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基本功测试题
小学品德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1]
![小学品德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1]](https://img.taocdn.com/s3/m/16990bd602020740bf1e9b97.png)
小学品德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试题(课程标准部分)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2、本课程性质表现为: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3、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4、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5、“一条主线”即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点面结合”的“点”是社会生活的几个主要因素,“面”是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领域,在面上选点,组织教学内容;“综合交叉,螺旋上升”指的是每一个生活领域所包含的社会要素是综合的,在不同年段层次不同,螺旋上升。
6、本课程引导和帮助学生达到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与方法、知识。
7、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1)我的健康成长;(2)我的家庭生活;(3)我们的学校生活;(4)我们的社区生活;(5)我们的国家;(6)我们共同的世界。
8、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地区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9、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折,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
10、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单元或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形成的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1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
12、教师平时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与其他教师和相关部门沟通,并养成读报、收听收看新闻和通过网络收集信息的习惯,用剪报、摄影等方式积累素材。
13、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最大程度地发挥每―种教学活动的效用,而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活动方式。
14、教师要对以下几种教学活动方式加以重视:(1)体验学习;(2)探究学习;(3)问题解决学习;(4)小组学习。
(完整版)小学道德法治试题(教师)

小学道德与法治科教师基本功比赛知识素养测试卷(时间为60 分钟,满分100 分,按 30%折算入总成绩)一、判断题。
(每题 2 分, 共 20 分)1、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投入使用,新版教材更加注重法治精神培育。
()2、《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3、《品德与生活》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促进每个儿童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
()4、青少年只要不犯法,不懂法、不学法没关系。
()5、《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提到,教师是儿童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
()6、《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7、为了保障中小学生的休息娱乐权,教育专门规定,原则上要保障小学生每天有8 个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
()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9、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们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10、《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应全部量化。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 共 20分)1、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
A. 学会生活B.学会学习C.学会做人D.学会劳动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编写原则不包括(A思想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健康性原则 D 活动性原则3.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
其中()是儿童生活的前提和基础。
A.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B.愉快、积极地生活C.健康、安全地生活D.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4.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
A.活动课程 B .综合课程 C .活动型综合课程 D .生活课程5.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6.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
小学教师考试品德与社会试卷

F o r p e r s o n a u s e o n y n s u d y a n d r e s e a r c h n o f o r c o m m e r c a u s e灵宝市朱阳镇第一小学2009年春季品德与社会教师专业素质测试姓名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2分。
)1、《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的基本特征是()①儿童性②生活性③开放性④活动性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2、《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评价强调多样化。
评价的多样化是指()①主体多样化②角度多样化③答案多样化④尺度多样化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3、《品德与生活》课程的资源是多样、开放的,可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
下面的内容属于该课程资源的是()①教科书②互联网③儿童的经验、兴趣④音像材料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④4、《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课程的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
分目标包括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维度。
下面的描述中,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是()A.珍爱生命,热爱自然 B.养成基本的文明习惯,遵守纪律C.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D.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5、《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的功能应该()①诊断与调节②强化与教育③选拔与甄别④比较与分等A. ①②③④B. ③④C. ①②D. ①②③6、《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包括()①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②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③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④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②③④7、《品德与生活》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实现角色和任务的转变,由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①指导者②支持者③合作者④统领者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②③④8、下面关于我国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形多样,类型齐全②地势东高西低③呈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④“山多田少”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中国路上疆界有2万多千米,与15个国家接壤。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B.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D. 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A. 生活性B. 活动性C. 实践性D. 知识性答案:D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A. 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B. 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C. 道德教育、法治教育、传统文化教育D. 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家庭教育答案:B4. 以下哪个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原则?()A. 客观性B. 全面性C. 发展性D. 知识性答案:D5.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不包括以下哪项?()A. 课堂表现评价B. 作品展示评价C. 试卷评价D. 知识竞赛评价答案:D(以下题目1-10为单选题,11-20为多选题)6. 以下哪个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境教学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最为关键?()A. 导入B. 新课教学C. 巩固练习D. 课堂小结答案:B8. 以下哪个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A. 学生参与度B. 教学目标达成度C. 教师教学水平D. 学生成绩答案:D9.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以下哪个不是情境教学法的优点?()A.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B.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C.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D. 增加学生的知识负担答案:D10. 以下哪个不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C.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D. 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答案:D1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包括()。
A. 课堂表现评价B. 作品展示评价C. 试卷评价D. 案例分析评价答案:ABC12.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境教学法D. 课堂讨论法答案:ABCD13.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C.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D.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答案:ABD14.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原则?()A. 客观性B. 全面性C. 发展性D. 科学性答案:ABCD15.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A. 道德教育B. 法治教育C. 心理健康教育D. 安全教育答案:ABD16.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评价标准?()A. 学生参与度B. 教学目标达成度C. 教师教学水平D. 学生满意度答案:ABCD17.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A. 讲授法B. 案例分析法C. 情境教学法D. 课堂讨论法答案:ABCD18.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式?()A. 课堂表现评价B. 作品展示评价C. 试卷评价D. 案例分析评价答案:ABCD19.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目标?()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B. 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C. 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D.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答案:ABCD20. 以下哪些属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A. 道德教育B. 法治教育C. 心理健康教育D. 安全教育答案:AB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真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项不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A. 生活化B. 情境性C. 知行合一D. 知识性答案:D2.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以下哪种方法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A. 讲授法B. 情境教学法C. 探究式教学法D. 演示法答案:C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总目标是()。
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B. 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C.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和法治观念D.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素养答案:A4. 以下哪个不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领域?()A. 个人与自我B. 个人与他人C. 个人与社会D. 个人与自然答案:D5.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
A. 检测学生的学习成绩B. 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C.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D. 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生活化、情境性、知行合一和________。
答案:活动性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法、谈话法、________和作品分析法。
答案:问卷调查法3.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领域包括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________和个人与社会。
答案:个人与集体4.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原则包括客观性、全面性、________和激励性。
答案:发展性5.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________。
答案:创设情境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主要途径。
()答案:正确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方法应以量化评价为主。
()答案:错误3.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答案:正确4.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正确5.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讲授法为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大赛即兴答题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基本功大赛即兴答题1、下列哪项是法律最重要的特征[单选题]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法律规定了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法律的普遍约束力法律的强制性(正确答案)2、【单选题】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
[单选题] *A.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正确答案)B.文明的发展水平C.科技的发展水平D.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24.小明害怕住校过集体生活。
若要向他说明集体生活的益处,下列理由成立的有()①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个体成员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②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③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完善个性的重要资源④集体生活能消除自己的个性,逐渐使个人融入集体[单选题] *A.①②③(正确答案)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单选题】千千万万个()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是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单选题] *A 、家长、B 家教C、家风D 、家庭(正确答案)5、【单选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新征程,必须大力弘扬以()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单选题] *A、社会主义、与时俱进B、爱国主义、团结奋斗C、爱国主义、改革创新(正确答案)D、艰苦奋斗、与时俱进6、以下()是大学生应树立的正确的恋爱观。
*A、不能误把友情当爱情(正确答案)B、不能错置爱情的地位(正确答案)C、不能只重过程不顾后果(正确答案)D、不能因失恋迷失方向(正确答案)7、要求从业者做到公平、公正,不损公肥私,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体现的是职业道德的()[单选题] *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办事公道(正确答案)D. 奉献社会8、(单选题)医生甲和病人乙素来不和,为了让乙吃点苦头,甲在护士不知情的情况下给乙的药中换了点乙过敏的药剂。
护士给乙注射后,乙果然过敏了,经鉴定构成轻伤。
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技能测试模拟试题及答案(五套)

9、“学习选购商品”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
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 )。
A ①②③ C ①③④ 10、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
B ②③④ D ①②④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出土文物。
A 司母戊鼎
B 曾侯乙编钟
A.家庭 B 政府机构 C 高楼大厦
14、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南美洲的( )。
A 尼罗河 B 亚马逊河 C 长江
D 黄河
15、我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主要通信方式是( )。
A 鸿雁传书
B 信鸽传书 C 邮驿
D 烽火传报
16、(
)是保护大自然的有力措施之一。
A 围湖造田 B 大量放牧 C 绿化造林
D 积极狩猎
7、 我们的家乡山西省在(华北)平原,又称(三晋)大地。
8、 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是(京张铁路)。
二、选择
1、 教师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什么来服务的?(A)
二、每题 2 分,共 60 分。 1、C 2、B 3、C 4、B 5、A 6、B
7、C
8、B 9、D 10、A
11、A 12、C 13、A 14、B 15、C 16、C 17、C 18、B 19、B 20、A
21、C 22、B 23、B 24、B 25、C 26、D 27、C 28、A 29、C 30、B 三、简答题(20 分) 1、答: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4 分)
A 人参
B 灵芝 C 鹿茸
D 貂皮
7、“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 )。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小学品德基本功测试卷

小学品德基本功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行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A. 随意打断别人说话B. 认真倾听别人发言C. 背后说别人坏话D. 无视别人的需求2. 捡到别人丢失的物品,我们应该:A. 据为己有B. 交给老师或失主C. 扔到一边不管D. 随意丢弃3. 以下哪个选项是诚实的表现?A. 撒谎B. 隐瞒真相C. 承认错误D. 推卸责任4. 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我们应该:A. 用暴力解决问题B. 冷静下来,尝试沟通C. 记仇,找机会报复D. 向老师告状5. 以下哪个行为是节约资源的表现?A. 浪费食物B. 随手关灯C. 浪费纸张D. 长时间不关水龙头6. 以下哪个选项是爱护环境的表现?A. 乱扔垃圾B. 垃圾分类C. 随地吐痰D. 破坏花草树木7.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A. 大声喧哗B. 保持安静C. 随意插队D. 随意吸烟8. 以下哪个行为是帮助他人的表现?A. 嘲笑别人的困难B. 主动提供帮助C. 漠不关心D. 推卸责任9. 以下哪个选项是守时的表现?A. 经常迟到B. 遵守约定时间C. 随意更改约定时间D. 不重视时间10. 以下哪个行为是遵守规则的表现?A. 无视交通规则B. 遵守交通规则C. 随意闯红灯D. 逆行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即使我们不同意。
()2. 捡到钱后,应该立即花掉。
()3. 诚实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始终如一地保持诚实。
()4. 当我们与同学发生矛盾时,应该尽量避免冲突。
()5. 节约资源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
()6. 爱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积极参与。
()7. 在公共场合,我们应该遵守秩序,不扰乱他人。
()8. 当我们看到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主动提供帮助。
()9. 守时是一种礼貌,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时间。
()10. 遵守规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础,我们应该自觉遵守。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请简述为什么我们应该尊重他人?2. 描述一下你如何理解“诚实”?3. 当你与同学发生矛盾时,你会如何处理?4. 请谈谈你对节约资源的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基本功测试题
单位姓名
学科知识部分
一、填空题(20分)
1、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流域和流域创造了古老的中华文明。
2、建国后我国建成的第一大油田是,它是根据我国科学家提出的“中国具备生成和储藏石油的条件”的理论建成的。
4、神舟五号飞船航天飞行圆满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上太空的国家。
5、世界上人工开凿时间最早最长的运河是。
6、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代表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萨拉热窝事件是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8、我们的家乡河北省,在平原的北部,又称大地。
10、在我的家乡河北从古至今能够名垂史册的人物有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近代的革命先驱。
12、一般来说,季是火灾高发季节。
自1993年起,每年的 ____月____日为全国消
防宣传活动日。
13、我国的四大盆地有柴达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
14、不满周岁是不可以在道路上骑自行车的。
15、地球上七大州中最大的是,四大洋中最小的是。
16、詹天佑主持修建的我国第一条铁路是。
二、选择题(40分)
1、让学生明白:如果危险发生了,不要慌张,要学会自救,保护自己。
乐乐的衣服着火了,他不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脱下衣服
B 用冷水浇
C 迎风跑出
D 就地翻滚
2、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传统节日。
A 彝族
B 傣族
C 布依族
D 蒙古族
3、唐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描述的
是()一种“插茱萸,除恶气”的传统习俗。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重阳节
D 清明节
4、在我国,山地占全国陆地面积的( )
A 二分之一
B 三分之一
C 四分之一
D 五分之一
5、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中国的“气象名城”就因城市气候特点而得名,重庆又称()。
A “火炉”
B “北极村”
C “日光城”
D “春城”
6、“富饶的物产”主题向学生展示了我国丰富的物产资源,以下()不属于东北三宝。
A 人参
B 灵芝
C 鹿茸
D 貂皮
7、“我的历史名人档案”收集了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化名人资料,其中有“诗仙”之称的是()。
A 杜甫
B 白居易
C 李白
D 王维
8、为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我们是炎黄子孙”设置了“话说四大发明”的活动,下列()项不属于四大发明。
A 造纸术
B 地动仪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9、“学习选购商品”中设计了识别“三无”产品的内容,“三无”产品是指①无质量检查合格证②无生产日期和有效期③无发票④无产品名称及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其中正确的三项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0、我国河南安阳出土的()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出土文物。
A 司母戊鼎 B曾侯乙编钟 C铜奔马
11、培养学生的爱心可以让他们记住一些温馨的节日,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
A母亲节 B父亲节
C护士节 D教师节
12、以资源和环境为主题的纪念日有很多,其中6月5日是()。
A世界湿地日 B世界无烟日
C世界环境日 D世界海洋日
13、()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
A.家庭 B 政府机构 C 高楼大厦
14、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南美洲的()。
A尼罗河 B亚马逊河
C长江 D 黄河
15、我国古代官方文书的主要通信方式是()。
A鸿雁传书 B 信鸽传书
C邮驿 D烽火传报
16、()是保护大自然的有力措施之一。
A围湖造田 B大量放牧
C绿化造林 D积极狩猎
17、UN和WTO分别是()的缩写。
A 美国与联合国
B 英国和世贸组织
C联合国和世贸组织 D 联合国和中国
18、世界上至今还借用中国汉字的国家是哪个?()
A朝鲜 B日本 C泰国
19、《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东京汴河沿岸风光和都市生活状况,是真实的市井生活照。
作者和所处的时代是()
A 吴道子唐朝 B张择端北宋 C明朝唐伯虎
20、在下面关于科学技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科学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没有什么负面影响。
B 科学技术对推动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
C 科学技术是对付封建迷信的法宝。
三、简答题(20)
1、请你列举20世纪30年代期间日本侵略军为侵略我国制造借口而蓄意发动的两大事变名称。
现在,日本国内有一部分人否认侵略中国的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你对此有何看法?(20分)
教材教法部分(30分)
一、填空题。
(10分)
1、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为基础、以学生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课程。
2、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是帮助学生、。
二、设计
请你围绕“爱护公共设施,让我们的家园更美好”这个主题设计一期手抄报。
参考答案
学科知识部分(70分)
一、每空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1、长江;黄河
2、大庆;李四光
3、三
4、京杭大运河
5、南京条约
6、一次
7、华北;燕赵
8、祖冲之;李大钊
9、冬;11月9日10、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
11、12周岁12、亚州;北冰洋13、京张铁路
二、每题2分,共40分。
1、C
2、B
3、C
4、B
5、A
6、B
7、C
8、B
9、D 10、A 11、A 12、C 13、A 14、B 15、C 16、C 17、C 18、B 19、B 20、A
三、简答题(10分)
1、答: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
(4分)
看法: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真相、伤害中国人民感情,必须付出代价。
这既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中日关系的现在和未来负责。
(6分)
教材教法部分(30分)
一、每空2分,共10分
1、学生生活;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社会性
3、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二、14分。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