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32宗教学考研真题(回忆版)【圣才出品】
北大中国哲学考研真题、考研经验、考研指南

201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考研备考指南:北京大学630西方哲学史一考研复习指南.(下载次数: 119)2014年北京大学859中国哲学史考研复习指南.(下载次数: 121)各位2014年矢志考取北大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专业的同学:你们好!时光匆匆,转眼间你们也进入了大三下学期了,大学已经快要结束了,人生的前途问题摆上了日程了吧。
一个人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选择没有几个,高考算是一个,那么现在选择工作、考研还是出国又成了一个关键的抉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今天你们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你们将来的人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对于有些人来说可能是决定性的.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也和你们一样面临这种选择,我也曾一度彷徨,在工作和读研之间纠结,大学几年生活消磨尽了自己的锐气,真的很担心自己没有毅力苦学大半年,考上一所好学校,看到各个名校录取通报上动辄几十比一的录取比例,也曾有过退缩。
但是,庆幸的是,我最终坚持了下来,选择了北大,回首这一年多来的事情,真感觉仿若隔世,但最重要的还是像一位师兄说的一样,我把自己起点抬高了很大一截。
大家都知道北大是一所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并且最近两年来北大进行了研究生招生的改革,各位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考研不仅需要毅力,需要坚持和努力,而且还需要完善的学习方法,而两门专业课在考试过程中占据最为重要的作用,得此二者则大事可期(我今年西方哲学史一成绩:133 中国哲学史:137),专业课的学习不仅需要书本,更重要的是需要一份不错的参考资料。
我所编写的这份辅导资料包括了十一本指定参考书目笔记以及我精心准备专业课知识点补充,再加上历年的真题和解析,是我这一年来准备专业课考试的心得和宝贵经验。
相信会对大家的复习有一定的效果,帮助大家攻克专业课这一关。
本资料特别适合基础薄弱者和想要考取高分的同学。
这份资料适合于报考北大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宗教学的考生。
祝愿大家都能够心想事成,顺利进入北大!资料说明:(一) 西方哲学史630考研高分辅导讲义简介北大《630西方哲学史一》为北大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中国哲学、逻辑学等专业的科目考试之一,同时也是其他专业《857中西哲学史》科目的组成部分。
北京大学哲学系“634西方哲学史一”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圣才出品)

2016年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一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计40分)1.火本原说2.四假相说3.波菲利问题4.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5.先验幻相二、论述题(共计110分)1.假若你面前有一支笔,请分别使用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实体学说加以分析,并比较之二者学说之异同。
(30分)2.论述贝克莱关于洛克物质的批判。
(25分)3.介绍休谟的关于必然联系的论述。
(25分)4.论述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关于自由的二律背反的分析。
(30分)2016年北京大学634西方哲学史—考研真题及详解(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计40分)1.火本原说答:由赫拉克利特提出。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秩序(一切皆相同的东西)不是任何神或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永恒的活火,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在一定分寸上熄灭。
”在这段话里,需要注意“本原”的两层意思:一是火的活动状态(活火),即火的燃烧和熄灭;二是世界秩序,它是永恒不变的原则,决定着火的活动的分寸,并在所有事物之中保持着自身的同一。
2.四假相说答:培根形象地把科学发展的障碍比喻为“假相”,他把这样的假相归结为四个:“种族假相”指人性的缺陷,大致相当于希腊人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现代人所说的“人类中心”论。
“洞穴假相”是个体差别造成的缺陷,每一个人都囿于自己所处的“洞穴”。
因个人立场、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成见等不同而产生的主观性、偏隘性,就是这样的洞穴。
“市场假相”指语言交往中产生出的误解。
“剧场假相”指各种哲学体系以及流行理论造成的错误。
培根把历史上的哲学和思想比作舞台上演出的一出戏剧。
3.波菲利问题答:波菲利问题是波菲利提出的三个关于共相的问题,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家争论共相问题的一个基础。
这三个问题是:共相(种和属)是实体还是仅仅是思想中的观念;如果共相是实体,它们是有形还是无形;共相是与可感事物相分离,还是在可感事物之中。
4.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答:由洛克提出。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汉唐的哲学思想(郭象)【圣才出品】

第8章郭象一、“独化”说1.对“无”的解释郭象认为,“无”仅仅是说明天地万物的生成没有任何东西作为它的根据,是“自生”的。
他运用“独化”这个概念对天地万物“自生”“自造”的情况进行了概括。
2.“独化”的两重含义(1)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自然而然的。
就这方面来讲,郭象的“独化”说具有反对宗教神学“造物主”的意义,包含着合理的因素。
(2)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自独立、互不相关而突然发生的。
从这方面来说,“独化”说具有严重的神秘主义色彩。
3.“独生而无所资借”郭象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没有任何原因和根据的。
不仅“无”不能生“有”,而且“有”也不能生“有”。
对于这种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不需要任何条件的思想,郭象将其概括为“独生而无所资借”。
郭象所说的“无所资借”并不是指整个宇宙的存在,而是指具体事物的个体存在都是“独生”的。
他把“物各自生”绝对化,根本否定物与物之间的依赖关系和因果关系,认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不仅不需要外部的条件,甚至也没有内部的原因。
4.“独化于玄冥之境”郭象提出了一个“玄冥之境”,让“独化”在“玄冥之境”中进行,即“独化于玄冥之境”。
“玄冥”原是用以描述一种混沌不分的状态或一种不知不觉、不分是非、不分彼此的精神境界,郭象则将其解释为“名无而非无”,即指一种无的状态,但这种状态并未超出语言的范畴而达到无名、无始的地步。
尽管天地万物的生成变化是自然而然的,但并不意味着世间万物的变化是杂乱无章的,发展是无规律可循的,一切都“惟命之从”。
5.“命”“独化”,就个体来讲是突然的、无原因、无根据的、互不相关的,但就世界整体来讲,它们是互不可缺的,它们各自所处的地位是确定不移的、所具的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因此世界万物是完全和谐的。
郭象认为,“命”是一种“不可奈何”“不知其所以然而然”的决定力量,它决定着天地万物这种和谐并互不可缺的世界秩序。
“命”实质上是一种统摄一切具体事物,规定一切具体事物的地位、本性,并为事物自身所无法违抗的一种神秘力量。
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1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8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1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9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29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2004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简答题1.本体论承诺2.范式3.在世之在4.逻各斯中心主义5.公平与正义二、论述题1.尼采的永恒轮回说2.胡塞尔的生活的世界中国哲学部分论述题1.荀子正名学说2.张载太和及诚明学说中国哲学史论述题1.荀子的人性论2.王阳明的“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现代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1.《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2.三个世界3.索绪尔“能指”、“所指”4.《经验论的两个教条》(蒯因)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解释学是海德格尔存在论的有机组成部分2.为何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合理的3.罗素摹状词理论中国哲学部分论述题(2题,每题25分,共50分)1.荀子关于名的理论2.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理论现代西方哲学部分一、简答题(5题,每题5分,共25分)1.“永恒的回归”(尼采)2.意义与指称3.解释学4.实用主义5.家族相似(维特根斯坦)二、论述题(3题,每题25分,共75分)1.试述海德格尔的“此在”(Dasein)概念的主要意义2.如何理解现象学还原?3.试分析逻辑经验主义的“还原论”。
200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综合考试二考研真题(回忆版)中国哲学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1.言立三表2.辩无胜3.静因之道4.人副天数5.物不迁6.言尽意7.神灭论8.一物两体9.理一分殊10.淮南格物二、简答题(共1题,10分)试析韩非子对早期法家思想的综合。
现代西方哲学一、术语或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范畴错误2.生活世界3.语旨力4.范式5.绵延二、论述题(每题25分,共75分)1.维特根斯坦的图式论。
北大哲学专业考研试题.doc

北大哲学专业考研试题屮国桝学史一、名词解释(15X4=20)1、正名2、玄览3、三表4、四端说5、静因之道6、坐忘7、人故、小故8、十翼9、三统、三正10、崇本息末11、四法界12、四句教13、淮南格物说14、质测、通儿15、能必副其所二、简答题(5X10=50)1、韩非子的法家思想2、郭象的独化论3、僧肇的物不迁论4、张载的太虚即气5、程颐对格物的解释三、论述题(2 X 20=40)1、详论朱陆之争的思想内涵2、试论明代的气本论思想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10X5=50)1、犬儒学派2、智者3、形式因5、明白清楚(笛卡尔)6、真观念(斯宾诺莎)7、第二性的质8、自然法9、物自身10、独断论(费希特)二、论述分析题(4X25=100)1、古希腊自然哲学的主要内容2、徳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本特征3、莱布尼茨对洛克’‘片板说”的批判4、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思想2009年中国哲学专业考研试题(科目:屮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一、名解:1. 先知先觉2. 心斋3. 二柄4. 越乞教而任|'|然5. 太虚即气6. 致良知二、简答:1. 试述荀子批判孟子性善说的主要内容。
2. 韩非子论法与术之区别。
3. 慧能“无念为宗”的主要内容。
4. 戴震论理欲关系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三、论述:1. 以王弼.裴領和郭象为例,说明魏晋玄学的有无问题。
2. 试论朱熹与陆九渊主要思想区别。
西方哲学史(非西哲专业(马屮逻))一、简答50分赫拉克利特逻各斯四因流溢说唯名论与唯实论存在即被感知习惯是人生的伟人指南白我非我《粕神现象学》一、分析论述100分柏拉图的“洞喻”的认识论意义亚里士多徳的四因说斯宾诺莎的实体与属性的关系为什么说康徳的哲学被称为先验唯心主义2008年中国哲学专业考研试题(科目:屮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屮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共20分)忠恕八卦有待征知二、简答(共40分)1、一阴一阳之谓道2、春秋人一统3、崇本举末4、太虚无形,气之本体5、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三、论述(3选2,每题35,共70)1、写出惠子十命题并简单解释2、苟子的认识论观点3、黄宗羲关于气、理、心论述四、标点及翻译(20分)三代之隆,其法寝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
2011年2012年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试题合辑

2011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玄德2、守母存子3、一物两体4、淮南格物(17号补充)5、质测与通几二、论述1、后期墨家对于辩论的理论2、僧肇对般若空宗三义的批评及不真空论3、朱熹关于太极与四德的关系4、黄宗羲的理气关系及“盈天地皆心”(这道题的“心”是个陷阱,不知道把多少能言善编的童鞋忽悠进去了,从而又割掉了一大批过独木桥的人)西哲(17号)一、名解1、智者2、我思故我在3、知识就是力量(培根)4、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5、不能控制情感就不自由(斯宾诺莎)二、简答1、罗吉尔培根,掌握真理的四大障碍2、亚里士多德,为什么中层阶级建立的国家最好3、爱尔维修,造成国家的不幸的原因4、托马斯阿奎那,将哲学分为了几门学问5、卢梭讲人间会经过几个什么不平等的阶段三、论述1、亚里士多德为什么说研究哲学不是为了实用?在他那里哲学是什么?何种地位?2、康德为什么说要把人当做目的,而不是仅仅作为手段使用?3、黑格尔为什么说精神的本质就是自由?4、贝尔指出,莱布尼茨的预定谐和论遇到了什么困难?2012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试题西方哲学史一、名词解释(5﹡10)1、爱利亚学派2、精神助产术3、托马斯·阿奎那4、洞穴假相5、实体(笛卡尔)6、爱尔维修7、复杂观念8、公意(卢梭)9、自我确定非我10《精神现象学》二、论述题(25﹡4)1、试述“认识的过程就是回忆”的理论前提。
2、试述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
3、试述休谟的怀疑理论的思想基础。
4、试述康德的定言命令(绝对命令)的学说。
中国哲学史一、名词解释(6﹡5)1、虚壹而静2、崇本息末3、人副天数4、理一分殊5、淮南格物二、简答题(15﹡4)1、老子的无为思想2、韩非子的法家思想3、郭象的独化论4、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三、论述题(30﹡2)1、张载的气本论思想。
2、朱子的理气观。
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史》(第2版)笔记 先秦哲学(绪论)【圣才出品】

绪论一、原始社会产生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萌芽1.劳动创造人类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同时推动了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原始社会的人们在劳动生产中,在征服自然的斗争中,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认识能力。
2.唯心主义萌芽在原始社会中,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虽然想尽办法企图克服自然力带来的灾祸,但人类的力量是有限的,因此产生了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和自身构造的各种错误、幻想的观念。
魔鬼、神怪、灵魂不死等即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
灵魂不死的观念或灵魂崇拜是最原始的哲学唯心论的萌芽。
3.唯物主义萌芽原始社会的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和在与自然界的斗争中,也逐渐地积累了一些实际经验,对自然界的一些简单规律、物质现象也有一些朴素的了解,对客观世界在一定程度上采取现实的态度。
这可以说是无神论、唯物主义思想发展的萌芽。
二、社会分工导致阶级分化1.奴隶制社会的建立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开始出现分化。
原始社会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则遭到破坏,出现了人剥削人的现象,形成了阶级的对立。
夏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阶级社会。
我国奴隶制经过夏、商,到西周时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
2.奴隶制社会阶级矛盾我国奴隶制的经济特点是奴隶主贵族占有土地和奴隶,通过井田制和分封制分给各亲族和同盟的民族或部落,建立许多大小不等的诸侯国,以保卫整个奴隶制的经济制度。
到了周代,在政治上则是采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世袭制度,实行奴隶主贵族世卿世禄的等级制。
各级奴隶主享有种种经济、政治、法律上的特权。
奴隶社会中阶级矛盾激烈和尖锐。
3.哲学为统治阶级服务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往往被打上阶级的烙印。
夏代的奴隶主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声称自己的政权是得之于“天命”的。
到商代更抬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叫作“帝”或“上帝”,形成一种与巫术密切结合的早期宗教。
这种宗教认为“上帝”是整个自然、社会的主宰。
奴隶主贵族统治者经常利用“天罚”来威吓人民,假托神意来迫使奴隶等去从事战争、耕作和贡纳财物。
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

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宗教学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人类信仰、宗教思想和宗教现象的学科。
它涉及到宗教的起源、发展、传播、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是考察考生对宗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
宗教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宗教信仰不仅是人们对于超自然力量的崇拜,更是人们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因此,研究宗教学对于理解人类社会和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的出题方式多样,既有理论性的问题,也有实践性的问题。
理论性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宗教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考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请解释宗教的定义和特征。
”这个问题要求考生对于宗教的本质和特点进行解释。
考生需要从宗教的信仰对象、信仰内容、信仰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宗教实践进行论证。
实践性问题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宗教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例如,考生可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请分析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
”这个问题要求考生对于中国佛教的起源、发展和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
考生需要从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合、佛教对于中国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准备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时,考生需要掌握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首先,考生需要熟悉宗教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了解宗教的定义、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宗教的分类等内容,可以帮助考生对于宗教学的基本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其次,考生需要学习宗教学的研究方法。
宗教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田野调查、比较研究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考生可以提高对于宗教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最后,考生还需要了解宗教学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
宗教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宗教历史、宗教哲学、宗教社会学等。
了解这些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可以帮助考生在备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准备。
总之,北大宗教学考研真题是考察考生对于宗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一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632宗教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必答题:(共50分)
一、简答题
1.现代宗教学的四个分支学科及其代表人物、著作(4分)
2.结合宗教史上的情况,解释何谓“绝地天通”?(3分)
3.简要说明“神义论”(神正论)的含义。
(3分)
二、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20分,共40分)
1.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教的本质变迁(材料题,没记全)2.涂尔干的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3.弗洛伊德是如何从精神分析角度解释人类宗教现象的起源的。
4.在中国历史上,儒释道三家关系如何?
选答题:(佛教研究方向,共100分)
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8分,共40分)
1.五蕴
2.缘起
3.阿赖耶识
4.一心三观
5.慧能
二、论述:(每题15分,共60分)1.印度佛教关于“一切皆苦”的思想2.《涅槃经》关于涅槃四德理论3.《沙门不敬王者论》的主要思想及意义4.“五时八教”的内容及其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