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技术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技术

环境保护技术

环境保护技术引言: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为了保护我们的环境,各行各业都需要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个重要的环境保护技术,包括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等。

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水污染治理水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为了保护水资源,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水污染治理技术。

其中,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可以将水中的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物质。

此外,膜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水污染治理技术,通过过滤、透析等过程,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溶解物和微生物。

此外,化学沉淀、氧化还原等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水污染治理过程中。

二、大气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是当今社会面临的另一大挑战。

为了减少大气污染,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技术。

其中,燃煤洗选技术被用于降低煤炭燃烧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排放。

此外,氮氧化物还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减少汽车尾气中氮氧化物排放的方法。

此外,颗粒物控制技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光催化技术等也被广泛应用于大气污染防治中。

三、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我们需要采用一系列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其中,焚烧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技术,通过高温燃烧,可以将固体废物转化为无害的废气和灰渣。

此外,填埋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通过将固体废物埋入地下,可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回收利用技术、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等也是固体废物处理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小结: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通过采用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

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处理等都是重要的环境保护技术。

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我们可以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1. 美国环保局. (2015). 水污染治理技术. 环保杂志, 25(3), 56-68.2. 中国环境保护部. (2016).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探索. 环境保护科学, 36(2), 89-102.3. 世界银行. (2017).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技术研究.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15(4), 123-136.。

环境保护技术

环境保护技术

环境保护技术随着现代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显著,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为了保障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

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探索环保技术,希望能够有效地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环保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减少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对环境的破坏,并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环保技术可以分为多个领域,例如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土壤修复、垃圾处理、环境监测等。

以下将分别对这些领域的环保技术进行讨论。

大气污染治理是环保技术的一大重点领域。

空气质量差会导致人体健康受到影响,长期遭受空气污染还会引发肺癌等危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环保技术中发展了多种技术手段,例如电除尘器、湿式脱硫、烟气脱硝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对于治理大气污染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水资源管理也是环保技术中的重要领域。

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同时,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环保技术中涌现了海水淡化、污水处理、节水技术等多个方向。

例如,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去除,使其变成可以再次利用的清洁水源。

而节水技术则可以使农业、工业和家庭在使用水资源时更加科学、节约。

土壤修复是环保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随着化学工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地逐渐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如果不能及时修复,就会对农业、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环保技术中发展了多项技术手段来修复土地,例如有机物污染土地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地化学修复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恢复土地生态系统,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垃圾处理也是环保技术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垃圾数量也越来越多。

如果将垃圾随意倾倒,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

因此,对垃圾的分类和处理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

环保技术中发展了多种垃圾处理方式,例如焚烧、填埋、生物处理等。

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与方法

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与方法

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与方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而生态环境保护也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一个热门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拥有了许多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与方法。

一、清洁能源技术随着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已经成为了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先锋。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一大批企业和政府开始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并开展相关工作。

在我国,太阳能光伏电站、水电站和风电站的建设也在不断推进。

二、新型垃圾处理技术目前,垃圾处理已经成为了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新型垃圾处理技术应运而生,如:生物处理技术、焚烧处理技术、当代垃圾填埋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还可以将垃圾加工成再生利用的资源。

三、水处理技术水是生命之源,对水的保护和治理对于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目前,水处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植物净水法、超滤技术、反渗透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污染物,达到将污水变成清水的目的。

同时,这些技术也可以将处理后的水提供给城市供水系统和农业灌溉系统。

四、智能城市技术智能城市技术是指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使城市的各个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协同运作,从而达到更有效的城市管理和资源利用。

这项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城市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并使城市环境更加清洁、健康。

五、生态旅游等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在保护地质、空气、水、动植物等生态资源的同时,生态旅游也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少的收益。

此外,开发生态农业、生态渔业、生态林业等生态产业也可以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带来双重效益。

六、个人环保行为贯彻人人有责,个人环保行为贯彻也是生态环境保护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进行垃圾分类、减少浪费、推广骑行、使用环保袋等行为都是我们可以做的环保方案。

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随着全球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挑战。

为了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在环境保护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以期为未来的环保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清洁能源技术的创新清洁能源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减少对传统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

太阳能和风能是两种常见的清洁能源,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和不断创新。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的效率不断提高,可以更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同时新型的风力发电机可以在不同的地形条件下发电,解决了以往在资源分布方面的限制。

二、可持续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活动对环境影响巨大,包括土地退化、水源污染和化学农药残留等问题。

为了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创新技术应用广泛。

例如,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利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可以实现对农田的监测和管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有机农业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它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提高了作物品质。

三、循环经济的推动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即“采用-生产-消费-丢弃”,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循环经济成为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循环经济通过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利用。

例如,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技术可以将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再生利用,从而减少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生物质能源的利用也是循环经济的一种重要形式,可以将农业废弃物和农作物残渣转化为能源,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四、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通过创新技术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改善。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排放和拥堵;智能建筑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改善;智慧垃圾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垃圾的分类和回收利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

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在当今世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关注和解决的焦点。

为了应对环保问题,许多企业和科技机构也加强了技术创新,发展出了许多新的环境保护技术。

本文将讨论生态环境保护的创新技术及其应用。

一、垃圾分类技术垃圾分类是生态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垃圾分类技术也不断创新和更新。

比如,在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上,近年来推广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投放箱,能够智能识别垃圾种类,将垃圾分门别类,能很好地解决社区垃圾分类不规范、分类员缺乏等问题。

二、节能环保技术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因此节能环保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

近年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研究和开发长寿命、高效节能产品也逐渐普及。

三、智能监测技术为提高生态环境的监测和管理能力,智能监测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水污染监测方面,国内有一种智能监测系统,能通过智能传感器实时检测水质信息,对管道内的水进行动态监测,可以有效地提高水质控制的准确性。

四、生态农业技术随着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生态农业技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新型生态农业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而且保护了生态环境。

例如,有一种种植技术——“垂直种植”就能很好地解决农田的占地问题,大大提高了耕地的利用率。

五、生态保护技术在生态保护方面,人工岛技术、湿地建设技术等成为了热门。

在我国,有一种名为“澄海龙虾”的湿地建设技术,利用植物净化和生物降解来净化水质,使水质变清变绿,不仅降低了有机物和营养物的含量,也保护了湖泊自然生态。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保护一直是人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技术与创新的推动下,各行各业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一系列生态环保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从细节上保护生态环境,不断提高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和人类生活质量。

同时,环境保护也需要大众的掌握和参与,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从小事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垃圾分类、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的方面做好自己的贡献。

环境保护新技术

环境保护新技术

环境保护新技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科技不断创新,新技术层出不穷。

本文将介绍几种环境保护新技术,并分析其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一、可再生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是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突破之一。

传统能源主要依赖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而这些资源的开采和使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作为能源来源,它们不仅清洁、无污染,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也大大减少。

随着技术的进步,可再生能源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能源消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智能环保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环保设备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

这些设备通过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实时监测环境指标,并能够自动控制和调节环境。

比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根据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自动调节空调、照明等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垃圾桶能够自动进行垃圾分类和压缩,减少垃圾的体积。

这些智能环保设备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环境保护的效率,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三、绿色交通技术交通运输是目前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

为了改善交通污染问题,绿色交通技术应运而生。

电动车是绿色交通技术的代表,它们不使用燃油,减少了尾气排放。

此外,智能交通系统、共享单车等也成为绿色交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优化交通流量、减少交通堵塞,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绿色交通技术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还能够减少交通事故和能源消耗。

四、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有效利用为核心的经济模式。

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是资源的一次性使用和处理,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而循环经济技术通过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和再生,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最大化价值。

例如,废物处理技术可以将垃圾转化为能源或者再生资源;水处理技术可以将废水处理后再利用。

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措施

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和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议题之一,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生态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生存带来威胁。

为此,各国政府和社会组织都在积极探索和实施各种技术和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

一、技术类1.节能减排技术人类活动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节能减排技术成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使用高效节能设备和技术,减少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

2.废弃物处理技术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生活和工业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需要得到有效的处理。

传统的填埋和焚烧处理方法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而采用新的废弃物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等,可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并且对环境的影响更小。

3.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是解决工业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采用生物处理、物理化学处理和反渗透等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减少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利用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4.清洁能源技术传统的化石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而清洁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则可以有效地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开发和利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空气污染等环境问题。

二、措施类1.政策法规政府的政策法规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规章和标准,对环境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管,提高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从而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2.教育和宣传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而教育和宣传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教育和宣传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和生态保护的意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促进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环境保护技术与应用指南

环境保护技术与应用指南

环境保护技术与应用指南第1章引言 (4)1.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1.2 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4)第2章环境污染与治理技术 (4)2.1 水污染治理技术 (4)2.1.1 物理治理技术 (5)2.1.2 化学治理技术 (5)2.1.3 生物治理技术 (5)2.2 大气污染治理技术 (5)2.2.1 除尘技术 (5)2.2.2 脱硫技术 (5)2.2.3 脱硝技术 (5)2.2.4 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技术 (5)2.3 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5)2.3.1 物理修复技术 (6)2.3.2 化学修复技术 (6)2.3.3 生物修复技术 (6)第3章节能减排技术 (6)3.1 工业节能技术 (6)3.1.1 高效节能电机技术 (6)3.1.2 余热余压利用技术 (6)3.1.3 工业过程优化技术 (6)3.2 建筑节能技术 (6)3.2.1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6)3.2.2 建筑能源管理系统 (6)3.2.3 绿色建筑技术 (7)3.3 交通运输节能技术 (7)3.3.1 新能源汽车技术 (7)3.3.2 交通运输组织优化技术 (7)3.3.3 节能驾驶技术 (7)3.3.4 车辆轻量化技术 (7)3.3.5 轨道交通技术 (7)第4章清洁能源技术 (7)4.1 太阳能技术 (7)4.1.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 (7)4.1.2 薄膜太阳能电池 (7)4.1.3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 (8)4.2 风能技术 (8)4.2.1 恒速风力发电技术 (8)4.2.2 变速风力发电技术 (8)4.2.3 海上风力发电技术 (8)4.3.1 生物质燃料制备技术 (8)4.3.2 生物质发电技术 (8)4.3.3 生物质热利用技术 (8)4.3.4 生物质化学利用技术 (8)第5章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9)5.1 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9)5.1.1 预处理技术 (9)5.1.2 分选技术 (9)5.1.3 处理技术 (9)5.2 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 (9)5.2.1 材料回收技术 (9)5.2.2 能源化利用技术 (9)5.2.3 土壤改良剂制备技术 (9)5.3 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技术 (9)5.3.1 稳定化/固化技术 (10)5.3.2 安全填埋技术 (10)5.3.3 焚烧技术 (10)5.3.4 化学处理技术 (10)5.3.5 生物处理技术 (10)第6章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 (10)6.1 噪声控制技术 (10)6.1.1 噪声源识别与评估 (10)6.1.2 吸声技术 (10)6.1.3 隔声技术 (10)6.1.4 减振降噪技术 (10)6.1.5 声屏障技术 (11)6.2 振动控制技术 (11)6.2.1 振动源识别与评估 (11)6.2.2 阻尼减振技术 (11)6.2.3 隔振技术 (11)6.2.4 振动隔离与支撑技术 (11)6.3 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 (11)6.3.1 噪声监测技术 (11)6.3.2 振动监测技术 (11)6.3.3 远程监测与自动监测技术 (11)第7章生态修复技术 (11)7.1 水土保持技术 (11)7.1.1 工程措施 (12)7.1.2 生物措施 (12)7.1.3 农业技术措施 (12)7.2 沙漠化治理技术 (12)7.2.1 生物措施 (12)7.2.2 工程措施 (12)7.3 湿地保护与恢复技术 (13)7.3.1 湿地生态系统监测 (13)7.3.2 湿地植被恢复 (13)7.3.3 湿地水文条件改善 (13)第8章环境监测与评价技术 (13)8.1 环境监测技术 (13)8.1.1 大气环境监测技术 (13)8.1.2 水环境监测技术 (13)8.1.3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 (14)8.1.4 噪声与振动监测技术 (14)8.2 环境评价技术 (14)8.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 (14)8.2.2 环境风险评估技术 (14)8.2.3 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 (14)8.3 环境风险评价与管理 (14)8.3.1 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 (14)8.3.2 环境风险预测与预警 (14)8.3.3 环境风险管理 (15)第9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 (15)9.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15)9.1.1 法律法规层级结构 (15)9.1.2 主要法律法规 (15)9.1.3 法律法规体系特点 (15)9.2 环境保护政策分析 (15)9.2.1 政策类型与特点 (16)9.2.2 政策发展趋势 (16)9.2.3 政策实施效果 (16)9.3 环境保护执法与监管 (16)9.3.1 执法体制与机制 (16)9.3.2 执法手段与措施 (16)9.3.3 监管现状与改进 (16)第10章环境保护技术与产业发展 (17)10.1 环保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7)10.1.1 产业现状 (17)10.1.2 产业趋势 (17)10.2 环保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 (17)10.2.1 技术创新方向 (17)10.2.2 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关系 (17)10.3 环保产业政策与市场分析 (17)10.3.1 政策环境 (17)10.3.2 市场分析 (17)第1章引言1.1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是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生量最高的国家
2。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危害
3。有害物质的越境转移
五、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主要来自陆源性污染物的派排入, 海上生产活动如采油和航运,以及直接向海洋倾 泻的废弃物。对海洋影响最大的污染物是石油、 有机营养盐类及各种重金属等。 六、酸雨蔓延:PH值低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
降水,统称为酸雨
全球的十大环境问题
气候变暖、臭氧层被破坏、大气污 染、海洋污染、废物污染、酸雨蔓 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淡水 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损失
第一节 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一、全球气候变暖
温室效应的实质
大气中天然存在的气体、水蒸气及其他吸 收红外线的气体,阻挡了地球红外线辐射热 的散发,起到了保温的效果,这就是温室效 应。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co2。其他的还 有水蒸气、甲烷、氧化亚氮、臭氧、氯氟烷 烃等。
三、大气的环境污染
大气的污染主要是各种气态物质和颗粒状的物 质,以及各种有害物质在阳光和其他物质的作 用下而发生的化学反应所形成的污染物。大气 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及 石油和煤碳燃烧时产生的废气;还有各种固态 颗粒形成的污染。
四、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1。有毒有害废物的产生:美国是世界上危险废物
环境保护技术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
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天然因素有阳 光、水、大气、海洋、矿藏、森林、草原、野生 生物等;自然因素有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 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从自然界不断取得资源的同 时,对环境造成了特别大的污染。
11. 环境污染向农村蔓延
二、造成我国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
1. 人口压力 2. 工业化的压力 3. 市场的压力
三、环境保护技术
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控制酸雨的形成
3、保护臭氧
4、防止有毒、有害及危险物的排放
第四节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和物理基础,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 本国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在 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以城市为中心的 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急剧向农村蔓延, 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我国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搞好环 境保护,刻不容缓!!!!
2. 自然灾害影响
我国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洪水、季风、赤潮、沙 尘暴和地质灾害 3. 森林资源短缺
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为13 .92%,我国人均占有耕 地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7.2%,居世界119
位。人均占有森林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动了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
四、土地沙漠化严重
第三节 我国的环境状况
一、我国环境现状的分析 1. 水土流失严重 我国人均耕地仅为世界水平的43%。水土流失 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8.2%,每年流失的土壤 至少在5×109t。解放后四十年来,因水土流 失减少的耕地达4000多万亩,造成的经济损 失
每年约100亿元,特别是我国的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面积更是高达90%,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 的。
第二节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
一、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1. 物种的多样性
地球物种保守的估计是1300—1400万种, 现在已知的约有200万种。在世界上,亚马逊平 原和扎伊尔盆地被认为是物种最丰富的地区。 其余物种生长在拉丁美洲森林、亚洲森林、非 洲森林等。
2. 物种损失极其原因 地球的演变
人为活动的破坏(最主要原因)
现在,世界森林的面积已不到陆地面积的1/3, 而全球平均每分钟就有40公顷的森林被破坏。目 前地球上的热带雨林面积共约9×106km2,其中拉 丁美洲占58%,非洲占19%,东南亚和大洋州占
23%。目前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森林锐减速度 最快,其次是南美洲,非洲的森林则略有增加。
三、淡水资源缺乏
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 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40多个。全球水污染严 重,很多著名的大江大河变成了臭水沟,并且由 于引水灌溉,很多内陆河断流。很多鱼类灭绝, 人畜饮用了含有病菌的水,引发诸如痢疾、腹泻、 伤寒、霍乱等传染疾病。
一、可持续发展
政策与环境 人口问题 发展减污技术 环境教育 国土整治 城市污染治理 农村污染治理

二、环境保护技术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技术 酸雨控制技术 臭氧层保护技术 有毒有害及危险废物的防止技术

(1)森林的破坏:热带森林的面积只占地球表面 的6%,但养育的生物物种却占物种总数的 50%~90%。
(2)湿地的破坏:世界沼泽地已损失25%~50。
(3)岛屿的破坏:岛屿是很多脆弱生命的栖地。
(4)狂捕滥杀及环境污染
二、森林的锐减与破坏
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护生物、 防风固土、净化空气、维持生态平衡等多种功能。
温室效应的影响
温室效应将使整个地球的温度上升,导致气候 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地球生态的一系列变化。 二、臭氧层被破坏极其危害
臭氧层的作用: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 另外它也是一种温室效应气体,对调节地球气温 具有很大的作用。臭氧层一旦遭到破坏,过量的 紫外线被人体和其他生物的细胞吸收后,会引起 各种眼病和皮肤病。对臭氧层造成破坏的气体主 要是氯氟烷烃、甲烷、氧化亚氮等。
4. 草原退化加剧
我国是草地资源大国,约占国土面积的40%, 但人均草地面积约为世界人均草地面积的50%。 目前90%的草地已经或正在退化。
5. 沙漠化速度加快
我国沙漠化的土地占国土面积的15.5%,近4亿
人口生活在荒漠化或受其影响的地区。
6. 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我国是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7. 地下水位下降,湖泊面积缩小。 8. 水体污染严重 9.大气污染加剧 10. 废渣存放量过大,垃圾包围城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