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毛雪颖 20132081(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13届应用心理系)摘要目的实验主要探究视、听两种不同感觉通道的简单反应时的差异性,以及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长短。
方法大学生两名作为被试,采用Psykey3.1心理教学系统软件进行实验。
结果由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t检验,t= 2.0347< t0.05=2.048;由对4种色光的选择反应时t检验,t=3.366> t0.05=2.021。
结论视觉简单反应时较听觉简单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反应时与简单反应时存在显著性差异,选择反应时大于简单反应时。
关键词实验心理学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Psykey3.1心理教学系统视觉反应时听觉反应时1引言反应时是指从集体接受刺激到做出回答所需要的时间,即S-R的时间间隔,也称反应潜伏期。
反应时的概念最早是由天文学家提出的。
关于它的研究也是从天文学家开始,继人差方程和赫尔姆霍茨(1850)对青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后,荷兰生理学家唐德斯(Donders)第一次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反应时。
他试图揭示反应时任务中的一些心理加工过程。
为此,他设计了两类反应时任务——简单反应时(simple reaction time)和选择反应时(choice reaction time)任务。
简单反应时(也称A反应时),在这类反应时任务中,单独呈现一个刺激,观测者立即做出反应,此时只有一个刺激、一种反应;简单反应时为包含在更复杂的反应中的认知操作提供了一个基线。
选择反应时(也称B反应时),就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在选择反应时实验中,给被试呈现几种不同的刺激,要求被试做出几种相应的反应。
在B任务中,刺激和反应都在一个以上,每一个刺激都有其对应的唯一反应。
一个反应包括发生于简单反应中的基线反应,还包括刺激确认和反应选择的认知操作。
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又要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
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篇一: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测定光选择反应时的程序,了解光选择反应时不同于光简单反应时的特点。
实验器材:Jgw-b型心理实验台中反应时单元,计时计数器单元,手键一个。
实验步骤: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续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侧面版左下方“手键”插口。
2.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起“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光刺激。
4.要求被试将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别放在反应时手键的红键、绿键、黄键上做按键状。
5.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请你注视刺激呈现窗,如果看到红光,就迅速地用食指按红键;如果看到绿光,就迅速地用中指按绿键;如果看到黄光,就迅速地用无名指按黄键。
要求又准又快,不许提前按键。
如果提前按键或错误反应,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呈现4秒后仍未反应,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新开一组。
6.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学习”一侧,同时按“选择反应时”键。
每种色光练习3次。
主试按打印键,打印实验结果。
若重新开始另一单元,则需按“复位”键后再按“选择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
每个被试连续完成3个单元。
7.练习结束后,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测试”一侧,按“复位”键后再按“选择反应时”键,正式实验开始。
8.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以及所得的反应时的平均数、标准差如下:实验讨论:1.比较光选择反应时和光简单反应时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答:光选择反应时和光简单反应时相比,光简单反应时所用的时间会比光选择反应时要少。
原因:光选择反应时的过程中,被试需要先观察光的出现(这过程属于简单反应时阶段),接着要在大脑里作出辨别:是红光、绿光还是黄光(属于辨别反应时阶段),最后按键作出选择(属于选择反应时阶段)。
简单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实验(西南大学心理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本实验通过学习掌握测定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的实验程序,并了解选择反应时不同于简单反应时的特点。
以14名大学生为被试,在JGW-B型心理实验台上分别对单一刺激和多种刺激的声和光的反应时进行研究。
实验时先让被试练习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为20次,其中2次为侦察刺激;然后让被试连续完成三个单元。
分别统计四个实验得到的数据,计算其平均数和标准差。
结果表明,选择反应时的标准差和平均数均大于简单反应时,声的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均大于光。
可以看出,选择反应比简单反应所需时间长,声比光的反应时间长。
关键词声光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1.引言反应时间是心理实验中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反应变量之一。
反应时也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明显反应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是包括三个时段:第一时段,刺激使感受器产生了兴奋,其冲动传递到感觉神经元的时间;第二时段,神经冲动经感觉神经传至大脑皮质的感觉中枢和运动中枢,从那里经运动中枢到效应器官的时间;第三时段,效应器官接受冲动后开始效应活动的时间。
简单反应时间是给予被试者以单一的刺激,要求他作同样的反应。
被试的任务很简单,他预先已知道将有什么样的刺激出现并需要作出什么样的反应。
选择反应时间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
对反应时间的研究最先始于天文学家Bessel对于人差方程的研究。
最早将反应时间的测量用于心理实验的是荷兰生理学家年以后,冯特及其学生对反应时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
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为了揭示信息加工过程和特点,反应时间的测量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内隐学习领域出现了一种名为序列反应时的研究方法,10年后,刚刚萌发的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也出现了一种基于反应时范式的研究方法——内隐联想测验。
其中,系列反应时范式是尼森()比勒姆()于1978年提出的。
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报告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报告引言:选择反应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它探究了人们在面对不同刺激时的决策过程和行为反应。
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参与者在不同条件下的选择反应,揭示人类决策行为的心理机制。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了经典的选择反应范式,参与者被要求在屏幕上出现的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
实验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即时奖励”和“延迟奖励”。
实验一:即时奖励在这一部分,参与者需要从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每个选项都对应着不同金额的即时奖励。
实验者会记录下参与者的选择和反应时间,并计算出参与者对于不同金额的即时奖励的偏好程度。
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在面对即时奖励时,更倾向于选择较大金额的选项。
这一结果符合经济学中的“时间偏好”理论,即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即时满足感,而忽视了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实验二:延迟奖励在这一部分,参与者需要从两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每个选项都对应着不同金额的延迟奖励。
实验者会记录下参与者的选择和反应时间,并计算出参与者对于不同金额的延迟奖励的偏好程度。
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于即时奖励,参与者对于延迟奖励的选择更加复杂。
一部分参与者更倾向于选择较大金额的延迟奖励,表明他们重视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而另一部分参与者则更倾向于选择较小金额的即时奖励,显示出他们更注重即时满足感。
讨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面对不同奖励条件时的选择反应存在一定的差异。
即时奖励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偏好,而延迟奖励则需要更多的思考和权衡。
这一结果与现实生活中的决策行为相吻合,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即时利益的驱动,而忽视了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部分参与者对于延迟奖励的选择存在个体差异。
这可能与个体的性格、经验和价值观等因素有关。
进一步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探究这些因素对于选择反应的影响。
结论:本实验通过选择反应范式,揭示了人们在面对即时奖励和延迟奖励时的选择行为和心理机制。
研究发现,人们更容易受到即时利益的驱动,而忽视了长期利益的最大化。
反应时实验的实验报告

反应时实验报告姓名:XXX 区队:2013级应用心理学二区队学号:XXXXXX 日期:2015年12月8日指导老师:罗勇合作者:韩超慧陈相纬李俊良叶磊陈磊杨特张雅丽张游章倩实验名称: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摘要】目的:(1)学会反应时的测定方法及仪器的使用、材料的整理与计算;(2)了解选择反应时、辨别反应时的特点及区别;(3)探索选择反应在性别上的差异性;(4)探索辨别反应中个体间及各颜色本身反应时的差异性;(5)通过选择反应时实验验证不同颜色是否会造成反应时时间长短的差异;(6)探讨训练效应是否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
方法:实验采用反应时测定装置测量了10名被试对四种光(红黄蓝绿)的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结果: (1)由表1中数据可知p值皆>0.05,所以选择反应时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性; (2)由表3数据可知,有的p值大于0.05,有的小于0.05,辨别反应时中个体对各颜色差异上,有显著差异; (3)由表4数据可知对四种光的选择反应时差别显著。
结论:(1)选择反应时不存在男女差异;(2)辨别反应时在个体上存在差异性;(3)选择反应时实验不同颜色会造成反应时时间长短的差异;(4)训练效应对反应时时间产生影响;。
【关键词】辨别反应时选择反应时视觉差异性1引言反应时,又称反应潜伏期,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明显的反应开始时的所需要的时间。
刺激作用于感官引起感官的兴奋,兴奋传到大脑,并对其加工,再通过传出通路传到运动器官,运动反应器接受神经冲动,产生一定反应,这个过程可以用时间作为标志来测量,这就是反应时。
反应时一般分为简单反应时、辨别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三种。
简单反应时是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二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
辨别反应时是告知被试对主试规定的特定刺激做出反应,然后呈现多种视觉刺激,被试在看到特定刺激后做出反应。
选择反应时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所需要的时间。
反应时实验报告

实验一声简单反应时三试验程序1、接上电源,将刺激呈现器的连接线插头插到“反应时输出”插口,反应时手键插入实验台被试面板左下方“手键”插口。
2、开启计时计数器单元电源,指示灯亮表示电源接通,计时屏幕显示为0.000秒,正确次数和错误次数均为0。
3、“工作方式选择”为“反应时”,按下“声、光”选择键,即选择声刺激,同时调节左侧音量调节旋钮,使音量适宜。
(若室内试验人数较多可选择耳机,当耳机插头插入扬声器左下角插孔时,扬声器自动断开)。
4、要求被试将左手的食指放在红键上方做按键状。
5、指导语:“这是一次反应时间测量实验,当你听到‘预备’口令后,若再听到刺激声,就迅速按手键,要求又快又准。
不需提前按键。
如果提前按键,则会有一个声音提示,那么这一组反应时测量作废,重新开一组。
若刺激声呈现4秒钟你仍未反映,此组测量也作废,并重新开一组。
”6、主试把“测试、学习”键拨到“测试”一侧,同时按下“简单反应时”键。
先练习一个单元,每个单元为20次,其中有两次侦察实验。
7、练习结束后,“简单反应时”指示灯灭。
主试先按“复位”键,使计时计数器清零,再按“简单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正式试验单元启动。
每个单元结束后,按“打印”键,打印本单元结果。
若重新开始另一个单元,则需按“简单反应时”键,指示灯亮,新一单元启动。
每个被试连续完成3个单元。
8、更换被试重复上面的实验。
四结果1234、通过T检验,被试的反应时在p<0.05水平上有显著性差异。
5、数据结果分析1)被试一的反应时随着实验的进行总体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表现出练习效应的效果。
且每单元的标准差也呈现减小的趋势,离散程度越来越小,反应时越来越稳定。
2)被试二的反应时没有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呈现下降趋势,而是在第二单元中突然上升,随后在第三单元的实验中有稍微的下降。
而且被试二每单元的标准差也呈上升趋势,离散程度越来越大。
其中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间上下波动突然上升,第三单元比第二单元的离散程度稍微大一些。
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引言:在光学领域中,光选择反应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课题。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光选择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项关于光选择反应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选择反应的特性和规律,以及探索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的潜力。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能够观察和记录光选择反应的过程,并分析其反应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中使用了一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组溶液样品以及一束可调节波长的光源。
首先,我们准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样品,并将其放置在光度计中。
然后,我们通过调节光源的波长,照射不同的溶液样品。
在照射过程中,我们记录下光度计的吸光度变化,并根据吸光度的变化曲线,分析光选择反应的特性。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溶液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下,吸光度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某些波长下,吸光度迅速上升,而在其他波长下,吸光度基本保持不变。
这表明溶液样品对于特定波长的光具有选择性吸收能力。
进一步分析发现,吸光度的变化趋势与溶液样品的浓度和光照射时间密切相关。
在一定浓度和时间范围内,吸光度的变化趋势呈现出明显的线性关系。
讨论和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光选择反应是一种基于光的特异性吸收现象。
不同物质对于不同波长的光有着不同的吸收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被用于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浓度。
在实际应用中,光选择反应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光选择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溶液样品的浓度、光源的波长以及光照射的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参数的选择和调节,以达到最佳的反应效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选择反应的原理和特性。
光选择反应是一种基于光的特异性吸收现象,可以被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
通过调节光源的波长和光照射的时间,我们可以控制光选择反应的速率和产物选择性。
关于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报告

关于简单反应时与选择反应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该实验分为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两个子实验,使用21名被试,以灯光辨别仪为实验器材。
经过分析实验结果数据得出的结论为:被试作出反应所需时间是由刺激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即选择反应时所需反应时间小于简单反应时所需时间。
简单反应时和选择反应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1、引言反应时(reaction time,简称RT)是一个专门的术语,它不是指执行反应的过程所需要的时间,而是指刺激施于有机体之后到有机体开始作出明显反应之间所需要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的有机体的效应器并没有作出明显的反应,因此,反应时也常常被称为“反应的潜伏期”。
简单反应时是指给被试呈现单一的刺激,只要求做单一的反应,并且两者是固定不变的,这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距就是简单反应时。
简单反应时的实验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始于天文学家对“人差方程”的研究,所谓的“人差方程”是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的马斯基林发现他的助手金内布鲁克观察星体通过子午线的时间总是比自己落后十分之八秒,因而将其助手金内布鲁克辞掉。
这件事引起了心理学家贝塞尔的注意,最终他发现了人们之间观察时间上的个别差异以公式表示。
选择反应时指的是可能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做一个不同的反应,但哪一次出现哪个刺激事先是不知道的,被试既要辨别当前出现的是哪个刺激,又要根据出现的刺激选择事先规定的反应。
在选择反应时中,选择数越多,则选择反应时越长,选择任务愈复杂,则反应时也愈长。
对选择反应时做出突出贡献的当属唐德斯。
根据唐德斯的减数法,他把反应分为三类,即A、B、C三种反应。
①A反应(A-reaction),又称简单反应。
A反应一般只有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例如对于呈现的一个光刺激,被试立即按键作出反应。
唐德斯认为,A 反应是最简单的反应,也是复杂反应的成分或基本因素。
②B反应(B-reaction),又称选择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信息栏
学院:初等教育学院专业:应用心理学姓名:张东星
同组成员:张冰、杨亚楠学号:2014160331016 实验日期:2016.3.24
光选择反应时实验报告
结果
1.实验结果的原始记录数据,经整理后参见附表1,光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和光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
2.计算光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表2 光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单位:秒)
被试1 被试2 被试3 总计
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平均数标准差0.628 0.099 0.439 0.082 0.448 0.093 0.505 0.082
从表2可以看出:3个被试反应时总均值为0.505,标准差为0.082,其光简单反应时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
被试2与被试3的差异相对要小,被试1的反应时均值为0.628,标准差为0.099,与被试2、被试3的差异很明显。
讨论
1、比较光选择反应时与光简单反应时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简单反应时是给被试呈现单一刺激,同时要求被试只做单一的反应。
选择反应时是根据不同的刺激物,在各种可能的可能中选择一种符合要求的反应,并执行该反应。
光简单反应时实验中,被试看到光的刺激就要迅速作出反应(按键),而光选择反应时实验则要被试对呈现的刺激进行判断(红、绿、黄),然后根据判断按相应要求的键,其中光选择反应时实验包含:辨别——选择——简单反应时,故而光选择反应时比光简单反应时所用的时间长。
2、在被试54次的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是否有明显的练习效果。
除了1~4次的时候起伏比较大以外,被试在其余10次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基本没有太大的由高到低的变化,基本保持在0.5左右上下起伏,而在1~4次的过程中,被试所用的时间大致由多到少,也许是刚开始测试,还没适应,是属于误差范围。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被试54次选择反应时的结果中没有明显的练习效果。
结论
光选择反应时比光简单反应时所用的时间长。
附录
表1 光选择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和光简单反应时测定实验原始记录数据(单位:秒)光选择反应时实验(s)光简单反应时实验(s)
次数被试1 被试2 被试3 次数被试1 被试2 被试3
1 0.541 0.316 0.307 1 0.339 0.249 0.317
2 0.398 0.645 0.361 2 0.40
3 0.232 0.300
3 0.43
4 0.69
5 0.593 3 0.288 0.199 0.200
4 0.631 0.527 0.474 4 0.237 0.232 0.195
5 0.759 0.285 0.523 5 0.218 0.200 0.252
6 0.530 0.422 0.360 6 0.250 0.15
7 0.214
7 0.518 0.463 0.282 7 0.215 0.171 0.186
8 0.664 0.427 0.436 8 0.199 0.195 0.211
9 0.563 0.417 0.373 9 0.262 0.305 0.191
10 0.667 0.406 0.428 10 0.413 0.206 0.181
11 0.527 0.497 0.359 11 0.437 0.192 0.209
12 0.710 0.370 0.485 12 0.295 0.192 0.167
13 0.778 0.336 0.379 13 0.225 0.189 0.194
14 0.790 0.353 0.365 14 0.235 0.185 0.182
15 0.620 0.507 0.932 15 0.221 0.185 0.170
16 0.704 0.319 0.485 16 0.193 0.18 0.182
17 0.838 0.443 0.477 17 0.220 0.186 0.19
18 0.634 0.477 0.442 18 0.227 0.195 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