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及其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十三五”沿海港口发展趋势

“十三五”沿海港口发展趋势
➢ 煤油矿箱吞吐量62亿吨,占65%,占比稳定
2014年
中国
91亿吨
美国 24亿吨
日本 28亿吨
欧盟 34亿吨
一、发展基础
3. 服务功能逐步拓展
现代港航服务
• 现代物流 • 航运服务 • 交易市场 • 国际贸易
临港产业
• 石化 • 冶金 • 装备制造 • 粮油加工
邮轮运输
• 上海 • 天津 • 三亚 • 厦门
• 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优势航运、港口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 营,构建战略支点和国际化服务网络,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 跨国经营的品牌海运企业、港口运营商、物流经营商
23
三、发展重点
强化绿色平安
• 在规划、设计、施工、生产等全领域实施绿色、安全标准 •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审慎开发新港区 • 实施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分阶段有序推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港口业
保障性
• 设施水平 • 服务效率 • 服务品质
经济性
• 物流效率 • 枢纽效率 • 服务选择
引领性
• 一流强港 • 航运中心 • 自贸区 • 走出去
安全性
• 安全应急 • 安全保障 • 危化品监

可持续
• 资源利用 • 低碳排放 • 污染治理 • 生态保护
15
二、形势要求
五”相比,吞吐量 净增量、年均增速
“双下降”
16
二、发展要求
重点货类
集装箱吞吐量可保持长期的
平稳较快增长,预计2020 年2.4亿TEU
集装箱
“十三五”期钢铁产能进入 “弧顶区”,外贸进口铁矿
石高位低速增长,预计 2020年11.5亿吨
铁矿石

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主要沿海港口及其发展趋势

•舟山港
• 舟山港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舟山市,背靠经济发 达的长江三角洲,是江浙和长江流域诸省的海上门户。 港口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和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 可建码头岸线有1538公里?,其中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 岸线183.2公里;水深大于2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为82.8公 里。全港有定海、沈家门、老塘山、高亭、衢山、泗礁 、绿华山、洋山8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352个,其中 ,万吨级以上11个,?2003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700 万吨。港口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 俄罗斯及中东地区均有贸易运输往来。舟山港作为上海 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宁波—舟山组合港的主要组成部 分,港口开发是舟山未来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 2004年,全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359.26万吨。2005 年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超过8000万吨。
• 是我国大陆首个突破1000万TEU大关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 增长,分别完成3.79亿吨和1455万标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二位和第三位。上海港 2005年的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 长24.2%,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
•浙江省主要港口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长江战略
•保持并提高长江流域集装箱市场的 占有率,增强上海港对长江流域的集
聚与辐射能力,实现上港集团的可持 续发展
•东北亚战 略
•国际化战 略
•提高东北亚集装箱中转市场的占有 率,以洋山为中心,确立上海港的国 际航运中心地位,实现上港集团跨越 式发展
•广西主要港 口
•防
•北海港


•海口港(秀英港)
• 海口港是海南省的交通枢纽和客货集 散中心,在我国沿海港口发展战略中被交 通部列为沿海主要港口和海南省国际集装 箱干线港口。 2002 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 千万吨大关,集装箱吞吐量也首次突破 10 万标箱关口。 2003 年海口港货物吞吐量达 到 1329.1 万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 16.1 万 标箱,在海南港口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新海港区汽车客货滚装码头一期起步工 程建设3000吨级汽车滚装泊位10个,设计 年吞吐量120万辆汽车及460万人次。建设 工期为2年,项目总投资估算为3.88亿元。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

大连港现状及发展分析大连港是国内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港口之一。

在国家“一带一路”和东北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大连港在保持传统货物装卸业务的同时,加快港口转型升级,积极发展多种业务,打造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体系,助推大连港跨越式发展。

一、现状分析1.物流网络大连港是联合国航运组织认定的北太平洋区域船东交汇处,在进出口贸易和沿海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连港涉及到物流领域的全产业链,包括船运、货运、装卸、集疏运、仓储和配送等诸多环节。

大连港拥有岸线长达5089米的十个码头和五处岸线长达2000米的专业化液体和散货码头,年吞吐能力达到5000万吨,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船舶装卸作业,实现多样化的货物业务。

现有200多条国际海运航线和600多个港口航次,与全球主要港口的交流合作更加方便快捷。

2.板块分布大连港区分为大连港、金石滩港区、大连湾港区和神华港区四个板块。

大连港为全港物流中心,承担大连港集疏中心(主要为港口内大型生产企业和大型货主提供集装箱/拼箱、拖车、仓储、配送等一站式物流服务),是大连港物流节点的关键。

金石滩港区为大连港的重要扩展板块,战略位置优越,可达到日本、韩国、菲律宾、澳大利亚等亚太地区。

大连湾港区位于渤海湾北部,设有滚装、汽车、泊位船舶修造等多个功能区,是我国最大的汽车进口口岸之一。

神华港区主要是煤炭物流中心,位于大连市南部的普兰店市。

3.信息化建设大连港强调信息化建设,建立了海关密切合作电子口岸、中港物流信息平台、港口ERP管理系统、国外货代中心、联合运输平台、出口货代委托书电子平台、物流证照电子市场等一系列信息化平台,打造全球领先的物流信息技术体系。

这些信息化系统和平台可以实现集中化管理和控制,促进港口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物流效率。

4.容量建设大连港近年来加大了各项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新增了多个航道、码头等配套设施,不断提高港口吞吐量。

2018年,大连港重点建设了芦屯港区机场互联港口、大连西岗至金石滩快速公路、大连西岗至大窑湾城际高速铁路等多项高速公路和铁路项目,加快港口、机场、铁路、高速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和建设,实现以大连港为中心的立体化物流网络。

中国沿海港口建设状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沿海港口建设状况及发展趋势

中国沿海港口建设状况及发展趋势摘要:海运以其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一直是世界贸易中最重要的运输方式,占国际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是以港口为导向的。

我国外贸进出口90%以上通过口岸,沿海6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GDP约占全国的42%。

港口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沿海港口;泊位;航道;一带一路;前言:中国沿海港口发展经历了复苏、快速发展和高速发展三个典型时期,成为世界主要港口国。

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和中国经济进入新的中高速增长常态,中国沿海港口也进入了平稳发展阶段。

1中国沿海港口建设技术的现状1.1.节能环保技术是核心新时期我国沿海深水港建设规模大、效率高、智力高,资源节约型环保技术成为同期港口建设的技术核心。

在这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相关设备对环境保护和节能的影响,并在港口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特别注意噪音和污染控制。

第一,我们必须不断加快综合运输技术的发展,并通过现代物流技术与其他港口相关运输方式建立透明的联系;第二,我们应在新时期充分利用中国节能减排技术,通过疏浚、土地整治、动力工程和向公海排放污泥,实现我国深水沿海港口建设中的零污染。

1.1.可持续发展技术至关重要可持续发展技术已成为中国沿海深水港建设的基本技术指导原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加强研究风暴潮对大型深水港安全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中国深水港建设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大型船舶的停泊、停泊、航行和停泊安全进行监测。

通过对大型老深水码头和主要旧深水码头进行综合研究,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充分利用,以积极开发和建造监测、检查和测量水下结构的自动控制系统,从而为技术人员分析和评估资源的最大承载能力奠定技术基础。

多种复合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我国海洋环境十分复杂,在沿海深水港建设中,可以采用多种复合技术进行综合质量控制。

在新建超大型码头结构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可积极推广钢管桁架码头结构的应用,采用防波堤和护岸。

为克服大型港口在大浪、深水复杂条件下建设的困难,在10~20m大型港口采用水下真空预压加固技术。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贸易国之一,具有众多世界一流的港口。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对于中国经济以及全球贸易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港口分布广泛,沿海地区的港口数量众多。

中国的主要港口有上海港、宁波港、深圳港、广州港、天津港等。

这些港口都有着先进的设施和大规模的货物吞吐能力。

上海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港口,它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为全球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枢纽。

中国港口目前的发展状况非常良好。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港口总吞吐量达到了13.84亿吨,是世界最大的港口集群。

中国港口的吞吐能力不断提升,设施不断完善,运营效率逐年提高。

中国的物流网络也越来越发达,陆海联运和内河航运的发展推动了港口的繁荣。

中国港口未来的走势将继续向着更大、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中国政府已经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推动国际贸易和经济合作。

这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港口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国际贸易和投资。

中国港口将继续利用新技术和创新手段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自动化设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被广泛应用于港口管理和操作中,提升港口的竞争力。

中国港口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未来的重要方向。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增加,中国港口将加大绿色发展和减排力度。

港口将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减少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和保护。

港口还将发展智能物流和绿色供应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中国港口正朝着更加现代化、高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中国港口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提升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港口的发展也将带动物流、制造业和相关产业的繁荣,为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中国港口的未来走势对于全球贸易和全球经济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

中国港口现状及未来走势中国港口是我国海上贸易的重要节点,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下面我们将就中国港口的现状及未来走势进行详细阐述。

截至2020年底,中国拥有60个沿海港口,其中包括大型港口、主要沿海港口和次要沿海港口。

其中大型港口主要有上海港、天津港、宁波港、广州港等,这些港口承担着大部分的集装箱运输业务。

而主要沿海港口主要有青岛港、大连港、厦门港等,次要沿海港口主要包括福州港、丽水港等。

近年来,中国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以2019年为例,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4亿吨,其中包括散货、集装箱、原油、液化气体等。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加强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和货运物流体系的优化,提升了港口的运营能力和效率。

目前,中国港口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集聚地之一,并且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1. 增强综合竞争力:中国港口未来的发展方向将着重增强港口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港口将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港口设施设备的现代化水平,提升港口的装卸能力和运输效率,进一步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和效益水平。

2. 推进港口自贸区建设:为了加快实现国家战略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将进一步推进港口自贸区建设。

自贸区将为港口提供更加开放的政策环境和更多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国际企业入驻,并通过优化市场布局和流程管理,提高港口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

3. 发展智能港口:智能化是未来港口发展的重要趋势。

中国港口将加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推动港口信息化建设,实现港口各个环节的数据共享和流程优化,提高港口的操作效率和安全性。

还将发展无人化设备和无人驾驶技术来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和能力。

4. 推动港口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未来港口发展的必然选择。

中国港口将通过减少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推动港口的绿色转型。

采用清洁能源、推广环保技术和培育绿色供应链等措施,进一步提高港口的环境保护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重要港口与沿海经济发展

中国的重要港口与沿海经济发展

第三章
中国重要港口介 绍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
上海港:中国 第一大港口, 位于长江入海 口,是全球最 繁忙的港口之
一。
宁波港:中国 第二大港口, 位于浙江省宁 波市,是长江 三角洲地区的 重要港口之一。
南京港:位于江 苏省南京市,是 中国内河航运的 重要港口之一, 也是长江三角洲 地区的重要港口
之一。
沿海经济发展对港口的影响
港口吞吐量增长:随着沿海地区经济 的快速发展,港口吞吐量不断增长, 促进了港口的规模扩张和设施升级。
港口产业集聚:沿海地区经济的集聚 效应,吸引了大量企业向港口区域集 聚,形成了港口产业的集聚效应,进 一步推动了港口的繁荣和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港口物流体系完善:沿海地区经济的 多元化和专业化发展,推动了港口物 流体系的完善,提高了港口的物流效 率和运输能力。
中国港口与沿海经济协同发展前景
港口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 高港口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
区域协同:加强港口与周边地区的 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 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产业升级:推动港口与产业融合发 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绿色发展: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 发展,推动港口与沿海经济绿色发 展
港口与内陆经济联系加强:沿海地区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港口与内陆经济 联系的加强,使得港口成为内陆地区 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中国港口与沿海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港口作为交通 枢纽,为沿海 地区提供了便 捷的物流通道, 促进了贸易和
产业集聚。
沿海港口的建 设吸引了大量 投资,推动了 沿海地区的工
业化进程。
沿海经济发展 促进了港口的 货物吞吐量增 长,形成良性

中国沿海港口运营现状分析

中国沿海港口运营现状分析

环境污染问题
01
港口排放污染
部分港口的船舶和机械设施排放 的废气、废水等对环境造成一定 影响。
02
噪声污染
港口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对周 边居民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03
固体废弃物处理不 当
部分港口的固体废弃物处理不够 规范,存在随意堆放和非法倾倒 等问题。
06
中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议与 对策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运输方式
总结词
多元化发展
详细描述
中国沿海港口的运输方式也在向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公路、铁路和管道运输外,水路和航空运输逐渐成为重 要的补充方式。这种多元化的运输方式有助于提高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和效率。
运营主体
总结词
国有化为主导
详细描述
中国沿海港口的运营主体以国有企业为主导,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开始涉足港口运营领域。这种多元化的运营主体有助于提高港口的市场竞争力和 服务水平。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可以深入到腹地 内部的各个角落,对一些小批量、高 附加值的货物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04
中国沿海港口发展趋势
智能化发展
自动化码头建设
近年来,中国沿海港口加快了自动化码 头的建设步伐,通过引进先进的自动化 技术,实现了装卸、堆垛、运输等环节 的自动化操作,提高了港口作业效率。
沿海岛屿
南部沿海地区
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等 地,这些地区的港口如厦门、福州、 汕头等,靠近东南亚等地区,具有较 好的国际物流优势。
中国沿海岛屿也拥有一些港口,如舟 山群岛的宁波舟山港,这些港口地理 位置独特,是重要的海上交通枢纽。
港口发展历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港
舟山港位于浙江省舟山群岛舟山市,背靠经济发达 的长江三角洲,是江浙和长江流域诸省的海上门户。港 口具有丰富的深水岸线资源和优越的建港自然条件,可 建码头岸线有1538公里?,其中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 线183.2公里;水深大于2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为82.8公里。 全港有定海、沈家门、老塘山、高亭、衢山、泗礁、绿 华山、洋山8个港区,共有生产性泊位352个,其中,万 吨级以上11个,?2003年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700万吨。 港口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俄罗斯 及中东地区均有贸易运输往来。舟山港作为上海国际航 运中心和上海—宁波—舟山组合港的主要组成部分,港 口开发是舟山未来最具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2004年, 全港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359.26万吨。2005年舟山港 货物吞吐量超过8000万吨。
连云港
江苏省主要港口
大丰
南京港
杨州 镇江
马鞍山
芜湖
张家港 常州
苏州
南通港 常熟
上海
上海港
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目前,上海市内河 港区共有3250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为2000吨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港 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上个世纪90年代新建了罗径、外高桥一期、外高桥二期等新 港区。港口经营业务主要包括装卸、仓储、物流、船舶拖带、引航、外轮代理、外轮 理货、海铁联运、中转服务以及水路客运服务等。1996年1月,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 设正式启动。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区开工建设,上海港又开始从河口港向真正的 海港跨越。2003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16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28.2万标准箱,是 我国大陆首个突破1000万TEU大关的港口。2004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快速增 长,分别完成3.79亿吨和1455万标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二位和第三位。上海港2005 年的货物吞吐量达4.43亿吨,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09万标准箱,比上年增长 24.2%,继续稳居世界第三位。
山东省主要沿海港口
蓬莱港 龙 口港
烟台港 威海港
青岛港
大型港口,由青岛老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 新港区三大港区组成。港口拥有码头15座,泊位73个,主要从事集 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粮食等各类进出口货物的装卸服务和国 际国内客运服务,与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 易往来,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国际贸易口岸和海上运输枢纽。港 口吞吐量2004年达到1.61亿吨,上缴国家各种税费17.5亿元。2005 年青岛港实现吞吐量18678万吨。
其发展趋势 我国主要沿海港口及
2020/9/5
09级
——刘成俊 鹿小荧 丁云龙 王继勇
秦皇岛港 天津港
大连港
青岛港
苏州港 宁波-舟山港
上海港
防城港
广州港
厦门港 深圳港
我 国 主 要 沿 海 港 口
辽宁省主要沿海港口
锦州港
营口港
丹东港
大连港
大连港
大连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枢,是转运 远东、南亚、北美、欧洲货物最便捷的港 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10余平方公里,拥有集装箱、原油、成品 油、粮食、煤炭、散矿、化工产品、客货 滚装等80来个现代化专业泊位,其中万吨 级以上泊位40多个。海上运输已开辟到香 港、日本、东南亚、欧洲等国际集装箱航 线8条。2003年,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26 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67万标准箱,是 目前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亿吨大港之一。 2005年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7亿吨,集装 箱吞吐量300万TEU。全年完成港口重点工 程建设投资60亿元。
苏州港
苏州港有三个港区:张家港港区、常熟港区和太仓港区。 张家港港区建港起步 于1968年,1982年批准为对外籍船舶开放一类口岸。港区开设有多条国际集装箱航 线,经上海或香港中转,同世界上一百多个港口有货运业务往来。 常熟港区始建 于1992年8月,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对外籍船舶开放,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 现已开通的内外贸航线,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实现通商通航。 太仓港区开发 建设起步于1992年。1993年11月省政府批准太仓港港口开发区为省级港口开发区。 1996年国家批准为一类口岸,对外国籍船舶开放。1997年10月国务院特区办把太仓 港区列为重点联系的省级开发区。1999年9月国家海关总署批准原太仓港为集装箱 中转港。现已开通的内外贸航线,可以通往世界各地及国内的沿海、长江沿线、京 杭运河等港口。
浙江省主要港口
湖州港
大、小洋山 乍浦港
宁波港
杭州港 岱山港
舟山港
石浦港
海门港
温州港
宁波港
宁波港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 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是一个集内河港、 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 化深水大港。现有生产性泊位191座,其中万 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万吨级原 油码头,20万吨级(可兼靠30万吨船)的卸矿码 头,第六代国际集装箱专用泊位以及5万吨级 液体化工专用泊位;已与世界上100多个国家 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宁波港主要经营 进口铁矿砂、内外贸集装箱、原油成品油、液 体化工产品、煤炭以及其他散杂货装卸、储存、 中转业务。2005年宁波港实现吞吐量26864万 吨。
天津港
天津港地处渤海湾西端,是我国华北西 北和京津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枢纽。拥有各 类泊位140余个,其中公共泊位76个,岸线 总长14.5公里,万吨级以上泊位55个。2003 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完成1.62亿吨,实现 一年净增3000万吨的历史性突破,吞吐量在 中国北方居第一位。天津港是中国大陆最早 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1973年9 月,天津港成功开辟了我国第一条国际集装 箱航线。1980年,天津港建成中国第一个集 装箱码头。2004年,集装箱吞吐量完成 381.6万标准箱。2004年,货物吞吐总量达 到2亿吨,实现一年净增4000万吨的跨越式 发展。2005年天津港实现吞吐量24144万吨。
河北省主要沿海港口
秦皇岛港
京唐港 曹妃甸港
天津港
黄骅港
秦皇岛港
位于渤海岸的秦皇岛港,是我国北方的一座 天然良港。主要货种有煤炭、石油、粮食、化肥、 矿石等。秦皇岛港以能源输出闻名于世,主要将 来自祖国内陆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河北 等地的煤炭输往华东、华南等地及美洲、欧洲、 亚洲等国家和地区,年输出煤炭占全国煤炭输出 总量的50%以上,是我国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 全港目前拥有全国最大的自动化煤炭装卸码头和 设备较为先进的原油、杂货与集装箱码头,共有 泊位58个,其中生产性泊位37个。秦皇岛油港现 有一、二期两个码头,2.5万吨级泊位两个,5万 吨级泊位一个,3千吨级成品油泊位一个,年通 过能力1650万吨。2004年,秦皇岛港共完成吞吐 量1.53亿吨,比上年增长20.27%。2005年秦皇岛 港实现吞吐量16902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