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微型实验改进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微型实验改进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微型实验改进作者:林静静来源:《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微型化学实验(microsale chemical experiment或microsale laboratory)是指用微量药品,在微型化的仪器里进行的化学实验。
其特点在于:装置微型化和用药量微型化。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用量都在半微量与微量之间,即固体01克左右,液体01~02ml左右。
对于教学而言,微型实验应具有现象明显、便于操作、效果优良、成本低、易于推广等特点。
本文以电解食盐水实验的微型化改进为例研究微型实验的特点.关键词:微型实验;改进[问题提出]该实验内容在高中化学课本介绍氢氧化钠的工业制法时涉及的。
书中提到要用石棉隔膜避免反应物与离子的混合反应,这容易使学生觉得实验条件苛刻而无法演示。
其实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的实验改进的例子。
《化学微型实验及教学研究》一书中第360 ~ 390页提到了3种方案。
(《化学微型实验及教学研究》蔡铎昌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基本思路是用U型管盛装溶液,或用两只导直玻璃管插入盛溶液的烧杯中,电极分别插入两管中电解,再用指示剂或气室检验产物。
但其缺点很明显:其一是用药太多,有30-50毫升。
其二是所用电压高,需用学生电源,很笨重,不便携带。
不符合微型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而本实验的设计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且不失巧妙。
[实验内容][实验名称]电解饱和食盐水微型实验演示[实验原理]在饱和氯化纳钠溶液中通以直流电,会发生如下反应:阳极:2Cl-_2e ==Cl2(惰性电极)阴极:2H2O+2e==H2+2OH-总反应:2NaCl+2H2O ===2NaOH+Cl2+H2[仪器药品]培养皿擦镜纸导线一号电池自动铅笔笔芯小胶布投影仪食盐淀粉-碘化钾试液酚酞试液蒸馏水[实验装置][实验步骤]1.取01克食盐于培养皿中,加入蒸馏水10滴左右,振荡使之溶解,并将液面展开。
2.将电极平行放入培养皿中,用小胶布固定于培养皿壁。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装置的新设计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装置的新设计作者:李楠罗兵唐其生来源:《化学教学》2019年第04期摘要:利用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三颈烧瓶等设计一套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装置,具体介绍实验改进后的实验用品、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和实验方法。
该套装置不仅仪器常见易得,而且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趣味性强、基本无污染,以最短时间可以实现最佳的实验效果,十分适合于课堂演示。
关键词:电解饱和食盐水; 改进装置; 实验探究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4006603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1 问题的提出电解饱和食盐水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对该实验的深入分析,不仅可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电解反应的原理,还可让学生体会到科技进步对工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
在现行沪教版高一教材第二章“开发海水中的卤素资源”第一节“以食盐为原料的化工产品”图2.5中出现了该实验的装置[1],见图1。
然而图示中所使用的装置在大部分中学实验室并未普及,所以教师通常会按照鲁科版教材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即利用带有支管的U形管,见图2)。
该套装置仪器虽常见易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以下三点不足:一是气体制备、收集、检验的实验是分开进行的,所涉及到的仪器较多、操作繁琐;二是两极看到气泡速度虽快,但要收集一试管的H2,仍需要较长一段时间,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的时效性,而且产生的H2会混入空气,进行点燃或爆鸣时不易成功,影响实验效果;三是验证Cl2时,Cl2容易逃逸到空气中而污染环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针对以上问题,查阅了大量文献,发现已有不少同行对该实验做了改进研究,取得了较多成果。
如林静静“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微型实验改进”[2],见图3。
该套装置用电池盒来代替笨重的学生电源,以极细的铅笔芯作电极,用培养皿来作发生装置,不仅简化了实验教具,而且试剂用量少,现象明显,节能又环保。
但是,微型实验装置适合于学生分组实验,若将其作为课堂演示实验可视性较差。
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实验创新设计及体会

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实验创新设计及体会摘要:化学教学要重视实验的改进和创新。
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实验创新设计,是一个很有创意的探究创新设计,方便、安全、环保。
关键词:实验;创新;探究;设计;体会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培养起来的。
实验的改进和创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实验动手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节约能源、节约药品的意识,增强学生的环保观念。
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一直非常注重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并于2011年分别参加了市里和省里组织的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荣获市特等奖和省一等奖。
2012年我又荣幸的参加了全国第十一届化学实验教学创新研讨会,并获国家二等奖。
一路走来,既收获了满满的荣誉,也积累了沉甸甸的思考。
现将我的参赛实验创新设计展示如下,并谈谈我的创新设计体会。
一、电解饱和食盐水探究实验创新设计(一)教学背景:电解原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电解饱和食盐水,在工业上属于氯碱工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教材中对于电解饱和食盐水,只在电解CuCl2溶液实验的基础上简单的介绍了其电解原理,没有设计具体实验,使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差强人意,对氯碱工业也缺乏感性上的认识。
(二)设计思想:通过实验探究构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理论。
立足新课标,引导学生自主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方案和装置,激发兴趣、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三)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全面认识电解原理。
2、掌握饱和食盐水电解产物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实验方案,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
(四)实验装置:(五)仪器及药品学生电源(1)、带支管的去底试管(2)、三通管(1)、单孔橡胶塞(2)、双孔橡胶塞(1)、橡胶管(若干)、尖嘴导管(2)、短玻璃管(1)、废弃透明食品罐(1)、透明小饮料瓶(1)、止水夹(2)、导线(若干)、干电池中的石墨棒(2)、洗瓶(1)、酒精灯(1)、小试管(1)、火柴、碘化钾淀粉试纸、饱和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带滴管)、小剪刀等。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改进

谢谢!04ຫໍສະໝຸດ 实验改进趋势实验改进趋势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改进的重点逐渐由解决反 应速率慢、实验现象不明显、阴极产生的氢气因量 少不便于检验的不足转向解决气体产物难以收集、 污染环境等问题。 改进后的实验装置简单,节约成本,易于实施, 实验效果明显,便于观察,符合课堂微型实验设计 思想, 符合绿色化学设计理念,具有创新性。
汪习雄
实验的不足:电解产 生的氢气较少且逸出 很慢。 改进:将铁钉改为长 铁丝,碳棒改为铅笔 芯,可提高反应速度, 利于气体逸出,便于 收集氢气,用吹气泡 的方式检验氢气。
改进方面
陈艳梅
实验存在橡胶管对氯 气的检验产生干扰。 改进:氯气的检验和 吸收在一个全封闭的 过程中完成(试管口 塞上脱脂棉并在脱脂 棉上滴加少量NaOH 溶液)
汪习雄“新老搭配”是改进化学实验的新思路———对改进电解饱和食盐水
实验教学的一些思考
02
实验本体的研究
实验本体的研究
实验原理 在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中, 石墨电极与电池正极连 接作阳极,Cl-在其上失去电子,产生Cl2;铜电极与 电池负极连接作阴极,水分子在电极上得到电子, 产生H2和OH-。 反应如下: 阳极(石墨):2 Cl- +2e-=Cl2↑; 阴极(Cu):2H2O+2e- =2OH- +H2↑; 总反应:2 Cl- +2H2O= 2Cl2↑+2OH- +H2↑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改进
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 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 李桐
01
文献统计
02
实验本体研究
目 录
CONTENTS
03
改进方面
04
实验改进趋势
01
第一部分:文献统计
案例26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装置
实验
步骤
及现象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其中低压电源、数据采集器、电脑等省去)。
2.实验步骤及现象:打开电源开关,当两极出现气泡时,打开电脑中数据采集器开始按钮(实验前对pH传感器进行校对),时间为1min看到液面以下的铁丝和铅笔芯上产生大量的气泡。大约1min,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泡泡液慢慢出现气泡,由小变大。电脑上pH曲线逐渐上升(可连接白板显示),然后,用燃着的木条点气泡,可听到爆鸣声,说明铁丝电极上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3.实验注意事项:U型管内的液面不能超过支管,以防止液体流出。塞子要多插入管内,减少空间面积,以便收集氢气。等吹出的气泡较大时,再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氢气。pH传感器不能接触铁丝电极,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创新
设计
后的
优点
1.将铁钉改为长铁丝,碳棒改为铅笔芯,可以增大电极与电解液接触面积,增加离子放电几率,提高反应速度,同时有利于气体逸出,便于收集氢气,用吹气泡的方式也容易操作,检验氢气成功率高增加实验的趣味性,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案例26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实验名称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改进与创新
实验目的
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改进,设计出一套能集成功率高增加实验的趣味性、绿色环保、用数字化传感器从微粒层面上来认识化学反应的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阳极反应式; 2Cl--2e===Cl2↑
阴极反应式:2H++2e ===H2↑
总反应式:2NaCl+2H2O= H2↑+Cl2↑+2NaOH
Cl2+KI==KCl+I2
实验仪器
及药品
低压电源(24V),铁钉用长铁丝(20cm)替代,碳棒用铅笔芯(10cm)替代,U型管(两边带支管),电线,小烧杯,蒸发皿威尼尔( Vernier)数据采集器,pH传感器,计算机(电脑),单、双孔橡皮塞,乳胶管,玻璃直角弯管、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泡泡液、淀粉碘化钾试纸、火柴、酒精灯、木条。
对“自制简易饱和食盐水电解装置”的改进

对“自制简易饱和食盐水电解装置”的改进创新无止境!实验装置也可不断改进完善。
正如江苏无锡市锡山高中的陆余平[1]先生所说:“电解饱和食盐水是氯碱工业的一个重要反应,也是中学阶段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不论是老教材,还是新课程标准课本上的电解食盐水装置,都有以下不足……”。
为克服不足,他设计制作了一套简易饱和食盐水电解装置,如图所示。
装置制作与操作(略)。
思维应开拓!改进后的装置如欠理想的应继续改进,这才符合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和不断完善的科学原则。
此装置尽管比较完美,但笔者详细研究、试验和反复推敲后在此基础上又做了一些改进,使其变得更为理想和科学。
1三点改进①用两支塑料注射器(20ml较理想)代替原装置的两支玻璃注射器,出液嘴内孔用φ3钻头钻大;用自行车辐条及学生用HB铅笔芯(外径均为φ2左右)作阴、阳电极。
②两电极先插在用铁钉烫开细孔的小橡胶塞上,再将胶塞塞入割断的汽水瓶底部烫(或钻)开的两个孔内。
③插在胶塞上的两根电极,上部长约4cm,其根部约1cm烫裹蜡层包封;下部露出0.5cm,用于夹接导线。
另外,装置安装好后还应采用一项以防万一的措施:将两个插着电极的胶塞,轻轻旋入汽水瓶底的孔内后,横拿割断的汽水瓶并用火柴(或打火机)火焰在外露处烧烤一会(谨防将瓶底烤变形),使电极发热后将胶塞根部有可能破损的蜡层重新融化封裹如初。
2装置实验方法(略)3实验注意事项①实验前两注射器均吸入饱和食盐水10—15ml,等量更好一些。
②给两电极上倒立套插注射器管时,必须小心谨慎,以防出水嘴孔壁刮损电极根部的涂蜡层。
③待电解生成的气体达10ml左右时停止电解,然后轻轻将两注射器逐一从汽水瓶内抽出,套上针头(针头扎一小块胶皮块以密封)后再将两注射器针头朝上、双手并拢竖拿,让同学们对比并观察两种气体体积(依据电解反应方程式,两种气体应等量)。
最后,取掉针头换上胶管,将两种气体导出胶管分别进行检验。
4改进的装置优点①电极安装在胶塞上再塞入汽水瓶底孔中后封闭良好,只要孔径大小合适,不存在漏液问题。
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的改进 精品

电解饱和食盐水装置的改进一、实验的作用与地位:电化学是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装置、过程和效率的科学,它的应用十分广泛,在分析、合成等领域应用很广,由此形成的工业也很多,如电解、电镀、电冶金、电池制造等。
电解饱和食盐水是学生详细学习电化学原理的第一个案例,通过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探究活动,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能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方程式。
知道电解原理在氯碱工业等方面的应用。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以及对实验原理的探究活动,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和提高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实验改进出发点:上海科技出版社《化学》高一(第一学期)课本中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用的是电化学实验平台。
电解时产生的氯气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现象很明显。
用小试管收集氢气检验,因产生的氢气量较少,很难用爆鸣实验检验,且实验现象再现过程烦长。
笔者总结实践经验,改用J形管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实验的自动化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开发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三、改进方法:如下图,取一J形管,把玻璃尖嘴取下,换成单孔橡胶塞,橡胶塞插有一段玻璃管,通过橡皮管接上玻璃尖嘴(点燃氢气用)橡皮管用止水夹夹住。
再在橡皮塞上插入一段细铜丝,铜丝下端敲成扁平状电解效果更好。
广口瓶内装湿润的淀粉KI试纸用来检验电解产生的氯气,最后的干燥管内装碱石灰,进行尾气吸收。
先打开止水夹,装入饱和食盐水,如图所示,要注意左端充满溶液,使收集的气体为纯净氢气,便于安全地检验。
右端液面刚好与石墨棒接触以形成通路。
开始电解后由于气压作用,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会不断上升,故开始时右端液面不宜太高。
左边细铜丝为阴极,产生氢气,把液面下压,直到细铜丝与食盐水分离,造成断路,电解自动停止,笔者实践过,一段约5厘米长铜丝,用12伏的电压大约4分钟左右就能够完成电解。
此时管内封住了较多的氢气。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改进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改进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化学1(必修1)的专题2的第一单元中,涉及氯气的生产原理时有一个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图2-2)。
这个实验,对引导学生掌握工业上如何制取氯气的原理有着重要作用。
按课本装置进行实验,需时较长,而且很难在试管里收集到氢气,实验成功率不高。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下面几点:一、反应在U型管里进行,使得离子在两极之间迁移距离过长,造成整个电路的电阻较大,电源功率损耗大,使阴、阳两极产生的气泡较少,很难收集到足够的氢气。
二、用铁棒作电极,电阻大,表面积太小,不利于氢气的产生,也难收集到足够的氢气进行验证实验。
三、尾气没有及时处理,不符合绿色环保的新理念。
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对实验进行了探索和改进。
探索一:以铁棒为阴极、石墨为阳极,直接插入装有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发现两极气泡马上增多。
这主要是由于电极靠近,离子交换快,电阻变小,电流强度增大,有利于气体的形成。
探索二:将阴极换用表面积大的铁皮,生成氢气的量就马上增多,但生成的气泡却很小,呈“雾状”分布于水中,逸出速度很慢。
探索三:我们把铁片对折,发现实验现象大有改观,生成的气泡比先前增大,但比较两极后发现,碳棒上生成的气泡比铁片上的大。
探索四:尝试着用碳棒作阴极,但是生成氢气的速率又减小。
由此说明:粗糙的表面有利于大气泡的生成,但碳棒电阻过大不利于气泡的生成。
于是我们选择用表面粗糙的铁片作阴极,以提高氢气的产生量。
探索五:为了较好地收集气体,我们把两个电极放在去了底的试管里,发现气流又有所减少,于是我们采用将阴极放在倒置的漏斗中,发现现象有很大的改观。
一者有利于氢气大气泡的形成和收集,电阻也很小。
至于氯气,为便于检验和尾气处理,同时减小电阻,采用壁上打孔的塑料管套装阳极的方法,发现效果很好。
基于对上述实验的探索,我们有了下面的实验改进:1、实验用品:1.1仪器:直流电源、烧杯(2个)、试管、漏斗、泡沫片、导管和橡皮管若干药品:饱和食盐水、氢氧化钠溶液、发泡剂2实验过程(现象)2.1先按照片所示的图把装置搭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年/6月/17日/第096版
学科教育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微型实验改进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林静静
摘要:微型化学实验(microsale chemical experiment或microsale laboratory)是指用微量药品,在微型化的仪器里进行的化学实验。
其特点在于:装置微型化和用药量微型化。
一般来说,通常所说的用量都在半微量与微量之间,即固体0.1克左右,液体0.1~0.2ml左右。
对于教学而言,微型实验应具有现象明显、便于操作、效果优良、成本低、易于推广等特点。
本文以电解食盐水实验的微型化改进为例研究微型实验的特点.
关键词:微型实验;改进
[问题提出]
该实验内容在高中化学课本介绍氢氧化钠的工业制法时涉及的。
书中提到要用石棉隔膜避免反应物与离子的混合反应,这容易使学生觉得实验条件苛刻而无法演示。
其实在这方面已有很多的实验改进的例子。
《化学微型实验及教学研究》一书中第360 ~ 390页提到了3种方案。
(《化学微型实验及教学研究》蔡铎昌主编,西南师大出版社)基本思路是用U型管盛装溶液,或用两只导直玻璃管插入盛溶液的烧杯中,电极分别插入两管中电解,再用指示剂或气室检验产物。
但其缺点很明显:其一是用药太多,有30-50毫升。
其二是所用电压高,需用学生电源,很笨重,不便携带。
不符合微型实验的特点和要求。
而本实验的设计完全克服了上述缺点,且不失巧妙。
[实验内容]
[实验名称]电解饱和食盐水微型实验演示
[实验原理]在饱和氯化纳钠溶液中通以直流电,会发生如下反应:
阳极:2Cl-_2e ==Cl2↑ (惰性电极)
阴极:2H2O+2e==H2↑+2OH-
总反应:2NaCl+2H2O ===2NaOH+Cl2↑+H2↑
[仪器药品]培养皿 擦镜纸 导线 一号电池 自动铅笔笔芯 小胶布 投影仪
食盐 淀粉-碘化钾试液 酚酞试液 蒸馏水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取0.1克食盐于培养皿中,加入蒸馏水10滴左右,振荡使之溶解,并将液面展开。
2.将电极平行放入培养皿中,用小胶布固定于培养皿壁。
3.将剪成比培养皿略小的擦镜纸平铺覆盖于培养皿中。
4.往阳极区上滴加2滴KI-淀粉溶液,阴极区上滴加1滴酚酞试液。
培养皿放道投影
仪上。
5.分别将导线的另一头用小胶布固定在电池的两级,开始电解,投影。
(注意不要接反,连接铅笔芯的接在正极)2-3分钟后即可完成。
(可观察到明显颜色变化现象:阳极区变蓝,阴极区变红)
6.撤除仪器。
[注意事项]
1.如没有现成的KI-淀粉试液,可自行配置:取0.1克淀粉于50m的烧杯中,加入少许(米粒大小)碘化钾,加水溶解至20毫升,搅匀。
2.电极制作:取两根导线,每端各剥出5cm左右,一端分出两根细丝,拉直做电极(阴极)。
阳极需将细铜丝缠于铅笔芯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沾上少许石蜡,加热使之熔融,将接头处铜丝覆盖,还能起到固定铅笔芯的作用。
3.电解完成后为了现象明显可往电极区滴加1-2滴蒸馏水,以使颜色区域扩大。
[实验说明]该实验的设计克服了上述的缺点,很有独到之处。
第一,该实验的用药量少,真正体现了微型的特点。
所需药品只需0.1克左右,液体0.2毫升。
是普通实验用量的1/20-1/100左右。
第二,现象明显。
由于碘和淀粉反应及酚酞和碱反应都是很灵敏的化学显色变化,实验完毕可清楚看到电极附近区域颜色变化。
而用投影的办法将结果放大后更方便学生观察。
如果条件好用多媒体视频展示仪和液晶投影仪则效果更好。
第三,小巧,便于携带和操作。
由于采用干电池作电源,大大减少了装置的体积和重量,整套装置加起来不到80克。
第四,无污染,真正的绿色化学实验。
由于所用药品量很少,故产生氯气的量就很少,基本上都与碘化钾反应了。
而且湿的擦镜纸覆盖在电极表面可进一步防止过量的氯气扩散。
第五,设计巧妙。
选择擦镜纸是因为其透明度较高,在湿了之后更明显,方便投影。
电极细小,更能清楚地发现颜色的变化。
将擦镜纸放在电极上可起到减缓气体扩散的作用。
气体与试液进行交错流动,更能充分反应。
培养皿底部较平,便于投影。
总的来说,该实验的设计很好的体现了微型化学实验的特点:用药少,清洁无污染,便于操作,效果明显,易推广。
而且装置方便易得,便于携带,学生完全可以在家中自己进行操作,锻炼动手能力。
不失为一种好的创意。
参考文献
[1] 李静娴,陈迪妹,元立亭.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优化设计[J].化学教学.2012(01) [2] 王春.电解水实验装置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09)
[3] 张军,李晓萍.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微型实验[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