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降水分布规律资料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降水和降水分布

世界地理降水和降水分布
北部: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南移影响,降水多。 南部:冬季受西风带北移影响,降水较多 西部:受副高和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降水较少。 中部:距海较远受副高影响且受东部大分水岭山脉的阻 挡,降水稀少。
五、等降水量线的判读
1. 同线同值
2. 同图等距
3. 等降水量线密集,表示降水地区差异大;等降水量线 稀疏,表示地区差异小。
内陆、两极、热 内陆、极地高压、副高

30°~40°大 陆东岸
夏季风
30°~40°大 陆西岸 40°~60°大 陆西岸
冬季受西风 控制
常年受西风 控制
温带大陆、热带沙漠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降水的分类
类 别
对流雨
锋面雨 地形雨 台风雨
成 因
近地面空气强烈 暖湿空气在锋面 受热,湿热空气 上抬升,水汽冷 上升,水汽凝结, 却凝结形成降水 形成降水
1.判断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大致平行—降水自 沿海向内陆减少
2.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山
多雨—迎风坡
脉走向大致平行
少雨—背风坡
3.判断内陆地形:
等降水量线 呈封闭曲线
线内降水少—闭塞内陆 线内降水多—山地迎风坡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 西北内陆减少
600mm
800mm
1000mm
600mm
6、7月份 江淮地区
准静止锋影响,锋面 雨带徘徊,形成梅雨
7、8月份
华北、东北地区 西南地区
锋面雨带控制本区, 出现盛夏暴雨
受西南季风影响,暴 雨时有发生
8、9月份 东南沿海
热带气旋和台风影响, 多狂风暴雨
7-8月份
6-7月份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修改)
5月登陆6长江, 7、8华北、东北汪, 9月南撤冬风下,
10月锋消雨季亡。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乞拉朋齐
乞拉朋齐
1)从赤道到两极,年降水量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与西岸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3)在中纬度地区,大陆内部与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有什么差别?
世界降水的分布
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变冷凝结而形 成降水,叫对流雨。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 特别是在赤道地区。 在中高纬度,在晴 朗的夏天午后,突 然天气闷热,接着 一场暴风骤雨。
对流雨
对流雨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常伴有暴风、雷电,多 出现在赤道地区,其他地区的夏季午后也常出现。例如: 赤道地区全年都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夏季的午后常会出现。
读图回答
夏秋多,冬春少 3、四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共同点_______________,
越往北雨季越短,降水集中程度越高 。 明显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降水量年变化柱状图
动动脑筋
4、为什么我国各地的降水量季节分配很 不均匀,全国大多数地方的降水多集中在夏秋季节?
气温/℃
30
15
600 500 400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1 4 7
300
200
100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1)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2)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初中地理知识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初中地理知识点: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点睛】
识记世界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规律。
11.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世界降水分布规律: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故答案选B。
【点睛】
该题主要考查的是世界降水量分布的特征,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12.赤道南极北回归线200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逐渐减少多少少多多少
7.C
【解析】
【分析】
根据世界各地的降水分布很不均衡.多雨的地方,年平均降水量可超过10000毫米.少雨的区域,有时多年滴雨不下.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上,可了解到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赤道附近地区平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是世界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受海陆因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岸降水多;受地形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故选:C。
13.学校七年级(1)班学生对世界降水量的分布进行了探究学习。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五城市(北京、伦敦、罗马、开罗、新加坡)降水量柱状图。
材料二北半球年降水量分布图。
(1)探究降水的季节变化:把材料一中字母表示的降水量柱状图填入下表。
(2)探究降水的水平分布:从材料二中看出,北半球(选择填空)降水多,在(选择填空)沿海和内陆降水差异较大。
(3)赤道附近降水___________;两极地区降水___________(填“多”或“少”)。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试题分析:
印度的乞拉朋齐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世界雨极”.位于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被称为世界的“干极”,该地区气候极其干燥,经常连续几年不降雨水,是世界上最为干燥少雨的地方,故选B.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变化小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年较差大。

温带荒漠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判断方法一、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二、.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

(以北半球为例)1、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2、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或地中海气候;3、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三、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一)、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都在15?以上,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月降水量和年降水总量多少来区别: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2、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3、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4、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其具体类型主要依据季节和年份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别: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

世界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气温和降水图

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分布规律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赤道附近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内部和西岸热带荒漠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洲南部、东南部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降水和气温年际
变更小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温带落叶阔叶林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气温
年较差大。

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内部亚寒带针叶林、温带草原、
温带荒漠
寒带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南北极圈以内地区苔原、冰原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世界气候类型的降水量、气温图和判断方法

世界十大气候类型判断.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也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00mm以上。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多雨分布规律:赤道附近自然景观:热带雨林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渐变):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1000mm之间。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分布规律: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

自然景观:热带草原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降水突变,最多月份突破500mm)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1500mm-2000mm之间。

气候特点: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分布规律:亚洲南部、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自然景观:热带(季)雨林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 一月均温>15℃,可推断为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型)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

气候特点:终年炎热干燥。

分布规律: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中西部。

自然景观:热带荒漠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夏季多雨的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1600mm之间。

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分布规律: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自然景观: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根据气温高低判断气候类型:以北半球为例,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可推断为地中海气候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1000mm之间。

最新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最新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谢谢2 2020年全国一卷理综物 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行驶中的汽车如果发生剧烈碰撞,车内的安全气囊会被弹出并瞬间充满气体。

若碰撞后汽车的速度在很短时间内减小为零,关于安全气囊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加了司机单位面积的受力大小B.减少了碰撞前后司机动量的变化量C.将司机的动能全部转换成汽车的动能D.延长了司机的受力时间并增大了司机的受力面积15、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10,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1/2,则同一物体在火星表面与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比值约为:A.0.2B.0.4C.2.0D.2.516、如图,一同学表演荡秋千。

已知秋千的两根绳长均为10m ,该同学和秋千踏板的总质量约为50kg 。

绳的质量忽略不计。

当该同学荡到秋千支架的正下方时,速度大小为8m/s ,此时每根绳子平均承受的拉力约为:A.200NB.400NC.600ND.800N17、图(a )所示的电路中,K 与L 间接一智能电源,用以控制电容器C 两端的电压U c ,如果U c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b )所示,则下列描述电阻R 两端电压U R 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b)图CU /st O 12345K L CR (a)图/s/s/sD/s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

因为赤道地区:为赤道低气压带,气流上升,水汽凝结,形成对流雨;
2、两极地区降水少。

因为两极地区:为极地高气压带,气流下沉,气温上升,难以降水;
3、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降水多。

因为回归线附近: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炎热干燥;
东岸----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
4、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因为中纬度:沿海地区----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海洋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
1、从时间分布看:
全年多雨区:赤道两侧
全年少雨区:两极地区、沙漠地区、内陆地区
全年湿润区: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2、从空间分布看:
与纬度位置的关系:由赤道向两极降水逐渐减少
与海陆位置的关系: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与地形的关系:山地地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因素 纬度位置(大气
环流)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中纬度地区
西岸少雨 东岸多雨 沿海多雨 内陆少雨
海陆位置
(2)影响降水的因素 除上表中提到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受地形的影响。
一般来讲 北 迎风 风坡 坡降 降水 水少 多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 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 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 别比A地大。(图中单位mm,下同)
降水的四种类型
大气运动
降水特征
主要分布区
湿热空气强烈 受热 上升 ------湿热空气前进受
强度 大 ,历时 短
----
----
范围 小 ,常有 ----
--风--
暴 ----
,-雷---电----
降水发生在山的
赤道 及其两侧 -----地区,我国夏季午后
地形阻挡 被迫抬 ------------升
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 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处为迎风坡 少雨处为背风坡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局部降水分布图
等降水量线闭合:等降水量线闭合,线内降水多,多
降水量/mm
600
500
0
-15
-30 -45
-60 1 4 7
10(月)
地中海气候
400 300 200 100
1 4 7 10(月)
亚热带季风气候
(3)冬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东岸 (4)夏季多雨区——南、北纬30。~40。附近的大陆西
拓展练习:
1.位于印度东北部的喜马拉雅山南坡降水量 大,请问是什么原因?

暖空气被抬升
2、特点 强度小、历时长、范围广
3、分布地区
中纬度地区(我国主要的降水类型 )
台风雨
旋涡风 旋涡风 暴雨区 暴雨区
台 1、形成原因

热带洋面上暖湿气流围绕台风中 心旋转上升

2、特点
强度很大,多为暴雨,伴有狂风 雷电
3、分布地区 低纬大陆东部沿海地区
降水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造成这些地区景观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第二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一.主要降水类型
对流雨
▪ 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 冷凝结而形成降水,叫对流 雨。
▪ 对流雨以低纬度最多,特别 是在赤道地区。在中高纬度, 在晴朗的夏天午后,突然天 气闷热,接着一场暴风骤雨。
对 1、形成原因

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热力
2.谚语: “东边日出西边雨,阵雨过后又天晴” 中,降水的类型为哪一种?
3.“清明时节雨纷纷”中的雨属于哪一种降水 类型?
三.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
乞乞拉拉朋朋齐齐
世界降水的分布
看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降水的分布有何特点?
——全球降水呈条带分布 赤道多雨带、副热带少雨带 温带多雨带、极地少雨带
中纬地区
低纬大陆 东南沿海地带
3、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气温/℃
30
降水量/mm
600
15
500
0
400
-15
300
-30
200
-45
100
-60
1 4 7 10(月) 1 4 7 10(月)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多雨区——赤道附近地带; 全年少雨区——干旱的沙漠地区、两极地区;
气温/℃
30
15
2、雨带的分布与气压带的分布有何联系? 多雨带 低压带 少雨带 高压带
极地少雨 温带 带 多 雨 带 副 热 带少 雨 带 赤道多雨 带 副 热 带少 雨 带 温 带 多雨 带
极地少雨
世界带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60
30
0

30
60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极温



温极
地带 少多
热 带 少
雨雨

道 多 雨
地 1、形成原因

暖湿空气遇地形阻挡,被迫

沿迎风坡爬升
2、特点 降水集中在迎风坡 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3、分布地区 山地迎风坡(山腰地带)
锋面雨
▪ 冷空气和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 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 的降水,叫锋面雨。
▪ 在中纬度的季风区,锋面雨较多。
锋 1、形成原因

冷暖空气相遇,相对较轻的

带地
带 少 雨
多少 雨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带带



带带
世界降水的分布
降水分布 气压带风带 大气运动
降水特点
赤道多雨带 赤道低压带 全年上升气流 多对流雨
(2000mm)
副热带 少雨带
副热带 高压带
大陆西部,内部 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500mm)
大陆东部降水多
温带多雨带 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锋面活动多 多锋面雨,气旋 气旋活动多 雨(500—1000mm)
雨 对流,大气上升
2、特点 强度大、历时短、范围小,伴有暴风雨
3、分布地区 赤道地区等 (eg. 我国夏季午后的雷阵雨)
地形雨
▪ 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 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 水,叫地形雨.
▪ 在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常常发生在山地的迎 风坡,称为雨坡;印度的乞拉朋齐年降水量 11418毫米,也是因为位于喜马拉雅山迎风坡的 缘故,成为世界年降雨量最多的地方.而处于背风 坡的青藏高原,年降水量却为200~400毫米。
为山地迎风坡;线内降水少,多为山地背风坡或内陆盆地
下图是我国新疆年降水量分布图,天山北坡 降水偏多,有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
四、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
(1)看等降水量线的疏密:判断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
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大,反之则小。 (2)看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判断海陆影响和地形影响。 海陆: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表明降水由沿海向内陆减少 地形: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处为迎风坡,少雨处为 背风坡。 (3)看等降水量线的闭合:判断地形
迎风 ------
坡上,
背风
坡上降水
很少 -------
山地 迎---风---坡---
冷暧气流
相---遇--- , 持续时间
长 ----
,范围
暧湿空气被抬升
广--- ,强度
小 ---
暧湿空气围绕台
强度
很大 ------
,多
暴雨 ------
风中心
旋转 上升 ------
伴有 狂风 ,雷电 ------ ------
极地少雨带 极地高压带 下沉气流 降水少(<300mm)
为什么副热带少雨带大陆东部降水较多 ?受夏季风、台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1)赤道附近地区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乞乞拉拉朋朋齐齐
卡维金尼山
降水的分布规律
(1)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可归纳为“三多三少”具体列 表如下:
地区 两极地区 赤道地区
降水量多少 少雨 多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