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熟记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单元知识盘点

三数下《年、月、日》单元知识盘点班级姓名【需要孩子理解并熟记的常识】:①一年有12个月,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②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③大月31天,小月30天,平年二月是28天,闰年二月是29天。
④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再闰。
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⑤一年有四个季度。
第一季度包括:一月、二月、三月,第一季度在平年共90天,闰年91天;第二季度包括:四月、五月、六月,共91天;第三季度包括:七月、八月、九月,共92天;第四季度包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共92天。
⑥一年中特殊的日子:1月1日元旦节;3月8日劳动妇女节;3月12日植树节;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5月1日劳动节;5月4日青年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党的生日;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12月25日圣诞节。
【计算经过天数】:按算法分为三种情况。
一、算头不算尾,例如:学校7月4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这个暑假有多少天?分析:“7月4日开始放暑假,9月1日开学”,假期包括7月4日,不包括9月1日。
计算时要吧7月4日算进去,9月1日不算进去。
7月放假天数:31-3=28(天)总天数:28+31=59(天)二、两头算,例如:妈妈5月4日到5月27日要出差,妈妈一共要出差多少天?分析:妈妈出差的天数应该同时包括5月4日和5月27日,头尾两天都要算进去。
27-3=24(天)三、算尾不算头,例如:3月21日是星期二,5月15日是星期几?分析:从星期二开始往后再数7天,还是星期二。
每往后数几天,就是星期二再加几天。
我们可以从3月21日后面一天算起,算到5月15日,看经过了多少天,再按周期计算。
3月经过天数:31-21=10(天)总天数:10+30+15=50(天)50÷7=7(周)……1(天)所以,5月15日是星期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汇总[1]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汇总[1]](https://img.taocdn.com/s3/m/482409750b1c59eef8c7b425.png)
《年月日》重要知识点(一定要熟读熟记)
(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每年有7个大月,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有30天的月份是小月,每年有4个小月,是4月、6月、9月、11月。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3)7月和8月、12月和1月都是连续的大月。
在同一年中,那么只有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有366天。
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7)练习:1926年是年,2000年是年,2100年是年,1940年是年,2009年是年,1938年是年,2016年是年。
(8)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诞生的,到2012年7月1日是建党周年
(9)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平年的第一季度有90天,列式。
闰年的第一季度有91天,列式。
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每年固定是91天,列式。
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每年固定是92天,列式。
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每年固定是92天,列式。
(10)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有52个星期零1天,列式。
闰年有52个星期零2天,列式。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知识点总结讲解一、认识年份:1.年份由4个数字组成,表示从公元纪年法开始计算的年数。
2.用数字表示年份时,前两位数表示世纪,后两位数表示年份。
3.前两位数以19开头的是20世纪,以20开头的是21世纪。
二、认识月份:1.一年分为12个月份,每个月的天数不同。
2.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和12月有31天,4月、6月、9月和11月有30天,2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3.闰年是指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的年份,或者能被400整除的年份。
例如,2000年是闰年,1900年不是闰年。
三、认识日期:1.每个月的日期从1号开始,最大日期根据月份不同而变化。
2.表示日期时,通常使用阿拉伯数字加上英文缩写的月份。
3.日期可以简写为“年-月-日”的形式,例如2023年11月13日可以写作2023-11-13。
四、年份的计算:1.计算两个年份之间的年数时,只需将两个年份相减即可。
2.计算年份之间的差距时,需要考虑是否跨越了一个世纪。
如果是在同一个世纪内,则直接相减;如果跨越了一个世纪,还需要考虑闰年的影响。
五、月份的计算:1.计算两个月份之间的月数时,只需将后面的月份减去前面的月份即可。
2.如果计算结果为负数,则需要将结果加上12,表示跨越了一年。
六、日期的计算:1.计算两个日期之间的天数时,可以使用日历或借助计算机工具进行计算。
2.借助计算机工具时,只需将后面的日期减去前面的日期即可。
七、常见的节日和纪念日:1.元旦:每年的1月1日,是新年的第一天。
2.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中国传统的新年。
3.妇女节:每年的3月8日,庆祝妇女权益和社会地位。
4.劳动节:每年的5月1日,庆祝全世界劳动者的节日。
5.儿童节:每年的6月1日,庆祝儿童的节日。
6.国庆节:每年的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三年级年月日重点笔记

三年级年月日重点笔记摘要:一、年月日的基本概念1.年、月、日的定义2.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二、时间的计算方法1.公历与农历的转换2.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3.大月和小月的划分4.时间的推算:日期、星期、农历三、时间的应用1.日常生活时间的表达2.节日、纪念日的时间3.时间的规划与管理四、总结与拓展1.年月日的学习意义2.年月日的实际应用场景3.培养时间观念的重要性正文:一、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年、月、日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时间单位,它们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年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公历年为单位。
月是月球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农历月为单位。
日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通常以24 小时为单位。
在我国,我们通常使用公历来进行日常生活的时间管理,但在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中,农历仍然具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了解年月日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二、时间的计算方法1.公历与农历的转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将公历与农历进行转换。
例如,在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我们需要知道农历的具体日期。
同时,在一些黄历、八字命理等方面,也需要对农历进行了解。
2.闰年和平年的判断方法为了弥补地球公转与历法时间的误差,人们在公历中引入了闰年的概念。
闰年是指公历年份可以被4 整除但不能被100 整除的年份,或者是可以被400 整除的年份。
闰年的2 月有29 天,而平年的2 月只有28 天。
3.大月和小月的划分在我国的公历中,每个月的天数并不相同。
大月有31 天,小月有30 天。
通过记忆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我们可以轻松地区分大月和小月。
4.时间的推算:日期、星期、农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具体的日子,还需要知道星期几以及农历的日期。
通过日历或者电子设备,我们可以轻松地查询到这些信息。
三、时间的应用1.日常生活时间的表达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常常需要表达时间。
例如,约会、上课、下班等场景。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知识点是网络课程中信息传递的基本单元,研究知识点的表示与关联对提高网络课程的学习导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欢迎大家参考阅读!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年月日》(一)年、月、日部分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
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
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
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
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周年。
用2008-1949=59周年(二)24时计时法部分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4.求经过的时间。
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年、月、日和24小时计时法》知识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年、月、日和24小时计时法》知识点总结:
一、时间单位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
2.每年有12个月,其中7个大月,每个大月有31天,分别是1月、3月、5
月、7月、8月、10月、12月;4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4月、6月、9月、11月。
3.连续的大月有7月和8月,天数是共62天。
4.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5.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
二、24小时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小时表示,普通计时
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小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
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
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
4.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
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
5.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
过时间)★(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6.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2020-10-21三年级下册数学《年月日》的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年月日》(一)年、月、日部分1.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4个季度(1、2、3月为第1季度;4、5、6月为第2季度,;7、8、9月为第3季度;10、11、12月为第4季度)。
2.记大小月的方法:1、3、5、7、8、10、腊,31天永不差;4、6、9、冬,30整,只有2月二八九。
7个大月,4个小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3.平年全年有365天,平年2月是28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下半年有184天。
平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1天。
4.闰年全年有366天,闰年2月是29天,闰年的上半年有182天,下半年有184天。
闰年全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2100等不是闰年,而1600、2000、2400等是闰年。
6.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7月和8月。
7.一个人今年20岁,但只过了5个生日,他是2月29日出生的。
8.计算周年的方法是用现在的年份减去原来的年份得的数就是周年。
如:到2008年10月1日,是中国成立(59 )周年。
用2008-1949=59周年(二)24时计时法部分1.年月日、时分秒都是时间单位。
2.在一日里,钟表上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
所以,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
3.1日(天)=24小时 ;1小时=60分 ;1分=60秒4.求经过的时间。
如:一辆汽车上午8:20出发,到下午5:50到达终点,一共行使多长时间。
第一步要先进行换算:把下午5:50变成24时计时法的形式5:50+12=17:50,第二步用17时50分-8时20分=9时30分,就求出了经过的时间。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记忆口诀

大、小月口诀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分别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平年闰年歌
1.四年一闰、百年不全闰、四百年又闰。
平年、闰年好判断, 个位是奇(ji)(单数)不用除,一看就是有余数; 一般年份后两位,整百年份两0前,分别除以4来判, 有余数是平年,干干净净是闰年。
2.年号除以四,没余是闰年。
天数三六六,二月二九天。
年号除以四,有余一二三。
平年三六五,二月二八天。
二零零零年,特殊不好算。
除数是四百,没余是闰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下学期年、月、日概念整理(要求熟记)
一、这些空我会填。
1、一年有()个月,其中大月有()个,小月有()个,()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2、大月有()月;小月有()月。
3、2月有()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4、平年一共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闰年一共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5、一个月最少有()个星期日,最多有()个星期日。
6、一年有()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月;第二季度是()月;
第三季度是()月;第四季度是()月;
通过上表我发现:因为平年、闰年的关系,只有第()季度的天数不一样,其他季度的天数总是不变的。
8、平年的上半年有()天。
(提示:可以把平年的第一、二季度加起来)
闰年的上半年有()天。
(提示:可以把闰年的第一、二季度加起来)
不管平年、闰年,下半年总是()天。
(提示:可以把第三、四季度加起来)9、通常每4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所以一般公历年份是()的倍数的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的倍数才是闰年,如1900是()年,2000年是()年,2100年是()年,1600年是()年。
(提示:1900÷400可以看做19÷4计算)10、一年中,()月和()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在年历表上第一年的()月和第二年的()月也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二、这些日子我知道。
元旦:国际劳动妇女节:
植树节:国际劳动节:
国际儿童节: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建军节:中国的教师节:
我国的青年节:我国的国庆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