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课程设计题目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审定成绩: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单位负反馈系统设计校正学生姓名罗衡班级0903班院别物理与电子学院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学号14092500060 指导老师杜健嵘设计时间2011.12目录一、设计题目 (1)二、设计要求 (1)三、设计思路 (1)四、设计方法与步骤 (1)(1)确定系统开环增益 (2)(2)分析校正前系统性能指标 (2)(3)选择校正方案 (4)(4)设置校正装置的参数 (5)(5)分析校正后系统性能指标 (6)五、验证与对比 (8)六、参考文献 (9)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题目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12.0)(11.0()(0++=s s s K s G ,用相应的频率域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和静态性能:(1)相角裕度045≥γ(2)在单位斜坡输入下的稳态误差05.0<ss e (3)系统的剪切频率s /rad 3<c ω二、设计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校正的设计思路(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或滞后-超前校正)(2)详细设计(包括的图形有:校正结构图,校正前系统的Bode 图,校正装置的Bode 图,校正后系统的Bode 图)(3)用MATLAB 编程代码及运行结果(包括图形、运算结果) (4)校正前后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三、设计思路根据题目要求的稳态误差 e ss 的值,确定开环增益 K ,再得到校正前系统的传递函数及频率特性,利用matlab 画出其 bode 图,从图形及结果可以得到校正前系统的相角裕度γ和剪切频率ωc ,判断这两项指标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则选择合适的校正装置,确定并计算出校正装置的参数 a 和 T 。
即得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然后得到校正后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及频率特性,最后验证已校正系统的γ和ωc 是否都达到要求。
如果有指标仍未达标。
则须另取合适的w c 的四、设计方法与步骤(1)确定系统开环增益单位负反馈系统的误差传递函数为:)12.0)(11.0()12.0)(11.0()()(11)()s (K s s s s s s s H s G s R E +++++=+= 根据稳态误差的定义,在单位斜坡输入信号t t r =)((2s 1)(=s R )作用下的稳态误差为:K1)()(1)(lim)]([lim )(lim =+=⋅==∞→∞→∞→s H s G s sR s E s t e e s s s ss现要使稳态误差05.0<ss e ,则K>20,取开环增益K=21即可满足系统对稳态误差的要求。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要点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要点
1. 题目背景:介绍自动控制的概念、作用和现实应用。
2. 设计目标:明确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如稳定性、响应速度、精度等。
3. 系统模型: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部分,并确定各参数。
4. 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如比例积分控制、模糊控制,设计控制算法,确定控制器参数。
5. 系统仿真:利用仿真软件对系统进行仿真,检验系统的控制效果和稳定性,优化控制器参数。
6. 硬件实现:根据仿真结果,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进行实现,进行测试和调试,验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控制效果。
7. 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讨论,总结控制策略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8. 实验报告:撰写实验报告,包括设计思路、仿真结果、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和分析、结论等部分。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火炮跟踪随动控制系统-精品

课程设计名称: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火炮跟踪随动控制系统专业:班级:姓名:学号: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车载武器随动系统设计二、设计任务:设计一个随动系统,使其发射端口在要求的精度和时间X围内跟踪目标.三、设计计划:1.查阅相关资料2.确定设计方案3.进展设计并定稿四、设计要求:要求设计的随动系统在跟踪过程有足够的稳定性与快速性指导教师:徐建华教研室主任:徐建华时间:2011年12月9 日中国矿业大学某某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摘要随动控制系统又名伺服控制系统。
其参考输入是变化规律未知的任意时间函数。
随动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被控量按同样规律变化并与输入信号的误差保持在规定X围内。
这种系统在军事上应用最为普遍.如导弹发射架控制系统,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等。
其特点是输入为未知。
本文对一个随动系统进展研究,在准确把握研究的方向根底上,始终以系统的高运行性能为目标,在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准确性这三者之间的固有矛盾中寻找最优的平衡点。
通过建立模型,元件确定,参数分析,串联校正四大模块,整合自动控制理论的各个知识点,包含了经典控制理论的大局部内容,知识点相互穿插,严密联系,并有机结合成一篇完整的论文。
目录一系统设计的步骤――――――――――――――――――――――――― 1 1.1 设计方案―――――――――――――――――――――――――――1―――――――――――――――――――― 1 ――――――――――――――――――――――――11.2 系统的方框图与开环传函――――――――――――――――――――52.1系统方框图――――――――――――――――――――――――――52.2系统开环传函―――――――――――――――――――――――――61.3 火炮系统的工作过程――――――――――――――――――――――6 1.4 性能指标确实定――――――――――――――――――――――――6 二控制系统方案和主要元部件的选择―――――――――――――――――72.1 系统方案―――――――――――――――――――――――――――7 2.2 元部件选择――――――――――――――――――――――――――7 三开环增益和静态误差计算―――――――――――――――――――――83.1 系统无测速反响――――――――――――――――――――――――8 3.2 系统参加测速反响―――――――――――――――――――――――8――――――――――――――――――――――――9 ――――――――――――――――――――――――9 ―――――――――――――――――――――――――10 3.3 静态误差的计算――――――――――――――――――――――――11 四动态分析和校正装置的设计――――――――――――――――――――13 五结论――――――――――――――――――――――――――――――15 六设计体会――――――――――――――――――――――――――――16 七参考文献――――――――――――――――――――――――――――17一系统设计的步骤1.1设计方案(1)控制任务:控制火炮跟踪目标,确定目标位置,适时开炮击中目标。
09级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09级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题目1、减速直流电机角度控制将减速直流电机的轴通过联轴器与单圈电位器连接,利用电位器可以进行角度测量,设计功率驱动电路实现±12V线性放大,驱动电动机正反转,设计控制器实现0~300度角度控制,静态控制精度2%,超调<10%。
2、舵机角度控制电路设计舵机内的减速直流电机的输出轴已经与单圈电位器的轴连接好,利用电位器可以进行角度测量,设计功率驱动电路实现±6V线性放大,驱动电动机正反转,设计控制器实现0~180度角度控制,控制精度2%,超调<10%。
3、LED调光灯亮度控制设计LED线性驱动电路和光敏管进行亮度测量电路,再设计控制器来调节LED驱动电压,实现亮度的自动控制,控制精度2%,。
4、半导体制冷片温度控制设计半导体制冷片的线性驱动电路和热敏元件的测温电路,再设计控制器来调节制冷电压,实现温度控制,控制范围15~25度,控制精度±0.5度,超调<10%。
5、线性电源的电压控制利用功率管和运放设计线性降压控制电路(不允许用稳压芯片),采用TL431作为基准电压发生器,设计控制器实现输出电压的控制,输入电压波动范围15~30V要求输出电压0~10V,最大电流0.5A,控制精度2%,超调<5%。
6、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利用直流电机和测速发电机机组,设计电动机线性驱动电路和测速电机滤波和衰减电路,再设计控制器实现电动机的速度控制,控制精度2%,超调量<5%。
7、可控硅水温控制器设计用热得快对热得快对水的温度控制,用热敏元件设计测温电路,功率元件用光耦MOC3020驱动双向可控硅BTA12进行交流电的功率调整,再设计控制器对水温进行控制,要求控制范围40~90度,控制精度2%,超调量<5%。
8、继电器水温控制器设计用热得快对热得快对水的温度控制,用热敏元件设计测温电路,功率元件继电器进行交流电的功率调整,再设计控制器对水温进行控制,要求控制范围40~90度,控制精度2%,超调量<5%。
【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转速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

【关键字】设计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转速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学生:张海松专业:自动化班级学号:指导教师:王立夫设计时间:2012年6月27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控制工程学院《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自动化班级:509 学生姓名:设计题目:转速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一、设计实验条件实验设备:PC机二、设计任务直流电机额定电压,额定电枢电流,额定转速,电枢回路总电阻,电感,励磁电阻,励磁电感,互感,,允许过载倍数。
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时间常数:,设计要求:对转速环进行设计,并用Matlab仿真分析其设计结果。
目录绪论--------------------------------------------------------------------------------11.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设计意义-----------------------------12.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及稳定性的分析-----------------------22.1 转速负反应单闭环控制系统组成-----------------------22.2 转速负反应单闭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33.调节器的选择及设计-------------------------------------33.1调节器的选择- --------------------------------------33.2 PI调节器的设计--- ---------------------------------44.Mat lab仿真及结果分析----------------------------------74.1 simulink实现上述直流电机模型-----------------------74.2 参数设置并进行仿真---------------------------------74.3结果分析--------------------------------- ---------155.课设中遇到的问题--------------------------------------166.结束语- ---------------------------------------------17参考文献- ---------------------------------------------17转速单闭环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与仿真绪论直流电动机由于调速性能好,启动、制动和过载转矩大,便于控制等特点,是许多高性能要求的生产机械的理想电动机。
自动控制原理校正课程设计-- 线性控制系统校正与分析

自动控制原理校正课程设计-- 线性控制系统校正与分析课程设计报告书题目线性控制系统校正与分析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1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单)班级组长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工科楼C 214设计学时1周指导教师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目录目录 (3)第一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 (4)1.1课程设计的目的 (4)1.2课程设计的题目 (4)第二章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6)2.1课程设计的任务 (6)2.2课程设计的要求 (6)第三章校正函数的设计 (7)3.1设计任务 (7)3.2设计部分 (7)第四章系统动态性能的分析 (10)4.1校正前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0)4.2校正后系统的动态性能分析 (13)第五章系统的根轨迹分析及幅相特性 (16)5.1校正前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6)5.2校正后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18)第七章传递函数特征根及bode图 (20)7.1校正前系统的幅相特性和bode图 (20)7.2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的特征根和bode图 (21)第七章总结 (23)参考文献 (24)第一章 课程设计的目的及题目1.1课程设计的目的⑴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时域分析法,根轨迹法,频域分析法,以及各种补偿(校正)装置的作用及用法,能够利用不同的分析法对给定系统进行性能分析,能根据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要求进行合理的系统设计,并调试满足系统的指标。
⑵学会使用MATLAB 语言及Simulink 动态仿真工具进行系统仿真与调试。
1.2课程设计的题目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125.0)(1()(0++=s s s K s G ,试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装置,使系统的相角裕量 30>γ,静态速度误差系数110-=s K v 。
\第二章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2.1课程设计的任务设计报告中,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校正方式对原系统进行校正(须写清楚校正过程),使其满足工作要求。
然后利用MATLAB对未校正系统和校正后系统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每一问题分析时应写出程序,输出结果图和结论。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2)

课题:串联超前—滞后校正装置(二)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2011级三班姓名:居鼎一(20110073)王松(20110078)翟凯悦(20110072)陈程(20110075)刘帅宏(20110090)邓原野(20110081)指导教师:毛盼娣设计日期:2013年12月2日成绩: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电气信息学院目录一、设计目的-------------------------------------------------------------1二、设计要求-------------------------------------------------------------1三、实现过程-------------------------------------------------------------33.1系统概述-------------------------------------------------------- 33.1.1设计原理------------------------------------------------- 33.1.2设计步骤------------------------------------------------- 43.2设计与分析----------------------------------------------------- 53.2.1校正前参数确定--------------------------------------- 53.2.2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 53.2.3 理论系统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和BODE 图-- 73.2.4系统软件仿真------------------------------------------ 8四、总结------------------------------------------------------------------15五、参考文献-------------------------------------------------------------16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掌握控制系统设计与校正的步骤和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 一类位置随动系统的滞后校正初始条件:图示为一位置随动系统,放大器增益为Ka=15,电桥增益6K=,测速电机增益εk=,Ra=7Ω,La=10mH,J=0.005kg.m/s2,J L=0.03 kg.m/s2,f L=0.08,C e=1,Cm=3,f=0.1,K b 2t=0.2,i=0.02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1、求出系统各部分传递函数,画出系统结构图、信号流图,并求出闭环传递函数;2、求出开环系统的截至频率、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并设计滞后校正装置,使得系统的相角裕度增加10度。
3、用Matlab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比较校正前后区别,并说明原因。
时间安排:1.15~16 明确设计任务,建立系统模型1.17~19 计算频域性能指标,设计校正装置1.23~24 仿真分析,撰写课程设计报告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摘要随动系统是指系统的输出以一定的精度和速度跟踪输入的自动控制系统,并且输入量是随机的,不可预知的。
在很多情况下,随动系统特制被控量是机械位移的比还控制系统。
控制技术的发展,使随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位置随动系统是反馈控制系统,是闭环控制,调速系统的给定量是恒值,希望输出量能稳定,因此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往往显得十分重要。
而位置随动系统中的位置指令是经常变化的,要求输出量准确跟随给定量的变化,输出响应的快速性、灵活性和准确性成了位置随动系统的主要特征。
简言之,调速系统的动态指标以抗干扰性能为主,随动系统的动态指标以跟随性能为主。
在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内部物理量(或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在自动控制理论中,数学模型有多种形式。
时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有微分方程、差分方程和状态方程;复数域中有传递函数、结构图;频域中有频率特性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一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设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对应的结构图如图所示,绕线机用直流电机来缠绕铜线,能快速准确地绕线,并使线圈连贯坚固。
采用自动绕线机后,操作人员只需从事插入空的转子、按下启动按钮和取下绕好线的转子等简单操作。
设计控制器满足如下条件:(sG)c1.系统对斜坡输入响应的稳态误差小于10%,静态速度误差系数Kv=10;2.系统对阶跃输入的超调量在10%左右;3.按△=2%要求的系统调节时间为3s左右。
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控制器的设计思路;2.详细设计;3.用MATLAB编程输出仿真结果及图形。
题目二海底隧道钻机控制系统连接法国和英国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于1987年12月开工建设,1990年11月,从两个国家分头开钻的隧道首次对接成功。
隧道长37.82km,位于海底面以下61m. 隧道于1992年完工,共耗资14亿美元,每天能通过50辆列车,从伦敦到巴黎的火车行车时间缩短为3h.钻机在推进过程中,为了保证必要的隧道对接精度,施工中使用了一个激光导引系统,以保持钻机的直线方向。
钻机控制系统如图所示。
图中C(s)为钻机向前的实际角度,R(s)为预期角度,N(s)为负载对机器的影响。
该系统设计目的是选择增益K,使系统对输入角度的响应满足工程要求,并且使扰动引起的稳态误差较小。
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控制器的设计思路;2.详细设计;3.用MATLAB编程输出仿真结果及图形。
题目三哈勃太空望远镜指向控制哈勃太空望远镜于1990年4月14日发射至离地球611km的太空轨道,它的发射与应用将空间技术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望远镜的2.4m镜头拥有所有镜头中最光滑的表面,其指向系统能在644km以外将视野聚集在一枚硬币上。
望远镜的偏差在1993年12月的一次太空任务中得到了大范围的校正。
哈勃太空望远镜指向系统模型经简化后的结构图如图所示设计目标是选择放大器增益Ka和具有增益调节的测速反馈系数K1,使指向系统满足如下性能:1.在阶跃指令r(t)作用下,系统输出的超调量小于或等于10%.2.在斜坡输入作用下,稳态误差较小。
3.减小单位阶跃扰动的影响。
要求:1.分析设计要求,说明控制器的设计思路;2.详细设计;3.用MATLAB编程输出仿真结果及图形。
3.画出系统的波特图。
4.如果要求系统静态误差系数Kv≥5(s-1),相角裕度大于45度,设计串联校正装置,要求校正后截止频率大于2 rad/s.题目七液位自动控制系统设计1、任务简介某化工厂水箱的排水量根据工业生产的需要而不断地变化,为了保持水箱压力恒定,就要保持水位恒定,因此就必须自动调整进水量。
(应用PLC)2、工作方式本系统要求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工作方式。
手动控制方式用于水泵的调试,即当按下按钮时水泵运转,松开按钮时水泵停止,目的是为了调试水泵是否能正常工作;当系统切换为自动控制方式并启动题目九自动售货机1、任务简介自动投币售货2、工作方式(1)此售货机可投入1元、5元或1O元硬币。
(2)当投入的硬币总值超过12元时,汽水按钮指示灯亮;又当投入的硬币总值超过15元时,汽水及咖啡按钮指示灯都亮。
(3)当汽水按钮灯亮时,按汽水按钮,则汽水排出7秒后自动停止,这段时间内,汽水指示灯闪动。
(4)当咖啡按钮灯亮时,按咖啡按钮,则咖啡排出7秒后自动停止,这段时间内,咖啡指示灯闪动。
(5)若投入硬币总值超过按钮所需的钱数(汽水12元,咖啡15元)时,找钱指示灯亮,表示找钱动作,并退出多余的钱。
3、设计要求根据要求,写出梯形图及指令表。
题目十花样喷泉1.任务简介花式喷水如图所示,第一花样配以绿灯,第二花样配以蓝灯,第三花样配以黄灯,第四花样配以红灯。
在花样确定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修改程序或者改变外接的控制开关的时间,就可改变控制方式,达到显现各种复合花样的要求。
自动投币售货2.工作方式按下起动按纽XO且X2一直接通,则第一花样输出且绿灯亮;1分钟后,第二花样输出且蓝灯亮;到2分钟时,第三花样输出且黄灯亮;到3分钟时,第四花样输出且红灯亮。
即各延时1分钟后,第1---4花样相继显现并一直保持1—4种花样同时显现。
若XO按下后,X2仅接通1分钟,则1—4花样轮流显现1分钟,然后暂停1分钟,如此循环。
3.设计要求根据要求,写出梯形图及指令表。
题目十一循环油料系统1.任务简介2.工作方式(1)当起动按钮按下时,泵1、2通电运行,由泵1将油从循环槽打入淬火槽,经沉淀槽,再由泵2打入循环槽,运行15分钟后,泵1、2停。
(2)在泵l、2运行期间,当沉淀槽液位到达高液位时,液位传感器SLl接通,此时泵l停,泵2继续运行1分钟。
(3)在泵1、2运行期间,当沉淀槽液位到达低液位时,液位传感器SL2接通,此时泵2停,泵1继续运行1分钟。
(4)按下停止按纽时,泵1、2停。
3.设计要求根据要求,写出梯形图及指令表。
题目十二节日礼花弹引爆系统1.任务简介设计一节日礼花弹引爆程序。
礼花弹用电阻点火引爆器引爆。
为实现自动引爆,以减轻工作人员频繁操作的负担,保证安全,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2.工作方式按两种程序控制:(1)1--12个礼花弹,每个引爆间隔为0.1S;13--14个礼花弹,每个引爆间隔为0.2s。
(2)1—6个礼花弹引爆间隔为O.1S,引爆完后停lOs,接着7—12个礼花弹引爆,间隔为0.1S,引爆完后又停lOs,接着13—18个礼花弹引爆,间隔为0.1s,引爆完后再停lOs,接着19—24个礼花弹引爆,间隔为0.1S。
引爆用一个引爆起动开关控制。
3.设计要求根据要求,写出梯形图及指令表。
题目十三盐、碱分离系统1.任务简介在氯碱生产中,碱液的蒸发、浓缩过程往往伴有盐的结晶,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对盐、碱进行分离,目前大部分厂家均采用以离心机为主体的分离系统。
2.工作方式分离过程是一顺序循环过程,共分6个工步:进料、甩料、洗盐、升刀、间歇、清洗,靠6个电磁阀完成上述动作,并要求前5个工作连续循环8次后方可进入清洗工步,待清洗完毕后再进入下一次大循环。
分离过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
3.设计要求根据要求,画出控制系统状态转移图,写出梯形图及指令表。
题目十四冲床工作系统1.任务简介冲床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
初始状态时,机械手在最左边,左限位开关X4接通,冲头在最上面,上限位开关X3接通;机械手松开(YO断开)。
2.工作方式其工作过程如下:(1)按下起动按纽,YO接通,机械手夹紧工件并保持。
(2)1S后Y1接通,机械手右行。
(3)机械手右行到位接通右限位开关X 1,冲头下行(Y3接通),加工工件。
(4)工件加工后,下限位开关X2接通,冲头上行(Y4接通),上行到位时,上限位开关X3接通,冲头回到初始位置。
(5)机械手左行(Y2接通)。
(6)机械手左行到位,接通左限位开关X4,机械手松开工件(YO断开),机械手回到初始状态。
3.设计要求冲床要求设置单周期和自动连续两种操作方式。
画出控制系统状态转移图,写出梯形图和语句表。
题目十五燃油控制系统1.任务简介燃油经燃油预热器预热,由喷油泵经喷油口打入锅炉进行燃烧。
燃烧时,鼓风机送风,喷油口喷油;点火变压器接通(子火燃烧);瓦斯阀打开(母火燃烧),将燃油点燃。
点火完毕,关闭子火与母火,继续送风、喷油,使燃烧继续。
锅炉的进水、排水分别由进水阀、出水阀执行。
上、下水位分别由上限、下限水位开关检测。
蒸汽压力由蒸汽压力开关检测。
2.工作方式控制要求如下:(1)起动:该锅炉的燃烧按一定时间间隔顺序起燃。
其起燃顺序为:燃油预热,1分钟后送风,同时子火、母火燃烧;5秒后,喷油;再过5秒,子火、母火关闭,起动过程结束。
(2)停止:停止燃烧时,要求:燃油预热、喷油关闭,送风(将杂质、废气吹去);20秒后,送风停止(清炉停止)。
(3)异常状况自动关火:锅炉燃烧过程中,当出现异常状况时(即蒸气压力超过允许值,或水位超过上限,或水位低于下限),能自动关火进行清炉;异常状况消失后,又能自动按起燃顺序重新点火燃烧。
即:异常状况时,进行清炉过程(燃油预热、喷油关闭,送风);间隔20秒,清炉停止,若异常状况消失,则开始起燃过程。
(4)锅炉水位控制:锅炉工作起动后,当水位低于下限时,进水阀打开,排水阀关闭;当水位高于上限时,排水阀打开,进水阀关闭。
3.设计要求根据要求,写出梯形图及指令表。
题目十六金属压铸机1.任务简介金属压铸机工作示意图如图所示,压铸机的动作由液压油缸推动,执行元件为电磁阀。
2.工作方式其工艺流程如下:(1)原位:模板在开模确认位置,开模确认限位开关SQ2闭合;洗模嘴上升归位,喷嘴归位限位开关SQ5闭合。
(2)关模:有起动信号按下后,关模电磁阀YVO 通电,模板右移。
(3)射出:当模板右移到位,关模确认限位开关SQ3闭合,射出电磁阀YV5通电,射出活塞左移,将金属射入模内。
(4)冷却:射出活塞自动归位,射出确认限位开关SQ4闭合,冷却电磁阀YV4通电,利用冷却水成型。
(5)开模:延时5S待工件冷却后,开模电磁阀YV1通电,模板左移,工件自动顶出。
(6)洗模:模板左移到位,开模确认限位开关SQ2闭合,喷嘴下移电磁阀YV2、喷嘴液电磁阀YV3均通电,喷嘴下移并喷洗模液。
(7)复位:喷嘴下移到位,喷嘴下限限位开关SQ6闭合,喷嘴上移电磁阀通电,喷嘴上升回原位。
压铸机有两种操作方式:(1)单周期操作:按下起动按纽,压铸一个工件,即经过关模、射出、冷却、开模、洗模、复位一个循环后,等待下一次起动信号来,再压铸一个工件。
(2)自动连续操作:按下起动按纽,自动循环作业,连续压铸工件,直至停止按纽按下,才停止作业。
3.设计要求根据要求,画出控制系统状态转移图,写出梯形图及指令表。
要求:1、了解被控对象的功能和生产过程对控制系统的要求,确定PLC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2、根据信号类型,确定PLC选型与硬件配置,并设计外围接线图。
3、在硬件设计基础上,通过控制程序的设计完成系统的各项控制功能。
4、对设计的控制程序进行模拟调试及修改,保证系统工作正常、安全、可靠。
5、系统调试完成后,根据(模拟)调试的结果,整理出完整的技术文件,如硬件接线图、功能图表、带注释的梯形图,以及必要的文字说明等,最终完成设计说明书一篇,应具备中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
题目十七基于单片机的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设计基于单片机的单容水箱液位PID控制系统,主要内容包括单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的设计,单容水箱的数学建模,单片机数据采集和上位机软件的通讯和PID参数的设定。
要求:1.掌握单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及其阶跃响应曲线。
2. 熟悉单回路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3.研究系统分别用P、PI和PID调节器的阶跃响应。
4.定性的分析P、PI和PID调节器的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