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琴海文明的艺术
希腊爱琴海

希腊爱琴海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希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圣托里尼岛。
这个岛屿以其壮丽的火山景观而闻名,你可以在岛上欣赏到它独特的白色房屋和蓝色圆顶教堂,这些建筑与蔚蓝的爱琴海形成了美丽的对比。
此外,岛上还有许多葡萄酒庄园,你可以品尝到当地酿造的美味葡萄酒。
另一个必看的景点是雅典的帕台农神庙。
这座古老的神庙是希腊最重要的遗址之一,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纪念雅典娜女神而建。
站在神庙的遗址上,你可以俯瞰整个雅典城市,感受到希腊古代文明的辉煌。
最后,我要向大家介绍希腊的国宝——帕特农神庙的大理石浮雕。
这些浮雕是帕台农神庙的一部分,描绘了古希腊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
这些精美的雕刻展示了古希腊人的艺术才华和创造力,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希腊爱琴海是一个充满历史和美丽的地方,无论是欣赏壮丽的景点、探索古老的建筑,还是欣赏精美的艺术品,你都会被这个地方的魅力所吸引。
希望大家在这里度过一个难忘的旅程!。
爱琴海文明古代欧洲最早的文明之一

爱琴海文明古代欧洲最早的文明之一爱琴海文明:古代欧洲最早的文明之一爱琴海文明是指位于地中海东部的爱琴海沿岸地区的古代文明,是欧洲最早的文明之一。
它的发展时期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1200年,主要集中在如今的希腊、土耳其、塞浦路斯和巴尔干半岛等地。
本文将从城市建设、艺术和宗教等方面介绍爱琴海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一、城市建设爱琴海文明的城市建设表现出了其独特的特点。
首先,在城市规划方面,爱琴海文明的城市通常由城市中心和周围的市民住宅区组成,城市中心往往是政治、宗教和经济活动的中心。
其次,在建筑方面,爱琴海文明的建筑风格主要是以宫殿、神庙和剧场等宏伟建筑为主,这些建筑往往采用了大理石和石灰石等材料,并装饰有雕塑和壁画等艺术元素。
二、艺术爱琴海文明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多样,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
在雕塑方面,爱琴海文明的艺术家创作了大量的雕塑作品,以人物雕塑为主,形象生动逼真。
在绘画方面,爱琴海文明的壁画作品富有鲜明的色彩和纹饰,常用的题材包括神话故事和宗教仪式等。
此外,爱琴海文明的陶艺和金属工艺也十分发达,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陶器和金属器。
三、宗教宗教在爱琴海文明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爱琴海文明的人们崇拜多神,信仰以宙斯、雅典娜和阿波罗等为代表的众多神祇。
神庙是宗教活动的中心,人们会在这里祈祷和献祭。
此外,爱琴海文明的宗教仪式还包括举办庆典和参加戏剧演出等形式,这些活动对于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爱琴海文明作为古代欧洲最早的文明之一,对欧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城市建设的特点包括规划合理和建筑壮观等,展现了爱琴海文明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
在艺术方面,爱琴海文明的雕塑、绘画、陶艺和金属工艺等创作获得了极高的成就,体现了爱琴海文明的独特艺术风格。
而宗教作为爱琴海文明的精神核心,不仅在宗教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的凝聚力和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爱琴海文明的繁荣和发展为人类文明史的演进贡献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源。
希腊爱琴时期

1、季克拉基斯文明(前2600年——前1100年)
季克拉基斯文明是希腊 文化最早的发源地 美术形式包括: ①大理石小型雕刻 ②几何纹样的陶器
2、克里特文明(前3000——前1200)
又称米诺安文化——它来自克里特岛的米诺斯国王
米诺斯迷宫遗址
米诺斯宫壁画装饰 《训牛图》
米诺斯宫墙装饰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
(几何风格时期)
1、几何纹风格的陶器
2、陪葬用的几何形 小雕像
2.古风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瓶 画、建筑、雕刻)
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希腊艺术 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而又形成了自己的 风格。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瓶画、 建筑和雕刻。
⑴、古风时期瓶画:
/gb/paper41/1/cl ass004100001/hwz3188.htm智慧的诞生 /th/y/yisuo/006.ht m 伊索寓言 /culture/xiuxian/xia ohua/3000/wg/003.htm哲学家 小故事
他的《掷铁饼者》被认为 是古希腊雕塑史上的里程 碑,是希腊雕刻艺术发展 成熟的标记。
3、菲狄亚斯作品及风格
雅典娜像
菲狄亚斯 帕特农神庙主室立 像(小型复制品)原 作高12米,用木胎包 以黄金、象牙刻成。 是雅典国家威力的象 征。
《命运三女神》,大理石雕塑,由菲狄亚斯主持作于公 元前447-公元前438年,现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1、荷马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 (几何风格时期)
荷马时期是根据荷马史诗的作者名字来命名的,也 就是氏族社会末期。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的形成期, 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期。 盲诗人荷马,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 他将流传于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几百年 间的希腊民间传说、歌谣、关于对天地起源、历史 未来、人生向往等神话整理出两部不朽的文艺作品: 《伊里亚特》和《奥德赛》。 也就是这两部作品 为后来希腊美术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调,成了希腊 美术取之不尽的素材和源泉。 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品是几何风格的陶瓶, 造型简朴,大小不一,多用于敬神和陪葬。这一时 期的雕刻作品,也多为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 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爱琴海上的塞克拉泽斯文明

爱琴海上的塞克拉泽斯文明不同种类的陶器经过了几万年智人的生活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人类开始进入了全面且快速的发展时期。
而这一支文明也正如当时其他地区的重要文明一样,展示了人类发展惊人的相似性。
虽然地域不同,器物的形状、功能和抽象纹样,却与其他同时期文明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希腊国立博物馆中展示了大量的白色石雕,这是塞克拉泽斯早期文明的象征。
这些雕塑造型独特,最小的有大拇指大小,最大的有一人高,大部分出土于墓葬之中,保存极为完好。
雕塑以女性为主,也有极其少量的男性,只有男性中的重要角色,比如猎人、战士和音乐家才有可能被制作成雕塑。
它们造型修长,手臂通常抱握于腹部,抬头望天,身体侧面及其扁窄。
这种独特的造型线条优美,极具特色,给现代艺术家带来了很大的创作灵感,比如莫迪里阿尼和亨利摩尔就是借鉴了塞克拉泽斯早期神像的元素,创作出享誉中外的艺术佳作。
在博物馆中,有一个很有趣的器具叫做“煎锅”(“Frying Pan”)。
这种平底锅造型的陶器用途非常广泛,被当作镜子、菜盘、度量容器等使用,总之没有任何证据显示“煎锅”曾用于烹饪。
这种特殊的器皿,其形状和我们今天用的平底锅非常相似,不同的是它的表面被刻上了细密的装饰性花纹。
这些花纹展示了公元前2800年到公元前2300年的生活场景和祭祀内容。
在所有“煎锅”中,最有名的一件出土于地中海锡罗斯岛(Syros),展示了海洋与天空的内容:螺旋状(海浪)、圆形和一圈短线(太阳)、星星、鱼、海星和三角形。
这个“煎锅”非常具有研究价值,将岛民的航海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那时的赛克拉泽斯人已熟练地掌握了制陶工艺,博物馆中展示了大批完整的出土陶器,陶质呈土红,表面大多绘有白色油漆图案,并且很多陶罐带有抽象的深色线条。
这些陶器造型多样考究,以一种带柄的杯子最为特色,还有很多造型极为复杂,烧制难度很大的祭祀用品。
比如在博物馆中陈列的一个带有17个杯型于一体的盛酒或油的礼器,出土于Kernos岛,礼器周身画满了深色抽象纹。
爱琴文化

• 2.考古发掘 • 19世纪晚期德国考古学家施里曼对特洛伊 城的发掘证明了特洛伊战争确实存在 • 引起学术界对希腊传说的看法的变化 • 开始探寻克里特的米诺斯文化 • 20世纪初,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在克里特 岛发掘出米诺斯王宫
• 3.米诺斯克诺索斯宫殿 克里特文化公元前2000左右进入繁荣期 • 公元前1700-1500年达到鼎盛 • 宫殿繁多:以宫殿为中心的文化 • 米诺斯王朝的克诺索斯王宫规模最为宏大
古希腊文化的源头
爱琴文化
古希腊文化史参考资料(著作)
1.李天祜:《古代希腊史》,兰州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2.塞尔格耶夫:《古希腊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5年版 3.基托:《希腊人》,徐卫翔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年版。顾准:《希腊城邦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4.古郎士:《希腊罗马古代社会研究》李玄伯译,中国政法 大学出版社2005年。 5.荷马:《伊利亚特》,陈中梅译,花城出版社1994年 6.荷马:《奥德赛》,陈中梅译,花城出版社1994年 7.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 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 书馆1988年 8.利奇德:《古希腊风化史》,杜之、常鸣译,辽宁教育出 版社2000年 9.威尔· 杜兰 :《世界文明史——希腊的生活》,东方出版 社,1999年版。
狮子门建于公元前1350~1300年。该门由独石建成门柱,门宽3.5米,可供骑兵和战车通过。门上过梁
是块巨石,重达20吨
• 多金的迈锡尼 • 在《荷马史诗》中,荷马称迈锡尼为“铺 满黄金的地方”。 • 考古学家在陵墓中发掘出了大量的金银制 品。其中一件黄金面具被称为《阿伽门农 的面具》 • 瓦非欧金杯
爱琴海名字之由来
克里特王米诺斯之子 • 阿提卡 • 米诺牛 • 提修斯 • 提修斯与父亲的约定 • 克里特公主阿里阿德涅 • 返航 • 爱琴跳海
文明事例素材

文明事例素材
1. 古埃及文明:建造金字塔、制作羊皮纸和象牙雕刻等。
2. 希腊文明:发源自爱琴海周边的城邦文明,出现了人类学、哲学、民主政治、医学等领域的伟大成就。
3. 罗马文明:建成了艺术精美的建筑物,如斗兽场、古博物馆等。
4. 中国文明:发明了造纸、火药、指南针等伟大的发明,出现了儒家、道家等著名文化思想。
5. 印度文明:发展了精美的艺术品和建筑物,体现了印度教等宗教的文化影响。
6. 美洲文明:产生了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等,发展了通用文字、天文学和数学等领域。
7. 非洲文明:发展了石制品、金银饰品等艺术品,出现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
8. 中东文明:以古巴比伦、古埃及等文明为代表,发展了农业、城市化和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爱琴海的传说和寓意

爱琴海的传说和寓意
爱琴海是位于地中海西部的著名海域,被称为“人类文明的摇篮”,被
认为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
它非常独特,显示出古老和传承的共同特点。
在爱琴海,丰富的生命力和独特的文化历史深刻影响着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
的杰出文明,包括希腊古典文明、罗马帝国、文艺复兴时期以及特拉维夫共
同体。
爱琴海不仅是一个自然历史的奇观,也是一个活的“宗教前殿”,海洋
神话的温床,释放着无限的启迪。
爱琴海也被称为神秘之海。
1800多年前,此地曾毗邻希腊神话世界,所有神话故事,所有神秘传说和奇观,都伴随着
着多面的自然礼物而存在。
包括马其顿统治下的斐迪南-安蒂克勒斯岛,塞
浦路斯五台神庙、巴西罗米欧革命伊斯坦布尔、_市、千岛湖和日本_海峡。
在爱琴海,一切都是历史和神话的混合,产生了最精彩的、最奇怪的传
说 - 沉船和古老的遗物的神秘。
自古以来,爱琴海的空气中充满着浪漫,
如今不时地听到人们对沉船的传说和遗物的寻宝之间的激动。
从历史和文化论观点来看,爱琴海不仅是一个奇妙的旅程,更是一种灵
性和精神的旅程,它和自然环境文化交融,从而把人们带到不同时代的文化
历史,发生神奇的灵感共振,充满了神奇性和神圣感。
也许,对于爱琴海的
传说,我们永远无法得出正确的答案,但可以从历史、文化和神话的角度来
看待它,欣赏它的传奇。
爱琴文明的特征及表现

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发源,也是欧洲文明的源头。
爱琴文明是西方远古文明的起源,是指公元前2000年左右形成于爱琴海地区的青铜文化,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由于爱琴文明在衰亡之后300年希腊城邦才再度兴起,人们对爱琴文明已经一无所知,只在神话传说中还有一些模糊的记忆,因此长期以来,爱琴文明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美丽的,富有诗意的神话。
一、克里特文明克里特文明是爱琴文明的早期阶段。
约公元前3000年代中叶,克里特岛进入金石并用时代原始社会逐渐走向解体。
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克里特岛进入青铜时代,出现了王宫建筑。
这标志克里特奴隶制国家的产生,即克里特文明的开始。
克里特文化深受西亚的薰陶,也有埃及的影响。
公元前2500年左右,有来自北非的移民迁至南克里特,与当地居民相混合。
从埃及输入了蓝釉陶珠、彩瓶、象牙和装饰品。
但克里特文化从一开始就不是对外来文化的复制和模仿,而是加以吸收改造,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约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出现了最初的国家。
克里特文明的最大特征是宫殿的修筑,每个城市国家多围绕王宫而形成,宫廷是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克里特易发生地震,由于天灾人祸,各地王宫多遭到过破坏和进行重建。
学者们根据这一特点将克里特文化的发展分成前王宫时期(约公元前3000年代)、古王宫时期(约公元前2000—1700年)、新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700—1450或1380年)和后王宫时期(约公元前1450或1380—1100年)。
古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期。
从发现的遗址看,最初的国家主要兴起于克里特岛的中部和东部地区,有克诺索斯、法埃斯特、马里亚、古尔尼亚、菲拉卡斯特罗和札克罗等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初呈图形,后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向音节符号演进,人称线形文字A,至今仍未被释读。
新王宫时期是克里特文明的繁荣期。
此时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米诺斯的商站和殖民点则遍及整个爱琴海地区,东可达罗德斯岛和小亚的米利都,西北及于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最西可达意大利的利巴拉群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琴海文明的艺术从人类文化的历史上看,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而希腊文化主要来自以爱琴海〔Aegean Sea〕为中心的爱琴海文明,因此爱琴海文明是欧洲最早发展的文明。
这个文明包括发源于克里特岛〔Crete丨的迈诺安〔Minoan 〕文明与发源于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半岛的迈锡尼〔Mycenaean〕文明。
从古希腊历史的角度来说,爱琴海文明就是古希腊的史前文明,接着就是神话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迈诺安文明〔3000 ~ 1100 B.C〕.爱琴海文明大约是在埃及中王国时代形成,有别于埃及文明或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属的河谷文化,这个文明是属于岛国文化。
前两个文明都掌控并维持着广大的疆域,相较之下爱琴海文明的范围则很小,克里特岛只有240 公里长,最宽处也只有56 公里。
然而这个岛屿的气候温和,农业发达,尤其是四面环海,保障了当地长达五百年的安全。
因此,早在公元前二十五世纪时,克里特岛的居民就已经创造了青铜石材并用的文化,靠着对外贸易在公元前2000 年进入了繁荣时期,并以克诺索斯〔Knossos〕为首都建立起强大的商业王国传说中,克里特岛上曾经出现一位很卓越名为「迈诺斯」〔Minos〕的国王,因此考古学家便称他统治的王国存在时所展现的文明为「迈诺安文明」尽管克里特岛的地理位置与埃及相近,但是迈诺安文明与埃及文明却有很大的差异。
前者以宫殿为中心,后者以陵寝为特色。
考古学家于十九世纪末在克诺索斯发掘出一个大规模的皇宫遗址,并称之为克诺索斯皇宫〔Palace of Knossos〕。
这个皇宫加上周围的城镇以及它的公共设施,却是后来希腊城邦〔Polis丨的前身。
克诺索斯皇宫由灰土、木头、石材建成,有好几层楼高。
王室住宅围绕着中央庭院排列。
公共房间则建在楼上。
克诺索斯皇宫〔Palace of Knossos 〕约西年前1600 ~ 1400 年说明:克诺索斯宫殿占地宽广,宫室无数,但是其外观却没有亚述帝国宫殿的宏伟,每一个宫室的规模都比较小,而高度也不高。
宫殿内无数的回廊、楼梯和天井却给这些建筑一种空旷的特质,内部墙壁的装饰复杂华丽。
克诺索斯,克里特岛,希腊克诺索斯皇宫遗址留下来很多装饰壁画,这些壁画的主要主题来自大自然,譬如海浪、海草、章鱼、海豚等。
充分显现迈诺安艺术中充满律动和欢愉的气质。
克诺索斯皇宫内的壁画〔Wall Paintings in Palace of Knossos 〕约西年前1600 ~ 1400 年克诺索斯,克里特岛,希腊说明:壁画装饰的重要性实不亚于舒适。
建筑物上都涂上亮丽的色彩。
在雕塑方面,最重要的一件是《女蛇神像》〔Snake Goddess〕。
这件以彩绘装饰的陶塑人像,造形上没有埃及人像那么拘谨,她双手自由伸展,身看华丽的长裙,袒露出前胸的乳房。
女蛇神像〔Snake Goddess〕约西年前1600年彩陶,高34.3公分,克诺索斯出土考古博物馆,赫拉克来恩〔Heraklein〕,克里特岛,希腊说明:女蛇神像以艺术形式来看,她身上的线条不再追求埃及的严肃性与次序性,却倾向于比较活泼轻松的表现,她面部的表情也因此流露出一种天真喜悦的感觉。
迈诺安文明没有连贯的发展,他们的出现与消失都非常突然,或许是因为曾经遭遇到地震与火山,使迈诺斯王国受创倒地不起,虽然最后被强大与好战的迈锡尼人〔Mycenae]征服,但却因为迈锡尼艺术的继承与普及,而使得迈诺安文明得以传播到其它地区。
迈锡尼文明〔2000 ~ 1100 B.C〕迈锡尼人〔Mycenaear〕在公元前1600年至1100年群居在希腊伯罗奔尼撒〔Peloponnese丨半岛半岛的东南岸,与迈诺安文化极为相近。
但自从1870年德国一位考古学家舒莱曼〔Heinrich Shliemann 〕在迈锡尼进行挖掘,发现了巨大的宫殿堡垒,并有金器与用具等,证实了荷马史诗伊利亚德〔Iliad〕中所记载的故事,因此才确定迈锡尼人是最早的希腊部落的后代。
经过这次发掘,呈现于世人面前的是宏伟的迈锡尼文明遗迹,包括迈锡尼卫城〔MycenaeAcropolis 〕和泰利安城堡〔Tiryns Castle 〕,它们估计约建于公元前1400年左右。
由于迈诺安建筑太过自由开放且缺乏秩序,使得城墙设施的防御能力降低,因此迈锡尼文明在建筑部分便主要以坚固城壁的堡垒,以及可兼做王宫为第一功能。
迈锡尼卫城〔Mycenae Acropolis 〕约西年前1400年迈锡尼,希腊说明:迈锡尼卫城的入口是著名的狮子门。
整个卫城外围由巨大的回形墙所围绕,墙体窄部为3公尺,宽处为8公尺。
迈锡尼的文明以城堡、圆顶墓建筑及精美的金银工艺品着称于世。
城堡中最突出的建筑是当地统治者的宫廷,比克里特岛上的宫廷简单得多。
它的特色是以一个大厅为建筑物的中心,中间又有一个圆形地炉,两旁各有一根圆柱,还有玄关和接待室。
庭院周围其它房间的地面和墙壁都涂上灰泥。
墙上有壁画装饰,这种艺术形式很显然是受了迈诺安人的影响。
在迈锡尼卫城〔Mycenae Acropolis丨中,有一坐阿特雷斯宝库〔Treasury of Atreus〕,相传是迈锡尼国王阿卡曼农〔Agamannon〕王的古墓。
阿特雷斯宝库〔Treasury of Atreus 〕约西年前1400年迈锡尼,希腊说明:进入亚特雷斯宝库要先走过一条壮观和长达40米的石头走廊前进,来到了一个由两片巨石板铺成的门楣,其中的一块石板有9公尺长,大概118吨重,经过了这道门,就会进入了一个很特别的洞窟。
洞窟的设计是一个呈蜂窝型〔beehive〕圆顶的石头建筑,但是整个蜂窝建筑没有用上一块小石或水泥接合,由此可见那公元前十六世纪迈锡尼时代高超的建筑技术。
舒莱曼本以为这座宝库是迈锡尼国王阿卡曼农〔Agamanno〕王的古墓,所以又把这黑暗坚固的石墓叫做阿卡曼农墓。
阿卡曼农王就是荷马史诗里讨伐特洛依国〔Trojan War〕的幕后英雄。
这座特殊石墓是迈锡尼保存最完整的建筑,而且是较早期的皇族墓地。
泰利安城堡〔Tiryns Castle 〕约公元前1400年泰利安〔Tiryns〕,希腊说明:泰利安城堡位于迈锡尼南方17公里之外,据荷马记载是希腊英雄赫考利斯〔Hercules丨生之地。
泰利安城堡有坚厚城墙,恰与克里特宫殿的开放设计刚好相反,显示其御敌的功能。
这些墙壁厚达6.1公尺,其中一段更建有一条长长的走廊,从图片中可以看到走廊是由两边石墙往上堆砌,至顶端呈拱形接口,每一块大石都有数吨之重,石与石之间没有石灰来补接,只以小块石头和泥巴来填补接缝的空闲。
左下图为著名的狮门。
雕刻方面则有在迈锡尼出土,黄金制作的《葬仪用面具》〔Funeral Mask〕,相传为阿卡曼农〔Agamannon〕王所用。
这个面具除了可看出表情生动的容貌,也可看出其制作的精致手艺。
葬仪用面具〔Funeral Mask〕约西年前1500年黄金,迈锡尼出土国家博物馆,雅典,希腊爱琴海文化在绘画部分原本是自由奔放的,但后来渐渐转成抽象图案,以致以简化的人类或动物为主的图式。
这个文化后来被北方多利安人〔Dorians〕入侵,便告结束了。
第7讲《古希腊建筑》从希腊历史的角度来说,古希腊文明可分为四个时期,即史前时期〔Prehistory period,约3000 ~ 1100 B.C.丨、神话时期〔mythology period 约1100 ~ 500 B.C.丨、古典时期〔Classical period,约500 ~ 429 B.C.丨、希腊化时期〔Hellenistic period 约330 ~ 30 B.C.〕。
由于前面一讲所叙述的爱琴海文明就是属于史前时期的文明,因此这一讲就从神话时期开始。
在公元前十二世纪左右,迈锡尼卫城遭到北方的多利安人〔Dorian〕侵占,而陷入长达三百年的黑暗时期〔Dark age,约1100 〜800 B.C.〕。
接着就来到了希腊城邦一个个兴起的古朴时期〔Archaic period , 约800〜500 B.C.〕,这时期总共有139座殖民城邦建立,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因为有许多希腊神话是在这两个时代产生,所以后来又把黑暗时期与古朴时期合称为神话时期。
自从希腊各个城邦开始兴起时,各地都有一股想要统一成为一个国家的强烈念头,在这种泛希腊〔Pan-Hellenic 〕思潮下,有两个神显得特别的重要,第一个是位于希腊南部奥林匹亚〔Olymp i a 〕的宙斯〔Zeus〕神,祂是诸神之父,很受到大家共同之尊敬。
因为这个原因,从公元前776 年开始,每隔四年各城邦就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竞技大会。
竞技期间,城邦之间的各种纷争必须暂时停止,转而在竞技场上力拼,以换取来自于宙斯之荣耀。
自此之后三个世纪,在奥林匹亚出现了一组建筑,包括了体育场、宝库、宙斯神庙与宙斯的妻子希拉〔Hera〕的神庙。
第二个则是在德耳菲〔Delphi 〕地方的阿波罗〔Apollo 〕神,祂的神谕〔oracle 〕对于希腊人有极大的影响。
人们若能听从祂的神谕,体会其中的忠告,都可平息很多纷争。
神谕也指引希腊人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因此后来德耳菲出现了著名的阿波罗神庙组群。
古希腊艺术的特质当希腊本土在公元前十一世纪遭受到北方的多利安人侵略时的黑暗时期,有些人就逃难到爱琴海对岸土耳其的爱奥尼亚地区,因此连带了影响神话时期希腊艺术的发展,在绘画上形成具有希腊本土特质的几何形风格〔Geometric Style 〕与具有爱奥尼亚特质的东方风格〔Orientalizing Style 〕。
到了古朴时期这两种风格就不断融合而开启了追求秩序与均衡为理想的希腊艺术。
古希腊艺术除了受地理环境差异的影响外,希腊人又具有创造精神的天性,个性活泼开放,喜欢追求自由自在,崇尚运动,而且富于民主思想,因此在艺术表现上呈现出充满健康、自然、乐观、优雅的特质,而有别于近东艺术那种超自然的、宗教的神秘感。
在同一个时代,近东艺术中,作者只是一个奉命行事去完成创作的艺术工作者,他在作品中既缺乏个人创意也不留名,可是到了希腊古典时代,个人地位提升,艺术工作者逐渐受到重视,并且在作品上留有名字。
希腊人崇拜神祇,认为神的性格和凡人一样,因此将诸神人格化,他们创造了邱比特、维纳斯、阿波罗等许多著名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经常被当成艺术创作的题材,并对后来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希腊人具有唯美、唯善的观点,处处追求完美,包括对于人体的看法以及生活的方式;因而创作出许多生动的艺术作品。
从建筑、雕刻及绘画各方面来看,这些作品随着时日之进展,由厚重、粗略、生硬而日趋轻巧、精细与生动。
当古希腊到了古朴时期,希腊文化就开始从黑暗时期中逐渐复苏。
由于希腊人相信希腊神话中以宙斯为中心,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中的众神是一群具有人格的神祇,需要建造建筑物来保护祂们,于是选择了麦锡尼文化所留下的方形屋子作为建筑样本;因此在神话时期,主要的建筑都属于神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