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生活与消费2

高一政治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 念上的货币;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4、货币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5、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民币是我国的法 定货币 6、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随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 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8、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 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 值上下波动 4、互为代替品的两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 需求量,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5、互为互补品的两种商品价格上升,不止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是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6、价格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规模②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消费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总体水平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3、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 4、人们收入差距过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就会降低 5、恩格尔系数减少,通常表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6、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里、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7、如何做理智的消费者:①量入为出、适当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8、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九年级思想品德《学会合理消费》说课稿模板

九年级思想品德《学会合理消费》说课稿模板 下面以九年级思想品德《学会合理消费》说课稿为例,为大家介绍说课稿的写作内容 及技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三单元第七课《学会合理消费》,以下我就 将来从课前分析、课中定位、课后展示三个环节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希望大家提出意见 和建议!让我更好的进步。 一、课前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严格了对驾驶员的管理,提高了违法成本,记分项由38项增加至52项…这部新规的施行( )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第四单元是在前三单元有关不同交往形式的学习基础上 的自然延伸,是对前几个单元内容的合理提升,主要是探索交往的品德与艺术,使学生通 过学习进一步理解如何友好交往、如何合作竞争、如何关心他人、如何诚信做人,本单元 是本册教材的核心部分,而本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主要体现了课标中“理解竞争与 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它是这一部分中的第一框,通过本框学习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合作的社会,理解竞争 合作的内涵,培养良好的竞争意识,形成新的竞争观。因此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该课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三单位第七课第三个框题。它是在前两个框题先容了市场经济 给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底子上,将变革引入到消耗范畴。本框题是对前面内容的深化和承接,旨在引导门生到场经济生存,学会理财,对造就门生公道消耗的意识和本领有很大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目前,我们国富民强了,所以对孩子的消费投入也就自然增加了许多,孩子的要求一 般都会得到满足。而许多学生往往会单纯的将消费与花钱划上等号,过早的把自己融入到 享受消费、娱乐消费的人群中,生活上缺乏艰苦朴素的精神。因此,在当今社会中我们应 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合理消费、适度消费、学会理财就显得很有必要。 二、课中定位 (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高一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期中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数学知识点【人教版高一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 费期中知识点】 面对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生活与消费首当其冲的成为重点内容。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人教版高一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期中知识点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版高一政治第一单元知识点:神奇的货币 在平时的考试中,能够利用商品的含义和基本属性来判断一种物品是否是商品?以及分析我们为什么要注重商品的质量、喜欢购买物廉价美的商品等现实问题。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也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就需要利用货币的职能来解答。高考中侧重于运用,如运用商品的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国家和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及维护食品安全问题。运用纸币与通货膨胀的知识分析当前物价升高,通胀预期增强及其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命题形式上来看,以选择题为主,多采用人们关注的热点作为背景材料。对于货币与财富这个考点我们只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即可。 虽然结算与信用工具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信用卡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

缺的信用工具。然而无论是高考还是其他考试中对这个考点的考查较少,以了解为主。关于外汇和汇率,既是难点也是重点。近几年高考题中以选择题和主观题的形式多次考查。无论是高考还是其他各类考试都要把次知识点作为备考的重点。运用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等知识分析人民币汇率改革的问题及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意义和维护我国的金融安全。 典型例题: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 A.汇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B.汇率升高,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C.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世界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 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纸币的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4、信用卡的含义、功能及优点 广义的信用卡是指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狭义的信用卡是指商业银行信用卡。它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信用卡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信用贷款为一体。 使用信用卡可以减少现金使用,简化收款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 5、外汇和汇率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汇率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一定数量的外国货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本国货币,说明外币升值、外币汇率上升;反之,说明外币贬值、外币汇率跌落。 人民币升值的利:①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消费者能够买到价格便宜的进口商品。②人民币升值使企业进口商品可节省一笔费用。③人民币升值使中国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更加值钱。人民币升值的弊:①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商品价格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减弱,出口贸易更加困难,加大国内就业压力。②人民币升值使外商在中国市场的实际购买力受到损失,影响外来投资。 ③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外汇储备贬值。 ★6、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在一定意义上,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通过合乎道德与法律的正当途径挣钱。②对于金钱要用之有度,花钱要有所节制,用于做什么要分轻重缓急,能够节省的要节省。③对于金钱要用之有益,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气候、时间、地域、生产、宗教信仰、习俗等因素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影响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过剩,卖方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处理他们过剩的存货,于是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形成买方市场。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形成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3、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同样生产条件下生产同类商品的绝大多数劳动者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4、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 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5、企业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初中七年级政治:《学会合理消费》教案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学会合理消费》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lesson plan of "learning reasonable consumptio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学会合理消费》教案 作者:范小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选择、消费观念的变化;学会合理消费和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对消费调查、生活实例及现象的剖析,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从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自身消费体验与理性思考,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确立绿色消费观。 【教学理念】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着眼于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为学生的发展作准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结合远程教育资源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flash我赚钱了) 这个人的消费你赞成吗?(太奢侈了!过度消费)提问:这些问题都跟什么有关呢?合理消费。问题的答案呢,就在今天的课堂上。 引出课题:学会合理消费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考考你最近老师搬进了新房子,想买些家具电器之类。可是去了几家商场超市转转,看到商品的品牌,款式,价位和性能多种多样,各有千秋。选来选去一整天也没有选定,到现在还在为此烦恼呢。比如说电视吧,该买怎样的?大家帮我出出注意。(出示电器柜图片,师生交流一下。)跟老师一样,在商场卖家电的杨洲也有“烦恼”。(课本p96活

关于高三政治生活与消费的知识点复习-

关于高三政治生活与消费的知识点复习|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高一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2020中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精品)

2020中考复习备考之主观性试题解题指导 加QQ2361101937,获取更多资料! 一、应对策略 1.加强记忆,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网络的构建。 记忆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无记忆能力,理解、运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中考试题虽高于教材,但源于教材,因而必须把握教材。只有注重记忆教材知识、积累知识,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答案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知识供选择使用。如果大脑之中一片空白,要想提高分析归纳是不可能的。试题内容综合性强、跨度大,这要求在记忆的同时,要抓住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网络。 2.关注热点,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培养自身能力。 中考试题,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中考试题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因此需要我们多关注时政社会热点,要求我们在平时多看报、多看电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阅读与活动中,多分析、多思考,找出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同时面对材料,试着多角度设问、多角度解答,使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与训练中不断增强。 3.答卷要注意“意在笔先、先易后难、多引少编”。 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先审清题意,找试题与教材的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宽口径提取知识,构思好答案,把握好逻辑关系再做答,以避免答非所问、顾此失彼,遗漏等问题出现。所谓先易后难就是指通过审题,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先做易的再做难的,从而节省时间,提高解题效率。“多引少编”就是要求我们尽量运用教材中的观点,恰当运用政治术语,解决问题,力求在知识的运用中有所创新,而不能东拼西凑、生搬硬套,随心所欲。 二、“做法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在中考试题中,经常进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这样的设问,这类试题发展的空间很大,没有固定的答案,具有很强的的开放性,因此,许多同学答题时无从下手。其实此类试题是有规可循的,下面将结合几类试题进行简单的讲解: (1)成才报国方面 设问举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我们青少年应怎样立志成才? 参考答案: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思路点拨:此类问题一般从树立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做答,注意答案要全面。

【学习实践】高一政治必修一《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一《生活与消费》知识点 梳理 课 件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264622157.html, 一、生活与消费 神奇的货币 1.货币的含义和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3.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否则,会引发通货膨胀或导致通货紧缩。 4.信用工具和外汇: 常用的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支票、汇票等。 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l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汇率是经常变动的,而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对我国和世界的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取之有道,用之有益,用之有度。 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 供求影响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2.价格变动的影响 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会减少;价格下降时,需求量会增多。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③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掌控中考重庆专版2020年中考政治总复习主观题解题技巧(精品)

中考复习备考之主观性试题解题指导 一、应对策略 1. 加强记忆,重视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网络的构建。 记忆能力是最重要的学习能力,无记忆能力,理解、运用也就成了一句空话。中考试题虽高于教材,但源于教材,因而必须把握教材。只有注重记忆教材知识、积累知识,我们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答案时,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知识供选择使用。如果大脑之中一片空白,要想提高分析归纳是不可能的。试题内容综合性强、跨度大,这要求在记忆的同时,要抓住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构建知识网络。 2. 关注热点,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培养自身能力 中考试题,注重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因此中考试题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内。因此需要我们多关注时政社会热点,要求我们在平时多看报、多看电视、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阅读与活动中,多分析、多思考,找出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同时面对材料,试着多角度设问、多角度解答,使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与训练中不断增强。 3. 答卷要注意“意在笔先、先易后难、多引少编” 。 所谓意在笔先就是要求我们在答题时要先审清题意,找试题与教材的结合点,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宽口径提取知识,构思好答案,把握好逻辑关系再做答,以避免答非所问、顾此失彼,遗漏等问题出现。所谓先易后难就是指通过审题,结合自身实际,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先做易的再做难的,从而节省时间,提高解题效率。“多引少编”就是要求我们尽量运用教材中的观点,恰当运用政治术语,解决问题,力求在知识的运用中有所创新,而不能东拼西凑、生搬硬套,随心所欲。 二、“做法类”试题的解题思路 在中考试题中,经常进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这样的设问,这类试题发展的空间很大,没有固定的答案,具有很强的的开放性,因此,许多同学答题时无从下手。其实此类试题是有规可循的,下面将结合几类试题进行简单的讲解: (1)成才报国方面 设问举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青少年应该怎么做?我们青少年应怎样立志成才? 参考答案: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业技能,成为祖国建设需要的人才;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思路点拨:此类问题一般从树立理想、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创新、社会责任等方面做答,注意答案要全面。 (2)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方面 设问举例:针对台独的言论,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中学生该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坚决拥护党和国家制定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政策;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增强爱国意识;树立高度责任感,敢

高一政治生活与消费知识点

高一政治生活与消费知识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 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原因:产生: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③货币的职能: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①通货膨胀②通货紧缩 ①实质:供小于求,表现: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影响: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生活水平下降,商品销售困难,经济秩序混乱. ②实质:供大于求,表现:物价下降,纸币升值.影响;物价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对人民有好处,但长时间大范围下降会影响企业生产与投资积极性,使经济萧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导致市场消费不振,对经济长远发展,人民长远利益不利.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①影响价格的因素: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 A.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 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 A.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B.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①A.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B.商品价格的高低,因为它们所含价值量不同.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 ①价值量的决定因素: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的需时间. B.个别劳动时间即商品生产者个人生产某种商品所用的时间. ②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耗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其价值量越大,反之越小. (3)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劳动生产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劳率’↑生产品量↑劳时’↑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定社会生产率的表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由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引起. ③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影响商品的价值量,但可改变个别劳动时间,改变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 高一政治生活与消费知识点

新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高一政治新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题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8分) 1.近几年,金银纪念币发行以各种形式出现,如央行公告表示,2015年将发行生肖贺岁普通纪念币各1枚。其中,2015年生肖贺岁普通纪念币为新一轮生肖贺岁系列普通纪念币首枚,中国人民银行将在2015-2026年每年各发行1枚。纪念币与现行流通人民币具有相同职能。以下对金银纪念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为法定货币,国家可规定其购买力 B.纪念币的价值由它独特的收藏价值和纪念价值决定的 C.纪念币的面值是由国家规定

D.它只具有贮藏手段而不具有流通手段 [答案] C [解析]金银纪念币由金银等贵金属制成,属于货币,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其价值是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其收藏价值和纪念价值决定的,故B错误;其购买力由多种因素影响,不是由国家决定的,故A错误;其属于法定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故D错误。 2.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北纬30.3度,东经101.7度)发生6.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向灾区捐款捐物。对捐赠的救灾物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 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C.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 D.是商品,因为是劳动产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练习题 第1节神奇的货币 1、(2018·全国Ⅲ卷)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这说明①市场竞争导致商品优胜劣汰②商品使用价值会影响人的消费选择③功能不同的商品会相互替代④商品使用价值因替代品出现而减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A本题考查商品的基本属性和互为替代品的知识。MP3(音乐播放器)、电子词典、掌上游戏机等电子产品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是市场竞争的结果,①符合题意。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能够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要,促使更多的人选择购买智能手机,②符合题意。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进行量的比较,④说法错误。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人们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才能相互替代,③表述错误。故选A。 2、(2017课标Ⅲ)小夏使用信用卡在北京透支8 000元购买了一台外国品牌笔记本电脑,在免息期内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A.价值尺度、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B.流通手段、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价值尺度和世界货币 【解析】:C8 000元是电脑的价格,货币执行的是价值尺度职能;购买了笔记本电脑,表明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通过银行偿还了该消费款,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职能。A、 B、D不符合题意“世界货币”“贮藏手段”在本题中没有体现,故选C. 3、(2016·北京卷)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委内瑞拉货币面值极高,2008年该国政府发行新的货币,新币与旧币的兑换比例是1:1000。上述三个国家的方案和措施都() ①体现了国家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②改变了货币衡量的商品价格③可以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④能方便交易行为,降低货币使用成本 A.①③B.①④

河北省廊坊市第十二中学九年级政治全册 7.3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学会合理消费》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身消费与理性思考,学会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 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提高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的热情。 2、通过创设情景、测试、课堂讨论总结等方法,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 消费,学会理财。 3、通过积极参与情景活动,认识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 生的变化,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能力,并初步 树立理财意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重难点】 重点: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 难点:知道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合理消费 【教学流程】 导入:(多媒体展示)2014年“双11”支付宝的交易额达到350亿,……这个惊人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生:略 师:这个数字告诉我们我国经济建设成效巨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在消费的同时需要我们冷思考,警惕"盲目消费"的陷阱,学会合理消费。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和探讨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利用媒体热点,并且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网购内容导入,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新课学习: 师:假设你有2000元,你想怎么花掉? 生:列举具体作法。 师: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穿住等消费,更注重于精神消费,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你发现我们周围存在哪些消费热点?这些消费方式分别满足了哪些需要?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 生:说明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更注重提升消费品质,追求健康生活。这些都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有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对这些钱的处理,使同学们认识到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选择多样了、消费水平提高了、消费观念转变了,由人们在物质消费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领域的消费了。 师: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经济生活呢? 生:读书总结:①关注经济建设;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设计意图】通过自学,初步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为后续学习活动中的理解、运用做铺垫。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师:你会理财吗(生活必备技能)?――理财小测试: 测试结果备注:A选项5分、B选项3分、C选项2分;总分24分,说明你比较会理财。 1、你有没有想过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 A 有 B 偶尔 C 没有 2、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何花,你会不会做一个计划?A 会 B 不会 C 只对大笔的开支做计划 3、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你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什么? A 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 B 零食 C 服装饰品 4、春节所得的压岁钱你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A 存银行 B花一部分存一部分 C立即花掉 5、你平时会不会有省钱的心理? A 有 B 偶尔 C没有

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高一政治必修一人教版知识点: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 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

九年级政治全册 训练·达标检测 3.7.3 学会合理消费精练精析 新人教版(1)

学会合理消费 一、单项选择题 1.第五届中国(合肥)旅游迎春购物节暨年货采购展览会于2013年1月26日在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四川的烟熏肉、山东石磨煎饼、云南七甸腐乳、哈尔滨红肠、新疆的葡萄干……安徽国际会展中心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30家参展商带来了两万种年货供合肥市民挑选。“年货展”的成功举办表明人们 ( ) A.消费选择越来越多样化,消费水平越来越高 B.消费方式发生了变化 C.体现享受与发展需求的消费支出比重迅速上升 D.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2012·资阳中考)据调查,2011年,近90%的受访消费者购买过可回收包装的食品或饮料,比2007年上升了20%;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表示曾经拒绝购买一些不环保的产品,而2005年这一比例还不足30%。这些消费者的行为( )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表明其消费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 ③体现了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追求 ④不利于促进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下列行为体现合法理财行为的是( ) ①投资合法而效益好的企业②购买股票或国债 ③购买纪念邮票收藏④盗取透支他人的消费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杨杨穿着一双名牌运动鞋,小涛很羡慕,在杨杨的怂恿下他也买了一双,满足了虚荣心,小涛的消费行为属于( ) A.精打细算 B.盲目攀比 C.合理消费 D.理性消费 5.(2012·苏州中考)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崇尚购买价格昂贵的奢侈 品牌,漫画中的“符号姐姐”就是这样的人。这则漫画启示我们要 ( ) A.坚持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 B.坚持艰苦奋斗,人为抑制消费

【整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单元测试1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测试题 本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8分) 1.作为消费者,总是希望“质优价廉”;作为经营者,则强调“优质优价”。尽管两者关注点有所不同,但都说明商品 A.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B.使用价值比价值更重要 C.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D.只有通过交换才有使用价值 2. 2016年10月21日,今年第22号台风“海马”在中国广东珠海至深圳一带登陆。台风灾害发生后,某 集团公司立即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救灾物资,并送往灾区。对这批救灾物资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 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 C. 是商品,因为是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没有用于交换 3.2015年12月9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湖北省原副省长郭有明受贿案作出判决,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郭有明有期徒刑15年。此前,公诉机关指控郭有明共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折合人民币2380余万元。从贪官们违法犯罪的轨迹可以发现,他们信奉的一条人生信条就是“金钱至上”。对金钱的无限渴望把他们一步步推向了罪恶的深渊。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对于金钱要取之有道,要用正当手段赚钱 ②市场调节并不完美,这将必然导致人们违法犯罪 ③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因为金钱只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④金钱是一切罪恶之源,它会把人引入罪恶的深渊 A.①③ B.①④ C.③④D.②③ 4.读下表,你认为LED灯比白炽灯贵的根本原因是 ( ) A C.个别劳动生产率高D.个别劳动生产率低 5.下图为变动着的市场价格,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 ) A.价格处于M时,是宏观调控的最佳时期 B.价格处于N时,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C.价格处于Q时,就是均衡价格 D.价格处于M、N时,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大

人教版9年级思想品德精品示范教案:3.7.3学会合理消费

课题 3.7.3学会合理消费课型新授教学 媒体 多媒体 教学目标知识 技能 了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选择、消费观念的变化; 学会合理消费和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的能力。 过程 方法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对消费调查、生活实例及现象的剖析,在体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从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角度,体会树立合理消费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情感 态度 价值 观 通过自身消费体验与理性思考,体会树立合理消费、合理理财的意识和提高这方面能力的必要性。 教学 重点 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教学 难点 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合理消费。

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课前调查了解家庭收入和消费情况(不署名) 导入新课 播放flash短片《我赚钱了》 设问:①等你赚钱了,会不会这样花钱? ②这样花钱存在哪些不妥的地方?教师归纳:这样的消费太浪费,不合理,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学会合理消费(引出本课课题) 新课探究 三、学会合理消费 (一)消费面面观 活动一:同学交流,比较,课前调查: 教师边查看,边点评: 1、食品性支出占整个消费支出的比重叫恩格尔系数,比重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2、精神生活消费,劳务消费比重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3、今天“教奶上网,网上学习,交流已是生活的一部分,用手机向亲朋好友发短信,长假到处旅游,已是部分学生亲身经历;房子装修学生回答。 学生间交流、比较。 通过播放flash短 片,可以制造一个轻 松的课堂氛围,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同 时通过夸大的情景,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 学会合理消费的必 要性,自然地引出话 题。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 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 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 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 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 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 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 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思想品德:7.3《学会合理消费》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册)(5)

《学会合理消费》教学设计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第八中学郭志平 【教学目标】 1、通过自身消费与理性思考,学会理智对待消费,摆脱消费中的攀比、虚荣心理,确立节俭消费观和绿色消费观,提高积极参与经济生活的热情。 2、通过创设情境、测试、课堂讨论总结等方法,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消费,学会理财。 3、通过积极参与情境活动,认识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发生的变化,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提高适度消费、理性消费能力,并初步树立理财意识,培养学生理财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合理消费,科学理财 难点: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为什么还要提倡节约、合理消费? 【教学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课堂讨论与讲述法相结合 【使用教材的构想】 本框内容包括消费面面观和学会理财、合理消费两目。通过本框内容学习,引导学生逐步确立科学理财观,做到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学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经济生活的基本技巧。 【教学流程】 导入:(多媒体展示)2008年2月11日,《济南日报》报道:济南某商场反映,有5名小学生疯狂购物,一天竟然花掉3万元压岁钱,引起了家长们的不满,…… ①3万元压岁钱说明了什么?(经济建设成效巨大,生活水平提高了,就连压岁钱也水涨船高了。) ②5个小学生一天竟然花掉3万元压岁钱,又说明了什么?(小学生缺乏合理消费意识)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和探讨这一问题。 新课学习: 师:如果是你,如何处理这3万元?生:列举具体作法。 师: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穿住等,更注重于精神消费,因此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热点。你发现我们周围在哪些消费热点?这些消费方式分别满足了哪些需要?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原因是什么? 生:说明消费选择多样化、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转变,更注重提升消费品质,追求健康生活。这些都与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有关。 师: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参与经济生活呢? 生:读书总结:①关注经济建设;②学会理财,合理消费。 师:你会理财吗(生活必备技能)?――理财小测试: 1、你有没有想过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 A 有B没有 C 偶尔 2、每个月的零花钱如何花,你会不会做一个计划? A 会 B 不会 C 只对大笔的开支做计划 3、除了基本的生活开支,你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什么? A 学习用品和课外书籍 B 零食 C 服装饰品 4、春节所得的压岁钱你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A 存银行 B 立即花掉 C 花一部分存一部分 5、你平时会不会有省钱的心理? A 有B没有 C 偶尔 6、你是否向慈善机构捐过钱? A 有B没有 C 偶尔 7、你是否常买电视广告上的产品? A 不是 B 是的 C 偶尔 8、如果店员赞扬你穿上他们的衣服效果非常好,你会怎么想? A 认为这是他们的职业需要 B 马上产生购买的欲望 C 会对店员产生好感 生:自我测试(略) 师:学会合理消费:“五一”黄金周掀起了旅游热。某校初三学生小张的父母为缓解小张的学习压力,也为了避开网络游戏的诱惑,决定趁放假外出旅游,他们选择了太行山大峡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