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程序的制定
计划免疫程序

计划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指通过接种疫苗来提高人体对特定疾病的抵抗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免疫程序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保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
下面将就免疫程序的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制定免疫程序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计划中需要包括接种的时间、地点、对象、疫苗种类等具体内容。
在制定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接种对象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疾病流行情况等因素,以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
其次,免疫程序的实施需要有专业的医务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
医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接种经验和专业的医学知识,确保接种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医务人员还需要对接种对象进行充分的宣传和解释,让接种对象和家长了解免疫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另外,免疫程序的监测和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接种后,需要对接种对象进行定期的监测和评估,观察接种后的反应和效果。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接种对象的健康和安全。
此外,免疫程序的宣传和推广也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公众了解免疫程序的重要性,增强接种的意识和信心。
同时,也可以通过宣传推广,提高接种率,从而有效地控制和预防传染病的流行。
最后,免疫程序的持续改进和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疫苗的种类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免疫程序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和改进,以适应不同人群和不同疾病的需求。
总之,免疫程序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免疫程序的计划,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
希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免疫程序的计划,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免疫程序的顺利实施,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制定免疫程序的注意事项

制定免疫程序的注意事项随着疫苗接种工作的全面展开,制定免疫程序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一个合理的免疫程序能够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提高免疫效果,保护人们的健康。
下面是制定免疫程序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充分了解疫苗的特点和免疫规划在制定免疫程序之前,首先要对所使用的疫苗有充分的了解。
了解疫苗的成分、适应症和禁忌症,了解疫苗的免疫规划和接种时间表,以确保疫苗接种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根据目标人群确定免疫策略不同的人群,其免疫需求和策略也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儿童来说,需要进行常规的儿童免疫接种,而对于成年人来说,需要根据其工作环境和旅行史来确定相应的免疫策略。
因此,在制定免疫程序时,要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免疫策略。
三、确保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制定免疫程序时,安全性和有效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要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疫苗,并保证其储存和运输的安全。
此外,要根据疫苗的特点和免疫规划,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剂量,确保疫苗的免疫效果。
四、建立完善的免疫记录和追踪系统免疫记录和追踪系统是免疫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建立完善的免疫记录系统,及时记录和更新接种信息,方便随时查阅。
此外,还应建立追踪系统,对未接种人群进行跟踪追踪,及时进行补种。
五、加强免疫宣传和教育免疫宣传和教育是提高免疫效果的重要手段。
要加强对公众的免疫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同时,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免疫知识和技能,提高免疫服务的质量。
六、定期评估和调整免疫程序免疫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要根据疫情、疫苗供应和科学研究的进展,及时对免疫程序进行调整,确保其科学性和时效性。
七、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免疫工作具有全球性的特点,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交流。
要与国内外的免疫专家和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免疫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为制定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制定免疫程序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免疫程序制定及免疫效果评价

一、免疫程序制定目前,传染性疾病是制约我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免疫接种是防控传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达到这一目的,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合理地制定免疫程序。
(一)目前各大型养殖场(或养殖户)在应用免疫程序时存在的主要问题1.针对性差。
偏离本养殖场(或养殖户)的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别人的免疫程序。
2.缺乏科学根据。
大部分养殖场(或养殖户)所用的免疫程序没有科学依据,不符合免疫学原理,凭空想象或经验去编写。
3.免疫程序修订不及时。
一个免疫程序实施一段时间后,疫情的流行特点或疫病的血清型种类都有可能发生了变化而免疫程序则一成不变。
(二)制定免疫程序的正确依据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是正确使用疫苗来防控疾病的关键环节,而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除了依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和参考成功的经验之外,还需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在不同的养殖场、不同的饲养方式、不同的区域等情况下,免疫程序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因此,要使免疫效果最佳,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及规律、疫苗特点、免疫有效期、日龄、母源抗体水平以及机体免疫状况等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
1.依据本地区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选择疫苗时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在本地暴发及将要流行的主要疫病血清型(如已在本地区流行过的疫病血清型或正在附近地区流行的疫病血清型等)。
比如目前对我国养禽业来说,象禽流感、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已在大部分地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流行,且又无特效药物治疗,因此应考虑将以上疾病的防控工作纳入免疫程序当中。
2.依据本场的发病史及其流行病学学清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不同的疾病有其不同的发展规律。
有的疾病对各种年龄的畜禽都有致病性,而有的疾病只危害某一年龄的畜禽,如新城疫、传支对各种日龄的鸡都易感,而减蛋综合症则只危及产蛋高峰期的蛋鸡,法氏囊主要危及青年鸡,鸭病毒性肝炎只危害幼鸭等。
因此就应考虑到在不同生产日龄进行不同的疾病免疫,而且免疫时间应计划在本场发病高峰期前进行,这样既可减少不必要的免疫次数,又可把不同疾病的免疫时间分开,避免了同时接种疫苗所导致的相互干扰及免疫应激。
制定免疫程序的注意事项

制定免疫程序的注意事项随着疫情的不断蔓延,免疫程序成为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
制定免疫程序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程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制定免疫程序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事项。
1. 确定目标人群:在制定免疫程序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人群。
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和传播范围,确定需要接种疫苗或进行免疫防护的人群。
例如,在疫情爆发的地区,可以将高风险人群、医护人员和特定职业人群作为目标人群。
2. 了解疫苗信息:在制定免疫程序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疫苗的相关信息。
了解疫苗的适应症、禁忌症、副作用和保护效果等,以便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同时,也需要关注疫苗的存储和运输条件,确保疫苗的质量和有效性。
3. 制定接种计划:根据目标人群和疫苗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接种计划。
考虑到疫苗供应和接种能力,合理安排接种时间和地点。
同时,也要考虑到人群的接种意愿和便利性,提供多样化的接种途径,方便人们接种疫苗。
4. 做好宣传工作:制定免疫程序之后,要加强宣传工作,提高人们的免疫意识和接种率。
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社区和医疗机构等,向公众传递正确的免疫信息,解答疑问,消除不实信息的影响,增加人们对免疫程序的信任和接受程度。
5. 加强监测和评估:在免疫程序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
建立健全的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接种情况和疫苗效果。
通过定期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免疫程序,保证其有效性和持续性。
6. 防控措施的配套:免疫程序只是防控疾病的一个环节,还需要配套的防控措施。
例如,加强卫生教育,提倡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环境卫生管理,保证公共场所的清洁和卫生;加强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等。
7. 组织协调和合作:制定免疫程序需要多个部门的协调和合作。
政府部门、卫生机构、社区组织和公众等都应该积极参与,共同制定和实施免疫程序。
加强组织协调和信息共享,形成合力,提高免疫程序的效果和覆盖范围。
8. 面对特殊情况:在制定免疫程序时,也要考虑到特殊情况的处理。
制定免疫程序的注意事项

制定免疫程序的注意事项随着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和互联,免疫程序的重要性也变得愈发显著。
一个良好的免疫程序可以确保组织或个人能够有效应对疾病和感染。
下面将列举一些制定免疫程序时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
1.了解现有的疾病和病菌:制定免疫程序前,首要的步骤就是充分了解目前存在的各种疾病和病原体。
这将有助于确定需要采取的免疫措施和防范措施。
2.审查和分析已有的数据:除了了解现有的疾病信息外,还需要对以往的数据进行审查和分析。
数据可以是各种疫苗的成效、免疫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疾病的发生率和流行病学。
3.根据目标群体设计计划:免疫程序应该根据具体的目标群体来设计。
不同群体可能有不同的免疫需求,因此计划需要满足这些需求。
例如,婴儿和儿童需要接种儿童疫苗,而老年人可能需要更新他们的免疫接种。
4.确保充足的疫苗供应: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需要确保充足的疫苗供应。
这意味着需要与疫苗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以确保按时获得所需的疫苗。
5.制定明确的接种准则:接种准则应该明确和详细,以确保所有相关人员都能正确了解免疫计划的实施步骤。
准则还应包括针对特殊情况的指导,如接种疫苗的剂量和时间等。
6.培训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是免疫程序成功实施的关键。
因此,需要给他们提供相关的培训,以确保他们能够正确执行免疫程序的要求。
7.建立有效的宣传和教育计划:宣传和教育计划对于提高免疫计划的接受度和成功实施非常重要。
应采取各种渠道,如社交媒体、宣传册和健康教育活动等,向公众传达免疫的重要性和好处。
8.监测和评估:实施免疫程序后,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来衡量其效果。
监测可以通过监测疾病发生率和疫苗接种率来实施。
评估可以帮助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9.及时调整计划:在监测和评估的基础上,需要随时调整免疫计划。
这可能包括添加新的疫苗、修改接种准则或改进宣传方法等。
10.与其他组织合作:免疫程序的成功需要与其他相关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些组织可能包括政府部门、医疗机构、社区机构等。
猪场免疫程序的制定

(8)对于猪支原体肺炎、仔猪副伤寒、 猪链球菌病、仔猪红痢、猪萎缩性鼻炎、 魏氏梭菌病等疫苗的使用,可根据不同 猪场的具体情况选用
(9)猪伪狂犬病 母猪 配种前1次,产前1月1次 后备母猪 配种前2次,产前1次 仔猪 0日龄超免,30-40日龄1次 种公猪 每年2次
(10)传染性胸膜肺炎 种猪每年2次 仔猪30-45日龄1次
(2)猪丹毒、猪肺疫 ① 种猪:春、秋两季分别用猪丹毒、猪 肺疫疫苗各免疫接种1次。 ② 正常的猪场,仔猪在50~70日龄时, 可用猪丹毒、猪肺疫单苗或猪瘟、猪丹 毒、猪肺疫三联苗或猪丹毒、猪肺疫二 联苗免疫接种1次,免疫期6个月。
(3)仔猪大肠杆菌病 妊娠母猪于产前40~42天和15~20天用大肠杆 菌腹泻菌苗(K88、K99、987p)分别免疫接种1 次。仔猪通过初乳抗体获得被动免疫。] (4)猪乙型脑炎苗 在蚊蝇季节到来前(约4~5月份)用乙型脑炎 疫苗对 100 日龄至初配的公、母猪进行免疫接 种1次。
(5)猪细小病毒感染 对种公猪、种母猪,每年用猪细小病毒 疫苗免疫接种1次。
(6)猪口蹄疫 种猪 每3个月1次/10-11月2次,1-2月1 次。 商品猪 70日龄1次,100日龄1次,出栏 前30天1次
(7)猪流行性腹泻及猪传染性胃肠炎 于母猪产前 15 ~ 30 天,分别以猪流行性 腹泻疫苗或猪传染性胃肠炎疫苗免疫接 种1次,也可用猪流行性腹泻及猪传染性 胃肠炎二联苗免疫接种。对于断奶后各 种日龄的猪,也可用上述疫苗免疫接种。
一、后备猪:
1、乙脑:3月底4月初蚊子出来前免疫2次,间 隔4周,最好使用冻干弱毒苗。 2、细小病毒:灭活苗,5—6月龄一免,4周后 二免。 3、伪狂犬: 使用灭活苗配种前(尽可能配种 前1个月)免疫2次,间隔3--4周。 4、猪瘟:配种前一个月左右强化免疫一次 5、蓝耳病(选择):配种前(尽可能提早)免 疫,使用灭活苗免疫2次,间隔3—4周。
养鸡场免疫程序的制定策略

养鸡场免疫程序的制定策略2.制定免疫计划:基于对疾病风险的了解,制定一个详细的免疫计划是非常重要的。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疫苗接种的时间表,具体的接种程序和所需的疫苗类型。
对于一些常见疾病,例如新城疫、鸡传染性鼻炎等,疫苗接种是非常必要的。
免疫计划应该有备份文件,并定期更新。
3.建立隔离区:在养鸡场内建立一个隔离区是非常重要的。
新引进的鸡只应该被隔离在这个区域中,以便在引入新的传染病源时减少对整个鸡群的风险。
这个隔离区应该有独立的饲养和管理设施,包括喂食和饮水设施。
5.保持清洁和卫生:保持鸡舍和养殖设施的清洁和卫生也是免疫计划的一个关键部分。
定期清洁和消毒鸡舍,更换或洗消鸡笼和垫料,清理饮水和喂食设施,以降低疾病传播的风险。
此外,要确保鸡舍能够提供适当的通风和温度控制,以促进鸡群的健康生长。
6.培训员工:为养鸡场的员工提供适当的培训,以确保他们了解免疫程序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实施方法。
员工应该知道如何接种疫苗、如何进行健康检查、如何维护清洁卫生等基本操作。
定期组织培训和工作坊来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技能水平。
7.监测和评估:定期监测和评估养鸡场的免疫程序的实施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检查鸡群的健康状况、评估免疫计划的有效性以及检查疫苗的效力来进行。
根据这些结果,及时修订和改进养鸡场的免疫程序。
综上所述,养鸡场免疫程序的制定策略需要全面、针对性、系统性地考虑疾病风险和鸡群的特点。
定期的免疫接种、健康检查和设备清洁是确保鸡群健康和降低疾病风险的关键步骤。
员工培训和监测评估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确保免疫程序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
免疫程序制定和实施方案

免疫程序制定和实施方案免疫程序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个体和群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当前全球疫情的背景下,免疫程序更是备受关注。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探讨免疫程序的制定和实施方案,以及如何有效地执行这些方案。
首先,免疫程序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疫情形势和疫苗接种情况。
针对不同的疾病,制定相应的免疫程序,包括接种对象、接种时间和接种剂量等。
在制定免疫程序时,需要充分借鉴国际上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确保免疫程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免疫程序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免疫程序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免疫的认识和接受度。
同时,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确保接种程序的规范和安全。
此外,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组织也应当积极配合,组织好相关的免疫接种活动,推动免疫程序的全面实施。
在免疫程序的执行过程中,需要注重监测和评估工作。
及时掌握免疫接种的覆盖率和效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免疫程序。
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免疫程序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后续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除了常规的免疫程序,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免疫方案。
在疫情爆发或传染病暴发时,要迅速启动应急免疫程序,加强疫苗的储备和调配,及时组织免疫接种工作,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总之,免疫程序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医疗机构、社会组织以及每个个体的共同努力。
只有做好免疫工作,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档的分享,能够引起更多人对免疫工作的重视,共同为构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程序的制定
这免疫程序可以确保鸡获得积极的免 疫保护,并传递给下一代均匀高效的 母源抗体。如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 H120活苗通常进行首免激活鸡体对支 气管炎(IB)的免疫反应,H52活苗 毒力较强不能接未免疫过(IB)的鸡 群。近些年来出现IB的变异株很多, 需要使用含IB变异株的疫苗才能得到 很好的保护。为了获得更好的保护首 免使用的(IB)活苗和(IB)灭活苗 都应该包括IB变异株的疫苗。
免疫程序的制定
4、疫苗的使用方法:细胞性疫苗MD 在注射过程中应在冰水中不断摇晃以 防细胞下沉,且必须在2小时内用完。 5、疫苗免疫效果:免疫与鸡群营养 状况关系密切,营养状况良好,可获 得好的免疫效果。当鸡群爆发疾病或 在潜伏期感染时应尽量避免接疫苗, 以免造成更大损失。开产鸡群应尽量 避免抓鸡可采用饮水和喷雾形式群体 免疫。
免疫程序的制定
4、合理确定免疫日龄:两次免 疫接的时间间隔一般不少于5天, 避免干扰素的干扰。法氏囊首免 要单独进行,传支弱毒苗和新城 疫弱毒苗单接需间隔8-10天,但 新支二联除外。另外每次接的弱 毒苗不要超过两,加上灭活苗不 超过3-4,对主要流行疾病采用单 苗接。
免疫程序的制定
5、免疫接日龄与鸡体易感性的关系: 如AE(传染性脑炎)必须在8-15周龄 免疫,在8周以前免疫有时可能引发 疾病,15周龄以后免疫可能引发蛋的 带毒,POX(鸡痘)在35日龄以后免 疫一次即可,35日龄以内免疫必须免 疫两次;MD(马立克)的免疫必须 在出壳后24小时内免疫,因为雏鸡对 MDV易感性高随着日龄的增长对MDV 易感性降低;IL(传喉)成年鸡最易 感且发病典型,所以该病的免疫应在 7周龄后免疫才可获得好的效果。
免疫程序的制定
(二)、确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 序,选择合适的疫苗 1、选择正规厂家,注意包装日 期、保存和使用方法、使用剂量。 (活苗常温保存,避免反复冻 溶)。 2、疫苗的类:对于两次以上的 免疫最好选用多亚型的疫苗,以 增加疫苗的免疫覆盖性。
免疫程序的制定
3、疫苗的使用剂量:一般疫苗 不需要加大剂量。考虑疫苗在冻 干、运输、保存中失活和使用方 法的损失,或者在特殊情况下 (如紧急接)有些疫苗常常加倍 剂量使用,如IB、IBD、ND等, 但MD免疫必须有4000个蚀斑单 位,即加大到三倍剂量,以抵消 环境中大量的MDV强毒,同时做 好早期的隔离,避免早期感染。
免疫程序的制定
注:①操作过程中要经常检查连续注 射器的剂量是否准确,出现问题及时 纠正。 ②操作人员在注射第一瓶疫苗时应记 住总共的注射只数,之后根据鸡数, 再来适当调节注射器的剂量。 ③要求操作人员在注射过程中,禁止 说话,要集中精力操作,尽量减少因 操作不当造成的死亡。杜绝漏免鸡只。
免疫程序的制定
7、季节与疫病发生的关系:有 许多疾病与外界影响很大,尤其 季节交替,气候变化很大时常发。 如:肾型传支、慢呼等,免疫程 序必须随季节变化有所变化。
免疫程序的制定
8、了解疫情:对附近鸡场爆发 传染病时除采取常规措施外,必 要时进行紧急接。 9、对重大疫情本场没有的也应 考虑接。如;变异型传支等。
免疫程序的制定
10、在对某一疾病使用多疫苗时,通常 首先使用毒力最弱的疫苗,然后再用毒 力较强的疫苗。如新城疫的免疫:5 日龄前用新支二联活苗进行首免,之 后再用二联三价活苗或者Lasota进行 加强免疫。在新城疫流行的地区通常 使用这一原则。法氏囊(IBD)的免 疫首免应先使用温和型毒株的疫苗如 228E,再使用毒力教强的D78疫苗。
免疫程序的制定
当前鸡病多发,疫苗作为控制疾 病的主要措施之一起到了很大的 作用,但在实际生产当中,疫苗 的使用存在很多的误区,其中涉 及到疫苗的选择和保存、免疫程 序的制定、免疫的方法、剂量、 以及应激因素等
免疫程序的制定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及 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1、根据鸡场的发病史 :每一鸡 场都有自己的发病史,制定免疫 程序时必须考虑该场已发过的疾 病,发病的日龄、发病率和发病 批次,以确定疫苗的类和免疫的 时机。
免疫程序的制定
6、免疫途径:不同疫苗或不同的免疫途径 可以获得截然不同的效果。如ND点眼、滴 鼻明显优于饮水免疫。可以这样说对呼吸道 传染病首免最好用点眼滴鼻或气雾免疫,这 样既能能产生好的IgA免疫应答,又能避免 母源抗体的干扰。有些疫苗病毒素亲嗜部位 不同,也应采取特定的免疫途径如POX(鸡 痘)亲嗜表皮细胞,必须采用皮内刺的形式; IBD(法氏囊)和AE(脑炎)亲嗜肠道即病 毒易在肠道内大量繁殖,所以最佳免疫途径 是饮水和喷雾免疫。
免疫程序的制定
(三)各免疫方法及操作要领: 免疫方法及操作事项 (1)皮下注射: a.技术员事先调好剂量,针头和注射器都 要经过煮沸,烘干消毒才可使用。 b.操作:提起鸡只颈部皮肤,用7号针头 在颈部后1/3处进针。 c.要求进针方向与鸡背方向水平,以免注 射到血管和神经而造成死亡。 d.注射时可以明显感觉到疫苗注射两手指 之间。
免疫程序的制定
11、活苗和灭活苗的联合使用:对烈 性传染病应考虑灭活苗与活苗的兼用, 同时了解活苗死苗的优缺点及相互关 系要合理地搭配使用。如:新城疫、 肾型传支、变异型传支等。鸡要获得 较高而且均匀的抗体水平,最有效的 方法是先使用一次或者几次含有特定 抗原的活苗,然后再注射灭活苗,活 苗“激活”了鸡的免疫系统接灭活苗 时会产生很好的应答。
免疫程序的制定
2、鸡场原有的免疫程序和使用 的疫苗:如果一传染病始终控制 不住,这时应考虑原有的免疫程 序是否合理或疫苗的毒株是否能 够保护该场流行的毒株,以此可 以改变免疫程序和疫苗的类。
免疫程序的制定
3、雏鸡的母源抗体:接种疫苗尽可 能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干扰最大的 是法氏囊、其次是新城疫、传支等。 了解雏鸡母源抗体的水平、抗体的整 齐度、半衰期及母源抗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疫苗不同 接途径的干扰,有助于确定首免时间: 如新城疫半衰期为4-5天;法氏囊半衰 期为6天。Clone30-Ma5可以突破母 源抗体,不受母源抗体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