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人口迁移》教学课件

12345
2.改革开放后,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因素是
举例
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多数情况下
经济 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 高学历人员到美国工作并定居
发展 高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宏观经济布局
的改变也造成大量人口迁移
交通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间的距 几百年来,人口迁移的规模越
和通信 离,促进了人口迁移
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3)社会因素
核心归纳
(1)自然因素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因素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案例
通过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许多老人由
气候 活而促使人口迁移到气候 东北部的“冷冻地带”向南部和西部的“阳
适宜地区
光地带”迁移
土壤及土 影响农业生产进而影响人 农业社会人口为寻找肥沃的土地而迁移,同
地资源 口迁移
人口迁移通常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 性改变的人口迁移现象。人口流动通常指因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 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规模庞大的人口迁移、 流动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判断以下人口移动现象属于人口迁 移还是人口流动。 ①外出旅游、度假、疗养、探亲。 ②我国大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③外出读书,寒暑假回到家乡的大学生。 ④分配工作,离开家乡的大学生。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北美地区 欧洲 大洋洲 西亚
亚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非洲 拉丁美洲地区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2 国内人口迁移
(1)世界各国国内人口迁移
思考:分析案例中的人口迁移原因,阅读教材填表比较工业化前后世界各国国 内人口迁移。
案例
时间特征
原因
特点
案例一:公元12世纪法国 由于人口增长开展的垦荒 运动,使人口大量向未开 发地区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际人口迁移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国际人口迁移
观察并思考: 1.观察图中哪些地区是人口迁
出区?哪些地区是人口迁入区? 2.观察图中箭头的含义,说说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主要有哪些原 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二战后的人口迁移人口从发展 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外籍工人逐 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示意图
二战前的人口迁移方向主要 是从旧大陆向新大陆迁移;除了 欧洲殖民者和非洲黑人外,在这 个时期也有很多亚洲的居民前往 美洲和大洋洲做劳工。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 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口迁移
(1)15-19世纪的国际人口迁移
资料 黑奴贸易开始于15世纪,广义上的黑奴贸易最早是由阿 拉伯人,土耳其人和黑人奴隶贩子进行的;狭义上的黑奴贸 易专指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大量的 非洲黑人来到了美洲。
返回
案例2
英国的工业化与人口迁移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 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 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在工业 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 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 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 前的75%降至21.9%。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课件(40张ppt)

思考:主要的推力因素和 拉力因素有哪些?
推力
拉力
任何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促
使人口迁出的推力因素和某些吸 引人口迁入的拉力因素。然而, 不同的人作出迁移决策时,往往 考虑不同的因素。
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都有可能成 为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或拉力因 素。人口迁移正是这些因素综合 作用的结果。
1.自然因素 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和资
• 巩固练习 27解析第(1)题,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从交通、社会稳定、留守儿童角度进行分 析。根据图中曲线,我国省际流动人口大于500万的省区有广东、浙江、上海、 江苏、北京等,空间分布特点是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第(2)题,根据图中曲 线可知,新疆目前已成为我国西部最大的省际人口流入地区,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 花生产基地,棉花采摘需要大量劳动力。第(3)题,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煤炭开采 需要大量劳动力,吸引大量劳动力迁入。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境,旅游资源丰富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花卉种植和边境贸易的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第(4)题, 主要从西藏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及其原因 3、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13个国家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 2、人文因素: 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历史因素
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
•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 影响因素。
• 1.“五一”期间外地来兰州的人口属于( )
• A.省际人口迁移 B.人口流动 C.国内人口迁移 D.国际人口迁移
• 2.“五一”期间流入兰州的人口主要来自陕西、青海等地的原因是( )
• A.空间距离较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1.2 人口迁移课件

人教版
ren jiao ban
第一章 人 口
第二节 人 口 迁 移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标准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综合思维
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会综合分析地理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核心目标
1.明确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以及人口迁移的影响。2.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3.结合地理资料,了解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上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引起的国内人口迁移。
1949年以来我国的国内人口迁移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重庆
2005—2010年我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口净迁移率分布
人口净迁移率%
>5.0
2.0—5.0
0.0—2.0
-2.0—0.0
-5.0—-2.0
<-5.0
1.结合背景资料,归纳美国不同阶段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2.任选一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形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图1.16 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示意图
图1.17 美国洛杉矶城市景观
国际人口迁移
15—19世纪人口向新大陆迁移
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人口迁移路线
欧洲殖民者开发新大陆的人口迁移路线
2017年春运期间,我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7亿人次,真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人口大规模移动。这种春节期间回乡过年或外出旅行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17年我国春运场景之一
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变化称为人口机械增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2册 第一章 人口 第二节 人口迁移

5.环境因素是当今世界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 ) 提示:影响当今世界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不是环境因素。 6.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数量一定减少。 (× ) 提示:人口总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 值,人口总增长率为正值,则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仍在增加。 7.在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自然因素中,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等是最主要 的。 ( √ )
人口流动 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的人口移动
商务活动、进修学习、旅游、探亲等
类型 标准
举例
人口迁移
空间移动、居住地变更且跨越 行政区界线、永久(或长期)三 个标准缺一不可
“闯关东”“下南洋”“走西 口”、出国留学等
续表
人口流动 具有周期性流动(季节性)或往 返流动(短期流动)的特征,这是 主要的判断标准 度假、旅游、探亲等
时期
特点
19世纪 以前
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 集团性、大规模的移民为主;大批移民 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贩运到美洲
19世纪 到20世纪 上半叶
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大洋洲等地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 发达国家; 外籍工人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 移的主要形式
与农村的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但盲 目无序的流动人口会增加城市环境的压力。 (3)对促进社会发展的意义:可调整人口分布,对民族和种族的融合有重要作用;改 变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改变世界产业中心的地理分布;扩大农作 物的种植范围;促进文化扩散和新文化区的形成。
提示: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要注意双重性,即迁出区和迁入区都要分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1章 第2节 人口迁移

年轻人的迁出致使迁出地劳动力减少 给迁入地带来就业压力 负面影响 可能导致迁出地_人__才_外流 可能影响迁入地的社会治理
第二节 人口迁移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
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1)自然环境优越,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拉__力__。
现象。我国每年春运期间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流动。
第二节 人口迁移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③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 ) × 解析:人口迁移要有长时期跨越行政区的居住地变化。 ④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 √ 解析:大学生留学一般时间长达三年以上,因此属于人口迁 移。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2.国内人口迁移 (1)工业化以前,垦荒、自然灾害、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移 潮。 (2)工业化以后,人口从农__村__向__城__镇__的迁移最为广泛。
第二节 人口迁移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3)1949 年以来
改革开放以前
前的世界人口迁移方向。
第二节 人口迁移
02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任务驱动式课堂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什么是人口迁移
1
2
3
自主化知识预习 任务驱动式课堂 课后素养评价
2024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人口第二节人口迁移

第二节人口迁移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一、什么是人口迁移1.概念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人口移动有时数量少,有时却是成批的大规模移动。
我们把涉及人口________发生________或________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分类: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________人口迁移和________人口迁移。
3.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________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________增长。
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________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________区。
【思考】2022年的高考,广西一个学生顺利被北京的一所大学录取,该学生去北京报到上学,该学生的行为是人口迁移吗?为什么?【学法指导】如何判断人口迁移?【方法技巧】1.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的方法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地在空间上发生变化的现象,与人口迁出地和迁入地均有关联。
因此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时,应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方面考虑,针对迁出地和迁入地两个空间,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个方面认识这一问题。
2.图示法理解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动力机制: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________(排斥力)与迁入地的________(吸引力)共同构成。
迁出地的一种或多种不利因素所产生的________,迫使人们迁出;迁入地的一种或多种有利因素所形成的________,促使人们迁入。
2.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_______,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________优美、气候宜人和________丰富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
3.影响人口迁移的人文因素(1)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起着________作用。
各地区之间普遍存在着________的差异,人们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________和更有前途的发展,常常迁往经济发达或就业机会________的地区。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知识点总结思路分析:知识点总结:一、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居住地发生长期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条件(与人口移动的区别)(1)改变居住地。
(2)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通常为一年)。
(3)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3.人口机械增长(1)含义:人口迁移引起的区域人口数量变化。
(2)影响: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入区;区域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区域为人口净迁出区。
(3)人口机械增长率:在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人口净迁移率。
计算公式:人口机械增长率=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4.人口自然增长: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人口的自然增长数,即一定时期内的人口出生数减去人口死亡数。
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口数−年内死亡人口数×100%年平均人口数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数量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共同决定的。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推拉理论该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是由迁出地的推力(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
(1)推力因素:战争、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贫困等。
(2)拉力因素:收入、教育、工作、食物、城市生活、和平、医疗。
值得注意的是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主观行为。
可分为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①自然因素气候、水资源、土壤和矿产资源等都会影响人口迁移。
②经济因素区域间经济差异越大,越能影响人们迁移。
如人们从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
③政治因素国家的政策法规、军事也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巴西将首都迁至内陆的巴西利亚导致的人口集聚。
④社会文化因素婚姻、文化差异、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能影响人口迁移。
如唐人街、印巴分治导致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的迁移。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国际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1)19世纪以前特点:以集团性、大规模移民为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析疑难 合作探究
提能力 通关集训
刷习题 巩固提升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人口的迁移
1.概念 把涉及人口__居__住__地__发生_长__期___或永久改变的人口移动,称为人口迁移。 2.类型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__国__内__人口迁移。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解析:(1)外出旅游并没有使居住地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因此不属于人 口迁移。 (2)地理大发现后,欧洲殖民者野蛮贩运非洲黑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 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国际人口迁移。 (3)二战以前,拉美地区为国际人口迁入地;二战后已经变为国际人口迁出地。 (4)因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而最终决定人口迁移的因素应具体情况具 体分析,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但不能说是决定性因素。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探究一 人口迁移的含义及影响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有几句痴心的话,哥哥你记心头……”这 首苍凉凄婉的山西民歌,久为人所熟知。在那个逝去的年代里,“走西口”成为 华北流民西进求生的代名词。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问题探究] (1)材料中的“走西口”是何种地理现象? (2)除了“走西口”,我国近代还有哪些人口迁移? 提示:(1)国内人口迁移。 (2)“闯关东”“下南洋”等。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练习小测] 判断正误 (1)北京的王先生一家去海南三亚旅游度假属于国内人口迁移。( ) (2)地理大发现后,非洲人口向美洲迁移属于强制性国际人口迁移。( ) (3)二战以后,拉丁美洲仍然是国际人口迁入地。( ) (4)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 (5)经济因素是导致三峡库区许多居民迁移的主要原因。( ) (6)迁入地不存在人口迁移的“推力”。( )
欧洲
大洋洲
19世纪到20
发展中
发达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______人口继续迁移至美洲和________等地
世纪上半叶
外籍工人
战乱
欧洲
第二次世界 国际人口迁移呈现新的变化:人口从________国家流向______国2.国内人口迁移 工业化以前,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的_自__然__灾__害__、战乱等往往引发国内人口迁 移潮。 工业化以后,人口从_农__村__向__城__镇___的迁移是最为广泛的一种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 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 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第二节 人口迁移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目标设定 1.举例说明不同形式的人口迁移。(区域认知) 2.分析图表,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综合思维) 3.结合实例分析,理解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强基础 自主诊断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2.人文因素 (1)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_经___济__因__素__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2)_政__治___、军事、文化等多种人文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迁移。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三、人口迁移的时空特点 1.国际人口迁移
集团性 大规模 19世纪以前 国际人口迁移的总特点是以________、________的移民为主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3.人口数量变化 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人口数量发生变化,这种人口数量的变化称为人口 _机__械___增长。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是由人口自然增长和_机__械___增 长共同决定的。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巧学妙记]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法
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超越一定 的行政界线。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一、人口迁移的判断 根据人口迁移的概念,若属于人口迁移首先表现为人口在分布空间上的转移, 但判断时并非如此简单,人口迁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二、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 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特点
原因
改革开 放以前
计划 有______、有组织地进行
户籍 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______管理制度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温馨提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 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_推__力___(排斥力)与迁入地的_拉__力__ (吸引力)共同构成。 1.自然因素 地区之间自然环境的__差__异__,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口迁移有重要的影响。 (1)自然环境__优__美__、气候宜人和资源__丰__富__的地区是人们向往的定居地,对人口迁 移产生巨大的拉力。 (2)环境问题、_自__然__灾__害___等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的推力。
必修第二册·人教地理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5)三峡水库的修建导致了大量的库区土地被淹没,库区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 大变化,由此产生了许多移民。 (6)在人口迁移中,迁入地和迁出地都存在“推力”和“拉力”,能否发生人 口迁移,主要看“推力”和“拉力”的大小对比。 答案:(1)× (2)√ (3)× (4)×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