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新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精编

知识点: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全册知识点一、填空题1、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2、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3、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
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6、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火星的内部结构跟地球一样。
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8、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9、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10、我们共搜集了9种计时工具。
按时间分4大类。
第一类是古代钟,有日晷,沙漏,水运、仪象台,水钟。
第二类是机械钟,怀钟,机械摆钟,第三类是石英手表,第四类是原子钟11、它们是怎样计时的?日晷是利用太阳照射时,铁针投下的影子计时。
机械钟是利用齿轮的转动来计时。
摆钟是利用摆有规律的摆动来计时的。
石英表是利用石英晶体有规律的震动来计时的。
1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1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长,摆动越慢。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工作的。
14、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15、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第一单元春季的故事1、撰写检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沟通的重要形式。
2、写检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检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检查和研究的成就。
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洁、清楚、通畅、完好。
4、表达与沟通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拍照、开故事会、争辩、写检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1、每年的 3 月 12 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 月 23 日是“ 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对于气象的描绘。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48.7 ℃。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边。
5、我国最严寒的地域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 ℃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域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域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 5 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
同时,那边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域。
8、沿海地域,白日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夜晚,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余的自然风,也都是因为地域温度的差异惹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合在一同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固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率小于1/4 ,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往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响,一些事物和现象能够用来预告天气,如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迁居、燕子低飞、瓷砖“出汗” 、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告查问电话是12121 或 96121 。
16、气象资料的收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等。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
1. 压力和形状:
- 压力:什么是压力,压力的大小和面积的关系,压力的方向。
- 形状:固体的形状与分子间的关系,物体的变形与弹簧的关系。
2. 温度和热量:
- 温度:温度的作用和测量方法,温度的计量单位和温标。
- 热量:什么是热量,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和规律,热量的单位 - 焦耳。
3. 光的传播:
-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规律。
- 障碍物的作用:光的直线传播和障碍物的作用,解释阴影的形成。
4. 电的传输与控制:
- 电的通路:电的通路的构成和作用,开关的作用。
- 电的传输: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的传输的方式和规律。
- 电可以控制:电的控制和开关电路的应用。
5.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 生物多样性: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意义,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环保行动。
6. 材料与环境:
-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和例子。
- 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7. 植物的生长:
-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 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方法。
这些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40页文档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各单元知识点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汇编济水东街学校郝丽敏第一单元 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2.我们常用的表达与交流方式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画图等。
3.我们要积极参加交流和评议,我们在交流时要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批评和建议,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要尊重事实,敢于提出不同见解。
4.简答:①沙尘暴是怎样发生的对人们有哪些危害答:沙尘暴是人们对森林、植被的破坏,加上春天雨量小,风力达,所以形成了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灾害天气,当沙尘暴形成后,以排山倒海之势滚滚向前移动,携带沙子,经过后,大片农田被掩埋或破坏,使农作物绝收,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对交通和供电线路等基础设施产生重要影响,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②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有效预防沙尘暴答:一、要保护森林、草地等绿色植被。
二、要多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第二单元一、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二、“气象”是指发生在大气层中的风、云、雨、雾、雷、雪、闪电等现象;“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多种气象的综合状况。
三、我国的气象之最:夏天最热的地方不在号称“三大火炉”的南京、武汉、重庆,而是新疆的吐鲁番。
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达到8409毫米,而降雨量最少的是新疆的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四、自然界中的风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五、因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主要和太阳的照射一欧冠,所以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六、云块占天空面积的多少叫“云量”,我们常把云量分为晴、少云、多云、阴四个等级。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023春)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023春)一、科学探究1. 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要求•科学实验的步骤包括问题提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结论评价。
•科学实验的要求包括准确、可重复、可观测和可验证。
2. 科学观察和记录•科学观察是指使用感官器官对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科学记录是指将观察到的现象、结果等写下来。
3. 科学实验和生活实验的区别•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科学原理或解决科学问题而进行的实验。
•生活实验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而进行的实验。
二、生活中的科学1. 水的加热和沸腾•了解水的加热过程和沸腾现象。
•描述水的加热和沸腾的过程。
2. 空气的存在和压力•了解空气的存在和压力。
•理解大气压和气压计的原理。
3. 光的传播和折射•了解光的传播过程和折射现象。
•描述光的传播和折射的规律。
三、物质与能量1. 物体的颜色和反射•了解物体的颜色和反射的关系。
•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反射的特点。
2. 电的产生和传导•了解电的产生和传导。
•描述电的产生和传导的原理。
3. 热能的传递和利用•了解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描述热能的传递和利用的方式。
四、生物世界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描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过程和方法。
3. 人体的组成和生长发育•了解人体的组成和生长发育。
•描述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生长发育的规律。
五、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描述地球的构造和运动的特点。
2. 太阳系和星座•了解太阳系和星座的组成和特点。
•描述太阳系和星座的地位和运行方式。
3. 行星和卫星•了解行星和卫星的特征和分类。
•描述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轨迹和功能。
以上是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的全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要求,掌握科学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的原理和规律,认识物质与能量的关系,了解生物世界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地球、太阳系和行星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期重点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期重点
一、填空
1. 春天的风。
2.云块占天空面积的的多少叫。
3.12121是查询电话。
4.五种主要发电方式有:发电、发电、发电、核能发电、太阳能发电。
5. 电动玩具中既有,也有电磁铁。
6. 提倡的垃圾处理方式、、。
柔和清爽云量天气预报火力水力风力
磁铁重复使用分类回收综合处理
7. 遗传是物种延续中存在的现象。
8. 子女会与父母存在某些差异,这种现象叫。
9.蔬菜叶后可以做土地的肥料。
10.垃圾的填埋会对环境产生。
11. “天气”与“气象”不是。
普遍存在变异腐烂污染一回事
12. 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形成风。
13. 雨量通常以为单位。
14.接种疫苗、养成习惯利于防病。
15.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
16. 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缺少的不是,而是。
太阳毫米良好的生活弗莱明智慧发现。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要点▲1、我猜测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植被遭到破坏,加上春天雨量小、风大,才形成了沙尘暴)。
2、实验证明:(植被)对于防止沙尘暴的发生十分重要。
3、选择:最容易发生沙尘暴的季节是( A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判断:表达与交流时要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批评与建议。
(对)5、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写研究报告)等。
▲6、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7、“气象”是指发生在大气层中的(风)、(云)、(雨)、(雪)、(雷)、(雾)、(闪电)等现象。
8、“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多种气象的综合状况)。
9、判断:打雷时可以躲在大树下避雨。
(错)10、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11、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不在号称“三大火炉”的(南京)、(武汉)、(重庆),而是在新疆的(吐鲁番),高达(48.7)℃。
12、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我国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到零下(51.5)℃。
13、我国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的(火烧寮),而降雨量最少的地区是新疆的(若羌)。
14、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的(峨眉山),那里也是我国日照时间最少的地方。
15、说说海陆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沿海地区,由于海水与陆地性质不同,在阳光照射下,陆地上的气温比海面上高,陆地上的热空气不断上升,海面上的冷空气便不断地流到陆地上来补充,这就形成了从海上吹向陆地的海风。
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
▲16、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17、观察右图,在代表北京和深圳的玻璃箱南北两端底部各点一支香,在代表深圳的香旁点燃一支蜡烛,表示深圳比较热。
看烟雾升起的线路,说说为什么底部的空气会由北向南流动,那么上部空气怎样流动呢?北京深答:因为深圳地面气温高,空气受热上升,北京一端的冷空气就向南流动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
内
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
1、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48.7℃。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
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
同时,那里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是
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青蛙欢唱、
鱼儿冒头、蚂蚁搬家、
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报查询电话是12121或96121 。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
等。
天气预报的发布途径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话(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以及官方网站等。
第三单元玩具总动员
1、电池都有正、负两极,一般用+、-符号表示,电流是有方向的,从电池里流出
电流方向是一直不变的,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而发电机里流出的电流方向是在不停地改变。
2、磁铁有南、北两个极,分别用字母S、N表示,磁铁同极之间互相排斥,异极之间互相吸引。
3、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也有两个极,并且两级磁力最强。
中间最弱。
4、电磁铁与磁铁比较起来各有特性: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具有磁性,都能吸引其铁质物
体;但是电磁铁需要通电后才具有磁性;电磁铁和磁铁也都有南北极,但电磁铁的南北极会改变,而普通磁铁的南北极是固定的。
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池数量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电池数量越
多磁力越大;反之,磁力越小
7、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而且磁性大小和
磁极方向都可以控制。
因此,电磁铁有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等。
8、电磁铁可以利用电产生磁性,从而使铁质物体或磁铁产生运动,这是利用电能的一种重要方式。
9、电动玩具里都有一个小电机,它通过导线和电池一起组成一个电路。
有的电动玩
具能发光、发声,这是因为这些玩具里安装了灯泡、喇叭,它们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和声音等。
10、电动机由外部的磁铁和内部的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
11、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作的基本原
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2、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3、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光、电、风、热等不同的形式。
不同形式之间的
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如电炉可以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绿色植物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食物中的能量。
14、发电就是通过发电机,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15、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6、常见的发电方式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17、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
现
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第四单元变废为宝
1、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2、物质的变化有的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有的变化可逆,有的不可逆。
3、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4、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回收、重复使
用等。
分类回收、综合利用是最好的垃圾处理方式。
5、可以回收利用的废物主要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1、在生物界,除了我们熟悉的动物、植物外,还生存着一类数量庞大、个体微小的生物,
这类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病毒、细菌、真菌统称为微生物。
2、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
它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
微生物分
布广泛,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
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和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多种形态。
个体微小,必须用显
微镜才能看见。
他们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巨大作用。
4、蘑菇的形态包括菌丝、菌柄、菌盖三部分。
5、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酿酒、制醋、做酱油,是细菌和真菌共同发酵的结果;
可口的泡菜是细菌加工的产品;松软的馒头、面包是酵母菌的功劳;蘑菇、猴头、木耳、都是真菌的菌丝体。
6、许多微生物是对人类生活是有害的,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霉烂的水果、蔬
菜多是由真菌造成的。
7、流感病毒能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
大肠杆菌会引起肠炎。
橘子霉烂,长出青绿色的斑点都是青霉菌在作怪。
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这是一种人禽共患的传染病。
美国的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导致的人和畜类都可能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英文名字是SARS ,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
8、“发面”是指把面粉、水、酵母粉和在一起形成的面团。
当温度适宜时,生面团中酵
母细胞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9、适当的温度是影响酵母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的主要因素,面团温度达到38℃时,
产气量达到最大。
因此,面团发酵室温度最好控制在36-40℃之间。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直接影响酵母菌的发酵。
温度太高,酵母容易死亡,并且也易产生杂菌。
10、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1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但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才把青
霉素应用于医疗治病上。
第六单元像不像
1、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
同时也存在某些差异,
有的甚至还十分明显这种现象叫变异。
人的面貌、身高、体型、音色等许多方面都可以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延续,有
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3、生物靠自身的一小部分扩大繁衍后代的现象,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英文名叫
Clone,译音为“克隆”。
4、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绵羊多利诞生于英国,克隆羊多利有3位妈妈。
5、孟德尔被誉为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说的是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的是变异现象。
7、我国科学家袁隆平被称为称杂交水稻之父。
8、辩论可以分为主题型辩论、角色型辩论。
9、辩论的基本程序有:提出辩题、阐述观点、正式辩论、自由辩论、总结发言、嘉宾评价、宣布结果等。
10、表达与交流的方式有:写儿歌、摄制、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等。
11、科学小论文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我们在阐述自己的成果时还可以借助图
形、表格、照片等来表达。
12、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对我们来说,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发现。
13、妈妈是双眼皮我也是双眼皮——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相同—————变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我和姐姐长得很象但是却不一样———变异
爸爸会游泳,我也会游泳———不属于遗传(因为后天的练习可以获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