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部编版新人教版七下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期中复习)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
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
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
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
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
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
”《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
②让:责备。
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词语。
(1)及.鲁肃过浔阳()(2)即更刮.目相待()(3)肃遂.拜蒙母()(4)唯傅修期耳.()2.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3.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翦①将伐楚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②。
将行,请田宅甚众。
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
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
大笑。
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③。
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④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而疑我邪?”(选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有删改)【注】①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
②霸上:即灞上,在今西安市东白鹿原。
③五辈:五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常考知识汇总(全册)

《孙权劝学》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8.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
(2)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9.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
请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
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
鲁肃:直爽、敬才、爱才;忠厚的长者。
省笔墨,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木兰诗》重点句子翻译(注意括号内的字词)1.不闻机杼声。
(机杼声)不能听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流水鸣溅溅)只能听到黄河汹涌奔流的哗哗声。
3.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胡骑鸣啾啾)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多年之后壮士(得胜)归来。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好版)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假设出其中;星汉灿烂,假设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咏雪〔《世说新语》〕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假设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分开了,陈太丘分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
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元方答复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分开了。
”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
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分开了。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誉;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7、论语十二章〔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文言文阅读。
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魏学洢《核舟记》)乙一乐工能刻木为舟。
大可二寸,篷桅橹舵咸具。
二人对酌于中,壶觞①饾饤②满案,一人挽篷索,一人握橹,一人运舵,皆有机能动,放在水中,能随风而行,略无欹③侧。
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周辉《刻木巧匠》)【注释】①壶觞:酒器。
②饾饤:dòu dìnɡ,供陈设的食品。
③欹:qī,斜。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
①绝类弥勒________②诎右臂支船________③二人对酌于中________④皆有机能动_______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②一舟必需白金一两,好事者竞趋焉。
(3)两文在表现雕刻家精湛技艺时写法上有何不同?从技艺的角度比较,你觉得是木舟精巧,还是核舟精巧?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像;同“屈”弯曲;相对饮酒;机关(2)①都能就着(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归纳(最新完整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归纳
(最新完整版)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古文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
以下是对这一学期古文知识点的梳理:
单元一:启航篇
古文知识点1: 研究古文的重要性和目的
古文知识点2: 古文阅读方法和技巧
单元二:情景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情景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寓言和象征意义
单元三:书香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名句和典故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
单元四:物竞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物象描写和意象隐喻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感官描写和意境表达
单元五:龙跃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夸张和戏谑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对仗和反问
单元六:山水篇
古文知识点1: 古文中的山水描写和意境构造
古文知识点2: 古文中的比喻和拟人表达
本文档所列知识点为七年级下册部编人教版古文的核心内容,希望对学生的古文研究和理解有所帮助。
注意:本文档归纳整理自部编人教版教材,内容来自公开可查证的资料。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专题二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复习专题二课内文言文复习专题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山东省东营市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部编语文期末分项复习专题二课内(教读篇目)文言文阅读专题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加点字。
(1)卿今当涂掌事当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涉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往事耳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卿今者才略才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博士”在文中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结束全文,试谈谈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2分)4、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2分)(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5、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是什么?(4分)6、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5分)木兰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木兰当户织()昨夜见军帖()旦辞爷娘去()万里赴戎机()著我旧时裳()安能辨()()我是雌雄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愿为市鞍马市:买东市买骏马市:集市B.出郭相扶将郭:外城木兰不用尚书郎不用:不愿作C.朔气传金柝朔:北方策勋十二转策勋:记功D.军书十二卷十二卷:十二本赏赐百千强强:有余3.填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二)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
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
父彦与高士廉有旧。
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
廉以故人子,引令坐。
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
”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请诵之,果通。
复请倒诵,又通。
乃跪谢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向傍窥而记耳。
”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
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①释担而立________②康肃忿然曰________③尔安敢轻吾射________④徐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⑤引令坐________⑥复请倒诵________(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①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②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②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案】(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2)A;B(3)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②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___劝学______对___说:“你现在要处理政务,不能不研究!”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由拒绝。
___说:“我并不想让你成为博士,但你应该涉猎一下,了解历史。
你说你忙,谁比我更忙呢?我常常读书,感觉受益匪浅。
”___开始研究。
当___路过寻阳时,与___交流,大为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华非比寻常!”___回答说:“三天不见,当以新的眼光看待对方。
大哥,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呢?”于是,肃向蒙的母亲鞠躬致意,结为好友后离开。
木兰诗唧唧复唧唧,___当户织。
听不到机杼声,只听到女儿的叹息。
问女儿在想什么,在念什么。
女儿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在念什么。
昨晚看到了军令牌,可汗要出兵,军令有十二卷,每卷都有父亲的名字。
___没有儿子,___没有长兄,愿意为父亲去买马鞍,代替父亲上战场。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马鞍,南市买马头,北市买长鞭。
早上告别父母,晚上在黄河边住宿,听不到父母的呼唤,只听到黄河流水哗哗作响。
早上告别黄河,晚上到了黑山头,听不到父母的呼唤,只听到燕山上胡骑的鸣叫声。
”走了万里路,冲上了险关,像飞一样地过关山。
北风传来金鼓声,寒光照亮铁衣。
将军战死,壮士十年归来。
”回到了皇帝的面前,皇帝坐在明堂上。
颁发了十二次勋章,奖赏了成千上万的勇士。
可汗问___想要什么,___不想当官员,只想飞驰___,送儿子回到故乡。
”父母听到女儿回来了,走出城外迎接;姐姐听到妹妹回来了,整理红色的装扮;弟弟听到姐姐回来了,拿着刀来磨,准备宰杀猪羊。
打开东阁的门,坐在西阁的床上,脱掉战时的衣服,穿上旧时的衣裳。
站在窗前梳理着云鬓,对着镜子贴上黄色的花朵。
出门看到火伴,火伴都惊讶地说:‘我们一起走了十二年,没想到___是女孩子。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怎么分辨雄雌?卖油翁______是一位善于射箭的人,当时无人能及。
他曾在家圃练射箭,有一个卖油的人放下油桶,站在那里看了很久都没有离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下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班级:姓名:《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朝代)史学家。
本文选自《》,是我国一部重要的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 (人名)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1.初.,权谓.吕蒙曰()()2.卿今当涂掌事....()()3.蒙辞.以军中多务() 4.肃遂.拜蒙母()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但当涉猎..() 7.见.往事..耳()()8.卿言多务,孰若..孤() 9.蒙乃.始就学()10.及.鲁肃过.寻阳()()11.卿今者才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问题探究】1.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解释。
(1):。
(2):。
2.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4.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用原文词语填空)5.孙权是怎么劝勉吕蒙学习的?6.学了本文给你什么启示?《木兰诗》【文学常识】《木兰诗》选自(朝代)(人名)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方的一首民歌,与,合称为“乐府双壁”。
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不慕名利、忠孝两全的女英雄形象。
【通假字】:对镜帖花黄:通,。
【古今异义】1.卷卷有爷名爷:古义:今义:2.双兔傍地走走:古义:今义: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今义:4.出郭相扶将郭:古义:今义:5.木兰当户织户:古义:今义:【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愿: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词语活用】1.策勋十二转策:()2.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骑:()【重要实词】1.木兰当户织当:()2.问女何所忆忆:()3.昨夜见军帖帖:()4.唯闻女叹息唯:()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6.旦辞爷娘去旦:()7.朔气传金柝朔:()8.策勋十二转策勋:()9.赏赐百千强强:() 10.出郭相扶将扶将:()12.著我旧时裳著:() 13.当窗理云鬓云鬓:()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迷离:()【特殊句式】1.省略句:愿为市鞍马。
愿为(此)市鞍马(此”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翻译:2.倒装句: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翻译:3.互文现象:所谓“互文”,即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的,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是古诗文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翻译:②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③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④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成语】写出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并解释。
:【内容理解】1.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2.侧面表现木兰谨慎、机智的句子:3.通过议论赞美木兰的才智和勇武精神:《卖油翁》【作家作品】欧阳修,号,晚年又号,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
【重点字词】1.自矜:()2.释担:()3.睨:()4.发矢:()5.但微颔之:()()6.但手熟尔:()7.忿然:()8.尔安敢轻吾射:()()9.以我酌油知之:()10.乃取一葫芦置于地:()()11.以钱覆其口:()()12.徐以杓酌油沥之:()()()13.因曰:() 14.康肃笑而遣之:()【通假字】但手熟尔:同,。
【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以我酌油知之.()以杓酌油沥之.()笑而遣之.()以我酌油知之.()释担而.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康肃笑而.遣之()【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今义:尔安.敢轻吾射古义:今义:【句子翻译】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无他,但手熟尔。
3.以我酌油知之。
4.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文章主旨】本文通过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内容理解】1.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3.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4.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陋室铭》【作家作品】刘禹锡,字,(朝代)文学家。
有“”之称。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的节操和的情趣。
【重点字词】1.有仙则名名:()2.有龙则灵灵:()3.斯是陋室斯:()4.惟吾德馨惟:()馨:()5.苔痕上阶绿上:()6.草色入帘青入:()8.谈笑有鸿儒鸿儒:()9.往来无白丁白丁:()10.可以调素琴调:()素琴:()11.无丝竹之乱耳丝竹:()乱:()12.无案牍之劳形劳:()形:()案牍:()之:()13.何陋之有?之:()14.陋室铭铭:()【句子翻译】1.孔子云:“何陋之有?”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内容理解】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陋室不陋”的?3.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一句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为什么要这样写?5.文章以孔子的话结尾,用意何在?《爱莲说》【作家作品】周敦颐,字,(朝代)哲学家。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重点字词】1.蕃:()2.独:()3.濯:()4.清涟:()5.妖:()6.亭亭:()7.植:()8.亵:()9.谓:() 10.鲜:() 11.宜:()12.蔓:() 13.枝:()14.益:()1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而:()16.水陆草木之花之:()【句子翻译】1.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莲,花之君子者也。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内容理解】1.本文主要写“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文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千古流传的名句,请从其象征意义入手谈谈你的认识。
3.课文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河中石兽》【文学常识】纪昀,字,(朝代)文学家,生性诙谐风趣,任《四库全书》总纂官。
《四库全书》按内容分为、、、集四档,总名为“四库全书”。
本文选自《》一书,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全书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
【字词解释】1.临:()2.河干:()3.圮:()4.并:()5.阅:()6.募:()7.求:()8.竟:()9.棹:()10.以为:() 11.曳:()12.闻:()13.尔辈:()14.究:()15.是:()16.木杮:()17.物理:()18.岂:()19.为:()20.去:()21乃:() 22.湮:() 23.耳:()24.沿:() 25.颠:()26.服:()27.确论:()28.闻:() 29.凡:()30.失石:()31.当:() 32.盖:()33.啮:()34.坎穴:() 35.至:()36.倒掷:() 37如是:()38.不已:()39.遂:() 40.溯流:()41.固:()42.如其言:()43.然则:()44.但:()45.臆断:()48.欤:()【一词多义】闻之.笑曰:沿河求之.:一老河兵闻之.:当求之.于上流: 其反激之.力: 求之.下流求之.地中: 【古今异义】1.干:古义,今义。
2.阅:古义,今义。
3.物理:古义,今义。
4.是:古义,今义。
5.已:古义,今义。
6.但:古义,今义。
【句子翻译】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2.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5.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内容理解】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寺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是正确的?2.本文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3.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参考答案《孙权劝学》【作家作品】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主题探究】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2.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对 2.卿今当涂掌事....:当权;管理4.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 4.肃遂.拜蒙母:于是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通“耶”6.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7.见往事耳...:了解;指历史8.卿言多务,孰若..孤:谁;比得上9.蒙乃.始就学:于是,就10.及.鲁肃过.寻阳:到……的时候;到 11.卿今者才略..:才干和谋略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重新;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1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认清事物【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推辞。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管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说事务多,谁能比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人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成朋友然后分别了。
【问题探究】5.文章出了两个成语。
(1)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2)吴下阿蒙:指学识浅薄的人。
6.文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孙权:善劝,关心属下;吕蒙:善于听取意见、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侧面描写,作用是:体现吕蒙的惊人长进,说明学习的必要性。
8.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涉猎、见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