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学目标1.通过预习和课堂学习能正确朗读“麻、旋”等9个生字,正确会写“柔、梨”等10个字。

2.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里面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通过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等多种方法,体会“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等生动的词语。

3.通过品读描写动物的语句,进行情感朗读,围绕“叽叽喳喳、蹦蹦跳跳”等词语,想象三种动物不同的样子,以师生共同学习、同桌合作学习等方式感受大自然的无穷乐趣。

4.通过研读动物段,发现作者的表达方法,以句式的形式进行仿写训练。

二、说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题质疑。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与众不同的书,这本书怎么读也读不完。

(揭示课题)2.读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这本大书指的是什么?读不完的大书是一本怎样的书?为什么这本大书读不完?……归纳整理学生疑问,板书同步显示。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学生在阅读题目后提出自己的疑问,这既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的说教学内容是基于学生的疑惑展开的,教与学更高效、更有针对性!(二)反馈预习,攻克难点。

1.反馈预习单中易读错的词语,重点教学。

高空盘旋雄健勇猛勇敢忠贞竹笋棕榈倒影倒映2.反馈预习中发现的难读的长句子,指导朗读。

通过观察,选择词语,理解“重瓣”。

3.指导书写(1)反馈预习单中易错字:梨、柔,学生观察分享易错点和重点笔画的书写,关注结构,上窄下宽。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学生互评。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预习单中的问题,基于学生的学情来展开教学,把学生的难点作为教学的重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更有实效。

(三)整体感知,梳理脉络1.请学生分段朗读,思考:课题质疑环节中学生提出的两个问题,“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什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根据学生回答,学习第六自然段:“读不完的大书”指的是大自然。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的: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明白大自然里有无穷的奥秘和极大的学问,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的道理。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认识6个生字。

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作者为什么把大自然陈维一本读不完的大书。

2、认识6个生字。

说教学过程:1、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有一本书很大,读也读不完,这是什么呢?〔大自然〕看到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共同走进今天的“快乐读书五”,从书中感受大自然,一起寻找答案吧!2、自由读课文,自主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职权篇内容。

〔让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初度,让学生底可闻又出不理解。

〕〔2〕、小组互动:互读课文,进展正音。

〔3〕、集体交流读书所得,理解自主读书情况。

〔在初读课文,前线理解课文的根底上,感受大自然花草树木、充裕鸟兽给小朋友带来的快乐。

〕3、感情朗读,理解感悟。

(1)、像一项大自然中的鸟语花香。

〔通过朗读体会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愉悦心情。

〕〔2〕、把表达小作者仔细观察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从中感受擅长观察是一种好习惯。

〔3〕、启发学生合作交流读懂了什么,杜勒克问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拓展延伸〔1〕、你见过大自然中的那些现象?〔2〕、你享受过大自然带给你的快乐吗?说说你的感受。

5、检查识字。

6、推荐作业。

〔1〕、选择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充裕鸟兽其中一种进展观察,把收获和同学交流。

〔2〕、读《阅读》中的相关文章。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读不完的大书说课第【2】篇〗一、教学要求1.认读“昆、营、迁、货、诚、暑、橘、腻、袭、奥”10个生字;掌握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好词佳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大自然的喜欢和赞美之情。

3.联络生活实际,感悟课文内容,培养观察才能及审美情趣。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个粗瓷大碗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陈、曼”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还”。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粗瓷大碗”背后的感人故事。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朗读课文,小组内讨论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加深对赵一曼关心同志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品质的理解。

【说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通过默读掌握课文大意,能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赵一曼的事迹。

【说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解“粗瓷大碗”背后的感人故事,能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赵一曼的事迹,感受人物的高尚品质。

【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说教学过程】一、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呢?(粗瓷大碗是什么样子的?这个粗瓷大碗是谁的?用来干什么?为什么要写一个碗呢?)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出示粗瓷大碗的)这个粗瓷大碗陈列在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是赵一曼用过的,是通讯员给赵一曼找来吃饭用的,这个碗反映了赵一曼的高贵品质。

设计意图:在质疑课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二、介绍人物和背景。

赵一曼1905—1936,四川宜宾人,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

女。

1926年加入。

1927年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

同年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8年回国。

九一八事变后到东北,任满洲省总工会组织部长,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记、中共珠河中心县委委员兼铁北区委书记、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一师第二团政委。

1935年11月在与日伪军作战时受伤被俘,在狱中坚贞不屈,1936年8月2日在珠河今黑龙江尚志市被杀害。

设计意图:通过资料的补充,了解时代背景,了解赵一曼的事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一块奶酪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宣、诱”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重点)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蚁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重点、难点)说【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准确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说【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了解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

懂得具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谜语导题,激发兴趣。

质疑课题:1、问题交流:你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1)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评议并小结: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

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

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

分有不同的种类。

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和珍贵的药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

(课件出示昆虫图片)2、提出谜语:“集体劳动好榜样,通力合作终日忙,山林花间勤往返,储备粮食防饥荒。

”(打—昆虫)引导学生边读边根据谜面的提示,试着猜出谜底。

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谜底是蚂蚁。

(课件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4、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谜语的理解,简单说说蚂蚁都具有勤劳、团结的精神。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全部)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说课稿(全部)
三年级语文上册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一......................................................................................................................................... 3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二......................................................................................................................................... 4 三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7 第一组................................................................................................................................................................... 11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一 (2 课时).......................................................................................................................... 12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设计二 (2 课时).......................................................................................................................... 13 1.《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 15 2 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一(2 课时).............................................................................................................................16 2 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二(2 课时).............................................................................................................................17 2 金色的草地 说课稿一.................................................................................................................................................... 19 2 金色的草地 说课稿二.................................................................................................................................................... 20 3 爬天都峰 参考教案一 (2 课时).................................................................................................................................22 3 爬天都峰 参考教案二 (2 课时).................................................................................................................................24 3 爬天都峰 说课稿一.......................................................................................................................................................... 26 3 爬天都峰 说课稿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7 4 槐乡的孩子 参考教案一 (2 课时).............................................................................................................................29 4 槐乡的孩子 参考教案二(2 课时)...............................................................................................................................30 语文园地一 教学设计............................................................................................................................................................ 31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搭船的鸟说课稿第1篇】15《搭船的鸟》第一课时说课稿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搭船的鸟》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5课,课文主要讲了“我”在坐船去外祖父家的路上遇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在对翠鸟详细观察的描述中,流露出了“我”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课文以一个儿童的口气,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真实、朴素、浅显易懂。

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积累的三年级孩子来说,理解课文内容不难。

“搭船的鸟”一个“搭”字,给人以童真、恬静之美,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根据本单元的导语:“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法国】罗丹。

”“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结合选文的特点,足见编者选文的意图是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的方法指导。

课文二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自然段从静态角度描写翠鸟色彩之美;第三自然段以连续的问句体现儿童内心世界的童趣与好奇;第四自然段则从动态角度写翠鸟捕鱼,突出动作之快,体现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值得学习的写作技能。

二、说教学目标的确定:鉴于上述对教材的分析,故本课的教学目标应指向习作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了解并学习作者观察与描写的方法,进而为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奠定基础。

本篇课文我预设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生字词、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写法;第二课时主要学习翠鸟捕鱼的段落并进行练笔训练。

基于第一课时的相关基本要求,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会认读5个生字,会读会写11个生字,重点指导带有“口”字部的不同写法的五个生字:“吞”“嘴”“响”“哦”“啦”。

2.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品读对翠鸟的外形的描述,初步学习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进行事物描写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人与动物、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海滨小城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课文《海滨小城》是一篇写景的美文,全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写的是海边美景,第二部分写的是小城美景。

今天,我要为学生讲授的是课文第一部分“海边美景”,这篇课文文字优美,条理清楚,对于难得走出家门、校门的乡下聋孩子来说,应重在让他们从视觉上去感受,从文字上去领略海边小城的美丽,因此,我把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欣赏为主,运用为辅,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欣赏海边美景,激起他们对大海的向往之情。

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说教法本课主要使用欣赏法、提问法和练习法。

1、欣赏法:本课目标既是欣赏为主,那么教学教程中,我将欣赏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从进课堂开始,带领学生欣赏海边风光的影碟,到分析课文时,引导学生体味文章优美的语言。

整堂课让学生在美的画面与语言中去感受大海的美丽。

2、提问法:考虑到聋生的听力缺陷,以至理解水平较低,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连环—顶针”的提问教学法,并力求做到深入浅出,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以激起学生回答的兴趣与信心,然后“顺承”、“深化”,带出这堂课的重点与难点,逐个击破。

希望以此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达到目标。

3、练习法:本课纵然是欣赏为主,运用为辅,但也不能忽视运用带给学生的积极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仿写和一个复述练习。

运用练习法以突破难点和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本课采用《旅游青岛》的VCD片导入新课,形象生动;运用课文插图、幻灯图片、实物照片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三、说学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

为此,安排了讨论、竞赛活动,根据“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原理,采用分组讨论,分组竞赛,调动各层学生积极性。

四、说教学过程〈一〉、播放光碟,欣赏海边风光。

〈二〉、分析课文,欣赏语言文字。

1、范读课文。

2、出示彩图及问题一:找出课文中有关色彩的词语。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第1篇】大青树下的小学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通过描写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的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课文层次清晰、段落分明。

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学校的情景;再写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文字点题。

学习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早晨、绒球花”等词语,并能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且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以上教学目标中,我认为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和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重点,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差,所以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的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是本课教学难点。

三、教法学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

我主要采取想象感悟法、朗读感悟法、品词析句法这三种教学方法。

运用想象感悟法可以挖掘教材的空白处,开启学生想象的闸门,在研读中通过换位思考体验人物的内心,丰满任务在学生心中的形象,真正做到基于文本又超越文本,同时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运用朗读感悟法可以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运用品词赏析法可以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加以揣摩、推敲、咀嚼,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首现代诗,是略读课文。

作者毕国瑛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

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读起来朗朗上口。

根据部编版教材对小学三年级的教学要求,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三)尝试仿照诗歌的格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想,从秋天的声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

教学难点:学写诗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包括秋天的多彩的图片、本课涉及到的重点词句、能反应秋天到来的特点的音频、旋律优美的轻音乐文件等内容。


教学时数:一课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在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的教学篇目中《听听,秋的声音》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没有听觉上的美感,秋之韵味将大减;没有诗歌来佐料,秋之意境顿感逊色。

所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以“美”为基调,以“赏”为主线,以“趣”为佐料,以“仿”为桥梁,旨在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语文学习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

学法:三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以直观、形象为主,持久性差,教学时要注意动静搭配,有张有弛,要充分运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让学生们从秋天所特有的声音中,体味秋天独特的风情。

使学生初步接触诗歌,走进诗歌,感受诗歌从而达到热爱诗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说教学流程:
(一)图片导入,展开想象
1.出示给同学们一片真实的美丽的火红枫叶,给同学们十秒钟时间欣赏,谈谈自己的感受。

2.展开想象:看了这枚枫叶,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感受到叶子的美或秋天来了(一叶知秋)等内容。

3.接着欣赏秋天的美景图,(放背景音乐)让学生试着用学过的成语描述秋天。

老师承接:因为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所以你们捕捉到了秋天那么多迷人的景色,是的,秋天不仅是一个色彩缤纷的季节,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去听,秋天,她还是一个——
(师出示词语“辽阔透明的音乐厅”,指名多个学生认读,齐读。

)现在就让我们走进秋,走进这辽阔透明的音乐厅,去听听秋的美妙的声音。

(板书:听听,秋的声音)。

[秋天是美的,不仅美在缤纷的色彩里,还美在动人的秋声里。

课一开始,我就为学生创设了美的教学情境。

以悦目的翩翩黄叶导入,以背景音乐渲染,让学生久久沉浸在浓浓的诗情秋韵里,奠定了本节课唯美的教学基调。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学生只听不看书,比比看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声音?并让学生试着模仿一下听到的声音。

学生应该很容易就会回答出来:落叶的唰唰声、蟋蟀发出的㘗㘗声。

(对于学生能够认真倾听提出表扬)其实不仅这些,书中还隐藏了很多美妙的声音正等着同学们去寻找呢!那就开始我们的发现之旅吧!
2、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找到的秋的声音或能表现隐含秋的声音的词。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也可提出不懂的词)
3、师生对话共同记录发现:唰唰——是黄叶道别的话音;㘗㘗——是蟋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声;田野在唱一曲丰收的歌吟。

在对话里理解“歌韵、叮咛、歌吟”等词;在对话里引导学生想象“黄叶和谁在道别,大雁为谁而叮咛,田野里是谁在歌唱”。

并随机板书。

4、指名学生读前三节,边读边品,说说你喜欢哪节中描写的秋的声音,并说明为什么喜欢,谈谈自己的感受。

[本环节以“听”为主线,在师生融洽的对话中对诗歌前三节内容进行了一次梳理,也为下面的细听秋声和情感朗读做好了准备。

]
(三)细听秋声,深感秋趣。

听声音,想象说话。

(1)师导语:从刚才的对话中,我们已经听到了秋的声音,可大家听得还
不够真切。

我们快跑进树林里,站到蓝天下,再去仔细地听一听吧!听听黄叶和树妈妈说些什么?蟋蟀会唱什么?而大雁有什么叮咛?秋风又有哪些欢快的歌吟?也可以把自己想像成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同伴合作表演,想想你会怎么说、怎么唱。

(分小组合作完成,其他同学再补充、再展示朗读,教师相机给出评价和指导。


例如:从黄叶和树妈妈的告别声里,我们听到了一份伤感,指导学生读出依依惜别情;而在我们小朋友的耳中,那声音又是多么优美动人,指导学生美美地读诗句。

再如,抽两个学生表演大雁和朋友告别时的对话,教师可让学生回忆你上学离家前父母会有哪些叮咛,再引导学生想象,大雁不仅叮嘱白云,叮嘱小动物们,它们来学校上空的时候,也对我们班的小朋友们撒下了暖暖的叮咛,它们是怎么叮嘱小朋友们的?引发学生的想像,再指导学生甜甜地暖暖地读诗句“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等等。

[情感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本,而如何使学生在这节课里将诗句读得有滋有味,除了开展多种形式的读外,如指名读,小组读,角色扮演读,引读等,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趣”为佐料,为学生创设了非常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如让学生扮演黄叶和树妈妈道别时的对话,让学生想象秋风的兴奋和田野里玉米、高粱、大豆等丰收后欢乐的歌唱……这些情境会有效激活学生的童真童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朗读变成一种愉悦身心的自主的渴望,孩子们读得也便会更入情,更有味了。

]
(四)仿说秋声,编织秋韵
1.师导语:在美丽的秋天里,何止这些声音啊!快把耳朵、把心、把想象带上,我们再去听听,秋天里还有哪些声音。

再将自己听到的秋天的声音编成一节小诗吧!出示诗歌仿写格式,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一节或几小节诗,写后我会选派代表诵读,并给学生们配上合适的音乐。

2.承接仿说内容,师引导学生略读诗歌第五、六两小节: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
[在细听了课文中的秋声后,我引导学生到课文外去听听秋天还有哪些声音,并让学生模仿课文第一、二小节当当小诗人,试着编一编诗,这一仿说训练不仅架起了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培养了学生的作诗能力,而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下文“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饱满的谷粒里”。

]
3.配乐朗读、回味全诗。

齐声朗读,有兴趣、能力者可尝试背诵。

最后我再次拿起上课初出示给同学们的那枚枫叶,以诗一样的语言结束教学任务。

四、说作业设计
科学、合理又充满挑战情趣的作业才会让学生喜欢,从而实现课后对课上内容的有效再现与完美衔接。

所以我设计的作业是画一幅秋天的画或写一首秋天的诗或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带着意犹未尽的感受出色地完成。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文章的脉络,它能清晰地展示课文的主要内容,是课文的精华。

巧妙的板书能培养学生的概括性、条理性和逻辑思维,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设计:
黄叶
蟋蟀
听听,秋的声音大雁
(辽阔透明的音乐厅)秋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