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 习题答案
模电考试题及答案

模电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模拟电路中,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条件是()。
A. 基极电流小于集电极电流B. 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C. 发射结反向偏置,集电结正向偏置D. 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反向偏置答案:B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是()。
A. 有限值B. 零C. 无穷大D. 负无穷大答案:C3.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
A. 相同B. 相反C. 相差90度D. 相差180度答案:B4. 差分放大器的主要优点是()。
A. 放大差模信号B. 抑制共模信号C. 放大共模信号D. 放大差模信号和抑制共模信号答案:D5. 场效应管的控制量是()。
A. 漏极电流B. 栅源电压C. 漏源电压D. 栅漏电流答案:B6. 集成运放的输出电压范围主要取决于()。
A. 电源电压B. 输入信号C. 反馈电阻D. 负载电阻答案:A7. 负反馈可以()。
A. 增加放大倍数B. 减少非线性失真C. 增加输入电阻D. 减少输出电阻答案:B8. 直流稳压电源中的滤波电路是()。
A. 低通滤波器B. 高通滤波器C. 带通滤波器D. 带阻滤波器答案:A9. 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条件是()。
A. 相位平衡条件B. 幅度平衡条件C. 相位平衡条件和幅度平衡条件D. 只有幅度平衡条件答案:C10. 调制的目的是()。
A. 放大信号B. 改变信号的频率C. 使信号便于传输D. 改变信号的相位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共基极放大电路中,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相比,输入阻抗________输出阻抗。
答案:小2.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差模输入电阻为________,共模抑制比为________。
答案:无穷大,无穷大3. 差分放大器的差模电压增益是共模电压增益的________倍。
答案:1+2Rf/R4. 场效应管的漏极电流与栅源电压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非线性5. 负反馈可以提高放大电路的________。
模电习题库答案

模电习题库答案⼀、填空题1、P型半导体多数载流⼦为空⽳,⽽N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为电⼦。
2、为了使三极管具有放⼤作⽤,要求外加电压保证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3、甲类功放电路管⼦的导通⾓为2π,⼄类功放电路管⼦的导通⾓为π。
4、同相⽐例运算电路可实现Au>1的放⼤器;反相⽐例运算电路可实现Au<0的放⼤器。
5、差分放⼤电路能够放⼤差模信号,⽽抑制共模信号。
6、在具有反馈的放⼤电路中,如果令输出电压0u,反馈信号消失,说明它o的反馈类型属于电压反馈,否则就是电流反馈。
KH信号通过,应该选7、在某个信号处理系统中,要求让输⼊信号中的10~15ZKH的⼲扰信号,不使其通过可采⽤带通滤波器,如果要抑制20~30Z⽤带阻滤波器。
8、振荡电路的⾃激振荡条件中,幅值平衡条件为AF=1,相位平衡条件为:ψa+ψf=2nπ。
9、当静态⼯作点Q的位置偏低,⽽输⼊电压u的幅值⼜相对较⼤,则很容易引i起截⽌失真,当静态⼯作点Q的位置偏⾼,⽽输⼊电压u的幅值⼜i相对较⼤,则很容易引起饱和失真。
10、正弦波振荡电路由放⼤器、正反馈⽹络和选频⽹络和稳幅环节四部分构成。
11、PN结外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在外电场的作⽤下,空间电荷区的宽度要变窄,于是多⼦的扩散运动将增强。
12、当三极管⼯作在放⼤区(线性区)时,集电极电流的变化基本与Uce⽆关,⽽主要受 Ib 的控制。
13、半导体中的载流⼦为电⼦和空⽳。
14、三极管根据结构不同可分成PNP型和NPN 型。
15、共模抑制⽐K等于差模放⼤倍数与共模放⼤倍数之⽐的绝对值,CMRK值越⼤,表明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越强。
CMR16、在对放⼤电路的输⼊、输出电阻的影响中,串联负反馈的影响是使输⼊电阻的阻值增⼤,⽽电压负反馈的影响是使得输出电阻的阻值减⼩。
17、在某个信号处理系统中,为了获得输⼊电压中的低频信号,应该选⽤低通滤波器,为了避免50HZ电⽹电压的⼲扰进⼊放⼤器,应该选⽤带阻滤波器。
模电习题课(答案版)

C.+10V D.共源极放大电路第 3 页,共3 页]共源极放大电路页,共 7 页3-1 图3-2构成互补对称输出级电路;、2T 提供预偏置,使1T 、2T 微导通而达到消除图3-3同类题VD = 0.7v ,Vom = ±15v 解:(1)当i V >0时,0102,i om V V V V ==-图3-41)1T 、2T 构成差分放大电路;3T 、4T 构成比例式镜像电流源电路;同时作为差放的长尾,理想运放A 构成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2)()4030120.7112 4.61R V R K I i mA R K K K---==⋅≈+ T 1 T 2 T 4 T 3第 10 页,共 10 页f R 引入深度电压串联负反馈,则采用分离法:101111f vf ff vf vf V R R V R R R A R R ==+∴==+R f页第 12 页,共页4.图示放大电路中,三极管的β=40,U BE =0.8V ,C 1、C C E 足够大。
求:(1)输入电压u i =0.15sin ωtV 时,输出电压u 0=?(2)输出端接负载电阻R L =1.5k Ω后,输出电压u (3)R L =1.5k Ω时,换一个同类型的三极管β=50BE =0.7V ,C 1、C 2、C E 足够大。
时,输出电压u 0=?Ω后,输出电压u 0=?时,换一个同类型的三极管β=60,输出电压u 0=?页第 14 页,共 14 页(3)分别是什么反馈类型?对电路有什么影响?2-1 图2-2管构成共基极放大电路;页第16 页,共页页VZ=6V,稳定电流范围为IZ=5~20mA,额定功率为能稳压,设V0 = 6V页页页(2)画出满足要求的电路图。
页页页页三、判断以下电路能否放大交流信号,若不能,请改正其中的错误使其能起放大作用。
第25 页,共25页26 页(C )A 图 不能放大交流信号,改正:去掉B 图 能够放大交流信号四、请判断下列电路中的反馈的类型,并说明哪些元件起反馈作用。
模电 习题答案(精选.)

2.10 在图P2.9所示电路中,设静态时I C Q =2mA ,晶体管饱和管压降U C E S =0.6V 。
试问:当负载电阻R L =∞和R L =3k Ω时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各为多少伏?解:由于I C Q =2mA ,所以U C E Q =V C C -I C Q R c =6V 。
空载时,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幅值,电路首先出现饱和失真。
故 V 82.32CESCEQ om ≈-=U U UΩ=k 3L R 时,当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幅值,电路首先出现截止失真。
故V 12.22'LCQ om ≈=R I U2.11 电路如图P2.11所示,晶体管的β=100,'bb r =100Ω。
(1)求电路的Q 点、uA &、R i 和R o ; (2)若电容C e 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化?解:(1)静态分析:V7.5)( A μ 101mA1V 2e f c EQ CEQEQBQ e f BEQBQ EQ CC b2b1b1BQ =++-≈≈+=≈+-==⋅+≈R R R I V U I I R R U U I V R R R U CC β动态分析:Ω==Ω≈++=-≈++-=Ω≈++=k 5k 7.3])1([7.7)1()(k 73.2mV26)1(c o f be b2b1i fbe L c EQbb'be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I r r u ββββ∥∥∥&(2)R i 增大,R i ≈4.1k Ω;u A &减小,ef 'LR R R A u+-≈&2.18 电路如图P2.18所示,晶体管的β=80,r b e =1k Ω。
(1)求出Q 点;(2)分别求出R L =∞和R L =3k Ω时电路的uA &和R i ;(3)求出R o 。
解:(1)求解Q 点:V17.7mA61.2)1(Aμ3.32)1(e EQ CC CEQ BQ EQ eb BEQ CC BQ ≈-=≈+=≈++-=R I V U I I R R U V I ββ(2)求解输入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R L =∞时996.0)1()1(k 110])1([ebe ee be b i ≈+++=Ω≈++=R r R A R r R R uβββ&∥R L =3k Ω时992.0))(1())(1( k 76)])(1([L e be L e L e be b i ≈+++=Ω≈++=R R r R R A R R r R R u∥∥∥∥βββ&(3)求解输出电阻: Ω≈++=371beb s e o βr R R R R ∥∥2.19 电路如图P2.19所示,晶体管的β=60,'bb r =100Ω。
模电课后习题解答

解:由题意
vi=6sinωt(V)波形如图2.1.7所示:
当 时,二极管D1导通,vo=3.7V,
当 时,二极管D2导通,vo=−3.7V,
当 时,二极管D1、D2截止,vo=vi。
2.2.2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V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Zmin=5mA。求题图2.2.2所示电路中VO1和VO2各为多少伏。
解:(1)当VI=10V时,若VO1=VZ=6V,则稳压管的电流为
,
大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击穿。故 。
(2)当VI=10V时,若VO2=VZ=6V,则稳压管的电流为
对于图b所示的电路,当 时,稳压管DZ反向击穿,vo=VZ,当 时,稳压管DZ未击穿,vo=vi。
2.2.4已知题图2.2.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Z=6V,最小稳定电流IZmin=5mA,最大稳定电流IZmax=25mA。
(1)分别计算vi为10V、15V、35V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vO的值;
(2)若vi=35V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1)当vi=10V时,若vO=VZ=6V,则稳压管的电流为4mA,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当vi=15V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Zmin,所以
vO=VZ=6V
同理,当vi=35V时,vO=VZ=6V。
主观检测题
2.1.1试用电流方程式计算室温下正向电压为0.26V和反向电压为1V时的二极管电流。(设 )
解:由公式
由于 ,VT=0.026V
正向偏置VD=0.26V时
当反向偏置 时
《模电课后习题答案》-经典版-清华大学-童诗白

第一章 常用半导体器件自 测 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和“×”表示判断结果填入空内。
(1)在N 型半导体中如果掺入足够量的三价元素,可将其改型为P 型半导体。
( )(2)因为N 型半导体的多子是自由电子,所以它带负电。
( ) (3)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4)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多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 ) (5)结型场效应管外加的栅-源电压应使栅-源间的耗尽层承受反向电压,才能保证其R G S 大的特点。
( ) (6)若耗尽型N 沟道MOS 管的U G S 大于零,则其输入电阻会明显变小。
( )解:(1)√ (2)× (3)√ (4)× (5)√ (6)×二、选择正确答案填入空内。
(1)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 。
A. 变窄 B. 基本不变 C. 变宽 (2)设二极管的端电压为U ,则二极管的电流方程是 。
A. I S e U B. TU U I eS C. )1e (S -T U U I(3)稳压管的稳压区是其工作在 。
A. 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4)当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发射结电压和集电结电压应为 。
A. 前者反偏、后者也反偏 B. 前者正偏、后者反偏 C. 前者正偏、后者也正偏(5)U G S =0V 时,能够工作在恒流区的场效应管有 。
A. 结型管 B. 增强型MOS 管 C. 耗尽型MOS 管 解:(1)A (2)C (3)C (4)B (5)A C三、写出图T1.3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导通电压U D=0.7V。
图T1.3解:U O1≈1.3V,U O2=0,U O3≈-1.3V,U O4≈2V,U O5≈1.3V,U O6≈-2V。
四、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U Z=6V,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 m i n=5mA。
求图T1.4所示电路中U O1和U O2各为多少伏。
模电课后习题答案

模电典型例题分析第二章题2.1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集成运放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为∞,其电源电压±VCC=±14V ,Ui=1V ;R1=10k,Rw=100k 。
请问:当Rw 滑动端分别在最下端、最上端和中点时时,输出Uo =?V ; 解:14V ,1V,6V题2.2 在题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已知Ω=====k R R R R R 1087521,Ω===k R R R 201096∶① 列出1O u 、2O u 和O u 的表达式;② 设V u I 3.01=,V u I 1.02=,则输出电压?=O u注:此图A 1的同相端、反相端标反。
解分析:本题中,运放A 1构成反相比例运用电路,A 2构成同相比例运用。
而A 3则构成了一个减法电路,由于可将运放当作理想器件,又在线线场合下使用,所以可使用“虚短”及“虚断”的两个基本概念来对电路进行分析。
(1)211111522216101010311202O I I I O I I I R u u u u R R u u u u R =-=-⨯=-⎛⎫⎛⎫=+=+⨯= ⎪ ⎪⎝⎭⎝⎭ 对A 3,103222281020210203O O O I R u u u u u R R +=⨯===++因为0133079u u u u R R ---=- 332011I I u u u u u -+===-()()90313212712201023O I I I I I R u u u u u u u R u u -=--=---=+(2)120.3,0.120.330.10.9I I O u V u Vu V ===⨯+⨯=题2.3 加减运算电路如图所示,求输出电压O u 的值。
R u分析:本题中运放A 构成了差分减法电路,由于运放可作理想器件,且工作在线性区,可用“虚短”和“虚断”的基本概念来分析电路。
此电路的同相和反相端分别有两个输入信号,因此可用叠加原理来分析。
模电习题(含答案)

模电习题(含答案)1. _⾮常纯净的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_ 称本征半导体。
2. 杂质半导体分_N _型半导体和_P _型半导体,前者中多数载流⼦是_⾃由电⼦_,少数载流⼦是_空⽳_,后者中多数载流⼦是_空⽳_,少数载流⼦是_⾃由电⼦_。
3. 本征硅中若掺⼊5价元素的元素,则多数载流⼦应是_⾃由电⼦_,掺杂越多,则其数量⼀定越_多_,相反,少数载流⼦应是_空⽳_,掺杂越多,则其数量⼀定越_少_。
4. P 区侧应带_负电_,N 曲⼀侧应带_正电_。
空间电荷区内的电场称为_内电场_,其⽅向从_N 区_指向_P 区_。
5. 在PN 结两侧外加直流电压,正端与P 区相连,负端与N 区相连,这种接法称之为PN 结的_正向_偏置。
6. 半导体三极管的输⼊特性曲线与⼆极管的正向特性相似,⽽输出特性曲线可以划分为三个⼯作区域,它们是_截⽌_区、_饱和_区和_放⼤_区。
7. 温度变化对半导体三极管的参数有影响,当温度升⾼时,半导体三极管的β值_增⼤_,ICBO 值_增⼤_,UBE 值_减⼩_。
8. 半导体三极管能够放⼤信号,除了内部结构和⼯艺特点满⾜要求外,还必须具备的外部⼯作条件是_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_。
9. ⼯作在放⼤区的某晶体管,当IB 从20微安增⼤到40微安时,Ic 从2毫安变为4毫安,它的β值约为_100_。
10. 半导体三极管的三个极限参数是_CM I _、_CEO RB U )(_、_CM P _。
11. NPN 型硅三极管处于放⼤状态时,在三个电极电位中,其电位⾼低关系为_E B C U U U >>_;基极和发射极电位之差约等于_0.7V _ 。
12. 半导体三极管从结构上分可以分为_PNP _型和_NPN _型两⼤类,他们⼯作时有_⾃由电⼦_、_空⽳_两种载流⼦参与导电。
13. 在⽤万⽤表测量⼆极管的过程中,如果测得⼆极管的正反向电阻都为0Ω,说明该⼆极管内部已_击穿_;如果所测得的正反向电阻都为⽆穷,说明该⼆极管已_断路损坏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0 在图P2.9所示电路中,设静态时I C Q =2mA ,晶体管饱和管压降U C E S =0.6V 。
试问:当负载电阻R L =∞和R L =3k Ω时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各为多少伏?解:由于I C Q =2mA ,所以U C E Q =V C C -I C Q R c =6V 。
空载时,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幅值,电路首先出现饱和失真。
故 V 82.32CESCEQ om ≈-=U U UΩ=k 3L R 时,当输入信号增大到一定幅值,电路首先出现截止失真。
故V 12.22'LCQ om ≈=R I U2.11 电路如图P2.11所示,晶体管的=100,'bb r =100Ω。
(1)求电路的Q 点、uA &、R i 和R o ; (2)若电容C e 开路,则将引起电路的哪些动态参数发生变化?如何变化?解:(1)静态分析:V7.5)( A μ 101mA1V 2e f c EQ CEQEQBQ e f BEQBQ EQ CC b2b1b1BQ =++-≈≈+=≈+-==⋅+≈R R R I V U I I R R U U I V R R R U CC β动态分析:Ω==Ω≈++=-≈++-=Ω≈++=k 5k 7.3])1([7.7)1()(k 73.2mV26)1(c o f be b2b1i fbe L c EQbb'be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I r r u ββββ∥∥∥&(2)R i 增大,R i ≈4.1k Ω;u A &减小,ef 'LR R R A u+-≈&2.18 电路如图P2.18所示,晶体管的=80,r b e =1k Ω。
(1)求出Q 点;(2)分别求出R L =∞和R L =3k Ω时电路的uA &和R i ;(3)求出R o 。
解:(1)求解Q 点:V17.7mA61.2)1(Aμ3.32)1(e EQ CC CEQ BQ EQ eb BEQ CC BQ ≈-=≈+=≈++-=R I V U I I R R U V I ββ(2)求解输入电阻和电压放大倍数: R L =∞时996.0)1()1(k 110])1([ebe ee be b i ≈+++=Ω≈++=R r R A R r R R uβββ&∥R L =3k Ω时992.0))(1())(1( k 76)])(1([L e be L e L e be b i ≈+++=Ω≈++=R R r R R A R R r R R u∥∥∥∥βββ&(3)求解输出电阻: Ω≈++=371beb s e o βr R R R R ∥∥2.19 电路如图P2.19所示,晶体管的=60,'bb r =100Ω。
(1)求解Q 点、uA &、R i 和R o ; (2)设s U =10mV (有效值),问i U =?o U =?若C 3开路,则i U =?o U =?解:(1)Q 点:V56.4)(mA86.1 Aμ 31)1(e c EQ CC CEQ BQ CQ eb BEQ CC BQ =+-≈≈=≈++-=R R I V U I I R R U V I ββuA &、R i 和R o 的分析:Ω==-≈-=Ω≈=Ω≈++=k 3 95)( 952 952mV26)1( c o beL c be b i EQbb'be R R r R R A r R R I r r u∥∥ββ&(2)设s U =10mV (有效值),则mV 304 mV2.3 io s i s ii ≈=≈⋅+=U A U U R R R U u & 若C 3开路,则mV 4.14mV6.95.1k 3.51])1([io is ii e L c e be b i ≈=≈⋅+=-=-≈Ω≈++=U A U U R R R U R R R A R r R R u s u&&∥∥β2.20 已知图P2.21(a)所示电路中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和输出特性分别如图(b )(c)所示。
(1)利用图解法求解Q 点;(2)利用等效电路法求解uA &、R i 和R o 。
解:(1)在转移特性中作直线u G S =-i D R S ,与转移特性的交点即为Q点;读出坐标值,得出I D Q =1mA ,U G S Q =-2V 。
如解图P2.21(a )所示。
解图P2.21在输出特性中作直流负载线u D S =V D D -i D (R D +R S ),与U G S Q =-2V 的那条输出特性曲线的交点为Q 点,U D S Q ≈3V 。
如解图P2.21(b )所示。
(2)首先画出交流等效电路(图略),然后进行动态分析。
mA/V 12DQ DSS GS(off)GSD m DS=-=∂∂=I I U u i g UΩ==Ω==-=-=k 5M 1 5D o i Dm R R R R R g A g u &2.21已知图P2.22(a )所示电路中场效应管的转移特性如图(b )所示。
求解电路的Q 点和uA &。
解:(1)求Q 点:根据电路图可知, U G S Q =V G G =3V 。
从转移特性查得,当U G S Q =3V 时的漏极电流 I D Q =1mA因此管压降 U D S Q =V D D -I D Q R D =5V 。
(2)求电压放大倍数:20VmA 22Dm DO DQ GS(th)m -=-===R g A I I U g u &3.2 设图P3.2所示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均合适,分别画出它们的交流等效电路,并写出uA &、R i 和R o 的表达式。
解:(1)图示各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如解图P3.2所示。
(2)各电路uA &、R i 和R o 的表达式分别为 图(a ){}22be23o be11i 32be232be1132be2211)1()1(])1([βββββ++=+=+++⋅+++-=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u∥∥&图(b )4o be2321be11i be242be2321be1be2321)])(1([)())(1())(1(R R r R R r R R r Rr R R r r R R A u=++=-⋅+++=∥∥∥∥∥∥∥ββββ&图(c ){}3obe11i d2be232be11d 2be221])1([])1([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A u=+=++-⋅+++-=ββββ∥&图(d )8o 213i 2be 82be2764m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g A u =+=-⋅-=∥∥∥∥β&解图P3.23.6 图P3.6所示电路参数理想对称,晶体管的β均为50,'bb r =100Ω,U B E Q ≈0.7。
试计算R W 滑动端在中点时T 1管和T 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I E Q ,以及动态参数A d 和R i 。
解:R W 滑动端在中点时T 1管和T 2管的发射极静态电流分析如下:mA 517.02222e WBEQEE EQEE e EQ WEQ BEQ ≈-==+⋅+R R U V I V R I R I U + A d 和R i 分析如下:Ω≈++=-≈++-=Ω≈++=k 5.20)1(2972)1( k 18.5mV26)1(W be i Wbe cd EQbb'be R r R R r R A I r r ββββ3.14电路如图3.14所示。
已知电压放大倍数为-100,输入电压u I 为正弦波,T 2和T 3管的饱和压降|U C E S |=1V 。
试问:(1)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电压最大有效值U i m a x 为多少伏? (2)若U i =10mv(有效值),则U o =?若此时R 3开路,则U o =?若R 3短路,则U o =?解:(1)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有效值为 V 78.72CESCC om ≈-=U V U故在不失真的情况下,输入电压最大有效值U i m a x mV 8.77omimax ≈=uAU U & (2) 若U i =10mV ,则U o =1V (有效值)。
若R 3开路,则T 1和T 3组成复合管,等效β≈β1β3,T 3可能饱和,使得u O ≈-11V (直流)。
若R 3短路,则u O ≈11.3V (直流)。
三、电路如图T4.3所示,已知β1=β2=β3=100。
各管的U B E 均为0.7V ,试求I C 2的值。
解:分析估算如下: 100BE1BE2CC =--=RU U V I R μAβCC B1C0B2C0E1E2CC1C0I I I I I I I I I I I I R +=+=+====1001C =≈⋅+=R R I I I ββμA4.4 多路电流源电路如图P4.4所示,已知所有晶体管的特性均相同,U B E 均为0.7V 。
试求I C 1、I C 2各为多少。
解:因为T 1、T 2、T 3的特性均相同,且U B E 均相同,所以它们的基极、集电极电流均相等,设集电极电流为I C 。
先求出R 中电流,再求解I C 1、I C 2。
1000BE BE4CC =--=RU U V I R μARR I I I I I I I I I ⋅+++=++=++=+=3)1( 31322C C C BC0B3C0βββββββ当β(1+β)>>3时100C2C1=≈=R I I I μA4.13 在图P4.13所示电路中,已知T 1~T 3管的特性完全相同,β>>2;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i I 1,同相输入端的输入电流为i I 2。
试问: (1)i C 2≈? (2)i B 2≈?(3)A u i =△u O /(i I 1-i I 2)≈?解:(1)因为T 1和T 2为镜像关系,且β>>2,所以i C 2≈i C 1≈i I 2 。
(2)i B 3=i I 1-i C 2≈i I 1-i I 2(3)输出电压的变化量和放大倍数分别为c3B3O I2I1O c B33c C3O )(R i u i i u A R i R i u ui ββ-=∆∆≈-∆∆=∆-=∆-=∆4.17 图4.17所示简化的高精度运放电路原理图,试分析: (1)两个输入端中哪个是同相输入端,哪个是反相输入端; (2)T 3与T 4的作用; (3)电流源I 3的作用;(4)D 2与D 3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