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合集下载

镇远旅游分析报告

镇远旅游分析报告

镇远旅游分析报告1. 引言镇远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旅游目的地。

本报告旨在对镇远旅游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旅游资源、旅游需求、旅游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探讨。

2. 旅游资源镇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特色民俗等。

首先,镇远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如优美的山水风光、独特的地质景观等,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旅游体验。

其次,镇远还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拥有古城墙、古街巷、古建筑等历史遗迹,吸引了大量文化爱好者。

此外,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如苗族寨子节、古法造纸等也成为镇远旅游的亮点。

3. 旅游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需求逐渐增加。

镇远作为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大量游客。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镇远旅游主要受众包括自由行游客、文化爱好者、户外运动爱好者等。

他们对于旅游的需求主要包括独特的文化体验、美丽的自然景观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

4. 旅游发展现状目前,镇远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旅游业已经成为镇远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镇远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等措施,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同时,镇远还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提升了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5. 旅游发展潜力尽管镇远旅游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旅游基础设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交通、酒店、餐饮等方面的设施需要提升。

其次,镇远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还需继续加强,提高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镇远还可以进一步开发和挖掘独特的旅游资源,推出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6. 结论综上所述,镇远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旅游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对于当地经济增长和就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镇远旅游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宣传推广工作以及独特旅游资源的开发。

镇远县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镇远县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镇远县旅游资源调研报告镇远县位于中国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深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本次旅游资源调研报告将从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民宿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镇远县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县境内有大小山峰数十座,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镇远古城内的千户苗寨,这里的山峰起伏、河流蜿蜒,构成了美丽的山水画卷。

另外,还有仙女洞、极乐洞、天坑等奇特的地质景观,以及丹霞地貌、瀑布群等壮丽的自然景观,使游客们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

其次,镇远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是黔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址。

其中镇远古城作为县城的核心区域,保存有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建筑群,如城墙、古街、古民居等,为游客们提供了了解古代中国城市建筑风貌的机会。

此外,还有镇远古戏台、黄丝岩李白像等富有历史意义的景点,吸引了很多文化爱好者的到访。

镇远县是苗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这里的民族风情独特。

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民俗等文化特色丰富多样,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在镇远县的一些村寨中,游客们可以近距离接触到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他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这对于促进民族和地域文化的传承非常有意义。

特色民宿是镇远县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之一。

为了满足游客对不同体验的需求,许多民宿开始涌现,以独特的设计、环境和服务吸引游客的到访。

这些特色民宿往往位于古老的建筑内部或临近自然景点,提供了独特的住宿体验,使游客们更亲近自然,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

最后,镇远县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县内有多条高速公路通过,交通便利;各类酒店、餐厅、旅游服务中心等设施齐全,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接待环境。

此外,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当地政府还在积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旅游节庆,增加游客的参与感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镇远县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特色民宿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都具备了吸引游客的潜力。

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作者:李嗣婷来源:《经营者》2013年第04期摘要:本文从文化旅游的角度探讨镇远县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镇远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现状及开发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探寻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格局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一、镇远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概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城,至今已有2280多年的历史。

其悠久的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留下了许多丰富的文化古迹。

近年来,旅游文化在镇远得到快速发展跟其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密切相关。

镇远集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为一体,现已形成五大国家级旅游品牌,既:舞阳河风景名胜区、青龙洞古建筑群、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铁溪农业旅游示范点、高过河风景区,以及保持明清风貌的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等,省、县级文物古迹160余处。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文化旅游产业在镇远得到长足的发展。

自2006年镇远县政府确立了“文化旅游兴县”的战略以来,全县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主导产业,努力打造优秀旅游名城,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规划以及保护条例,为镇远文化旅游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并规划和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对污水处理、古建筑修复、古城墙修复、河道改造和城区灯光等进行了精心的建设和打造,使镇远的景观得到了全面丰富的展现。

这些公益性设施的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营造出了良好的氛围。

二、镇远文化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镇远的旅游文化产业逐步成为镇远最重要的支柱产业,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容忽视。

镇远的旅游文化产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矛盾和问题也显现出来,阻碍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交通建设相对滞后镇远目前的交通具有一定区域优势,湘黔铁路、株六复线、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铜仁、湖南芷江和贵飞机场分别为90公里、170公里、270公里。

镇远特色文化旅游调研报告

镇远特色文化旅游调研报告

镇远特色文化旅游调研报告镇远县位于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中部地区,拥有丰富多元的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本次调研目的是了解镇远特色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和潜力,为进一步推动镇远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镇远古镇文化镇远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由于地理位置的独特性,使得古镇保持了较为完整的历史风貌。

受到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调研数据显示,70%的游客选择来镇远感受古镇文化。

古镇内保存了大量的明清古建筑,尤其是明代古宅,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游客在古镇中可以体验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了解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

此外,古镇还保留了许多传统手工艺,如剪纸、木雕等,吸引了许多手工艺爱好者前来学习和交流。

二、苗族文化镇远县是苗族聚居区,苗族文化是当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拥有独特的服饰、歌舞、民俗等方面的文化,吸引了大批游客。

调研数据显示,30%的游客选择来镇远感受苗族文化。

苗族的服饰以手工绣花为主,呈现出鲜艳多彩的特色,吸引了许多游客购买和收藏。

苗族的歌舞表演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激发了许多游客的好奇心。

在苗族文化体验中心,游客可以学习苗族手工艺品制作,参与苗族歌舞表演,深入了解苗族文化的内涵。

三、自然景观镇远县的自然景观独特美丽,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

调研数据显示,90%的游客选择来镇远感受自然景观。

镇远的丹霞地貌是中国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之一,以其红色的奇特山峰和丰富的景观类型而闻名。

游客可以进行徒步、攀岩等活动,享受大自然的美妙。

此外,镇远还有许多自然风景名胜,如牛心山、百里杜鹃等,吸引了许多自然风景爱好者前来观赏。

四、旅游经济发展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镇远的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占据了县内的重要部分,并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

然而,镇远的旅游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景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

为了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镇远县政府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便利度。

此外,加大对特色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镇远的独特魅力。

论文-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

论文-镇远古城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原因、经验和启示

引言镇远古城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民族风情浓郁。

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160余处,其古朴的建筑风格和典雅的古城布局闻名全国,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氵舞阳河自西向东,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长期以来,中原文化、地方民族文化、域外各国文化在这里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独特包容性的文化,有“传统文化迷宫”之称。

由于地处西南重镇,镇远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为中原连接东南亚各国的重要交通孔道,明代中叶已是“西南一大都会”,成为黔东一带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镇远旅游产业萌发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但发展一直非常缓慢,直到1999年,当地旅游产业所占比重仍不足5%,旅游综合收入不足千万元。

但是近十几年来,镇远旅游产业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2006年至2014年,旅游接待游客和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均超过了20%,旅游业带动的相关产业对当地经济贡献超过30%。

2015年仅上半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75.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35.78%。

镇远旅游产业从产生到发展壮大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每个阶段中当地的相关主体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1 镇远旅游产业的萌芽期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不久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发出了“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的搞,加快地搞”的号召。

旅游业的兴起给历史文化悠久和拥有丰富资源的镇远古城很大的启示。

那些原先就被当地保护得很好的文化建筑便形成了资源优势,为镇远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基础。

1986年,镇远成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号,激活了镇远县旅游业,更引起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1987年,为加大旅游产业发展力度,该县成立了旅游局,统一对当地旅游产业规划进行指导。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营销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营销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和营销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目录前言 (1)第一章镇远县基本情况简介 (2)1.1 镇远县概况 (2)1.2 自然条件 (2)1.3 经济发展概况 (2)1.4 行政划分 (3)1.5 历史沿革 (3)第二章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以历史文化为品牌的城区人文景观文化旅游板块 (4)2.1.1 青龙洞古建筑群 (4)2.1.2 和平村 (5)2.1.3 周达文故居 (5)2.1.4 天后宫 (5)2.2 以舞阳河为核心的生态旅游板块 (5)2.3 以铁溪为主体的生态旅游板块 (6)2.4 以高过河为核心的漂流休闲旅游板块 (6)第三章旅游业对镇远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7)3.1 经济效益 (7)3.2 社会效益 (7)3.3 生态效益 (8)第四章镇远县旅游业在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4.1 缺乏整体规划,呈现“小”而“散”格局 (9)4.2 各景区价格管理乏力、高低相差较大 (9)4.3 销售渠道上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 (9)4.4 缺乏较好的宣传促销方式 (10)4.4.1 促销方式比较单一 (10)4.4.2 节庆促销太多形式主义 (10)4.4.3 服务人员变动较大、没有特色 (10)4.5 镇远县旅游业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1)4.5.1 各自为阵 (11)4.5.2 建设资源投入大 (11)4.5.3 营销渠道不畅 (11)4.5.4 人员素质不高 (11)第5章促进镇远县旅游业发展的营销对策 (13)5.1 从市场、顾客方面提升旅游业发展 (13)5.1.1 强化全县各镇的整体规划 (13)5.1.2 市场定位 (13)5.1.3 目标顾客的确定 (14)5.2 在产品、价格、渠道、服务营销中的提升策略 (15)5.2.1 提升旅游产品特色与现代旅游需求相得益彰 (15)5.2.2 制定合理的市场价格吸引更多的顾客 (17)5.2.3 从宣传、产品说明会提升镇远县旅游知名度 (18)5.2.4 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全力推进景区诚信旅游建设 (19)总结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23)论文附件 (24)一、英文原文 (24)二、英文翻译 (30)前言五年风雨历程,五年辉煌成就。

镇远旅游调研报告

镇远旅游调研报告

镇远旅游调研报告摘要镇远是中国贵州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本调研报告旨在分析镇远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1. 简介镇远位于贵州省东南部,距离贵阳市约300公里。

这座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镇远成为了越来越受游客欢迎的旅游胜地。

2. 旅游资源镇远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城墙、古街、古建筑、古庙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镇远的万家寨,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少数民族聚居村落,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3. 旅游现状近年来,镇远的旅游业快速发展,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

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提升,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环境脏乱等。

4. 旅游市场分析镇远的旅游市场主要以国内游为主,尤其是来自贵州省内的游客。

然而,随着旅游推广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也开始涌入镇远。

5. 问题和挑战镇远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资源保护不力、旅游产品单一等。

此外,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也需要进一步提升。

6. 建议为了促进镇远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 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的力度,推进文物修复和保护;- 多样化旅游产品,吸引不同类型的游客;- 提高旅游安全和服务质量,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加强宣传推广,扩大镇远的知名度。

7. 结论镇远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仍需要克服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持续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资源保护和提升服务质量,镇远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镇远县农家乐旅游发展初探(1)

镇远县农家乐旅游发展初探(1)

镇远县农家乐旅游发展初探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乡村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关注不断增强,农村旅游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一个新兴热点。

在贵州省铜仁市境内的镇远县,农村旅游发展已然成为了该县文化旅游事业的一大亮点。

本文将就镇远县农家乐旅游发展进行探讨,分析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镇远县农家乐旅游的现状镇远县地处贵州东北部,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地区,拥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资源和文化积淀,素有“千年古镇,百姓风情”的美誉,因此,镇远县的农村旅游资源相当丰富。

作为一种以农家乐为主导的农村旅游,镇远县的农家乐旅游发展相对较早,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管理制度。

农家乐旅游业在镇远县发展迅速,越来越受到游客们的青睐。

截至目前,镇远县已经建起了不少家特色农家乐,它们普遍具有淳朴的民风、新鲜的农产品、宽敞的住房、周到的服务,深受大众喜爱。

其中深柳沟、芭茅村、都匀镇等地的农家乐因其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二、镇远县农家乐旅游存在的问题虽然镇远县农家乐旅游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安全问题。

由于农家乐一般都是小规模的私人经营,其安全管理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漏洞,如灭火设施不完善、电源线路老化等,这些安全隐患可能会对游客产生不利影响。

2、环境问题。

由于农家乐通常是座落在农村,一些经营者对环境保护意识仍不够,如存在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给当地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

3、服务质量问题。

由于大多数农家乐经营者通常是业余经营,没有系统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影响游客的体验和口碑。

三、发展建议1、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家乐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安全生产制度,要求经营者必须设置灭火器材、电器设备等,并且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2、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家乐经营者的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避免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镇远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县情
镇远位于两省(湖南、贵州)三地(怀化、黔东南、铜仁)交界地区,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

全县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和1个工业园区,共有110个村,12个社区和4个居委会,总人口万人(常住半年人口),少数民族占42%。

镇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镇远自秦昭王30年置县建镡城县开始,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有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穿境而过,即将建成的二级公路、旅游公路将大大改善镇远的交通条件;今年动工的石阡经镇远至剑河高速公路和规划建设的黄平机场建成后将使镇远交通更加便捷。

镇远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为一体,旅游资源禀赋独特。

现已形成五张国家级旅游品牌,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氵舞阳河、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日本在华反战同盟“和平村”旧址、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铁溪,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高过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0余处。

镇远是中国近代重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启建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青溪铁厂,是张之洞、李鸿章“洋务运动”
的产物,“天字第1号”铁锭现仍存放在镇远。

镇远也是现代工业――贵州青酒集团所在地,州委、州政府以我县青溪、羊坪为核心建立了黔东循环经济工业区。

二、旅游业发展情况
自2006年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文化旅游兴县”战略思路以来,我县大力实施“文化旅游兴县”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跟进、群众参与”的原则,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突出文化,注重特色,按照优秀旅游城市标准,努力打造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一)完善了规划体系,优化了政策措施。

首先,在已有的《镇远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历史街区详细规划、文保单位保护整治设计,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单个文保单位三个层次的规划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进行超前控制,并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阶段。

2006-2009年,编制完成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街区保护项目规划(2006-2010年)》《祝圣桥-大河关码头段沿河整治实施设计》、《新大桥-祝圣桥沿河段城市风貌整治规划》、《卫城垣杨柳湾段景观风貌设计》、《吉祥寺地段风貌整治设计》、《镇远青龙洞文物保护规划》、《全家大院整治设
计》、《东山寺重建设计》;委托同济大学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阮仪三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和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共同编制的《镇远府城重点地段修建性详细规划》、《镇远县府城新中街东段、兴隆街、顺城街及石屏历史街区主要街巷景观设计》和《石屏历史街区建筑保护与修缮、整改、重建方案设计》正在编制当中;完成了《镇远县黔东工业园区外围环境保护林规划》和《镇远县水利旅游区总体规划》等等,2009年9月1日,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还正式颁布实施了《黔东南州镇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为我县的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其次,《关于加快文化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县政府又相应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兴县战略的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出台并实施了《镇远县民居宾馆(客栈)建设改造鼓励政策(试行)实施办法》,鼓励群众开办各具特色的民居客栈;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和鼓励青酒集团开发经营高过河景区,帮助和鼓励百龙旅游公司接管舞阳河游船公司经营氵舞阳河水上旅游;以全家大院为示范,鼓励群众参与古民居的改造和整治;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和制作具有我县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和开办旅游商品专卖店,从事旅游商品的出售等等,有关政策措施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全民参与旅游的积极性得到了有
效提高。

(二)以文化为核心,着力打造精品景点景区
近三年来,在精品景点景区的建设打造上,首先是以古城文化为核心,重点对“一河两岸”的污水处理、房屋整治、古码头修复、河滨道改造、亭廓修建和灯光亮丽等进行了精心的建设和打造,使镇远古城的古风古韵和旅游景观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展现。

同时,在省、州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高过河景区得到了有效开发和经营;为进一步提升铁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旅游景观,对古城至铁溪公路进行了油路改造和景观带建设;为丰富城区舞阳河参与性旅游活动项目,由文化产业公司购表演船、画舫船、品茗船以及小龙舟、小游船等,为游客夜游古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为提升景区服务设施质量,还分别在古城和各景区景点内新建了八个旅游公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游客的行游需要。

目前铁溪核心景区、报京侗寨、匏瓜苗寨、氵舞阳河码头、白秧坪至相见河旅游公路等,正在规划设计之中,有望来年,将我县旅游景点景区向精品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提升。

(三)坚持“四位一体”,搞好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镇远旅游是以文化为主体的休闲度假旅游,为打好历史文化品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认真做好历史文化与休闲度假旅游的有机结合,县委、县政
府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有力探索:一是在县四大班子的支持帮助下,成立了“镇远县历史文化研究会”、“镇远文化旅游专家组”、“镇远县文化产业研究办公室”、“镇远县文化产业公司”、“镇远县舞阳河文化艺术团”、“镇远龙舟运动协会”、“镇远县楹联诗词协会”、“镇远县戏曲协会”、“镇远县书法摄影协会”以及社区艺术团体等,专门负责挖掘和展现我县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二是成功组织和举办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我县文化旅游内涵,近三年来,我县成功举办了两届“古城文化艺术节”、三届“古城龙舟邀请赛”、两届“古城龙舟龙头挑战赛”、一届“国际选美赛中国-贵州赛区选美决赛”、三届“古城正月文化狂欢节”、“高过河水幕实景文艺表演”以及报京“三月三”播种节、尚寨“八月八”唢呐节等人们喜闻乐见的节庆文化体育活动;三是组织和支持出版各种以镇远历史文化和以镇远文化为背景的文化知识和文学作品,如《历史文化名城---镇远》通俗读本、《镇远镖局》、《似水年华》、《女人万岁》、《历史文化名城---镇远》摄影画册等共计三十多种,拍摄电视剧《和平村》等,充分展现了我县文化的丰富与厚重;四是全力恢复古民居、古巷道、古街区和古码头等的古代建筑文化,以独特的古代建筑符号来展示镇远悠久的历史文化。

由此,使旅游与文化得以有机的结合,为镇远旅游由单一的观光游转换为休闲度假游打下了的基础。

(四)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努力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子
为进一步探索旅游发展新路子,自2006年以来,在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我县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创新和探索。

一是确立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管理、群众参与”的旅游发展指导思想;二是为了整合资源,实现经营和管理的分离,成立了“镇远县名城旅游公司”,专门负责对全县各景区景点进行经营,而相关职能部门则主要负责搞好本部门的职责管理和行业管理;三是建立了企业进出机制,成功将舞阳河游船公司的控股权和经营权出让给了百龙旅游公司,由民营企业来进行市场经营;四是与百龙旅游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将镇远旅游的市场宣传促销交由百龙旅游公司进行市场化操作,以有效扩大旅游客源市场;五是将高过河景区的开发经营权交给了青酒集团公司,由企业直接对景区进行重点开发经营;六是成立了“镇远县文化产业公司”一方面对文化旅游项目进行挖掘和开发,另一方面向民营旅游企业展现旅游商机,时机成熟将及时转让并退出经营。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探索创新,我县已逐步理顺了旅游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五)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能力经过近三年来努力,全县已达407家。

旅游公司4家,旅行社及分社6家(含门市部),在册导游人员94人。

旅游
餐饮店90家,宾馆、旅社、民居客栈180家(其中三星级宾馆2家,二星级宾馆2家,一星级宾馆1家;四星级客栈3家、三星级客栈5家、二星级客栈4家),农家乐50余家,旅游商品专卖店50余家,全县共有标准床位近4500张。

有各类旅游船只40艘、共计780余座(其中画舫船四艘、水上表演船一艘、大型仿古木船一艘、小木舟7艘、龙舟4艘共190座;80座双层游船4艘320座,小机动船11艘260座)。

另外还有旅游咨询服务点3个,导游服务管理中心1个,合格导游(讲解)员94人。

旅游接待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六)加强旅游市场的宣传促销,努力拓展旅游客源市场
自2006年以来,我们通过政府旅游形象宣传和与百龙公司合作进行的旅游市场宣传促销,不仅使我县在全国的知名度有了极大的提高,而且使我县的旅游客源市场得到了有效拓展。

一是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科学分析,将整个客源市场进行了一、二、三级划分,有重点有目的地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二是采取了空中形象宣传和地面跟踪促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多形式、广范围的形象宣传和促销活动;三是制定并实施了强有力的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企业组团到我县旅游。

由于旅游宣传促销的力度较大、目的性较强、跟踪服务及时,三年来,我县的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社会综合效益,
每年均在25%至40%的增长,2009年共接待游客万人次。

全县旅游产业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