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电路基础
计算机专业课程 物理

计算机专业课程物理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物理引言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物理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部分,研究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规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涉及的物理内容以及其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
1. 电路基础在计算机硬件方面,电路基础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电路的基本原理、电压、电流、电阻等概念,了解电路中的各种元器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的特性和作用。
通过学习电路基础,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硬件中的电路结构,掌握电路设计和故障排除的方法,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 数字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数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逻辑门电路的应用等。
通过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中数字信号的处理和传输方式,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为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支持。
3. 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物理的重要分支。
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学生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为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优化和故障排除提供基础。
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网络拓扑结构、通信协议、网络设备等。
通过学习计算机网络,学生能够了解计算机之间的通信方式和协议,掌握网络的设计和配置方法,为网络系统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支持。
5. 数据通信数据通信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需要学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数据编码、调制解调、传输介质等。
通过学习数据通信,学生能够了解数据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传输方式和原理,掌握数据通信的设计和优化方法,为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效率提供支持。
907计算机基础与数字电路参考书目

907计算机基础与数字电路参考书目当涉及到计算机基础与数字电路这一领域的学习时,选择合适的参考书目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实现等核心概念。
下面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参考书目,它们涵盖了广泛的主题,旨在为您提供全面和深入的知识。
1.《计算机组成原理》(原书第5版)- 作者:David A. Patterson、John L. Hennessy这本书是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经典之作。
它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的组成与结构,包括数字逻辑、指令集体系结构、流水线设计等,是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必读之物。
2.《数字逻辑与计算机设计》(原书第2版)- 作者:M. Morris Mano、Charles R. Kime该书讲解了数字逻辑的基础知识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计算机设计。
它涵盖了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内容,并提供了大量的示例和习题供读者练习。
3.《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原书第5版)- 作者:David A. Patterson、John L. Hennessy这本书着重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接口。
它讨论了指令集体系结构、微体系结构、存储器层次结构、I/O 接口等重要概念,并提供了实践性的案例分析。
4.《数字设计和计算机体系结构》- 作者:David Money Harris、Sarah L. Harris本书集中讨论了数字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组合逻辑等主题。
它深入介绍了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包括布尔代数、逻辑门、时序逻辑、组合逻辑等,并提供了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知识。
5.《数字系统设计与VHDL》(原书第2版)- 作者:Mark Zwolinski这本书提供了关于数字系统设计和VHDL(硬件描述语言)的详细讲解。
它包含了数字系统设计的基础概念以及如何使用VHDL进行设计、仿真和测试的实践技巧。
6.《计算机体系结构:量化研究方法》(原书第6版)- 作者:John L. Hennessy、David A. Patterson该书是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经典教材之一。
计算机组成原理02计算机的逻辑部件

算决定的。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逻辑表达式——由逻辑变量和与、或、非三种运算符 所构成的表达式
真值表——将输入逻辑变量的各种可能取值和相应的 函数值排列在一起而组成的表格。
逻辑图——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来表示逻辑函数运算关 系的网络图形。
运算法则: 0·0=0,0·1=0,1·0=0,1·1=1
2、逻辑代数中的三种基本运算——或运算
决定某一事件发生的所有条件中,只要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条 件具备,这一事件就会发生,这种因果关系称为或逻辑。
A +U
B
F
或逻辑真值表
A
B
F
0
0
0
0
1
1
A ≥1 F
B A
F B
F AB 或F A B
卡诺图——是一种几何图形,主要用来化简逻辑函数 表达式。
波形图——用电平的高、低变化动态表示逻辑变量值 变化的图形。
硬件描述语言——采用硬件描述语言来描述逻辑函数 并进行逻辑设计的方法。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有 ABLE-HDL、VHDL等。
逻辑表达式
逻辑表达式的书写及省略规则:
(1)进行非运算可不加括号。例如,A、A B等 (2)与运算符一般可省略。例如,A • B可写成AB (3)在一个表达式中,如果既有与运算,又有或运算,则按先与后或 的规则省去括号。例如,(A • B)(C • D)可写成AB CD (4)由于与运算和或运算都满足结合律,因此,(A B) C或A (B C)
直观明了。输入变量取值一旦确定之后,即可在 真值表中查出相应的函数值。
把一个实际逻辑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时,使用 真值表是最方便的。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标准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标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计划学时:60学时二、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教学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
三、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通过介绍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整机概念有较完整清晰的认识,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有深刻的理解和对硬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也为研究后续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四、本课程与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关系本课程研究和训练之前,学生应已修完如下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字电路,而他的后续课程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本课程在他的前续课程和后续课程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五、课程的教育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知道《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理解计算机系统的五大组成部件的概念、功能以及整机的工作原理;理解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运算器的计算方法,了解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和常用编码;理解各个部件的组成结构和基本功能;掌握基本的定点数的加、减运算和实现的基本逻辑电路框图以及浮点数的表示方法;掌握指令的概念、功能以及指令的各种寻址方式和指令类型;知道存储器层次结构和主存系统的设计方法;掌握CPU的功能及组成;理解几种常见的外围设备的信息交换方式;了解常用的外围设备和使用方法;理解组合逻辑控制器和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的设计和分析方法。
2.方法、过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内部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机整机系统的基本设计和分析方法,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
通过“完整工作过程”的研究和体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数字技术工程师考试科目

数字技术工程师考试科目数字技术工程师考试科目涵盖了广泛的领域,要求考生熟悉和掌握多种数字技术相关的知识。
以下是数字技术工程师考试科目的相关参考内容:1. 数字电路:数字电路是数字技术的基础,考生需要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内容包括逻辑门电路、时序电路、计数器、触发器等。
考生需要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单元、布尔代数、真值表和Karnaugh图的应用,以及逻辑门电路的组合和分析方法。
2. 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部分内容主要关注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知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掌握指令系统、指令的执行过程、数据通路和控制单元的设计等知识。
3.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算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系列计算步骤。
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如栈、队列、链表、树等,以及它们在算法设计中的应用。
重点内容包括递归、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和图算法等。
4. 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把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连接起来。
考生需要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功能和特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管理、输入输出管理等知识。
还需要掌握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的安装、配置和管理方法。
5.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将工程原理和方法应用于软件开发的学科。
考生需要了解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
另外,还需要了解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度量和质量保证等知识。
6. 数据库系统:数据库是存储和管理数据的系统,数据库系统是指管理数据库的软件和硬件。
考生需要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关系模型,以及关系数据库的设计、查询和优化技术。
还需要掌握SQL语言的使用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配置和管理方法。
7. 网络技术: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的结合,用于实现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
数字电路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关系(一)

数字电路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关系(一)
数字电路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关系
1. 介绍
•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两门课程。
•这两门课程紧密相关,并相互依赖,共同构建了计算机系统的基础。
2. 数字电路
•数字电路是数字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处理数字信号。
•数字电路课程主要涵盖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分析和实现方法。
•学习数字电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
3.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研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主要涵盖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指令集体系结构、存储器体系、输入输出等方面的内容。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4. 关系
•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数字电路提供了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实现,计算机组成原理则对数字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学习数字电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的硬件实现细节,而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巩固和应用数字电路的知识。
5. 总结
•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两门重要课程,它们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学习数字电路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数字逻辑和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它们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的设计、逻辑电路的实现以及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数字逻辑主要关注数字信号的处理和逻辑运算,而计算机组成原理则着眼于计算机内部各个部件的组成和相互协作。
一、数字逻辑1.1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逻辑中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它通过将输入信号按照逻辑运算规则进行处理,生成输出信号。
常见的逻辑门包括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这些逻辑门可以通过晶体管、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来实现。
1.2 组合逻辑电路组合逻辑电路由多个逻辑门组成,用于实现特定的逻辑功能。
在组合逻辑电路中,输入信号即时产生输出信号,不受过去输入组合的影响。
常见的组合逻辑电路有译码器、编码器、多路选择器等。
1.3 时序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是基于组合逻辑电路的基础上加入了时钟信号的逻辑电路。
它不仅根据输入信号产生输出信号,还受到时钟信号的控制。
时序逻辑电路常用于存储器、寄存器、时序器等的设计。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2.1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由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组成。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核心,负责进行各种运算和控制操作。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可以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
2.2 指令执行过程计算机的指令执行过程包括取指令、译码指令、执行指令和写回结果四个阶段。
取指令阶段从主存储器中读取指令,并将其送入指令寄存器。
译码指令阶段对指令进行译码,确定其操作类型和操作数。
执行指令阶段根据指令的操作类型进行相应的运算。
最后,在写回结果阶段将运算结果写入存储器或寄存器。
2.3 数据通路与控制器计算机的数据通路用于传输和处理数据,包括算术逻辑单元(ALU)、寄存器、数据总线等部件。
控制器负责控制数据通路和各个部件的工作,根据指令的要求生成控制信号。
三、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关系数字逻辑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密切相关,二者相互依存。
芯片设计需要的知识点

芯片设计需要的知识点芯片设计是一门复杂而精密的工程,需要掌握多个知识领域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介绍芯片设计所需的主要知识点,以帮助初学者理解和入门芯片设计。
一、电子学基础知识1.1 电路理论:芯片设计离不开电路理论的基础,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理论原理。
1.2 逻辑电路:理解逻辑门电路,如与门、或门、非门等,了解组合逻辑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1.3 模拟电路:了解模拟电路设计原理,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等,熟悉常见的放大器、滤波器等电路的设计和特性。
二、计算机体系结构知识2.1 计算机组成原理: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熟悉计算机指令和指令的执行过程。
2.2 微处理器架构:掌握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了解CPU的指令系统、寄存器、流水线等。
2.3 性能优化:了解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术,如流水线设计、指令级并行等,能够通过对芯片结构和设计的优化来提高芯片的性能。
三、数字电路设计知识3.1 布尔代数和逻辑门:掌握布尔代数的基本原理,了解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的特性和应用。
3.2 状态机设计:理解有限状态机的概念和设计方法,熟悉状态图、状态转移表等状态机的表示方法。
3.3 时序逻辑设计:了解时钟信号、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应用,能够进行时序逻辑的设计和分析。
四、模拟电路设计知识4.1 放大器设计:熟悉各种放大电路的设计和特性,如低频放大器、高频放大器等。
4.2 滤波器设计:了解滤波器的设计原理和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如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
4.3 数据转换器设计:了解模数转换器(ADC)和数模转换器(DAC)的设计原理和性能指标,能够进行数据转换器的设计和优化。
五、集成电路设计知识5.1 CMOS工艺:了解CMOS工艺的原理和制程流程,熟悉CMOS器件的特性和参数。
5.2 器件模型:理解器件模型的建立和使用,如MOS模型、BJT模型等,能够进行器件级的仿真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逻辑门电路
实现基本逻辑运算和常用复合逻辑运算的电 子电路统称为逻辑门电路,它们是组成数字系统 的基本单元电路。 由二极管与门和 输入和输出端
三极管非门串接 而成
都用三极管
门 电 路
分立元件门电路
灵活、适应性好 体积大、耗电高、故障率高
双极型集成门(DTL、TTL) 集成门电路
体积小、耗电低、重 量轻、可靠性高、成 本低、使用方便
代入、反演和对偶规则
代入规则
在任何一个包含逻辑变量A的等式中,如果用另一
1
个函数式F代入式中A的位置,则等式仍然成立; 例 B(A+C)=BA+BC,若A→(D+E)得: B[(D+E)+C]=B(D+E)+BC=BD+BE+BC
反演规则
规则:对逻辑表达式F当中的
运算符:与→或;或→与
2) 反向特性
2
二极管在反向电压 UR 作用下,处于截止状态, 反向电阻很大,反向电流 IR 很小(将其称为反向饱 和电流,用 IS 表示,通常可忽略不计 ),二极管的 状态类似于开关断开。而且反向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 化基本不引起反向电流的变化。
注意事项: ● 正向导通时可能因电流过大而导致二极管烧坏。组成 实际电路时通常要串接一只电阻 R,以限制二极管的正向电 流; ● 反向电压超过某个极限值时,将使反向电流IR突然猛 增,致使二极管被击穿(通常将该反向电压极限值称为反向击 穿电压UBR),一般不允许反向电压超过此值。
布尔代数已经成为分析和设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础和
有力工具,又称为逻辑代数。
逻辑函数
1
利用“函数-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关系描
述逻辑代数之间的关系 例:
十字路口的车辆与交通指挥灯F=(R,Y,G) 任意具有因果关系的逻辑变量F=(A1,A2,„An)
逻辑函数的表达方式
逻辑表达式 用逻辑运算符将关系表达式或逻辑量连接起来的式子
正逻辑与负逻辑
正逻辑
用高电平表示逻辑1,用低电平表示逻辑0
3
负逻辑
用低电平表示逻辑1,用高电平表示逻辑0
运算的表示 最基本的表示——真值表
1. 逻辑函数与真值表
例:给定函数F=(A,B),两个自
A 0
B 0
F 0
变量,共有四种取值组合: F(0,0)=0;F(0,1)=0; F(1,0)=1;F(1,1)=1; 三个自变量,有八种取值组合
0
1 1
1
0 1
0
1 1
2. 基本逻辑运算——与运算 “·”
A
0 0 1 1
1
B
0 1 0 1
F
0 0 0 1
定义:当一逻辑事件发生的所有条件全部具备
后,该逻辑事件才发生,这种关系称为与逻辑
3. 基本逻辑运算——或运算 “+”
A 0 0 1 1 B 0 1 0 1 F 0 1 1 1
1
定义:当一逻辑事件发生的所有条件中只要有 一个条件得到满足,该逻辑事件就会发生,这 种关系称为或逻辑
2
4、二极管动态特性
二极管的动态特性是指二极管在导通与截止两种
状态转换过程中的特性,它表现在完成两种状态 之间的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为此,引入了反向 恢复时间和开通时间的概念。 反向恢复时间:二极管从正向导通到反向截止所 需要的时间称为反向恢复时间。 开通时间:二极管从反向截止到正向导通的时间 称为开通时间。 二极管的开通时间很短,对开关速度影响很小, 相对反向恢复时间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MOS集成门
NMOS PMOS CMOS
一、数字逻辑信号和电信号的关系
逻辑
3
用符号0和1来表示幅度,称为逻辑0和逻辑1
用电信号表达逻辑信号的方式 脉冲——以脉冲有无表示逻辑1/0 脉位——以脉冲边沿相距远近表示逻辑1/0 电流——以电流大小表示逻辑 如用模拟电路当中的4~20mA电流环电流值表示 电压(幅度)—— 以电压波形表示逻辑 电压界限取决于具体器件 高电压(波形),也称高电平,对应逻辑1 低电压(波形),或无电压,称为低电平,对应 逻辑0
1) 正向特性
2
门槛电压 ( UTH ) : 使二极管开始导通的正向 iD(mA) 电压,有时又称为导通电 反向击穿电压 压 (一般锗管约0.1V,硅 UBR 管约0.5V)。 uD(V) ★正向电压 UF ≤ UTH : 0 0.5 0.7 管子截止,电阻很 门坎电压Uth 大、正向电流 IF 接近于 0, 二极管 硅 PN 结伏安特性 类似于开关的断开 状态 ; ★正向电压 UF = UTH :管子开始导通,正向电流 IF 上升; ★正向电压 UF >UTH (一般锗管为0.3V,硅管为0.7V) :管 子充分导通, 电阻很小,正向电流IF 急剧增加,二极 管类似于开关的接通状态。
2
二极管内部结构 电流Ι
在4价的硅材料中加进5 价或5价以上的金属制成 的材料(里面有可以移 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
二极管图形符号
2、二极管静态特性(伏安特性)
iD(mA)
2
UBR
uD(V) 0 0.5 0.7
硅 PN 结伏安特性
静态特性是指二极管在导通和截止两种 稳定状态下的特性。典型二极管的静态特性 曲线(又称伏安特性曲线) 。
输入特性曲线
输入回路实质是一个PN结,其输入特性基本 等同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3、双极型三极管输出特性
饱和区 ic(mA)
2
放大区
0 uces 截止区
iB=0mA A uce(V)
放大状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ube>uTh, ubc<0;起放大作用; 截止状态:发射结、集电极均反偏,ubc<0V,ube<0V;一般地, ube<0.5V时, ib0,ic0;三极管呈高阻抗,类似于开关断开; 饱和状态:发射结、集电极均正偏; ube>VTh, ubc>0;深度饱和状态 下,饱和压降UCEs 约为0.2V,三极管呈现低阻抗,类似于开关接通。
3、动态特性
2
MOS管本身导通和截止时电荷积累和消散时间很小。
动态特性主要取决于电路中杂散电容充、放电所需时间。
1. 当电压ui由高变低,MOS管由导通转换为截止 时,电源UDD通过RD向杂散电容CL充电,充电时间常 数τ1 = RDCL。 2. 当电压ui由低变高,MOS管由截止转换为导通 时,杂散电容CL 上的电荷通过rDS 进行放电,其放电 时间常数τ2≈rDSCL。 因为rDS 比RD 小得多,因此,由截止到导通的转 换时间比由导通到截止的转换时间要短。
2
开启电压
当uGS<UT:MOS管工作在截止区,漏源电流IDS基本为0,输
出电压uDS ≈UDD,MOS管处于“断开”状态;
当uGS >UT : MOS管工作在导通区,漏源电流iDS=UDD/(RD +
rDS)。其中,rDS为 MOS 管导通时的漏源电阻。 输出电压UDS=UDD ·rDS /(RD+rDS), 若rDS<<RD, 则uDS≈ 0V,MOS管处于“接通”状态。
数字电路与逻辑 设计基础
余晓容
主要内容
1 2 3 4
逻辑函数 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 逻辑门电路 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5 触发器
6 计算机中常用的逻辑电路 作业
1 逻辑函数
一、基本概念
逻辑代数 1847年George Boole提出描述客观事务逻辑关系的 布尔代数; 1938年Claude E.Shannon将布尔代数用于设计开关 电路;
存在着电荷的建立与消失过程。因此,两种状 态的转换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
开通时间:三极管从截止状态到饱和状态所需
要的时间。
关闭时间
:三极管从饱和状态到截止状态所 需要的时间。
内容回顾
iD(mA)
UBR
uD(V) 0 0.5 0.7
硅 PN 结伏安特性
二极管图形符号
内容回顾
D U 0 R R R
变量:原变量→反变量;反变量→原变量 常量:0→1;1→0
1
得到:表达式F
注意:
1. 保持原来的运算优先顺序 2. 对于反变量以外的非号应保留不变
对偶规则
对偶式
对逻辑表达式F当中的
运算符:与→或;或→与 常量:0→1;1→0
1
得到对偶式F’
相等的逻辑函数,对偶式也相等
例:证明A+BC=(A+B)(A+C) 对偶式为:左边=A(B+C);右边=AB+AC 由分配律知A(B+C)=AB+AC,故得证
关闭
断开
(a)
(b)
(c)
二极管开关电路及其等效电路
内容回顾
内容回顾
四、MOS管
1、MOS管结构
2
MOS管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的简称。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 由于只有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故也称为单极型三极管。
真值表
逻辑图 卡诺图
表征逻辑事件输入和输出之间全部可能状态的表格
主要用二进制逻辑单元图形符号所绘制的电路简图 逻辑函数的一种图形表示,将逻辑函数的最小项表达 式中的各最小项相应地填入一个方格图内。
二、基本逻辑运算
逻辑值 0、1 —— 代表两种不同的状态
逻辑变量 逻辑运算
1
逻辑代数
三种基本运算(与、或、非)的组合
三、晶体三极管
1、双极型三极管结构
2
晶体三极管由集电结和发射结两个PN结构成。
根据两个PN结的偏置极性,三极管有截止、放 大、饱和3种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