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读书报告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有感(五篇范例)

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有感(五篇范例)第一篇: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有感乔治·奥威尔《动物庄园》有感《动物庄园》中极权的建立杨添琦乔治·奥威尔的两部享誉世界的作品《动物庄园》和《1984》中都是对集权主义的描写的与反思。
《1984》侧重在表现集权主义建成后的社会,而《动物庄园》里则用寓言的方式十分详细的讲述了一个集权主义是怎样建成的。
一、“革命”前的意识建立动物庄园里的动物造反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奥威尔用来反映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大多数革命的过程。
首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角色(庄园里的老公猪)讲述他的理想,然后把这个理想托付给下一代人。
这个理想如同那个时代的部分社会主义领袖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一样,带有非常重的“乌托邦”的色彩。
首先假定“人”本不应该有苦难,如果发生苦难一定是别人造成的,只要消灭他们,就能达到“人人平等,衣食无忧”的理想社会。
如同简单的把马克思主义的中的“剥削”简单认作苦难,然后简化矛盾为当前的阶级矛盾,只要推翻了阶级,就能免去苦难。
这种宣传一定要有明确的敌我关系,美好的目标,这样才能拉拢到人民来为之奋斗。
实际上无论是哪种革命,在我看来,都含有这样宣传的意识,因为这样才往往更吸引人,成套的理论研修是非常困难的,简单化,明确化,才能让人民听得懂,才能有良好的发动效果。
二、革命果实的窃取在推翻了统治阶级后,两名公猪,拿破仑和雪球作为理论的修习和发展者,理应当继续发展他们的“动物主义”,向着麦哲的理想迈进,但是这个过程中领导者之一拿破仑发生了变质,暗中饲养绝对忠心的“敢死队”,找准时机一举将雪球驱逐出庄园,接着展开了大清洗,肃清了反对人士,这是集权的第一步。
对照现实来看,历史上的革命完成后,往往会进行一次大清洗,因为在革命队伍建立的时候,这个队伍一定是复杂的,有着不同心思的人。
怀着真正理想的人要肃清队伍中的投机分子,而投机分子要避免自己被肃清,同时要翻过来肃清其他人,以此揽握权力。
动物庄园的读后感(精选5篇)

动物庄园的读后感(精选5篇)动物庄园的读后感(精选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物庄园的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庄园的读后感1动物庄园讲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一群生活在农庄的动物因为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两头猪的带领下反抗,赶走了农场主,农场改名“动物庄园”,所有动物一律平等。
然而,两只领导了革命的猪开始互相清理,打败其中一方后,获胜的猪拥有了空前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为之奋斗的理想:“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恢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仿佛一切都没有改变一样。
这是一本阅读过程中一直让人别扭的书,一则政治寓言,却又准确的预言了政治.它写于1944年,那时候二战还未结束,而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都再熟悉不过。
“动物们”为理想奋斗,“动物们”又回到以前的悲惨的生活,“动物们”又为理想奋斗......所有革命最初的理想都是伟大且正义的,是丑陋的人性让历史的悲剧一次次上演。
芸芸众生,被夹裹在历史的浪潮中,或快乐、忧伤、或痛苦、迷茫。
动物庄园里那些鲜活的动物形象,从我们自己的历史回溯,几乎可以一对一的找出范例对号入座。
在权力的侵蚀下,他们一个个失去了他们原来的样子。
普通的动物们,从开始的疑惑到最后彻底忘掉最初的理想,依然天真的以为他们过上了比以前更幸福的生活,这是一种宿命般的无可奈何的悲哀。
回顾我们文明几千年的历史更替,再看西方所谓的更好的制度,一路走下来,我们几乎还是在重复着相同的东西。
一代代的人替换着,人性却从来不曾改变。
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或许是历史车轮前进中较为平坦的旅途,但仔细观察,动物庄园曾经有过的那些鲜活的人物形象,动物庄园曾经上演过的那些惨痛现实,依然不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不断地提醒着我们,人类作为地球的主宰,处在食物链顶端,依然还是逃不过动物两字。
动物庄园读后感5篇600字

动物庄园读后感5篇600字要说读懂了这本书吗?我想只懂了个大概。
一群动物有了自由意识,赶跑了吸血虫——人类,曾经意气奋发,对光明的未来无限期待,充满干劲,不怕苦不怕累,齐心协力,相信未来会被自己建设成天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动物庄园读后感,希望你喜欢。
动物庄园读后感1《动物庄园》是乔治·奥威尔的著名中篇小说,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高中历史书里,被其简介所迷,一直想看但都因自己懒惰加上被很多外国文学书的文风影响,对外国文学一向是敬而远之,以至于几年过去了仍和《动物庄园》缘悭一面。
今年开了外国文学课,要交读书笔记,可怜我只看了半部《儿子与情人》、三分之一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五分之一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十分之一的《堂吉诃德》、几十页的《飘》,真的是写不出来什么读书笔记,想来想去,唯一看过的一本全本的外国文学书便要算初中时看的《鲁宾逊漂流记》了,但那时只是看热闹,并不明白书中的勇于冒险、奋斗不屈的精神,而且隔了这么多年,情节也早就忘的七七八八了,要拿这本书写的话还真个是无从下笔。
不得已只好找一本书来看,全当是应付差事,哎,希望老师不要鄙夷我这种行径,我真的是对外国文学没多大的热情。
虽然是抱着应付的心思,当初也对老师要交读书笔记一事颇有微词,但是现在看来,老师这个举措无疑是好的,虽然“逼”我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但幸好有《动物庄园》,找了好久外国文学书,经过一番筛选,终于定下这本,看完之后深觉不虚此看,心里小小的感谢了一下老师,如果不是她的要求,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数十年或许来我都不会读到这本书了,那这就真是个遗憾了。
书中的故事并不复杂,在一个名叫曼纳的庄园里,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一天晚上,在动物里颇具威望的老雄猪麦哲召集所有动物开会,宣扬它的革命思想,号召所有动物进行反抗,以改变动物们被奴役、被宰杀的命运,动物不能再遭受剥削,要奋起驱逐人类,过上自己当家作主的幸福自由的生活。
老麦哲给动物们讲了一个它才做过的梦,那是一个动物消灭了人类并且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的梦,它还教会了动物们一首失传已久的歌《英格兰兽》,以激发动物们的革命热情和革命信心。
动物庄园读书心得范文(通用5篇)

动物庄园读书心得范文〔通用5篇〕动物庄园读书心得范文〔通用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书心得不能忘了哦。
可能你如今毫无头绪吧,以下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动物庄园读书心得范文〔通用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动物庄园读书心得1看到《动物庄园》在有史以来人类最正确读物中排行第9,我立即借了它。
确实很有趣,我一口气读完了它。
《动物庄园》很新颖,我读过很多的动物的童话书,可这是我读过第一本动物为主角的政治书。
《动物庄园》给我上了一堂政治课,让我知道了动物的国际歌,什么动物,什么叫动物的____,动物庄园的法律,动物之间的政治斗争,动物庄园从民主到剥削的过程。
动物有聪明愚笨之分,人类有智商的差异,这种差异,决定了绝对的民主是不可能实现的。
《动物庄园》中的动物和人类的战争读起来分外吸引人,从第一次____战争,轻松地把庄园主赶出了家,到第二次车棚战争,有准备的动物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势,诱敌深化,抄后路攻击,写得惟妙惟肖,令人感慨不已。
第三次的风车战争更加惊心动魄,在带着6支枪全付武装的强大的人类面前,动物一败涂地,可是当那动物们辛勤劳动的结晶风车被毁时,却唤起了动物的勇气,然后狗卫队的突然袭击,近间隔的撕杀中,动物成功了。
我想随着人类对植物的乱砍乱伐,以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对资的浪费和消耗,有朝一日植物起来____时,自然界起来对抗时,那里人类会大难临头了。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贪吃懒做,又笨又自私总是被猴王孙悟空捉弄。
可是《动物庄园》里的领导,为什么选择了猪,而不是猴子呢?猿猴不是人类的祖先呢?《动物庄园》里的拿破仑猪,让我看到了他的政治家相貌:阴险毒辣,政治手段,有外交、经营,组织,宣传才能……正如书中所写的:‘猪的脸上有了更大的变化,渐渐地,他们已经无法分出,哪个是猪脸,哪个是人脸了。
’这种超级拟人的写法读起来格外有趣!《动物庄园》的彩色插图,生动活泼!《动物庄园》里的含意非常深化。
动物庄园读书报告(一)

动物庄园读书报告(一)动物庄园读书报告一、简介《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5年出版的一部小说,描写了一群牲畜在领袖猪尼柯拉斯·陶德的领导下推翻了人类统治,建立起自己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故事。
该书被认为是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的讽刺和批判。
二、主题分析1. 畜牧社会的结构问题《动物庄园》中,猪被描绘为领袖,而其他的动物则被作为群体无精打采的工具。
这种结构类似于人类社会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猪与人类建立了相似的对比。
这个主题反映了动物们试图解决的社会问题。
2. 领袖的权威陶德的领导下,动物们创建了一个新的社会,但陶德最终变成了一个邪恶的独裁者。
这个主题揭示了领袖的权威问题,以及领袖可能会被权力腐蚀的问题。
3. 政治宣传的滥用小说中,猪们使用宣传手段来操纵众人的思想,使他们相信他们正在创造一种新、更美好的社会。
由此可以看出,政治宣传的滥用可能会导致权力的不公平分配和群众的控制。
三、书评《动物庄园》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小说,因其深刻的主题和对人类社会的讽刺而深受读者喜爱。
该书从小动物的视角探讨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以及人类社会的困境。
因此,这本书可以用于研究或教学,如政治学、历史学、哲学等课程,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
四、阅读体验我个人很喜欢这本书,它通过动物们的视角,刻画了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社会政治图景。
故事情节紧凑有趣,让人不断想要了解更多。
作者通过巧妙地使用动物寓言,向读者传达了深刻的道理,让人思考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这本书也有一些让人反感的地方,比如陶德独裁的描写和政治宣传的滥用。
但这些问题也正是该书想要揭示和批判的,它们使读者更加深刻地意识到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五、总结《动物庄园》是一本充满深度和启示的小说,通过深刻地讽刺和批判描绘了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和困境。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故事。
在阅读这本书时,无论是从故事的严密性还是主题的深度上,都能够得到启示并发现其中的乐趣。
动物庄园读书报告中文版

动物庄园读书报告中文版
《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5年创作的一部寓
言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座农场上,农场里的动物们为了摆脱人类的
压迫,发动了一场革命,并建立了一个自己管理的社会。
这个社会
最初是以平等和团结为基础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逐渐集中
在少数动物的手中,最终演变成了新的专制制度。
这本书通过动物们的角度,讽刺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公正和权力
的滥用。
作者运用动物的形象来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和政治派别,
如猪代表了统治阶级,马代表了劳动阶级,狗代表了警察和军队等。
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奥威尔揭示了权力腐败和操纵的本质。
《动物庄园》的故事情节紧凑,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刻。
它
不仅是一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政治寓言,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它警示人们要警惕权力的滥用,追求真正的平等和自由。
这本书的中文版翻译得很好,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的寓意和情感。
读者可以通过阅读《动物庄园》来思考社会中的不公和权力问题,
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和追求真正的平等。
总之,《动物庄园》是一本具有深刻寓意的文学作品,通过动物的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不公和权力滥用问题。
它的中文版翻译也很出色,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本书来思考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并从中获得启示。
动物庄园的读后感

动物庄园的读后感《动物庄园》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讽刺意义的寓言小说。
通过对动物庄园的描述和动物们的命运,奥威尔讽刺了当时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揭露了权力腐败、压迫和欺骗的丑恶面目。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触动,对人类社会和权力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小说以一群动物反抗人类统治,建立自己的乌托邦社会为故事背景。
动物们在领袖猪拿破仑的领导下,推翻了原来的人类统治,建立了一个以“四脚好,两脚坏”为口号的社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庄园的领袖猪们逐渐变得贪婪、残忍,开始剥夺其他动物的权利,甚至背叛了最初的理想,最终动物们发现自己比原来更加悲惨。
小说中的动物形象鲜明生动,每种动物都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和角色。
猪拿破仑和雪球分别代表了斯大林和列宁,他们最初的理想是为了解放动物,但随着权力的膨胀,他们变得贪婪、残忍,最终成为了压迫者。
其他的动物则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和人性弱点,比如马匹代表了工人阶级,狗代表了警察和军队,绵羊代表了盲从者等等。
通过这些动物形象,奥威尔生动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中的各种弊端和丑恶。
在阅读《动物庄园》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权力的腐化和人性的弱点。
在这个社会中,权力往往会让人变得贪婪和残忍,原本的理想和初衷很容易被权力冲淡甚至抛弃。
同时,人性中的贪婪、盲从、懦弱等弱点也很容易被利用,导致了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通过动物庄园的寓言,奥威尔警示了人们对权力和社会的警惕,提醒我们要保持对权力的监督和对自己的警惕,不要被利益和欲望所蒙蔽。
总的来说,《动物庄园》是一部富有哲理和深刻社会讽刺意义的小说,通过对动物庄园的描述和动物们的命运,奥威尔揭示了人类社会和权力的本质。
读完这部小说,我对人类社会和权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珍惜自由和民主的社会制度。
希望人类社会能够警醒,不要重蹈动物庄园的覆辙,让社会更加公平、和谐和稳定。
动物庄园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5篇)

动物庄园读后感500字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动物庄园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动物庄园读后感500字1周末读完了《动物庄园》,内容不多,文字简短,作者乔治奥威尔说,他的每一篇严肃文字都是反对极权的。
极权导致腐败,无论是人是猪。
作为一部著名的政治讽刺小说,故事情节十分离奇,寓意十分明显。
本书讲的是英格兰有一家莫娜农场,农场主琼斯因不善经营外加酗酒无度,导致农场的动物伙食短缺,故群起革命,并取而代之,聪明的猪取代人类成为农场实际领导人。
伴随着革命成功,农场的各种动物展现出各自的特点。
最年老的猪老上校提出的动物主义为动物庄园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两只聪明的猪拿破仑和斯诺鲍成为农场实际管理者,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所有动物商讨制定律法,所有动物一律平等,实现自治,动物们一致认为四条腿比两条腿好,没有人类压迫的自由生活累一点也愿意。
除了年老的驴子本杰明和漂亮的母驴茉莉,他们并不喜欢新的生活。
随着农场发展,最初制定的律法一改再改,好在动物们大多不会拼读。
终于,两只掌权的猪发生了政治倾轧,斗争的结果是拿破仑赶走了斯诺鲍,从此动物庄园开始了以自由平等之名下的独裁和极权主义。
最终,劳苦功高的马布克瑟累死在修风车的工地,拿破仑打着送其去医院就医的旗号把布克瑟送去了屠宰场;所有猪成了特权阶层,不干活,享受最优质的教育和特供的生活用品;当初革命许诺的一切都变成泡影,所有鸡蛋被贩卖,所有动物都看不到退休……尽管情况糟糕,食不果腹,动物们依然被自由这个概念愚弄。
小说最后,猪直立行走,与其他农场主觥筹交错的时候,已经分不清谁是人谁是猪。
人类农庄的农场主有下等人要奴役,动物农庄的猪有下等动物要奴役。
正如本书封面上的那句话,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小说像是描绘某一段历史,更像是某种预言,毕竟历史总是相似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报告
书名:《动物庄园》
作者:乔治·奥威尔
学生:
学号: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
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
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
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当我选择书的时候犹豫了很久,因为本人性格的原因也有各种客观原因很难做出
选择,最有我选择了这本说《动物庄园》,以前也听说过不少,后来网上搜了下内容简介,这本书是一部政治寓言体小说,特别的适合我的胃口,于是我开始了我的读书之旅。
虽然这本说不厚,但是内容极是丰富。
其中有几段让我记忆深刻:
1. 所有动物生来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
它动物更平等。
2.一旦我们的油水被榨干,我们就会在难以置信的残忍下被宰杀。
在英格兰的动物中,没有一个动物在一岁之后懂得什么是幸福或空闲的涵意。
没有一个是自由的。
显而易见,动物的一生是痛苦的、备受奴役的一生。
3.“那么,同志们,我们这种生活的祸根来自暴虐的人类,这一点难道不是一清二楚的吗?只要驱除了人,我们的劳动所得就会全归我们自己,而且几乎在一夜之间,我们就会变得富裕而自由。
那么我们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呢?毫无疑问,奋斗!为了消除人类,全力以赴,不分昼夜地奋斗!同志们,我要告诉你们的就是这个:造反!老实说,我也不知道造反会在何时发生,或许近在一周之内,或许远在百年之后。
但我确信,就象看到我蹄子底下的稻草一样确凿无疑,总有一
天,正义要申张。
同志们,在你们整个短暂的余生中,不要偏离这个目标!尤其是,把我说的福音传给你们的后代,这样,未来的一代一代动物就会继续这一斗争,直到取得最后胜利。
“记住,同志们,你们的誓愿决不可动摇,你们决不要让任何甜言蜜语把你们引入歧途。
当他们告诉你们什么人与动物有着共同利益,什么一方的兴衰就是另一方的兴衰,千万不要听信那种话,那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人心里想的事情只有他自己的利益,此
外别无他有。
让我们在斗争中协调一致,情同手足。
所以的人都是仇敌,所有的动物都是同志”。
读后感
小说中关于动物们性格中的贪婪、自私、懦弱、虚荣和愚蠢的描写,明显可以解释为人性中的黑暗面,然而,民众中的主体还是驯服的和不知反抗的,沉默隐忍似乎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生存之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拳击手和本杰明。
故事很简单,讲一个动物庄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家养动物。
有天,动物中最具智慧的一头雄猪老麦哲召集所有动物开会,宣讲他的革命思想,号召所有动物为了改变被奴役、被宰杀的命运而奋起反抗,驱逐人类,为了自由和幸福而战。
并且创作了歌曲——《英格兰兽》,作为激励动物们革命精神的一种方式。
这次宣讲后不久老麦哲就逝世了,但是他的思想却在广大动物中传播开来,其中动物中被认为最聪明的猪成为了先锋,积极为此做宣传和准备,并从他们中间产生出两个杰出的领袖——斯诺鲍和拿破仑。
终于在一次偶然的和他们的主人冲突中,将所有的人类赶出了家园,建立了属于动物自己的庄园——动物庄园。
然后在两个领袖的带领下,建立了庄园的法律——七诫,并且从事人类的劳动,为自己的强大和永存而努力工作。
猪自然成为所有动物的领头人与管理者,他们率先学会了人类的文字,学会人类的各种发明,并且指导其他动物学习。
但是其他动物智力不足,根本就学不会。
所以庄园所
有的命令自然都由猪发出,在所谓的集体讨论形成工作计划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两个领袖间的争论,那么必然是最和谐的会议,因为其他动物只会说某某某说的对,他们觉得谁说的都有粒。
拿破仑和斯诺鲍成为了死对头,一个提出什么计划,另一个必然反对,最后往往搞的不欢而散。
两者中,拿破仑最有政治头脑,懂得拉拢支持者;而斯诺鲍善演讲,他的话总能让人信服。
但是善于把弄政治的拿破仑在一个正大光明的借口下,把刚生下的九个狗崽养起来,说是要对他们进行特别的教育,让他们更聪明,暗地里却把这群培训成只忠于他的杀手。
当这群狗长大后,拿破仑知道机会来了。
在一次辩论中,眼看他要败于斯诺鲍,拿破仑突然召出他的卫士们,这群狗疯狂地追杀斯诺鲍,要把他置于死地,幸运的是斯诺鲍逃跑了,拿破仑终于得到了庄园的统治权。
事后拿破仑利用猪里面聪明的斯奎拉去当说客,以欺骗与威胁种种手段,把斯诺鲍说成是叛徒与破坏者、阴谋家;把拿破仑宣扬成唯一的英明的领袖,是带领所有动物奔向美好未来的指明
灯。
接下来猪开始享有各种特权,逐渐地代替了原来人类主人的地位,在种种美好的未来的欺骗以及庄园卫士的威胁下,动物们接受了所发生的一切。
七诫成为空文,拿破仑利用其强大的宣传与武装力量让人们逐渐相信以前根本就没有什么七诫,在不断屠杀反对者的过程中竖立了自己的威严,其中里面有句最经典的话,“拿破仑同志永远是正确的”,让人想来哭笑不得。
最后拿破仑和外界的人类联合起来,共同压迫其他动物,小说最后用动物们的视眼结尾,在看到猪和人类共进晚餐的一幕时,已经分不清谁是猪,谁是人了。
因为动物们对老麦哲的盲目崇敬,所以认为猪是最聪明的动物,推选出了拿破仑和斯诺鲍来带领庄园所有的动物来反抗人类。
诚然,它们的确带领动物推翻了庄园主琼斯先生的统治,但它们没有抵制住诱惑,很快就享起了特权,将当初制定的“七诫”抛诸脑后,它们用各种理由堂而皇之的享受动物的劳动成果,成了真正的“领导阶级”,它们为了自己的私欲争权夺利,世俗心强烈,
最后终于“进化”成人类。
就像在我们社会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拿破仑”,更不缺像鲍克瑟这样任劳任怨劳动人民。
虽然它对拿破仑的统治有所不满,对猪的特殊待遇也不赞同,但它却仍旧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丝毫不懈怠,甚至在做完自己工作后还要拉上一车小石子。
但也就是因为有这样愚忠的子民,拿破仑的独裁统治才得以延续下去,正是它们的愚昧加深了它们的苦难,以至于造成了后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动物庄园》所表现出的现象是人类缺陷的体现,人类在拥有最大权利而又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将快速走向黑暗.经过数万年的溟化,人类形成了一套以道德为基准,以法律
为手段的监督体系,对人类的行为进行规范,给人类的行为加了一条无形的准绳.可是当某些人拥有相对的权利的时候,这些规范的效力便会变的极其微弱,以至于消失地荡然无存,一切律令便空以文面的形式堂而皇之的存在,它们也成了统治者拿得出手的“自由、平等。
”
奥威尔用一个寓言告诉我们:一个革命后的政权,如果没有民主监督,没有法治,必定异化,必定走向他的反面。
革命总是以反专制开始,就像老少校启蒙动物们时所说的:“万恶之源完全在于人类的专制统治”,但专制并不会出革命被打破,甚至相反,革命往往会建立起更强的专制。
《动物农场》这个故事的深刻之处,在于他揭示了动物农场革命的悲剧,被压迫各奋起革命后,由于缺乏对民主和法制的深刻认识,又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权力制约制度,最终迎来了个人独裁,生活又倒退回了革命前甚至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