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
工作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

工作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第一篇:工作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工作的价值和可持续性——《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大概花了一个星期,我慢慢读完了鞠远华先生所著的《为自己工作到最好》。
这书语言简单朴实,如老友闲聊般,穿插一些职场故事,诙谐有趣。
本书很好地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而工作,二是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
书中所阐述的道理其实大家都能明白,而且是早就明白,但是却容易随着时间被遗忘,容易因忙于琐事而被忽略。
这本书使我重新思考自己工作的价值和可持续性。
一个人的工作时间是从学校毕业开始一直到退休,这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最健壮、精神状态最好的时段。
可以说,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而大部分人把工作等同于“任务”,甚至视工作为一种负担,这种消极颓废的心态随处可见。
这种消极工作的心态,会使人陷入一种死循环中——对工作应付了事,没有出色的业绩自然无法得到的理想的报酬,因为对报酬不满意而对自己的工作十分不满,抱怨这社会不公平。
伴随我们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工作,就在这抱怨声中成了人生的一大负担。
我也时时在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番工作的境界,“一个人要有事可做才会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工作是人类的天职,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我们应该正视工作,工作是为自己,不在乎别人的说法,积极工作,从工作中获取快乐与尊严,这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将人分为三种: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人,并认为“要想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能够自我燃烧的人”,“自燃型”的人,除了自动燃烧,还应该能够点燃别人,成为团队前进的发动机,乃至成为团队领袖。
这本书中为自己工作到最好的理念和稻盛和夫提倡的成为“自燃型”人,殊途同归。
我想我属于第一种人可燃型人。
上学时在家长督促,老师教诲中埋头苦读。
《为你自己工作》的读后感(通用19篇)

《为你自己工作》的读后感《为你自己工作》的读后感(通用19篇)珍惜工作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还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一种对人生、对人生价值的认识,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情操。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你自己工作》的读后感(通用19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为你自己工作》的读后感篇1按照公司的要求,认真阅读了陈春东老师的《为你自己工作》一书,只感觉字字珠玑,读来如醍醐灌顶,让我顿觉脑清目明,认识到了以前不曾想过的几个问题。
一、树立正确的心态我认为,工作中心态最重要。
曾听人说:不快乐也是过一天,快乐也是过一天,那倒不如天天都快乐着,才不枉度这短短的一生。
快乐、乐观、积极、激情是一种心态,消极、抱怨、牢骚也是一种心态。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明知道逃避不是办法,那就积极的去面对。
就像那头掉到井里的驴子,如果只是一味悲鸣,消极对待填埋,那就等不到重见天日的时候。
工作也是如此,只有不断用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困难,困难才会变得无比渺小,当你再遇到时就不会再惊慌失措乱了阵脚,因为你已经有了处理这样问题的能力,那何惧之有?我想假如那头驴子再次掉到井中,他一定不会再悲鸣,它的主人也一定不会慌张,因为他们已经有了行之有效的营救办法。
抱怨和牢骚只会浪费我们的生命,有这样的时间倒不如想个办法解决自己的困境。
二、认真做好工作中的每件小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现在的年轻人都熟读这句话,却不能很好的实践。
其实反过来说,工作之中无小事。
只用黄色线编织的修女不知道自己在织就圣婴的光环。
伟大往往育于平凡之中,航天飞船的制成虽然离不开科学家们夜以继日的研究,但是一枚小小的螺丝钉也同样重要。
从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和素养,那位出色但咄咄逼人的女孩最终没有进入麦肯锡公司。
她的失败只是因为自己的言行。
她经过那么精心的准备,却想不到自己会败在被自己忽略的这样小小的问题上。
在每个公司中,人们总认为决策者很重要,掌握着企业发展的舵,却从不觉得清洁工很重要,因为清洁工有那么多,可是如若没有这些环境的美容师,我们就将在垃圾中做报表、打印文章、做工作。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近期读了公司发的一本《为自己工作到最好》的书籍,觉得自己对工作有了新的看法,以下就是我的见解。
工作为了赚更多的钱,我觉得这种说法是不合理的。
然而,我为什么要做这份工作。
既然我们是为自己工作,按理说就该端正工作态度,好好干好每一件工作,可是有些人就会说,我不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烟草的工作单调又大累,一天到晚就是配送卷烟或是与客户打交道,要不就是一天到晚坐在办公室里,那也不能去,没意思。
看旁边的朋友过得多自在,一天到晚时间自由掌握,想飞那就飞那,悠闲得很。
诚然,对工作的不喜欢,从工作态度上来说,确实会产生一事实上的不良影响,这直接会影响到工作的完成质量情况。
原因很简单,我们需要这份工作,我们离不开这份工作,不管自已喜欢与否,在潜意识里,这份工作就像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所以就这么拖着,也提不起工作的激情。
这种情况,皆因在于没有意识到自己为什么要从事这份工作,并没有人强逼自己啊,但为什么还一直做着呢,这时,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和比较,只有比较,才会有所选取。
在竞争激励的现今社会里,工作机会得来不易,每年都有众多的大学生以上学历人员加入到找工作的大军中来,一个工作机会加上一份好的工作更为难得,试想,如果自己不是幸运的话,岂能有机会到烟草公司工作呢?不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不努力工作只知道抱怨说工作环境不好工种单调,不求付出只要收获,老是要求组织照顾的员工,终将被工作所淘汰和抛弃。
因此,我们就必须要端正自已的工作态度,不管喜不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我们都必须好好的努力工作,努力工作去创造自身价值,最起码对得起自已的那份工资,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这样一想,心理应该豁然开朗,原来自己还可以这样对待工作的,工作不仅仅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更也是一份沉甸甸的对社会对家庭的一份责任啊,我们需要这份工作,没有理由不去好好干吧,工作干好了,也就没有理由不去喜欢了吧。
工作态度才是决定我们工作方向的重要原因,只有了解我们为什么在为谁工作,为什么要工作,工作态度就能端正,我们就会产生好好努力工作的动力,不断去提高自己的工作才能,在工作中变被动为主动,变观望为参与,变消极为积极,只要用热情的工作态度,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工作,终将会有所收获,并将从工作中获得成就和快乐。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世界上,平凡的人多,伟大的人少;伙计多,老板少。
芸芸众生,我辈皆凡夫俗子,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无法逃避在公司上班的命运,我们在公司中是最佳员工吗?我们在领导眼里是“重磅人才”吗?不,我们绝大多数都不是,我们常常会让领导感觉到可有可无,我们常常会让同事感觉到碍手碍脚。
我们如何才能成为领导的得力干将,成为同事们学习的榜样。
改变以前旧有的观念,为老板工作,为薪水工作;给你一个全新的观念,为自己工作,为梦想工作。
心态决定一切。
”改变命运,首先要从改变思想开始!一个人如果能拥有为自己工作的观念,那么命运将会给出他巨大的回报,有效地调整自我的工作心态,就会实现个人和企业双赢。
如果你一直努力工作,一直在进步,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非常完美的人生记录,使你在企业甚至整个行业拥有一个好名声,良好的声誉将陪伴你一生。
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
我们漫不经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消极应付,凡事不肯精益求精,在关键时刻不能尽最大努力。
等我们惊觉自己的处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了。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去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对于正在寻找和已经参加工作的每个人都要明了的一件事是:你做任何工作都是在为自己工作!要感谢给你提供工作的单位,不管这个单位本身如何,领导如何。
因为只有你有了工作,你才能赚到一份工资;只有你赚到了工资,你才能过日子。
这是从最低层次上说的。
从另一个层次上说,你在任何工作中积累的经验、资历和智慧永远都属于你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名声、地位、金钱、财富,别人都可以从你身边拿走。
不管你有多少钱,它们都可能在一夜之间消失,但是你在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资历和智慧,是别人永远拿不走的。
用心改善细节,人人都有改善的能力,事事都有改善的余地。
一座大山,往往不会把你拌倒,但一个不经意的石块也许会让你倒下,永远站不起来。
注意细节,以主人翁的精神关注行里的小事情,既使是再简单不过的工作,也要把事情做到完美极至。
《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1当你拥有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你正在体现你生命的价值,当你做好一份工作的时候,你正在使你的生命升值,只有懂得工作是为自己的人,才真正能懂得工作是多么的快乐,生命是多么的有意义。
今天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的培训课程,李强老师生动幽默、深入浅出的讲座给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让我对为自己工作有了新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快乐工作的信心。
讲座中有这样一句话:“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感触很深。
让我知道,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工作。
很多人找到一份工作后,总是觉得自己大材小用,总是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抱怨,总是认为自己应该干更重要的工作。
有很多人,都是抱着一副单位需要我、工作需要我的态度,而从没有想过,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哪份工作必须需要你来做,而是你必须要有一份工作,来维持你的生活。
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觉得后悔,不要等到找不到工作的时候,才觉得工作可贵。
因此,在我们有一份工作的时候,要好好珍惜我们的工作。
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工作就如同我们身体里的血液,如果我们连一份工作都没有,还谈什么理想、价值、人生追求?《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23月11日开始公司各部门负责人亲临__项目部,组织全体员工进行了系统化、全面化的培训教育,首先在公司各级领导的带领下我们__项目全体员工对李强老师的《为自己工作》进行了认真的学习,通过学习我懂的了不少以前未听过的道理,同时对自己的人身观、价值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并且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指明了道路,现在对我的心得体会做如下阐述。
第一、为我更加肯定了工作不是为钱、为工作、为薪水、为生活而工作,而是为自己工作。
演讲中首先从一个故事“三个老人砸石头”开始说起,心理学家问三个砸石头的老人为谁而砸石头,第一个老人怨气冲天,用重的要命的锤子杂快要死去的石头,一声不坑,在为别人而工作;第二位老人无可奈何地说正在为一家老小的温饱而砸石头,这位老人是在为薪水而工作;第三位老人则是自己在设想建筑一座宠伟的殿堂,他很快乐的砸石头,砸的又快、又好、又美观,他在为自己而工作。
学习《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习《为自己工作》心得体会《为自己工作》一书是一本关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自助书籍,书中通过作者彼得·德鲁克的观察与思考,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有效地为自己的事业和职业发展做出规划和决策。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收获了很多有关个人职业发展的思考和策略,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心得体会。
首先,书中强调了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德鲁克指出,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发展负责,而不是仅仅依赖于雇主或组织提供的机会和资源。
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观,并主动积累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便更好地适应职场的变化。
这一点让我认识到,个人职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其次,书中提到了个人定位的重要性。
个人定位是指将自己的能力和兴趣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德鲁克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经验,教导读者如何发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特长,并将之转化为职业成功的机会。
这一点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我意识到只有找到与自己优势相匹配的职业方向,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和实现个人价值。
另外,书中在谈到个人发展时,也提到了重要的合作与交流。
德鲁克认为,个人职业发展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还包括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
他强调了团队合作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方法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让我认识到,个人的职业发展不应该只关注自己,而是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才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和团队的共同目标。
此外,书中还讨论了个人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德鲁克认为,一个成功的职业人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正确的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他强调了自律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还特别提到了职业中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我明白了一个职业人士不仅仅是一个执行者,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决策者和领导者,在工作中要保持诚信和正直,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

第五章
• 提升自我 —— 在工作中成长
让自己足够优秀 成功的途径不是时刻想着要战胜别人,只要你不断地超越自我,你会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你要想使自己在“万军丛中”一眼就被人认出来,那么,你首先要做到让自己足够优秀、足够醒目。 失败者的借口通常是“我没有机会”。他们将失败的理由归结为没有别人垂青,好职位总是让他人捷足 先登。事实上,那些成功者之所以被人赏识,并不是因为自己幸运,而是依靠勤奋努力为自己创造出了 机会。 坚持不懈,力争最好 学习是终生的事情,一个人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职场上站住脚,就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 自己的能力。你可以将工作视为学习的过程,磨练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以满足公司 发展的需要。 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是得过且过,他们不知道总结。过了一天又一天,天天一个样,如此重复的人 生会有进步?能够做事情的人比比皆是,聪明的人也比比皆是,但是,真正能够坚持下来的人却少之又 少,所以,这个世界上成功的人总是少数。 勤学似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做好应该做的事情,不仅需要你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还需要你在履行职责时要全心全意、尽心尽 力。如果工作没有完成,你要首先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用心了吗?我尽力了吗?”做好应该做的 事情,忠实地履行你的职责,即使你没有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你仍然有资格为自己而感到骄傲 和自豪的,也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因为你已经尽心尽力了。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一、什么是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简单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
二、《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1总觉得工作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所在,唯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阅读《为自己工作》,探寻工作意义真谛的过程中,我对此有了更深的感悟。
心怀感恩我很庆幸:当其他同学整日忧心匆匆、为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来回奔波时,我已经“过五关斩六将”提前落实了自己的工作;当其他同学领到极少的工资、为一个月的生活苦恼时,我已拿到一份稳定又不低的薪水;当儿时的好友怀抱婴儿沦为了家庭主妇时,我正站在三尺讲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每天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投入工作,感谢学校领导对我的关心,感谢老师们对我的指导,感谢学生们带给我的快乐与感动。
感恩是一个人该拥有的本性,也是一个拥有健康性格的表现。
学会感恩,不仅让自己变得更积极更快乐,而且会让自己始终保持充沛的体力及强大的精神支撑投入工作,不断激励自己把工作做得更好。
因为很多领导、前辈们给我的帮助和关心,也许我不能一一回报,但我坚信:对他们最好的回报是做好自己的工作!为自己工作,学会感恩。
努力付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
如果想在自己的职位上获得成功,那么就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最后成功的人,肯定是付出最多的人。
作为新教师,我知道自己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教学经验欠缺、遇事随机应变能力不足等等。
没有关系,谁都要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只要我努力了,付出了,就会有所收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的价值和可持续性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读后感
大概花了一个星期,我慢慢读完了鞠远华先生所著的《为自己工作到最好》。
这书语言简单朴实,如老友闲聊般,穿插一些职场故事,诙谐有趣。
本书很好地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而工作,二是工作要做到什么程度。
书中所阐述的道理其实大家都能明白,而且是早就明白,但是却容易随着时间被遗忘,容易因忙于琐事而被忽略。
这本书使我重新思考自己工作的价值和可持续性。
一个人的工作时间是从学校毕业开始一直到退休,这是一个人一生中身体最健壮、精神状态最好的时段。
可以说,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的大部分时间。
而大部分人把工作等同于“任务”,甚至视工作为一种负担,这种消极颓废的心态随处可见。
这种消极工作的心态,会使人陷入一种死循环中——对工作应付了事,没有出色的业绩自然无法得到的理想的报酬,因为对报酬不满意而对自己的工作十分不满,抱怨这社会不公平。
伴随我们人生最美好时光的工作,就在这抱怨声中成了人生的一大负担。
我也时时在疑惑工作到底是为了什么。
在书中,我看到了另一番工作的境界,“一个人要有事可做才会体会到真正的幸福,工作是人类的天职,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我们应该正视工作,工作是为自己,不在乎别人的说法,积极工作,从工作中获取快乐与尊严,这就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经营大师稻盛和夫将人分为三种:一种是点火就着的“可燃型”
人,第二种是点火也烧不起来的“不燃型”人,第三种是自己就能熊熊燃烧的“自燃型”人,并认为“要想成就某项事业,就必须成为热爱工作、能够自我燃烧的人”,“自燃型”的人,除了自动燃烧,还应该能够点燃别人,成为团队前进的发动机,乃至成为团队领袖。
这本书中为自己工作到最好的理念和稻盛和夫提倡的成为“自燃型”人,殊途同归。
我想我属于第一种人可燃型人。
上学时在家长督促,老师教诲中埋头苦读。
工作以后,等着领导安排工作,催得紧干得快,催的慢拖着干。
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了外界的约束力和推动力,工作就会懈怠。
为自己工作到最好!从自己身上找到工作的永续动力,不需要别人督促,不论身在哪个公司,都是自己的公司,自己主宰自己;自己监督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自己想办法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样工作时才会更主动、更有激情,也会更有成果。
看完这本书,我获益良多,对作者深表感激。
因为从这本书中,不但映射出我自己工作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解答了很多困惑我的问题。
不但从思想上给了我工作的正确态度,更为我以后的工作上指明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