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结构复习思考题
安全生产知识焊接与切割复习思考题

安全生产知识焊接与切割复习思考题(1)一.填空题1.焊工在离地面(2米)或(2米)以上的地点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即为登高焊割作业。
2.登高焊割作业中规定(在地面周围10米)内为危险区,禁止在危险区内停留人员或存放可燃物品。
3.登高作业时,禁止(把焊接电缆、气体胶管及钢丝绳等混绞在一起或缠在焊工身上操作),在高处靠近10KV高压线或裸导线操作时,水平垂直距离不得小于3米。
在10KV以下时,其水平、垂直距离不得小于1.5米.4.水下焊接必须采取直流电源,禁止使用(交流电).5.焊机外壳带电其中之一是焊机(没有接地或接地不良).6.空载电压低,引不起电弧其中两点原因是(焊接电缆线过长)产生电压降过大;另一个原因(焊接电缆接头处)接触不良产生阻抗.7.焊机过热产生的原因:焊机(过载)使用;焊机一次或二次绕组发生(短路);铁心紧固件(绝缘损坏).8.焊工(是指操作焊接和切割设备进行金属工件的焊接或切割成型的人员.)9.焊工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
10.焊工中断焊接工作(6个月)以上必须重新考试。
11.持证焊工只能担任(考试合格范围内)的焊接工作。
12.焊条类别分(酸性)焊条和(碱性)焊条。
13.焊工考试规则中规定的焊接方法有:(焊条电弧焊),气焊,手工钨极氩弧焊,自动钨极氩弧焊,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半自动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自动埋弧焊)等。
二.名词解释(定义)1.焊接工艺评定:为验证所拟定的焊件焊接工艺的正确性而进行的试验过程及结果评价。
2.焊接工艺规程:制造焊件所有有关的加工方法和实施要求的细则文件,它可保证由熟练焊工或操作工操作时质量的再现性。
3.钎焊:将钎料放置于焊件接缝间隙附近或间隙间,当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钎料熔化并渗入到固态焊件的间隙内,冷却凝固后形成牢固的接头过程。
4。
电渣焊:以电流通过熔渣所产生的电阻热作为热源的熔化焊接方法。
5电子束焊接:是一种高能量密度的焊接新工艺。
焊接结构学各章习题

焊接结构学各章习题《焊接结构》第二章习题1有一简单直杆,材质为低碳钢,长度为5m,有0℃均匀加热到100℃,试求自由变形率是多少?如果加热到60℃时,受到刚性壁阻碍,试求外观变形和内部变形各是多少?2某16Mn钢的,,,试求两端刚性固定的直杆均匀加热到什么温度时,其中的热应力?3有一单位长度的低碳钢直杆,两端刚性固定经过0℃ 650℃ 0℃的均匀加热冷却后,直杆中的残余应力和残余变形如何?若直杆一端刚性固定,一端受刚性壁阻碍,其结果又如何?4如图,在长度L,断面面积A的直杆和弹簧所组成的系统中,试求直杆的温度由0℃升高到T℃时,直杆中产生的热应力和直杆外观长度变化。
图中K为弹簧常数,两端刚性壁支撑。
(提示:P=K.△L)5低碳钢长板条按下列方程加热:T=T0(X/B)2, T0=300℃,阿尔法=1.2*10-5/℃,E=2*10 4Kg/mm2,坐标原点如图所示,试求长板产生的应力。
1. 一焊接丁字梁如图所示。
试分析其横截面上的残余应力的分布曲线。
(影线部分表示塑性变性区)2. 两块钢板在刚性拘束条件下进行对焊,如图示。
试绘出焊后Ⅰ-Ⅰ截面的纵向应力和Ⅱ-Ⅱ截面及Ⅲ-Ⅲ截面的横向应力的分布曲线。
若沿Ⅲ-Ⅲ截面将板切开,则Ⅱ-Ⅱ截面及Ⅲ-Ⅲ截面横向应力分布曲线。
若沿Ⅲ-Ⅲ截面将板切开,则Ⅱ-Ⅱ截面上的横向残余应力将如何分布?3. 有一低碳箱型梁,其截面尺寸如图所示,长度5m,有四条角焊缝,每条角焊缝均用埋弧焊一次焊成,焊脚高度=8mm,试估算四条角焊缝焊后引起的纵向收缩变形。
4. 要焊制一直径2000mm的简节,板厚20mm,简节由一埋弧自动焊纵焊焊成,焊缝宽度40mm,纵缝对接时留有2mm间隙,试问为保证简节直径尺寸下料展开料的理论长度应是多少?5. 试分析图示对接接头焊后焊接残余变形。
6. 一对接接头板的几何尺寸和纵向残余应力分布如图,试问采用机械拉伸法完全消除纵向残余应力需要多大的力?施加该力时接头板的纵向变形是多少?消除纵向残余应力后的纵向残余变形又是多少?7. 一单位长度短板,其板边约束情况见图,即收缩时不受阻,现沿板中线同时加热,板截面的温度场如图所示。
材料课焊接部分思考与练习

思考与练习1.何谓焊接热循环,焊接热循环的主要特征参数有哪些?它们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在焊接热源的作用下,焊件上某一点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称为焊接热循环。
焊接热循环的主要参数是加热速度v H,峰值温度T max,高温停留时间t H,冷却速度v c,冷却时间t8/5, t8/3, t100。
…….2.试分析焊接化学冶金的特点。
焊接时金属熔池表面有熔渣保护、气体保护;焊接时化学冶金反应分区进行,熔化金属、熔渣和电弧气氛三个相相互作用,焊接冶金过程是分区域(阶段)连续进行的。
不同的焊接方法有不同的反应区。
焊条电弧焊时有三个反应区:药皮反应区、熔滴反应区和熔池反应区。
(1)药皮反应区当焊条药皮被加热时,各种组成物之间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主要是水分的蒸发,某些物质的分解和铁合金的氧化。
(2)熔滴反应区熔滴反应区包括熔滴形成、长大及熔滴过渡。
1) 温度高,平均温度达1800 - 2400℃。
2) 熔滴金属与气体、熔渣的接触面积大。
3) 各相之间的反应时间短。
4)熔滴金属和熔渣之间发生强烈的混合。
(3)熔池反应区,熔池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温度分布极不均匀,因此,同一个过程在熔池的两个部分可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
如在熔池的前部发生金属的熔化和气体的吸收过程,而在后部发生金属的凝固和气体的析出过程。
3.试分析氮、氢、氧对焊缝金属性能的影响。
氮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在焊接碳钢时,氮是有害的杂质,它是促使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之一。
氮是提高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缝金属强度、降低塑性和韧性的元素,特别是低温韧性急剧下降。
氢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对于多数金属来说,氢是有害的杂质,在钢中,形成氢脆、白点,形成气孔和冷裂纹。
氧对焊接质量的影响:氧在焊缝中不论以何种形存在,对焊缝的质量都有很大的的影响。
随着焊缝含氧量的增加,其强度、塑性、韧性均明显下降,尤其是低温冲击韧性急剧下降。
此外,氧还会引起热脆、冷脆和时效硬化。
4.焊接时脱氧的方式有哪些?焊接时的脱氧反应是分阶段和区域进行的,按其进行的方式和特点分为先期脱氧、沉淀脱氧和扩散脱氧。
焊接结构复习题

焊接结构复习思考题1. 什么是内应力?有什么特点?2. 什么是自由变形、内部变形、外观变形?之间有什么关系?3. 画出低碳钢的屈服极限随温度的变化曲线.4. 杆件均匀加热时产生残余应力和变形的原因是什么?5. 分析低碳钢窄长板条中央纵向堆焊时应力与应变的演变过程,并用图示表示加热和冷却时的应力和变形。
6. 低碳钢窄长板条沿板边堆焊时,是如何变形的,为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7. 焊接残余变形有几种形式?8. 影响对接接头纵向残余变形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的?9. 分析各种变形产生的原因。
10. 为什么焊接薄板时,容易产生波浪变形?11. 焊接过程中产生错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错边对接头强度有何影响?12. 影响对接焊缝角变形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13. 分析结构因素对焊接残余变形的影响。
14. 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有那些?为什么?15. 矫正焊接变形的措施有哪些?16. 为防止焊接变形,如何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17. 低碳钢薄板对接接头中焊接残余应力是如何分布的?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分布?(纵向、横向)18.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接头静载强度的影响.19. 焊接残余应力对受压构件稳定性的影像.20. 焊接残余应力对构件刚度的影响.21. 分析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演变过程时,有那些基本假设?22. 在焊接过程中,调节内应力的措施有哪些?23. 焊后消除内应力的方法有哪些?24. 在工艺上有哪些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25. 分析角焊缝搭接接头的应力分布特点?26. 分析十字接头的应力分布特点?27. 组配对接头静载强度的影响.28. 与铆接相比,焊接结构为何易产生脆断?29. 试述应力状态、温度、加载速度对焊接结构脆断的影响。
30. 影响焊接结构脆断的主要因素是什么?31. 什么叫材料的脆性转变温度(Tk)?其大小反映了材料的什么性能?32. 如何防止焊接接头的脆断?33. 影响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34. 如何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35. 焊接接头的应力集中对接头的性能有何影响?36. 何谓应力集中系数?焊接接头产生应力集中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7.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疲劳强度有何影响?38. 焊接残余应力对焊接结构脆性断裂有何影响?39. 焊接缺陷对焊接结构疲劳强度有何影响?40. 在工艺上有哪些控制焊接变形的方法?41. 在设计上主要采取哪些措施预防焊接变形?42. 影响焊接接头疲劳强度最主要因素是什么?。
焊接方法及设备思考题

“焊接方法及设备”思考题第一章焊接电弧1、焊接电弧的物理本质是什么?它具有什么特点?电弧的本质是气体放电,是气体放电的一种表现形态。
特点:电压最低、电流最大、温度2、电弧中带电粒子的产生的方式主要有哪些?1)中性粒子电离2)阴极电子发射3、气体的电离电压、材料的电子逸出电压与电弧稳定性之间有什么关系?电离电压越低,越容易引弧,稳弧性好逸出功越小,引弧越容易,稳弧性能越好4、热阴极(如TIG焊)电子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冷阴极(如MIG焊)电子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热:热发射冷:场致发射光发射粒子碰撞发射5、常用的引弧方式有哪些?常用的电弧焊方法各采用什么方式引弧?1、接触引弧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2、非接触引弧钨极氩弧焊,等离子弧焊6、焊接电弧由哪几部分构成?其电弧电压的表达式是什么?由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三部组成。
电弧电压:Ua=Uc+Uk+UA弧柱电压Uc 阳极电压UA阴极电压Uk7、简述阴极区和阳极区的导电机构阴极区:电子流阳极区:A+8 阴极斑点和阳极斑点各有何特点阴极斑点电流密度大,温度高跳跃性和粘着性存在斑点力自动寻找氧化膜—阴极清理作用(或阴极雾化作用),对铝、镁合金的焊接非常重要。
阳极斑点阳极斑点则有避开氧化膜而去自动寻找纯金属表面的倾向。
产生阳极斑点力,但该斑点力小于阴极斑点力。
9、最小电压原理的含义是什么?在电流和周围条件一定时,处于稳定燃烧状态的电弧,其电弧导电半径(r)或温度(T)应使弧柱的电场强度(E)具有最小值。
也就是说,电弧具有保持最小能量消耗的特性。
10、电弧所受的力有哪些?电磁收缩力、等离子流力、斑点压力、短路爆破力11、什么是焊接电弧的静特性和动特性?焊接电弧静特性在电极材料、气体介质和弧长一定的情况下,电弧稳定燃烧时,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的关系。
焊接电弧的动特性弧长一定时,当焊接电流发生连续快速变化时,电弧电压与电流瞬时值之间的关系。
反映电弧导电性能对电流变化的响应能力。
焊接结构复习习题

焊接结构复习习题第一章焊接接头静载力学行为1、内应力按照其分布的尺度范围可分为、和。
2、焊接热过程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和高的。
3、纵向残余应力σx分布的一般规律是:焊缝及附近的区域为,远离焊缝拉应力迅速下降,随后出现。
4、焊接残余收缩变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和。
5、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和。
6、造成焊接结构脆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和制造工艺及等。
7、为了防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相应地有两种设计原则:一为原则,二为原则。
8、在进行多层焊时,如果在先焊的焊道中产生了,则在后续的焊道焊接过程中,有可能在这些缺陷处产生,使焊接结构的。
9、对于大型焊接结构,在满足结构的使用条件下,应当尽量减小,以降低和的影响。
10、、或等,都会使构件中出现应力集中,降低了构件的疲劳强度。
11、大部分疲劳破坏的断口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一般都有二个区域,分别为和。
1、和是形成各种焊接裂纹的重要因素,又是造成焊接接头热应变脆化的根源,并且影响结构的。
2、合理的接头构造不但使结构在服役时,不产生高的,而且在工艺上,便于焊接;不仅保证结构,同时在经济上也省时省料。
3、内应力按照其分布的尺度范围可分为、和。
4、横向残余应力的形成机理较纵向残余应力复杂,它由两个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焊缝及附近塑性区的,用σy’表示;另一个是由焊缝及附近塑性区的不同时引起,用σy”表示。
5、焊接接头的基本形式有:、、和。
6、按照断裂前塑性变形大小,将断裂分为和两种。
7、通过断裂力学的研究,我们知道加大板厚将使其,断裂将从塑性向,并由向平面应变状态转变。
8、为了防止结构发生脆性破坏相应地有两种设计原则:一为,二为。
9、结构发生脆断时,材料中的比材料的和都小很多,是一种的破坏。
10、对一定的钢种和一定的焊接方法而言,热影响区的金相组织主要取决于,即取决于焊接热输入。
因此,合理的选择对防止结构极为重要。
四.分析下列问题1.焊接时为什么会产生内应力和变形?焊接内应力与焊接变形之间一般有什么关系?答题要点:1)焊接不均匀温度场的作用;2)热塑冷缩的原理;3)拘束使变形减小内应力增加。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复习思考题-焊接成形部分--题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总复习思考题一、基本概念焊接、材料的焊接性、熔化焊接、钎焊、电弧焊、氩弧焊、摩擦焊接、气焊、气体保护焊、电阻焊、激光焊。
二、是非判断1、焊接成性与其它连接成形的显著区别是通过原子之间的结合而实现连接。
()2、钢的碳当量相同时,它们的焊接性就相近。
()3、直流正接时,焊件的温度高,适合焊接薄板。
()4、20钢的焊接性能比T10钢差。
()5、电渣焊的焊接热源为电阻热。
()6、焊条药皮的主要作用是稳弧、排气、造渣和添加合金元素。
()7、焊缝容易产生裂纹、夹渣、气孔等缺陷。
()8、焊接工艺可实现用铸造和锻压工艺方法难以成形的零部件的成形。
()9、熔合比是指母材在焊缝中所占面积的分数。
()10、气体保护焊不属于电弧焊。
()11、焊接接头熔合区是金属全部熔化后形成的。
()三、选择题(单选)1、熔化焊接是利用局部加热的手段,将工件的焊接处加热()形成熔池,然后冷却结晶,形成焊缝的焊接方法。
A、到熔化状态B、到半熔化状态C、到再结晶温度D、到淬火温度2、氩弧焊属于()。
A、熔化焊B、压力焊C、钎焊D、粘结3、采用V和U形坡口对焊时,由于焊接截面形状上下不对称,焊后收缩不均而引起的变形称为()。
A、弯曲变形B、扭曲变形C、角变形D、波浪变形4、焊接过程不合理以及焊缝在构件横截面上布置不合理,使工件产生()。
A、弯曲变形B、扭曲变形C、角变形D、波浪变形5、焊接薄板时,由于薄板在焊接应力作用下发生失稳而引起的变形是()。
A、弯曲变形B、扭曲变形C、角变形D、波浪变形6、在生产中,减小焊接应力和变形的有效方法是对焊件进行预热或加热减应区,这是因为()。
A、焊缝和周围金属的温差增大而胀缩较均匀B、焊缝和周围金属的温差减小而胀缩较均匀C、焊缝和周围金属的温差增大而胀缩不均匀D、焊缝和周围金属的温差减小而胀缩不均匀7、直流电弧焊接时,正接法是()。
A、工件接负极,焊条接正极B、工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C、工件接正极,焊条接正极D、工件接负极,焊条接负极8、气体保护焊所用的保护气体是()。
焊接结构复习题(2011[1][1].06)
![焊接结构复习题(2011[1][1].06)](https://img.taocdn.com/s3/m/9c51d81859eef8c75fbfb332.png)
焊接结构课复习题()第一章序论1.什么是焊接结构?它有何优缺点?第二章焊接应力与变形1.何谓内应力?内应力有何性质及推论?2.内应力的分类?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概念。
3.何谓自由变形、外观变形、内部变形?搞懂他们的相互关系。
4.利用三等份板条中间板均匀加热的模型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的原因?5.研究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基本假设。
(2个,一个是热物理性能的假设,另一个是屈服极限与温度的假定关系。
)6.纵向或横向收缩是以什么为参照系的?(焊缝)7.各种焊接变形(收缩变形,弯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焊接错边、扭曲变形)的产生原因,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
8.预防焊接变形的设计措施,工艺措施各有那些?(教材P36)9.能分析不同的装配焊接顺序对焊接变形的影响。
10.用机械和火焰矫正焊接变形的原理各是什么?11.纵向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特点及数值大小。
12.横向焊接残余应力的分布特点及与施焊方式的关系。
13.残余应力对机械加工精度的影响,对受压杆件稳定性的影响?14.残余应力对静载强度及尺寸稳定性的影响。
15.在焊后的加卸载过程中,焊接残余应力及应变的变化。
16.二次变形及其原理。
17.如何调节焊接残余应力?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的方法有那些?(教材P61)18.什么叫加热减应法?它有何作用?()19.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方法有那些?(一般了解,教材P103)第三章焊接接头1.焊接接头的定义。
2.各种接头的型式及特点。
那种接头的受力是最好的?那种接头的装配要求最简单?3.何为应力集中?它产生的原因有那些?对接头静载强度有无影响?为什么?4.对接、搭接、丁字(十字)接头降低应力集中的措施是什么?5.铆焊联合接头和铆焊联合结构有什么不同?它们各自在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何谓应变时效?何谓动应变时效(热应变脆化)?它们的差别是什么?7.何谓高组配接头?何谓低组配接头?8.控制相对宽度提高软层接头强度的原理是什么?9.焊接接头设计的强度原则是什么?(接头和母材等强)答;接头和母材等强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念
1焊接结构:焊接结构是由金属材料轧制的板材或型材(或铸造、锻压等坯料)采用焊接方法,按照一定结构组成的并能承受载荷的金属结构。
2应力集中:接头局部区域的最大应力比平均应力值高的现象。
3焊接残余应力:焊后依然残留在结构中的内应力。
4疲劳断裂:材料在循环应力、应变作用下,多次循环后引起的断裂。
5装配定位基准:装配过程中,作为依据来确定零部件在结构中位置的点、线、面。
6结构: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按程度多少的顺序进行有机排列。
7应力集中系数:表征应力集中程度的参数,为最大应力与平均应力之比。
8焊接变形:由焊接引起的焊件结构尺寸的改变,叫做焊接变形。
9矫正:采用一定措施消除零件的变形的过程。
10焊接装配:焊前将已加工好的零件(部件),按图纸规定的要求固定成组件、部件及结构的过程。
二、辨析以下说法
1.中国钢产量世界第一,其中40%用于焊接结构生产。
(√)
2.网上出现的“蛋形”蜗居,其骨架主要为焊接结构。
(√)
3.与铸造毛坯相比,焊接结构的质量更小。
(√)
4.焊接结构对脆断、疲劳、应力腐蚀等破坏特别敏感。
(√)
5.焊接残余应力与残余应变总是成对出现。
(√)
6.焊缝与工件并联是工作接头。
(×)
7.搭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优于对接接头。
(×)
8.金属材料的弯曲成型没有温度限制。
(×)
9.残余拉应力有利于提高接头的疲劳强度。
(×)
10.焊接结构拘束越大,残余应力越小。
(×)
11.鸟巢是典型的焊接结构。
(√)
12.世界上发达国家焊接结构生产占钢产量的60%以上。
(√)
13.与铆接结构相比,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较高。
(√)
14.焊接为局部熔化,故而结构组织性能不均匀。
(√)
15.反变形法可以控制角变形和弯曲变形。
(√)
16.焊缝与工件串联是联系接头。
(×)
17.对接接头的应力集中大于T型接头。
(×)
18.焊接结构制造中,弯曲成形占有的比重较小。
(×)
19.疲劳断裂与脆性断裂的端口形貌一样。
(×)
20.焊接结构拘束越大,焊接变形越大。
(×)
三
1.焊接过程结束后,焊件残存而不能消失的应力称为(D)。
A、焊接应力
B、工作应力
C、内应力
D、焊接残余应力
2.焊接结构应用最多的角焊缝形式为(D)。
A、凸角焊缝
B、平角焊缝
C、凹角焊缝
D、直角等腰角焊缝
3.型材的矫正一般常采用(B)。
A、火焰矫正
B、常温下冷矫
C、锤展伸长法
D、反变形法
4.切割碳钢、低合金钢和铸铁,常采用(B)。
A、氩气等离子弧切割
B、空气等离子弧切割
C、氮气等离子弧切割
5.在焊接结构装配过程中水平度的测量常采用(B)测量。
A、经纬仪
B、水平尺
C、角度样板
D、直尺
6.通过手动调节丝杠与螺母之间的相对运动来传递外力以紧固零件的夹具,称为(B)。
A、手动凸轮夹具
B、手动螺旋夹具
C、手动楔条夹具
D、手动杠杆夹具
7.在焊接车间采用埋弧焊进行钢板对接时,若要求实现单面焊双面成形时,常采用(C)。
A、铸铁平台
B、水泥平台
C、电磁平台
D、钢制平台
8.采用MiG焊和等离子弧焊接方法时,定位焊应采用( D)方法。
A、手工电弧焊
B、CO2气体保护焊
C、埋弧焊
D、TiG焊
9.对于大批量流水线上装配焊接结构件时,常采用(A)。
A、专用夹具
B、手动夹具
C、液压夹具
D、电磁夹具
10.在焊接生产过程中,将组成焊接结构的各个零件按照一定的尺寸关系和精度要求组合起来的工序叫做(A)。
A、装配
B、定位
C、夹紧
D、测量
11.由于焊缝的中心线与焊接结构截面的几何中心线不重合或不对称,焊缝的收缩沿构件宽度方向分布不均匀而引起的变形称为( D )。
A、角变形
B、弯曲变形
C、扭曲变形
D、波浪变形
12.将相互垂直的钢板用角焊缝联接起来的接头,称为( D)。
A、搭接接头
B、T型接头
C、对接接头
13.尺寸较小的型材,常采用( C )方法下料。
A、火焰切割
B、锯切
C、剪切
D、等离子弧切割
14.对于像陶瓷等非金属材料的下料,常采用( C )。
A、数控火焰切割
B、剪切
C、水射流切割
D、等离子弧切割
15.在焊接结构装配过程中铅垂度的测量,常采用( C )。
A、水准仪
B、水平尺
C、吊线法
D、90°角尺
16.对于野外施工,较大的焊接结构件装配时,常采用( D )。
A、铸铁平台
B、电磁平台
C、钢制平台
D、水泥平台
17.采用埋弧焊方法焊接焊接结构产品时,其定位焊应采用( D )。
A、手工电弧焊
B、CO2气体保护焊
C、TiG焊
D、埋弧焊
18.如果物体在外力或温度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时不受任何阻碍,则这种变形称为( C )。
A、非自由变形
B、外观变形
C、自由变形
D、内部变形
19.对于非线性零件应采取( C )下料。
A、门式直线式切割机
B、剪床
C、数控切割机
D、锯床
20.装配平台的作用是( B )。
A、夹紧工件
B、使工件具有良好的定位基准面
C、使工件便于翻转
D、防止变形
四、思考题
1.列举焊接结构的应用领域(不少于5个)无标准答案,自己总结。
2.焊接应变的产生原因,如何消除?
答:焊接应变产生的因素很多,根本原因是焊件受热不均匀。
其次,焊缝金属收缩、金相组织的变化及焊件刚度不同所致。
另外,焊缝位置、装配焊接顺序、焊接方法、焊接参数、焊接方向等也有一定影响。
焊接变形难以预防故焊后需采用一定手法使之消除。
(1)手工矫正法:利用锤子、大锤等工具锤击焊件的变形处。
主要用于矫正一些小型简单
焊件的弯曲变形和薄板的波浪变形。
(2)机械矫正法:利用千斤顶、拉紧器、压力机等工具将焊件顶直或压平。
适用于塑性较好的材料及形状简单的焊件。
(3)火焰加热矫正法:利用火焰对焊件局部加热,使焊件产生新的变形去抵消焊接变形。
主6 要用于矫正弯曲变形、角变形、波浪变形及扭曲变形。
3.试述提高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措施。
答:(1)降低应力集中:
a.采用合理的结构形式,包括优先选用对接接头,避免偏心受载设计,减小断面突变,避免三相焊缝空间交汇,重要结构避免采用断续焊缝等;
b.正确的焊缝形状和良好的焊缝内外质量;
(2)调整残余应力:残余压应力可以提高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而拉应力降低疲劳强度。
因此,调节焊接构件表面或应力集中处得残余应力,就能提高焊接结构的疲劳强度。
(3)盖上材料的组织和性能:
提高材料的冶金质量、减少钢中的夹杂物;重要构件可采用真空熔炼、真空除气、甚至电渣重熔等冶炼工艺以保证材料的纯度;细化晶粒、选用合适的热处理工艺获得最佳组织均可以提高材料的疲劳强度;
(4)特殊保护措施:
大气及介质侵蚀往往对材料的疲劳强度有影响,因此采用一定的保护涂层是有利的。
如在应力集中处涂上含填料的塑料层可改善材料的疲劳强度。
4.列举你所知道的焊接接结构实例。
(不少于5个)无标准答案,自己总结。
5.焊接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危害,如何消除?
答:产生原因:焊接时,焊件内部温差引起热应力,进而引起塑性变形,冷却后囿于拘束条件不能自由收缩,从而产生残余应力。
危害:(1)对焊接结构强度的影响:
a.对于塑性材料,残余应力不影响静载强度;
b.对于脆性材料,残余应力明显降低静载强度。
(2)对构件加工尺寸精度的影响:机加工时,内应力的重新分布会造成挠变形。
(3)对受压杆件稳定性的影响:内应力的提高使材料承受载荷的能力下降。
此外,残余应力还影响结构的刚度、疲劳强度、应力腐蚀开裂等。
消除措施:
(1)热处理法:分整体热处理和局部热处理;
(2)机械拉伸法;
(3)温差拉伸法;
(4)锤击焊缝;
(5)振动法;
(6)爆炸法;
6.简述焊接工艺评定的内容及实施过程。
答:提出焊接工艺评定项目,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指导书,制备试件,试件焊接,试件无损检测,制备实验试样,金相检验,力学性能测试,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