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阅读课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引言: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的研究热点。
英语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素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设计了一个针对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教学内容:a.阅读材料:选择一些短文和文章,内容涉及日常生活、科学、社会问题、文学等各个方面,旨在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拓宽他们的视野。
b.阅读技巧:教授一些常用的阅读技巧,例如扫读、略读、推理、判断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力。
2.教学方法:a.教师引导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b.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讨论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c.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图书展览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阅读的乐趣和好处,并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a.通过观看一段有趣的英语阅读视频或读一篇有趣的短文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b.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并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提问与阅读相关的问题。
2.阅读活动:a.给学生分发阅读材料,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阅读短文。
b.要求学生用扫读、略读和推理等技巧回答相关问题,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答案。
c.引导学生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思辨和批判性思考,让学生分析和评价文章的观点、结构和语言运用等。
d.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额外的材料,扩大他们的阅读量和兴趣。
3.反馈和总结:a.教师就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提供相应的反馈。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探究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核心素养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核心素养是指一种综合性的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信息素养、沟通能力等多方面内容。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初中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语法和词汇的传授,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
而核心素养教育强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如何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初中英语阅读课程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分析,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成为当前教学实践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对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可以为教师们提供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主要是探究在核心素养框架下,如何设计和实施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核心素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明确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性;2.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教学指导;3. 通过实践探究,验证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影响,以及对发展综合素养的促进作用;4. 借助案例分析,总结并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5. 最终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素养,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中的作用及意义。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阅读是英语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本文设计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中心,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自信心;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利用多媒体教具呈现一篇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短文,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不同程度选择不同难度的文章,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然后,给学生阅读的任务和问题,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大意和细节,并引导学生运用各种阅读策略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接着,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课时:呈现一篇有趣的短文,让学生用预测、推测等策略猜测文章的主题和大意,并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 第二课时:给学生阅读一篇较长的文章,要求学生找出关键词和重点句子,并回答一些细节和推理题。
3. 第三课时: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并相互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
4. 第四课时:要求学生口头表达或书面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
2.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评价和提出问题改进。
3. 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激发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阅读能力的欲望。
通过以上教学方式和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提供有力的支持。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首先介绍了核心素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接着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并讨论了教学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与策略。
结论部分评估了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建议,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核心素养理论,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施效果、存在问题、改进建议、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和信息化时代的挑战,学生需要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核心素养教育所重视培养的。
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研究旨在探讨核心素养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分析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希望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教学参考。
1.2 研究意义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核心素养则是21世纪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研究旨在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水平。
本研究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将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阅读教学,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能力,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综合素质。
本研究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激发其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探索。
通过研究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还有助于为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核心素养对英语阅读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应用能力;4.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选取适合的阅读材料,包括短文、文章和故事等。
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可读性,能够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方法:1.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2.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3. 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新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与激发兴趣1.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进行联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谈论有关阅读的话题,例如:你最喜欢的英语故事是什么?你对英语阅读有信心吗?等。
第二课时:建立阅读目标1.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本次阅读的目标和要求。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预测文章的主题和大意。
第三课时:阅读与理解1.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中的一篇文章,并尝试回答与文章相关的问题。
2. 学生将自己的答案与同组的同学进行讨论和比较,互相核对答案。
3. 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词汇。
第四课时:词汇和语法练习1. 教师将教材中的生词和重要词汇列出,学生进行词汇记忆和拓展训练。
2. 教师向学生介绍文章中涉及到的语法知识,例如时态、被动语态等。
3. 学生进行语法练习和运用,例如填空、改错等。
第五课时:合作学习与分享1. 学生分成小组,完成教师布置的小组任务,例如:根据文章内容创作一个小故事、分析文章的结构等。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分享自己的成果和收获。
第六课时:自主学习与评价1.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英语文章进行阅读。
2. 学生撰写一篇读后感或总结,对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收获进行评价。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一、设计背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信息。
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日常生活和日后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尤其是在大量信息涌来的时代下,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的要求更高了。
英语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培养学生阅读和表达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和对外拓展的观念意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至关重要。
二、设计目标1.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习惯。
2. 将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 培养学生的文化嗅觉和文化背景知识。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5. 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信息获取能力。
三、设计内容本次设计我将以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为例,从核心素养、教学材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多个角度,全方位地展开设计内容。
1.核心素养我将以阅读中的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维素养为核心素养。
1.1信息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学习到各种信息获取技巧和方法,如快速阅读、选读,能够灵活运用字典、网络等工具来加深对于新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
1.2批判性思维素养: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积极让他们参与到探究与分析的过程中,理解文章的涵义,锻炼自己的判断能力,加强学习目的的理解。
2.教学材料根据教育教学理论和实际教学经验,我选用了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阅读材料,如篇幅适中、图片和表格鲜明等等。
同时,我也注重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短小精悍的文章融入到生活中去。
3.教学方法本次设计我将以手把手教学为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1教师讲解:在教学中,我们将教师的讲解作为主要方式,采用丰富生动的PPT,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师生探讨的过程中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
3.2学生互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还将加强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采用问答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核心素养是指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是一种全面的、持续的能力。
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则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结合核心素养的理念,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设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养,以下是一份关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示范。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英语阅读技巧和方法;b. 学生能够了解英语阅读材料中的基本内容和信息。
二、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为英语阅读,包括阅读技巧和方法的学习,以及相关阅读材料的解析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先通过一段有趣的英语阅读材料或者图片等展示,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和学习英语的必要性。
2. 介绍阅读技巧和方法在学生兴趣被激发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比如扫读、略读、精读等,告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筛选、定位和理解。
3. 阅读材料的导入选择一篇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阅读材料,可以是一篇短文、文章、新闻报道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来感受语言的魅力和阅读的乐趣。
4. 阅读任务的展开设计一些相关的阅读任务,比如针对阅读材料的主题、内容、结构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能够思考和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和要义。
5. 小组讨论与展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和交流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理解,然后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展示,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6. 总结反思在阅读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比如回答一些针对阅读任务的问题,总结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收获等。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英语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相互交流和合作,增强学习效果。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一、背景分析二、目标分析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语言运用技能和阅读技能,促进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国际交流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教学内容本次阅读教学将选择有关国家和文化的文章,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同时结合全球化视角,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文化的价值和冲突。
2.教学方法本次教学的方法将采用“导读法”,即让学生在读文章前,先通过导师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其意义。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相关的背景知识和语言技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重点语句和难词,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主题阅读法”,侧重于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感受文章给予我们的启示。
四、教学过程1.导读(1)先向学生介绍有关国家和文化的文章的主题以及背景知识。
(2)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章,并在课堂上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
(3)在整个阅读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注意学生现实生活情况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意义。
2.阅读(1)老师可以采用群体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先理解文章的大意。
(2)鼓励学生自己推理,带着问题来阅读文章。
(3)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写下自己的疑问,帮助他们建立问题意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4)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
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3.总结(1)老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总结阅读中的收获和问题。
(2)总结时,老师可以进行点拨,指出学生在阅读中的不足,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
五、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并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纠正不足之处。
(3)要促进学生对国际文化的了解,导师可以布置相关的文化作业,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教师可以提供阅读练习和理解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果,也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学生的提问和思考来评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成长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阅读课教学设计摘要:课堂是教学实践的主阵地,教材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显性抓手。
在核心素养时代,教学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课堂教学的深入研究。
本文结合新目标教材一个阅读课例,从聚焦英语核心素养的阅读课教学设计的视角做一点探讨。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优化教学模式,注重阅读过程;开发课程资源,激活元认知;教学设计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训练学生思维品质;关注文化视角,提升学生全球视野,阅读教学注意德育渗透,跨界融合。
教学设计还要关注语篇的德育功能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核心素养。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关键词:核心素养;阅读教学;思维品质;语言文化;综合语用《初中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我国已经明确提出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程晓堂、赵思奇,2016)。
它是对原有的英语课程五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因此,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学生。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德和关键能力。
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科学精神、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和审美情绪等几大方面是深入课程建设的一个重点。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文是英语教学的一个显性抓手。
在核心素养时代,探讨课文教学离不开核心素养;探讨核心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对课文教学的探讨。
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强化阅读过程,优化阅读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图片,开发资源,关注语篇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及其文化内涵,阅读要between the lines(阅读课教学基于文本,落实语言知识),beyond the lines(阅读课教学走出文本,提升思维品质。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科知识的拓展和延伸,重视学生阅读策略和技能培养;基于不同阅读文本,教师应研究不同教学设计。
本文结合新目标英语7年级下册第5单元Section B的阅读来谈谈英语阅读教学如何从教学设计的视角做一点拓宽阅读文本知识,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探讨。
学生通过本语篇的学习,了解了大象在泰国人心中的地位和保护大象采取的措施;本单元情感、态度、价值观凸显主题,培养了学生的动物保护意识和人文素养。
泰国的历史、宗教、文化、经济都与大象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可以从大象在泰国的重要性入手,激活学生的文本背景知识。
一、图片和视频――辅助性课程资源开发,激活学生元认知在本课开始热身阶段,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观看快闪PPT有关动物图片后,追问:What animals can you remember? Can you describe one of them?学生描述他们熟悉的动物,其他同学猜。
在本课导入环节让学生观看一段游客在泰国观看大象表演的视频,学生看后回答问题:What’s the video about? What can elephants do in thevideo? What do you know about elephants?视频为本课的阅读文本做了铺垫:Elephants can play soccer or music, they can also draw well. Theyare very smart. They are useful in our life. They can help people domany things. It’s important in Thailand. 然后在语境中呈现词汇,处理新词。
接着教师指着课文插图又问:“What the passage may about? Can you predict?” “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通过视频和图片及T-S互动,之后导入阅读文本。
(This helps Ss have a vivid impression about Thai elephants to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article better.)学生进行快速阅读后,选出文章的最佳标题,同时教师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出支撑这个标题信息的句子。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英语课前的图片和视频是教学的有利助手,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为课文提供了相关的背景知识。
It can recall students’ memory ofanimals and motivate their emotions。
二、Between the lines――阅读课教学基于文本,落实语言知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浏览,理解文章的话题,并找出故事的What/Who/When/Where/Why 直接或间接地获取文本信息。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x策略。
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Read quickly and findthe topic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指导的策略和方法: You can oftenfind the topic sentence from the first sentence or the last sentenceof each paragraph(每段的首句或末句在复述课文时可以设计下面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思维导图复述2b(With so much input before,it’s a necessary stepbefore the activity “Retell”, which will help Ss output the targetlanguage better.)。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理清课文线索,把握文章主旨大意。
如本课文本框架清楚,句型优美,又以一位泰国学生的倡议书形式展开,话题接近学生生活。
每段中心句明显,分别为:(1) The elephant is one of the Thailand’s symbols,it’s smart. (2) But elephants are in danger. (Reasons and solutions)(3)We must savethe trees and not buy things made of ivory.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把阅读内容和语言处理结合起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Why is it one of the Thailand’s symbols? How can we say they are in danger? How to save them?创设互动的教学环境,让学生用英语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Beyond the lines――阅读课教学走出文本,提升思维品质Beyond the lines要求学生对阅读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以求了解文章背后的深层含义,并推断作者的情感和倾向,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探究作者蕴藏的弦外之音。
学生根据材料中的相关事实,从材料的四个方面:主题或标题,作者的写作意图与情感倾向或态度,做出符合逻辑的推断预测,并能结合个人的生活体验对材料中涉及的事实引发讨论并进行适当的评析。
教师应充分利用它们来培养学生的推断能力,凭借已有语言文化原有的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并通过联想重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阅读理解的程度可由浅入深,分为表层理解、深层理解和批判性理解三个?哟巍K?要求学生根据文章,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对文中的观点进行题外发挥,谈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深层地理解和推理问题,达到阅读的回归(Read back)。
在精读、细读后,从上下文揣摩文章的隐含意义。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关注知识的拓展面,拓深思维度,教会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和重组。
在文本复述完并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框架后,教师让学生讨论读后感和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然后以读促写,训练语言有效输出。
教师呈现几张熊猫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熊猫在中国的重要性,目前环境的影响和人为对自然的破坏导致熊猫的生存危机,倡导大家保护熊猫,这大大降低了难度。
尤其对于七年级学生,适当地仿写是非常需要的。
如单元的写作任务是描写一种动物,教师可以由泰国的大象联想到中国的熊猫,因此不妨在本课教学输出中做如下设计:让学生仿写一份倡议书――Let’s save the pandas. (After reading anddiscussion, it promotes writing naturally. Besides, pandas arefamiliar to the Ss. It’s much easier to understand so as to writeeffectively.)Let’s save the pandas!Hello. We are students from China, and we want to save the ____.Pandas are to Chinese people. They are one of China’s ______(象征). People like pandas very much. Because they are cute and ________(友好的).Pandas eat ______(竹子) every day. They likes running over and_____(climb) trees. Usually they live in the places ______ food andwater. Most of them in China are Sichuan.Today Pandas _______(处在极大的危险中), because people_______(砍下) much bamboo. And there are only a few pandas left in China. Sowe need ________(save) them. We should be _____(友好) to pandas.上面这种仿写方式既给学生写作框架做了搭建,又提升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时为本课核心词汇的运用和落实打下基础。
另外,在本单元拓展设计可以让学生上网查询有关动物谚语,如:The early birdcatches the worm.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Play a harp before a cow. (对牛弹琴) A crane standing amidst a flock of chickens. (鹤立鸡群) Never offer to teach a fish to swim. (不要班门弄斧) It rains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