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加工基础知识
轧机操作人员技能培训教材1

轧机操作人员培训教材第一部分铝加工基础知识1、铝箔一般是指厚度小于多少mm的轧制产品?什么叫单零箔?什么叫双零箔?答:铝箔一般是指厚度小于0.2mm的轧制产品; 厚度在0.01-0.09mm的叫单零箔, 厚度在0.005-0.009mm的叫双零箔。
2、我厂目前生产的主导产品有哪些(请至少列出5种)?合金牌号有哪些?(请至少列出6种)答:空调箔、高压箔、低压箔、阴极箔、PS版、板带材1A99、1A98、1050、1070、1100、1200、3102、3003、3004、5052、8011、1A93。
2、G1A99合金中的A1含量要求大于多少?1A98合金中的A1含量又要求大于多少?答:GY1A99要求A1含量大于99.99%; DY1A98要求A1含量大于99.98%。
4、3XXX系合金与1XXX合金相比,在化学成分上有什么不同?答:3XXX系合金化学成分为:A1-Mn-Mg-Cu,Mn,Mg是主要元素; 1XXX 系合金化学成分为纯铝,主要元素是A1,其余均为杂质。
5、3004和3003合金相比,在化学成分多出的一种主要合金元素是什么?答:3004比3003多出一种化学元素是Mg。
6、5052合金属于A1-XX系合金?答;5052合金属于A1-Mg系合金。
7、H18状态要求未退火前的冷轧变形总加工率大于多少?答:75%。
8、H26与0状态有什么区别?哪一种性能更软?答:H26状态是退火3/4硬状态,0状态是完全退火状态;0状态性能更软。
9、热轧料卷与铸轧料卷相比较,在晶粒组织、性能强度方面有什么不同?答:热轧料卷晶粒度细密、不均匀,强度比铸轧料卷略低;铸轧料卷晶粒更细,强度比热轧料卷偏高均匀。
10、简述铝卷重量的理论计算公式。
(套筒外径665mm、铝卷宽度W(mm)、铝卷卷厚为R(mm)、密度按2。
71g/cm3计算)答:(665+R)x R x 3.14 x 2.71 x W x 10-611、轧制油关键指标有哪些?日常应送化验室检验哪些项目?答:轧制油的关键指标有:粘度、酸值、羟值。
铝的基础必学知识点

铝的基础必学知识点
1. 铝是一种轻质、柔软、具有良好导电和导热性能的金属材料。
它在
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三,仅次于氧和硅。
2. 铝的原子数为13,原子序数为13,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3. 铝的外层电子排布为2, 8, 3。
4. 铝的熔点为660.32°C,沸点为2519°C。
5. 铝的密度为2.7 g/cm³,是常见金属中密度最小的。
6.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能,比重小,耐腐蚀性好,可加工成各
种形状。
7. 铝可以通过冶炼从铝矾土中提取出来。
冶炼方法包括氧化铝电解法、直接冶炼法等。
8. 铝可以通过合金化来改变其性质。
合金化常用的元素包括铜、镁、
锌等。
9. 铝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材料、包装材料等领域。
10. 铝在空气中可以形成一层氧化铝保护膜,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铝加工基础知识》课件

铝的化学性质
活泼金属
铝是活泼金属,在常温下 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 铝薄膜。
与酸的反应
铝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氢 气。
与碱的反应
铝能与强碱反应生成偏铝 酸盐和氢气。
01
铝的开采与提炼
铝土矿的开采
露天开采
通过剥离表层土和岩石,将铝土 矿从矿床上分离出来。
地下开采
通过挖掘巷道,将铝土矿从矿床上 采出,适用于埋藏较深的矿体。
铝的历史
铝在地壳中的丰度约为8%,是地壳中丰度最高的金属元素。然而,由于铝的化 学性质活泼,自然界中不存在纯铝,主要以铝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各种矿石中 。
铝的物理性质
01
02
03
铝的外观
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 。
密度
2.702 g/cm³,是地壳中 仅次于氧和硅的第三大元 素。
导电性和导热性
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 热性,仅次于铜和银。
市场竞争格局
铝加工企业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需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品牌影 响力。
未来趋势预测
未来铝加工行业将朝着智能化、环保化、定制化方向发展,同时拓展 新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空间。
感谢观看
THANKS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金属型铸造
使用金属模具进行铸造 ,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压力铸造
通过高压将液态铝注入 模具,适用于生产复杂
形状的零件。
离心铸造
使液态铝在旋转的模具 中凝固,适用于生产管
状和套筒类零件。
铝的轧制技术
01
02
03
04
热轧
将铝锭加热至高温后进行轧制 ,以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板
铸造铝合金基础基础知识

—
G—AlSi6Cu4 (3.2151.01)
AC4B
—
合
金 ZL108 ZL8 — —
— SC122A(旧) LM2 —
—
—
—
—
—
ZL109 ZL9 —
AЛ30
A03360 336.0 A03361 336.1
—
LM13
— A—S12UN
—
—
AC8A AlSi12Cu
ZL110 ZL3 — AЛ10B —
ZL105 ZL13 HZL105
AЛ5
A03550 355.0 C33550 C355.0
322
LM16 3L78
—
—
G—AlSi5Cu AC4A
—
11
11/20
三、国内外铸造铝合金牌号对照
中国
前苏联
美国
英国
GB
YB HB ГOCT
ASTM UNS
ANSI AA
SAE
BS
BS/L
法国
原联邦德国
NF
间 60%~70%, 提高材料力学性能和塑性加工性; 改善制品表面粗糙度。
锆也是铝合金的常用添加剂。 一般在铝合金中加入量为 0.1%~0.3%, 锆和铝 形成 ZrAl3 化
Zr
合物, 可阻碍再结晶过程, 细化再结晶晶粒。 锆亦能细化铸造组织, 但比钛的效果小。有
锆存在时, 会降低钛和硼细化晶粒的效果。
化学
空气中生成200nm氧化铝
与酸反应生成盐
与碱反应生成盐
物理
密度值2.69~2.70g/cm3
熔点660℃,沸点2467℃
电阻率(2.62~2.65)*10-8Ω·m-1
铝合金塑性加工基础知识

铝合金塑性加工基础知识一.挤压的基本方法1.挤压,就是对放在容器(挤压筒)中的锭坯一端施加以压力,使之通过模孔成型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挤压最基本的方法是正挤压和反挤压。
正挤压是金属的流动方向和挤压杆的运动方向相同。
反挤压是金属的流动方向和挤压杆的运动方向相反。
2.挤压法的优缺点(1)挤压法的优点:A.有强烈的三向压应力状态图,金属可以发挥其最大的塑性。
B.可以生产断面极其复杂以及变断面的型材。
C.具有极大的生产灵活性,在一台设备上能够生产很多的产品品种和规格。
D.产品尺寸精确,表面质量高。
E.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封闭化比较容易。
(2)挤压法的缺点:A.金属的固定废料损失较大;要填塞模孔和留压余及切头切尾。
B.加工速度低。
挤压时的摩擦热和变形热高,制约了挤压速度,另外加工辅助过程较多,制约了生产效率。
C.沿长度和断面上制品的组织和性能不够均一。
D.在高温、高压和反复冲击载荷的作用下,工模具消耗大。
二.金属流动(一)挤压时金属流动的三个阶段:1.填充挤压阶段2.平流挤压阶段3.紊流挤压阶段(二)影响金属流动的因素:1.接触摩擦与润滑2.工模具与锭坯温度的影响A.锭坯横断面上温度分布不均的影响a.工具的冷却作用b.金属导热性的影响B.在相变温度下挤压,相变会对金属流动产生影响。
C.摩擦条件的影响,温度变化,合金的摩擦系数会产生变化。
3.合金强度特性的影响强度高的金属比强度低的金属流动均匀。
4.工模具结构与形状的影响A.挤压模B.挤压筒C.挤压垫5.变形程度的影响通过上述对金属流动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把它们归纳如下:属于外部因素的有:外摩擦、温度、工具形状以及变形程度等。
属于内部因素的有:合金成分、金属强度、导热性和相变等。
三.挤压力挤压力——挤压杆通过挤压垫作用在锭坯上使之依次流出模孔的压力。
1.影响挤压力的因素A.挤压温度和变形抗力挤压力的大小与金属的变形抗力成正比例关系。
B.变形程度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大,挤压力成正比例升高。
铝板带箔加工工艺

除气箱出 口氢含量 ≤0.12ml/ 100gAl
大于0.01mm 的固体颗粒除 净率≥90%
铸轧区
辊轴线
L1 L2 L3 L
L1:变形区 L2:结晶区(铸造区) L3:冷凝区
铸嘴
2.2 轧制(冷轧、箔轧(粗轧、精轧))
(1) 轧制:靠旋转的轧辊与轧件之间形成的摩擦力将轧件拉进旋转的轧辊间 ,借助与轧辊施加压力使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过程,通过轧制使金属具有一 定形状、尺寸和性能。
在均匀化过程中,非平衡βp(AlFeSi)相和Al6Fe、AlmFe相将逐渐溶解并 分别向平衡相βb(AlFeSi)相和Al3Fe相转化,同时原有的βb(AlFeSi)相和 Al3Fe相也将不断长大。
厚度为5.0-8.0mm的称为中厚板; 厚度为0.2-5.0mm的称为薄板,幅度窄的薄板称为带材; 厚度小于0.2mm的称为铝箔。
1.1.4 铝箔的分类:
(1)按厚度分: 0.1~0.2mm-无零箔产品; 0.01~0.1mm-单零箔产品; <0.01mm-双零箔产品。
(2)按状态或材质分为: 1)硬质箔:轧制后未经退火的铝箔; 2)半硬质箔:强度在硬质和软质箔之间的铝箔; 3)软质箔:经充分退火而变软的铝箔,应用广泛。
合 卷:主要用于将需要叠轧的两张箔合成一个铝卷。 分卷(分切):主要用于将双张铝箔分成单张箔材。
3.铝板带箔加工过程中的相变
Al-Fe-Si系Al角的亚稳液相面投影 图(虚线表示平衡液相线的位置) Langsrud Y. Silicon in commercial aluminum alloyswhat becomes of it during DC-casting? Key Eng. Mater.,1990, 44-45:95.
铝加工知识

铝加工知识(复习题)一、冷轧概念冷轧通常指金属在结晶温度以下的轧制,冷轧产生加工硬化,金属的温度和变形抗力增加,伴随塑性降低。
二、冷轧的特点1、可以获得厚度较薄的板带材;2、可轧出尺寸精确、厚度均匀、平整度和表面光泽好的产品。
组织性能好和表面质量高的产品3、冷轧时轧制金属产生的显加工硬化4、冷轧能生产热轧不能轧出的薄板带或箔材三、轧制轧辊与轧件相互作用是,轧件被摩擦力拉入旋转的轧辊间,受到压缩发生塑性变形,是轧件具有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
四、冷轧压下制度冷轧压下制度主要包括总加工率的确定和道次加工率的分配。
五、道次加工率分配的基本要求冷轧总加工率确定后,应合理分配各道次加工率,在保证产品质量、设备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大加工率,提高生产效率。
六、加工率分配的原则1、第一道加工率较大,以充分利用金属塑性,往后随加工硬化程度增加,逐步减小。
2、保证轧件顺利咬入,不出现打滑现象。
3、应尽量使各道次加工率接近,对稳定工艺、调整辊型有利。
4、保证设备安全运转,防止超负荷,损坏轧机部件及电机。
生产中根据设备、工艺条件及产品要求,可适当调整道次加工率。
七、张力的概念张力通常指前后卷筒给带材的拉力或机架之间相互作用是带材承受的拉力。
八、张力在轧制过程中的作用1、能降低轧制压力,调整主电机负荷2、调整张力能控制带材厚度3、调整张力可控制板形4、防止带板跑偏,保持轧制稳定5、张力位增大卷重,提高轧制速度,实现轧制过程机械化以及计算机控制创造了有利条件。
九、张力的确定与调整确定张力的大小应考虑合金品种、轧制条件、产品尺寸与质量要求;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合金的屈服极限,以免发生断带、最小张力应保证带材卷紧卷齐。
十、前(卷取)、后(开卷)张力的大小确定1、后张大于前张力时,带材不易拉断,能防止跑偏,降低轧制力比较显著;但后张过大,增加主机负荷,使后滑增大,可能打滑,来料若卷松会造成擦伤。
2、前张大于后张时,降低主电机负荷,保证带材变形均匀,有利于控制板形。
铝合金铸造基础知识

5 、铝硅合金中其它元素的作用:
镁:可提高强度和屈服极限,提高了合金的切削加工性。 锌:锌在铝合金中能提高流动性,增加热脆性,降低耐蚀性,故应控制锌的含 量在规定范围中。 铁:铁以FeAl3、Fe2Al7和Al-Si- Fe的片状或针状组织存在于合金中,降低 机械性能,这种组织还会使合金的流动 性减低,热裂性增大,但由于铝合金对模具 的粘附作用十分强烈,当铁含量在 0.6%以下时尤为强烈。当超过0.6%后,粘模现 象便大为减轻,故含铁量一般应控制在0.6~1%范围内对压铸是有好处的,但最高 不能超过1.5%。 锰:锰在铝合金中能减少铁的有害影响,能使铝合金中由铁形成的片状或针状 组织变为细密的晶体组织,故一般铝合金允许有0.5%以下的锰存在。含锰量过高时, 会引起偏析。 镍:镍在铝合金中能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降低耐蚀性。镍与铁的作用一样, 能减少合金对模具的熔蚀,同时又能中和铁的有害影响,提高合金的焊接性能。 钛:能显著细化铝合金的晶粒组织,提高合金的机械性能,降低合的热裂倾向。
三.铸造基本知识
1、定义:铸造就是液态金属的一种成型方式。 2、铸造的分类: 铸造的种类较多,有传统的砂型铸造、重力铸造、熔模铸造、高压铸造、低压铸造、 消失模具铸造、离心铸造、陶瓷型铸造、连续铸造等。 3、我厂采用的铸造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⑴、金属型铸造(重力铸造) 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它是将液体金属浇入金属铸型,在重力的作用下结晶凝固 以获得铸件的一种铸造方法。凝固顺序是自下而上的。 ⑵、高压铸造 压力铸造是将液态或半液态金属, 在高压作用下, 以高的速度填充压铸模的型腔, 并在压力下快速凝固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压铸时常用压力是从几兆帕至几十兆帕 (即几十到几百个大气压) , 填充初始速度在 0.5~70m/s 范围内。因此, 高压和高速 是压铸法与其他铸造法的根本区别, 也是重要特征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铝的基本属性
⑹ 导热、导电性好 主要特点:
室温下电工铝的等体积电导率可达62%IACS,
若按单位质量导电能力计算, 其导电能力为铜
的一倍。热导率 (0~100℃) 为 22.609 W/(m•K)。
电阻率 (20℃) 为 26.7nΩ•m,电阻温度系数为 0.1(nΩ•m)•K-1。
铝的基本属性
据说在一次宴会上, 法国皇帝拿破仑第三独自 用铝制的刀叉,而其他人 都用银制的餐具。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 1886年美国豪尔 (C. M. Hall) 和法国海朗特 (D. L. Herouh) 分别独立地电解熔融的铝矾土和冰 晶石的混合物 制得了金属铝, 奠定了今天大 规模生产铝的 基础。
铝的历史与发展
⑹ 导热、导电性好 主要应用领域举例:
电线、母线接头、炊具、热交换器、汽车散
热器、电子原件等。
铝的基本属性
⑺ 无低温脆性 主要特点: 铝在摄氏零度以下,随着温度的降低,强度 和塑性不仅不会降低,反而提高。
铝的基本属性
⑺ 无低温脆性 主要应用领域举例: 冷藏库、冷冻库、南极雪上车辆、液氧、液 氮、液氢等的生产装置。
图2-1
铝的纯度与强度的关系
铝的基本属性
纯铝的力学性能
图2-2 铝的纯度与硬度的关系
铝的基本属性
铝的基本特性与主要应用领域 ⑴ 熔点低 熔点与纯度有关,99.996% 的铝其熔点为 660.37℃ , 99. 97 %的铝为659.8℃,因此熔炼、 铸造、加工比较容易。
铝的基本属性
⑵ 密度小 主要特点: 铝的密度与温度和纯度有关, 室温下纯度 为99.996%铝的密度为 2698.9 kg/m3,而纯度为 99.75%铝的2703kg/m3,约为铁的密度的35%, 可制造轻结构,有“会飞金属”之称。
(明矾)衍生而来的。1746 年德国科学家
波特(J.H.Pott)首先用明矾制得氧化铝。
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 1825年丹麦电化学家奥斯忒(H. C. Oersted)用钾汞剂还原无水氯化铝,首次获得 几毫克金属铝。1827年德国科学家沃勒(F. Wohler)用钾还原氧化铝得到少量金属铝。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基本属性
⑵ 密度小 主要应用领域举例: 用于制造飞机、 太空飞行器、轨道车
辆、桥梁、船舶、汽
车、高层建筑结构和质量轻的容器等。
铝的基本属性
⑶ 可强化 主要特点: 纯铝强度不高,不如钢铁。冷加工硬化能使
强度提高一倍以上,但塑性变低。
铝的基本属性
⑶ 可强化 主要特点: 纯铝可通过添加镁、锌、铜、锰、硅、锂、
的精密零件。
铝的基本属性
⑸ 抗腐蚀、耐气候性好 主要特点:
铝表面上极易生成致密而牢固的氧化铝(Al203)
薄膜,而且一被破坏后会立即生成,保护铝不被
腐蚀。这层保护膜只有在卤素离子或碱离子的激
烈作用下才会遭到破坏。
铝的基本属性
⑸ 抗腐蚀、耐气候性好 主要特点:
因此,铝可在大气、普通水,多数酸和有机
铝加工基础知识
——变形铝合金基础理论
变形铝合金基础理论
一、铝的历史与发展
二、铝的基本属性
三、铝合金的牌号、状态和分类
变形铝合金基础理论 一、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
铝(Aluminium )
是在1825首次问世
的,距今仅183年。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
Aluminum一词是从古罗马语Alumen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
1857年, 法国第一个大规模生产了1.7吨 铝。但由于当时铝的冶炼技术复杂和所采用的 技术成本高, 所以生产的发展很缓慢。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 问世之初,铝十分珍贵,其价格昂贵,等 同于黄金,主要是用于生产一些铝制头盔、餐 具及玩具等贵族用品。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
铝的基本属性
⑽ 有吸音性
主要特点: 铝对声音是非传播体,有吸收声波的性能。
铝的基本属性
⑽ 有吸音性
主要应用领域举例: 配制阻尼合金、室内装饰天棚板、高架公路、 高速铁路的隔音网等。
我国高铁—京津线两侧的隔音墙即采用5754
合金制造。
铝的基本属性
⑾ 耐核辐射 主要特点: 铝对高能中子来说,具有与其他金属相同程 度的中子吸收截面,对低能范围内的中子,其吸
铝的发展
1888年,用拜耳法由铝矾土矿生产氧化铝的技术问世,铝的生
产成本开始大幅下降。
同年美国匹兹保建立第一 家电解铝厂,随后瑞士、
英国相继建立了铝冶炼厂,
铝生产进人一个新阶段。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发展 美国第一个有意义的铝产品是1876年用铸件和铝
管材制成的工业经纬仪;
1884年在建筑方面,用2.8公斤铝铸件制作了华盛 顿纪念塔的塔尖; 1889年美国用铝制造了第一个铝壶,并很快开始 用铝制造炊具。
1600万t,再生铝消费量达到450万t。铝工业的
生产规模和生产技术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发展
2010年世界原铝产量4042万吨,中国原铝产量1613万吨,我国原铝产量 占全世界原铝产量的40%。
变形铝合金基础理论 二、铝的基本属性
铝的基本属性
储量
铝是地球上储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在地壳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发展 1910 年世界的铝产量增加到 44400吨。已 开始大规模生产铝箔和其他新产品,如铝软管、 铝家具、铝门窗和幕墙,同时铝制炊具及家用 铝箔等各种新产品也相继出现,使铝的普及化 程度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发展
1956年世界铝产量超过铜,居有色金属首位。
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世界原铝产量已超过
铝的基本属性
常用合金的典型用途
3004 全铝易拉罐罐身,要求有比3003合金更
高强度的零部件,化工产品生产与贮存装置,
薄板加工件,建筑加工件,建筑工具,各种灯
具零部件 。
铝的基本属性
常用合金的典型用途
3105 房间隔断、档板、活动房板、檐槽和落
水管,薄板成形加工件,瓶盖、瓶塞等。
3A21 飞机油箱、油路导管、铆钉线材等;建
铝的基本属性
⑻ 反射性强 主要特点: 铝的抛光表面对白光的反射率可达80%以上, 纯度越高,反射率越高,高纯铝经点解抛光后, 反射率可达94% (银为92%)。
铝的基本属性
⑻ 反射性强 主要特点: 同时,铝对红外线、紫外线、电磁波、热辐 射等都有良好的反射性能。
铝的基本属性
⑻ 反射性强 主要应用领域举例:
铝的基本属性
常用合金的典型用途
1050 食品、化学和酿造工业用挤压盘管,各
种软管,烟花粉。
1060 要求抗蚀性与成形性均高的场合,但对
强度要求不高,化工设备是其典型用途。
铝的基本属性
常用合金的典型用途
1100 用于加工需要有良好的成形性和高的抗
蚀性但不要求有高强度的零件部件,例如化工
产品、食品工业装置与贮存容器、薄板加工件
铝的历史
1854年,法国化学家德维尔(S. C. Deville) 把 铝矾土、 木炭、 食盐混合, 通人氯气后加热得到 NaCl和AlCl3 复盐,再将此复盐与过量的钠熔融,得到
了金属铝。
铝的历史与发展
铝的历史 1855年,法国巴黎博览会上,首次展出了 一小块铝棒,标签上写到:“来自粘土的白 银”,并将它放在最珍贵的珠宝旁边,引起了 世人的关注。
收截面小,仅次于铍、镁、锆等金属。铝耐核辐
射的最大优点是对照射生成的感应放射能衰减很
快。
铝的基本属性
⑾ 耐核辐射 主要应用领域举例: 防核辐射材料。
铝的基本属性
⑿ 美观 主要特点:
铝及其合金由于反射能力强,表面呈银白色
光泽。经机加工后就可达到很高的光洁度和光亮
度。如果经阳极氧化和着色,不仅可以提高抗蚀
、深拉或旋压凹形器皿、焊接零部件、热交换
器、印刷板、铭牌、反光器具。
铝的基本属性
常用合金的典型用途
3003 用于加工需要有良好的成形性能、高的
抗蚀性可焊性好的零件部件,或既要求有这些
性能又需要有比1XXX系合金强度高的工作,
如厨具、食物和化工产品处理与贮存装置,运 输液体产品的槽、罐,以薄板加工的各种压力 容器与管道。
物中使用。采用缓蚀剂,也可耐弱碱液腐蚀。
选用适宜的合金,在工业地区、海岸地区使
用,可保持优良的耐久性。
铝的基本属性
⑸ 抗腐蚀 主要应用领域举例: 门板、车辆、船 舶外部覆盖材料、厨 房器具、化学装置、屋顶瓦板、电动洗衣机、海
水淡化、化工石油、材料、化学物品的包装等。
铝的基本属性
⑹ 导热、导电性好 主要特点: 铝的导热、导电性仅次于金、银和铜,约为 钢铁的三到四倍。
小五金等。
铝的基本属性
⑷ 塑性好,易加工 主要特点: 铝可用任何一种铸造方法铸造。由于塑性好, 可轧成薄板和箔,拉成管材和细丝,挤成各种型 材,锻造成各种零件,适宜各种冷热塑性成形。 可高速进行车、铣、镗、刨等机械加工。
铝的基本属性
⑷ 塑性好,易加工 主要应用领域举例: 用于受力结构件框架,
一般用品及各种容器、光学仪器及其他形状复杂
铝的基本属性
纯铝的物理性能
3、热学性能
熔点
熔点对纯度敏感。常压下纯度为99.996%铝
的熔点为660.37℃。 不同纯度铝的熔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