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第五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盒D.用地膜覆盖农田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把新鲜蔬菜放入保鲜袋中B.将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处C.将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摊开D.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3.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丙所示是实验中不同时刻水中气泡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B.图甲中器材应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组装C.图乙是水沸腾时出现的现象D.图丙中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温度不变4.小明同学利用冷水(20℃)、热水(80℃)和碎冰块探究“气体液化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四种尝试,其中上方烧杯底部会出现小水珠的有()A.只有图a 中会出现B.只有图b 中会出现C.图c 和图d 中会出现D.图a、图c 和图d 中会出现5.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冰雪消融B.云开雾散C.冬天嘴里呵出的“白气”D.地上的水变干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加快的是()A.将新鲜的葡萄封装在保鲜袋中B.将苹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C.将茄子切成长条后摊在阳光下D.将盛有料酒的玻璃瓶拧紧盖子7.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象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冰吸热升温比水吸热升温快C.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D.水的凝固点是0℃,BC段的物质是固态8.如图所示,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利用干冰制造弥漫的白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A.干冰迅速熔化再汽化变成的二氧化碳气体B.干冰升华吸热变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形成的雾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雾9.在沙漠中应急取水可以用这个办法:先挖一个半米深的坑,在坑的底部放一个杯子,然后在坑上铺一张大塑料薄膜,用石头压住薄膜边缘,并且在薄膜的中心也压上一块小石子,如图所示.获得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A.熔化凝华B.凝固汽化C.汽化液化D.熔化液化10.如图所示,是用处理污水获得饮用水的过程,对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二、填空题11.天气热了,张扬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如图所示,当时室温为℃.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那么她感到凉快的原因是.12.如图所示是牙医在给病人检查口腔时常用到的小镜子,它的作用是.诊断中常在把小镜子放到病人口中之前总是先将小镜子在酒精灯火焰上烤一烤,这样做的目的是.医院用“B超”给病人诊断疾病,是利用超声波传递.13.生活中有一种能反应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1. 问题一某物质在物理实验室中的温度为20℃,将该物质加热至80℃时,温度恒定,这时物质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答案:20℃至80℃之间的温度范围是液体的沸点范围,所以该物质在80℃时处于沸腾状态。

当液体温度达到沸点时,液体内部的分子快速运动,形成大量的蒸汽,并从液体表面逸出。

此时,液体表面和蒸汽之间的转化速率相等,物质处于沸腾状态。

2. 问题二某种液体的沸点为50℃,若将其温度降至35℃,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答案:将液体的温度降至低于沸点的温度(50℃),液体会逐渐冷却,温度降至35℃时发生液体转化为固体的相变,即发生凝固。

凝固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当温度降低到液体的凝固点以下时,物质内部的分子开始减速,逐渐静止,形成固体。

3. 问题三将50℃的水放置在开放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的水位会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50℃的水放置在开放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水的水位会逐渐下降。

这是由于水在高温下发生汽化,水分子获得较高的能量,部分水分子从液体表面逸出,形成水蒸气。

由于水蒸气的密度较小,所以水蒸气会升腾至空气中,导致水位下降。

4. 问题四某种液体在常温下是固体,但当温度升至50℃以上时,该物质会变成液体。

请问这种物质经历了什么过程?答案:该种物质在常温下为固体,当温度升至50℃以上时,固体会发生熔化,即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相变过程。

当温度升高到熔点时,物质内部的分子开始增加振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减弱,物质由固态的有序结构转变为无序结构,变成液体。

5. 问题五某种液体在室温下为气体,若将这种气体贮存在密封的容器中,温度会有何变化?为什么?答案:将室温下的该种液体贮存在密封容器中,气体的温度会逐渐上升。

这是由于密封容器内的气体处于一个封闭环境中,气体分子不断与容器壁碰撞并弹回,形成来回运动。

由于气体分子不断碰撞壁后弹回,分子的动能会不断增加,从而使得气体温度升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20 0 5 0 45一、选择题(共20小题):1.同学们走进医务室时,常闻到酒精的气味,这一现象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升华B.汽化C.液化D.熔化2.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冰雪融化 B.滴水成冰 C.浓雾消散 D.气凝结霜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描述的是太阳升起后,露珠消失,这是因为露珠()A.吸热熔化B.放热凝华C.放热液化D.吸热汽化4.国家速滑馆采用了制冰新技术:用液态二氧化碳在管道中吸热变成气态二氧化碳,使管外的水结冰。

该技术中二氧化碳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5.小明对某一固态物体加热直至沸腾,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物质在AB段为固态,DE段为气态B.该物质在CD段为固液共存态,DE段为液态C.BC段表示熔化过程,DE段表示汽化过程D.AB段物质吸热,CD段物质放热6.俗话说“熬汤煮肉,加火不如加盖”,对这句话里包含的科学道理,理解正确的是()A.汤水沸腾后,加火会使汤的温度继续升高,容易糊锅B.加盖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烟灰落入锅里C.加盖的目的只是为了汤水的热量不容易散失到空气中去D.加盖可以使汤水沸点升高,汤水里的肉更容易煮烂7.烧水时用小火使水持续沸腾的过程中,水的温度()A.持续升高B.保持不变C.持续降低D.忽高忽低8.如图所示,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

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之后继续加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试管中水的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B.试管中水的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C.试管中水的温度能达到沸点,也能沸腾D.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取决于火焰大小9.如图所示,生活中常把盛水的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A.稍后也沸腾了B.温度高于沸点,立马沸腾C.同时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10.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C.病人发烧时常用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11.室温恒定不变的情况下,有两支示数相同、规格相同且完好无损的温度计甲、乙。

人教版物理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同步习题(附解析)

人教版物理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上册3.3《汽化和液化》 同步习题(附解析)

3.3《汽化和液化》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汽化后能使受伤部位温度迅速下降,起到暂时止痛作用。

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的是()A. 50℃B. 13℃C. 40℃D. 10 0℃2.小宝家里的绿植“滴水观音“可以把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在叶子边缘和前端滴落下来,这一过程对应的物态变化是()A. 凝华B. 汽化C. 升华 D. 液化3.夏天,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液态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贸然食用易冻伤食道。

看似“热气腾腾”,其实是()A. 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气B. 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态氮C. 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气D.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4.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 升华液化B. 液化汽化C. 熔化液化D. 汽化液化5.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上个世纪60 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药物的药效并不理想。

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

对此,可采用的方法是()A. 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B. 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时间C. 减小容器内的气压D. 增大容器内的气压6.如图是一种沙漠里能收集空气中水分的甲虫。

清晨,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甲虫从洞穴中走出爬上沙丘,迎着风整个身体呈倒立的姿势,很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在背部凝结成水珠,水珠越聚越多,顺着背部流入甲虫的嘴里。

科学家利用该原理制造了沙漠集水器,实现沙漠淡水的补给,能让沙漠变成一块块绿洲。

甲虫能收集到空气中的水蒸气,说明它背部的温度比外界气温()A. 一定高B. 一定低C. 一定相同D. 无法确定7.物理课堂上正在讨论汽车前挡风玻璃起雾变模糊的问题,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

1.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A.汽化时吸热B.液化时放热C.熔化时吸热D.凝固时放热2.晾晒的湿衣服在逐渐变干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升华D.凝华3.小方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没有沸腾之前不会汽化B.纸锅中的水沸腾时不会吸热C.纸锅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D.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4.炎热的夏天,吃一杯液氮冰淇淋降温是件快乐的事。

如图所示,以下关于液氮冰淇淋旁出现的“白气”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凝固B.熔化C.汽化D.液化5.在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下,水在沸腾过程中()A.温度升高B.温度降低C.温度不变D.无法判断6.同学们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当水沸腾时观察到了两个现象,一是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二是水杯上方冒“白气”,关于这两个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泡形成会吸热,“白气”形成会放热B.气泡和“白气”都是汽化现象,形成时都需要吸热C.气泡是杯中的水汽化而成,“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D.以上说法都不对7.根据下表所提供的数据,在1标准大气压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在1标准大气压下物质熔点/℃沸点/℃酒精-11778水银-39357铅3281740A.80℃的酒精是液态B.气温接近-50℃时,应选用水银温度计C.铅的凝固点是-328℃D.-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8.一件湿衣服按下列四种方式晾晒,最容易晾干的是()A.B.C.D.9.关于蒸发和沸腾,正确的是()A.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所以不需要吸热B.液体不需要吸热就可以一直沸腾C.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10.如图所示,运动员为了能在赛场上为国争光,平时刻苦训练时往往会大汗淋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水的蒸发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物态变化,某科学小组想通过实验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关系,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实验()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2.下列不属于利用蒸发吸热的现象是()A.皮肤上涂抹酒精会感到凉爽B.夏天,在干燥的地面上洒水C.发烧时,在额头敷湿毛巾D.冰熔化时,从外界吸热,温度不变3.严冬,人们口中不断呼出“白气”,它是水蒸气经历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A.汽化B.熔化C.液化D.凝华4.小明在吃火锅时,发现了一些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奶茶杯外面比冰镇汽水瓶更容易“出汗”B.离锅较远的地方“白气”较浓,是因为较远处温度较低C.在吃火锅时,小明的眼镜片上出现的“雾气”是汽化形成的D.将火锅汤汁加热至沸腾后,改用大火加热,汤汁继续升温5.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纸锅里装些水,放到火上加热,过一会儿水就会沸腾而纸锅不会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纸锅里的水沸腾前没有发生汽化现象B.纸锅里的水沸腾时吸热,会使水的温度升高C.纸锅里的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D.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6.2024年2月4日,一场瑞雪之后,泉城济南银装素裹、美景如画,但大雪给市民出行带来了不便,为此,交通管理工作人员在积雪路面撒盐来加快积雪熔化。

撒盐是为了()A.降低雪的熔点B.升高雪的熔点C.降低雪水的沸点D.升高雪水的沸点7.根据家用电冰箱的工作原理,当压缩机工作时,强迫制冷剂在冰箱内外管道中不断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吸收热量B.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迅速膨胀汽化并放出热量C.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吸收热量D.在冰箱内的管道中,制冷剂被剧烈压缩液化并放出热量8.从冰箱里取出的冰棍会冒“白气”。

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解析版)

3.3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物态变化》第3节汽化和液化(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20 10 0 5 0 35 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以下属于汽化现象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荷叶上的露珠C.深秋,大雾消散 D.严冬,窗上的“冰花”【答案】C【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小水珠,是液化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雾气消散是液态小水滴遇热汽化成水蒸气,故C符合题意;D、“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夏天可以通过洒水或放置冰块来降低温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B.洒水降温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冰块熔化时从周围物体吸收温度D.冰块熔化过程中温度升高【答案】A【解析】解:AB、夏天温度高时洒水,水蒸发时从周围吸收热量,可以降低温度,而不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A正确、B错误。

C、冰块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不能说吸收温度,故C错误;D、冰块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3.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等千姿百态的奇观,如图所示。

下列描述的几种现象中,通过汽化形成的是()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B.严寒天气“泼水成冰”C.植物上的“露珠消失” D.冬天树木上的“雾凇”【答案】C【解析】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泼水成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故B错误;C、露珠消失是水的汽化现象,故C正确;D、雾凇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4.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吸入少量液态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

下列选项中的物态变化与其相同的是()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答案】C【解析】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向外拉动活塞,液态乙醚消失,乙醚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A.清晨,人在户外呼出“白气”,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从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洗手后,用热风干手器将手烘干,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寒冬,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雪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是升华现象,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 雪化成水B. 湿衣服变干C. 放在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了D. 夏天从冰箱内取出的瓶装饮料,稍停片刻,瓶子外壁常附着一层小水珠2.下列措施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保鲜袋装蔬菜放入冰箱B. 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C. 用地膜覆盖农田D. 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3.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打开热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是由水的汽化形成的B. 寒冷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测气温是因为酒精的凝固点低C. 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和蒸发D.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发黑是由于灯丝的升华和凝华形成的5.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喝开水时为了不烫嘴,往往向水面吹气,下面关于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 向水面吹气可以把开水的热量带走,使水变凉B. 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C. 向水面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有制冷作用,使水变凉D. 吹出的气比开水的温度低,混合后使水变凉6.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的物态变化情况是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只有液化D. 只有汽化7.生活中我们常看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的凝华现象C. 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汽化现象D. 冬天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的液化现象8.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A.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 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C. 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 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会变成水9. 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时,它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中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A. a图线B. b图线C. c 图线D. d图线10.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①),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②)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A. ①汽化、②液化B. ①液化、②汽化C. ①升华、②液化D. ①升华、②凝华二、填空题11.把洗完的衣服展开晾在阳光下,并且挂在_____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八年级上教科版第五章第3节汽化和液
化同步练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5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
一.填空题
1. (2009年临沂市)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_______的缘故。

2.(2009年晋江市)(3分)小宇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中,绘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17所示。

(1)从图象中可知,水的沸点是℃;
(2)此时该地区的大气压可能是 (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3) 小宇发现自己组的水比邻组的先沸腾,提前沸腾的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二.选择题
3.以下现象中与蒸发无关的是()
A.打开冰棍的包装纸,冰棍会冒“白气”
B.喝开水前用嘴吹一吹,使表面上的水温度降低
C.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D.即使在10℃的温度下,也会有水蒸气产生
4.水蒸气烫伤比同温度的水烫伤要严重,这是因为
E.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
F.水蒸气的温度比水高
G.沸水汽化时要吸大量的热
H.水蒸气液化时要吸大量的热
5、在卫生间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过一段时间,镜
面又变得清晰起来,镜面发生的这两种物态变化情况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液化,后汽化; C.只有液化; D.只有汽化。

6、某饭店安装了热风干手器,打开它就能有热风吹到手上,手上的水很快被吹
干,其主要原因是( )
A.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流动并提高了水的温度
B.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D.加快了水面附近空气的流动,提高了水的温度并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7.将烧红的铁块突然丢入水中,水面冒出“白气”,是
A、水迅速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水迅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C、水迅速汽化形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水迅速升华形成的水蒸气,然后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
三实验
8.(2009年江西省)【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通过观察图19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摊开晾比叠着干得快
图19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的高低、液体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20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图
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 .
答案: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温度 表面积 猜想二:物质
【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表面积 温度
【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评分意见:每空1分,共6分.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参照给分.
9.(2009年娄底市)某实验小组在我市新化县大熊山森林公园山顶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a 、b 所示. 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 ℃.
(3)实验得到的结论 (填“大于”或“小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
点,其原因可能是 .
时间/min …
4 5 6 7 8 温度/℃ … 90 91
93 97 98 时间/min 9 10 11
12 13 … 温度/℃ 98 98
98 98 98 …
10.(2009年泰安市)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
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
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18、(1)在图4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

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___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图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3)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