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考试参考资料理论部分

合集下载

大学美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大学美育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三、xx艺术哲学传统比较
1、西方艺术哲学的核心理念:
主客对立—神、上帝、世界、异化Vs人
2、xx艺术哲学的核心理念:
天人合一—自然与道、天理与人欲、西方与现代
3、中西方各自表现方法上的差别:
中西方的差别
建筑
绘画雕塑中
广与高,人间
写意西
神性
写实音乐
戏剧
文学
第三讲艺术创作论
一、艺术家的素质五声音阶
巧合与体裁综合
B-
2.试对“艺术”作一定义,并结合具体现象阐述之。
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审美意识承载物的总称。包括不确定的多种样式。一般说来,被认可的艺术作品由外部形态和内在意蕴两部分组成,前者是创作生产者选用特定物质媒介进行创作生产所得的物态产品,直接作用于人的生理感官;后者既是创作者个人的艺术观念、审美趣味和思想的流露,也是特定时空环境下人类文化的意识积淀,间接作用于人的心理活动。
天下第三行书:
苏轼《寒食诗卷》
二、历代行书名作赏析
王羲之《姨母帖》《兰亭序》(神龙本)《丧乱得示二谢帖》
唐怀仁集王羲之《三藏圣教序》
传王献之《中秋帖》
王珣《伯远帖》
欧阳询《梦奠帖》
陆柬之《文赋》
颜真卿《祭侄文稿》
杨凝式《韭花帖》
苏轼《寒食诗卷》
黄庭坚《松风阁诗卷》
米芾《竹前槐后诗卷》
蔡襄《扈从帖》
楷书
书法发展史上的地位
“虫篆者小学之所宗,草隶者士人之所尚。”——(唐)李嗣真
2、标准:
蚕头燕尾,形体偏扁,笔画上钩
3、发展:
形成于战国中晚期,成熟于两汉,规范的隶书产生于桓、灵之际,此后衰落。
至清,出现第二个高峰
二、楷书
1、名称:

大学美育理论考试题及解答

大学美育理论考试题及解答

大学美育理论考试题及解答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育的定义是什么?A. 培养人们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B. 培养人们道德品质的教育C. 培养人们科学素养的教育D. 培养人们职业技能的教育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美育的主要任务?A. 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B. 培养人们的创造力C. 传授科学知识D. 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答案:C3. 美育课程主要包括哪些内容?A. 音乐、美术、舞蹈、戏剧B. 文学、历史、哲学、社会学C.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D. 英语、计算机、体育、政治答案:A4.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是什么?A.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独立B. 美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的基础C. 德育、智育、体育是美育的基础D. 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融合答案:D5. 以下哪位不是我国著名的美育专家?A. 鲁迅B. 蔡元培C. 陶行知D. 陈丹青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美育的定义及其作用。

答案:美育是指培养人们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更加懂得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使人们在道德、智力、体育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 请简述美育的主要任务。

答案:美育的主要任务包括:- 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使人们具备欣赏美的眼光;- 培养人们的创造力,激发人们的创新精神;- 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培养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使人们能够辨别艺术作品的优劣;- 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体在道德、智力、体育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3. 请简述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

答案: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美育与德育相结合,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怀;美育与智育相结合,可以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美育与体育相结合,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风貌和身体素质。

【大学美育】 复习资料

【大学美育】 复习资料

【大学美育】复习材料2011-2012-1学期1、马克思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根源于社会实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2、美的范畴是指美学中用来概括审美对象各种审美属性的基本概念,如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等,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美学基本范畴。

3、中国画三大画科分别是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

4、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三位意大利艺术巨匠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

5、20世纪立体主义运动的主将是布拉克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6、西方音乐古典乐派出现于18世纪初,主要作曲家有奥地利的海顿、莫扎特和德国的贝多芬,三人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

7、中国民族民间舞中新疆维吾尔族代表性舞蹈有赛乃姆、多朗舞和麦西来甫。

8、美育不同于一般教育,它有自己的特点。

美育具有生动的形象性;美育具有较强的情感性;美育寓教育于娱乐之中。

9、意大利的比萨教堂是罗马式教堂。

10、藏族代表性舞蹈有锅庄、弦子、热巴、藏戏。

11、西方音乐浪漫乐派出现于19世纪初。

该乐派在思想上着重自我意识的表现与刻画。

作品着重于个人生活感受的细致表现、内心情感的抒发、自然和生活现象的描绘。

主要作曲家有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韦伯、瓦格纳、勃拉姆斯等,意大利的罗西尼、威尔第等,以及波兰的肖邦、法国的柏辽兹、匈牙利的李斯特、奥地利的舒伯特和约翰·施特劳斯、俄国的柴科夫斯基等。

12、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经营者任景丰主持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由京剧泰斗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

放映后观众反应空前热烈,出现“万人空巷来观之势”。

《定军山》让中国人有了这样的信念:中国人能拍出自己的电影。

13、西班牙著名画家有毕加索、戈雅、达利、委拉斯贵支。

14、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532-537年,既是拜占庭文化的象征,也是拜占庭建筑最完美的代表。

教堂的外形结构体现了拜占庭建筑的一个典型风格,即对穹顶的强调。

奥斯曼帝国时期教堂周围竖立起4座高塔,成为现在的清真寺外形。

大学美育试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美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C)提出的。

a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2、美的基本特征是()A、符号性、社会性、无功利性、形象性B、社会性、感染性、形象性、符号性C、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D、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客观性3、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d)A、审美直觉B、审美情感C、审美想象D、审美理解4、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时()A、对称B、对比C、均匀D、均衡5、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特征是()A、想象性创造性纯真性B、幻想性创造性纯真性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D、直观想象性幻想性6、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A、创造性B、情感性C、交互性D、审美性中国现代美育之父?蔡元培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之所以成为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因为它能陶冶人们的心灵。

大自然的这一特征,具体说来,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自然性。

自然美是自然物所显示出来的美。

要探讨自然美的特征,就必须弄清自然与自然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自然与自然美是不同的概念,分属两个范畴。

自然,或说自然物、自然界,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类社会。

②形式美。

自然美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美占有突出的地位。

前面说过,一切美都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程度,在不同形态美的事物中,却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地说,在艺术美中,要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社会美中,内容就比形式更占分量;而在自然美中,则偏重于形式。

③多面性。

所谓多面性,是指自然物所表现的美的形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去表现美④变易性。

变易性是指自然物所表现的美具有变化不定,游移不定的性质。

⑤联想性。

某些自然物之所以给人以美感,往往与人们由此而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愈丰富、愈奇妙,这种美感就愈浓烈自然美的变异性,是指自然美的具有变动特征。

大学美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大学美育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一,选择1、著名的“美的理念”说是古代西方哲学家(C)提出的。

aA/柏拉图 B、鲍姆加登 C、黑格尔 D、贺拉斯2、美的基本特征是()A、符号性、社会性、无功利性、形象性B、社会性、感染性、形象性、符号性C、符号性、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D、无功利性、形象性、感染性、客观性3、美感心理中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是(d)A、审美直觉B、审美情感C、审美想象D、审美理解4、物体中心点的两面或多面呈现出外在形式不同而内在质量大致均等的状态时()A、对称B、对比C、均匀D、均衡5、儿童审美心理的综合特征是()A、想象性创造性纯真性B、幻想性创造性纯真性C、直观性创造性纯真性D、直观想象性幻想性6、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A、创造性B、情感性C、交互性D、审美性中国现代美育之父?蔡元培二、简答题1、如何理解自然美的变易性?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之所以成为审美教育的内容,是因为它能陶冶人们的心灵。

大自然的这一特征,具体说来,表现在下面几方面。

自然性。

自然美是自然物所显示出来的美。

要探讨自然美的特征,就必须弄清自然与自然美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自然与自然美是不同的概念,分属两个范畴。

自然,或说自然物、自然界,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类社会。

②形式美。

自然美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形式美占有突出的地位。

前面说过,一切美都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程度,在不同形态美的事物中,却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地说,在艺术美中,要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在社会美中,内容就比形式更占分量;而在自然美中,则偏重于形式。

③多面性。

所谓多面性,是指自然物所表现的美的形态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的去表现美④变易性。

变易性是指自然物所表现的美具有变化不定,游移不定的性质。

⑤联想性。

某些自然物之所以给人以美感,往往与人们由此而产生的联想有关,而且联想愈丰富、愈奇妙,这种美感就愈浓烈自然美的变异性,是指自然美的具有变动特征。

大学美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美育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美育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A. 提高审美能力B. 增强文化自信C. 促进科学研究D. 培养艺术素养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美育课程的主要内容?A. 音乐欣赏B. 绘画创作C. 体育竞技D. 舞蹈表演答案:C3. 美育教育的核心理念是?A. 技能训练B. 审美体验C. 知识传授D. 道德教育答案:B4. 大学美育课程通常不包括以下哪类活动?A. 艺术展览参观B. 校园文化节C. 学术讲座D. 社会实践活动答案:D5. 美育对于个人发展的长远影响不包括?A. 情感丰富B. 思维敏捷C. 身体健康D. 社交能力答案:C6. 在美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主要通过以下哪种方式?A. 模仿练习B. 理论学习C. 实践活动D. 考试评价答案:C7. 美育课程的实施通常不依赖于以下哪种资源?A. 艺术作品B. 教师指导C. 学生兴趣D. 教学设备答案:D8. 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如何?A. 边缘化B. 辅助性C. 核心地位D. 可有可无答案:C9. 美育课程的目标不包括以下哪项?A. 审美鉴赏B. 艺术创作C. 学术研究D. 文化传承答案:C10. 大学美育课程的开展形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课堂教学B. 工作坊C. 网络课程D. 个人自学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美育课程旨在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答案:审美体验;艺术实践2. 大学美育课程的内容通常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个方面。

答案:音乐;绘画;舞蹈3. 美育课程的实施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共同参与。

答案:教师;学生;学校4. 美育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之一是___________,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大学美育复习参考(全)

大学美育复习参考(全)

音乐音乐的定义:(广义)声音的艺术音乐的作用:感情的艺术三大元素节奏、音高、音色基本表现手段——乐谱时值:音符或休止符的长度,音占有的实际时间特别关注:四分音符(1拍)节拍:民乐称为板眼【二拍子(强、弱),三拍子(强、弱、弱)】速度影响了作品的情感与演奏难度。

速度标记:慢板、中板(或行板)、快板、急板(依次加快)标准音:A大多数人都是相对音高。

十二平均律是中国人发明的。

调式中的音,按照高低次序,由主音到主音排列起来就叫做音阶。

五声音阶12356(古典民乐)七声音阶1234567(西洋乐)调:若干个音组织在一起,以某个音为中心的体系叫调式,调式的特点叫调性。

调式调性影响作品的音乐风格。

旋律:以特定的高低关系和节奏关系联系起来的一种音的序列。

旋律在进行中会出现一种线条性的错落组织,叫做旋律线。

旋律乐器:二胡\竹笛\小提琴和声:两个以上不同的音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

音色:声音的感觉特性。

我国出土的现今最早的民族乐器为新石器时代的骨笛。

古琴是一件中国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琴的名曲有《流水》《梅花三弄》等琵琶这件乐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十面埋伏》和《霸王卸甲》是两首著名的琵琶作品。

著名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我们可以窥见唐代琵琶音乐的高度成就。

刘天华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

刘天华的作品有十首二胡独奏曲、三首琵琶独奏曲、两首丝竹合奏曲。

代表作有:《良宵》《病中吟》《空中鸟语》《光明行》《月夜》《烛影摇红》《歌舞引》《改进操》等等阿炳的著名代表作《二泉映月》是一首经典的二胡作品。

作业:请查阅资料,说明古筝和古琴的区别。

其一,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于3000多年前;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

其二,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琴弦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24-26弦。

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大学美育试卷及答案

大学美育试卷及答案

大学美育试卷及答案目录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 (1)二、多选题(题数:15,共30.0 分) (3)三、判断题(题数:30,共30.0 分) (4)一、单选题(题数:40,共40.0 分)1古希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华夏文明等古代文明诞生的地方大致位于:A、赤道B、北纬33°到41°C、南回归线D、北回归线2“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是哪位哲学家的话: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D、歌德3《论语》中的“仁”,主要是指A、人与自然的关系B、君臣之间的关系C、诸侯国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4具有明显“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特征的书体是:A、篆书B、隶书C、楷书D、行书5当前经济与文化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与文化各自独立、互不相关。

B、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

C、文化的发展要以经济为中心D、以文化为主,经济不重要。

6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松下公司“日本式经营”的三大法宝()A、“终身雇佣制”、B、“年功序列制”C、“企业内工会”D、福特制7谁提出了“介入美学”?强调“环境是被体验的自然,人们生活其间的环境”。

A、柏林特B、卡尔松C、罗纳德赫伯恩D、蕾切尔・卡逊8下列关于管理美学的论述,错误的有()A、生存美学的自觉建构乃管理审美意识生成的哲学根基B、管理美以诸多符号为载体,呈现独特的美学空间C、管理具有自身的美学特征,主要体现在人情向善、人际和谐、绩效最优、社会竞争力趋强等方面。

D、管理美学主要是一种哲学建构,其对企业管理的实践意义与影响力不大。

9《湖心亭看雪》一文的作者是()。

A、归有光B、张岱C、袁宏道D、唐寅10下面那一句话不是出自《庄子》()A、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

B、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C、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D、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美育是运用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的一切美的成果对人自身进行美化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它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为手段,以激发情感,陶治性灵,培养情操,追求理想为特征,港移默化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也就是说,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鉴赏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审美对象,运用各种审美方式来熏染感化人,升华人的情感,陶冶人的情操,纯净人的灵魂,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人格,丰富人的本质,以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一、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就是促进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教育最关注的问题、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人的发展、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和身体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二、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1、不能片面重视科学技术的学习2、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是简单的“回归”,而是在更高文化层次上的发展。

3、使科学、文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和谐发展一致,不断推进社会文明进步。

三、做一个“审美的人”1、美育,或称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具有特殊地位,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有着重大意义。

2、不要把美育看作是一种手段。

3、培养完美人格。

4、美育对人的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新时代,新任务,新特点1、现在,人类已进入一个美好的新世纪,同时也走进一个审美时代,走进了一个美育大发展的时代。

2、要求人们更全面、更准确、更科学的按照美的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3、在审美年时代,审美是人生意义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4、美育发展趋势:(1)美育将成为终身教育;(2)美育将实现社会化;(3)美育将更贴近生活;(4)美育将实现终极目标;五、实现美育的艺术门类美术:1、油画2、中国画3、雕塑4、版画5、民间美术等等建筑音乐舞蹈电影戏剧等等第一章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一、工业化和审美的泛化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二、信息化和审美的自觉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和审美文化的发展互为作用三、社会主义美育的任务1、树立正确的审美人生观2、满足人的审美需求3、提高审美能力4、培养创美能力四、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1、美育与德育的关系-研究美与善之间的关系2、美育与智育的关系-研究美与真之间的关系3、美育与体育的关系-欣赏与创造一、大学生的角色定位1、知识型群体2、审美活动特征:浪漫、易变、强烈、独特二、大学生的美育途径1、爱美之心2、自愿、自觉、持之以恒的实践之路。

审美理论学习;审美实践活动三、大学生的形象塑造1、青春朝气2、修养风度3、聪慧高尚第二章美是什么第一节美的本质一、人的本质1、人的规定性人与其他物类相区别、人之所以为人的地方2、自由、自觉二、与社会的发展变化联系在一起第二节美的特征1、艺术作品:反映生活、表现进取精神的艺术作品2、(1)形象性: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具像、抽象、可视、不可视(2)感染性:怡情悦性、愉悦人、感动人,喜爱(3)创造性:摆脱束缚、自由开放、变化创新第三节美与真、善一、美与真、善的区别、联系和在实践中实现的统一乔托是最早的艺术大师之一,意大利画家,雕刻家和建筑师。

最知名的就是他的人文主义宗教壁画,被认为是前文艺复兴时期最关键的人物,还被认为是欧洲艺术的创始人之一。

他抓住了人类的感情,而且可以把这种感情用一种极具渲染力的方式表达出来。

他设法通过它的画笔来表达压力,深思,悲痛和愉悦等情绪。

作品:哀悼基督第四节审美范畴一、西方: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机智讽刺、幽默)二、中国:中和、刚柔、气韵、虚实、意境第三章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第一节审美意识一、审美意识是审美主体的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所作出的能动的、特殊的反映,是审美心理活动进入思维阶段后的意识活动。

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反映美的各种意识。

是人特有的社会意识。

是社会的产物。

二、审美意识的基本特征1、审美感受------审美活动的初始阶段审美感受的直觉性、愉悦性、功利性2、审美体验------审美活动的深入阶段具有鲜明的主观性、自主性3、审美趣味(审美情趣)4、审美标准5、审美理想------审美观念的最高层次6、审美观念(审美观)三、审美意识的差异性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于同一个审美对象会产生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审美意识四、审美意识的共同性指不同的审美主体对于同一审美对象会产生相近或相同的审美意识。

五、审美意识异同的原因1、时代性2、地域性3、民族性4、阶级性5、主体个性6、全人类共性第二节审美心理审美心理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

美感就是人们在审美欣赏和创造中的一种心理现象。

一、审美感知二、审美想象:知觉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三、审美理解:审美中的理性能力,是审美经验中的认识因素。

四、审美情感五、审美理解:审美中的理性能力,是审美经验中的认识因素。

童雁汝南郭润文闻立鹏第四章自然审美一、自然美的发展自然审美是对自然美进行的审美活动。

自然美和自然审美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致用→比德→畅神第一阶段:致用动物→植物阿尔塔米拉洞穴(西班牙,旧石器时代,壁画)拉斯科可斯洞穴(法国,旧石器时代,壁画)第二阶段:比德------形成于商周,成熟于秦汉,赞美比:比拟或象征德:伦理道德或精神品格孔子:“比德说”倡导者第三阶段:畅神------秦汉之后现存最早的山水画隋展子虔游春图梅因德尔特·霍贝玛(1638~1709),荷兰画家。

作品多描绘乡村道路、农舍、池畔等,真实地表现了自然界多变的景象,其精确的透视为人称道。

凡是一幅好的风景画,总是情与景相交融的。

霍贝玛是一位对故乡怀有浓厚情感的田园风景画家。

他一生的作品虽然不多,可是对每一幅画,他都作实地观察,认认真真地去体验大自然的美与诗意。

柯罗Corot,Camille (1796~1875),出生于巴黎。

他贴近自然而不抄袭自然。

他爱画那朦朦陇陇的暮色与晨像那颤动的森林、那明洁的湖水、那珍珠般银灰色的天空……用笔松动而富有韵致,虚实相生而见妙理。

他那梦幻与现实相间的独特诗意难以言传。

在风景画的发展史中,他是不朽的丰碑。

此外,他还画很多表现质朴内在美的肖像画,同样具有高雅的气质。

自然美的特征1、以自然属性为存在的必要条件2、偏重于形式美3、具有联想性4、具有多方面性和变易性5、具有全人类性自然美的重要形态------风光美1、原始状态的自然风光美2、改造的自然风光美3、艺术加工、改造的自然风光美风光美的构成1、形状美2、色彩美3、声响美4、流动美5、人文景观美风光美的风格1、雄伟2、壮阔3、险峻4、幽深5、秀丽6、奇特自然审美的意义1、愉悦身心,振奋精神2、生爱向善,砥砺品格3、启智引真,增强修养4、回归自然,天人和一自然审美的方法1、审美态度和审美心境2、审美时间和审美地点3、动态审美和静态审美4、审美距离和审美角度5、游山先问和独具慧眼自然审美的境界1、感受自然美形式的悦耳悦目2、领悟自然美意蕴的悦心悦志3、超越物象和自我的至美至乐第五章社会审美社会美是存在于社会领域中的美,主要包括社会生活美、日常生活美和人自身的美。

美本就是社会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社会美则是美的本质的最直接的展现,是作为社会实践产物的美最直接的存在形式。

劳动美1、生产劳动美是社会生活美的最基本的内容;2、私有制下的生产劳动美;3、乐生的形式------自由劳动美;变革美1、激荡的突变美;2、平和的渐变美;风尚美1、风气美;孔繁森、焦裕禄、张秉贵、李素丽2、习俗美;压岁钱赛龙舟3、礼仪美人情美1、爱情美;2、亲情美;3、友情美环境美1、生态环境美;2、人文环境美;服饰美1、适体;2、适时;3、适用4、适度饮食美1、食物美;2、食具美;3、饮食环境美和饮食过程美居室美1、适用性;2、和谐性;3、情趣性;闲暇美1、自在性和充实性;2、闲暇美和时尚美;外在美1、形体美;2、品德美;3、智慧美;内在美1、理想美;2、相貌美;3、风度美;第六章科学审美与技术审美信息技术、能源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技术、激光技术、纳米技术、基因工程、网络工程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崛起,给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科学美与技术美因科学技术的存在和发展应运而生,并逐步成为人类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集理智、技能、情感、形式于一体的审美对象,并以其崭新的姿态和独特的风采显示出不凡的审美品格与审美价值。

主要通过造型、色彩、材料、质感、工艺等向人们展示其价值,引发审美情感。

科学技术与审美文化相互和谐1、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审美文化的内容;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的审美认识活动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工具;3、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审美文化尤其是艺术审美走向大众化;4、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优化了人类的审美条件服饰:人造纤维织物合成纤维织物人造革超导面料智能化面料人造宝石人造琥珀高级塑料等等交通工具演变:自行车摩托车(电动车)汽车火车地铁轮船飞机高速磁悬浮列车飞船家具:中式家具欧式家具家电:电灯电话(手机)电脑电视照相机摄像机家庭影院等等网络信息:网络电视电影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等等第七章艺术审美一、艺术美的几种界说1、现实模仿说古希腊 19世纪的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受到“模仿说”的启迪,提出“美是生活”的论断。

2、理念显现说黑格尔是唯心辩证法的集大成者。

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3、形式和谐说美在形式,艺术美就是形式的和谐。

此主张的最早学派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

4、表现自我说“自我表现”、“自我写照”、“自我情感的真情流露”二、艺术美的基本特征1、独特新颖性2、具体形象性3、情感真挚性4、个性典型性二、艺术美的审美功能1、愉悦娱乐功能2、启迪认识功能3、感化教育功能4、调节补偿功能三、艺术类型和样式按审美主体的感知方式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视听艺术想象艺术按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按作品存在的状态静态艺术动态艺术想象艺术按作品反映现实生活的侧重面再现艺术表现艺术五、艺术分类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现代艺术设计、书法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剧本六、艺术审美油画油画基本知识一、油画是一种将植物油与颜料、树脂进行混合,绘制于经过处理的画布、木板、纸板以及建筑墙面的绘画,在西方绘画中是一个主要画种。

油画能充分发挥线条、形体、色彩、明暗调子以及质感、量感和空间感等因素的综合表现力,准确、真实地表现特定时空环境中的事物,创造感人的视觉艺术形象。

二、油画的基本技法可归纳为两类:1、间接画法2、直接画法油画在西方的发展西方油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1、文艺复兴-------完善期2、 17—18世纪---变革期3、 19世纪----- ---徘徊期4、战争--------- ---破坏期5、战后--------- ---式微期油画在中国的发展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明末到19世纪末期-------中国发展的输入期第二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中国油画的学习期第三阶段: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中国油画的消化期第四阶段:80年代中期至今---------中国油画的反思期油画的工具与材料1颜料2绘画用媒介剂3绘画依托材料-画纸4绘画依托材料--画布5绘画依托材料--板料6画具--画笔7画具--画刀8画具--调色板9画具--画箱10画具--画架油画的制作一画底的制作(钉画布、刷乳胶、打磨)二笔法摆点勾勒揉擦染叠加平涂等三刀法具体油画题材1 静物2风景3人物静物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物体,经过组合,均可以入画.人物人物在专业训练中难度较大,不仅要求人物写生对复杂的人物结构、形体变化有着深刻的认识,做到笔笔到“位”,对微妙的人体肤色能够准确的表达,完成人物外在的“形似”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