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医学院临床专升本医学心理学教案1-绪论
医学心理学教案

医学心理学教案题目:医学心理学教案一、教材简介《医学心理学》是医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
本教材以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为特点,全面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临床实践能力;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和对患者的关注度。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个体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4)应激与适应;(5)疾病心理与康复心理;(6)医患沟通与信任建立;(7)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2.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3)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促进学生们思考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医学心理学概述(1)教学内容: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2)教学方法:讲授法;(3)教学步骤: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建立对医学心理学的整体认识。
2. 第二课时: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教学内容: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教学方法:讲授法;(3)教学步骤:介绍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方法,让学生了解医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3. 第三课时:个体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1)教学内容:个体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2)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3)教学步骤:结合实际案例,通过学生们分析个体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4. 第四课时:应激与适应(1)教学内容:应激与适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2)教学方法:讲授法;(3)教学步骤:讲解应激与适应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让学生理解应激与适应在健康和疾病中的重要性。
医学心理学教案-医学心理学教案模板

医学心理学教案-医学心理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医学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进医患沟通。
二、教学内容1. 医学心理学概述: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介绍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心理测验法。
3. 医学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医学心理学在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4. 医患沟通技巧:教授倾听、同理、表达和协商等沟通技巧。
5. 心理干预技术:介绍心理干预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瘾疗法和团体心理治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医学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
3. 医患沟通技巧和心理干预技术。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医学心理学》教材或其他相关教学资源。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笔和教学卡片。
1. 导入:通过引入医学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医学心理学的兴趣。
2. 教学内容讲解:使用多媒体课件,详细讲解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应用。
3. 实践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医患沟通和心理干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练习。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医患沟通技巧和心理干预技术的应用,分享经验和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2. 角色扮演表现: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沟通技巧和心理干预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医患沟通技巧和心理干预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案例分析或研究论文,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医学心理学相关的讲座或研讨会,邀请专家分享经验和最新研究。
2. 安排学生参观心理治疗室或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心理干预的实际操作。
3. 推荐学生参加医学心理学相关的学术会议或工作坊,拓宽视野和交流学习。
医学心理学教案医学心理学教案模板

医学心理学教案-医学心理学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掌握医学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
3.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同理心和沟通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医学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内容。
2.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和心理评估。
3. 医学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病史采集、病情告知、心理干预和医患沟通。
4.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心理生理学、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理论和人际关系理论。
5.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技能:倾听技巧、同理心表达、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医学心理学在实际医疗工作中的应用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医学心理学相关话题,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模拟医患沟通场景,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同理心。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应用案例的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团队协作能力。
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医学心理学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医学心理学教材或相关书籍。
2. 课件:PowerPoint或其他演示软件。
3. 案例素材:医学心理学实际案例。
4. 视频资料:医学心理学相关视频。
5. 网络资源:医学心理学相关网站和文献。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授课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穿插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
3. 教学进度:按照教材和教案进行授课,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调整。
七、教学要点:1.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强调医学心理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
2.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介绍各种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3. 医学心理学在医疗工作中的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医学心理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医学心理学(1、2、3章)〖医学精品课件〗PPT课件

这是由奥地利维也纳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创立的一个学派。它的理论主要来源于治疗精神病的临床经验。
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动机和无意识现象的研究,这是他们的贡献。但是,他们过分强调无意识的作用,并且把它与意识的作用对立起来。他们的早期理论具有泛性欲主义的特点,把性欲夸大为支配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这些都是错误的。
认知心理学
人物和标志: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U.Neisser)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 观点: 认知心理学把人比作计算机,看作是信息加工者,一种具有丰富的内在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源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积极的有机体。现代认知心理学还发展了一些特有的研究方法如计算机模拟法、发声思维法等。
认知心理学
可以说,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它的影响遍布现代心理学的整个领域,代表了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趋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
人物和主要观点: 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Maslow,1908~1970年)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既反对行文主义将人简化为较大的白鼠或较慢的计算机的做法,又对精神分析只研究异常人心理的“残废的心理学”表示不满,指出人的本质是好的、善良的,人是有实现自身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的。心理学应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并使人发展成为“健康的人”。
(2)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不同刺激)
①同时对比:几个刺激同时出现。
方块的对比
②先后对比:刺激先后出现 先吃糖再吃橘子,苦药后喝水。 现在很多工厂和交通都很注重对比的作用。
2.不同感觉间的相互作用
(1)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炎热的夜晚凉水擦脸,对视觉的感受性增强。 断续的闪光是周围的声音起伏不定。(2)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某种感觉缺失) 聋哑人和盲人(3)联觉:某种感受器受到刺激会出现其他感受器的感觉。
泰山医学院临床专升本医学心理学教案3-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三、幼儿期(3岁~6岁、7岁)
生理:3岁幼儿脑重已达成人的四分之三,7岁时已接近成人。
皮亚杰将2岁~7岁儿童的认知发展称为运算前期。认知特征:自我中心;万物有灵论;符号功能
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促进幼儿言语的发展2.对幼儿的独立愿望因势利导
(二)儿童期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儿童期的心理健康发展?
1.科学合理安排学习;2.组织社会劳动;3.培养开拓创造性思维4.注意“情商”的培养
五、青少年期(12岁~18岁)也称青春期
是第二加速期,是生长和发育的快速阶段,生理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一)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1.体态骤变,身高、体重、宽度迅速增长;
2.机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
教案
姓名学年第学期时间节次节
课程名称
医学心理学
授课专业及层次
成教临床专升本
授课内容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学时数
1学时
教学目的
了解人的发展的概念、观点;了解按照人类发展心理的年龄划分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
掌握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
重 点
健康、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准;
难 点
按照人类发展心理的年龄划分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
1.生理功能衰退
2.心理特征发生变化
感知觉功能下降;记忆力下降;情绪和人格的发生改变。
(二)老年期的心理健康问题:
1.正确面对老年阶段的来临2.适应退休的生活
3.享受老年生活,寻求适当的刺激4.积极适当的使用体力和脑力
5.正确面对疾病和死亡
5分钟
医学心理学-第一章 绪论

Psychological physiology :
测谎仪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况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一)临床心理学 (二)咨询心理学 (三)异常心理学 (四)健康心理学 (五)行为医学 (六)心身医学 (七)心理生理学 (八)神经心理学 (九)护理心理学
生理心理学(physiological psychology) 着重探讨生理活动尤其是脑神经活动所 导致的心理功能的变化的学科 。
Behavioral medicine :
是将行为科学技术与生物医 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的边缘 学科。
医学心理学的相似学科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况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一)临床心理学 (二)咨询心理学 (三)异常心理学 (四)健康心理学 (五)行为医学 (六)心身医学 (七)心理生理学 (八)神经心理学 (九)护理心理学
研究人的异常心理活动与病 态行为的学科。又称病理心理学 或变态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的基础分支学科。 是与医学心理学交叉学科。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况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一)临床心理学 (二)咨询心理学 (三)异常心理学 (四)健康心理学 (五)行为医学 (六)心身医学 (七)心理生理学 (八)神经心理学 (九)护理心理学
Health psychology:
1.探讨心理因素对健康促进和维 持的影响;
2.研究疾病防治中的心理学问题; 3.关注健康、疾病及功能不良的 病因学和相关因素; 4.改进健康保健系统和卫生政策。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况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一)临床心理学 (二)咨询心理学 (三)异常心理学 (四)健康心理学 (五)行为医学 (六)心身医学 (七)心理生理学 (八)神经心理学 (九)护理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课件)1.医学心理学绪论

(5)研究医疗过程中医患关系的特征及增进医患 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举例1:“医生最反感的患者行为”研究(Smith & Zimny, 1988)
指责医生或向医生发脾气
忽视或不听医生的话 坚持要做医生认为没有必要的实验室检查、药物治 疗或医疗措施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关系及机制。
举例:敌意与冠心病之间的心身中介机制研究 ( Edward C Suarez ,1998)
被试:男性,经过《库克-迈德雷敌意量表 》评估, 22人进入高敌意组,23人进入低敌意组。--即解5字 母字谜对血压和激素水平的影响。
采用2(高敌意/低敌意)2(激惹条件/无激惹条件) 因子设计 。
测量:所有被试在干预前和10周的干预后共采 集2次静脉血血样,测量血浆可的松水平,并 完成2次心理问卷评估。心理问卷包括:① 《寻找意义量表》:这是一个17个条目的5点 量表,评估乳腺癌病人因为疾病而获得的积极 成长。每个条目都以陈述句型开头,如:“患 了乳腺癌让我……”,后面的内容是从患了乳 腺癌的经历中有什么收获。包括:“接受”, 如:“患了乳腺癌让我更能接受各种事物”; “人际成长”,如:“患了乳腺癌让我的家庭 关系更密切”;“对生命的意义感更强烈”, 如:“患了乳腺癌让我更关注生活的积极面, 对生命的意义有更深的感受”。②《心境状态 量表(POMS)》:用以评估情绪。 结果:认知行为应激管理干预能降低早期阶段 乳腺癌患者的血浆可的松水平,同时能促进患 者的积极成长,而且患者血浆可的松水平的下 降受其积极成长的中介影响。
3.学科性质:交叉、基础、应用
与基础、临床、预防等学科的交叉 是医学生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 在医学临床及心理门诊中的专业应用
4.医学心理学研究范围
(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 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举例)
医学心理学教案

TMMU心理学教案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of Psychology)一.心理学概述:心理现象复杂多样,生动奇妙。
恩格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1.心理学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Definition) 任务:2.心理学历史哲学1879年,德国冯特(wandt)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用实验为依据,研究心理活动规律,使心理学向自然科学靠拢,产生了心理学。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4.心理学内容:基本内容即普通心理学。
认知过程: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倾向:动机、信念、兴趣、世界观个性个性心理特征:性格、气质、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对待等二.医学心理学概述:1.医学心理学定义:是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的科学。
实际上,医学自产生之日起便与心理学结下不解之缘。
•心理社会因素是疾病的重要因素心身医学:A型行为——冠心病C型行为——肿瘤中医:怒伤肝、恐伤肾、忧伤肺、喜伤心•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营养不良、传染病、寄生虫----心、脑血管病、肿瘤等自然问题、社会问题、个人问题综合医院门诊初诊病人发病率调查:>1/3 躯体疾病< 1/3 心理疾病≈1/3心身疾病•全面了解病人,尤其是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没有疾病,只有病人。
”•心理状态的改变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如:脑的疾病•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马克思:“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苦移植患者的生理、心理排斥(肾移植、唤头术)减肥•良好的医患关系,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如:原始部落医者是德高望重的人巫术对医生的信任可以减少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的用量2.医学心理学的历史及分派:1852年,德国哲学家洛来(lalze)提出“医学心理学”一词1896年,美学者L Witmer 创立“临床心理学”一词及第一个心理诊所19世纪我国1917年北大开设心理学课堂88-89年国家教委、三总部开设并将其设为必修课分派:心理生理、行为、心理动力3.医学心理学的任务•研究在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规律•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身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研究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研究如何通过人的高级心理机能,认识、支配或调节自身的生理机能,以达到治病、防病和保健的目的4.医学心理学主要分支:心理卫生与健康心理学:医学心理学在预防学中的分支研究行为卫生、生活方式和健康人格形成、科学的体质锻炼方法、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分钟
5分钟
7分钟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
重视人的生物属性,忽视人的社会属性;表现在认识论上
重视局部器官,忽略人的整体系统;重视躯体因素,轻视心理和社会因素;表现在实践上
重视躯体生物活动过程,轻视行为和心理过程。表现在研究上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
(二)咨询心理学(counseling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咨询的理论观点、咨询过程及技术方法的学科。与医学心理学有很大的重叠和交叉,故: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医学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三)异常心理学(abnormal psychology):研究人的异常心理活动与病态行为的学科。又称病理心理学或变态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的基础分支学科。是与医学心理学交叉学科。
历史较短,发展迅速,逐渐完善,颇具特色。
二、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的现状
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1987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
1992年,《中国行为医学科学》创刊;
1993年,《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创刊。
近年,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已逐渐扩大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各个领域,全国医疗、健康保健及相关机构建立了更多的医学心理咨询门诊,解决临床各科及健康领域的心理问题,反映了我国医学心理学科应用的广阔前景。
3.研究对象的多学科属性:同时涉及社会、心理、生物等多学科因素和变量。需要同时掌握这些学科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手段。
(二)量化方法
1.描述:对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别和特征进行语言的记载,以便读者理解。
2.序量化:是指在现象学观察基础上,由被试或研究者对某些心理行为现象作等级评估。
3.间接定量:是指采用各类心理调查问卷和评定量表对某些心理现象定量的分析。
4.直接定量:是指对某些心理物理变量作直接测定。
二、基本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基本研究内容:1.病因学研究;2.心理社会因素作用机制的研究;3.临床心理评估方法的研究;4.心理干预方法及其疗效的研究;5.医患关系、病人心理等其他问题研究
8分钟
(自学内容)
自学内容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二)研究过程:1.提出问题和假设;2.收集资料;3.检验假设;4.建立理论
一、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东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公元前841年)。以朴素唯物论的阴阳五行学说作为理论体系来解决人与自然、人体内部以及一切医学问题。在该模式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医药学,经久不衰。
西方:以古希腊《希波克拉底文集》为代表。以体液学说为基础,将气质性格与疾病相联系,治病先治人。
二、生物医学模式(biomedical model)
复习本次内容
5分钟
使用教具
多媒体
相关学科知识
生理学相关知识
教学法
启发-讨论式教学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课前提问
第一节医学心理学概况
一、定义、范围、性质及目的
(一)定义
1.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二)研究范围
介于医学与心理学之间,既是医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
从医学分支看:研究医学中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从心理学分支看:研究把心理学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医学中。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二)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心、身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三)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人是自然人,也是社会人。
(四)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的功能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
第三节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一、方法学的特殊性
(一)主要特点
1.基础理论的多样性:有关理论多认识不一致方法不统一
2.心理因素的主观性:定量难度大带主观成分
(六)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狭义:是研究心身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广义:几乎涉及整个医学心理学所包括的各个领域。狭义—医学心理学分支学科,广义—医学心理学相似学科。
(七)心理生理学(psychological physiology):研究心理活动与各种行为引起生理变化机制的一门学科。医学心理学基础分支学科。自变量—心理和行为活动,因变量—生理或生物学变化。
从公元十四、五世纪开始,是建立在实验生物科学上的医学,奠定了现代医学的基础,形成了生物医学模式。
该模式使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已查明有3000多种疾病可在染色体或基因水平上找到病因。
采用物理的和化学的研究手段,探索人体的奥秘,从整体到系统、器官,直至现今的分子水平,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实证加推理”,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该模式对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做出巨大贡献。
3.心理测量法(psychological test method);4.个案法(case study method);
5.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6.相关研究法(correlation study method)
第四节医学心理学现状与发展
一、我国医学心理学产生的背景
德国学者Lotze BH于1852年首先采用“医学心理学”一词。以后一百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医学心理学工作的基础。
1977年,Engel G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挑战》一文,直接推动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这是国际大环境。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李心天、龚耀先等众多老一代医学心理学专家根据我国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在推动心理科学与医学相结合从而产生医学心理学这一门新生的医学和心理学分支学科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三)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医学与心理或行为科学的交叉。
2.基础学科:医学和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揭示原理、提供依据、科学思维。
3.应用学科:具有解决医学和心理学问题的知识与技术(辅助或独立使用)。
三、我国医学心理学科发展趋势
1.该学科队伍人数将快速增长,学历层次会进一步提高,教育结构会有相当的变化。教材将进一步优化,课程进一步规范化,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2.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适用临床的心理测验和计算机辅助的心理测验数量大幅增加。
3.在心理障碍和脑损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做出国际领先的成果。
健康观:阴阳平衡
疾病观:阴阳失衡
病因“内伤七情、外感六淫”
治疗观:整体辨证施治、“心病心药医”
四、医学心理学与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一)医学心理学促进了医学模式转变。
(二)生物医学模式还根深蒂固。
(三)模式转变任重道远。
五、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
(一)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大脑通过神经系统将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蛋白、分子、基因等部分统一起来。
1977年美国的恩格尔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将巨大的生物学成就和心理学社会学的成果结合起来,不仅从人的个体局部,也从整体以及群体、生态系统,综合研究健康与疾病。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
四、医学心理学与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
平衡医学模式(balance medical model)
心身观:一元论“天人合一”“形神合一”
(四)开设的主要目的
1.培养整体医学观
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
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
3分钟
2分钟
5分钟
5分钟
5分钟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附页)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一)临床心理学(clinical psychology):是指根据心理学原理、知识和技术,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应用心理学科。由美国心理学家L.Witmer在1896年首次提出。是医学心理学最大分支学科,内容接近,视为相似学科。
4.对危险人群早期干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和与生活方式关系密切的疾病发生率将大幅度降低。
5.促进人们心身健康,减少损害健康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在社会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我国医学心理学工作者的培养
(一)短期培训和进修班
(二)医学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尝试
(三)医学心理学专业方向研究生的培养
(三)研究分类:1.横断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2.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study);3.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4.回顾性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
(四)基本研究方法:1.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2.调查法(survey method)
(八)神经心理学(neuropsychology):研究脑的神经过程与心理活动的关系的学科。医学心理学基础分支学科。
(九)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将心理学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现代护理领域形成的应用学科。侧重研究护理工作中的心理学问题。是医学心理学的分支。
第二节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心身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教案
姓名学年第二学期时间
课程名称
医学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