇发 展,再考虑将管网相互沟通,成为多水源给水 系统。
特点:比直排式有了较大的改
进,但在雨天时,仍有部
上 游
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而直
合 流
截 流溢

接排放,成为水体的污染
河流
并联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a-高区;b-低区;1-净水厂;2-水塔;
河流
串联分区给水管网系统 a-高区;b-低区;1-净水厂;2-水塔;3-加压泵站
(2)分压给水管网系统: 由于用户对水压的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系统给水。符合用户水质要求的水,由 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扬程的水泵分别通过高压、 低压输水管网送往不同用户。
4-居住区;5工厂区
4-生产用水管网;5-取水构筑物;6-生产用水厂
3、不同输水方式的管网系统 根据水源和供水区域地势的实际情况,可采用 不同的输水方式向用户供水。
(1)重力输水管网系统 (2)水泵加压输水管网系统

给水排水工程概述(ppt 42张)

给水排水工程概述(ppt 42张)
给 水 系 统 的 分 类 1.生活给 水系统
1.供给人们饮用、盥洗、洗涤、沐浴、烹饪等生活用水。其水 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
2.生产给 2.供给生产设备冷却、原料和产品的洗涤,以及各类产品制造过 程中所需的生产用水。生产用水应根据工艺要求,提供所需的 水系统
水质、水量和水压。
3.消防给 3.供给各类消防设备灭火用水。消防用水对水质要求不高,但必 水系统 须按照建筑防火规范保证供给足够的水量和水压。
城市给水-系统分类6
5.循环和循序给水系统:循环系统是指使用过的水经过处理后循 环使用,只从水源取得少量循环时损耗的水,这种系统采用较多。 循序系统是在车间之间或工厂之间,根据水质重复利用的原理,水 源水先在某车间或工厂使用,用过的水又到其他车间或工厂应用, 或经冷却、沉淀等处理后再循序使用,这种系统不能普遍应用,原 因是水质较难符合循序使用的要求。当城市工业区中某些生产企业 生产过程所排放的废水水质尚好,适当净化还可循环使用,或循序 供其它工厂生产使用,无异这是一种节水给水系统。 6.区域给水系统:这是一种统一从沿河城市的上游取水,经水质 净化后,用输、配管道送给沿该河诸多城市使用,是一种区域性供 水系统。这种系统因水源免受城市排水污染,水源水质是稳定的, 但开发需要投资大。
城市给水-系统分类3
2.分质给水系统:当一座城市或大型厂矿企业的用水,因生产性质 对水质要求不同,特别对用水大户,其对水质的要求低于生活用水 标准,则适宜采用分质给水系统。分质给水系统,既可以是同一水 源,经过不同的处理,以不同的水质和压力供应工业和生活用水, 也可以是不同的水源,例如地面水经沉淀后供工业生产用水,地下
4.各类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的配水 龙头和生产、消防等用水设备。
5.管道系统中调节水量、水压,控 制水流方向,以及关断水流,便于管 道、仪表和设备检修的各类阀门。 6.当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水量不能满足建筑 用水要求,或要求供水压力稳定、确保供水安 全可靠时,应根据需要,在给水系统中设置水 泵、气压给水设备和水池、水箱等增压、贮水 设备。

给排水工程讲解PPT课件

给排水工程讲解PPT课件
混凝技术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胶体粒子和微小悬浮物聚集, 形成大颗粒而沉降,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
沉淀技术
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中悬浮物下沉,实现固液分离的过程。
澄清处理技术
通过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工艺的组合,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 物质,使水澄清透明。
过滤与消毒处理技术
过滤技术
采用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截留水中的悬浮物,属于物理处理方法 。
Part
04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污水性质及危害分析
污水性质
包括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温度、固体含量等)、化学 性质(如pH值、有机物、无机物、重金属等)和生物性质(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污水危害
对环境的危害(如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破坏等)、对 人类健康的危害(如传播疾病、影响饮用水安全等)以及对 经济发展的影响(如增加水处理成本、影响工农业生产等) 。
给排水工程讲解 PPT课件
• 给排水工程概述 • 水源与取水设施 • 给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排水处理技术与方法 • 管网设计与优化 • 泵站设计与运行管理 • 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实例分析
目录
Part
01
给排水工程概述
给排水工程定义与分类
定义
给排水工程是研究水的供给、排放和处理等工程技术的学科,涉及城市、工业、农业等 领域的用水和排水问题。
P特点
地下水
水质较好,分布广泛,但 开采成本较高,且过量开 采可能导致地面沉降等问 题。
地表水
包括河流、湖泊等,水量 充沛,但水质易受污染, 需要经过处理才能使用。
海水
量大且稳定,但含盐量高 ,需要经过淡化处理才能 作为饮用水源。
取水构筑物设计与施工

建筑给排水:城市给排水PPT课件

建筑给排水:城市给排水PPT课件
悬浮物
显微镜
肉眼可见
浑浊
室外给水工程
室外给水工程概述
净水工程
• 任务 – 水质达标 • 水中杂质 • 溶解物、悬浮物、胶体颗粒
• 流程 »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室外给水工程
室外给水工程概述
净水工程
• 任务 – 水质达标 • 水中杂质 • 溶解物、悬浮物、胶体颗粒
• 流程 »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
32
33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34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Q5=(Q1+Q2+Q3+Q4)×10%=49(m3/d) Q6=(Q1+Q2+Q3+Q4+Q5)×10%=53.9(m3/d)
室外给水工程概述
例 题
计算步骤
• 水厂自用水量: Q7=(Ql+Q2+Q3+Q4) ×10%=49(m3/d) • 水厂最高日供水量;Q日=Q1+Q2+Q3+Q4+Q5+Q6=592.9(m3/d) • 一级泵站设计流量:
室外给水工程
室外给水工程概述
取水工程
• 地表水取水系统
室外给水工程
室外给水工程概述
取水工程
•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 » 影响因素:地下水类型、埋深、含水层性质
» 管井、大口井、辐射井、复合井、渗渠等 » 位置选择:城镇上游、含水层透水性好

2024年度给排水工程详解PPT课件

2024年度给排水工程详解PPT课件

2024/2/3
6
给排水工程发展历程与趋势
发展历程
给排水工程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分散到集中、从低效到高效的发展历程,不断推动着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趋势
未来给排水工程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提高水处理效率 和水资源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同时,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也将成为给排水工程发展的 重要方向。
2024/2/3
5
给排水系统组成及功能
给水系统
主要由水源、输水管网、水厂、配水 管网等部分组成,负责将符合标准的 水质和水量供给用户。
排水系统
功能
给排水系统的主要得到妥善处理,保护环境和人类 健康。
包括污水排放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等 ,负责收集、输送、处理和排放废水 ,防止环境污染。
2024/2/3
工艺流程设计
根据所选工艺,设计合理的工艺流程 ,包括预处理、主处理、深度处理和 污泥处理等环节。
设备选型与配置
根据工艺流程设计,选择适当的设备 和配置,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
18
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探讨
污泥浓缩与脱水
污泥消化与厌氧发酵
通过污泥浓缩和脱水处理,降低污泥含水 率,便于后续处理处置。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 。
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 和清理,保持现场整洁。
26
质量检查验收标准和方法
2024/2/3
01 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检查验 收。
02
对管道安装、接口处理、设备安装等关键 工序进行重点检查。
03
采用测量、试验、观察等方法进行检查验 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给排水概述(PPT59页)

给排水概述(PPT59页)

给水:符合标准用水压力 排水:具有足够高程和压力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排水系统
给水 系统
排水 系统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什么是给水系统?
为了满足城市和工业企业的各种用水需求,城市供水系统需要具备 充足的水资源、取水设施、水质处理设施和输水及配水管道网络系统, 这些系统共同组成了给水系统。
分类组成:
设施
给水排水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1)水源取水系统:水资源(如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
地表水水源,潜水、承压水和泉水等地下水资源,复用水源)、 取水设施、提升设备和输水管渠等。
2)给水处理系统:包括各种采用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
的水质处理设备和构筑物。生活饮用水一般采用反应、絮凝、 沉淀、过滤和消毒处理工艺和设施;工业用水一般用冷却、软 化、淡化、除盐等工艺和设施。
输水管(渠)
给水 配水管网
管网 构成
水压调节设施(泵站、阀门)
水量调节设施(清水池、水塔、高位水池)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管网系统的构成
给水管网系统
输水管渠 配水管网
水压调 节设施
水量调 节设施
给排水管网系统的功能与组成
给水管网系统
加压泵站
减压阀
取 处泵 输
水 理站 水
设厂



城市配水管网
也叫“压强”。
构筑物:就是不具备、不包含或不提供人类居住功能的人工建造物。如
水池、水塔。
常用概念、名词
管道附件:就是用于管道连接的配件、设备的总称 常用单位: 压力:1MPa=106Pa=106N/㎡
1标准大气压=76cmHg≈0.1MPa
长度:米(m)、毫米(mm) 管径:公称管径也叫通称管径,是英制单位(D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输送到污水处理厂,雨天时当雨水量增大,雨水、污水和 废水的混合量超过一定数量时,其超出部分通过溢流井排入 水体。这种方式较多采用。
2、分流制排水系统
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降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 立的管道系统来汇集和输送时,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汇集 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系统称为污水排除系统;汇集和排除 雨水的系统称为雨水排除系统,只排除工业废水的称为工业 废水排除系统。
地下水的取水构筑物有管井、大口井、辐射井、渗渠和引泉 构筑物等。
地面水的取水构筑物有固定型和移动型两种:固定型包括岸 边式、河床式和斗槽式;移动型包括浮船式、缆车式等,应根据 水源的具体情况选择取水构筑物的形式。
6.1 城市给水工程
6.1 城市给水工程
2 净水工程
通过给水处理构筑物,对原水进行处理,使其满足国家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或工业生产用水水质标准要求。
6.2 城市排水工程
6.2.2 城市排水系统的布置
1、合流制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用一个管道系统汇集输送 排除的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
根据污水、废水、降水混合汇集后的处理方式不同,合 流制排水系统可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6.2 城市排水工程
(1)直泄式合流制 管道系统就近将各类排出水泄入水体。混合的污水不经
过任何处理,且污水量大,排入水体,使水体水质恶化,严 重危害水体。因此,这种直泄式合流制目前已不采用。 (2)全处理合流制
经混凝沉淀后的水,除去了水中大部分悬浮物质,可使 水的浑浊度低于20度,但仍达不到生活用水标准,需进行过 滤处理。
过滤后的水中还有细菌和病菌,需进行消毒处理。消毒 的目的:一是消灭水中的细菌和病菌;二是避免净化后的水 在输送到用户的过程中被二次污染。
6.1 城市给水工程
3 输配水工程
输水管是输送水管网的用水到城市配管道,要求简短、 安全条,最好沿路敷设,少占农田并尽量避开工程艰巨地段。
配水管网是直接供水给用户的管道。 (1) 配水管网的布置应满足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① 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考虑供水的分期发 展,并留有充分的余地;
② 管网应布置在整个给水区域内,并能在适当的水压 下,向用户供给足够的水量;
6.1 城市给水工程
③ 无论在正常工作或在局部管网发生故障时,应保证不 中断供水;
6 城市给排水概述
目录
1 城市给水工程 23 城市排水工程
6.1 城市给水工程
6.1.1 水源
给水水源分为地面水源,如江河、湖泊、水库及海水等;地 下水源,如泉水、井水等。
地下水的水质一般比地面水的水质好。选择水源时,在地下 水有足够的储水量的情况下,一般应优先采用地下水。但地下水 中矿物质盐类含量高,硬度大。如埋藏过深或储量小,或抽取地 下水会引起地面下沉的地区和城市,不宜以地下水作为水源。
污水、废水、降水混合汇集后全部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 理后再排入水体。这种排水方式对保障环境卫生方面当然是 理想的,但需要主干管的管径很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 也增加很多,基本费用相应提高,很不经济,同时在运转管 理方面也) 截流式合流制 污水、废水、降水同样也合用一套管道系统。晴天时全
6.1 城市给水工程
投资较省。但当某处发生故障时,其下游部分要断水,供水 可靠性差,又因树枝状管网终端水流停顿,成为死水端,会 使水质变坏。一般在小城镇的给水管网或城市给水管网的边 远地区采用树枝状管网,或城镇管网建设初期先采用树枝状 管网,逐步发展形成环状管网。
② 环状管网 给水干管间用联络管相互连通起来,形成许多闭合回路 为环状管网。环状管网供水安全可靠。一般在大、中城市的 给水系统或对给水要求较高、不能断水的给水管网,均应采 用环状管网。环状管网还能减轻管内水锤的威胁,有利于管
6.2 城市排水工程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各类污水分别排放,有利于污水的处 理和利用,道的水力条件好。
3、排水体制的选择
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的要 求、当地的自然条件和水体条件、城市污水量和水质情况、 城市原有排水设施情况等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决 定。一般新建城市或地区的排水系统,多采用分流制;城 区排水系统改造,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较多。同一城市的不 同地区,根据具体条件,可采用不同的排水体制。
6.1 城市给水工程
网安全。总之,环状管网的管线较长,投资较大,但供水安 全可靠。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发挥管网的输配水能力,达到供水 既安全可靠又适用经济,常用树枝状与环状相结合的管网。
6.2 城市排水工程
6.2.1 排水体制
在城市中,对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采取的排除 方式称为排水体制。按排除方式可分为合流制和分流制排水 系统两类。
地面水水源丰富,水的硬度低,但水中无机物和有机物含量 较大,同时受到工业和人类各种生产活动的影响,需作净化处理 后方能达到饮用水的水质标准。
6.1 城市给水工程
6.1.2 城市给水系统
城市给水系统一般包括取水工程、净水工程和输配水工程三 部分,如图6-l所示。
1、取水工程
取水工程包括选择水源和取水地点,建造适宜的取水构筑 物,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给水系统取得足够的水量。
④ 管网的造价及经营管理费用应尽可能低,因此,除了 考虑管线施工时有无困难及障碍外,必须沿最短的路线输送 到各用户,使管线敷设长度最短。 (2) 布置形式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根据城市规划、用户分布及对用 水的要求等,有树枝状管网和环状管网。
①树枝状管网 管网的布置呈树枝状,向供水区延伸,管径随用户的减 少而逐渐变小。这种管网的管线敷设长度较短,构造简单,
水的净化方法和净化程度,要根据水源水质以及用户对 水质的要求而定。城市自来水厂净化后的水必须满足我国现 行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指标。
地下水一般不需像地面水那样进行净化处理。有的地方 直接饮用地下水;有的仅进行加氯消毒;有的经滤池的过滤 和消毒处理之后,作为饮用水。
6.1 城市给水工程
地面水源的原水,需去除水中的泥沙、无机盐、有机 物、细菌、病毒等杂质。一般以供生活用水为目的的地面水 的净化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消毒二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