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软实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 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文化、 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软实力。硬实力通过 诉诸有形的军事、经济等实力,迫使他国遵 从本国意志;软实力则通过文化、价值观等 对他国施加影响力,使得对方按照本国意愿 行事。两种实力同样重要,但在信息时代, 软实力正变得比以往更为突出。
中国的复兴和崛起,包含 三方面关联: 第一:民族的经济复兴; 第二:社会政治进步; 第三:对于传统文化重新 的诠释。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中国软 实力的初步展现。 北京拒绝人民币贬值,以此来支持 亚洲。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深具魅 力,而今也开始进军世界通 俗文化领域。
《 孔 子 学 院 》 播 : 传 的 学 儒 国
中
瑞典
相比美国,中国的软实 力更具有吸引力。我们 应该充分利用这点优势, 巩固并且扩大软实力的 范围,提高中国的国际 地位。不仅仅是大国, 更是强国。
谢 谢 观 赏
中国软实力战略论纲

中国软实力战略论纲引言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吸引和影响力来实现自身利益的能力。
与硬实力相比,软实力更注重国家的形象、文化、价值观以及国际社会对该国的认同和认可程度。
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全球大国,正不断发展和推进自己的软实力战略。
本文将分析中国软实力战略的重要性,并探讨其战略目标和对策。
中国软实力的重要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国际竞争的加剧,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积极的外交政策和广泛的国际交流,这使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拥有巨大的软实力潜力。
首先,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增加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赢得他国认同和尊重的重要手段。
通过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的传播,中国可以提高其他国家对其的认同度,进而扩大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其次,软实力对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软实力的发展,中国可以提升自身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有效传递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
这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
最后,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增加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软实力的扩大可以让中国在全球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并在国际组织和论坛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这对于维护和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软实力战略目标根据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国际形势变化,中国制定了一系列软实力战略目标。
这些目标旨在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增加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塑造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认知。
以下是中国软实力战略目标的主要内容:1. 文化传播中国拥有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软实力战略目标之一就是通过传播中国文化来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和理解。
这包括推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音乐、电影等,以及举办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
2. 教育交流教育交流是中国软实力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致力于吸引更多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超级中国第五集 软实力读后感

超级中国第五集软实力读后感朋友!咱今天来唠唠我最近看的纪录片——《超级中国》第五集,那叫一个精彩,特别是讲到咱中国的软实力。
我这心里头啊,像那打翻了的调料瓶,五味杂陈,都不知道从何说起。
记得我第一次听到“软实力”这个词,还在学校里,被老师提了一嘴。
那时也没细琢磨,直到我看了这集,我才琢磨过味儿来。
这软实力啊,就像咱生活中的无形糖果,甜甜地融进生活,不知不觉中就俘获了你的心。
这部纪录片里提到,我们中国的文化输出已经成了全球现象。
我心里那个自豪啊,就想着:嘿,我们古老的文化那么有魅力,就像那令人垂涎的水蜜桃,谁看见了都想掰一瓣尝尝。
我想起小时候,每次村里办庙会,老外都围着看,那表情就像第一次啃水蜜桃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和惊叹。
你知道吗,咱这软实力不仅仅体现在那些传统文化,还有现代科技和理念上。
就拿那遍布全球的“中国制造”来说吧,现在可是连带着咱们的文化输出呢。
我在想,这就像老张头种的水蜜桃,虽说是本土生长,但全世界都闻到了香气,谁不想啃上一口尝尝呢?咱中国的影视作品、音乐,还有那吸引了不少国外粉丝的功夫片,都成了软实力的代表。
我有一次看外国朋友模仿中国功夫,那动作甭提多滑稽了,就像没熟透的水蜜桃,看着好笑,却也觉得他们对咱文化是真心喜爱。
我心想,这就是软实力的魅力所在吧。
这节目里还有个挺有趣的地方,就是谈到如何用软实力来增进国际交流。
你说这就像啥?我一下想到那饭桌上的水蜜桃沙拉。
把不同文化像水果一样切块儿混在一起,各自的风味互相交融,最终成了一道绝妙的佳肴。
回过头来,我这心里明白,提升软实力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就像种水蜜桃,得慢慢培育,小心呵护。
咱们要持续撒播文化的种子,才能在国际的土地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朋友,这就是我看完《超级中国》第五集的感受,如同品尝了一枚甘甜的水蜜桃——满嘴甜蜜,回味无穷。
你要是有什么不同的想法,也赶紧来分享吧,我可是很想听听你的见解呢!。
中国软实力的崛起观后感

中国软实力的崛起观后感
中国软实力的崛起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学习的重要趋势。
软实力是指通过文化和意识形态的输出来塑造国际形象和影响国际社会的能力。
在中国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力来源。
以下是中国软实力的崛起的一些主要特点和趋势:
1. 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一个显著的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在年轻一代中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欣赏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书法、绘画、音乐、文学等。
2. 媒体影响力:中国的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力来源。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中国的媒体能够更加广泛地传播信息,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受众。
3. 品牌认证:中国的品牌已经成为国际上的重要影响力来源。
中国的企业通过全球化和品牌认证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声誉。
4. 礼仪文化:中国的礼仪文化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
中国的礼仪文化包括茶道、花道、酒文化、茶文化等,这些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5. 青年人口的影响:中国的年轻人口对国际形象和价值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许多年轻人关注和欣赏中国文化和价值观,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和文化交流,为中国软实力的崛起做出了
重要贡献。
中国软实力的崛起是一个积极的趋势,它有助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更加良好的形象和声誉。
通过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扩大媒体影响力、提高品牌认证和影响力、以及积极参与全球文化交流等,中国软实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国际关系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国与国之间,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其中,软实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它不仅可以为国家赢得口碑和信任,还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合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讨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软实力的定义与内涵软实力,指的是国家在外交交往中所具备的吸引力、文化影响力等非军事手段的综合体现。
与硬实力相对,它并不涉及强制手段,不需要动用军队和政治压力,而是借助文化、艺术、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为国家赢得外交上的信任和支持。
软实力的内涵非常广泛,它包括了多个方面:1.文化影响力: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力。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已经超出了亚洲地区,居于了全球文化领域的重要地位。
2.教育和科技水平: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教育水平可以反映出一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潜力。
美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日本则以优质的教育水平为世人所知。
3.商业品牌和形象:有些国家因为其独特的文化和品牌形象,赢得了世界各地的民间支持和赞誉。
例如,瑞士作为世界著名的钟表和巧克力制造国,其品牌在全球范围内都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信任。
二、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软实力对于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强制手段的使用,同时使得外交交往更加平和、和谐。
具体来说,它带来了以下几种好处:1.建立信任和认同:软实力可以使得一个国家在外交交往中更容易赢得其他国家的认同和信任。
例如,像中国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文明的国家在外交交往中可以通过其文化影响力和对话交流来建立信任。
2.提升国家形象和声誉:软实力可以通过艺术、文化等途径很好地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历史和价值观念。
这不仅可以促进文化交流,而且可以提升国家形象和声誉,增加对外投资的吸引力。
3.增强国际合作和发展:软实力可以促进国际合作和发展。
软实力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研究

软实力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研究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
在国际上,中国的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实力的提升不仅有助于中国的年轻一代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也有利于改善中国在外交、投资、教育、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的国际形象。
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探讨软实力的重要性和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
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指使用文化信仰、习俗、语言、历史、文学和艺术等方面的因素来提升软实力。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通过文化输出,可以表现中国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因其独特性、丰富性和深度而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认可和尊重。
同时,中国的当代文化也受到了大量认可和推崇。
中国艺术家、作家、电影导演的作品,在国际艺术界不断取得大奖并进入世界舞台。
例如,《三体》、《红楼梦》等文化精品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功夫熊猫》、《千与千寻》等动画电影在全球热播。
这些文化输出为中国赢得了更多主流国家的认可,提升了中国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二、教育软实力的提升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学习。
吸引了众多留学生,展现了中国教育软实力的提升。
由于中国教育的优势和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选择赴中国留学。
近年来,中国在国际安排中也将中国的教育推向国际舞台。
中国招收国际学生数量迅速增加,高校和大学得到了更多的国际认可。
这种教育软实力的提升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声誉,为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三、经济软实力的提升经济发展是实现软实力提升的根本基础。
在全球贸易体系中,中国的经济势力逐渐加强,也在改造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贯彻执行,中国开始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投资和合作,为发展中国际经济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也为推动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话语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具有影响力的全球经济和金融机构中,中国的声音和影响力也越来越重要。
中国软实力建设

中国软实力建设软实力来源于“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的国际关系学者约瑟夫·奈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
伴随着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竞争的重点转向了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
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软实力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当前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国家角逐的更为激烈的时代,软实力的构建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国家的强大与发展不仅仅是体现在人民安居乐业,国防强大等方面,还体现在国家形象、国际义务的承担能力等。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软实力的建设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提高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的积淀无疑超过了世界上大部分国家。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强大,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也渐渐被一些其他国家了解和学习。
近年来,中国在美国、法国、俄罗斯、印度等国举行了中国文化节活动,加深了世界各主要国家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积极展现了我国友好、温和的国际形象。
历经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硬实力的发展为世界所瞩目,引发了世人对以儒家文明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巨大能量的关注。
随着儒家思想的传播,致力于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数量迅速在全球建立,渐渐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
或许由于操之过急,发展孔子学院的速度过于迅猛,导致一些国家认为这是一场“政治洗脑”风暴,开始抵制孔子学院的建立,就像是芝加哥大学终止开设孔子学院。
所以我认为不应该太过于急于求成,反而造成其他国家的误解。
这样不仅没能宣传自己的传统文化,反而遭受到抵制。
应该踏踏实实,一步一脚印,为文化的输出打好坚实的基础。
随着一些优秀的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斩获大奖,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元素也被其他国家了解,比如中国功夫,京剧,建筑风格,剪纸等。
中国软实力

中国软实力国家实力的迅速增强导致中国进入一个新的战略时代。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讨论任何问题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并进行整体性的深入思考。
在一定意义上,一个战略年代实质也是整合的年代,而将整合视角纳入中国的战略思维,首先意味着要客观认识和评估中国的国家实力,据此确立未来战略目标并加以主动塑造。
随着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核心成分,把发展软实力置于战略高度成为实现国家总体目标的根本要求,将软实力纳入国家实力的总体评估并对其基本要素进行整合,正在成为中国战略思考的一个着眼点。
中国软实力已经成为战略界热切讨论的重点议题,尽管对其内涵和外延仍有不同的认识,但这并不妨碍战略界对此做出基本的评估。
战略界普遍性的观点是,中国软实力的现状和未来均令人忧虑。
当前,中国软实力并不强大,或被视为弱不禁风,或被视为有剑无锋;另一方面,如何将中国增强的国家实力转化为有效的、建设性的国际影响力,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战略谋划的弱项。
未来,由于对中国实力增长导致战略意图变化的路径不甚清楚,战略界更关注中国是否会利用其软实力资源来加紧塑造地区、全球的未来并由此变得咄咄逼人。
中国软实力包含如下核心要素:(1)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指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科学等精神财富。
文化也许不能直接改变客观世界,但可以改造人,而人是按照自己的意识来改造客观世界的。
文化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软实力的说服作用、渗透能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通过文化来展现的,文化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念的认同及其影响力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
任何主导性的文化都不是封闭性的,一个国家的文化要发挥其国际影响力,必然要走向世界,与国际文化趋势相契合,而这种互动必然要求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2)观念。
世事沧桑源自观念之变,人类进步与观念变革有着直接的关联。
尤其是对进入大规模战略转型的中国而言,观念变革扮演着现代化先锋的积极角色,为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指向标和路线图,堪称中国软实力提升的主脉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ina Soft Power Technology Holdings Limited
中國軟實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軟實力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本公司本公司」」)
( ( 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於百慕達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審核委員會的職權範圍審核委員會的職權範圍
1.
成員成員
1.1 審核委員會 (「委員會委員會委員會」) 的成員須由本公司董事會 (「董事會董事會董事會」) 委任。
1.2 委員會至少要有三名成員,全部必須為非執行董事。
1.3 委員會的大部份成員必須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其中至少要有一名具備香港聯合 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 (「《《上市規則上市規則》》」) 所規定的適當專業資格,或 適當的會計或相關的財務管理專長。
1.4
現時負責審計本公司賬目的核數公司的前任合夥人在以下日期(以日期較後者 為準)起計兩年內,不得擔任委員會的成員:
(a) 他終止成為該公司合夥人的日期;或
(b) 他不再享有該公司財務利益的日期。
2.
主席主席
2.1 委員會的主席須由董事會委任,亦必須為獨立非執行董事。
3. 秘書秘書
3.1
委員會的秘書由本公司秘書 (「公司秘書公司秘書公司秘書」) 出任。
公司秘書 (如其未能出席, 則其委派的代表或由委員會在會議上委任的人士) 應出席委員會會議及為會議作 記錄。
委員會會議的程序
4. 委員會會議的程序
除下文另有指明外,載列於本公司的組織章程細則 ( 不時作出修訂) 有關規範董 事會會議程序的條文,亦適用於委員會會議。
法定人數
4.1 法定人數
4.1.1 委員會會議的開會法定人數為任何兩名成員。
4.1.2 在委員會會議開始時,會議秘書應確定是否存在任何利益衝突並作相應記錄。
若有委員會成員或其聯繫人於委員會會議上任何議案中佔有重大利益,有關成 員不得計入出席會議的法定人數,並且必須放棄表決。
會議次數
4.2 會議次數
4.2.1 委員會應每年召開至少兩次定期會議,以審閱及討論本公司的中期及年度財務
報表。
委員會亦可在有需要時召開額外會議。
4.2.2 委員會應至少每年與本公司的外聘核數師開會兩次。
若外聘核數師認為有需要
時,可要求召開會議。
出席會議
4.3 出席會議
4.3.1 委員會成員可親自出席委員會會議,或透過其他電子溝通方式或由成員協定的
其他方式參與會議。
4.3.2 財務總監、內部審核部主管(如有)、相關高級管理人員及外聘核數師的代表通
常會出席委員會會議。
在合適或需要的情況下,其他董事及由委員會成員邀請 的人士可出席委員會會議。
4.4 會議通告
會議通告
4.4.1 委員會會議可由其任何一位成員或公司秘書召開。
4.4.2 除非委員會全體成員另作協議,否則委員會定期會議的通知應最遲在會議舉行
日期前 14 天發出。
至於其他委員會會議,應發出合理通知。
4.4.3 會議議程及全部相關會議文件應最遲在會議舉行日期前 3 天 ( 或由成員協定的
其他時限)送交委員會全體成員及 (如適合) 其他出席會議人士。
會議紀錄
4.5 會議紀錄
4.5.1 委員會會議的秘書應對委員會在會議上所考慮事項及達致的決議作足夠詳細的
記錄,其中應該包括出席會議人士的姓名和委員會成員提出的任何疑慮及/或表 達的反對意見。
4.5.2 委員會會議紀錄的初稿及最後定稿應在會議後一段合理時間內發送予委員會全
體成員,初稿供成員表達意見,最後定稿作其紀錄之用。
4.5.3 委員會的完整會議紀錄應由公司秘書保存,若有委員會或董事會成員發出合理
通知,應公開有關會議紀錄供其在任何合理的時段查閱。
書面決議案
4.6 書面決議案
4.6.1 在不影響《上市規則》的任何規定下,委員會可在全體成員同意下通過及採納
書面決議案。
委員會的責任及職權
5. 委員會的責任及職權
5.1 委員會的責任及職權應包括載列於《上市規則》附錄 14 –《企業管治守則》(不
時作出修訂) 之相關守則條文內的責任及職權。
5.2 董事會授權委員會按照其職權範圍進行任何調查。
委員會有權向任何僱員索取
任何所需資料,而所有僱員亦獲指示與委員會合作,以滿足其任何要求。
5.3 在不影響《企業管治守則》的任何規定下,委員會的職責包括以下各項:
與本公司核數師的關係
5.3.1 與本公司核數師的關係
(a)擔任本公司與外聘核數師之間的主要代表,負責監察兩者之間的關係;
及主要負責就外聘核數師的委任、重新委任及罷免向董事會提供建議、
批准外聘核數師的薪酬及聘用條款,及處理任何有關該核數師辭職或辭
退該核數師的問題。
(b)按適用的標準檢討及監察外聘核數師是否獨立客觀及核數程序是否有效;
委員會應於核數工作開始前先與核數師討論核數性質及範疇及有關申報
責任。
(c)就外聘核數師提供非核數服務制定政策,並予以執行。
就此規定而言,
「外聘核數師」包括與負責核數的公司處於同一控制權、所有權或管理
權之下的任何機構,或一個合理知悉所有有關資料的第三方,在合理情
況下會斷定該機構屬於該負責核數的公司的本土或國際業務的一部分的
任何機構。
委員會應就任何須採取行動或改善的事項向董事會報告並提
出建議。
公司的財務資料
審閱本公司的財務資料
5.3.2 審閱本
公司的財務資料
(d) 監察本公司的財務報表以及年度報告及賬目、半年度報告及(若擬刊發)
季度報告的完整性,並審閱報表及報告所載有關財務申報的重大意見。
委員會在向董事會提交有關報表及報告前,應特別針對下列事項加以審
閱:
(i) 會計政策及實務的任何更改;
(ii) 涉及重要判斷的地方;
(iii) 因核數而出現的重大調整;
(iv) 企業持續經營的假設及任何保留意見;
(v) 是否遵守會計準則;及
(vi) 是否遵守有關財務申報的《上市規則》及法律規定。
(e) 就上述(d)項而言:
(i) 委員會成員應與董事會及高級管理人員聯絡;委員會須至少每年
與本公司的核數師開會兩次;及
(ii) 委員會應考慮於該等報告及賬目中所反映或需反映的任何重大或不尋常事項,並應適當考慮任何由本公司屬下會計及財務匯報職
員、監察主任或核數師提出的事項。
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
監管本公司的財務申報制度、、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
5.3.3 監管本公司的財務申報制度
(f) 檢討本公司的財務監控,以及(除非有另設的董事會轄下風險委員會又
或董事會本身會明確處理)檢討本公司的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
(g) 與管理層討論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確保管理層已履行職責建立有
效的系統。
討論內容應包括本公司在會計及財務匯報職能方面的資源、
員工資歷及經驗是否足夠,以及員工所接受的培訓課程及有關預算又是
否充足。
(h) 主動或應董事會的委派,就有關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事宜的重要調查結
果及管理層對調查結果的回應進行研究。
(i)如本公司設有內部審核功能,須確保內部和外聘核數師的工作得到協調;
也須確保內部審核功能在本公司內部有足夠資源運作,並且有適當的地
位;以及檢討及監察其成效。
(j) 檢討集團的財務及會計政策及實務。
(k) 檢查外聘核數師給予管理層的《審核情況說明函件》、核數師就會計紀錄、財務賬目或監控系統向管理層提出的任何重大疑問及管理層作出的
回應。
(l) 確保董事會及時回應於外聘核數師給予管理層的《審核情況說明函件》中提出的事宜。
(m) 就上述事宜向董事會匯報。
(n) 研究其他由董事會界定的課題。
(o) 檢討本公司設定的以下安排:本公司僱員可暗中就財務匯報、內部監控或其他方面可能發生的不正當行為提出關注。
委員會應確保有適當安排,
讓本公司對此等事宜作出公平獨立的調查及採取適當行動。
5.4 凡董事會不同意委員會對甄選、委任、辭任或罷免外聘核數師事宜的意見,本
公司應在《企業管治報告》中列載委員會闡述其建議的聲明,以及董事會持不
同意見的原因。
5.5 委員會應獲提供充足資源以履行其職責,及在有需要時可尋求獨立專業意見。
5.6 委員會的所有成員均可聯絡公司秘書尋求其意見及獲取其服務,成員亦可個別
聯絡本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以獲取所需資料。
6. 匯報責任
匯報責任
6.1 委員會應向董事會匯報其決定或建議,除非受法律或監管限制所限而不能作此
匯報(例如因監管規定而限制披露)。
股東周年大會
7. 股東周年大會
7.1 委員會主席應出席股東周年大會(若其未能出席,則委員會的另一名成員出席,
或如該名成員未能出席,則其適當委任的代表出席),並於會上回答有關委員會的工作及責任的提問。
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如本文件的英文及中文版本有任何差異,,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註:如本文件的英文及中文版本有任何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