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浣溪沙(晏殊)》练习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浣溪沙练习题含答案

浣溪沙练习题含答案浣溪沙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词牌名,由宋代词人晏殊所创。
它以五言句式为主,共八句,每句五言,其中第二、四、六、八句押韵。
浣溪沙以其流畅的旋律和优美的格律,成为词人们喜爱的词牌之一。
以下是一些浣溪沙的练习题及答案:1.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提示,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春天的景象。
- 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答案: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2.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词句,补全这首浣溪沙。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填入合适的词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浣溪沙。
答案: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秋天的景色。
- 表达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4.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词句,完成这首浣溪沙。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填入合适的词句,使其成为一首完整的浣溪沙。
答案: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5. 练习题:请根据以下主题,创作一首浣溪沙。
- 描述冬天的寒冷。
- 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答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家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通过这些练习题,可以加深对浣溪沙词牌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希望这些练习题和答案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浣溪沙的写作技巧。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浣溪沙(晏殊) 练习

浣溪沙.....练习浣溪沙①........无可奈何花落去,........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去年天气旧亭台。
....晏殊②...一曲新词酒一杯,识燕归来。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注释】....①浣溪沙:词牌名。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练习】一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练习】二.....................3.、......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晏殊《浣溪沙》原文以及阅读答案

晏殊《浣溪沙》原文以及阅读答案 《浣溪沙 》是宋代词人晏殊的代表作。
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晏殊《浣溪沙》原文 以及阅读答案 ,欢迎大家阅读!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句注释 ⑴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沙,一作“纱”。
⑵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化用白居易 《长安道》诗意:“花枝缺入青楼开,艳歌一曲酒一杯”。
一曲,一首。
因 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
新词,刚填好的词,意指新歌。
酒一杯,一 杯酒。
⑶去年天气旧亭台:是说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
此句化用五代郑谷《和 知己秋日伤怀》诗:“流水歌声共不回,去年天气旧池台。
”晏词“亭台”一本 作“池台”。
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
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 亭台楼阁。
旧,旧时。
⑷夕阳:落日。
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
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
⑸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⑹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
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后用作成语,即出 自晏殊此句。
燕归来: 燕子从南方飞回来。
燕归来, 春中常景, 在有意无意之间。
⑺小园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因落花满径,幽香四 溢,故云香径。
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独:副词,用于谓语前,表示“独 自”的意思。
徘徊:来回走。
译文 填曲新词品尝的一杯美酒, 时令气候亭台池榭依旧, 西下的夕阳几时才能回转?无可奈何中百花再残落,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文学 赏析 这是晏殊词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篇章。
全词抒发了悼惜残春之情, 表达了时光 易逝,难以追挽的伤感。
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写对酒听歌的现境。
从复叠错 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 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似乎主人公十分醉心于宴饮涵咏之乐中。
《浣溪沙》的练习题

《浣溪沙》的练习题《浣溪沙》的练习题《浣溪沙》是词中感怀前尘往事,全词景清情切,令人动容。
整理了《浣溪沙》的练习题答案及鉴赏。
浣溪纱纳兰性德(清)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纱》练习题(1)词的上阕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简析之。
(4分)(2)词的下阕追忆了妻子在世时的生活的哪几个片断?它们与最后一句形成怎样的关联?试选取其中一个片断简析之。
(4分)参考答案(1)选取了“西风”、“黄叶”、“疏窗”、“残阳”等意象(1分),表达了词人丧妻后的孤单凄凉及对亡妻的深挚怀恋。
(1分)词句简析: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落笔。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深秋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但今年此时,妻子已逝,谁会对自己嘘寒问暖呢?词人丧妻后的孤单凄凉由此立现。
(2分)或:次句描绘了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
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景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同时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
(2分)或:末句中,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
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自然流露出对亡妻的深挚怀恋。
(2)追忆了“醉酒春睡”、“赌书泼茶”这两个生活片断(1分),最后一句概说了这两件往昔的寻常事,与现在的酸苦形成对比,表现了深沉的悲伤与惆怅。
(1分)词句简析:“醉酒春睡”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自己。
当初越温馨,此时越凄凉。
(2分) “赌书泼茶” 写夫妻风雅生活的乐趣,夫妻以茶赌书,互相指出某事出在某书某页某行,谁说得准就举杯饮茶为乐,以至乐得茶泼了地,满室洋溢着茶香。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浣溪沙》《采桑子》《相见欢》《如梦令》分层作业原卷版)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分层作业基础巩固采桑子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
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A.上阕第一句“轻舟短棹西湖好”总摄全篇,点明颗意,直抒赞美之情。
B.上阕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提、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西湖清丽、恬静、淡远的春景。
C.下阕一、二句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平滑的琉璃:三、四句以静衬动,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西湖的动态美。
D.这首词的下阕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西湖春色的多姿多彩,抒发了词人流连山水的愉快心情。
4.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相见欢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A.“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句中“西楼”点明登楼地点,“清秋”指出时值初秋时节。
B.“垂地”一词言当此日薄西山时刻,余晖黯淡,大地就要被淹没在苍茫的暮色中。
C.“簪缨”指贵族官僚们的帽饰。
簪用来连结头发和帽子;缨是帽带。
此处代指贵族和士大夫。
D.风,本无所谓悲欢,正是词人主观情感上悲,故而风是“悲风”了。
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
这不只是悲秋之泪,更是忧国之泪。
5.下列对《如梦令》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A.从内容上说,“常记”一词表现出作者非常怀念当初的美好生活,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向往与赞美。
B.“沉醉”二字流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达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
C.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曲折地反映了词人内心的忧愁。
D.本词反映了词人早年无忧无虑的生活,表达了词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6.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甲】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浣溪沙(晏殊)阅读练习

浣溪沙(晏殊)...........阅读练习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3).........................................、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1.、词人精心选择了.............,.、.以及..,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的情怀,这是运用了.........,.的表现手法。
浣溪沙欧阳修阅读答案

浣溪沙欧阳修阅读答案浣溪沙欧阳修阅读答案「篇一」新课程理念下高考的诗歌阅读答题的教学,已经对教师和学生在古诗词教学和阅读的方法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以下是浣溪沙晏殊阅读答案,欢迎阅读。
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赏析】(1)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词的上片因今思昔,追忆难忘的欢聚,感叹时光的易逝;下片则描写落花、归燕,抒发伤春怀人的感叹。
(2)''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
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
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1、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飘落的花瓣、重归的燕子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伤别怀旧的情怀,这是运用了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本文的体裁属于词,浣溪沙是词牌名。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成为千古名句,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4、诗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夕阳落花和归燕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5、''一曲新词酒一杯''到''去年天气旧亭台'',诗人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对美好景物与往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与感伤,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浣溪沙》晏殊 阅读鉴赏题 考题汇总 理解性默写(带答案)

《浣溪沙》阅读鉴赏题考题汇总理解性默写(带答案)《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
5. 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蕴含的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6、理解性默写(1)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词人由景触情,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情事的流连,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限惆怅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2)诗中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3)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溪沙
浣溪沙①晏殊②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③独徘徊。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
②晏殊: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宰相)兼枢密使,欧阳修、范仲淹等都是他的学生。
③香径:带着幽香的园中小径。
【练习】一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练习】二
1、全诗思绪都围绕“”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暗含着:。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阕,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阕,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练习】一
1.这首词的哪些意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
去年天气、夕阳西下、花落去、燕归来。
2.所写的季节是什么时候?
暮春,从花落去可以看出。
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似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4.这首词传达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情感?
面对美好事物的流逝,作者表现出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
【练习】二
1、全诗思绪都围绕“独”字来抒写。
2、“去年天气旧亭台”的意思是:天气亭台都与去年一样,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悲叹。
3、结句“小园香径独徘徊”言尽而意无穷,请略作鉴赏。
答:结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之情。
“独”字突出了凄凉寂寞之感。
“徘徊”将词人对美丽春天,大好年华以及美好事物的无限依恋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4、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 (2分)B (诗人写的并不是对燕子归来的情景似曾相识,是对人事变迁,时光易逝的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