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部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3篇是为您推荐的内容,希望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上半年工作总结第1篇一、综述去冬今春气温高天气干燥,利于越冬昆虫生长发育,死亡率较低,病虫发生情况较往年略有上升。
我县主要森林资源以松、杉、竹及阔叶林为主,我县林地面积227.4万亩,纳入监测范围的现有林面积223.4万亩,其中松林面积55.9万亩,毛竹43.6万亩,板栗3.8万亩,杨树0.9万亩,其他经济林12万亩。
2020年度计划监测的林业有害生物有松材线虫病、马尾松毛虫、松褐天牛、黄脊竹蝗、竹织叶野螟、栗实象、剪枝栎实象、板栗疫病、竹镂舟蛾、美国白蛾等十种,也是是我县有害生物监测防控的重点。
二、松树病虫害1、松材线虫病2020年县组织开展了松材线虫病春季普查工作,时间自5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
今年调查面积55.9万亩,小班面积943亩。
其中5个乡镇为复发疫情,4个乡镇是新发生疫情。
2、马尾松毛虫2020越冬代松毛虫全县有虫面积2万亩,发生面积0.6万亩,轻度发生,比去年比较,略有上升。
松毛虫防治主要采用以防为主的措施方法,轻度以下的主要采用生物防治,中型的采用仿生制剂防治。
主要分布在我县下符桥镇、与儿街镇、太平畈乡等常发区。
经过春季一轮防治和综合治理,虫口密度下降,其原因除防治及时外,最主要的是生态环境的自我调控能力有所显现。
上半年轻度发生1.1万亩,经过防治,预计下半年松毛虫有虫面积稳定在2万亩,轻度发生0.3万亩,不会有大发生。
3、松褐天牛近几年我县松褐天牛危害严重。
根据观察,松褐天牛在水域周边发生较为集中,活动较为猖獗。
2020年上半年轻度发生面积0.9万亩,中度发生0.1万亩。
松褐天牛综合防治要长期进行,冬季加强对枯死松树全面清理。
当年、上年的枯死松树,生长势较弱的松树,被大量采脂的松树都是容易被松褐天牛侵害的寄主松树。
今年我县进行政府采购招标,由防治公司进行松褐天牛的综合防治,挂设诱捕器300个,更换诱芯,设置和清理诱木等一系列措施,较好的控制了松褐天牛发生。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浅析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关键词森林病虫害;防治;对策前言搞好森林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做好这项工作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又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屏障。
从目前来看,要想搞好这项涉及国计民生的关键性工作,就必须弄清楚当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从这些关键得层面入手,不断探寻这些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众所周知预测预报是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各地各部门必须坚持把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病虫害调查与监测,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森林病虫害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根治,切实避免平时不调查,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
从当前发展看,要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龙头,以省、市重点测报点为骨干,以县级测报点为基础,尽快建立起一个覆盖全国的、健全的预测预报网络体系。
不仅仅要能够及时掌握全省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发展动态,进行区域性短期预报或预警,还要能够结合林木资源状况、气候气象条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全省主要森林病虫害的长期预报,为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于此同时,还要通过对主要森林病虫篇二:《森防个人工作总结》森防检疫站2014年度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打算2014年森防检疫站对照年初工作计划,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的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文件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太湖望县,锦绣长兴”的宏伟目标,对照局党委工作任务的安排,突出重点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控、植物检疫专项执法检查、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工作,创新防治机制和手段,强化检疫执法,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建设防治基础能力,提高防治成效和可持续控灾水平,保障生态安全。
森林草原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森林草原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破坏,其
中虫害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虫害不仅影响了森林和草原的生态平衡,还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
因此,森林草原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对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只有及时发现虫害的踪迹,才
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因此,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加强对虫害的观测和分析,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于防治虫害至关重要。
其次,我们需要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虫害防治。
化学防治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但
是其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是另外两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引入天敌和天敌,以及利用植物的抗虫特性,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发生。
此外,加强对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也是防治虫害的重要手段。
保
持生态平衡,增加植被覆盖,改善土壤质量,都可以有效地减少虫害的发生。
最后,我们需要加强对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只有不断提高虫害防治技
术水平,才能更好地保护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环境。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森林草原虫害防治工作,不断完善防治体系,提高防治技术水平,保护好我们的森林和草原。
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有效地控制虫害的发生,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林场xx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场造林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上级和有关单位的高度评价和肯定。
与此同时,我场森林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在xx年上半年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在上级防检部门的大力关心和支持下,在领导的坚强领导下,我场森防工作,秉着“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经森防人员和全场上下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全年的工作任务,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场适应新形势,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使全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起到了为我场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今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了对美国白蛾和松材线虫的监测与防控,圆满完成上级防检部门下达给我场的任务指标。
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宣传,提高全社会的森防意识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
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等地建立了病虫测报点,对全场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并及时上报,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三、搞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强检疫管理,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和赋予的职权,我们不定期地对调运木材、苗木等林产品的车辆进行了抽查。
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完整版)

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总结XX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经全县林业职工和广大林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取得了监测率100%, 测报准确率95%,防治率100%,无公害防治率95%,种苗产地检疫率100%,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0”的显着成效,全面完成了市局“森防责任书”中的各项目标任务。
现将今年来开展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一)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及发生情况我局大力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方针,加大监测力度,全年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率达100%。
其中:松赤枯病、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和松墨天牛实际监测 16.61万亩;长足大竹象实际监测2.72万亩;其它害虫实际监测.68万亩。
全县共发生林业有害生物2.31万亩。
其中病害发生0.14万亩(松赤枯病),虫害发生2.17万亩(其中马尾松毛虫发生1.02万亩,蜀柏毒蛾0.8万亩,长足大竹象0.2万亩,其它虫害0.15万亩)。
(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情况我县林业有害生物实际发生2.31万亩,共防治2.31万亩。
其中:人工防治0.95万亩,包括马尾松毛虫0.3万亩、蜀柏毒蛾0.3万亩、长足大竹象 0.2万亩和它虫害0.15万亩;化学防治0.24万亩,包括松赤枯病0.14万亩和马尾松毛虫0.1万亩;生物防治0.万亩,包括马尾松毛虫 0.22万亩和蜀柏毒蛾0.3万亩;物理防治0.6万亩,防治率100%。
(三)森林植物检疫情况到目前为止,我局森检部门已实施产地检疫种苗、花卉繁育基地5个,种苗10余万株,种子4.1吨,花卉5.6万株,实施调运检疫木材4190 3,竹材1678吨,苗木15万株,实施调运复检木材13833,花卉1.4万株,苗木5.4万株(油橄榄、银杏、湿地松、油桐),签发植物检疫证书 410份,收取检疫费2.0万元。
通过依法检疫和依法管理,把好了林木种子、种苗产地检疫和森林植物调运检疫关口,杜绝了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的侵入和传播,确保了我县森林资源安全。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林业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思路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林业工作总结暨2022年工作思路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2022年,我市的林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指导下,始终坚持“强改革、优生态、强产业、惠民生”的工作思路,以党建工作为引领、以作风建设为抓手、以生态绿化为主线、以资源保护为重点,实现了“国地绿化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三个同步增长,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6.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4.32%、森林蓄积量达到59.1万立方米,做到了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双轮驱动、齐头并进。
(一)坚持生态优先,造林绿化扎实推进1.造林绿化全面推进。
今年来,我们以实施中央财政造林、长江防护林、巩固退耕还林等重点造林绿化工程为抓手,发动群众大力开展荒山造林、四旁植树和退化林、历年来损毁林地修复,全市共完成造林绿化投入2150余万元,其中:争取国家项目资金476万元。
完成新造林11086亩、森林抚育20220亩、义务植树65.42万株。
2.公路绿化稳步推进。
协调交通、公路等部门加大省市乡公路绿化,全年完成公路植树29.3公里(其中新造15.7公里),全市公路绿化率达到了98.4%。
同时,根据省、常德市林业局工作部署,开展了省级生态廊道基础数据调查摸底工作,完成了省级生态廊道基础数据库创建,夯实了省级生态廊道试点建设的基础。
3.绿色庭院建设有序推进。
为全面配合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我局精心组织策划了以湘北公路沿线为重点,以公路两旁空坪隙地集中植绿补绿、农户庭院绿化、道路绿化为抓手的绿色庭院建设工作。
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我局组织技术员深入绿色庭院建设重点镇(街)村(社区)开展技术指导,协助镇(街)编制绿色庭院建设规划,手把手教农户开展造林绿化、防病治虫等。
截止目前,年初规划建设的5651个绿色庭院户基本建成,建成示范点村3个,绿色庭院示范户100个,栽植各类苗木85000多株。
(二)坚持管护为重,资源管理依法加强1.惩防并举,加强了森林资源管理。
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森林掩盖率逐年上升,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省、市、县的高度评价和确定。
与此同时,县域林业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
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站适应新形势,以深化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化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专心负责,使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加,取得了可喜成果,起到了为我县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0xx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报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化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强化林业植物检疫,严厉打击躲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了林果生产的平安,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指标。
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23.85万亩,全年预报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5.5万亩,实际发生6.1万亩,发生率4.93%,防治面积5.9万亩,防治率达到96.72%,测报准确率90.16%。
产地检疫种苗面积2000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24%,检疫木材150立方米,检疫苗木40万株,林木种子5吨。
应施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监测掩盖率100%。
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首先搞好专职和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把握我县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专、兼职检疫员的整体素质。
其次将培训的专、兼职检疫员分成四组由他们亲自担当培训老师奔赴我县的各个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对林农、果农进行现场讲解,使他们把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农、果农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一年来共培训专、兼职检疫员20人,培训林农、果农达1800人次,为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林场综合治理年度总结(3篇)

第1篇2023年度,我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政策,紧紧围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战略方针,积极开展林场综合治理工作。
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工作概述本年度,我场以提升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开展了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水资源管理、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1. 森林抚育:全年共完成森林抚育面积2000亩,通过科学合理的间伐、补植和抚育措施,提高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
2. 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发现并防治森林病虫害,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对森林资源的破坏。
全年防治病虫害面积达3000亩,防治效果达到95%以上。
3. 水资源管理:开展水资源调查,加强水源地保护,实施节水灌溉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全年节约用水20%以上,有效保障了森林生态系统用水需求。
4. 森林防火: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火源管理,提高防火意识。
全年共开展森林防火宣传20余次,扑灭森林火灾3起,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
5. 野生动物保护:加强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严厉打击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物行为,维护生物多样性。
全年共救助野生动物100余只,有效提升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6. 生态旅游:依托森林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林场经济效益。
全年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职工对生态保护意识不强,森林资源管理仍存在薄弱环节。
改进措施:加强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环保意识,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2. 存在问题:部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林场可持续发展。
改进措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林场基础设施水平,为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展望未来2024年,我场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紧紧围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目标,努力提高林场综合治理水平,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业部门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除四害工作,提高对除四害工作的认识,学校以认真学习,科学
预防,责任到人,坚持工作,定期检查为目标。
并在全体师生中进行宣传,培养学生从小
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的思想,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经常性地开展社区环境卫生大扫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
及时疏通排污沟渠,做到辖
区无污水存积。
一是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是科学用药,确保灭鼠安全。
防止药物中毒事件发生。
三是发现问题,采取有效灭杀办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
的滋生。
为使职工进一步了解“四害”的危害,掌握病媒生物防治的正确方法和科学防治措施,增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的再认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局充分利用黑板报、展板,橱
窗等形式宣传除四害的方法,在局机关、院落以及农贸市场张贴除四害的标语和病媒生物
防治相关的宣传画,让干部职工以及群众在实践中强化病媒生物防治知识。
为加强我村辖区村容村貌及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我村所辖各村民小组按属地管理原
则对各自范围内的生活、院落、污水沟等处的卫生进行清理整治,提高村民卫生防病意识,减少各种疾病、传染病的发生。
通过对蚊、蝇、蟑螂孳生地的调查,已能基本确定我村存
在的蚊、蝇、蟑螂孳生地共30余处,并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清除。
按相关的规定进
行蚊、蝇、蟑螂、孳生地的专项治理调查,为防止病媒孳生地蔓延,一年来共整治卫生死
角50余处,清除暴露积存垃圾50多车,对各村民小组的卫生死角、排污沟、暴露积存垃
圾进行彻底清理。
为村民清理化粪池、下水道、排污沟等20处。
一是加强对涟城、红窑、高沟镇除害工作的现场调研、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各
项指导符合标准。
二是对南集、徐集灭鼠先进镇的调研和技术指导。
三是组织对各镇在突
击除害活动期间的投放药械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确保除害全面达标。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