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分解的系统方法

战略分解的系统方法
战略分解的系统方法

我们都知道,企业的所有行为都应该是围绕企业的目标和战略进行,但恰恰国内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公司没有明确的能够落实的战略沟通,即使是中高层领导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干,没法对下面的人说清楚,总监说不清,经理也说不清,最后是真正执行的最底层不会干,有苦说不出。

管理者在与员工沟通目标上花的时间越少,员工未来在冤枉路上花的时间就越多。

员工得不到明确的指令,再加上信息沟通不畅,使员工们很茫然,只好靠惯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

这就使员工的工作重点和公司脱节,公司的重要工作不能执行或完成。

如果管理者只是让员工低头拉车,却不让员工抬头看路,那么很可能做了半天,都做不到点上。

明确目标,就是让员工真正明白做到什么程度这个事情算是做成了,哪些方面应该做,哪些方面不用做。

只有想透了目标,才能防止你多做无用功。

一般情况下,老板和高管的想法不是普通员工能够理解透的,很多都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明白,稀里糊涂地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做。

所以必须经过“翻译”才能成为普通员工可以理解、可以操作的战术,而这个“翻译”的工作就是战略沟通。

执行力来自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同,知道为什么而战,知道做好了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和利益,这样才能把老板和高管的好想法落地、落实。

才能在大的公司战略布局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不至于偏离了工作重心,背离了公司的发展战略。

所以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沟通,必然没有执行力。

但多数国内企业在战略沟通方面却做的并不如人意。一个原因是国内企业的老板认为企业没有高大上的宏大蓝图,没有战略,所以没有办法给员工讲。

其实这是个误解,战略不一定非常高大上,不一定是基于远大愿景或宏大目标的伟大蓝图,当前阶段企业要解决的发展障碍,今年要完成的销售额,今年公司的各个管理模块要优化的方向,都可以称之为公司战略。

第二个原因是,国内的企业老板思维里对公司发展目标,要解决的问题等,有一个大致的思考和考量,但却不知道如何整理思绪,如何将自己思维里的想法具体化。

自己都没有梳理好,自然就不知道怎么沟通。因此很多战略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第三个原因,就是战略沟通的复杂性本身造成的沟通障碍。

战略一般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而且背后是有对企业的观察和深刻理解所支撑,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管理知识做基础,但员工和老板或者公司高层在这方面天然具有差距,大家知识储备不同,掌握的信息不同,这都造成战略沟通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工具,让企业老板理清思路,明确战略方向;并能更好的和公司高层一起讨论战略;同时,让企业内部对战略和公司当前发展目标的沟通,变得容易,并且更加有效。

这个工具就是战略地图。

什么是战略地图

战略地图由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提出。

他们是平衡记分卡的创始人,在对实行平衡计分卡的企业进行长期的指导和研究的过程中,两位大师发现,企业由于无法全面地描述战略,管理者之间及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无法沟通,对战略无法达成共识,严重地影响战略的实施和完成。

因此创造了战略地图这一描述和表达战略的工具。

战略地图是企业战略及其实现的可视化表达,是描述战略的一种沟通工具。通过战略地图,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可以用一个通用的语言来沟通战略。

同时运用战略地图,可以梳理出一套相互关联的目标,最终达成公司的战略。

认识战略地图把冗长的、毕业论文式的、不适宜的战略规划文件,简单化、集成化和有效化,“一张图胜似千言万语”。

战略地图是“一图一卡一表”战略管理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略的成功执行需要三个要素:突破性成果=描述战略+衡量战略+管理战略。

三个要素的理念是简单的:如果不能描述,那么你就不能衡量;如果不能衡量,那么你就不能管理;如果不能管理,自然无法完成目标。

针对第一个要素――如何描述战略,将会使用今天讲到的战略地图。

至于第二个要素,会用到我们本章节第二课讲的平衡计分卡。

为了进一步推动企业战略规划的落实,战略管理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根据战略地图,确定战略主题、并分解战略目标、明晰关键驱动因素和指标,确保公司各部门、各岗位清晰地知晓公司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这个时候就用到“平衡计分卡”。

仅仅有平衡计分卡还不够,继续通过行动计划和KPI等其他绩效考核工具,驱动个人行为紧紧围绕平衡计分卡中的目标和指标,由此推动公司战略真正得以实施,这个就是我们说的“战略行动计划表”。

至于第三个要素,战略中心型组织,是指构建一个围绕战略的,服务于战略目标的组织体系。这个我们会在后面的组织管理课程中详细讲。

基于上面的介绍,抛开第三个要素,单独的谈企业如何在内部沟通战略,分解和跟踪战略,上面的公式就可以被重写为:突破性成果=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战略中心型组织。

因此,战略地图结合平衡计分卡等其他工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沟通、分解、跟踪的管理工具,并形成了一套系统文件: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战略行动计划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图+一表+一卡。

换句话说,战略地图是平衡计分卡的本源,平衡计分卡是战略地图的反映,平衡计分卡将战略地图上之战略目标转化为一套全方位的绩效量度指标和战略行动计划方案,从而作为后续KPI等日常绩效考核工具的指标来源和考核内容来源。

基于这套战略管理体系,企业完整的战略管理工作,要经过几个步骤。

第一步:绘制组织战略地图,并在组织内部进行战略沟通。

第二步:开发与组织战略地图配套的组织平衡计分卡。

第三步:制作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组织绩效考核量表。

第四步:使用KPI等合适的考核工具,开发组织内个人绩效考核表。

第五步:开发组织其他层次的战略地图、平衡计分卡和绩效考核表;确保组织战略目标分解到个人。

所以,战略地图是企业战略沟通、分解,并最终转化为团队和个人日常考核指标的一整套工具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