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及权衡计算--软件说明

合集下载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一、计算参数信息1.1 热工参数和计算结果1.2 室内计算参数表二、能耗计算结果2.1建筑累计负荷计算结果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3.4章的要求,并参照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计算,本建筑的建筑累计负荷如下:表 7 累计负荷计算结果2.2 建筑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计算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 3.4章的要求,应按照附录B.0.6所给的公式计算建筑物全年耗电量: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式中:E——建筑物供暖和供冷总耗电量,(kWh/m2);E C——建筑物供冷耗电量,(kWh/m2);E H——建筑物供热耗电量,(kWh/m2);Q H——全年累计耗热量(通过动态模拟软件计算得到),(kWh);η1——热源为燃煤锅炉的供暖系统综合效率,取0.60;q1——标准煤热值,8.14kWh/ kgce;q2——上年度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发电煤耗,2008年数据为0.360 kgce/kWh;Q C——全年累计耗冷量(通过动态模拟软件计算得到),(kWh);A——建筑总面积,(m2);SCOPT——供冷系统综合性能系数,取2.50;η2——热源为燃气锅炉的供暖系统综合效率,取0.75;q3——标准天然气热值,取9.87 kWh/m3;Φ——天然气的折标系数,取1.21 kgce/m3。

依据以上建筑全年累计负荷计算结果与附录 B.0.6条所给参数,计算得到该建筑物的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如下:表 8 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本建筑的单位面积空调和采暖耗电量结果如下:表 9 全年空调和采暖耗电量指标能耗分析图表如下:表 1 能耗分析图表三、结论该设计建筑的全年能耗小于参照建筑的全年能耗,因此该项目已达到《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的节能要求。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 软件说明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 软件说明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软件说明当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计算时,需要应用动态计算软件。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建筑能耗动态模拟分析计算软件,适用于办公建筑及其它各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达标评审。

其计算内核为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开发的DOE-2程序,可以对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负荷、采暖空调设备的能耗等进行全年8760小时的逐时能耗模拟。

在标准宣贯和使用过程中,大量采取能耗分析软件的主要原因在于:标准对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要求以及权衡判断(Trade-off)节能指标法的引入。

首先,在标准中设置了两种指标来控制节能设计,第一种指标称为规定性指标,第二种指标称为性能性指标。

规定性指标规定建筑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比、体形系数等参数限值,当所设计的建筑能够符合这些规定时,该建筑就可判定为符合《标准》要求的节能建筑。

规定性指标的优点是使用简单,无需复杂的计算。

但是规定性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设计人员的创造性。

性能性指标的优点在于突破建筑设计的刚性限制,节能目标可以通过调整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措施来达到。

也就是说性能性指标不规定建筑围护结构的各种参数,但是必须对所设计的整栋建筑在标准规定的一系列条件下进行动态模拟,单位面积采暖空调和照明的年能耗量不得超过参照建筑的限值。

因此使用性能性指标来审核时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这种计算只能用专门的计算软件来实现。

同时,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近年来公共建筑的窗墙面积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建筑立面更加通透美观,建筑形态也更为丰富。

因此,传统建筑设计中对窗墙面积比的规定很可能不能满足本条文规定的要求。

须采用标准第4.3节的权衡判断(Trade-off)来判定其是否满足节能要求。

图B-1 公建标准权衡判断(Trade-off )评价流程一、能耗分析计算原理建筑物的传热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建筑物的得热或失热是随时随地随着室内外气候条件变化的。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判断计算表.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判断计算表.

附表7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简化权衡判断计算表建筑面积建筑面积(A 0)窗 墙 面 积 比屋顶透明部分与屋顶总面积之比 中庭屋顶透明部分与中庭屋顶面积之比原设计建筑 南东西北建筑外表面积建筑体积体形系数参照建筑 规定值 设计值 规定值 设计值调整后设计建筑围 护 结 构 传 热 量 计 算体形系数S计算项目 i ε原设计建筑 参照建筑 调整后设计建筑S ≤0.30 0.30 <S ≤0.40K i W /(m 2·K)F i (m 2) K iW /(m 2·K)F i (m 2) i i i F K ⋅⋅εK iW /(m 2·K)F i (m 2) i i i F K ⋅⋅ε传热系数K 限值W/(m 2·K)屋顶非透明部分 0.94 ≤0.55 ≤0.45 屋顶透明部分0.28≤2.70≤2.70外 墙南 0.79 ≤0.60 ≤0.50东 0.88西 0.88 北 0.91 外窗 窗墙面积比≤0.20南 0.28≤3.50 ≤3.00东 0.60 西 0.60 北 0.73 0.20<窗墙面积比≤0.30南 0.28≤3.00 ≤2.50东 0.60 西 0.60 北 0.73 0.30<窗墙面积比≤0.40南 0.28≤2.70 ≤2.30东 0.60 西 0.60 北 0.73 0.40<窗墙面积比≤0.50南 0.28≤2.30 ≤2.00东 0.60 西 0.60 北 0.73 0.50<窗墙面积比≤0.70南 0.28≤2.00 ≤1.80东 0.60 西 0.60 北 0.73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1.00≤0.60≤0.50∑⋅⋅i i i F K ε注:1 由于参照建筑物与设计建筑的空气渗透耗热量和室内得热量均相同,因此本表进行了简化,只需调整窗墙面积比及K i ,使其∑⋅⋅i i i FK ε小于等于参照建筑的∑⋅⋅i i i F K ε即可:2i ε值摘自《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 14-037-2006。

围护结构有关热工指标的计算

围护结构有关热工指标的计算

图3-4 与热流方向垂直的总传染面积
2
/
1或 2
2
3
/
1
0.09~0.10
0.86
0.20~0.39
0.93
0.40~0.69
0.96
0.70~0.99
0.98
注:① 表中 为材料的导热系数。当围护结构由两种材料组成时, 2 应取较小值,1 应取较大值,
然后求两者的比值。

当围护结构由三种材料组成,或有两种厚度不同的空气间层时,
建筑节能设计
5 10 20 30 40 50
以上
以上
一般空气间层
热流向下(水平、倾
斜)
0.10 0.14 0.17 0.18 0.19 0.20 0.20 0.09 0.12 0.15 0.15 0.16 0.16 0.15
热流向上(水平、倾
斜)
0.10 0.14 0.15 0.16 0.17 0.17 0.17 0.09 0.11 0.13 0.13 0.13 0.13 0.13
值应按比值
2
2
3
1 确
定。空气间层的 值,应按表 3-12 所示空气间层的厚度及热阻求得。
③ 当围护结构中存在圆孔时,应先将圆孔折算成同面积的方孔,然后按上述规定计算。
表3-11 修正系数 φ值
冬季状况
夏季状况
位置、热流状况及 材料特性
间层厚度(mm)
间层厚度(mm)
60
60
5 10 20 30 40 50
建筑节能设计
围护结构有关热工指标的计算
1
热阻的计算
围护结构传热阻的计算
2
3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
围护结构热情性指标D值的计算 4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
表面平整或有肋状突出物的顶棚,取0.11) [Δt]—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和允许温差
(℃),按表4.1.1-2取值。
2.1.3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Ro.min的计算
围护结构冬季室外计算温度te(℃)
墙体类型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D值 长春 吉林 延吉 通化 四平
>6.0 4.1~6.0 1.6~4.0 ≤1.5
最小传热阻——是指围护结构在规定的室外计算温 度和室内计算温度条件下,为保证围护结构内表 面不低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从而避免结露,同 时避免人体与内表面之间辐射换热过多,而引起 的不舒适感所必需的传热阻。
2.1.3 围护结构最小传热阻Ro.min的计算
最小传热阻计算公式为: Ro.min = (ti-te)n·Ri [Δt]
18
-23
250 0.25 1.00 1.195 0.807 5.19
18
-26
200 0.25 0.80 0.995 0.807 4.2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8
-26
炉渣砼空心砌块 490 0.672 0.729 0.924 0.752 6.06
18
-23
390 0.672 0.58 0.775 0.807 4.93 18
δ1 = 0.02 δ2 = 0.37 δ3 = 0.02 δ4 = 0.06 λ1 = 0.87 λ2 = 0.81 λ3 = 0.93 λ4 = 0.042×1.2 = 0.05
Ro = Ri + R1+ R2 + R3 + R4 + Re
= 0.11+ 0.02 + 0.37+ 0.02 + 0.06 + 0.04 0.87 0.81 0.93 0.05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审核表、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审核表、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附录 A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
A.0.1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应采用能自动生成符合 本标准要求的参照建筑计算模型的专用计算软件,软件应具有下 列功能:
1 全年 8760h 逐时负荷计算; 2 分别逐时设置工作日和节假日室内人员数量、照明功率、 设备功率、室内温度、供暖和空调系统运行时间; 3 考虑建筑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 4 计算 10 个以上建筑分区; 5 直接生成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计算报告。 A.0.2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应以参照建筑与设计建 筑的供暖和空气调节总耗电量作为其能耗判断的依据。参照建筑 与设计建筑的供暖耗煤量应折算为耗电量。 A.0.3 参照建筑与设计建筑的空气调节和供暖能耗应采用同一 软件计算,气象参数均应采用典型气象年数据。 A.0.4 计算设计建筑全年累计耗冷量和累计耗热量时,应符合 下列规定: 1 建筑的形状、大小、朝向、内部的空间划分和使用功能、 建筑构造尺寸、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做法、外窗(包括透光 幕墙)太阳得热系数、窗墙面积比、屋面开窗面积应与建筑设计 文件一致; 2 建筑空气调节和供暖应按全年运行的两管制风机盘管系 统设置。建筑功能区除设计文件明确为非空调区外,均应按设置
表 A.0.4-2 供暖空调区室内温度(℃)(续表)
建筑 类别
运行 运行 下列计算时刻(h)供暖空调区室内设定温度(℃) 时段 模式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空调 26 26 26 26 26 26 37 37 37 37 37 37
工作日
办公
供暖 20 20 20 20 20 20 18 12 5 5 5 5
宾馆建筑 全年 70 70 70 70 70 70 70 70 50 50 50 50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资料课件

围护结构热工计算资料课件
射等计算。
用户友好
界面设计简洁直观,方 便用户快速上手。
高效计算
采用先进的算法,确保 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高
效性。
数据可视化
提供丰富的图表和图形 ,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
计算结果。
软件操作流程与技巧
参数设置
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各项 参数,如材料属性、边界条件 等。
结果分析
对计算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确 保其符合预期。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优化
优化目标
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 ,降低建筑能耗。
优化措施
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构造做法,如 增加空气层、采用真空玻璃等;同时 加强建筑的遮阳和通风设计,减少不 必要的热量传递。
0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评价
评价标准与指标
评价标准
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如《民用 建筑热工设计规范》等。
节能设计原则与方法
原则
提高建筑的保温和隔热性能,降低建筑能耗,保护环境。
方法
采用合理的建筑布局,选择高效保温材料,加强门窗、屋顶、墙体等部位的保温措施。
节能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材料
选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乙烯、聚氨酯等。
应用
将高效保温材料应用于门窗、屋顶、墙体等部位,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节能设计案例分析
03
参数选择
选择准确的材料参数,如 导热系数、比热容等。
模型简化
根据实际情况对复杂结构 进行合理简化。
误差分析
对计算结果进行误差分析 ,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 靠性。
02
围护结构传热计算
传热原理与计算方法
传热原理
传热是能量从高温向低温转移的过程。在建筑中,传热主要通过导热、对流和 辐射三种方式进行。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审核表、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审核表、外墙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63
表 A.0.4-5 不同类型房间人均占有的建筑面积(m2/人)
建筑类别
人均占有的建筑面积
办公建筑
10
宾馆建筑
25
商场建筑
8
医院建筑-门诊楼
8
学校建筑-教学楼
6
表 A.0.4-6 房间人员逐时在室率(%)
建筑 运行 类别 时段
办公建筑 工作日 教学楼 节假日
下列计算时刻(h)房间人员逐时在室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 0 0 0 0 0 10 50 95 95 95 80 0 0 0 0 00000 0 00
表 A.0.4-2 供暖空调区室内温度(℃)(续表)
建暖空调区室内设定温度(℃) 时段 模式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空调 26 26 26 26 26 26 37 37 37 37 37 37
工作日
办公
供暖 20 20 20 20 20 20 18 12 5 5 5 5
商场
空调 25 25 25 25 25 25 25 25 37 37 37 37
建筑、 全年
门诊楼
供暖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2 5 5 5
表 A.0.4-3 照明功率密度值(W/m2)
建筑类别
照明功率密度
办公建筑
9.0
宾馆建筑
7.0
商场建筑
10.0
医院建筑-门诊楼
9.0
系统工作时间
办公建筑
工作日 节假日
7:00~18:00 —
宾馆建筑
全年
1:00~24:00
商场建筑
全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计算―――软件说明当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计算时,需要应用动态计算软件。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开发的建筑能耗动态模拟分析计算软件,适用于办公建筑及其它各类公共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达标评审。

其计算内核为美国劳伦斯伯克力国家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开发的DOE-2程序,可以对建筑物的采暖空调负荷、采暖空调设备的能耗等进行全年8760小时的逐时能耗模拟。

在标准宣贯和使用过程中,大量采取能耗分析软件的主要原因在于:标准对性能化设计方法的要求以及权衡判断(Trade-off)节能指标法的引入。

首先,在标准中设置了两种指标来控制节能设计,第一种指标称为规定性指标,第二种指标称为性能性指标。

规定性指标规定建筑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窗墙比、体形系数等参数限值,当所设计的建筑能够符合这些规定时,该建筑就可判定为符合《标准》要求的节能建筑。

规定性指标的优点是使用简单,无需复杂的计算。

但是规定性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设计人员的创造性。

性能性指标的优点在于突破建筑设计的刚性限制,节能目标可以通过调整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等措施来达到。

也就是说性能性指标不规定建筑围护结构的各种参数,但是必须对所设计的整栋建筑在标准规定的一系列条件下进行动态模拟,单位面积采暖空调和照明的年能耗量不得超过参照建筑的限值。

因此使用性能性指标来审核时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这种计算只能用专门的计算软件来实现。

同时,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近年来公共建筑的窗墙面积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建筑立面更加通透美观,建筑形态也更为丰富。

因此,传统建筑设计中对窗墙面积比的规定很可能不能满足本条文规定的要求。

须采用标准第4.3节的权衡判断(Trade-off)来判定其是否满足节能要求。

图B-1 公建标准权衡判断(Trade-off)评价流程一、能耗分析计算原理建筑物的传热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建筑物的得热或失热是随时随地随着室内外气候条件变化的。

因此,为了较准确地计算采暖空调负荷,并与现行国标保持一致,需要采用动态计算方法分析建筑能耗及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动态计算方法有很多,DOE-2用反应系数法来计算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量。

反应系数法是先计算围护结构内外表面温度和热流。

由一个单位三角波温度扰量的反应计算出围护结构的吸热、放热和传热反应系数,然后将任意变化的室外温度分解成一个个可迭加的三角波,利用导热微分方程可迭加的性质,将围护结构对每一个温度三角波的反应迭加起来,得到任意一个时刻围护结构表面的温度和热流。

反应系数的计算可以参考专门的资料或使用专门的计算程序,有了反应系数后就可以利用下式计算第n 个时刻,室内从室外通过板壁围护结构的传热得热量HG (n )∑∑∞=∞=---=00)()()()()(j j r z j n t j Z j n t j Y n HG式中:t z (n-j)——第n-j 时刻室外综合温度; t r (n-j)——第n-j 时刻室内温度;当室内温度tr 不变时,此式还可以简化成:∑∞=⋅--=)()()(j rz t K j n t j Y n HG式中,K 是板壁的传热系数。

在计算思路上,DOE-2是一种正向思维,即根据室外气象条件,围护结构情况,计算出室内温度以及室内得热量。

对要控制室内热环境的房间,由选定的采暖空调系统根据室内负荷情况提供冷(热)量,以维持室温在允许的范围内波动。

DOE-2的计算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后一时刻室内的温度、冷热负荷、以及采暖空调设备的耗电量要受前一时刻的影响。

程序根据输入的建筑情况和室内设定温度值的要求,动态计算出建筑物的全年能耗情况,并以各种表格形式输出。

二、Doe2IN 应用程序的使用用户运用Doe2IN 应用程序进行建筑物的能耗计算,首先应明确Doe2IN 所要求的工作:遵循Doe2IN 应用程序的约定,以Doe2IN 定义的输入方式,对将要进行能耗计算的建筑物进行描述——输入建筑物的构成。

Doe2IN 进行建筑物的能耗计算,按照下面的顺序进行:图B-2 Doe2IN建筑物能耗计算流程从流程图可以看出,Doe2IN进行建筑物能耗计算的三个步骤中,需要用户参与的只是第一步。

如果用户正确地完成了建筑物构成的输入工作,其余的工作都由Doe2IN应用程序完成;同时只要用户的输入是准确的,计算结果也将是准确的。

流程图中的第一步建筑物的构成包括三部分信息:建筑物的基本数据、围护结构构成、建筑物的空调系统划分等其它计算参数的设定。

这三部分的信息需要用户输入按照Doe2IN规定的顺序进行输入。

①建筑物的基本数据:建筑物所处城市、建筑物所用到的材料、建筑物的门窗、建筑物的外墙板、内墙板、地面板、楼板、屋顶板的分层构造。

这四类数据的输入都是在相应的对话框中进行,输入较为简单。

②建筑物围护结构的输入:这一步中需要用户依次输入建筑物的一般信息、建筑物的楼板与屋顶、建筑物的房间、建筑物外墙上的窗户或遮阳。

运用Doe2IN应用程序对一个建筑物进行能耗计算时,这一步的输入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虽然实际工程中建筑物形式的复杂多变将导致输入工作量的增加,但只要用户遵循Doe2IN应用程序的约定,充分利用Doe2IN提供的简化命令,将极大地提高输入工作的效率。

关于这部分的输入方法与技巧请参见Doe2IN使用手册中给出的详细说明。

③建筑物空调系统划分等计算参数的设定:划分建筑物的空调系统、设定建筑物的室内负荷强度、照明时间表、采暖空调系统的运行时间表。

实际上这几项参数中需要用户操作的只有第一项划分系统,划分系统在Doe2IN提供的采暖空调系统划分对话框中进行,操作非常简单;而后面三项参数使用Doe2IN提供的缺省值即可,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用户输入,除非用户要自行设定相应的参数数值。

三、Doe2IN应用程序界面介绍应用程序的操作菜单主要包括工程文件管理、界面窗口设置、建筑物数据输入、计算结果输出几类,其中最为常用的是输入和输出两项,在这两个下拉菜单中包括了应用程序的所用命令选项。

选择建筑物所处城市选择建筑物所用材料选择建筑物用窗选择建筑物用门输入建筑物的构造种类输入建筑物的一般信息以楼板为单位输入建筑物构成划分建筑房间并确认楼板归属检查并确认输入结果选择建筑物外墙窗户及遮阳输入建筑物的坡屋顶设定建筑物采暖空调系统由左到右依次为:1.生成建筑描述文件2.显示建筑物轴侧图3.编辑建筑描述文件4.建筑物能耗模拟计算5.能耗计算结果摘要6.能耗计算结果详细列表7.绘制房间的逐时温度曲线用户可使用自定义的构造模板,将“构造模板.doe”工程文件中的构造种类替换为当地常用的构造、门窗,并更改其中的城市为当地所处于城市、这样新建一个工程时,可以在这个模板的基础上新建,省去重复的操作。

在进行任何一个建筑物的输入之前,建议用户先读建筑图:对建筑物的构造形式、各层平面布局、剖面构成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之后绘制标准楼层的楼板输入草图,以这张草图为后面的输入依据,1. 读建筑图绘制楼板输入草图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图绘制楼板输入草图时,进行了一定的简化,这种简化对建筑物能耗的计算结果影响不大。

在对话框中“选择城市”列表框中选择建筑物所处城市(用鼠标左键单击省份或直辖市前的“+”,将在列表框中展开辖区内的城市列表),城市的城市名称、纬度、经度、海拔、时区、气象数据等参数将自动显示在列表框左侧对应窗口中。

输入照明参数输入内负荷 设定系统运行时间显隐应用程序主界面背景2. 选择建筑材料点击工具条中“材料”按钮或选中输入菜单中对应选项,将弹出“建筑材料”对话框。

3. 选择建筑门窗点击工具条中“窗户”按钮或选中输入菜单中对应选项,将弹出建筑窗户对话框。

点击对话框“序号”窗口的向上或向下箭头,将序号调到相应数值;在窗列表框内双击所用窗户名称,选中窗户的名称、传热系数、窗宽、窗高、遮蔽系数等参数将显示在对应编辑窗口中。

4. 输入建筑构造点击工具条中“构造”按钮或选中输入菜单中对应选项,将弹出多层构造对话框。

先确定围护结构的构造种类数,并逐个输入每种构造。

5. 输入建筑物一般信息点击程序主界面右侧工具条中的建筑按钮,弹出“围护结构一般信息”对话框。

目前,Doe2IN 输入建筑外形采用手工输入方式。

6. 输入楼板/屋顶点击程序主界面右侧工具条中的楼板按钮,弹出楼板对话框。

在这个对话框中将完成本算例建筑物的所有楼板/屋顶输入,完成这个对话框的输入之后,建筑物围护结构构成的输入就基本完成了。

本对话框的输入要借助于前面的房间楼板划分草图进行。

程序对楼板的输入采用了逐层、逐块的输入方式,因此按照下面的步骤输入楼板,这里基本选择绘图模式的楼板输入方法,只是对当前楼层的第一块楼板采用了输入坐标的输入方式,其它各块楼板都是依据上一块楼板的位置在楼板平面视图中直接绘制的,同时运用了镜像复制、楼层拷贝简化命令。

7. 顶层屋顶的生成将顶层楼板拷贝到(建筑物总层数+1)层楼板,之后对这层楼板执行整层转屋顶命令,应用程序将自动生成建筑物的平屋顶。

8. 划分房间为了完成建筑物的不同房间的能耗计算,需要对建筑物的每个楼层划分房间:确认每块楼板归属的房间、此房间的属性、用户对此房间计算结果的处理要求。

应用程序确认房间是以楼层为单位进行的,用户可以对当前的一层或几层楼层的各块楼板进行归属房间的确认9. 确认并检查建筑物房间构成状态按照本算例的输入步骤,当用户完成建筑物楼板的输入、划分房间并确认每一块楼板的房间归属之后,应用程序会自动依据这些信息,自动生成建筑物所有房间的围护结构构成。

如果用户的输入是规范正确的,应用程序生成的各个房间的构成也将是正确的;而如果输入出错,将导致房间构成的生成出错,使得建筑物能耗计算不能正常进行;因此在完成楼板输入、房间划分操作之后,应用程序要求用户对各个房间的构成状态进行确认检查,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处理,并将确认的结果反馈给应用程序。

如果某个房间围护结构的构成出错,需要用户进行添加或删除围护结构构成的操作。

每次要对一个房间的构成进行修改之前,都要先定位到此房间:在房间平面视图中用鼠标左键点击这个房间的显示区域,之后就可以进行添加或者删除操作了。

10. 外墙加窗按照前面介绍的步骤完成围护结构楼板的输入、划分房间、确认房间状态之后,应用程序将自动生成建筑物的所有墙体,并在输入墙体中的窗户以及窗户的遮阳。

11. 划分系统点击菜单条中“输入\房间属性”,确定各房间属性。

在“输入\日作息时刻表”中,确定内热扰和设定温度的运行模式。

点击应用程序主界面右侧工具条中按钮,将弹出采暖空调系统设定对话框。

输入建筑物空调系统划分、采暖空调设备能效比等参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