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中班教案(郝玉洁)
幼儿园中班《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教案

幼儿园中班《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认识各种动物的嗯嗯,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的特点。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的主要情节和角色。
2. 各种动物的嗯嗯的特点和图片。
3. 相关的活动内容和游戏。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2. 各种动物的嗯嗯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3. 活动材料和教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动物嗯嗯的故事或经验。
2. 讲述故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展示各种动物的嗯嗯的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它们的特点。
4. 进行相关的活动内容和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和实践,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动物嗯嗯的特点。
5. 总结和反思:引导幼儿讲述他们学到的知识和经验,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分享、活动参与和游戏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参与程度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制作等,评价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3. 综合评价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给出鼓励和指导建议。
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讲述:教师与幼儿一起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2. 观察比较:通过展示不同动物嗯嗯的图片或实物模型,让幼儿观察和比较它们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比较能力。
3. 实践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相关的手工制作、绘画和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和讨论自己的观察、想法和经验,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各种动物的嗯嗯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知道的动物嗯嗯的故事或经验。
2. 讲述故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感和行为。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同情心,教育他们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准备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及相关图片;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2. 精神准备:了解幼儿的兴趣和需求,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儿歌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故事情境。
2. 故事讲解: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图片展示:教师展示故事中的相关图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4. 绘画环节: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场景。
5. 分享与讨论: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引导他们谈论故事中的情感和行为。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人讲述绘本故事的内容。
2. 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共同创作关于故事场景的画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绘画环节的表现,观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2. 开展一次家庭阅读活动,鼓励家长陪伴幼儿一起阅读类似的绘本。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课堂教学效果,观察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九、教学内容拓展:1. 让幼儿了解动物的嗯嗯是什么样子,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认识不同的动物嗯嗯。
2. 引导幼儿关注自然界中的其他声音,如鸟叫、虫鸣等,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敏感度。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一、活动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2. 能够表达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是谁嗯嗯在我头上》2. 角色头饰:小鸟、小兔、小猪等3. 故事相关图片4. 记录卡、画笔等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回答问题。
1.1 故事中有哪些角色?1.2 故事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2. 讲述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和心情。
3.1 故事中的小鸟、小兔、小猪遇到了什么问题?3.2 他们是如何解决的?4. 情景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扮演,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陪伴幼儿阅读相关故事书籍。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相关主题展览,展示幼儿的作品和观察记录。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2. 评估幼儿在讨论、扮演等环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阅读情况和观察力发展。
六、活动准备1. 故事课件:《是谁嗯嗯在我头上》2. 角色头饰:小鸟、小兔、小猪等3. 故事相关图片4. 记录卡、画笔等5. 故事相关道具:如小鸟的羽毛、小兔的胡萝卜等七、活动过程5.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感受。
6. 情景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扮演,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7. 故事延伸: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故事。
八、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陪伴幼儿阅读相关故事书籍。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相关主题展览,展示幼儿的作品和观察记录。
3. 社区参与:教师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农场,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
九、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教案

幼儿园中班《是谁嗯嗯在我头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故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了解不同的动物及其特点,丰富幼儿的动物知识。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简单地描述故事情节。
3. 情感目标:教育幼儿要爱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培养幼儿的爱心。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讲述了一只小鸟的嗯嗯掉在了小兔子的头上,小兔子寻找嗯嗯的主人,发现是一只小鸟。
2. 动物特点:小鸟、兔子、小狗、小猫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认识不同的动物。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简单地描述故事情节。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2. 动物图片:小鸟、兔子、小狗、小猫等。
3. 教学道具:小鸟、兔子、小狗、小猫的玩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动物及其特点。
3. 互动环节:教师提问,让幼儿回答故事中出现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4. 观察与想象:教师出示动物图片和玩偶,让幼儿观察并想象自己成为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5.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爱护环境,与动物和谐相处,培养幼儿的爱心。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并描述故事中的动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情节和动物特点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幼儿在互动环节的回答准确性,以判断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关注幼儿在情感教育环节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爱护环境和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认同程度。
七、教学延伸:1. 开展动物主题的活动,如制作动物手工艺品、绘画动物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和欣赏各种动物。
2. 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或野生动物保护区,亲身体验与动物的接触,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心。
3. 开展环保教育活动,让幼儿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学会保护环境,与动植物和谐共生。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知道故事中的人物和动物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主题:关爱他人,乐于助人2. 故事情节: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鸟嗯嗯在另一只小鸟的头上的趣事,引发了小动物们之间的关爱和帮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中人物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角色头饰、嗯嗯贴纸2. 环境:温馨、舒适,有利于幼儿专注听故事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讨论“嗯嗯”是什么,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主题。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展示,分角色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人物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
4. 讨论交流: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人物的品质,如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等。
5. 情境拓展:让幼儿设想类似情境,思考如何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7. 延伸活动:制作嗯嗯贴纸,贴在同伴的头像上,传递关爱和祝福。
1. 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记忆。
2. 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如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幼儿在讨论交流中的表现,如观点表达、倾听他人意见等。
4. 幼儿在情境拓展中的表现,如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意识。
七、教学建议1. 在讲述故事时,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生动,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角色扮演环节,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充分表现自己。
3. 在讨论交流环节,给予每个幼儿发表意见的机会,引导他们尊重他人意见。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具的安全性,避免幼儿误吞或受伤。
2. 注意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他们的舒适度。
3.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适时给予个别指导。
中班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绘本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中班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绘本教案》适用年级:中班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认识不同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
教学重点:1. 认识绘本中的动物及其特点。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难点:1. 帮助幼儿理解绘本中的情感交流。
2. 引导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懂得分享。
二、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的图片或实体书籍。
2. 准备动物卡片若干,每张卡片上有一种动物及其特点。
3.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说出绘本的名字和图片上的动物。
2. 讲述绘本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绘本《是谁嗯嗯在我头上》,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感交流,如小动物们的友谊、互助等。
3. 观察与讨论:请幼儿观察动物卡片,引导幼儿说出每种动物的特点。
如:熊猫喜欢吃竹子,长颈鹿的脖子很长等。
4. 绘画活动:请幼儿根据观察到的动物特点,选择喜欢的动物进行绘画。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绘画作品。
四、作业布置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更多的动物特点,拍照或画出来,下次上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模仿绘本中的动物,体验故事情节。
2. 开展动物知识竞赛,邀请幼儿回答有关动物的知识问题,增强幼儿对动物的认知。
3. 布置动物主题的科学小实验,如观察动物脚印、制作动物模型等,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如颜色搭配、构图创意等。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
八、家园共育建议1. 家长可以陪伴幼儿一起阅读更多关于动物的绘本,拓展幼儿的阅读视野。
2. 家长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家庭周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家长可以鼓励幼儿在家进行动物主题的绘画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中班是谁嗯嗯在我头上绘本教案

一、教案主题:中班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教案二、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情感。
2. 培养幼儿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绘本阅读,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难点: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的图片或实体书籍。
2. 准备彩色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3. 准备与绘本相关的小游戏。
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邀请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引发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
2. 绘本阅读:教师或有声读物朗读绘本,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3. 观察与想象:请幼儿观察绘本中的画面,引导幼儿描述故事中的场景和角色表情。
4. 表达与创造:请幼儿用彩色笔和画纸绘制自己想象中的故事场景或角色。
5. 小组分享: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6. 小游戏:设计一个与绘本相关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故事中的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
8. 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绘本故事,并绘制一幅家庭场景的画作。
9. 教学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10. 教学延伸:开展家庭访问,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进一步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表达能力以及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 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分析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情况。
3. 听取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班级绘本剧表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2. 开展绘本主题的家长座谈会,分享教学经验和家长教育心得,促进家校合作。
3. 邀请绘本作者或相关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和家长们更深入地了解绘本创作和教育价值。
中班语言教案《是谁嗯嗯在我头上》

中班语言教案《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角色。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认识故事中的角色,学会与人礼貌交往。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在适当的情境下表达自己,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角色头饰、相关图片等。
2. 经验准备:幼儿有看过相关故事或类似经验的。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谜语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主题。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边播放边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角色的行为,引导幼儿学会与人礼貌交往。
4. 情景表演:分组进行情景表演,引导幼儿在适当的情境下表达自己。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家长协助幼儿复述故事,引导幼儿学会与人礼貌交往。
2. 课后作业:幼儿画一幅故事场景画,锻炼幼儿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表演等。
2.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方式检验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3.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情景表演中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4. 礼貌交往:观察幼儿在讨论和表演中是否能够礼貌地与人交往。
七、教学内容拓展1. 环境教育: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环境的重要性,讨论如何保护环境。
2. 情感教育:利用故事中的情境,教育幼儿学会关心他人,培养同理心。
八、教学方法与策略1. 讲授法:在讲述故事时,运用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讨论法:通过分组讨论,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在实际情境中学会礼貌交往。
九、教学步骤详解1. 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听说过奇怪的事情吗?比如,有人在头上嗯嗯,你们知道是谁吗?让我们一起听听今天的故事吧!"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边展示故事图片,边讲述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故事情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
南京小星星双语幼儿园郝玉洁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绘本所表达的内容,并在与小鼹鼠一起寻找“肇事者”的过程中,知
道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
2、尝试运用观察、比较、猜测、自主阅读等方法了解故事内容,提高参与阅读的
积极性。
3、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体验阅读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PPT、鸽子、马、野兔、山羊、奶牛、猪的图片以及它们粪便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运用书中相关的动物与动物粪便的图片,进行猜测配对游戏、引起幼儿的兴趣,幼儿进行自主阅读。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动物朋友,都有谁呢?(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幼儿自由说)
2、师:图上有鸽子、马、野兔、山羊、奶牛、猪。
我这里还有六张动物便便的图片,请你找找那个是他们的便便,谁来试一试?(请个别幼儿配对),你是这么猜的,有和他不一样的吗?
3、出示图画书封面,引导幼儿观察。
师:你们都找对了吗?答案就在这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中。
观察封面,这个故事有个很奇特的名字叫《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猜猜“嗯嗯”是什么意思?(幼儿猜测)原来“嗯嗯”就是大便的意思。
4、师:你在封面上找到“嗯嗯”了吗?在什么地方?嗯嗯在小鼹鼠的头上,它的心情会怎样?(幼儿自由表述)
5、师:是谁嗯嗯在小鼹鼠的头上?小鼹鼠去问了哪些动物?动物们的嗯嗯又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请你自己到书中寻找这些答案。
教师提出阅读图书的要求。
6、幼儿自主阅读、教师巡回观察。
二、细致观察,师生共同阅读
(一)、观察故事前半部分P1—14页,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在与小鼹鼠一起寻找“肇事者”的过程中,初步了解不同动物的嗯嗯是不一样的。
1、第一页、二页:
师:是谁嗯嗯在小鼹鼠的头上?小鼹鼠去问了哪些动物?动物们的嗯嗯又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本书。
师:有一天他从地下钻出来……事情发生了。
发生了什么事呢?“嗯嗯”是什么样的?(长长的,土黄色的嗯嗯)
师:小鼹鼠是什么表情?他会说些什么?我们来学一学小鼹鼠的动作。
小鼹鼠气得大叫:“搞什么嘛!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有一个影子……看不清楚到底是谁?你觉得那是谁的影子?(幼儿猜测)
师:那我们一起看看小鼹鼠到底找了谁,动物的“嗯嗯”又是什么样的?
2、第三页、四页:
师:小鼹鼠去找谁了?他是什么表情呀?他会说些什么?(幼儿学书中小鼹鼠的动作和声音)一只鸽子飞过来了,小鼹鼠问她说:“喂!是不是你嗯嗯在我头上?”,“不是我,我的嗯嗯是这样子的。
”鸽子的嗯嗯是什么样的?(什么颜色的?看起来像什么?)(鸽子的嗯嗯是白色的、看起来像尿一样,湿湿的)。
鸽子说完……就掉在小鼹鼠的脚边了!
3、第五、六页:
师: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马先生说了什么?(幼儿学书中小鼹鼠的动作和声音)那马先生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马先生的嗯嗯是什么样的?(数一数)像什么?(又大又圆像马铃薯一样的嗯嗯)马先生的屁股一扭……小鼹鼠失望地走开了!
4、第七、八页:
师: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野兔说了什么?(幼儿学书中小鼹鼠的动作和声音)那野兔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野兔的嗯嗯是什么样的?(数一数)(像豆子一样的嗯嗯)和马先生的“嗯嗯”有什么不一样?你们听到野兔嗯嗯掉下来的声音吗?(哒哒哒哒……)野兔立刻转身……小鼹鼠立刻跑开了!
5、第九、十页:
师:小鼹鼠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山羊说了什么?(幼儿学书中小鼹鼠的动作和声音)那山羊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山羊的嗯嗯是什么样的?(数一数)你们发现它是什么颜色的?山羊的嗯嗯是什么样的与兔子的有什么不同?(咖啡色,比兔子的大、数量少)山羊的嗯嗯……默默地走开了。
6、第十一、十二页:
师:它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奶牛说了什么?(幼儿学书中小鼹鼠的动作和声音)那奶牛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奶牛的嗯嗯是什么样的?(一大滩、像一个大圆盘……)小鼹鼠在哪里?它干什么要站在奶牛的腿后面?奶牛的嗯嗯……就知道头上的嗯嗯不是奶牛的。
7、第十三、十四页:
师:它又去找谁了?这次他又跟猪先生说了什么?(幼儿学小鼹鼠的动作和声音)那猪先生又是怎么样跟他说的?猪先生的嗯嗯是什么样的?猪的“嗯嗯”和奶牛的比有什么不一样?他干什么还要捂住嘴巴?
师:后来小鼹鼠又去问了谁呢?是谁帮助了它?到底是谁嗯嗯在他的头上呢?我们继续看。
(二)、观察故事后半部分P15—20页,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1、第十五页、十六页
师:小鼹鼠又去问谁了?猜猜,小鼹鼠怎么知道苍蝇能够帮助它?
师:苍蝇帮助他了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苍蝇是怎么帮助它的?苍蝇说“嗯嗯”是谁的呢?
2、第十七页、十八页
师:小鼹鼠终于知道是谁嗯嗯在他的头上了。
他是什么表情、动作?
师:好呀!原来是这只大狗!小鼹鼠,知道自己头上的嗯嗯是大狗的,他后面会怎么做呢?(幼儿自由说)
3、第十九页、二十页
师:我们一起看看他是怎么做的?大狗正在打瞌睡,小鼹鼠爬到它的屋顶上……师:小鼹鼠的“嗯嗯”是什么样的?(小小的、黑黑的嗯嗯)
师:小鼹鼠在哪里呢?它为什么呲溜一下赶紧钻回地下呢?(幼儿自由表述想法)
总结
三、完整阅读绘本,进一步熟悉故事内容。
1、师:下面,老师把整个故事连起来讲一遍,请你一边仔细听一边观察书中小鼹鼠的动作和表情,和小鼹鼠一起寻找头上的“嗯嗯”到底是谁的?
2、出示幻灯,完整阅读绘本。
3、再次给动物和动物的嗯嗯配对。
师:看完了吗?现在,你们肯定知道动物们的嗯嗯是什么样的了?那请上来来试试给动物和嗯嗯重新配对。
(请个别幼儿上前操作)
4、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阅读了《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本书,故事中小鼹鼠想要知道头上的嗯嗯到底是谁的,于是,他问了鸽子、马先生、野兔、山羊、奶牛、猪,但他头上的嗯嗯都不是他们,最后在苍蝇的帮助下,知道自己头上的嗯嗯是大狗的。
原来,每种动物的嗯嗯都是不一样的,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我们下次再来一起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