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太极掌三套
太极拳

太极拳法如果有人说:太极拳是世界上的顶级格斗术之一,你会不会不信?在不少人的概念中,它只是一种健身术。
而这,只是初级的太极之术。
高级的太极术,是世界上顶极的格斗术之一。
曾有国内外的报道表示:太极之术,在与世界多种格斗术的较量之中,显示出了它以柔克刚,柔弱胜刚强的取胜能力。
它能有效地化解敌方强大凌厉的攻击力,并把它转化成对敌方自身的一种打击和伤害。
所谓的4两拨千斤。
中国道家学说的基本理论是:太极始于无极,太极分两仪,两仪分三才,三才显四象,由此演变出八卦。
太极术正是依据道家的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融合阴阳理论、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拳术和人体运动之妙术,古人称为“太极拳”。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
它的基本用法是:开、合、发。
较高层次的太极术,可以踩着高跷来使用长枪、长柄大刀。
姿势优美内力悠长大而韵味隽永。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
这种运动既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
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太极拳最原始基本的招式就是太极十三式,分别为定、进、退、顾、盼、棚、捋、挤、按、采、列、肘、靠十三字组成,它概括了太极拳的主要法则。
现在普及的是太极24式。
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陈氐太极拳”则已经发展为世界顶级格斗之术。
它在与国际上多种武术的格斗中,显示了: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独特魅力。
体现了“柔弱胜刚强”的中国道家哲学原理。
故被称为“国粹”。
“陈氐太极拳”传统套路:一,头套十三式(66式)二,二套(27式)三,三套(24式)又称大四套捶四,红拳(23式)五,五套(29式)六,长拳108式七,炮捶(俗称二路71式)八,器械(刀,枪,棍,钩等多种)九,对练套路(以上由陈王廷所创)十,老架二路四十二式(炮捶)十一,小架一路六十四式十二,老架一路七十四式十四,新架一路八十三式“陈氐太极拳新编套路:一,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十八式(又称美人太极拳)二,陈式四十八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三十二式(又称三十二式炮捶)四,陈式二十四炮五,陈式心意混元太极剑及美人太极剑等(冯志强根据陈发科晚年所定的拳架,经过四十余年的潜心究习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所创)六、陈式太极拳36式普及架(陈全忠大师在老架一路基础上创编,更适合初学者)十大要领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
图解三路初级长拳(太好用了)

图解三路初级长拳
1. 预备势
2. 虚步亮掌
3. 并步对拳
第一段
1.弓步冲拳
2. 弹腿冲拳
3. 马步冲拳
4.弓步冲拳
5.弹腿冲拳
6.大跃步前穿
7.弓步击掌
8.马步架掌
第二段
1. 虚步栽拳
2. 提膝穿掌
3. 仆步穿掌
4. 虚步挑掌
5.马步击掌
6. 叉步双摆掌
7. 弓步击掌
8. 转身踢腿马步盘肘
第三段
1. 歇步抡砸拳
2.仆步亮拳
3. 弓步劈拳
4. 换跳步弓步冲拳
5. 马步冲拳
6. 弓步下冲拳
7. 叉步亮掌侧踹腿
8. 虚步挑拳
第四段
1. 弓步顶肘
2. 转身左拍脚
3. 右拍脚
4. 腾空飞脚
5. 歇步下冲拳
6. 仆步抡劈拳
7. 提膝挑掌
8. 提膝劈掌弓步冲拳
结束动作
1. 虚步亮掌
2. 并步对拳
3. 还原。
武当纯阳十三掌教学 [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
![武当纯阳十三掌教学 [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https://img.taocdn.com/s3/m/c20811f7af45b307e9719732.png)
武当纯阳十三掌教学[武当纯阳十八养生掌]一、醒醐灌顶两宫相对起太极,松腕坠肘脚右移。
翻转双掌轻前插,醍醐灌顶混三气。
起式:自然站立,微蹲向右开步与肩齐,双手掌心、两肘对在身前,徐徐抬起与胸同高,吸气,掌心向上稍前插,十指相对旋掌下按至小腹处,以肘带掌贴身两边抹开,呼气。
碾掌,翻掌指尖朝上,两边向上抱起,先看右手再看左手,吸气。
两掌抬至头顶,十指相对,灌顶下压,眼看前方一米处,呼气。
(图1-9)二、河洛寒鸭十指相对平托起,胸上双分转肩吸。
虎口向肋过血仓,右转左旋碾掌屈。
接上式,手掌压至小腹处,十指相对向前翻手挖抱,掌心向上托起至锁骨,吸气。
收肘平转掌成托掌,拇指点于锁骨,呼气。
抬肘,拇指从耳后绕耳一圈,在耳根后稍按压,再沿肩胛骨向下插于腋下,吸气。
虎口沿身体两侧下捋至腰侧,呼气,向右拧腰,同时两掌继续下按至胯侧,身与脚成十字,吸气。
身再向左转,双掌外碾,呼气。
(图10-17)三、抚球夜行撩袍夜行摸观门,旋球错手抚挂起。
屈膝切记勾脚关,黄鹤亮翅拧腰力。
接上式,两腕放松,两手以肘为中心从左向右划弧至右胸,同时提右膝,脚随手向右屈膝摆莲后落于震位,呼气。
右手继续划圆抱球至两手交叉,吸气。
右手斜上拉起,左手下捋,成右金鸡独立,再吸。
向左稍转身,呼气。
(图18―21)四、云长烫刀落脚盖掌左伸按,左盖右插掌斜去。
提膝勾裆掌根踏,气成丹田力待发。
接上式,左脚前踩震位,右手下盖至左肋,左手掌心向上穿过右手前插再转腕翻掌稍下压。
左手下盖至右肋,右手翻掌,掌心向上前插,左小臂转翻腕斜立掌,成左金鸡独立。
(图22、23)五、紫燕穿林横踩拧腰扫截穿,缠丝颇腿截腕打。
扑步穿插关起盖,进步穿掌弓或马。
接上式,右脚前踩震位外摆,两臂向外膨圆,左转腰。
双手翻掌,掌心向上,右掌螺旋上穿转掌收指提腕成勾手凤眼,左掌立掌护胸。
右掌上穿时左脚缠丝腿提膝。
左脚下插巽位,右扑步左掌前穿。
左掌翻掌下盖抹到右腹下,重心左移成左弓。
上右脚成右弓,右掌斜立掌前插立掌。
养生太极掌第一二三套

养生太极掌第一套1 真人采气2 托梁换柱3 顺手牵羊4 掌推华山5 白马磨头6 巧女纫针7 春风摆柳8 苍鹰掐嗉9 上工诊脉10 卧龙藏身11 顺风转舵12 紫燕栖巢13 喜鹊舒尾14 罗汉安睡15 野马分鬃16 上工珍脉17 卧龙藏身18 顺风转舵19 撩衣提袍20 更鸡独立21 掩手挑帘22 孤雁出群23 二龙戏珠24 昭君捕蝶25 母鸡护雏26 气息归元27 开合拉气28 气息归元29 宿鸟投林30 巧女纫针31 春风摆柳32 苍鹰掐嗉33 迎风摆莲34 顺手牵羊35 推波助澜36 马步单鞭37 母鸡护雏38 采气归元养生太极掌第二套1 真人采气2 迎风掸尘3 托梁换柱4 月移花影5 鹞子穿林1236 野马分鬃7 金鸡独立8 仙人摘茄9 金龙戏水10 苍郎捕食1211 神龙探海12 龙盘玉柱1213 乌龙翻江14 虎卧凤巢15 童子抱琴16 侧身锁原17 喜鹊登枝18 十字川花19 白虎坐洞20 走马回身21 神龙探海22 龙盘玉柱1223 乌龙翻江24 虎卧凤巢25 童子抱琴26 侧身锁原27 喜鹊登枝28 闭门推月29 游鱼摆尾12330 推山填海31 连珠飞脚32 顺风扫莲33 苍鹰掐嗉34 神龟服气35 气行劳宫36 龙盘海底37 嫦娥舒袖38 劳宫采气39 气息归元123养生太极掌第三套1 真人采气2 清水穿鱼3 上工诊脉4 碧海藏龙5 黄蜂出洞6 脱铐开枷7 蛟龙翻浪8 鸾凤栖梧9 腊妹迎春10 金鸡独立11 浪里行舟12 野马分鬃13 烈鸟啄食14 烈马翻蹄15 青龙潜海16 金丝缠腕17 行云流水18 黄蜂出洞19 旭日东升20 鹰击长空21 滕蛟起凤22 大朋展翅23 烈鸟啄食24 碧海藏龙25 云压青松26 金针指南27 灵龟服气28 野马分鬃29 烈鸟啄食30 烈马翻蹄31 青龙潜海32 金丝缠腕33 行云流水34 马步单鞭35 羽翼护雏36气息归元123。
103式养生太极拳

103式养生太极拳养生太极拳是一种身心兼修的练拳健身运动,练拳时注重意气运动,以心行气,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气血,以提高阴阳自和能力。
下面店铺给大家介绍103式养生太极拳,希望对你有用!103式养生太极拳养生太极拳养生太极拳以陈式大架太极拳为基础,陈式太极拳一路练习周身的松紧,注意关节活动、变著转势。
演练时立身中正,轻灵洒脱,拳势舒展大方,动作柔顺,架势可高可低,适合各种年龄层次、不同体质状况的人锻炼。
养生太极拳是传统养生功法,吮李道纯、张三丰等道家丹诀法乳,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知识,练身、心、意三家,合精、气、神三元的太极修炼功法。
符合中西医学科学原理,具有神奇的疗疾健身、修性养生功效,对人身体起到的健康作用极大。
拳学体系练松练松:随息放松是锻炼逆腹式呼吸、拳势呼吸的过渡功法。
肺主气司呼吸;肾主纳气,为元气之根基。
肺、肾协同,则呼吸细、匀、长、缓。
这种腹式呼吸不仅可增强和改善肺的通气功能,而且可益肾而固护元气。
练气练气:养生太极拳练拳练气和静功练气,动静相修,这是疗疾健身和功夫性锻炼的太极修炼基础功夫。
丹田气充,则鼓荡内气周流全身,脏腑、皮肉皆得其养。
太极拳动形体,以行气血。
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运身,内气发于丹田,通过旋腰转脊的动作带动全身。
意气合力意气合力是太极拳综合理论,练拳、松、息、气合一意,练到意力足,气力自生。
气机周流全身之后,气复归于丹田,故周身肌肉、筋骨,关节、四肢百骸均得到锻炼。
具有活动筋骨,疏通脉络,行气活血的功效。
养生太极拳理精法密,练形、意、松、息、气、劲、神,由浅入深,逐阶进修,层次修炼,真修实证。
按层次功阶进修,功夫深浅,各有功效。
练一式得一式,练成一阶进一阶。
进门学习,学一式练一式,学练结合,以练为主,以迅速显效。
由衡水市太极拳宗师周学英弟子:于培伟给大家介绍以下按层次修炼次序大致介绍一下功法特点:由于太极拳将意、气、形结合成一体,使人身的精神、气血、脏腑、筋骨均得到濡养和锻炼,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所以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作用,保证人体健康长寿。
第三套养生太极掌舒肝利胆功

第三套养生太极掌舒肝利胆功第一式真人采气【动作方法】1、并步站立,身体自然竖直,头颈端正,下颏微向内收,两手垂于体侧,胸腹舒松,精神集中,排除杂念,呼吸自然,眼平视前方。
2、身体微向右转,右臂屈肘上提,右手少商与商阳穴相接,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屈于掌心呈握拳状,拳心向上,拳轮轻贴腰侧。
同时,左臂外旋,左掌向左前上方托举(约45度角)方向,掌心朝上,左臂自然伸直,左手腕大抵与头顶齐平,用意采取天阳之气。
眼看左劳宫穴。
3、身体转正,左臂内旋,左掌弧形下落使劳宫穴盖于丹田(气海穴)上,眼平视前方。
4、身体微向左转,右臂内旋伸直,右掌向右前上方摆举,掌心朝下,用意念通过劳宫穴采取地阴之气,右手腕与头顶大抵齐平,眼看右掌。
5、身体转正,右臂稍外旋,右掌弧形下落使右掌劳宫穴叠于左掌外劳宫穴上,眼平视前方。
【要点提示】1、精神集中,排除杂念,用意采天阳和地阴之气,以达壮气之目的。
2、身体左右转动时,百会宜上顶。
3、两手分别向左右前上方摆举时吸气;两手分别下落时呼气。
4、周身放松,两肩下沉,体现出雄劲沉稳,气势饱满的风范。
第二式清水穿鱼【动作方法】1、两脚不动,两腿伸直,身体左转45度角。
同时,两臂内旋,两掌分别向左右弧形摆至体侧,掌心朝后,两臂自然伸直,掌低于肩,眼看左前方。
2、身体右转,右脚尖稍外摆。
同时,右臂外旋,右掌稍向上摆起收于右腰侧,掌心朝前,掌指朝下;左臂外旋,左掌向上摆至面部左前方,掌心斜朝上,眼看左掌。
3、身体继续右转,右腿半蹲,左脚尖点地。
同时,右掌握拳,少商与商阳穴相接,拳心朝上;左臂稍外旋,左掌收至面前,掌心朝里,左臂沉肘呈弧形,眼看左掌。
4、左脚向左前方上步,脚跟先着地,随着重心前移变成左弓步。
同时,左臂内旋,左掌下压,掌心朝下;右拳变掌从左掌背上面向左前方推出,右掌心斜朝前,沉肘坐腕,左掌置于右肘下面,眼看右掌。
【要点提示】1、该动作要连续进行,上下肢协调一致。
2、左脚上步时绷脚面,落地前一瞬间跷脚,用脚跟着地先呈虚步,再逐渐变成弓步。
养生太极掌第三套 Microsoft Word 文档 (2)

养生太极掌第三套(张广德教学36式)1、真人采气(稍右转,右拳放腰侧,左手上升过头顶,目视左手,左手向上,沉肘带左掌下落,叠在左手上。
右拳变掌,向上高举,放左手上面)2、清水穿鱼(身体左转,双臂内旋托起,左手面部之前,左脚左前方上步,弓步,左手在右手下面)斜中正。
3、上工诊脉(重心后移,左手放右手上,平圆后移,右脚收回丁步,左手放右手腕处,向后插步)4、碧海藏龙(左脚斤两插步,歇步,右脚插步,5、黄蜂出洞(右脚上步,右转,右脚尖摆正,虚步变弓步,重心后移,两手相叠,左手上面)6、脱铐开枷(马步双手握拳两臂撑起,双肘后击压大包穴,合十向上,叉步站立)7、蛟龙翻浪(两个)(两肘,双掌托起头上下沉两臂圆,外弧)插步拍双侧风市穴,开步插步,8、鸾凤栖梧(下沉,右脚丁步,看掌。
脚跟内旋,目视右手手在脸部,左手从左腰处出去,右手在面部前,左手拳腰间)9、腊妹迎春(右脚后撤步,左脚丁步,)两臂圆弧,10、金鸡独立(右脚向后,右掌挑起,左脚弓步提起,左手提起来)11、浪里行舟(右腿下半蹲、左脚外摆落地,右脚内虚部,右掌前推重心前移,两手上下劳宫穴相对)12、野马分鬃(两腿靠住,掌分开变拳分鬃)13、烈鸟啄食(重心后移,右拳变掌,左腿伸直,右脚外摆,左脚上步虚步,右手上翻,左手拍曲泉穴)14、烈马翻蹄(左脚活步,翻掌,左手从右手中穿出,左手拍右脚,一合一拍落地)15、青龙潜海(重心右移,左手向斜下放,架起,右手从左手里边向拍击小腿内脚穴)盘根步16、金丝缠腕(左手握右手腕,重心前移,转身,外摆,左横档步成右横档步,转身,上左脚,身体左腿弓步,左肘向左靠,握腕)17、行云流水(重心向左,右臂内施旋,左手指在右手臂腕关节,右脚尖外摆,右手臂右移,重心下沉,向左平移,并步双腿靠住,两个)18、黄蜂出洞(左脚开步,脚尖外摆,右脚上步,左脚回收,左手手心向上托,右手压掌放在左肘下)19、旭日东升(重心后移,后内扣,并步,双腿弯曲,双手叠起,高举托过头顶,太阳东放升起,下拍20、鹰击长空(收右脚,左脚开步,双手上举,开式,双手划外弧向下拍双臀)21、滕蛟起凤(下蹲马步双手拍大腿内侧)22、大朋展翅(重心左移,右脚弓步,左脚尖外摆,右腿提起弓步,左臂左手高举,右脚面平)23、烈鸟啄食(重心后移,左手拍击左膝内侧,右臂弧型,右手上撑,上步右脚弓步,右脚内扣后移,)24、碧海藏龙(左腿左脚点地,内旋,右脚提起跟进,左转,左脚插上,左手架起,右手向下右跨旁,盘根步,25、云压青松(起外摆落地,)26、金针指南(左脚上步,右脚上步与左脚并拢)27、灵龟服气(身体右转,左手在右手腕,右臂内旋,蹲腿上左脚,右拳变掌,右脚向前上步,虚步变弓步,左手与右手劳宫穴相对)重心后移,左手向前穿,经肩上眼前右手。
站桩太极养生功

站桩太极养生功站桩太极养生功目录1.太极起势2. 如封似闭3.开合手4.左右倒撵猴5.左右野马分鬃6.左右搂膝拗步7.左右拦雀尾8.左右手挥琵琶9.左右玉女穿梭 10.左右海底针 11.双手平抹 12.云手13.转动乾坤 14.十字手15.合太极一、太极起势动作一:两脚左右开立,距离与肩同宽。
脚尖朝前。
身体自然直立。
两臂自然下垂。
两手自然贴于左右大腿两侧。
手指自然伸开,手掌略成凹形。
眼向前平视。
动作二:两臂缓缓向上平举至肩高,两臂略有向外掤之意。
手心朝下,手指朝前。
眼向前平视。
动作三:沉肩墜肘,自然带动两掌缓缓向下按至胯前。
手指朝前。
手心朝下。
眼向前平视。
二、如封似闭动作一:两臂缓缓前平举至肩高。
两手心斜向下。
眼神关注两手掌。
动作二:两手臂由前向后抺至胸前。
眼神关注两手后抹。
动作三:两掌向前推出,坐腕。
目光关注两掌前推。
三、开合手动作一:两臂同时外旋至两手心相对,距离十五厘米。
大拇指朝上,其余四指朝前。
目光关注两掌。
动作二:手形不变,两掌缓缓向左右拉开至略宽于肩。
两手心仍相对。
目光关注两掌拉开。
动作三:两掌缓缓向内挤至两手心相距十五厘米,大拇指朝上,其余四指朝前。
目光关注两掌内合。
四、左右倒撵猴(一)左倒撵猴动作一:两臂同时外旋,两手心翻朝上。
左手向稍偏左后方画弧,先抽后甩至同肩高。
目光关注左手画弧。
动作二:左掌经左耳旁向前推出,坐腕。
手指朝上,手心朝前。
目光先关注左手前推。
动作三:右手同时向右稍偏右后方画弧,先抽后甩至肩高。
目光转为关注右臂上举。
(二)右倒撵猴动作一:右掌经右耳旁向前推出,坐腕。
手指朝上,手心朝前。
目光关注右手前推。
动作二:左手同时向稍偏左后方画弧先抽后甩至肩高。
目光转为关注左臂上举。
五、左右野马分鬃(一)左野马分鬃动作一:右手在上,左手在下,收于身前,两手心上下相对,呈抱球状。
目光关注右手。
动作二:两手分开,左掌向左上方以大拇指一侧弧形挒出,高与眉齐。
手指斜朝上。
手心斜向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养生太极掌第一套动作
第一段:第三段:
1、真人采气20、撩衣提袍
2、托梁换柱21、掩手挑帘
3、顺手牵羊22、孤雁出群
4、掌推华山23、二龙戏珠
5、白马磨头24、昭君捕蝶
6、巧女纫针25、母鸡护雏
7、春风摆柳26、气息归元
8、苍鹰掐嗉第四段:
9、苍鹰掐嗉27、开合拉气
第二段:28、气息归元
10、上峰诊脉29、宿鸟投林
11、卧龙藏身30、巧女纫针
12、顺身转舵31、春风摆柳
13、紫燕栖巢32、苍鹰掐嗉
14、喜鹊舒尾33、迎风摆莲
15、罗汉安睡34、顺手牵羊
16、野马分鬃35、推波助澜
17、上峰诊脉36、马步单鞭
18、卧龙藏身37、母鸡护雏
19、顺身转舵38、采气归元
养生太极掌第二套动作
1、真人采气21、神龙探海
2、迎风掸尘22、龙盘玉柱
3、托梁换柱23、乌龙翻江
4、月移花影24、虎卧凤巢
5、鹞子穿林25、童子抱琴
6、野马分鬃26、侧身锁原
7、金鸡独立27、喜鹊蹬枝
8、仙人摘茄28、闭门推月
9、金龙戏水29、游鱼摆尾
10、螳螂捕食30、推山填海
11、神龙探海31、连珠飞脚
12、龙盘玉柱32、顺风扫连
13、乌龙翻江33、苍蝇掐嗉
14、唬卧凤巢34、神龟服气
15、童子抱琴35、气行劳宫
16、侧身锁原36、龙盘海底
17、喜鹊蹬枝37、嫦娥奔月
18、十字穿花38、劳宫采气
19、白虎坐洞39、气息归元
20、走马回身
养生太极掌第三套动作
1、真人采气21、腾蛟起凤
2、清水穿鱼22、大鹏展翅
3、上工诊脉23、裂鸟啄食
4、碧海藏龙24、碧海藏龙
5、黄蜂出洞25、云压青松
6、脱铐开枷26、金针指南
7、蛟龙翻浪27、灵龟服气
8、鸾凤栖梧28、野马分鬃
9、腊梅迎春29、裂乌啄食
10、金鸡独立30、烈马翻蹄
11、浪里行舟31、青龙潜海
12、野马分鬃32、金丝缠腕
13、裂乌啄食33、行云流水
14、烈马翻蹄34、马步单鞭
15、青龙潜海35、羽翼护雏
16、金丝缠腕36、气息归元
17、行云流水
18、黄蜂出洞
19、旭日东升
20、鹰击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