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习题库
焊接结构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B:随焊脚尺寸增加而减小
C:与热输入量qW成正比
D:与板厚成反比
答案:B
13.造成角变形的根本原因是焊接热输入量过大。()
A:对
B:错
答案:B
第二章测试
14.下列关于T型焊接接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T形接头应避免使用单面角焊缝,根部有较深的缺口,承受能力非常低
B:十字接头是对称焊缝,应力和变形相互抵消,因此焊后焊接应力和变形比T形接头要小
C:残余应力对材料脆性断裂强度的影响与试验温度无关,都将产生不利影响
D:试验温度在材料的转变温度以下时,残余应力对脆性断裂强度有不利影响
答案:C
24.塑性材料也会发生脆性断裂。()
A:错
B:对
答案:B
25.提高应变速率能促使材料脆性破坏。()
A:对
B:错
答案:A
26.与转变温度相比,断裂力学能够建立许用应力水平和缺陷尺寸之间可靠的定量关系。()
A:错
B:对
答案:B
9.发生角变形的本质是横向收缩在板厚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
A:对
B:错
答案:A
10.封头与筒身环焊缝对接时由于刚性拘束较强,不易产生错边变形。()
A:错
B:对
答案:A
11.当焊缝对称或接近中心轴时,挠曲变形就很小;反之,挠曲变形很大。()
A:错
B:对
答案:B
12.焊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的产生横向收缩量,其中关于其影响因素及规律描述不正确的是()。
A:对
B:错
答案:A
35.对于高组配的焊接接头,接头的疲劳强度取决于较软的基本金属。()
A:对
B:错
答案:A
焊接结构生产基础知识习题

焊接结构生产基础知识一、填空题:1 •内应力是由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及 ______ 的变化等因素造成物体内部的不均匀性变形而引起的应力。
内应力的主要特点是_____ 2•根据内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和3•根据内应力涉及的范围不同,可以将内应力分为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体在外力或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其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称为物体的变形。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物体变形的性质不同,可以将变形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
物体单位长度的变形量称为 _________ 。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焊接过程中焊件的变形方向与焊后焊件的变形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焊件在焊后所发生的尺寸缩短现象称为,它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 两种。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焊接变形的特征,可分为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等五种基本变形形式。
IWE参考题3(焊接结构)

4 层状撕裂主要发生在:
A 厚板的T型或十字接头; B 受剪切应力的搭接接头;C 沿板厚方向承受较大应力的接头;D 厚板的对接接头。
5 层状撕裂的防止办法有:
46 能够进行压力容器条例规定的检验的检验专家为:
A 在其所受培训,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能够保证规定要求完成检验; B 具备对检验人员要求的可靠性; C 在检验工作中没有出现失误的记录; D 如有要求,应具备适合的检验设备; E 通过参加培训班,获得相应证书。
A 焊接变形大; B 焊接困难; C 从经济角度考虑; D 避免应力集中。
32 当σmax=8KN/mm2;σmin=-16KN/mm2时,其平均应力和振动幅度为:
A 12 KN/mm2; B -4 KN/mm2; C -8 KN/mm2; D 24 KN/mm2;
12 对于下列3种结构,疲劳断裂的危险性顺序为:
A 2≤1≤3; B 3≤1≤2;
C 2≤3≤1; D 1≤3≤2。
13 关于固定支座,下列那种说法正确?
A 有两个自由度,一个未知力; B 有一个自由度,两个未知力;
C 无自由度,一个未知力; D 有一个自由度,一个未知力。
A amin≥4mm ; B amin=-0.5 ; C amax=0.7tmin;
D amin=0.7tmin; E amax=-0.5 .
17 DIN 18800标准内使用的钢号为:
A St60-2; B S235JRG C S275J0C; D S355N ; E S355J2G2W
焊接结构生产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将加工好的零、部件,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按生产图样和技术要求连接成部件或整个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
装配2.焊接生产中常用热处理法来消除焊接残余应力,常用的热处理方法有()和局部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3.板厚小于6mm的薄板焊接时,易发生()变形。
波浪变形4.焊接应力按产生的原因分为热应力、相变应力和()。
塑变应力5.焊接结构装配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夹紧和测量。
定位6.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四种:()、()、T形接头和角接接头等。
对接接头;搭接接头7.焊接变形有五种基本形式有()、()、弯曲变形、波浪变形和扭曲变形。
收缩变形;角变形8.焊接接头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和()。
不均匀性;应力集中10.焊接时加热那些阻碍焊接区自由伸缩的部位(称)使之与焊接区同时膨胀和同时收缩,起到减小焊接残余应力的作用,此法称为()。
加热减应区法11.焊接结构生产中常见的测量项目有()、平行度测量、垂直度测量、同轴度测量和角度测量。
线性尺寸的测量12.钢材除锈有时用化学除锈法,化学除锈法一般分为()和碱洗法。
酸洗法13.矫正焊接变形的方法有手工矫正法、机械矫正法和()。
火焰加热矫正14.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构件中的()情况。
应力集中15.刚性固定法、反变形法主要用来预防焊接梁焊后产生的()变形和()变形。
弯曲;角16.调节焊接应力的主要措施有()措施、()措施、焊后()措施。
设计、工艺、热处理17.对接接头静载强度计算时,不考虑焊缝()。
余高18.根据应力作用方向,焊接应力可分为()向应力和()向应力。
纵;横19.影响弯曲变形的主要因素是压缩塑性变形区的()、焊缝()、焊件()。
宽度;位置;刚性20.角变形与焊接(),接头(),坡口()等因素有关。
参数;形式;角度21.火焰加热矫正法常用的加热方式有()加热、()加热、和()加热三种形式。
点状;线状;三角形22.反变形法主要用来消除焊件的()变形和()变形。
焊接结构大题

1.焊接结构的优缺点有哪些?答:优点:①焊接接头强度高;②焊接结构设计灵活性大;③焊接接头密封性好;④焊前准备工作简单;⑤易于结构的变更和改型;⑥焊接结构的成品率高。
缺点:①存在较大的焊接应力和变形;②对应力集中敏感;③焊接接头的性能不均匀。
2.长板条中心加热,边缘加热时温度应力,残余应力的分布情况?答:⑴长板条中心加热:由于中心温度高两端温度低,所以中心产生膨胀受到两端的阻碍而承受压应力,两端受拉应力。
当加热温度较高时,将使中心部位产生较大的压缩塑性变形。
此时停止加热使板条恢复到初始温度,并允许板条自由收缩,则最终板条长度缩短并且受到两侧的拉力,因此在板条中心形成参与拉应力,而两侧形成残余压应力。
⑵长板条边缘加热:①当温度<250℃时,板条任何区域均不发生塑性变形,则温度恢复后,板条中既不存在残余应力,也不存在参与变形。
②当温度较高(>250℃)使靠近高温一侧局部范围内产生塑性变形。
③当加热温度很高时,造成板边(B-X2)一段时间内的ós=0,即变形抗力为零。
3.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的静载强度,机加工精度,刚度的影响?答:⑴静载强度:①如果材料具有足够的苏醒,能进行塑性变形,则内应力的存在并不影响构件的静载强度;②如果材料处于脆性状态(脆性材料或者处于脆性状态下的塑形材料),由于材料不能发生塑性变形使构件上的应力均匀化,内应力的存在将降低其静载强度。
⑵刚度:①构件第一次加载将降低构件的内应力,即使其刚度降低。
②焊接构件经过一次加载和卸载后,如果再次加载,只要载荷大小不超过前次的载荷,内应力就不再起作用,构件刚度就不受影响,如果载荷大小超过前次载荷,则刚度会受影响。
⑶机加工精度:机加工把一部分材料从构件中去除,使截面积相应改变,并释放一部分残余应力,从而破坏原来构件中内应力的平衡。
内应力的重新分布引起构件变形,并影响加工精度。
4.焊接残余变形的分类和产生的原因?答:1)纵向收缩变形:由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压缩塑性变形产生;2)横向收缩变形:由沿板宽方向的压缩塑性变形产生;3)挠曲变形:长生原因是焊缝位置不对称,有纵向或横向收缩变形;4)角变形:由于横向收缩沿板厚的不均匀产生;5)波浪变形:由于压应力作用下失稳产生;6)错边变形:由于两边木材的线膨胀系数不同,热输入不对称产生;7)螺旋形变形:产生原因是角变形沿长度上的分布不均匀和工件的纵向错边。
焊接结构制作试题..

焊接结构制作技术题库基础部分填空题 (A)1. 1磅=(0.454)公斤2. 1英寸=( 25.4 )mm3. 90°角尺用于测量构件两面是否( 垂直 )。
4. 20号钢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为( 0.2% )钢。
5.焊接和折除安装所需用的临时构件时不应损坏母材,母材表面伤痕深度大于( 0.5 )mm时应予补焊。
6.铆工作业前,应对所使用的( 机具 )进行全面检查。
7. {KHD:工艺基本知识,th=43}班组是施工企业的( 基本生产组织 )。
8.矩形图样由(对角)线进行验证6。
9.凡是外曲的型钢尺寸应标注(内径)。
10.板材弯曲时,其中有一层即不伸长也不缩短,这一层叫(中性层)层。
11.等径三通管展开应采用(平行线法)。
12.机械剪切的零件,剪切线于下料线的允许误差不得大于(2MM)。
13.使用风铲时,压缩空气的压力应保持在(0.45----0.55Mpa)范围内。
14.矫形主要是利用金属的(塑形变形),可分为(冷矫形)和(热矫形)。
15.矫正钢板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即(手工)(机械)(火焰加热)。
16.利用投影原理将空间物体反映到(平面上)的方法叫投影法。
17.左视图是从物体的左面往右看,在(侧投影面)上画出的视图。
18.质量管理小组的基本活动程序是(PDCA)循环。
19.}梯形上底、下底、高分别为a、b、h,其面积A=( A=(a+b)h/2 )。
填空题 (B)20.图纸上的尺寸界线用( 细实 )线表示.21.图纸上的轮廓界线用( 粗实 )线表示.22.钢结构的基本连接方式有(焊接)、(铆接)及(螺栓连接)。
23.放样时最先画出( 基准 )线.24.将钢加热到Ac1或Ac3以上30-50℃保值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下来,以获得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方法叫( 淬火 )。
25.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按合金成分分(碳素钢)和 (合金钢)两大类。
合金元素总含量<5%的为(低合金钢);5-10%的为(中合金钢 );>10%的为(高合金钢 )。
焊接结构生产总复习题

焊接结构生产总复习题一、选择题1.焊接加热时,焊件不能自由膨胀,冷却时焊件不能自由收缩,那么焊后焊件(C)。
A. 存在残余应力,不存在焊接变形B. 存在残余变形,不存在残余应力C. 存在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D. 既不存在残余应力也不存在残余变形2.焊接残余应力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热应力、塑变应力和(A)。
A. 相变应力B. 拘束应力C. 工作应力D. 瞬时应力3.手工电弧焊焊接长直焊缝时,若采用直通焊,焊缝的后焊部分比先焊部分的横向收缩(B)A. 小B. 大C. 相同D. 不定4.选择坡口形式还应注意到焊接材料(A)、可焊到性、坡口加工能力和焊接变形。
A. 消耗量B. 特点C. 种类D. 强度5.采用刚性固定法焊接,可减小(B)。
A. 焊接应力B. 焊接变形C. 焊缝强度D. 焊材消耗量6.通常选择零件的最(B)表面作为主要定位基准面。
A. 小B. 大C.长D. 不定7.高压容器属于第(C)类压力容器。
A. ⅠB. ⅡC. ⅢD. Ⅳ8.(C)接头受力较均匀,因此常用于筒体与封头等重要部件的连接。
A. 搭接B. 十字C. 对接D. 角接9.利用制品上的圆柱形孔的内表面定位时,可以采用(D)定位。
A. 挡块B. 定位样板C. V形铁D. 定位销10.关于焊接工艺评定的规定,叙述不正确的是(C)。
A. 改变焊接方法,需重新评定B. 改变焊接材料,需重新评定C. 材质相同的板材试件对接焊缝的工艺评定不适用于管材焊件D. 钢材类别改变时,需重新评定11.焊缝过程中产生的(A)变形越大,焊后产生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就越大。
A. 压缩塑性B. 压缩弹性C. 拉伸弹性D. 弯曲12.钢板拼接时,相邻两条焊缝应错开,错开距离应(C)。
A. 大于筒体厚度的1.5倍且不小于50mmB. 大于筒体厚度的2倍且不小于75mmC. 大于筒体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100mmD. 大于筒体厚度的3倍且不小于75mm13.火焰矫正法中的点状加热点的直径不小于(B)毫米。
焊接结构生产理论知识题

焊接结构生产理论知识复习题一.填空题1.焊接接头由焊缝(金属)、(熔合区)、(热影响区)和母材组成。
2.梁结构的组合可以是(钢板)拼焊、(型钢)拼焊、板材与型钢拼焊等。
3.对接接头是焊接结构中(受力)状况良好,应用(最多)比较理想的接头形式。
4.焊缝与母材过渡处(连续),(圆滑),可减小应力集中。
5.焊接结束后,结构会有(残余变形)出现和(残余应力)存在。
6.多层焊时,第一层收缩量(小),随着焊接层数增加,收缩量随之(增大)。
7.减小残余应力的热处理法有(整体热处理)、(局部热处理)。
8.为减小结构焊缝(数量),可采用(型钢)或(冲压件)代替焊接件。
9.反变形法主要用来控制焊件的(角变形)和(弯曲变形)。
10.在拼板时,应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通的长焊缝)。
11.弯曲变形是由于焊缝的(收缩)沿板宽上(分布不对称)引起的。
12.刚性固定法可减小焊件的(变形),但会使结构接头处产生较大的(残余应力)。
13.火焰矫加热矫正变形有(点状)、(线状)和(三角形)三种加热方式。
24.装配是指将已(加工)好的零件,采用适当的(工艺方法),按生产图纸要求的(位置关系)组合成产品结构的工艺过程。
15.焊接结构装配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定位)、(夹紧)和(测量)。
二、选择题1.焊接接头不包括( D )。
(A)焊缝 (B)熔合区 (C)热影响区 (D)退火区2.焊接接头的4种基本形式不包括( B )接头。
(A)对接 (B)卷边 (C)搭接 (D)角接3.在焊接结构中采用最多的一种接头形式为( A )接头。
(A)对接 (B)卷边 (C)角接 (D)搭接4.水平固定管的对接焊缝,包括了( A )焊接位置。
(A)平焊、立焊和仰焊 (B)平焊、立焊和横焊(C)平焊、横焊和仰焊 (D)横焊、立焊和仰焊5.当焊件厚度较大,只能单面焊接时,为提高生产率,可采用( B )形坡口。
(A)V (B)U (C)I (D)K6.焊件的厚度大于( C )时,用焊条电弧焊焊接,就需要开坡口焊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接结构一、焊接结构的特点焊接结构的特点包括:(1)焊接结构的应力集中变化范围比铆接结构大。
因为焊接结构中焊缝与基本金属组成一个整体,并在外力作用下与它一起变形。
因此焊缝的形状和布置必然影响应力的分布,使应力集中在较大的范围内变化。
从而严重影响结构的脆断和疲劳。
(2)焊接结构有较大的残余应力和变形绝大多数焊接方法采用局部加热,故不可避免会产生内应力和变形。
焊接应力和变形不但容易引起工艺缺陷,而且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此外还影响结构的加工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3)焊接结构具有较大的性能不稳定性由于焊缝金属的成分和组织与基本金属不同,以及焊接接头所经受的不同热循环和热塑性应变循环,焊接接头不同区域具有不同性能,形成一个不均匀体。
(4)焊接接头的整体性这是区别于铆接结构的一个重要特性,一方面赋予焊接结构高密封性和高刚度,另一方面由带来了问题,例如止裂性能差。
二、影响脆性断裂的因素(一)应力状态的影响(1)不同的应力状态:如果最大正应力首先达到正断抗力,则发生脆性断裂,如果剪应力先达到屈服极限,则产生塑性变形,形成塑性断裂,达到剪断抗力时,产生剪断。
(2)不同材料同一应力状态。
(3)缺口效应:虽然整个结构件处于单轴拉伸状态,但由于其局部设计不佳或存在缺陷导致出现三轴应力状态的缺口效应。
(二)温度的影响随着温度的降低,出现脆性断裂的倾向变大。
脆性转变温度越低,可使用温度范围越大,材料抗脆断能力好。
(三)加载速率的影响提高加载速率会促使材料脆性破坏。
当有缺口时,由于缺口处有应力、应变集中,缺口扩展速率增大,导致脆性断裂的发生。
(四)材料状态的影响(1)厚度的影响:厚度增大,脆断倾向增大。
原因:a、厚板在缺口处易形成三轴拉应力,因为厚度方向的收缩和变形受到限制,形成所谓的平面应变状态,使材料变脆。
b、冶金因素:厚板轧制次数少,终轧温度高,组织疏松,内外层均匀性差。
(2)晶粒度影响:晶粒越细,脆性—延性转变温度越低。
(3)晶格结构:面心立方晶格较好。
(4)化学成分:C、N、O、H、S、P增加脆性,Mn、Ni、Cr、V适量加入有助于减少脆性。
三、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一)焊前和焊接过程中:1、设计方面:设计时避免焊缝密集交叉;尽量采用局部减小刚度法。
2、合理施焊工艺:(1)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和方向:尽量使焊缝收缩自由,避免夹固状态,先焊收缩量大的焊缝;先焊工作时受力较大的焊缝;在拼板时,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焊直通直焊缝。
(2)采用反变形法。
(3)锤击或碾压焊缝。
(4)在结构适当部位加热使之伸长,使温度场均匀。
(5)淬火倾向强的材料,焊前预热,焊后缓冷。
(二)焊后消除残余应力的措施1、热处理法:整体高温回火是将整个焊接结构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保温一段时间,再冷却。
消除内应力的效果主要取决于加热的温度,材料的成分和组织,也和应力状态,保温时间有关。
局部高温回火处理是把焊缝周围的一个局部区域进行加热。
由于其带有局部加热的性质,效果不如整体处理,只能降低应力峰值,而不能完全消除。
但可以改善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仅限用于较简单的焊接接头。
2、机械拉伸法(过载法)因为焊接残余内应力主要由于局部压缩塑性变形引起,而外载拉伸作用下产生的拉伸塑性变形与其方向相反,所以加载应力越高,压缩塑性变形就抵消的越多,内应力也就消除的越彻底。
3、温差拉伸法(低温消除应力法)也是利用拉伸来抵消焊接时所产生的压缩塑性变形,本法采用局部加热的温差来拉伸焊缝区。
具体做法:在焊缝两侧各用一个适当宽度的氧-乙炔焰矩加热,在其后一定距离用一个水管喷头冷却,两者以相同速度向前移动,这样就造成了一个两侧温度高,焊缝区温度低的温度场,两侧金属受膨胀对温度较低的区域进行拉伸。
4、振动法试验证明:当变载荷达到一定数值,经过多次循环加载后,结构中内应力逐渐降低,而且该方法设备简单、价廉、处理成本低、时间短,没有高温回火金属氧化问题。
5、爆炸法四、疲劳断裂与解理断裂其宏、微观断口特征疲劳断裂宏观断口有疲劳源、扩展区和瞬间断裂区,扩展区呈海滩波纹状、贝壳状花纹;微观断口为每一次应力循环将在断裂表面产生一道辉纹。
解理断裂的宏观断口平整,有金属光泽,呈现放射状人字纹花样,人字纹尖锋指向裂纹源,其微观特征形态为河流花样(河流汇合方向为裂纹扩展方向)、舌状花样、扇形花样等。
五、对接接头坡口选择的原则对接接头坡口型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板材厚度、焊接方法和工艺过程,必须考虑:1、焊接材料的消耗量,同等厚度的接头,采用X型坡口比V型坡口能省较多材料。
2、可焊到性:要根据构件能否翻转及难易,及内外两侧的焊接条件而定。
3、坡口加工难易:V型和X型坡口可用气割或等离子切割,亦可用机械切削加工;但U型和双U型坡口一般需用刨边机加工。
4、焊接应力和变形。
采用不适当的坡口型式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
六(七)、残余变形的类型。
若两宽不等,中等厚度平板对焊,焊后产生哪些变形?焊接残余变形大致可分为七类:1、纵向收缩变形;2、横向收缩变形;3、挠曲变形;4、角变形;5、波浪变形;6、错边变形;7、螺旋形变形;两宽度不等,中等厚度平板对接,焊后会产生:1、纵向收缩变形;2、横向收缩变形;3、挠曲变形;4、角变形。
七(八)、横向残余应力产生原因及分布特征横向残余应力分为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由于焊缝及其附近的塑性变形区的纵向收缩引起的,用σy’表示;另一个是由于焊缝及其附近的塑性变形区的横向收缩的不同时性引起的,用σy’’表示。
以对接接头为例,σy’和σy’’的分布σy’:焊缝两端为压应力,中心部分为拉应力,如图所示,并且应力值的大小受焊缝长度影响,弯曲变形趋势越小。
σy’’:分布与焊接方法、分段方法以及焊接顺序有关,先焊先收缩,后焊后收缩,后收缩部分受到先收缩部分的阻碍,因而形成了后焊的受拉,先焊的受压。
八(十)、角焊缝强度按剪应力τ’计算,焊缝计算高度a=K/1.414=0.7K解:[P]=[τ’]*0.7K*2*L=100*0.7*10*2*100=140(kN)九(六)、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及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影响疲劳强度的因素有:1、应力集中的影响:(1)结构的局部设计使应力集中系数变大,从而降低疲劳强度。
(2)接头形式:对接焊缝由于形状变化不大,因此它的应力集中比其他形式接头要小,但过大余高和过渡角会增加应力集中,使接头疲劳强度下降;丁字接头过渡处有明显的截面变化,其应力集中系数要比对接接头的应力集中系数高;搭接接头的疲劳强度是最低的。
(3)焊接缺陷:其影响程度取决于缺陷种类、尺寸、方向和位置。
平面型大于体积型,表面缺陷、位于残余拉应力场内的缺陷、位于应力集中区的缺陷和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缺陷影响大。
2、近缝区金属性能变化的影响低碳钢、低合金钢近缝区金属机械性能的变化对接头疲劳强度影响较小;对于高组配即软夹硬的焊接接头,力学性能不均匀性对接头疲劳强度基本没有影响,而低组配即硬夹软的焊接接头,疲劳强度取决于夹层尺寸。
3、残余应力的影响构件中存在残余拉应力时,平均应力增大,极限应力幅降低,构件的疲劳强度降低。
相反,存在残余压应力时,构件疲劳强度提高。
4、材料性能的影响当不存在应力集中时,σ越高,疲劳强度σR越高。
5、结构尺寸:对于大件,疲劳强度相对较低。
提高疲劳强度的措施:1、降低应力集中(1)采用合理的构件结构形式,减少应力集中,提高疲劳强度。
(2)尽量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焊接接头,如对接接头。
(3)采取综合措施提高角焊缝接头的疲劳强度,如合理选择角接板形状,焊缝根部保证熔透等。
(4)开缓和槽使力线绕开焊缝的应力集中处。
(5)采用表面机械加工方法,消除焊缝及其附近的各种刻槽。
(6)也可采用电弧整形法使焊缝与基本金属间平滑过渡。
2、调整残余应力场(1)整体处理对于循环应力较小或应力循环系数较低,应力集中较高时,退火往往有利;超载预拉伸法可以提高接头的疲劳强度。
(2)局部处理采用局部加热或挤压可以调节焊接残余应力场,使应力集中处产生残余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
3、改善材料的机械性能表面强化处理,用小轮挤压或用锤轻打焊缝及表面过渡区,或喷丸处理焊缝区,都可以提高接头的疲劳强度。
因为材料经过这种处理后,不但形成有利的表面压应力,而且使材料局部加工强化,因而可以提高疲劳强度。
4、特殊保护措施采用一定的保护涂层,如在应力集中处涂上加填料的塑料层。
十(九)、脆断倾向的焊接结构应注意哪些原则?1、正确选用材料选择材料的基本原则是既要保证结构的安全使用,又要考虑经济效果。
一般地说,应使所选用的钢材和焊接用填充金属保证在使用温度下具有合格的缺口韧性,其含义是:(1)在结构工作条件下,焊缝、热影响区、熔合线的最脆部位应有足够的抗开裂性能,母材应具有一定的止裂性能。
(2)随着钢材强度的提高,断裂韧性和工艺性一般都有所下降。
因此,不宜采用比实际需要强度更高的材料。
特别不应该单纯追求强度指标,忽视其它性能。
2、采用合理的焊接结构设计设计有脆断倾向的焊接结构,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1)尽量减少结构或焊接接头部位的应力集中(2)在满足结构的使用条件下,应当尽量减少结构的刚度,以期降低应力集中和附加应力的影响。
(3)不采用过厚的截面。
通过降低许用应力值来减少脆断的危险性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将使厚度过分增大,而增大厚度会提高钢材的转变温度、降低其断裂韧性值,反而容易引起脆断。
(4)对于附件或不受力焊缝的设计,应和主要承力焊缝一样给予足够重视。
因为脆性裂纹一旦由这些不受到重视的接头部位产生,就会扩展到主要受力的元件中,使结构破坏。
(5)减少和消除焊接残余拉伸应力的不利影响。
3、用断裂力学方法评定结构安全性为防止焊接结构的脆断,还应加强对结构制造质量的监督,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质量的无损检验。
对一些重要设备应该定期进行质量检查,甚至在使用期间不间断地进行监控—如声发射监测。
检查时发现的缺陷可能是制造时产生的,也可能是使用中产生的。
有些缺陷难以修复,或在修复过程中可能引起新的问题使修复工作得不偿失。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缺陷严重性的评定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