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治疗_简答题论述题整理.docx

合集下载

心理治疗考试试卷及答案

心理治疗考试试卷及答案

心理治疗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内心驱使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人本主义理论C. 心理动力学理论D. 认知行为理论答案:C2. 心理治疗的目标是:A. 改变患者的思维模式B. 辅助患者解决问题C. 减轻患者的症状D. 帮助患者的内心答案:D3. 下列哪个治疗方法适用于解决个人心理问题?A. 家庭治疗B. 群体治疗C. 儿童治疗D. 个体治疗答案:D4. 心理治疗的过程包括以下哪个阶段?A. 初始阶段B. 巩固阶段C. 终止阶段D. 见效期答案:A、B、C5. 下列哪个技术常用于认知行为治疗(CBT)中?A. 自我暴露B. 幻想C. 观察法则D. 反思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描述心理治疗的三种主要方法。

答案:心理治疗的三种主要方法包括:认知行为治疗(CBT)、心理动力学治疗和人本主义治疗。

CBT侧重于改变患者的不健康思维模式和行为,通过具体的技术手段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问题。

心理动力学治疗侧重于患者内心的深层结构和潜意识冲突,探索患者的童年经历和潜意识中的心理动力。

人本主义治疗尊重患者的个体性和自由意志,通过倾听和支持患者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2. 解释一下“反思”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

答案:反思是一种认知行为治疗中常用的技术,通过让患者意识到他们的负面思维和行为模式,并对其进行反思和分析,从而改变不健康的心理过程。

患者通过反思来理解和挑战他们的负面思维,可以帮助他们认识到这些思维是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的。

通过反思,患者可以逐步改变他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改善心理问题。

3. 请简要描述心理治疗的治疗过程。

答案:心理治疗的治疗过程通常包括初始阶段、巩固阶段和终止阶段。

在初始阶段,治疗师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了解患者的问题和需求,制定治疗目标和计划。

在巩固阶段,治疗师和患者共同进行治疗活动,使用适当的技术手段帮助患者改善心理问题,并持续评估治疗效果。

心理治疗(一)历年试题按章节汇总

心理治疗(一)历年试题按章节汇总

心理治疗(一)历年试题按章节汇总第一章:1.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度过当前的难关。

2.个体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起源于精神分析。

3.一般来讲,一次心理治疗时间最好控制在1小时以内。

4.团体心理治疗每次人数一般是8-12人。

5.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保密原则。

6.重建性心理治疗也被称作分析性心理治疗。

第二章:1.___认为在人格结构中出于主导地位的是本我。

2.精神分析治疗设置的时间是保持恒定。

3.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被称为惩罚。

4.对分析进展,治疗师和分析性方法及过程起反作用的反向力量是阻抗。

5.以集体潜意识作为最具特点的理论是___。

6.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包括退行。

7.___情结期是指4-6岁。

8.移情最常见表现形式是矛盾情绪。

9.___提出人类最基本的两类本能是生本能和死本能。

10.___认为奉行现实原则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自我。

11.分析移情的技术是镜像作用。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获得和发展出来的,又被称为理想自我的是超我。

第三章:1.强化原理的提出者是___,___提出的理论是操作条件反射。

2.通过来访者的主动放松来增强其对体内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叫做放松训练。

3.社会研究理论的代表人物是___。

4.满灌疗法又称冲击疗法,是一种让来访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情绪的各种不同刺激情境中的行为治疗方法。

5.条件-反应之间的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叫消退。

6.正强化的行为矫正手段是增加正面奖励。

7.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建人是___。

1.消退是条件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系逐渐消失的现象。

2.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是行为是后天得的。

3.厌恶疗法是一种常用于戒除吸烟、吸毒等不良行为的行为治疗技术。

4.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区分了正强化(增加正面奖励、报酬、赞扬或感谢等)和负强化两种强化类型。

5.经典条件反射学说是由___发展提出的一种行为治疗理论。

6.合理情绪治疗的常用技术包括认知治疗、情感技术和行为技术。

《心理咨询与治疗》简答题

《心理咨询与治疗》简答题

《心理咨询与治疗》简答题一。

心理卫生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心理卫生的对象是面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它包括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及不同的社会群体。

心理卫生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预防各种心理障碍的发生,同时对心理障碍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其次,是根据人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心理特点,制定出保持各年龄阶段心理保健的一般和特殊的心理卫生的原则和方法;第三,是提供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劳动的各个领域中进行活动时所要注意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第四,是制定培养和锻炼健康人格的心理卫生原则和措施。

二。

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什么?1.智力发展正常。

2.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3.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4.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5.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6.能适当地表现情绪。

7.健全的人格。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与性别特征。

三。

心理障碍常见的判别标准有几种?1. 以个人经验作为标准。

2.社会适应标准。

3.统计学标准。

4.症状与病因学标准。

四。

神经症具有哪些特征?1. 神经症的发病通常与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症状复杂多样,但临床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

3.病人一般能适应社会,但其症状妨碍了病人的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

4.不健康的素质和人格我常构成发病的基础。

5.病人对症状有自知力。

神经症病人能察到自己处于一种无力自拔的自相矛盾的心理状态。

6.感受到精神痛苦,常有迫切治疗的要求。

五。

母亲和胎儿的神经系统并无联系,为什么母亲的情绪紧张却能影响胎儿呢?一般认为,对孕妇的精神刺激,能激起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释放出多种神经介质及内分泌素,这些化学物质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从而影响胎儿的身心机能。

积极的情绪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利于健康发育的化学物质,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使血液中增加有害于神经系统和其它组织的物质。

例如当孕妇情绪过度紧张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就会分泌过多,可能阻碍胎儿上颌发育而形成腭裂;长期处于忧郁的孕妇,血中营养成分不足,往往会引起早产或造成胎儿瘦小体弱。

心理治疗历年考试简答题答案

心理治疗历年考试简答题答案

2017年10月考试试题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8 分,共24 分)32.简述阻力的表现形式。

P139-143答:1、对约定的治疗时间采取消极态度,对治疗的时间规则抗拒;2、把注意力集中在与治疗者有关的问题上;3、对问题的回避;4、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33.简述决断训练的基本步骤。

P20534.简述森田疗法中“顺应自然冶包含的涵义。

P260五、论述题( 本大题16 分)论述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似点与不同点。

2016年10月考试试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2.简述咨询的特征及定义。

P1-2答:1.咨询的特征为:(1)咨询体现着对来访者进行帮助的人际关系。

(2)咨询是一系列心理活动的过程。

(3)咨询属于一个特殊的服务领域。

2.咨询的定义:咨询是通过人际关系,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来访者自强自立的过程。

33.简述在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

P102答:在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运用各种心理测验时,要注意下列3点注意事项:(1)要正确选择测验材料。

任何心理测验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一定的范围,测验的效度和信度就不可靠了。

(2)不要滥用心理测验。

心理测验是为了帮助诊断和分析,如果通过与咨询或治疗对象的交谈,对其问题已形成明确的看法,就可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

(3)测验结果要可靠。

为了达到这一点,首先专业人员要有标准的指导语、标准的答案和统一的记分方法,不可因人而异;其次要使咨询或治疗对象打消思想顾虑,如实地完成测验项目。

34.简述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及其结果。

P236答:不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是: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1)怀有绝对化的要求的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

当某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感到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2)过分概括化的一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产生以及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心理咨询入门 简答题论述题 完整版

心理咨询入门 简答题论述题 完整版

C沉默的形式有哪些?(1)创造性沉默;(2)自发性沉默;(3)冲突性沉默;C沉默有哪些形式?答:沉默形式,是指行为人既不用语言表示,又不用行为表示,而是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进行意思表示,又称为不作为的默示,即根据行为人的沉默来推定其具有某种意思。

如依据我国法律,在试用买卖中,试用期满,买受人对是否购买标的物未作表示的视为购买。

C促成西方法学作为一门学科产生的要素有哪些?P256一、体现普遍正义于个体权利精神的法和法观念的存在二、职业法律工作者和法学家的存在三、法律教育机构特别是私立性质机构的存在四、学术自由的存在五、逻辑学及重学传统的存在六、国家于社会对法律学术的需要和重视七、具有民主性的政治背景的存在八、商品经济的存在及其高度发达C传统中国法律文化“无讼”价值取向的评说。

P353-358答: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以无论为其价值取向,突出体现了它对这一使命和价值的优先考虑。

即使从现代法学的观点来看,这亦是值得肯定的。

应该是无讼既是理想又是对现实秩序稳定的努力,它不仅满足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期望,亦为社会财富的生产和积累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传统中国能够作为一个统一的文明大国保存下来,其中就有它的一份贡献。

因此,从传统中国社会的结构和性质出发,我们可以说它是合理而又必然的。

但如果换一个视角,从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方面来观察,它的消极性又是渐现而明的。

首先,无讼作为一种价值和理想,是建立在经验而非科学认识之上的,实际是一个过于理想的空想图式。

其次,无讼导致过分强调秩序和稳定,过分强调秩序和稳定又导致传统中国失去了应有的发展。

法律对经济的作用或保护促进或抑制阻碍。

以无讼为价值取向的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与宗法农业生产生活方式自是互相维护、相互促进的,但对新的含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经济却是无益的,甚而有扼杀性的阻碍作用,这是片面追求无讼所付出的代价。

在传统中国,由于德主刑辅模式的广泛实践,由于无讼价值的巨大召唤,由于调解和调判是解决人们之间争端的最好办法,所以,法律在社会实际生活和人们的心目中势必要降到次要的位置,相应地人们的权利意识亦必然薄弱。

心理治疗简答题、论述题及详细答案

心理治疗简答题、论述题及详细答案

心理治疗简答题、论述题及详细答案【简答题】一、试述心理治疗的定义。

答:心理治疗邙SyChOtheraPy)是一种以助人为LI的的、专业性的人际互动(Iiiteiaction)过程,治疗师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影响患者或其他求助者,引起心理、行为和躯体功能的积极变化,达到治疗疾病、促进康复的LJ的。

治疗师通过言语、表情、行为举止及特意安排的情境,可以使病人或来自普通人群的“咨客”(Client)在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发生变化,以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工作、生活、健康等方面的问题,从而能更好地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二、按治疗对象常将心理治疗分为哪儿类?答:按治疗对象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儿类:1.个别治疗(individual therapy):以单独的患者或咨客为对象的心理治疗。

多数治疗或咨询采取治疗师与求助者进行一对一访谈的形式。

2.夫妻治疗(COUPIetheraPy)或婚姻治疗(marital therapy):以配偶双方为单位的治疗。

可以视为家庭治疗的一种形式。

重点处理影响婚姻质量,引起心理痛苦的各种问题,如夫妻关系、性问题。

3.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以家庭为单位的治疗。

核心家庭是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系统,其中发生频繁而紧密的人际互动,与个体的精神卫生状态密切相关。

所以,该类治疗多以核心家庭为干预目标。

必要时,家庭治疗师还邀请核心家庭之外的大家庭成员参加治疗,其至会涉及到家庭外的社会大系统的人员如教师、朋友等。

4.集体治疗(group therapy):以多名有相似问题,或对某一疗法有共同适应证的不同疾病的患者为单位的治疗。

按照系统论“总体大于部分相加之和”的论点,集体治疗不是个别治疗的简单相加,而是与家庭治疗一样,重视群体成员构成人际系统后产生的“群体心理动力学”现象,利用人际互动来消除病态,促进健康。

三、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哪儿类?答:按心理学派常将心理治疗分为以下儿类:1.精神分析治疗(PSyChoanaIytiC therapy)及心理动力性治疗(PSyChodynamiC therapy):其特征是对于人的潜意识和人格发展,提出了内容十分丰富、复杂的一套心理动力学学说。

1心理治疗_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1心理治疗_简答题论述题整理

心理治疗简答题论述题整理1. 简述心理治疗的原则。

1P3答:1. 保密原则;是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是治疗师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

2. 主体原则;保证治疗效果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3. 转介原则;转介体现了治疗师对来访者利益和治疗本质的深刻认识。

4. 时间限定原则;一般来讲,一次治疗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5. 态度中立原则;中立的态度有助于治疗师客观地分析和判断来访者的问题,对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6. 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预防相结合的原则;2. 在心理治疗实务中,治疗师应遵守的伦理道德标准有哪些?1P10答:1. 保证自己具备合格、过硬的治疗技能和专业素养;2. 治疗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和专业素养,并不断培养自己的伦理判断能力;3. 不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领域工作;4. 尊重来访者的自主权;5. 公正的对待所有的来访者;6. 保证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免受伤害;7. 诚实地向来访者做出承诺;8. 避免与来访者建立双重或多重关系;1. 简述自由联想技术的具体做法。

2P19答:1. 让来访者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上随意进行联想。

治疗师则坐在来访者身后,倾听他的讲话。

事前要让来访者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治疗师保证谈话内容保密。

鼓励来访者按照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

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即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价值最大。

2. 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来访者为主,治疗师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

当然在必要时,治疗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

一般来说,治疗师往往鼓励来访者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

自由联想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来访者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并把他们带到意识领域,使来访者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

3. 自由联想法的疗程颇长,一般要进行几十次,持续时间约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每周1-2次,不能只进行几次就完全解决问题。

心理治疗(一)历年试题按章节汇总

心理治疗(一)历年试题按章节汇总

第一章:1.支持性心理治疗的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度过当前难关2.个体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起源于:精神分析3.一般来讲,一次心理治疗时间最好控制在:1小时以内4.团体心理治疗每次人数一般是:8-125.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保密原则6.重建性心理治疗也被称作:分析性心理治疗1. 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保密2.合格的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具备真诚,通情,尊重来访者的态度,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3.根据心理治疗对象的数量和信纸可分为:个体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和家庭系统治疗4.现今的各种心理治疗基本上都是以:个体心理治疗为基础的第二章:1.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结构中出于主导地位的是:本我2.精神分析治疗设置的时间是:保持恒定3.在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减弱某种行为倾向的刺激被称为:惩罚4.对分析进展,治疗师和分析性方法及过程起反作用的反向力量是:阻抗5.以集体潜意识作为最具特点的理论是:荣格6.不成熟心理防御机制包括:退行7.俄狄浦斯情结期是指:4-6岁8.移情最常见表现形式是:矛盾情绪9.弗洛伊德提出人类最基本的两类本能是生本能和死本能10.弗洛伊德认为奉行现实原则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自我11. 分析移情的技术是:镜像作用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获得和发展出来的,又被称为理想自我的是:超我1.弗洛伊德把井身结构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称做肛欲期2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梦地工作主要有4个作用:浓缩,置换,象征作用和再度校正3.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俄狄浦斯情结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期4系统脱敏法的两种亚型是冲击治疗和暴露治疗5.弗洛伊德把人的情深活动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6.移情的特点包括在当前情境中显示过去,显现熟悉而亲近的任何拒绝接纳新的信息第三章:1.强化原理的提出者是:斯金纳,斯金纳提出的理论是:操作条件反射2.通过来访者的主动放松来增强其对体内的自我控制能力的方法叫做:放松训练3.社会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班杜拉4.满灌疗法又称:冲击疗法:让来访者暴露在使其感到强烈恐惧或焦虑情绪的各种不同刺激情境中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5.条件性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叫:消退6.正强化的行为矫正手段是:增加正面奖励7.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的创建人是:巴普洛夫8. 条件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叫:消退9.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10.条件性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渐渐消失的现象叫:消退11.行为治疗的基本假设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12.常被用于戒除吸烟,吸毒等不良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技术是:厌恶疗法1. 操作性条件反射中区别了两种强化类型正强化(增加正面奖励,报酬,赞扬或感谢等)和负强化2.由巴普洛夫发展提出的一种行为治疗理论是:经典条件反射学说3.合理情绪治疗的常用技术包括认知治疗,情感技术和行为技术第四章:1.ABC理论中A指:诱发事件, B信念,C情绪及行为结果ABCDE治疗中的D:辩论2.以下属于贝克常用的认知治疗技术是:角色扮演3.现代认知治疗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4.以下哪项是不合理信念的特点:过分概括化5.ABC理论中字母B是指:信念1.认知治疗所用方法是修正错误的概念和错误的自我暗示合理情绪治疗常用的技术包括认知技术,情感技术和行为技术第五章:1.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发展第二阶段是:修订阶段2.会心团体治疗的人员数量一般为:8-18人3.会心团体治疗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周末,会心团体治疗的第一阶段是:相互接受阶段4.以人为中心治疗的目标是:人格成长5.罗杰斯指出治疗师在人格与态度上必须具备的条件是:通情6.以人为中心治疗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7.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发展第四个阶段是:开创阶段,修订阶段,体验阶段或检验阶段,发展阶段8.以人为中心治疗中治疗师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造作,不虚假的是:真诚一致9.以人为中心治疗中利用团体力量来解决心理问题和改变不良行为的途径是:会心团体治疗1.以人为中心治疗的代表人物是罗杰斯2.以人为中心治疗过程中心理治疗的前提是来访者主动求助3.认知治疗所有的方法是修正错误的概念和错误的自我暗示4.罗思杰认为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包括自我认定(或自我统合),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三方面的内容5.按时间顺序,以人为中心疗法发展的四个阶段依次是:开创阶段,修订阶段,体验或检验阶段,发展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治疗简答题论述题整理1.简述心理治疗的原则。

1P3答: 1. 保密原则;是心理治疗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是治疗师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

2.主体原则;保证治疗效果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

3.转介原则;转介体现了治疗师对来访者利益和治疗本质的深刻认识。

4. 时间限定原则;一般来讲,一次治疗的时间最好控制在 1 个小时以内。

5.态度中立原则;中立的态度有助于治疗师客观地分析和判断来访者的问题,对解决来访者的问题具有重要积极作用。

6.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预防相结合的原则;2. 在心理治疗实务中,治疗师应遵守的伦理道德标准有哪些?1P10答: 1. 保证自己具备合格、过硬的治疗技能和专业素养;2.治疗师要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特征和专业素养,并不断培养自己的伦理判断能力;3.不在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领域工作;4.尊重来访者的自主权;5.公正的对待所有的来访者;6.保证治疗过程中来访者免受伤害;7.诚实地向来访者做出承诺;8.避免与来访者建立双重或多重关系;1. 简述自由联想技术的具体做法。

2P19答: 1. 让来访者在一个比较安静与光线适当的房间内,躺在沙发上随意进行联想。

治疗师则坐在来访者身后,倾听他的讲话。

事前要让来访者打消一切顾虑,想到什么就讲什么,治疗师保证谈话内容保密。

鼓励来访者按照原始的想法讲出来,不要怕难为情或怕人们感到荒谬奇怪而有意加以修改。

因为越是荒唐或不好意思讲出来的东西,即可能最有意义并对治疗方面价值最大。

2.在进行自由联想时要以来访者为主,治疗师不要随意打断他的话。

当然在必要时,治疗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

一般来说,治疗师往往鼓励来访者回忆从童年起所遭遇到的一切经历或精神创伤与挫折,从中发现那些与病情有关的心理因素。

自由联想的最终目的是发掘来访者压抑在潜意识内的致病情结或矛盾冲突,并把他们带到意识领域,使来访者对此有所领悟,并重新建立现实性的健康心理。

3.自由联想法的疗程颇长,一般要进行几十次,持续时间约几个月或半年以上,每周 1 - 2 次,不能只进行几次就完全解决问题。

因此事先应向来访者说明这点而取得较好的合作。

在治疗过程中,也可以发生阻抗、移情或反复的现象。

2.简述精神分析治疗中对阻抗的分析过程。

2P22答: 1. 阻抗:意味着对抗,阻抗是对分析进展、治疗师和分析性方法及过程起反作用的反向力量,即阻碍来访者的自由联想、妨碍来访者试图回忆和达到对顿悟的理解领会、针对来访者的合理化自我及想改变的愿望起反作用的力量。

2.阻抗的分类:分为自我协调性阻抗和自我不协调性阻抗。

3.阻抗的临床表现:阻抗可以各种微妙和复杂的形式发生。

可以表现为:来访者沉默;来访者总在谈论琐事;谈话中会回避特定的主题;谈话形式一成不变;迟到、失约、忘记付费;梦的缺失;厌烦情绪;付诸行动等。

4.对阻抗的分析和处理:1..对阻抗的分析首先应该识别出阻抗:2..认识到阻抗接着就应该展示阻抗:3..想办法澄清阻抗:4..认识、展示和澄清阻抗的目的最终是解释阻抗。

1. 简述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

3P29答:行为主义的学习原理,即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原理及模仿学习原理。

1.经典条件反射: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强调条件化刺激和反应的联系及其后继反应规律,解释行为的建立、改变和消退。

2. 操作条件反射:斯金纳总结出两类反应,由刺激引发的“应答性反应”,和由有机体发出的“操作性反应”。

在应答性行为中,有机体是被动对环境做出反应,而在操作性行为中,有机体是主动的作用于环境。

经典条件作用只能用来解释基于应答性行为的学习,斯金纳把这类学习称为“S(刺激)类条件作用”。

另一种学习模式,即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作用的模式,则可以用来解释基于操作性行为的学习,他称为“R(强化)类条件作用”。

斯金纳控制行为的观点是以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为基础的。

他的操作条件反射原则,阐明了“奖励性”或“惩罚性”操作条件对行为的塑造。

此原则假定:行为的改变之所以产生,都是因为行为后面伴随着某种特别的结果。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模式实际上都是从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后果习得的,学习者无须事事通过亲身接受外来的强化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替代性地得到强化。

1. 试述 ABC 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列举合理情绪治疗的常用技术。

4P45 , 49答: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基本理论是ABC理论。

ABC来自于 3 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A是指诱发性事件,B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C指在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C ;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 A 引起的,即是 A 引起了但理性情绪行为治疗不这样看。

ABC 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 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 B ——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合理情绪治疗的常用技术:1.认知技术:合理的情绪治疗使用了许多认知技术帮助来访者发展出新的合理的信念。

1..自我对话:通过发展自我对话,使合理信念得以加强。

2..对比:这种方法对物质成瘾或承受力较低的人更有帮助。

3..心理教育的方法:治疗室治疗的结束并不等于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结束。

4..教授其他人:2.情感技术:既要在治疗中使用,又要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来访者回家后继续做。

1..想象:合理的情绪想象技术是一种想象方法,但其中被注入了合理情绪治疗的思想内容。

2..角色扮演:这个技术中包含了情绪和行为两部分。

3..攻击羞愧感练习:主要重点在于当其他人都清楚明白地表示不认同来访者时,他仍然不觉得羞愧。

3.行为技术: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的治疗师使用各种行为治疗的方法,包括系统脱敏、放松技术等。

1..家庭作业:是追踪来访者内化的自我信念中蕴含的“绝对”、“应该”、“一定”的方式。

2..强化和惩罚:可以鼓励和促进来访者完成任务。

3..技能训练:开办工作坊,教授参与者重要的社会技能。

2. 试述认知治疗的常用技术。

4P57答:不管认知治疗的对象或处理的问题为何,认知治疗师最主要的兴趣在于应用技术来帮助来访者为生活事件做新的替代性解释。

贝克曾归纳过五种认知水平:1.识别自动式思维:来访者在认知治疗过程中,首先要学会识别出现在焦虑、抑郁、A 与愤怒等不良情绪及行为反应之前出现的自动式思维,即找到C 之间的B。

2.识别认知错误:自动思维的产生,源于个体对某一类事物的信念或假设。

对与来访者来说,不良的自动式思维源于其不良的信念或假设。

因此,识别认知错误则是更深一层的工作。

3.真实性检验:仅仅做到能识别自动式思维、假设、图式并不是目的,治疗师接着要与病人一起对其自动式思维、信念、图式进行严格的真实性的检验,即检验这种假设在事实情况下正确与否;真实性检验是认知治疗的核心工作。

4.去注意:这是为了改变病人认为自己是所有人注意的中心的不良认知而设立的;去注意要求来访者客观地认识外部事实不同。

5.监查苦闷和焦虑水平:要求来访者对焦虑与苦闷进行自我监测,认识焦虑消退的规律,更好控制情绪。

除了上述贝克发展出来的方法外,许多从事认知治疗的治疗师们在自己的临床实践中也发展出其他方法:6.理解特质的意思:明确化;帮助更好理解来访者思维过程。

7.挑战绝对化:对于治疗师而言,质疑或挑战来访者的绝对陈述能帮来访者将这种绝对化的陈述变得适度。

8.再归因:帮助来访者进行合理的归因。

9.歪曲的标记:标识歪曲有利于帮助来访者对干扰他们的自动思维进行分类。

10.利于弊列表:列出信念的利于弊能帮助个人更好地远离“全有”或“全无”。

11.认知预演:使用想象的方法帮助来访者处理即将发生的事件。

1.简述以人为中心治疗的主要思想。

5P623 方面内容:答: 1.自我发展的过程:个体自我概念的发展主要包括以下1..自我认定;即能认定自我的存在。

2..自我评价;即个人对自己价值的判断。

3..自我理想;即个人对未来自我的期望。

2.自我发展的机制:罗杰斯认为,影响儿童自我发展的因素很多,其中自我发展的主要机制如下:1..条件性积极关注:是自我发展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种具有外在价值条件的关注体验。

例如:温暖、喜欢、尊重、同情、认可、爱抚、关怀和赞许等。

罗杰斯认为,条件性积极关注常常出现两种情况:a:自我概念与机体经验相一致:指自我价值观与实际行为的统一。

b:自我概念与机体经验不一致:指自我概念与机体经验之间的矛盾所出现的不协调状态。

2..无条件积极关注:是自我发展的方式之一,它是一种没有价值条件的积极关注体验,即使自我行为不够理想时,他觉得仍受父母或他人尊重、理解、关怀。

1. 简述投射技术在格式塔治疗中的涵义及应用。

6P80答: 1. 投射是指一个人在别人身上所看到的事物,其实正是自己所具有的但却不愿看见也不愿接纳的。

2.在治疗当中,治理师通常会要求那些说“我无法信任你”这句话的人去扮演对方的角色,扮演他是如何不值得信任的,以此来使来访者认识到原来自己本身就具有出尔反尔的特点,以及对此的内在矛盾心情,并针对此种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

3.投射观念是皮尔斯梦境理论的核心,依其所见,梦里每个人、物都代表做梦者投射的对象。

所以,格式塔治疗师会要求来访者谈论他们所遗漏的梦。

1.试述现实治疗中的 WEDP 系统。

7P99答: 1.现实治疗的实践是一个治疗循环的过程。

治疗循环开始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治疗关系。

接着,首先探索来访者的欲望及知觉情形,进而探索其整体行为;并自我评价目前需求满足的有效性如何。

如果来访者决定尝试新的行为,就引导对方拟定行为改变计划,并承诺去执行。

在此过程中,治疗师不接受来访者事后未依计划执行所找的任何借口,也不批评或放弃他。

治疗循环包括追踪来访者的行为改善了多少,以及在需要时提供更进一步的治疗。

2. 格拉塞与伍伯丁用“ WDEP”这个缩略语来描述现实治疗过程的主要策略与技术。

每一个字母代表一组技术。

W =愿望和需要; D =方向和行动; E =自我评价;P =计划与承诺;采用这些策略主要是促进行为的改变。

1..愿望和需要:第一步主要是探索愿望、需要和期望。

有技巧的治疗师采用非批评的、接纳的方式进行治疗,以便来访者揭示出他们自己的特别世界。

2..方向和行动:现实治疗师强调当前的行为,只有当过去的行为影响到当前的行为时,才会关注过去的行为。

治疗师的主要挑战是帮助来访者做出更能满足需要的选择。

在治疗早期,最根本的是与来访者讨论生活的总方向。

治疗师集中对当前整体行为的改变。

倾听来访者谈他们的感受也是有益的,多数治疗师会肯定和承认这种感受。

但是治疗师不只是集中在这些感受上,而是鼓励来访者采取行动,改变他们的所想和所做,这要比改变感受容易一些。

3..评价:现实治疗的核心是让来访者进行以下自我评价:“你当前的行为有可能得到你现在所想要的吗?它能够带你走向你想去的方向吗?”要求来访者对整体行为的每一个成分都作出评价,是现实治疗的一个主要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