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报告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报告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报告探究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实验目的】1、巩固、加深对电解原理的理解2、练习电解操作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5、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实验猜想】以铜丝或铁钉为阴极,碳棒为阳极,饱和食盐水为电解液,最终会生成H和Cl2 2【仪器和试剂】仪器:具支U型管、玻璃棒、铁架台2个、碳棒、粗铁钉或铜丝、导线、直流电源、玻璃导管、试管、酒精灯、橡胶管、烧杯等。

试剂:饱和食盐水、淀粉碘化钾试纸、酚酞试液、NaOH溶液等。

【看现象得结论】现象结论,, 有大量气泡生成; 2H,2e===H? 2,, 阴极附近溶液变红;(2HO,2e===2OH,H?) 22阴极(铜丝/铁钉) 收集的气体,在酒精灯处由于该反应使溶液变为碱点燃,发出爆鸣声。

性,使酚酞变红,, 有大量气泡生成; 2Cl,2e===Cl?(部分Cl22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溶于水中,水呈现出黄绿色) ,,阳极(碳棒) 味; 2I,Cl===I,2Cl 22生成气体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阳极一端溶液慢慢有黄铜丝是金属,在阳极可失电绿色; 子变为铜离子: 2+ 铜丝断裂,碳棒落入U形Cu,2e=== Cu(蓝色)2+,(实验时用导线捆绑着管底部; Cu + 2OH=== Cu(OH)? 2碳棒,导线中的铜丝与碳切断电源,向阳极滴加几电解后溶液温度升高,则棒相缠绕,碳棒与铜丝都滴NaOH,有蓝色沉淀生Cu(OH)分解为CuO 和HO 2 2 没入电解液中) 成,蓝色沉淀过一会变黑;U形管发热以上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实验原理】1、常见阳离子放电顺序: +2++2+3+2+2+2+2++2++2+K、Ca、Na、Mg、Al、Zn、Fe、Sn、Pb、(H),Cu、Ag、Au ———————————————————————————?逐渐增强常见阴离子放电顺序: 3-----2-2-SO、NO、OH、Cl、Br、I、S 4————————————————?逐渐增强+ , , , 饱和食盐水中的离子有Na、Cl、H、OH,按照放电顺序,阳离子应该是H, - 先放电,被还原为H,阴离子应该是Cl先放电,被氧化为Cl。

水、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实验报告

水、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实验报告

水、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演示电解水和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操作技能;2、初步掌握这两个实验的讲解方法;3、探索、设计电解水器的代用装置。

二、实验原理水的电解阴极反应:2H++2e→H2↑阳极反应:4OH--4e→2H2O+O2↑总反应:2H2O=2H2↑+O2↑饱和NaCl溶液的电解阴极反应:2H++2e→H2↑阳极反应:2Cl--2e→Cl2↑总反应:2NaCl+2H2O=H2↑+Cl2↑+2NaOH三、主要仪器、材料与药品仪器和材料:霍夫曼电解水器、直流低压电源、具支U形管、带刻度试管、石墨电极、铁电极、导线、玻璃棒、烧杯药品:固体NaOH、酚酞试液、淀粉KI试纸、饱和NaCl溶液四、实验内容1.水的电解用霍夫曼电解水器电解水打开霍夫曼电解水器(如下图)上部两个旋钮,由贮液器加5%的NaOH溶液到刻度中最高刻度处,赶尽气泡后关闭旋钮,连接导线与直流低压电源。

接通电源,调节电压为20V时,可看到刻度管内有大量气泡,约10min,可看到阴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阳极的2倍。

打开阴极旋钮,用溶液把气体压进小试管,点燃,发生爆鸣,证明是H2。

再打开阳极旋钮,用同法收集气体,余烬试之,复燃,说明是O2。

霍夫曼电解水器此法的缺点:霍夫曼电解水器系玻璃制品,容易破损,加之电极采用金属铂,造价较高。

2.饱和NaCl溶液的电解如下图,向具支U形管中滴加饱和NaCl溶液至支管以下约2cm处,并从两管口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装上铁阴极和石墨阳极。

接通低压直流电源(10V左右)。

可看到电极附近有大量气泡。

在阴极区,溶液变红,在阳极区上方,用润湿的KI淀粉试纸试之,变蓝。

电解NaCl水溶液装置五、注意事项1、用霍夫曼电解水器时,电解液为5%的H2SO4或5%的NaOH溶液。

2、实验完毕,一定要用水冲洗净霍夫曼电解水器中残留的酸碱液,以免旋钮被“卡住”。

3、电解水时,加入的电解质并不参与电极反应,主要是为了增加导电性。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演示操作方法向U形管里倒入饱和食盐水,插入一根碳棒作阳极,一根铁钉作阴极。

同时在U 形管的两端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并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阳极放出的气体。

接通直流电源后,注意U形管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两极都有气体放出,阳极放出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同时发现阴极附近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从实验现象看阳极产生气体为Cl2,阴极附近有碱性物质产生。

并有氢气放出。

因在食盐水里存在着Na+、H+和Clˉ、OHˉ,当接通直流电源后,Clˉ、OHˉ移向阳极,Na+、H+移向阴极。

Cl-较易失电子,失去电子生成Cl2,H+较易得电子,得到电子生成H2,所以在阴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溶液里的OHˉ数目相对增多,溶液显碱性。

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H2↑ +Cl2↑实验考点1、电解原理;2、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及放电顺序;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判断;4、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的应用。

经典考题1、电解下列溶液,两极均产生气体的是 [ ]A. CuCl2溶液B. HCl溶液C. CuSO4溶液D. NaCl溶液试题难度:易2、用Pt电极长时间电解下列溶液,整个溶液的pH不发生变化的是A. KNO3B. Ba(OH)2C. NaClD. H2SO4试题难度:中3、将含0.4molCuSO4和0.4molNa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0.3mol铜,在另一个电极上析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不考虑生成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A. 5.6LB. 6.72LC. 13.44LD. 11.2L试题难度:难1 答案:BD解析:AC中铜离子会放电,生成Cu,不会在阴极得到气体。

2 答案:A解析:电解ABD的溶液都是电解水,溶质的浓度变大。

若原来是中性溶液,电解后仍为中性;若原来是酸性溶液,则因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同理,若原来是碱性溶液,碱性增强。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报告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报告

探究饱和食盐水的电解【实验目的】1、巩固、加深对电解原理的理解2、练习电解操作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5、培养学生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实验猜想】以铜丝或铁钉为阴极,碳棒为阳极,饱和食盐水为电解液,最终会生成H2 和Cl2【仪器和试剂】仪器:具支U型管、玻璃棒、铁架台2个、碳棒、粗铁钉或铜丝、导线、直流电源、玻璃导管、试管、酒精灯、橡胶管、烧杯等。

试剂:饱和食盐水、淀粉碘化钾试纸、酚酞试液、NaOH溶液等。

【看现象得结论】现象结论阴极(铜丝/铁钉)有大量气泡生成;阴极附近溶液变红;收集的气体,在酒精灯处点燃,发出爆鸣声。

2H++2e-===H2↑(2H2O+2e-===2OH-+H2↑)由于该反应使溶液变为碱性,使酚酞变红阳极(碳棒)有大量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生成气体使湿润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2Cl--2e-===Cl2↑(部分Cl2溶于水中,水呈现出黄绿色)2I-+Cl2===I2+2Cl-以上说明实验猜想是正确的【实验原理】1、常见阳离子放电顺序:K+、Ca2+、Na+、Mg2+、Al3+、Zn2+、Fe2+、Sn2+、Pb2+、(H+),Cu2+、Ag+、Au2+———————————————————————————→逐渐增强常见阴离子放电顺序:SO42-、NO3-、OH-、Cl-、Br-、I-、S2-————————————————→逐渐增强饱和食盐水中的离子有Na+ 、Cl-、H+、OH-,按照放电顺序,阳离子应该是H+先放电,被还原为H2 ,阴离子应该是Cl- 先放电,被氧化为Cl2。

电池总反应:通电2NaCl+2H2O —→ 2NaOH + Cl2↑+ H2↑2、由于H2密度比空气小,则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并用爆鸣法验证Cl2 为黄绿色气体,有刺鼻性气味,有毒,且由于2I-+Cl2===I2+2Cl-,I2遇淀粉后,显紫色,则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检验结果为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饱和食盐水

实验三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目的1.巩固、加深对电解原理的理解。

2.练习电解操作。

3.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品质。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1.用实验巩固有关电解原理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分析、逻辑推理能力和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方法实验、启发、讨论、探究、对比、实践等。

●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用品小烧杯(或U型管)两个、玻璃棒、铁架台、碳棒、粗铁钉、导线、电流表、直流电源。

饱和食盐水、淀粉碘化钾试纸、酚酞试液、蒸馏水。

●教学过程[导入]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

本节课,我们就来亲自做一下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

[板书]实验三电解饱和食盐水。

[师]请大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投影展示实验步骤]在小烧杯(或U型管)里装入饱和食盐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用导线把碳棒、电池、电流表和铁钉相连(如右图)。

接通直流电源后,注意观察电流表的指针是否偏转,以及小烧杯内发生的现象,并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阳极放出的气体。

电解饱和食盐水注:粗铁钉要与直流电源的阴极相连,碳棒与阳极相连。

用玻璃棒沾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阳极气体。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验完毕][请一位同学回答实验现象][生]饱和食盐水电解时,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阴、阳极均有气体放出,阳极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且阴极区溶液变红。

[师]很好!请大家写出两根电极上所发生的电极反应式和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总反应式。

[学生书写,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学生板书]阳极:2Cl--2e-===Cl2↑阴极:2H++2e-===H2↑(或2H2O+2e-===2OH-+H2↑)总反应式:2NaCl+2H2O2NaOH+H2↑+Cl2↑[设问]阴极区溶液变红的原因是什么?[生]这是由于饱和食盐水中,水所电离出的H+在阴极放电,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H2OH++OH-)致使阴极区附近溶液中的OH-相对较多,溶液呈碱性,故酚酞变红。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结论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结论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食盐来烹饪食物,但是你是否知道食盐水也可以用于实验研究呢?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就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食盐水的性质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步骤和结论。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电解池、电源、电极、饱和食盐水。

2. 将电解池中的饱和食盐水倒入两个杯子中,每个杯子中的食盐水量应该相等。

3. 将两个电极分别插入两个杯子中的食盐水中,电极应该插入到食盐水中央,而不是靠近杯子的边缘。

4. 将电源连接到电极上,打开电源,让电流通过电解池。

5.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论:1. 饱和食盐水是一种电解质,它可以导电。

2. 在电流的作用下,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Cl-)和钠离子(Na+)会分别向两个电极移动。

3. 在负极(即阴极)处,氯离子会接受电子,形成氯气(Cl2)。

4. 在正极(即阳极)处,钠离子会失去电子,形成氢气(H2)和氧气(O2)。

5. 在实验过程中,气泡会从电极上冒出来,这是因为气体在电极上聚集,最终形成气泡。

6. 饱和食盐水中的离子浓度越高,电解效果越好。

7. 饱和食盐水的电解过程是可逆的,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反向电流来将气体再次转化为离子。

结论分析: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些有趣的结论。

首先,饱和食盐水是一种电解质,这意味着它可以导电。

其次,电流的作用下,饱和食盐水中的氯离子和钠离子会分别向两个电极移动,从而形成气体。

最后,饱和食盐水的电解过程是可逆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反向电流来将气体再次转化为离子。

这些结论对我们的生活和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的意义。

例如,了解饱和食盐水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海水和盐湖水的成分和特点。

此外,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也可以用于制备氯气、氢气和氧气等物质,这对于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都有很大的意义。

总结: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趣的实验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饱和食盐水的性质和特点。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现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但简单得很,咱们就像在厨房里做菜一样。

准备一杯饱和的食盐水,水里溶解了尽可能多的食盐,就像是在海里泡澡的咸鱼一样,咸得让你忍不住咳嗽。

然后,咱们把电解槽的电极放进去,接上电源。

电源一通,哇塞,事情就开始变得有趣了!水里的食盐分子开始忙活起来,像小精灵一样,开始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

这一瞬间,实验室里的氛围瞬间变得紧张又兴奋,就像是大厨在比赛时的一刹那。

你可能会注意到,电极附近开始冒泡,咕嘟咕嘟的声音就像在水中放了颗爆米花,整个实验仿佛成了一场小型的魔术表演。

那泡泡可不是普通的泡泡,仔细一看,发现是氢气和氯气,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然后,咱们看看那些冒出来的气泡,氢气在阴极附近跳舞,直冒上天,仿佛在庆祝什么。

而在阳极,氯气则是另一番景象,绿色的气体缓缓释放,似乎在对我们挥手致意。

可千万别低估了这些小气泡,虽然它们看起来可爱,但氯气可不是好惹的角色,记得不要对着它深呼吸哦,安全第一嘛。

更有趣的是,实验结束后,电极上的东西可就有点儿意思了。

阳极那边,金属的表面开始变得暗淡,甚至出现了一些沉淀物,像是被涂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而阴极呢,哎呀,居然有些金属沉积下来,简直就像是“意外之财”一般。

想想看,原来这些实验不但能让咱们见识到科学的奇妙,还能让电极变得“富有”,这真是双赢的局面啊!不过话说回来,实验结束后,咱们要好好处理这些化学物质。

可别随便倒掉,毕竟这些东西可不能让它们乱跑,要不然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想想看,若是让那些氯气和其他的东西自由翱翔,可能会让人类后悔莫及。

于是,科学家们在实验后都格外小心,就像小心呵护自己心爱的宠物一样,不能让它们受伤。

有的时候,做这些实验就像是在跟自然对话。

每一次的电解都是在跟水和盐进行一次亲密的交流,试图揭开它们的秘密。

而当我们看到那些气泡和沉淀物,心中满是成就感,就像完成了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心里乐开了花。

这种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让人不禁想要再来一次。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报告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报告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和操作方法,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电解过程中产物的生成和性质。

二、实验原理电解饱和食盐水是一个电解池反应。

在直流电源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会发生定向移动,在电极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饱和食盐水中存在钠离子(Na⁺)、氯离子(Cl⁻)、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

在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为氢气(H₂),同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使阴极附近溶液显碱性。

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为氯气(Cl₂)。

总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Cl + 2H₂O 通电 2NaOH + H₂↑ +Cl₂↑三、实验用品1、仪器:直流电源、U 形管、石墨电极(阳极和阴极)、导线、铁架台、小试管、尖嘴导管、火柴、淀粉碘化钾试纸。

2、药品:饱和食盐水。

四、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装置图连接好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 U 形管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使液面高度约为 U 形管的三分之二。

3、将两根石墨电极分别插入 U 形管的两端,连接直流电源。

注意阳极连接电源的正极,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

4、接通电源,调节电流强度,观察实验现象。

(1)在阴极,溶液中产生气泡,用小试管收集气体,点燃后听到“噗”的声音,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2)在阳极,溶液表面有黄绿色气体产生,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阳极导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氯气。

5、电解一段时间后,关闭电源,分别检验阴极区和阳极区溶液的性质。

(1)用酚酞试液检验阴极区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阴极区溶液呈碱性。

(2)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检验阳极区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氯离子存在。

五、实验现象及分析1、阴极产生氢气,溶液显碱性在阴极,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2H⁺+ 2e⁻= H₂↑。

随着氢离子的不断消耗,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使溶液显碱性。

2、阳极产生氯气在阳极,氯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 2e⁻= Cl₂↑,产生黄绿色的氯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6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电解
一、目的与要求
掌握演示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操作技能;
初步掌握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的讲解方法。

二、实验原理
饱和NaCl 溶液的电解:
阴极反应: ↑→++2H 2e H 2 阳极反应:↑→2-Cl 2e - 2Cl 总反应:2NaOH Cl H
O 2H 2NaCl 222+↑+↑+通电 三、实验装置
电解饱和氯化钠及产物检验装置
四、主要仪器、材料与药品
直流低压电源、具支U 形管、石墨电极、铁电极、导线、浓42SO H 、固体NaOH 、酚酞试剂、淀粉KI 试纸、橡胶管、玻璃管、饱和NaCl 溶液、KSCN 试剂、稀42SO H 、镊子。

五、实验内容
1.饱和NaCl 溶液的电解
向具支U 形管中滴加饱和NaCl 溶液至支管以下约2cm 处,并从两管口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装上铁阴极和石墨阳极,接通低压直流电源(24V),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可看到两个电极附近都有大量气泡。

在阴极区,溶液变红,在阳极区具支U 形管口用润湿的淀粉KI 试纸试之,变蓝。

阴极区的气体点燃有黄色火焰并伴有微弱爆鸣声。

反应本质:2NaOH Cl H
O 2H 2NaCl 222+↑+↑+通电 -22-Cl 2I Cl 2I +=+
O 2H O 2H 222点燃+
2.不换溶液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反接阴极和阳极。

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并检验反应产物。

关闭电源,将具支管内的灰绿色沉淀倒入试管,加入几滴稀42SO H ,震荡至沉淀溶解,滴加KSCN 试剂,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发现在铁电极的一侧出现白色絮状沉淀,并且沉淀向下移动,在具支U 型管底部慢慢变为灰绿色,将具支管内的灰绿色沉淀倒入试管,加入几滴稀42SO H ,震荡至沉淀溶解,此时溶液为黄色,滴加KSCN 试剂,振荡,溶液由黄色变为血红色。

阴极产生气泡,点燃火焰为黄色并伴有微弱的爆鸣声。

反应本质:+→2Fe 2e - Fe
↓=++ Fe(OH)OH 2 Fe 2-2
32Fe(OH) Fe(OH)−−−−→−氧化性物质
O H 3 Fe H 3 Fe(OH)233+=+++ 3-3SCN Fe SCN Fe )(=++
↑→++2H 2e H 2
O 2H O 2H 222点燃+
3.更换新的饱和NaCl 溶液,并从两管口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反接(铁电极做阳极,石墨电极做阴极)。

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铁电极附近溶液变黄,且黄色渐渐向下移动,在具支U 形管底部生成灰绿色沉淀。

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在Fe 电极具支U 型管口检验,未变色。

在石墨电极上有气泡产生,经点燃,有黄色火焰并伴有轻微的爆鸣声。

反应本质:+→2Fe 2e - Fe
↓=++ Fe(OH)OH 2 Fe 2-2
32Fe(OH) Fe(OH)−−−−→−氧化性物质
O H 3 Fe H 3 Fe(OH)233+=+++ 3-3SCN Fe SCN Fe )(=++
↑→++2H 2e H 2
O 2H O 2H 222点燃+
4.更换新的饱和NaCl 溶液,并从两管口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石墨电极做阳极并将石墨电极连有的铁丝一并浸入电解质溶液中,铁电极做阴极。

接通电源,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电解时发现石墨电极上有气泡产生,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检验
变蓝,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变黄,将石墨电极具支管内的溶液倒入试管,加入几滴稀42SO H ,震荡,此时溶液为黄色,滴加KSCN 试剂,振荡,溶液由黄色变为血红色。

在铁电极上有气泡产生,并且铁电极附近的溶液变红,点燃气体有黄色火焰并伴有微弱爆鸣声。

反应本质:+→2Fe 2e - Fe
++−−−−→−32Fe Fe 氧化性物质
3-3SCN Fe SCN Fe )(=++
↑→2-
Cl 2e - 2Cl
-22-Cl 2I Cl 2I +=+ ↑→++2H 2e H 2
O 2H O 2H 222点燃+
六、注意事项
1.电解用饱和NaCl 溶液在使用前一定要精制,这样可除去其中的+2Ca 、+2Mg ,以避免在阴极附近出现白色混浊现象。

方法是:给盛有36g NaCl 的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边加热边搅拌,制成饱和溶液。

待稍冷却,滴入2滴酚酞试液,再注入含有NaOH 和32CO Na 各2g 的混合溶液至碱性。

静置数小时,待沉淀形成后过滤,将滤液加热至沸腾,稍冷后滴加盐酸至酚酞刚好变为无色为止。

2.电解NaCl 过程中,在滴入酚酞的溶液表面有时会出现一层白色胶体,这是由于酚酞在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变小之故。

七、相关文献及重点文献综述
实验能力和实验操作规范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但在现行课本中有不少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未能很好体现这一教学理念,有些实验的设计不太合理,甚至有些实验会严重污染教室环境。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便是其中一例,电解食盐水会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

氢气易燃,氯气有毒,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所以需要改进实验及实验装置。

方案一:1.在青霉素小药瓶中装入饱和食盐水,将大头针和一次性注射管分别插入青霉素小药瓶上方的塑料盖(切不可将大头针相碰),将一根大头针与电池盒的负极相连,另一根与电池盒的正极相连,然后装上电池,立即有大量气泡放出,观察到与正极相连的大头针附近大量的黄绿色气体,并有少许刺激性气味,将潮湿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

待气泡均匀产生时,用洗涤剂吹气泡,然后用火柴点燃气泡,会听见轻微的爆鸣声,不断重复。

打开瓶盖,加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药瓶中的溶液会变红。

实验完成,拿掉一节电池,则停止反应。

此装置的特点是;在验证电解产物2H 、2Cl 混合爆炸时,该装置安全,没有危险,便于控制。

由于用量很少,生成的2Cl 对环境污染很少。

有利于激发
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通过实验改进后,可以将此演示实验推广为课堂边讲边实验,不仅使学生掌握了电解原理及应用,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想办法来解释每步的实验现象,同时想方法来检验,养成积极思考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方案二:先在玻璃片上放一张直径为11cm 的滤纸,然后在滤纸中部依次平铺3-5张PH 试纸, 再用胶头滴管取饱和氯化钠溶液润湿PH 试纸。

接通电源, 将两碳棒竖立置于PH 试纸的两个点上, 两电极相距约3cm 。

a 电极作为阴极,其电极处的水电离的+H 得到电子生成2H , 而留在溶液里的-OH 使a 电极处的PH 试纸变蓝。

b 电阴作为阳极, 其电极处发生了氧化反应产生2Cl , ↑→2-Cl 2e -2Cl , 氯气溶于溶液中HClO HCl O H Cl 22+=+, 产生次氯酸, 次氯酸的漂白作用使电极与试纸接触出的PH 试纸变白产生一个白色圆。

产生的次氯酸和盐酸电离出的+H 向阴极迁移时, 则在外部产生一个浅红色的外圆。

阳极处的+H 向阴极迁移, 阴极处的-OH 向阳极迁移,从而造成两碳棒间的圆圈宽度大于外侧。

实验优点:实验微型化, 设计科学。

所需仪器较少, 操作更简单,现象明显。

生成的氯气是微量的, 对空气的污染很小, 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若该微型实验作为演示实验,结合多媒体现代教学仪器投影仪使用,能使学生更清楚的观察到实验过程及现象,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方案三:将饱和食盐水倒入到具支U 形管中,在阳极支管口处轻轻塞入一张湿润的淀粉KI 试纸,再接一尖嘴玻璃管通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可检验2Cl ,在阴极支管口处塞一团棉花,1-2分钟后即可取出棉团,用燃烧的火柴直接移到导管口检验氢气。

方案四:用2B 铅笔芯代替石墨棒电极,不但能减少石墨对氯气的吸附,还能减少石墨的颜色对黄绿色氯气的干扰;增加电极长度,减小两电极间的距离,提高电解速率,在短时间内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在阳极支管处放一个干燥管然后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干燥管中放用淀粉KI
试液浸过的棉花,不但能检验氯气,还防止氯气泄露。

八、参考文献
[1] 刘亚男.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微型实验[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24)
[2] 何性刚, 蔡发泉.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一个微型实验设计[J].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06)
[3] 蔡东华.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装置的改进和分析[J].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08, (04)
[4] 王良民. 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实验改进[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