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循环系统
成人专升本临床医学组织胚胎学习题三

目录第10章循环系统 (2)第11章皮肤 (8)第12章免疫系统 (13)第13章内分泌系统 (20)第14章消化管 (27)第10章循环系统复习题一、判断题1、中动脉管壁的中膜是由40~70层平滑肌组成。
2、大动脉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的弹性纤维,故称之弹性动脉。
3、蒲肯野纤维由特化的心肌纤维构成,主要位于心内膜下层。
4、动脉和静脉壁内的营养血管分布于内膜、膜、外膜三层内。
5、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窗孔,内皮细胞基底部有不连续的基膜。
6、从微动脉到小静脉之间的微细血管的血循环,称谓微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7、有孔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肺、各种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
8、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质中含有许多吞饮小泡,内皮细胞间连接紧密,基膜完整,主要分布于胃肠黏膜、内分泌腺等。
9、内皮细胞是毛细血管中具有分化能力的细胞,在血管生长和再生时可分化为平滑肌纤维和成纤维细胞。
10、与相应的动脉相比,静脉管壁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分界不明。
11、血窦是毛细血管的一种,主要分布于肝、脾、骨髓、肌肉组织等。
13、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分泌某些调节因子和物质转换等重要生理功能。
*14、体内所有血管的内皮细胞都是扁平的。
*15、心脏传导系统位于心内膜下层,是由特殊的心肌纤维构成的。
二、单选题1、下列关于大动脉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管径粗 B.管壁厚C.有大量弹性结构D.内弹性膜和外弹性膜明显E.中膜的弹性膜最发达2、血窦不存在于A.肝脏 B.脾脏 C.骨髓D.脑 E.肾上腺3、中动脉的结构特点是A.内膜较厚 B.内外弹性膜不明显C.中膜的弹性结构发达D.中膜的环形平滑机发达E.三层膜分界不明显4、与大动脉相比,大静脉的特点是A.三层膜分界明显B.中膜中弹性结构发达C.中膜中平滑机发达D.外膜厚并有纵形平滑肌束E.内膜较厚5、心脏窦房结位于A.左心房的心外膜 B.右心房的心外膜.C.左心室的心外膜 D右心室的心外膜E.左心室的心内膜6、以下关于毛细血管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连续性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间有紧密连接B.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基膜均有孔C.窦状毛细血管的基膜不完整D.窦状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上有孔E.血窦内皮细胞之间有间隙7、下列关于血窦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A.管腔大而不规则B.内皮细胞之间有间隙C.内皮细胞上有孔D.有一层环形平滑肌E.分布于肝脏、脾脏、骨髓等部位。
第10章 中央空调系统简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图10-4 集中式空调系统的 空调机房示意图
集中式系统的室内负荷,全部由经过处理的空气来负担,因此也称为 全空气系统,其特点是风道截面积大,占用建筑空间多。 集中式系统由空气处理设备、送风设施、回风设施、排风设施、新 风设施以及调节控制系统组成。 集中式系统的空气处理设备可以是独立式空调机,也可以是需要冷 、热源的组合式空调机组。 送风设施包括风机出口处的消声静压箱、风量调节阀、送风干管和 支管、风管出口处的空气分布器(如侧送风口、散流器)等,当 风管向多个房间送风时,在过墙处还应设防火阀。 回风设施可在空调房间与机房的隔墙上开设百叶式回风窗,利用机 房的负压回风,或者通过回风管与机房相联接采集回风,多个房间 共用回风管时,其过墙处也应设防火阀。 空调房间一般要保持不大于50Pa的正压,若门窗密封性稍差时,可利 用缝隙渗漏排风,当密封性良好时,可设排风扇排风或用排风管向 室外集中排风。 图10-5 a、b是集中式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10-1 是集中式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示意图。
4. 水系统
水系统有冷(热)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和冷凝水排放系统。 (1)冷(热)水系统 冷(热)水系统:将冷水机组的蒸发器(或热水器)、非独立式空调器 的换热盘管、冷(热)水泵等用冷(热)水供、回水管连接成封闭的 冷(热)媒水循环系统。在水系统的最高位臵应设臵膨胀水箱,以 适应水温变化引起的水体积变化,也便于给系统补充水。 冷(热)水系统有多种分类方式,对任一空调末端装臵——非独立 式空调设备而言,只设一根供水管和一根回水管的,称为双管制 系统,一般建筑物多采用双管制系统;设二根供水管和二根回水 管的,称为四管制系统,四管制系统的换热器有冷、热水两组盘 管,适用于舒适性要求很高的建筑物; 水循环管路中,无开口的系统称为闭式系统,末端水管与大气相通 的称为开式系统,两者相比较,闭式系统耐腐性好,水泵所需扬 程小、能耗小,因此应用广泛。
工程热力学 第十章 制冷循环

制冷剂其他性质
❖对环境友善 ❖安全无毒 ❖ 溶油性好,化学稳定性好
36
制冷剂种类
(1)无机化合物:氨R717、水R718、二氧 化碳R744、二氧化硫R764等。
(2)氟里昂:氟里昂是饱和碳氢化合物(饱 和烃类)的卤族衍生物的总称,最常用的 有R12、R22、R14和R134a等。
(3)混合溶液: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制 冷剂按一定比例相互溶解而成的混合物。 主要有R502(R22和R115)、R407C (R32/R125/R134a)。
2-3 为过 热 蒸 气 在 冷 凝 器 中定压放热被冷凝的过程;
3-4 为饱 和 液 体 在 节 流 阀 中节流、降压、降温的过 程;
4-1 为湿 饱 和 蒸 气 在 蒸 发
器中定压吸热、汽化的过
程。
22
制冷系数
c
qo wnet
qo h1-h3 qk-qo h2-h1
T1 T4 T2 T1
20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用低沸点物质(大气压 下的沸点低于0℃)作为工 质(制冷剂),利用其在 定压下汽化和凝结时温度 不变的特性实现定温放热 和定温吸热,可以大大提 高制冷系数;制冷剂的汽 化潜热较大,因此制冷量 大。
21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
1-2 为从 蒸 发 器 中 出 来 的 蒸气在压缩机中被可逆绝 热压缩的过程;
(4)碳氢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制冷剂有甲烷、
乙烷、丙烷、乙烯、丙烯和异丁烷R600a
等。
37
课后思考题
❖压缩蒸气制冷循环采用节流阀来代替膨胀 机,压缩空气制冷循环是否也可以采用这 种方法?为什么?
❖对逆向卡诺循环而言,冷、热源温差越大, 制冷系数是越大还是越小?为什么?
主管护师资格考试-第十章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专业知识

2019专业知识-第十章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A11、有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法洛四联症E、肺动脉狭窄2、动脉导管未闭外科手术结扎的适宜年龄,以下哪种说法更确切A、1岁以内B、5~9岁C、1~6岁D、10岁后E、12岁3、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当肺动脉压力超过主动脉时出现的差异性发绀明显的是A、右上肢青紫B、左上肢青紫C、头面部青紫D、下肢青紫E、上半身青紫4、法洛四联症常见并发症是A、脑栓塞B、左心衰竭C、脑炎D、急性上呼吸道感染E、充血性心力衰竭5、法洛四联症不应出现的症状是A、蹲踞B、贫血C、突然晕厥D、杵状指E、活动耐力下降6、法洛四联症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呼吸困难B、活动耐力下降C、晕厥D、青紫E、蹲踞7、预防法洛四联症小儿缺氧发作,宜选用的药物是B、地高辛C、螺内酯D、普萘洛尔E、布洛芬8、脉压增大伴有周围血管征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房间隔缺损B、室间隔缺损C、动脉导管未闭D、肺动脉狭窄E、法洛四联症9、用药物可能治愈的先天性心脏病是A、法洛四联症B、动脉导管未闭C、肺动脉瓣狭窄D、室间隔缺损E、房间隔缺损10、采用吲哚美辛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最佳年龄段是A、新生儿期B、学龄期C、青春期D、幼儿期E、学龄前期11、法洛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位是因为A、心脑供血量增加B、缓解漏斗部痉挛C、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D、休息,缓解疲劳E、增加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12、动脉导管未闭的杂音特点是A、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Ⅱ~Ⅲ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B、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Ⅲ~Ⅳ级粗糙的全收缩期杂音C、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D、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闻及Ⅱ~Ⅲ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E、肺动脉瓣区可闻及响亮的喷射性全收缩期杂音二、A21、患儿,男,3岁,疲乏无力伴心前区不适2天,患儿一周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体检发现心脏扩大,心动过速,早搏,第一心音低钝。
10 循环系统(1)

器官:四大基本组织以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方式 组合形成各种器官。
系统:一些功能相关的器官则构成一个系统。 人体内的系统包括: 循环、免疫、内分泌、消化、呼吸、泌尿、生殖 等
器官
中空性器官
器官内有腔, 管壁分层
循环系统,消化管道,呼吸管道
实质性器官
器官内无腔, 分被膜、实质、间质
肝脏,脾脏,肾脏等
•心肌纤维间含丰富的CT,毛 细血管,神经,淋巴。
LM 心内膜与心肌膜
6
3. 心外膜
心外膜模式图
是心包膜脏层,为浆膜(间皮+CT)。含血 管、神经、脂肪组织。
4. 心瓣膜
房 室 瓣 光 镜 图
•部位:房室孔和动脉口 •结构:心内膜向腔内凸起形成薄片状结构。表面内
皮,内部为DCT。
•功能:阻止血液倒流。 •风心病:心瓣膜胶原f增生→瓣膜变形黏连。
二、动脉(Artery)
动脉
(4级)
大动脉:弹性纤维丰富 中动脉:平滑肌丰富 小动脉 微动脉
内皮C、基膜、CT、 平滑肌、弹性纤维。
•血管壁的一般结构:
•内皮
内膜 •内皮下层
•内弹性膜
中膜: 弹性膜 (大动脉), 平滑肌 (中动脉和小动脉)
外膜: LCT, 外弹性膜
2
内皮 内皮下层 内膜 内弹性膜
毛细血管网
1
(一)毛细血管的结构
毛细血管(胎儿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 (左:铺片;右:模式图,↑内皮细胞核)
•管壁由内皮C和基膜组成 。 (横切面:1个或2~3个内皮细胞围成)
•周细胞:血管内皮和基膜之间散在一种扁而有突起的 C,突起紧贴于内皮基底面,..。可能参与支持、调控 管径大小及C修复。
循环系统

分类
血管球等处
心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微循环
3. 窦状毛细血管(血窦) 结 构 • 管腔较大且不规则
• 内皮细胞间隙较大,血细胞或大分子 物质可通过细胞间隙出入血液
• 分布于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
耶纤维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 四类动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 毛细血管的一般结构,三类毛细血管的
结构和功能特点
图 1 心 室 壁 模 式 图
图2 心内膜模式图
图3 心内膜与心肌膜光镜图
图4 心肌膜光镜图
图5 心外膜模式图
图6 心瓣膜模式图
图7 房室瓣光镜图
图 8 心 脏 传 导 系 统 模 式 图
2. 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中间微动脉
心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微循环
3. 真毛细血管:中间微动脉分支形成的 相互吻合的毛细血管网,即通称的毛 细血管
4. 直捷通路:中间微动脉与微静脉直接 相通、距离最短的毛细血管
5. 动静脉吻合:微动脉发出的、直接与 微静脉相通的血管
6. 微静脉
本章重点
• 心壁的分层及各层的主要结构 • 心瓣膜的结构和功能 • 心房肌纤维的内分泌功能 • 心脏传导系统的构成,起搏细胞、普肯
图9 普肯耶纤维光镜图
图 10 大 动 脉 模 式 图
图11 大动脉(局部横切面) 1内膜(含内皮与很薄的内皮下层) 2外膜(部分)
(
图 12
大 动 脉 弹 性 染 色 示 弹 性 膜
)
图13 中动脉模式图
图14 中动脉和中静脉光镜图(左:中动脉;右:中静脉)
图 ( 15
第9章 循环系统

第10章循环系统[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蒲肯野纤维位于A.心室的内皮下层B.心室的心内膜下层C.心房的心肌层浅部D.心肌层深部E.心房的心内膜下层2、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实际上是A.感觉上皮细胞B.特殊的心肌细胞C.特殊的神经细胞D.特殊的运动神经元E.神经胶质细胞3、随动脉管腔逐渐减少,管壁各层中变化最大的是A.内膜B.中膜C.内皮下层D.内弹性膜E.外膜4、弹性动脉是指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E.以上均不是5、大动脉管壁的主要结构特点是A.弹性膜和弹性软骨多B.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多C.弹性膜和弹性纤维多D.弹性膜和平滑肌纤维多E.弹性纤维多6、毛细血管的构成是A.内膜、中膜和外膜B.内皮、基膜和1~2层平滑肌C.内皮和基膜D.内皮、基膜和少量周细胞E.内皮和少量结绨组织7、有孔毛细血管存在于A.肌组织B.中枢神经系统C.肺D.胃肠粘膜E.肝8、周细胞主要分布在A.微动脉内皮外B.小动脉内皮与基膜间C.微静脉内皮外D.小静脉内皮与基膜间E.毛细血管内皮与基膜间9、大动脉中膜基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胶原蛋白B.弹性蛋白C.硫酸软骨素D.硫酸角质素E.肝素10、心脏窦房结位于A.左心房心外膜B.右心房心外膜深部C.右心房心内膜下层D.左心房心内膜下层E.左心房心外膜深部11、心血管系统各段管壁共有的成分A.内皮B.内弹性膜C.外弹性膜D.平滑肌E.间皮12、中动脉调节血流量的主要结构基础A.内弹性膜发达B.内弹性膜明显C.中膜弹性纤维发达D.中膜平滑肌发达E.外膜胶原纤维丰富13、以下哪一种器官或组织的毛细血管网较稀疏A.肾B.肺C.肝D.内分泌腺E.肌腱二、判断题1、分布在心脏腔面和外表面的上皮均为单层扁平上皮2、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均属心肌细胞3、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其管壁结构与毛细血管相似,但管径略粗;在有的部位,其内皮细胞间隙较大,通透性较大,有物质交换功能.4、毛细血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构成,细胞的基底面附着在基膜上。
ICD-10各章指导内容

ICD-10各章指导内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ICD-10各章指导内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ICD-10各章指导内容的全部内容。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A00-B99)一、概述分类轴心——疾病的病因特殊组合章——一般优先分类章一般传染/感染(主导词)——感染寄生虫感染(主导词)——侵染二、“某些”不包括:1、传染病病原体的携带者/可疑携带者例如:伤寒带菌者 Z22.02、非传染性病因的局部感染——分类于身体的各系统例如:前列腺感染 N41。
9(泌尿生殖系统)非感染性病因的腹泻和胃肠炎 K52。
9(消化系统)PS:若指明感染的病原体——一般分类于本章例如:梅毒性心肌感染 A52。
0+ I41。
0*3、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分类于O98PS:产科的破伤风、HIV(指明病原体) -—分类于本章4、围生期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分类于P35—P39PS:新生儿期的破伤风、先天性梅毒、淋球菌感染、HIV(指明病原体)—-分类于本章5、流感和其他急性呼吸道感染——分类于J00—J22三、编码规则没有指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是慢性者—- 按活动性/急性的情况分类另有说明者——按说明情况分类例如:肺结核按活动性肺结核编码四、其他有关分类的说明1、细菌性、原虫性、病毒性、其他特指的传染性病原体引起的腹泻/胃肠炎-—A00-A08其他传染性/未特指病因的腹泻/胃肠炎--A092、新生儿非感染性腹泻——P78。
3新生儿某种病原体的感染性腹泻——A00—B99 (指明病原体)3、结核病A15-A19A15-A16——分类轴心:实验室证实情况即:A15-—呼吸道结核,经细菌学和组织学验证A16——呼吸道结核,未经细菌学和组织学验证A19(粟粒性结核)-—分类轴心:急性和慢性(亚急性)例:粟粒性肺结核--没有急慢性修饰词则编码A19.9 错误根据编码原则,按急性编码,则编码到A19.0 正确4、幼儿急疹=第六病=猝发疹=exathema subitus B0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循环系统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血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心壁的组织结构,掌握毛细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分布和功能;熟悉大、中、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熟悉微循环的定义和基本组成成分;了解心脏传导系统的组成、心瓣膜的功能意义及静脉壁的结构特点。
二、试题部分(一)、填空题1.心血管系统包括、、和;而循环系统,除此之外,还包括。
2.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 )和( )组成。
3.在电镜下,根据内皮细胞和基膜的结构特点,可将毛细血管分为( )、( )和( )三种类型。
4.基膜完整的毛细血管是( )和( )。
5. 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中吞饮小泡最多,后者的作用是。
6.与动脉管壁相比,静脉壁的膜和膜较薄,膜较厚,有些静脉管腔内还可见,其作用是。
7.中动脉管壁的中膜富含,呈分布,故又称动脉。
8.大动脉的内皮下层,中膜有40~70层,故又称动脉。
9.与伴行动脉相比,静脉管壁,管腔,形状,三层分界。
10.组成心脏传导系统的心肌纤维有三种类型的细胞.( )、( )和( )。
(二)、单选题1.内皮外无基膜的毛细血管是()A.肌组织的毛细血管B.肝血窦C.胃肠粘膜的毛细血管D.脾血窦E.肾血管球2.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因素,哪项错误()A.内皮细胞的吞饮能力B.内皮细胞是否有小孔C.内皮细胞表面的微绒毛的多少D.基膜有无及厚薄E.细胞间隙的宽窄和有无特殊连接3.毛细血管易于进行物质交换的原因哪项错误()A.管壁薄B.分布广C.分支连成网,表面积大D.血流较动脉快E.与周围组织细胞相距较近4.关于有孔毛细血管的分布,哪项错误()A.胃肠粘膜B.甲状腺C.肌组织D.肾血管球E.甲状旁腺5.关于连续毛细血管的分布,哪项错误()A.肾血管球B.脑组织C.结缔组织D.心肌E.骨骼肌6.关于血窦的分布,哪项错误()A.肝B.脑垂体C.脾D.脑组织E.骨髓7.有孔毛细血管与连续毛细血管的主要区别是( )A.内皮细胞为连续的B.内皮细胞薄,有许多小孔C.胞质内含吞饮小泡D.基膜薄而连续E.内皮外周细胞少8.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可分为()A.内皮,内皮下层、内弹性膜B.内膜、中膜、外膜C.内膜、内膜下层、外膜D.内膜、内弹性膜E.内膜、中膜、外弹性膜9.关于中动脉中膜的组成成分不正确的是()A.平滑肌B.弹性纤维C.胶原纤维D.成纤维细胞E.基质10.中动脉调节血流量的结构特点主要是()A.内弹性膜发达B.中膜有多层环形平滑肌C.中膜含许多弹性纤维D.外弹性膜明显E.外膜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11.心血管系统各段管壁共有的成分是()A.内皮B.内弹性膜C.平滑肌D.周细胞E.外弹性膜12.哪种动脉使血流在血管中持续均匀地向前流动()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E.中间微动脉13.外膜中有较多纵行平滑肌束的血管是()A.中动脉B.大动脉C.小动脉D.大静脉E.中静脉14.心脏的传导系统是()A.交感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B.特化了的心肌纤维C.副交感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D.肽能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E.躯体神经纤维在心内的分支15.心脏发放起搏冲动的细胞是()A.移行细胞B.神经节细胞C.P细胞D.束细胞E.以上都不是16.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心脏的传导系统()A.窦房结B.房室结C.房室束D.心上神经E.房室束左右分支17.哪个部位的心肌细胞中含有分泌颗粒()A.心室肌B.心房肌C.P细胞D.束细胞E.移行细胞18.关于P细胞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A.分布在窦房结和房室结中B.细胞小,呈梭形或多边形C.糖原较少D.细胞器少E.含少量肌丝19.与动脉相比,静脉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三层膜分界明显B.血容量比动脉大C.管壁较簿,弹性较小D.血液回流主要靠管道内的压力差E.管壁结构差异较大20.周细胞存在于( )A.小动脉内皮与基膜间B.微动脉内皮和基膜间C.毛细血管内皮和基膜间D.毛细血管基膜外E.毛细淋巴管内皮和基膜间(三)、多选题1.关于毛细血管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A.是管径最细的血管,一般为6~8umB.主要由1~2层内皮细胞组成C.内皮细胞核长圆形,顺血管长轴排列D.毛细血管外有肌上皮细胞E.周细胞为基膜所包绕2.无毛细血管分布的组织是()A.骨骼肌B.软骨组织C.晶状体D.玻璃体E.角膜基质3.关于心外膜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被覆在心脏外面B.常含脂肪组织C.为浆膜D.含血管和神经E.是心包壁层4.与物质交换有关的毛细血管的结构是( )A.内皮细胞吞饮小泡B.相邻内皮细胞的细胞间隙和紧密连接C.内皮细胞孔D.外膜的厚薄E.细胞核的多少5.关于连续毛细血管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A.内皮细胞是连续性的B.胞质内含许多吞饮小泡C.基膜完整D.细胞间有紧密连接E.基膜不连续6.有孔毛细血管的特点是()A.基膜较薄,只有基板而无网板B.胞质薄,其上有许多小孔C.胞质内吞饮小泡少D.基膜完整E.所有有孔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的孔上都有隔膜封闭7.关于血窦的结构特点是()A.腔大壁薄而不规则B.内皮细胞间间隙小C.内皮细胞多有孔D.基膜多为不连续性E.内皮细胞有吞噬功能8.中动脉的主要结构特点是( )A.内外弹性膜明显B.中膜由40~70层弹性膜构成C.中膜由10~40层环形平滑肌组成D.外膜厚,有大量纵行平滑肌E.内皮下层较厚9.关于动脉内弹性膜的特征,正确的是()A.为内膜和中膜的分界B.在横切面上常呈曲折波纹状C.为胶原蛋白组成D.其上有许多小孔E.中动脉的内弹性膜较发达10.关于大动脉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A.内皮下层较薄B.内皮下层含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细胞C.中膜由大量弹性膜和一些平滑肌组成D.中膜含硫酸软骨素E.外膜厚、外弹性膜明显11.属于肌性动脉的是()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E.中间微动脉12.外周阻力血管指的是()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E.营养血管13.关于心肌膜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A.心房肌和心室肌相连续B.大致分为内纵、中环、外斜三层C.左心室心肌膜最厚D.肌束间有结缔组织E.毛细血管少14.蒲肯野纤维的结构特征是()A.比心肌纤维短而宽B.线粒体和糖原少C.肌丝较多D.有发达的闰盘E.能快速传导冲动15.大静脉的结构特征是()A.内膜较薄B.中膜不发达,有或无环形平滑肌C.外膜较厚,有纵行平滑肌束D.有瓣膜E.三层膜分界明显16.心脏的传导系统位于()A.内皮下层B.心内膜下层C.心肌膜D.心外膜深部E.心骨骼17.肾与丘脑下部-垂体存在两种血管格式,分别是()A.动脉-毛细血管-静脉B.动脉-毛细血管-动脉-毛细血管C.动脉-静脉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毛细血管-静脉E.静脉-动脉-静脉 18.具有营养血管与功能血管两套血管系统的器官是()A.胃B.肺C.子宫D.肝E.脾(四)、名词解释1.W-P 小体2.周细胞3.心骨骼4.心瓣膜5.蒲肯野纤维 (五)、简答题1.简述毛细血管壁的结构。
2.如何区别中动脉与中静脉? (六)、论述题1.试述心脏壁的结构。
2.在电镜下,毛细血管可分为哪三类,有何不同之处?3.试述大、中、小动脉的结构特点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七)、思考题1.与毛细血管通透性有关的结构是什么?三、答案与题解(一)、填空题1.心脏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淋巴管系统2.内皮细胞基膜3.连续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窦状毛细血管4.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5.连续 物质交换6.内 中 外 静脉瓣 防止血液逆流7.平滑肌 环形 肌性 8.较厚 弹性膜 弹性9.较薄 较大 不规则 不明显 10.起搏细胞 移行细胞 蒲肯野纤维(二)、单选题1.B2.C3.D4.C5.A6.D7.B8.B9.D 10.B 11.A 12.A 13.D 14.B 15.C 16.D 17.B 18.C 19.A 20.C (三)、多选题1.ACE2.BCDE3.ABCD4.ABC5.ABCD6.ABCD7.ACD8.AC9.ABDE 10.BCD 11.BC 12.CD 13.BCD 14.ADE 15.ABCD 16.BD 17.BD 18.BD (四)、名词解释1.W-P 小体位于血管内皮细胞中,呈杆状,外包单位膜,具有贮存von Willebrandt 因子(vWF )的作用,vWF 是一种大分子蛋白质,可以和胶原纤维及血小板结合,参与止血。
2.毛细血管管壁中,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的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称为周细胞,在血管生长和再生时可增殖分化为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3.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有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持性结构,称心骨骼。
心房肌和心室肌分别附着与心骨骼,两部分心肌不相连续。
4.位于左、右房室孔、主动脉孔、肺动脉孔,是心内膜向腔内凸起形成的薄片状结构,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
其功能是阻止血液逆流。
5.蒲肯野纤维是心脏传导系统的一部分,比心肌纤维短、粗,胞质中有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肌原纤维较少,细胞间有发达的闰盘。
其功能是快速传导冲动至心肌纤维,使心室肌同步收缩。
(五)、简答题1.答题要点:毛细血管管壁主要由一层内皮细胞和基膜组成。
细的毛细血管由一个内皮细胞围成,较粗的毛细血管由2~3个内皮细胞围成;在内皮细胞与基膜之间散在有一种扁而有突起的细胞,称周细胞。
2.答题要点:中动脉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中静脉内弹性膜不明显,中膜薄,环形平滑肌分布稀疏;外膜比中膜厚,没有外弹性膜。
(六)、论述题1.答题要点:心脏壁从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
(1)心内膜:由内皮和内皮下层组成。
内皮为单层扁平上皮,内皮下层由结缔组织构成分内外两层,内层为致密结缔组织,外层也称心内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2)心肌膜:主要由心肌构成。
心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可分为内纵、中环和外斜三层,多集合成束,肌束间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3)心外膜:是心包膜的脏层,其结构为浆膜,内含血管、神经及脂肪组织。
(4)此外还有心骨骼和心瓣膜。
心骨骼是和心房肌和心室肌之间由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支持性结构,心房肌和心室肌分别附着与心骨骼;心瓣膜是心内膜向腔内凸起形成的薄片状结构,表面为内皮,内部为致密结缔组织。
2.答题要点:在电镜下,可将毛细血管分为三类:(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相互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基膜完整,细胞质中有许多吞饮小泡。
连续毛细血管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处。
(2)有孔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不含核的部分很薄,有许多贯穿细胞的孔,孔有隔膜封闭,但肾血管球的内皮细胞的孔没有隔膜。
基膜完整。
此型血管主要分布于胃肠粘膜、某些内分泌腺和肾血管球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