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练习使用显微镜
七年级生物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罗伯特.虎克
几十倍—几百倍, 最多一两千倍
我国制造的电子显微镜 可达几十万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可达几十万倍 激光扫描共 聚焦显微镜
分辨率高,能 看清活细胞。
科学.技术
显微镜的结构
放大倍数
调
节
焦 距
连接目镜和物镜
调
节 焦
调换物镜
距
放大倍数
光线通过 放玻片标本
调节光线强弱 固定玻片标本
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 三、观察
四、整理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放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欣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十归箱。
请各小组按以下问题进行相关实验,看哪小 组能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探索:
1.请各小组用2和3号标本作比较再次进行实验操作, 前面操作过的同学观看纠错,前面观看纠错的同学 动手操作。看看你们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反射光线,调节 光线强弱
粗准焦螺旋 11 细准焦螺旋 12
镜臂 13
镜柱 14
1 目镜
2 镜筒
3
4
转换器 物镜
5 通光孔
6 载物台
7
8
遮光器 压片夹
9 反光镜
10 镜座
目光遮镜反通转线和光光换通物镜孔 器器过镜反
• 作光作作作用用镜用用用:反:::射以
•光光反光再镜注这上等调弱安物放后圈通后和到反面面面节是线线射圈进意两面的 节。放镜大,,光进目物射有凹平光放通通以进入:者有光光和镜物进再孔入镜像光两面面线大过过后入物的大圈线转头像入进,物而线面镜镜强的的反,通镜乘小,的换光入最镜看。,,,弱倍地光通光和积不可强上一一调。数方镜过孔目就。,
显微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_1

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2021/12/11
第一页,共十七页。
学习目标
1.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gòuzào)和作用。
2. 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2021/12/11
第二页,共十七页。
课前预习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第四页,共十七页。
同步训练
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 . 如果将下图所 示显微镜 下的视野 ( sh ìy ě) “甲 ” 变为 视野
(shìyě)“乙”,下列操作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B )
A. 操作的第一步便是转动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B. 在更换物镜之前,要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C. 更换物镜之后,视野光线变亮,所以应该换用小光圈
的地方
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观察物体长度或宽的放大倍数
3. 在观察过程中,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应调节光
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缩小光圈
B. 换高倍目镜
C. 选用凹面镜反光
D. 调节准焦C螺旋
2021/12/11
第六页,共十七页。
4.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xìbāo)时,要把视野里观察到的图像
B. 使物像对准光源
C. 防止物镜碰到玻片,造成损伤
D. 防止污染镜头 8. 下列是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前一项是操作,后一项是目的, 其中正确的是( ) A. 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fàngdà)倍数的物镜
B. 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看到的A 物像更清晰
C. 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 调节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

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新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下面是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点,还没掌握的同学请赶紧来补充吧!知识点一、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支持稳定显微镜。
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3、镜臂:握镜的部位;4、载物台:用于放置玻片标本。
中央的圆孔,叫通光孔。
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玻片。
5、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连接转换器。
6、转换器:镜筒下端能转动的圆盘。
其上安装物镜。
7、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种。
平面镜有反光作用,光线强时使用平面镜;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光线弱时使用凹面镜。
8、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
9、镜头:是显微镜最重要的结构,包括目镜和物镜两种。
目镜安装在镜筒上端,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低;物镜安装在转换器上,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高。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如观察时所用物镜为物镜与玻片标本相撞,防止玻片标本损坏和划坏物镜镜头)。
左眼注视目镜,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5)观察: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移动玻片标本,全面的观察材料,如果需要重点观察的部分,将其移到视野的正中央,再转换高倍镜进行观察。
2、清洁收镜: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
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镜纸。
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3、注意问题:(1)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2)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显微镜下看到细胞的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
(3)倒像: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是倒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
向右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左移动。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全解

《练习使用显微镜》知识全解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1.见下图,熟悉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弄清几组结构的功能。
(1)转换器与遮光器转换器是位于镜筒下方的转动圆盘,上有三个孔且有螺纹,可安装地被物镜、高倍物镜和油镜。
转动转换器,可根据实验的需要在三种物镜之间转换。
遮光器则位于载物台下方。
转动遮光器可改变光圈的大小,从而调节视野亮度。
(2)通光孔与光圈通光孔是载物台中央的圆形孔,其直径大小是固定的、无法改变的。
光圈是位于通光孔下方,其直径大小可通过遮光器的转动来调节。
反光镜反射的光线,先通过光圈,再通过通光孔,才能到达要观察的标本。
(3)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放大物像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都是通过螺纹固定在转换器上,因接近要观察的标本而得名。
区分的方法是看物镜的长短,较短的是低倍物镜,放大倍数多为10倍(10×);较长的物镜是高倍物镜,放大倍数多为40倍(40×)。
低倍物镜下,视野范围较大,光线较明亮,观察到的细胞小而多;直接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范围变得较小,光线较暗,观察到的细胞大而少。
对光时,首先选用低倍物镜。
(4)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旋转粗准焦螺旋,可快速升降镜筒;旋转细准焦螺旋,镜筒的升降幅度则很小,不注意观察不易发现镜筒的升降。
用细准焦螺旋,可实现对焦距的精确调节,使物像达到最清晰。
(5)反光镜的平面与凹面——调节光线强弱反光镜可以将来自光源的光线进行反射,使之依次经过光圈、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到达目镜,再进入观察者的眼中。
反光镜有凹面与平面两面。
由于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使用凹面镜,与使用平面镜相比,视野更亮一些。
二、显微镜的使用(一)取镜和安放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3.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2.视野亮度调节方法:
光线强 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光线弱 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
知识点二 显微镜的使用(P37~P40) 1.显微镜使用的方法步骤:
2.成像特点: (1)显微镜成___放__大__倒__立__的__虚__像____。 (2)物的上下左右同时颠倒,相当于___旋__转__1_8_0_度____。 如图为字母“b”和“生物”二字在显微镜下的成像。
连接镜座和镜臂,支持镜身
支持和固着其他部件,取镜时手握部位 上端安装___目__镜____,下端连接转换器,转换器上 安装___物__镜____ 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___通__光__孔____,两旁各有一个 ___压__片__夹______
名称
功能
光学 ①镜头 部分
②反光镜
目镜:接近人眼的镜头,无螺纹 物镜:安装在__转__换__器_____上的镜头,有螺纹
2.(2020·广东学业考)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其中放大倍数
最小的显微镜的序号是 ( C )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
5× 40×
B
10× 40×
C
10× 4×
D
16× 10×
【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40=4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6×10=160(倍);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C 40倍。故选C。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实物的倒像,即将实物旋转180度后看到的像。
11.王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D)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当物像不清晰时,应当调节细准焦 螺旋;物像偏右下方时,只有让物像向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到达视野的中 央,故玻片需要向右下方移动;当视野较暗时,应当用凹面镜反光或者使用大 光圈;物像太小时,应当换用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以看到大小合适的物像。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课件 2.1.1 练习使用显微镜(81张ppt)

5.(2018四川自贡中考)安放好显微镜后,接着进行对光,下面对光操作中不属于必需
步骤的是 ( )
A.更换目镜
B.调节光圈
C.转动反光镜 D.转动转换器
答案 A 显微镜在对光时的步骤如下: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 遮光器,使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视目镜内,同时用两手转动反 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
甲中[4]的哪一面?
。
(3)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镜头,图中表示镜头的是[ ]
和[ ]
。
(4)乙为显微镜中的两个视野a和b,要使视野a转到视野b,应向
方向移动玻
片标本。
答案 (1)BEDAC (2)凹面 (3)1 目镜 3 物镜 (4)右上 解析 甲中1是目镜,2是转换器,3是物镜,4是反光镜,5是细准焦螺旋,6是粗准焦螺 旋。(1)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观察→整 理实验台。(2)在显微镜的构造中,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是光圈和反光镜。当外界 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和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和凹面镜。(3)与物体 放大倍数有关的结构是1目镜和3物镜,显微镜放大倍数为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 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在视野a中物像位于视野中央偏右上方,要想把 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知识点一 显微镜的构造 1.(2020湖南东安舜德学校期中)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 细结构,应使用 ( ) A.显微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平面镜 答案 A 要观察肉眼无法看见的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需要借助 能够对它们进行放大的仪器;选项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不足以看清微小生物或者 生物体中的微细结构,望远镜是用来观察远处物体的仪器,平面镜没有放大作用,应 使用显微镜观察。
七年级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

。改变光线明暗的三种方法:反光镜、镜头、、光圈。
。污点的三个位置:目镜、物镜、反光镜。
练习
• 1、现有甲乙两台显微镜,甲的目 镜是10倍,物镜是10倍,乙的目镜 是5倍,物镜是10倍,若要看到较 多的细胞,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 乙 )显微镜。 • 若视野中有一物象偏左,应将玻片 标本移向( 左 )(左或右)
3、转动粗、细调节器时,不 要用力过猛,以防止机件损 伤,调节失灵。
三、请你动动手
1、放上人血涂片,,把玻片向左移动,则 物象向( 左 )移动。这说明玻片移 动方向和物象移动方向是(相反 ) (“相反或一致”)
规律1:玻片移动方向和物 像移动方向是相反的
2、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 上方,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 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 )
规律3: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细 胞数目越少,细胞体积越大
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 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 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 D) 在,那么污物在(
A、玻片上 C、反光镜上
B、物镜上 D、目镜上
规律4:视野中的污点只有三个位 置:玻片标本、物镜、目镜
使用显微镜的规律总结
目镜、物镜的比较及放大倍数的计算
目镜: 无螺纹,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短 物镜: 有螺纹,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长 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
物镜 目镜
5× 50×
10×
100×
16 × 160×
10× 40×
200×
400×
640×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共19张PPT)

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一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构造
1.能放大物像倍数的是[ c ]__ 目镜__和[ e ]__物镜__,二者合称_镜_ 头, 是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分。
2.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f ]__遮光器__和[ g ]__反光镜__。 3.升降镜筒幅度较大的是[ a ]__粗准焦螺旋__,找到物像以后,通 过调节使物像更清晰的是[ b ]__细准焦螺旋__。
17.(2016,玉林)技能熟练,科学探究。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ABDCE__(请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若是在光线比较昏暗的实
验室里,应选用如图1中的⑦__凹面__(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
B.观察的材料应薄而透明
C.用餐巾纸擦拭镜头
D.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
10 .王园用右图所示的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观察到的物像放 大倍数是( D )
A.10倍 C.50倍
B.40倍 D.400倍
11.(2016,海南)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 的,其中错误的是(B )
12.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物镜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
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D )
A.目镜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玻片标本上
13.(2016,烟台)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
图二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C )
A反光镜
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 B ) A.目镜 B.物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