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请从古老地层动物化石方面提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佐证

请从古老地层动物化石方面提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佐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球历史上生物演化的重要事件之一,它标志着生命多样性的迅速增加和生命形式的广泛出现。
古老地层中发现的动物化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佐证,这些化石记录了生命大爆发时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我们揭示了生命演化的奥秘。
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意义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发生于约5.4亿年前,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海洋生物经历了一次空前绝后的多样化和繁荣,几乎所有现存的动物门类都可以在这个时期的化石中找到。
这一事件对生物演化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于我们理解生命演化和地球历史至关重要。
二、古老地层动物化石的发现1. 三叠纪动物化石的种类和数量在寒武纪地层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动物化石,这些化石记录了当时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对这些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当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化规律。
寒武纪地层中出现了大量的硬壳动物化石,这表明当时硬壳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其种类和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2. 动物化石的分布和数量古地层中的动物化石分布广泛,数量丰富。
这些化石的分布规律和数量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生物群落的结构和环境变化。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海洋中的生物种类迅速增加,其中大部分是软体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这些动物化石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为我们解读生命大爆发提供了重要线索。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地球生命演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对于我们理解生命起源和多样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古老地层中动物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生命大爆发时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进而揭示生命演化的规律和地球历史的奥秘。
我认为深入研究古老地层动物化石对于理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通过对古老地层中动物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量证据支持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发生。
古地层中发现的动物化石记录了生命大爆发时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为我们理解生命演化和地球生态系统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线索。
什么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什么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
大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只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了。
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
在距今约5.3亿年前一个被称为寒武纪的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了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不约而同的迅速起源、立即出现。
节肢、腕足、蠕形、海绵、脊索动物等等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来了个“集体亮相”,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同时存在的繁荣景象。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及其成因浅析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及其成因浅析摘要主要后生动物门类化石在寒武纪初期的突然出现记录了生命史中一个从未有过的快速演化时期,这一事件被称为寒武纪爆发。
15.3亿年前,在一个短暂的瞬间里,地球上突然涌现出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不约而同地迅速出现。
节肢、腕足、蠕形、海绵、脊索动物等一系列与现代动物形态基本相同的动物在地球上“集体亮相”,形成了多种门类动物并存的繁荣景象。
这一现象至今仍被国际学术界列为“十大科学难题”之一。
破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谜,仍有若干困惑值得思考,三十多个不同门类的动物何以在寒武纪同时出现?还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表明寒武纪三十八门同时出现的生物是从瓮安动物渐变进化而来,那么,谁是寒武纪三十多个不同门类动物的共同祖先?寒武纪以来不同门类的动物进化速率何以如此悬殊?寒武纪原始脊椎动物何以出现几乎没有任何价值的原脊椎?这些问题至今仍未解开。
种种谜团在等待着我们揭晓。
关键词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起源与演化起源成因描述正文一.从埃迪卡拉动物群到伯吉斯化石动物群古生物学家斯普林于1940年在澳洲南部的埃迪卡拉山脉地区发现了第一个软躯体的后生动物化石,迄今,在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各地都已经发现了这种类型的化石组合即埃迪卡拉动物群。
2其化石最早出现于5. 65亿年前,顶峰期约在5. 6亿年前,其中,最晚出现的化石层位在5. 43亿年。
现已描述的属级化石有40多个,其中大部分为腔肠动物,少数节肢动物以及海鳃类,一些分类不明的遗迹化石。
它们体型奇特,常呈两侧对称的薄饼状和扇形等,大者直径可达一米。
至于它们和现生动物门类之间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它们是以其大而扁平的整个躯体表面吸收营养物质,因而可以归于现存的动物门类,这从而表现出与双胚层动物的可类比性;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它们与寒武纪以后的后生动物门类毫无关系,是与之平行的姊妹群,甚至认为它们根本不是后生动物,而是单细胞生物的聚合体。
不管争论的结局如何,毫无疑问,埃迪卡拉动物绝不是现存后生动物的直接祖先。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及其成因浅析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现象及其成因浅析1000字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指距今5.45亿年前,生命在地球上突然出现并繁荣昌盛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内,出现了大量的海洋动物,如三叶虫、腕足类、腔肠动物等,构成了现代生物演化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那么,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成因是什么呢?以下从几个方面进行浅析。
一、地球环境条件的变化
在寒武纪早期,地球上的环境条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地球表面的温度下降,海洋向更深的地方扩展,形成了更广阔的海底生态系统。
此外,当时的大陆只是一些岛屿,隔绝效应并不显著。
这些变化合起来,为新生物群的演化和繁荣提供了更为广阔和开放的机会。
二、生态剧变和生物胁迫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另一个重要成因是生态剧变和生物胁迫。
在生命大爆发前,海洋环境、环境中的富营养物和生物的生态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例如,寒武纪早期的海洋缺乏现代生态系统的消费者(食肉动物),而以浮游生物和藻类为主要组成。
而在生命大爆发的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某些生物可能处于生存危机之中,为了生存,它们必须进行适应,这也促进了生物进化的加速。
三、基因突变的积累
基因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进化中,基因突变的积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基因突变可以使得生物在对环境的适应上更具优势。
此外,通过基因突变和基因组改变的积累,生物会进一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物竞争,从而推动了生命的进化和繁荣。
综上所述,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成因是极其复杂的,其中既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生物本身生态结构和基因遗传的影响。
这也表明了生命正在不断适应着地球上的变化,进化和繁荣的历程从未停止。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证明温度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证明温度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达尔文的进化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恩格斯说,“在某一给定的地区的地理、气候等条件的逐渐变化(例如,中亚细亚的变干燥)的情况下,也是一样。
究竟动物和植物成员在那里是否相互压迫,这是无关紧要的;由这些变化决定的有机体的进化过程在照样发生”。
这就是说自然选择有多种因素,但不可能自然选择中的多种因素都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只能有一种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那自然选择中的那种因素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呢?世界上的生物学家们还没搞清楚。
地球膨裂说认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证明温度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地球膨裂说认为,要想搞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搞清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正原因。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被称为古生物学和地质学上的一大悬案。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自达尔文以来就一直困扰着进化论等学术界。
大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做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只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了。
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在2000多万年时间内出现在寒武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节肢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和环节动物等),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简称“寒武爆发”。
地球膨裂说认为“雪球地球’冰期后地温急聚升高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正原因。
“雪球地球”理论认为,地球在距今7.5亿到5.8亿年前曾经经历了一次极其严重而漫长的冰河时代——瓦兰吉尔期。
当时不仅陆地全部被冰川覆盖,海洋表面也被完全冻结,液态水靠来自地球核心的热量支持,存在于1公里厚的冰层下。
如果从太空看,地球完全是一巨大的“雪球”。
“雪球地球”假说最早由美国地质学家约瑟夫·可西文克博士1992年首先提出。
“雪球地球”的假说有哪些根据?第一,地球在距今6亿到8亿年间广泛发育了一层或多层称为“冰积岩”的冰川沉积,它代表了全球性的寒冷气候。
最著名的一次冰期发生在距今6亿年左右,几乎在现今所有大陆上都留下了可靠的记录,地质学上称为瓦伦格冰期。
澄江动物群—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澄江动物群—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寒武纪是地球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是从5.41亿年前到4.46亿年前,时长约为9500万年。
寒武纪最大的特点就是生命的大爆发。
在寒武纪的早期,地球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物,这些生物形态迥异,种类繁多,是地球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时期。
其中,澄江动物群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中最著名的生物群之一。
澄江动物群是发现于云南省澄江县的一处地质遗址,它是寒武纪时期的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代表,其时代跨越了大约5200万年。
澄江动物群是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寒武纪化石遗址之一,也是全球寒武纪时期化石的代表。
澄江动物群所在的时代被称为“中期寒武纪”,在这个时期,地球上的生命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群落,种类繁多。
澄江动物群的发现,对科学家研究寒武纪生命周期的演化,提供了珍贵的样本。
因此,在澄江动物群中发现的化石,非常有科学价值。
澄江动物群共包含了154种动物化石,其中包括了2种腔肠动物门,5种外套膜动物门,6种环节动物门,以及众多未知类群。
澄江动物群不仅化石种类多样,而且它们的生存方式也相当丰富。
例如:水母、海葵、软体动物、瘤胃动物、蠕虫和甲壳生物等。
澄江动物群中的化石,包含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以及众多的微化石。
这些化石的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双坚蓟虫、海绵动物、腕足动物、软体动物、介形类、六轮虫、三叶虫等。
其中以双坚蓟虫、六轮虫和三叶虫为代表的节肢动物化石相对较多,这些化石更加突显了澄江动物群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双坚蓟虫是一种节肢动物,在澄江动物群中较为常见的是其头胸部的化石,它们的特点是硬壳和关节性的肢体,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像昆虫和螃蟹的节肢动物都和双坚蓟虫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六轮虫则是一种茧叶类节肢动物,其特点是身体外部肢节扭曲,后端缩小成一只三角形的尾部突出,使其与其它蠕虫类矛盾不同。
三叶虫是澄江动物群中最具代表性的化石之一,它们是三叶虫纲的显生动物,拥有一个扁平的盾形体,以及嵌合的头胸部和尾部。
宇宙自然生命简史:49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相

宇宙自然生命简史:49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真相上期节目我们讲到莫里斯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无意中发现了一个大宝库,他们从此一头扎了进去。
这个英国研究小组的分类工作表明,寒武纪是一个无与伦比的生物体形大创新、大实验的年代。
在整个地球生命的历程中,前40多亿年,生命看不出来有任何的雄心壮志向着复杂前进,可是突然间,在距今5.3亿年左右的500万到800万年的时间中,所有直到今天仍然在世的生物体形结构都被创造出来了。
今天你看到的任何一种生物的体形结构,都是在那次寒武纪的生命大派对中被自然选择首次“设计”出来的。
然而,比创造更让人惊讶的是,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体形结构戛然而止了,也就是说,这些体型结构的生物没有继续演化下去。
根据古尔德的统计,至少有15种,很可能多达20种门类是我们所未知的(这个数字在大众中流传的说法很快上升到了100,远远多于研究寒武纪的科学家们所真正宣布的)。
古尔德在书中写道,“整部生命的历史,实际上是一个大规模淘汰、少数幸存的故事,而并不是很多人误以为的,是一种向着更多、更好、更复杂的稳定演化。
看来,进化上的成功,与玩彩票挺像的。
”在这个大浪淘沙的游戏中,有一种小生物着实幸运地留了下来,这对我们而言无比重要。
因为这种被称为皮凯亚虫的像蠕虫一样的小生物有一根最最简单的脊柱,它是已知的所有脊椎动物的最早祖先,当然也包括我们人类。
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在面对这样一个小蠕虫,但又不得不把它们当成是自己的直系祖先时的感受。
在布尔吉斯化石群中,这种小蠕虫并不多见,天知道它们离灭绝有多接近。
古尔德打过一个著名的比喻,经常会被引用,用来说明我们的进化成功是多么侥幸的一件事。
古尔德是这么说的,“如果我们把生命进化的录像带倒回到布尔吉斯页岩的那个年代。
从同一起始点再放一遍的话,像人类这样的智慧生物再次出现的几率微乎其微。
”古尔德的《奇迹的生命》一书于1989年出版后,褒贬不一,但在商业上却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生命的历程系列讲座(五) 寒武纪大爆发动物器官的创新浪潮

f{,lJ 1,扶 姑 娘 虫 }J}]有 已 的 眼 。 f J
微镜 卜,坎 fcl{i娘 虫 的 lJ 然 山 r’彩个小
H【{ 成 , 儿 有 对 人 的d,Hi ̄f…戊的暾 锐 『 :,说
明 精 细 的 fI】 绝 },1J也 已演 化 人 fi"JISSt段 ,
尾索动物和脊椎动物这些后口动物化石,另外, 括 了眼 点、复 眼 、透 镜 眼 与盲 眼等 ,呈 现 了与早古
还 有很 多鲜 为 人 知 的 难 以 归入 己知 动 物 门 类 的 生代 的生物 多样性相符合的趋势。
化石。因此 ,相对于寂静 的前寒武纪生命世 界,
在 己发 现 的澄 江 动 物 群 中,90%以上 具 有 眼
生最频繁、功能形态悬殊度最显著、生物结构造 等一系 列动 物功能 系统相关联 ,使得 澄江动物
型 可 塑性 最 强 的特 大 型 生物 大辐 射事 件 。
群能够适应 新环境 ,拓展新 天地 ,展现丰富多彩
1984年 ,我 国学者在云南发现了澄 江动物 的生态场景。因此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是动物器
灰姑 娘 虫头 自j眼 睛 复 原 图
帆 I, 以 人 瞍转 动 。 代 螃 的 d,Hk'-l{仃 一F个
, 坟 姑 娘 虫 或 许比 脱 代 的 虾 干¨螃 戬 的 /J 线 ,个f小 r: , 4I}l J.k:ii,j lI lI} fi:fj:脱落 ,所 以 :
嘤灯得 彩 、
》 化 石 论 坛
生 命 的历 程 系 列讲 座 (五 )
寒 武 纪 大 爆 发动 物 器 官 的创 新 浪 潮
冯伟 民
地球 生命 自距今38亿 年前诞 生以来,历经
澄江动物群的成功,固然有环境 的因素,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爆发的解释
有性生殖的产生 • 寒武纪距今5.42亿年前-4.88亿年,从化石资料来看 ,真核藻类大约在9 亿年前出现了有性生殖 ,实际上 ,有性生殖出现得更早。 有性生殖的发 生在整个生物界的进化过程中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由于有性生殖提供 了遗传变异性 ,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了生物的多样性 ,这是造成寒武爆 发的原因之一。
大爆发的解释
热休克蛋白(HSP90) • 生物体内有一种热休克蛋白 90 ( HSP90) ,它具有累积很多 DN A突变 , 并不即时在外观形态上进行表达的特异功能。极端的环境条件可以改变 热休克蛋白 90的功能 ,一下子释放所累积的DNA突变 ,使各种不同形态 的生物体几乎同时出现。 • 寒武纪三叶虫首现层以下的样品中 ,发现了极高的铱异常,铱异常是陨 星撞击地球的可靠标志。 • 这就是说 ,在寒武纪前期 ,地球曾频繁地受陨星的撞击,正是寒武纪前期 频繁的陨星撞击这种极端的环境条件 ,成为一个重要的触发因子 ,它改变 了寒武纪前原生动物体内热休克蛋白90的特异功能 ,使之一下子释放所 累积的DNA突变 ,形成所谓的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参考文献
[1]朱茂炎.动物的起源和寒武纪大爆发_来自中国的化石依据[J].古生物学 报,2010(03) [2]裴雪重.对进化论是坚持还是否定——关于“寒武纪生命大爆炸”的思考[J].科 技导报,1997(03) [3]段邦宁.关于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原因_与陈均远先生商榷[J].湖北师范学院 学报,1998(03) [4]刘本林.海平面下降_地球水陆变迁的历史趋势_兼论前寒武纪生物大爆发的 成因[J].世界科学.2004(05) [5]张兴亮,舒德干.寒武纪大爆发的因果关系[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06) [6]崔明昆,鲁玲.寒武纪声名大爆发探究[J].生物学通报,2000(07) [7]孙毅霖.试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对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质疑[J].上海交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大爆发的解释
环境激发因素 有性生殖的产生 Hox基因假说 热休克蛋白(HSP90) 雪球地球 生态收割者假说 生态空位学说 广进化论 天文事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爆发的解释
环境激发因素 • 前寒武纪-寒武纪转换时期(距今6亿年前后)是地质历史上最为关键的时 期之一。在这一时期,随着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和冈瓦纳大陆聚合, 大量生命繁衍需要的无机盐由此向海洋富集,与此同时,大气自由氧含 量的上升使全球表层海水彻底氧化。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利好,使得后生 动物(又称多细胞动物)这一更复杂更高等的生命在前寒武纪晚期的埃迪 卡拉纪(6.35-5.41亿年前)开始崛起,并在寒武纪早期发生大规模辐射式 演化。
THANK YOU!
大爆发的介绍
我国寒武纪重要动物化石群 澄江动物群 埃迪卡拉纪宏体碳质膜化石群 西陵峡生物群 高家山生物群 寒武纪梅树村期动物群 筇(qióng)竹寺期动物群 …
这些化石证据可以说明,动物起源于 浅水,并逐步向深水迁移,在筇竹寺期 动物的生态空间扩展至深海.因而,筇 竹寺期是动物寒武纪大爆发高峰期。 寒武纪大爆发不仅是动物造型的大爆 发,也是生态空间的大扩展。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小组成员:杜丽娜、胡梦男、裴晓艳、宋苗苗、汤冬蕾、 王丹苗、王迪、周贻炜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大爆发的介绍 大爆发的解释 关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思考
大爆发的介绍
大约6亿年前,在地质学上称作是寒武纪的开始,绝大多数无脊椎动物门在 几百万年的很短时间内出现了。这种几乎是“同时”地、“突然”地出现在寒武 纪地层中门类众多的无脊椎动物化石,而在寒武纪之前更为古老的地层中 长期以来却找不到动物化石的现象,被古生物学家称作“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简称“寒武爆发”。
大爆发的解释
Hox基因假说 • Hox基因:控制生物胚胎的形成,它们的数量和结构形式决定生命体的 形态。它是一种“同源异形”基因,在发育过程中控制身体各部分形成的 位置。如果Hox基因发生突变,会使动物某一部位的器官变成其他部位 的器官,这就叫做“同源异形”。 • Hox基因假说:Hox基因数量太少时,生命体的形式处于迟钝状态,而 当某些前寒武纪生命体中的Hox基因积聚到一个极限水平,便使寒武纪 生命形态以极高的速度出现,从而发生大爆炸。但这个假说无法解释为 什么在寒武纪之后,生命体中的霍克斯基因增加了,生命的多样性却非 但没有扩大反而缩小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霍克斯假说是不十分恰当 的。
关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思考
“寒武纪生命大爆炸”中生命存在形式的飞跃,强烈地冲击了进化论。 对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 达尔文的基本观点仍然是正确的; • 进化论已经不能解释“生命大爆炸”,但进化论的原则是对的,需要修改、补充,将其 完善; • 达尔文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应该否定。 • 间断平衡理论:进化和新物种的产生不可能发生在一个物种主要群体所在的核心地区, 只能发生在边缘群体所在的交汇地区。那里生存压力大,环境复杂,物种的变异容易 遇到合适的环境,并且边缘的隔离作用使得变异可以累积和发展,进而成为新物种。 • “间断平衡”理论认为,生物的进化不像达尔文所言是一个缓慢的连续渐变积累过程, 而是长期的稳定与短暂的剧变交替的过程,从而在地质记录中留下许多空缺。澄江动 物群的发现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并非总是渐进的,而是渐进与跃进并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