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电压波动的分析与抑制
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监测与抑制方法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监测与抑制方法研究1. 引言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稳定运行对于保障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生活的便利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电力系统的复杂性和不可控制因素的存在,系统中常常出现低频振荡,给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研究电力系统中的低频振荡监测与抑制方法,对于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2. 低频振荡的危害低频振荡指的是电力系统中频率低于系统基频的振荡,通常在0.1-1 Hz范围内。
这种振荡会引起系统电压和频率的波动,导致电力设备的过电流、过电压等问题,对系统稳定性造成威胁。
低频振荡还会对用户设备造成损坏,影响用电质量,甚至引发整个系统的崩溃。
因此,对低频振荡进行监测和抑制是至关重要的。
3. 低频振荡监测方法3.1 电流与电压信号分析低频振荡通常导致电压和电流信号的振荡,通过对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可以发现低频振荡的存在。
常用的频谱分析方法有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等。
3.2 相角差分算法相角差分算法是测量系统振荡频率和阻尼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测量相邻两个采样点之间的相角差,可以计算出系统振荡频率,并可以通过相角的变化率来判断系统是否进入振荡状态。
4. 低频振荡抑制方法4.1 系统参数调整系统参数调整是对低频振荡进行抑制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调整发电机励磁系统和自动电压调整器(AVR)的参数,可以提高系统的阻尼,减小振荡的幅度。
4.2 新型控制策略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基于控制理论的新型控制策略用于低频振荡的抑制。
例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方法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效地抑制了低频振荡。
5. 实验与仿真研究为了验证监测和抑制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仿真研究。
通过搭建小型电力系统实验平台或运用计算机仿真软件,可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电力系统运行,从而研究和验证监测和抑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效果。
6. 结论低频振荡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电网谐波及其抑制措施

河南科技2012.01上工业技术INDUSTRY TECHNOLOGY在电力电子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用电负荷日益增加,变频器驱动的电动机系统因其控制流程方便、节能效果明显、维护简单和网络化等优点,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变频器在变频过程中都会使它的输入、输出端产生高次谐波,输入端的高次谐波会通过输入电源线对公用电网产生影响,输出端的高次谐波会对电动机等负载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谐波的来源、影响、检测方法和抑制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一、谐波的产生原因电力系统中的三相交流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压一般可认为是50Hz 的正弦波,但由于系统中存在各种非线性元件,致使系统和用户的线路内出现了谐波,使电压或电流波形发生畸变。
系统中产生谐波的非线性元件很多,尤其以大型硅整流设备和大型电弧炉所产生的谐波最为突出,严重影响系统的电能质量。
二、谐波的危害性谐波对电气设备的危害极大,具体来说,当谐波电流通过变压器时,变压器铁芯的损耗明显增加,发热量激增,致使铁芯使用寿命缩短;当谐波电流通过交流电动机时,会使电动机转子发生震动,增大电动机产生的噪声,严重影响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当谐波电压加在电容器两极时,由于电容器对谐波的阻抗很小,电容器很容易发生过负荷甚至烧毁。
此外,谐波电流会使电力线路的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增加,使计量电能的感应式电度表计量不准确,特别是电子式电度表会被严重干扰,无法正常工作,甚至被烧毁;会使电力系统发生电压谐振,使线路产生过电压,有可能击穿线路设备的绝缘,造成事故;还可能造成系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对电力线路附近的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产生信号干扰。
由此可见,谐波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应高度重视。
三、谐波测量谐波的危害是评价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有必要在电网日常运行中加以检测和监测。
由于电网谐波问题的复杂性,采用一定的理论计算,很难准确反映电网的实际情况,通常采用实测电网谐波的干扰来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高质量供电。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因及抑制方法分析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因及抑制方法分析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因及抑制方法分析随着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对系统稳定性危害的逐渐显现,对系统低频振荡的分析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分析了系统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比拟了常见的抑制低频振荡的措施,比照了优缺点,对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技术在抑制低频振荡中的应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低频振荡抑制措施电力系统电力系统联网开展初期,发电厂同步发电机联系较为紧密,阻尼绕组会产生足够大的阻尼,抑制振荡开展,低频振荡在那时少有产生。
随着电网规模互联的不断扩大,出现了大型电力系统之间的互联,电力系统联系因而变得越来越密切,世界许多地区电网都发现了0.2Hz至2.5Hz范围内的低频振荡,低频振荡问题逐渐受到业内关注。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一旦发生,如果没有及时抑制,将会导致电网不稳定乃至解列,严重威胁电力系统的稳定平安运行,甚至诱发联锁事故,造成严重后果。
1 低频振荡产生的原因1.1 负阻尼导致低频振荡有文献记载了运用阻尼转矩的方法,针对单机无穷大系统分析低频振荡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系统中产生负阻尼因素,从而抵消系统自有的正阻尼性,导致系统的总阻尼很小甚至为负值。
如果系统阻尼很小,在受到扰动后,系统中功率振荡始终难以平息,就会造成等幅或减幅的低频振荡。
如果系统阻尼为负值,在受到扰动后,低频振荡会不断积累增加,影响系统稳定。
1.2 发电机电磁惯性导致低频振荡电力系统中励磁控制是通过调整励磁电压来改变励磁电流,从而到达调整发电机运行工况的目的。
控制励磁电流就是在调整气隙合成磁场,它使得发电机机端的电压调整为所需值,同时也调整了电磁转矩。
故改变励磁电流大小便可以调整电磁转矩和机端电压。
在励磁自动控制时,因发电机励磁绕组有电感,励磁电流比励磁电压滞后,故会产生一个滞后的控制,滞后的控制在一定因素下会引起系统低频振荡。
1.3 电力系统非线性奇异现象导致低频振荡依据小扰动分析法,系统的特征根中有一个零根或一对虚根时,系统处在稳定边界;系统的特征根都为负实部时,系统处于稳定的;系统特征根中有一对正实部的复数或一个正实数时,系统处于不稳定。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原理及抑制措施

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原理及抑制措施作者:王坤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年第22期文章从能量守恒的角度探讨了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理,并根据得出的结论给出了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方案,并对本方案的一些具体细节进行探讨。
【关键词】低频振荡能量守恒定律附加电磁转矩电力系统运行机组间有时会出现低频振荡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目前普遍采用的抑制低频振荡的方案是PSS,文献[1]对单机无穷大电网的发电机稳定性及PSS进行了分析。
1 低频振荡原理单台机组发生低频振荡时,由于发电机内部各种量耦合严重,很难给出限定条件并作出合理的假设,因此可把发电机作为一个整体采用能量守恒定律处理,并假设转子为刚体。
通常容易忽略调速的作用,认为机械转矩不变,实际上在转子摆动期间,转子转速增加,蒸汽或水流与转子导叶的相对速度减小,则导致机械转矩减小,转子转速减小时同理。
由公式可得:假设输入机械能恒定比机械转矩恒定更为合理。
发电机稳定运行状态情况下,可用公式(1)表示。
(1)此时发电机蕴含能量为转子动能和磁场能,可认为恒定,用公式(2)表示。
(2)在发生低频振荡情况下,Pe波动,假设Pm=C恒定。
根据能量守恒,忽略杂散损耗,发电机能量变动值为输入输出功率差值,即公式(3)。
(3)又有公式(4)。
(4)可得,在△t时间内,可用公式(5)表示。
(5)在低频震荡中,可认为磁场能与输出有功同向变化,可知有功功率低频振荡必然导致发电机大轴的低频摆动,且发电机转子的低频摆动与有功功率的低频振荡存在明确的反向关系。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得知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本质是发电机转子动能与有功功率互补低频振荡。
发电机转子在匀速转动的同时叠加有低频的摆动,在电气量上表现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低频振荡,转子摆动的幅值越大,则低频振荡的幅值越大。
此外,还与磁场强度以及功角有关。
低频振荡的诱发因素较多,任何一种扰动,如果引起了转子转矩不平衡,都会造成转子的摆动,继而可能引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
抑制谐波过电压的具体措施分析

抑制谐波过电压的具体措施分析摘要:在电力传输过程中,谐波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
考虑到谐波对电力传输造成的危害,要想提高电力传输质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就要对谐波进行有效抑制。
关键词:抑制;谐波;过电压;措施电力系统发生局部故障或全停后的恢复控制一直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停电发生后的系统网络结构与正常情况的有很大不同,为确保快速、可靠地恢复供电,需要事先对恢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以确保所规定的操作顺序正确无误,在保证系统设备安全的前提下顺利执行系统恢复的任务[1]。
目前大多数关于恢复控制的研究都是基于稳态分析或准稳态分析,而实际经验表明,系统在恢复过程中常伴随着各种暂态和动态行为[1-2]。
在恢复初期,当系统阻抗和线路电容参数构成并联谐振条件时,轻载或空载变压器投入所引起的谐波畸变将被放大,从而产生很高的谐波过电压,由于此时系统的阻尼较小,所产生的谐波过电压将会持续较长时间,为防止过电压对设备造成损坏和引起保护装置动作,需要对系统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谐波过电压现象进行研究。
1谐波的产生原因及危害电力系统的谐波是电力系统电压波形产生畸变的表征。
谐波的产生来自于电力电子设备、非线性阻抗设备和其它方面的干扰。
从谐波的产生来看,谐波的产生是电力传输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要想一次性消除谐波是不可能做到的,所能采取的措施仅仅是将谐波过电压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3]。
结合当前谐波的产生,其对电网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增加输、供和用电设备的额外附加损耗谐波的产生,使电压偏离原值,造成了电压出现一定幅度的增加,使输电和供电设备的额外附加损耗也大幅增加。
其次,影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工作可靠性由于谐波使电压出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对继电保护器和自动装置的电压承载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如果瞬间电压过大,容易烧毁继电保护器。
再次,对用电设备的危害谐波过电压的出现,使用电设备的电压发生了异常波动,如果超出了用电设备的电压允许范围,将会直接造成用电设备瘫痪。
用现代无功补偿装置抑制配电网的电压波动

C OM .Ree r gt h o rl t e p r mee s o k u s t n a d t e g d tas sa l h s a smu ai n c c l t n f r n o t e c reai aa t r f1 0 V s b t i n h r ,i lo e tb i e i l t a u ai i v 1 ao i s o l o
S C. h i lt n r s l n ia et a a a i r l i c e s h mp i d fv la e p lain a d o h te a d S V T e smu ai e u t id c t h tc p ct l n r a e t e a l u e o otg u s t n n t e oh rh n VC o s o wi t o i c p b eo sr ii g i c mme d b y s a a l f e t n n o r a t n a l .Byr d cn h i e e c o f ce t fS a ii l n a c h f c f o tg e u i gt e df r n e c e in VC c n v sby e h n et e ef t l e f i o e ov a p lain rsr i i g u s t e t nn . o a
制 电压波动 ,减小 S C的调差 系数 可以显著提 高抑制 电压 波动的效果。 V 关键词 : 电能质量 , 电压波动 , 静止无功补偿器 (V , S C) 静止 同步补偿器 ( T T O S A C M)
Ab t a t h o tg u s t n wi e u et e q ai fp o u t a s i hi g f c e n ,e e nl e c e h at i e so sr c :T ev l e p lai l r d c h u l yo r d c ,c u e l t ik r g v n i f n et e hn s f a o l t g n l i u h l h ma n e u e lb u r d cii .B tt e v l g us t n a d f c e a e n tb e e evn e p e S atn in fr a u n a d r d c a o rp o u t t vy u h ot e p lai n ik rh v o e n rc i i g p o l ’ t t o a o l e o ln i .As a r s l ,t i sa d r fp we u l y h s b e ee ir t g c n i u l .T e c n r l n fv l g us t n o gt me e u t h s t n a d o o rq ai a e n d t r a i o t a y h o tol g o ot e p lai t o n nl i a o
电压骤降:原因、危害,监测与分析

骤降密度分布图 ● IEC61000-2-8:2002 (公共电网电压骤降测量统计)
次数
最小电压
骤降密度图
最小电压 持续时间
ITIC曲线兼容性
幅值-持续时间分布图 电压幅值(pu) 事件总数:24 低于ITIC下限事件:10 高于ITIC上限事件:0
SEMI曲线兼容性
幅值-持续时间分布图 电(%)
美国EPRI:电压骤降研究,365天
7 电气测量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 2007年9月
Company Confidential
电压骤降:监测与评估(1)
电压骤降测量
监测与评估电压骤降
5个步骤
电压瞬时值
捕获骤降事件
电压骤降:事件监测与记录
IEC61000-4-30 A级要求:不确定度0.2%。
故障相 BC
发生时刻 2006-04-30 13:38:03:236
持续时间 60ms
最小有效值 191V
降幅 20%
*注:引自清华大学电机系文献资料
4 电气测量技术基础知识与应用
2007年9月
Company Confidential
电压骤降:解决方案(1)
解决电压骤降的措施:
1)减少故障数目、缩短故障切除时间; 2)改变系统设计,降低电压扰动; 3)安装电压补偿型装置; 4)提高设备抵御电压骤降的能力。
W:转速
飞轮(54000RPM)
持续时间
剩余电压
● DySC 动态骤降修正装置*
电压骤降:参数的定义
技术源于Wisconsin大学。骤降探测时间为2ms,可修正3至12周期的短时电压中断。 容量9kVA至2000kVA,满足SEMI F47要求。
1MVA动态骤降修正装置
电压波动与闪变分解

v
'
(t
)
mU
2 m
cos
F
t
0.35U
m2 d
电弧炉用电特性分析
由于电弧炉炼钢在
技术经济上的优越性, 工业生产采用交流电 弧炉已日益增多,单 台容量也不断增大, 因此电弧炉对供电系 统的干扰也愈加突出-交流电弧炉是供电系 统各类功率波动性负 荷中对电压特性影响 最大的负荷。
其不利影响主要包
括有功功率和无功功 率冲击性快速变化引 起的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弧电阻的非线性导 致的电力谐波畸变, 以及三相负荷不对称 带来的供电系统动态 不平衡干扰等。
电压波动与闪变概述
闪变觉察率超过50%,则说明半数以上的实验观察者 对电压波动有明显的或难以忍受的视觉反映。 三、瞬时闪变视感度S(t) 为反映人的瞬时闪变感觉水平,用闪变强弱的瞬时值随时 间变化来描述,即瞬时闪变视感度S(t)。它是电压波动 的频度、波形、大小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其随时间变化的 曲线是对闪变评估衡量的依据。 通常规定闪变觉察率F=50%为瞬时闪变视感度的衡量单位, 对应的称之为S(t)=1觉察单位。 若s(t)>1觉察单位,说明实验观察者中有更多的人对灯光 闪烁有明显感觉,则规定为对应闪变不允许水平。
式中,m称为调制指数, m<1。按照同步 检测方法,可将调制波电压自乘求平方, 得到
u
2
(t
)
U
2 m
(1
2m
cos
F
t
m2
cos2
F
t
)
cos2
N
t
U
2 mBiblioteka 2(1m2 2
)
U
2 m
m
cos
F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网电压波动的分析与抑制1.电压波动的定义与限值1.1电压波动的定义电压波动是指电压均方根值一系列相对快速变动或连续改变的现象。
电压波动量化为电压方均根值的两个极值ax U m 和in U m 之差与其额定电压比值的百分值,即%100⨯=∆∆N V UV 。
其变化周期大于工频周期,每秒V ∆的变化大于%2.0者为电压波动,否则视为电压偏差(电压的慢变化)。
在配电系统运行中,这种电压波动现象有可能多次出现,其变化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有规则和不规则的,也有随机的。
电压波动的图形和变化过程相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跳跃形,准稳态形和斜坡形等。
1.2电压允许波动的范围电压波动的限值与考察点的位置、电压等级和电压变动频度有关。
以电网的公共连接点(PCC )为例,对于电压变动频度较低(r ≤1000次/h)或 规 则 的 周 期 性 电 压 波 动,GB12326—2008《电能质量 电压波动和闪变》给出了相应的电压波动限值,如下所示。
表1电压变动限值2. 电压波动的产生原因一个理想供电系统的三相交流电源对称、电压均方根值恒定,并且负荷特性与系统电压水平无关。
这就要求电力用户的负荷分配三相平衡,并以恒定功率汲取电能,同时也要求公共连接点(PCC)的短路容量无穷大,系统的等值电抗为零。
而实际上,这些条件是不可能满足的,供电系统电压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换。
电力系统的电压波动主要是由具有冲击性(快速变动)功率的负荷引起的,例如炼钢电弧炉、轧钢机、电弧焊机等。
特别是电弧炉,国外的有关规定主要是针对电弧炉的。
这些负荷的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有功和无功功率随机地或周期性地大幅度变动。
随着工业的发展,这类负荷的功率越来越大,达几万乃至十几万千瓦,因此对电能质量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具体一点可做如下分类:(1)电源引起的电压波动。
用户负荷的剧烈变化,会引起电压波动。
(2)大型电动机起动时引起的电压波动。
工厂供电系统中广泛采用鼠笼型感应电动机和异步起动的同步电动机,它们的起动电流可达到额定电流的4~6倍(3 000 r/min 的感应电动机可能达到其额定电流的9~11倍)。
一方面,电动机起动和电网恢复电压时的自起动电流流经网路及变压器,在各个元件上引起附加的电压损失,使该供电系统和母线都产生快速、短时的电压波动。
另一方面,起动电流不仅数值很大,且有很低的滞后功率因数,将造成更大的电压波动。
这种影响对于容量较小的电力系统尤其严重。
工业企业中,当重型设备的容量增大和某些生产过程功率变化非常剧烈时,电压波动值大,波及面广(3)由反复短时工作制负载引起电压波动。
这类负载的特点为负载作增减地变化,且周期性交替。
但交替的周期不为定值,其交替的幅值也不为定值。
如吊运工件的吊车,手工焊接用的交直流电焊机等。
目前,厂矿为了节约用电,交直流电焊机均装设了自动断电装置。
因此,在节约用电的同时,电动机的起动电流和焊接变压器的涌流却又加剧了所在电网的电压波动。
(4)大型电弧炼钢炉运行时造成大的电压波动和闪变。
电弧炉在熔炼期间频繁切断,甚至在一次熔炼过程可能达到10次以上。
熔炼期间升降电极、调整炉体、检查炉况等工艺环节,需要的电流很小,而炉料崩落则可在电极尖端形成短路,不同工艺环节所需电流的变化导致了电压波动或闪变。
(5)供电系统短路电流引起的电压波动。
厂矿中高、低压配电线路及电气设备发生短路故障时,若继电保护装置或断路器失灵,可能使故障持续存在,也可能造成越级跳闸。
这样可能会损坏配电装置,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延长整个电网的电压波动时间并扩大了电压波动范围。
3.电压波动的分析要对电压波动进行有效的抑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准确地提取出波动信号,通常将波动电压看成以工频额定电压为载波、其电压的幅值受频率范围在0.05~35 Hz 的电压波动分量调制的调幅波。
因此,电压波动分量的检出方法可采用通信理论中大功率载波调制信号解调方法,用与载波信号同频同相的周期信号乘以被调信号,将电压波动分量与工频载波电压分离,通过带通滤波器得到波动分量。
考虑电压波动分量,就是在基波电压上叠加一系列的调幅波,为使分析简化又不失一般性,研究电压波动的检测方法可分析某单一频率的调幅波对工频载波的调制。
工频电压()t u 可表述为:()()[]ωt cos f 1t A t u += (式3-1)式中()t m t f ωcos =;A 一工频载波电压的幅值;ω工频载波电压的角频率; ()t f 一波动电压;m 一调幅波电压幅值;Ω一调幅波电压角频率。
目前,国内外电压波动的检测方法有五种,即平方检测、有效值检测、整流检测法、小波分解和同步检波对电压闪变信号的检测以及补偿迭代检测法。
3.1平方检测法平方解调法的基本检出原理是将输入电压进行平方运算后,经过解调滤波器经过0.05~30 Hz 的带通滤波器便能滤去直流分量和二倍工频分量,从而检测出调幅波即电压波动分量。
这种方法较适合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来实现。
对于电网电压中的调制信号()t m t f Ω=cos ,假设在某一时间间隔T 后,()t f 均为T 内()t f 的周期重复,则可把()t u 在T 内展开为傅氏级数()()∑=+Ω=2/1n n 0θcos n n t n mt f (式3-2)式中,n m 一调制系数;π2/ω0T N =;N /ω00=Ω显然N 为T 内所包含电压()t u 的工频周期个数。
求和下限n=1,是因为合适地选择包络波的假想零线,可使()t f 的直流分量为零。
设()t f 为频带受限信号,其上限频率2/0m ωω<,则上式求和上限为2/N 。
式(3一2)代入式(3一1)中得()t u =[()]t t n m A n n 02/1n n 0cos θcos 1ω∑=+Ω+ (式3一3)对()t u 做傅氏变换后的频谱()ωu 示于图3—1。
其中包络线下的部分为()t f 的频谱,与t 0cos ω相乘的结果,使它在ω轴上左右各平移了0ω。
因为假设调制频率的上限2/0m ωω<,所以()t f 的频谱线集中在2/00ωωω±<的范围内。
显然直接通过低通滤波的方法很难提取出信号()t f 来。
计算()t f2的傅氏变换,由式(式3一1)得 ()()()[]()t t f t f t u A 0222cos 1212ω+++= (式3一4)设()t f 2、()()[]t f t f A 22212++)]的傅氏变换分别为()ωF 、()ω1F 则 ()()()()[]010121122ωωωωωω-+++=F F F F (式3一5)()ωF 的频谱示于图3一2,实际上它是频谱()ωu 自身卷积的结果。
用滤波器去()ωF 中。
ω=0及0ωω>的部分,即可提取出调制信号()t f 来。
图3一1信号()t f 的幅度谱图3一2信号()t f2的幅度谱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平方检波的原理,给出平方检波的步骤:首先对采样信号平方,然后用截止频率零点几个赫兹的高通滤波器去直流分量,再应用截止频率为0ω的低通滤波器滤去高频成份,得到()t f 。
3.2整流检波法全波整流检波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输入交流电压()t u 全波整流即进行绝对值运算后再经过解调带通滤波器后便取得波动信号。
这种方法较适合于模拟电路加以实现,英国ERA 和法国EDF 等闪变仪采用此方案。
它跟平方检波法一样,都要通过带通滤波器保留调幅波,但存在检出误差,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波动信号的频谱结构。
设()t u 经整流后的电压为()t g ,则()t g 可看作()t u 和幅值为±1、频率为工频的方波()t p 的乘积。
对于式(3一3)表示的信号()t u ,因为1n ≤ω,因此()t u 的波动部分()t f 不会影响()t u 的正负及过零点。
电压()t u 经过整流后的信号()t g 可以看成()t u 与一幅值为士1、频率为工频的矩形波信号()t p 相乘的结果: ()()()t p t u t g =,将()t g 经过0.05~30Hz 的带通滤波器便可检测出t mA Ωcos 2π的调幅波即电压波动分量。
查傅立叶级数表可得()[] -+-=t t t t p ωωωπ5cos 3cos cos 51314,设()t u 、()t p 的傅氏变换为()ωU 、()ωP ,()ωU 为()[]t A f 1+]的傅氏变换,则()ωU 在ω轴上左右各平移了0ω,得()()()[]2/1111ωωωωω-++=U U U (式3一6)()()()∑=-=0n 042/sin ωωδπωπn n P (式3一7)图3一3整流检波解调方法的频谱由卷积定理得()t g 的傅氏变换()ωG :()()()ωωωπP U G *21= (式3一8)()()()()⎥⎦⎤⎢⎣⎡++=∑=--+0n 01141121221ωωωωπn U U G n n (式3一9) 图3一3所示为整流检波方法中各信号频谱的示意图。
滤去频谱()ωG 中ω=0及0ωω>的频谱,即可从()t u 中提取出调制信号()t f 来。
全波整流检波法检出结果与平方调解法一样,也将存在检测误差,最大相对误差可达10%。
从原理分析可以得到整流检波的实现步骤:首先对采样信号取绝对值,然后滤去直流分量和频率高于工频的分量,就得到()t f 的采样。
3.3有效值检波有效值检测法是将原电压波动信号平方后减去载波电压均值再进行积分运算,将得到的信号进行隔直和滤波后得到调幅波。
利用单片RMS/DC (有效值—直流)变换器(如AD536)将波动的输入交流电压变换成脉动的直流电压,再经解调滤波器后获得波动信号。
RMS/DC 变换器输出的直流电压值为输入交流电压的方均根值,其脉动成份即反映了输入电压方均根值的变化。
我国生产的VF-9101型闪变仪采用此方案。
对于电压()t u ,取任一周期()ττ+T ,,并将此周期后的信号看成是该周期的周期延拓,由此可计算有效值()()⎰+=T T dt t u τττ21k (式3一10) 将()t u 2减去参考电压2/20A u =,积分得 ()()[]d t A t u T T ⎰+-=τττ2/k 2212 (式3一11) 将(式3一1)代入(式3一11)()()()()()[]d t t t t f t t f t f T A T ⎰+++++=ττωωωτ00202122cos 2cos 212cos 22k 2 (式3一12) 式 (式3一12)中考虑到()t os t f 02c ω和t os 02c ω项的频谱在m Ω>-02ωω的范围内,因此也可以忽略掉这两项,同时考虑到从1<<n m ,因此忽略()t f 2项,得()()dt t T T A ⎰+≈τττf k 22 (式3一13)由以上有效值检波方法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