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基础化学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总结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总结

《药物化学》复习重点资料整理总结名词解释:1.稳态血药浓度:以半衰期为给药间隔时间,连续恒量给药后,体内药量逐渐累积,给药4、5次后,血药浓度基本达到稳态水平。

2.药物:是指调节机体生理、生化和病理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物质。

3.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两个方面。

4.首关消除:有些口服药物在经胃肠壁及肝脏时,会被此处的酶代谢失活。

5.肝肠循环:有的药经胆汁排泄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由门静脉重新进入全身循环,这种在小肠、肝脏、胆汁间的循环称为肝肠循环。

6.治疗指数: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5a与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

7.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

8.肾上腺素升压作用的翻转:预先给予α受体阻断药能阻断肾上腺素激动α受体的缩血管作用,保留激动β受体的血管舒张作用,使升压作用翻转为降压作用。

9.耐受性: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发挥原有药效。

10.反跳现象:长期大剂量使用某药物后突然停药,导致原有病情再现或加重。

11.二重感染: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使得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大量繁殖,引发新的感染。

模块-1、在机体方面,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填空题)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病理状态心里精神因素遗传因素2、“三致”反应致畸致癌致突变3、药物的二重作用包括什么?P5~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4、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包括哪些?P4-5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选择性作用和普遍作用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模块二1、药品贮存条件中阴凉处、凉暗处、冷处、常温的条件P28阴凉处:系指不超过20℃阴暗处:系指避光并不超过20℃冷处:系指2℃~10℃常温:系指10℃~30℃2、批准文号的代表字母和数字各自的含义,批号的含义P27字母:化学药品:H 中药:Z 保健:B 生物制品:S体外化学诊断试剂:T 药用辅:F 进口分包装药品:J数字第1、2位为原批准文号的来源代码,第3、4位为换发批准文号之后(公元年号)的后两位数字,第5~8位为顺序号批号的含义:在药品生产过程中,将同一次投料、同一生产工艺所生产的药品定为同一个批号。

药用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

药用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

药用基础化学知识点大一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为药学专业的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大一学年,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一些与药用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学年药用基础化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1. 元素与化合物在药用化学中,元素是构成药物的基本单位。

大一学年主要学习常见的元素及其化学性质,如氢、氧、氮、碳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元素的周期表分布、原子结构和化合价等基础知识。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在药用化学中,常见的化合物包括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指含碳的化合物,而无机化合物对于大一学年的学习主要集中在无机盐和无机酸的性质及其应用。

2. 功能基团在药物中,化学分子的功能基团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大一学年中,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常见的功能基团,如羟基、酮基、醛基、羧基、胺基等。

了解不同功能基团的性质和化学反应有助于学生理解药物分子的结构和特性。

3. 反应类型在药用化学中,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有机反应类型对于理解和预测化学反应是很重要的。

例如,酯化反应、酰化反应、氧化反应等。

大一学年的学生需要学习这些反应的基本原理、条件以及反应机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 药物分子结构药物分子的结构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

大一学年的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药物分子结构,如酮类、醛类、酯类、醚类等。

同时,还需要学习化学结构的命名规则和表示方法,以便准确描述和预测药物分子的结构。

5. 药物稳定性与反应动力学药物的稳定性和反应动力学对于药物的研发和使用至关重要。

大一学年的学生需要学习与药物稳定性相关的基本概念,如氧化、光敏性、热稳定性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反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如反应速率、速率常数等。

6. 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溶解度、酸碱性、晶体结构等理化性质对于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有重要影响。

大一学年的学生需要学习这些理化性质的相关知识,以便理解和预测药物在体内的行为。

药物化学复习提纲

药物化学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5*2 分=10 分)1、巴比妥酸无催眠作用,当 5 位碳上的两个氢原子均被取代后,才具有镇静催眠作用。

2、吗啡结构中 B/C 环呈顺式,C/D 环呈反式, C/E 环呈顺式,环 D 为椅型构象,环 C 呈半船式构象,镇痛活性与其分子构型密切相关。

3、根据局部麻醉药的特点,可将其化学结构概括为三部分,既包括亲脂性部分、中间部分和_亲水性部分_。

4、药物中的杂质主要来源有合成过程引入和贮存过程引入5、阿托品的水解产物是莨菪醇和莨菪酸。

6、非甾体抗炎药是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减少体内从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前体的一大类具有不同化学结构的药物,这些药物都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其抗炎的作用的机制与甾类抗炎药如可的松不同。

7、左旋肾上腺素在 pH 4 以下的水溶液中能发生消旋化反应而使活性降低。

8、药物从进入人体到产生药效的过程,要经历药剂相、药代动力相、药效相三个重要相。

P5219、解热镇痛药按结构可分为水杨酸类,苯胺类,和吡唑酮类等。

10、去甲肾上腺素为 R 构型,具有左旋性,结构上具有儿茶酚胺的结构受体, N 受体11、拟胆碱药物的受体有 M1 受体, M2 受体, M312、药物分子含有 2 个苯环,一般空间位阻较小的部位发生氧化代谢;若 2 个苯环取代基不同,则一般是电子云密度高的芳环易被氧化。

13、普鲁卡因作用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是 _含有酯基,易水解分解。

14、先导化学物的发现和优化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可认为是从分子的多样性,分子的互补性和分子的相似性三方面考虑。

二、名词解释(5*4 分=20 分)1.*组合化学(combinatorialchemistry) :是一门将化学合成、组合理论、计算机辅助设计及机械手结合一体,并在短时间内将不同构建模块用巧妙构思,根据组合原理,系统反复连接,从而产生大批的分子多样性群体,形成化合物库,然后,运用组合原理,以巧妙的手段对库成分进行筛选优化,得到可能的有目标性能的化合物结构的科学。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

中药化学复习资料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药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化学知识也是中医药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中药化学复习资料,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中药的化学成分1.生物碱:生物碱是中药与现代医学的桥梁,其有机碱性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紧密相关,常见的有麻黄碱、黄连素等。

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中具有广泛药理作用的重要化学成分,其常见类型有类黄酮、异黄酮等。

3.挥发油:挥发油是很多中药中具有药效成分的重要类别之一,常见的有薰衣草油、柠檬油等。

4.聚糖类物质:聚糖类物质是一大类广泛存在于植物、菌类、动物体内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具有免疫调节、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二、中药提取及分离1.溶剂提取法:常见的有超声波提取。

该方法适用于分子量较低、小分子量的化合物提取。

2.微波辅助提取法:常见的有水煎提取。

该方法适用于易破坏化合物的提取。

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该方法适用于提取极少量的高价值化合物。

4.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可用于分离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又称液态色谱法,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分析技术之一。

三、中药提取及纯化的质量控制1.纯度:纯度是指药物中有效成分占总量的比例,是衡量中药提取及纯化质量的重要指标。

2.特异性:特异性是指药物中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对其他成分的影响较小的特点。

3.稳定性:稳定性是指药物在贮藏、加工、运输等环节中不易分解、降解和失去活性的性质。

4.重金属含量:重金属是中药提取及纯化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物,应通过化学处理、物理分离等手段减少其含量。

以上即是中药化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中药的化学成分,以及中药提取及分离等方面的知识。

药物化学复习资料全文剖析

药物化学复习资料全文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药物化学一、选择题位氮原子上有烯丙基取代。

2.3.避光、密闭保存。

4.5.6.7.8.9.巴比妥类药物属于结构非特异性药物,10.11.13.14.物。

15.组胺受体主要有H1受体和H2受体两种亚型,H1H216.17.18.119.H1221.22.西咪替23.24.25.,阻断26.27.28.29.30.31.布洛芬有一对对映异构体,其S-异构体活性比R-32.33.他汀类药物主要抑制34.35.37.39.不能使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提高的方法是40.地塞米松的结构中不具有41.化学名为17β-羟基-雌甾-4-烯-3酮-42.43.44.45.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抗菌药物的母核是46.β-47.使细菌不能生长繁殖。

48.49.青霉素G57.58.60.磺胺甲噁61.63.64.65.加入氨制硝酸银试液作用,66.69.维生素B二、认结构和用途1.药名:地西泮主要临床用途:镇静催眠2.药名:苯巴比妥主要临床用途:镇静催眠3.药名:卡马西平主要临床用途:抗癫痫4.药名:盐酸氯胺酮主要临床用途:全麻药5.药名:苯妥英钠主要临床用途:抗癫痫6.药名:盐酸吗啡主要临床用途:镇痛7.药名:盐酸哌替啶主要临床用途:镇痛8.药名:盐酸普鲁卡因主要临床用途:局部麻醉9.药名:盐酸利多卡因主要临床用途:局部麻醉10.药名:硫酸阿托品主要临床用途:各种内脏绞痛及散瞳、有机磷农药中毒的解救11.药名:马来酸氯苯那敏主要临床用途:抗过敏12.药名:阿司匹林主要临床用途:解热镇痛、抗炎、抗血小板13.药名:对乙酰氨基酚主要临床用途:解热镇痛14.药名:布洛芬主要临床用途:解热镇痛抗炎15.药名:奥美拉唑主要临床用途:抗消化道溃疡16.药名:盐酸雷尼替丁主要临床用途:抗消化道溃疡17.药名:卡托普利主要临床用途:降血压18.药名:氯沙坦主要临床用途:降血压19.药名:硝苯地平主要临床用途:降血压20.药名:尼群地平主要临床用途:治疗冠心病及高血压21.药名:呋塞米主要临床用途:利尿22.药名:雌二醇主要临床用途:雌激素缺乏症23.药名:青霉素钠主要临床用途:革兰阳性菌所致各种感染24.药名:氨苄西林主要临床用途:抗菌25.药名:阿莫西林主要临床用途:敏感菌所致的细菌感染26.药名:氯霉素主要临床用途:抗菌27.药名:氟尿嘧啶主要临床用途:抗肿瘤28.药名:顺铂主要临床用途:抗肿瘤29.药名:维生素C主要临床用途:维生素C缺乏症三、简答题1.抗精神病药物主要有哪些结构类型?各举一例药物。

医用化学复习资料

医用化学复习资料

医用化学复习资料医学生们在考试前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往往非常繁杂,尤其是化学。

化学是医学的基础科学,医用化学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中,如药物合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因此,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医用化学的相关知识。

1. 医用化学的主要内容医用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元素、化学反应、化学键、化学式、化学量及其计算,以及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制备和应用等。

医用化学还涉及到酸碱计算、物质溶解度和化学反应速率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医学生而言,要重点掌握一些药物的化学性质、质量控制等。

2. 如何复习医用化学为了更好地掌握医用化学的知识,医学生需要付出充分的努力。

以下是一些复习建议:(1)使用图表、模型和动画进行复习。

通过模拟实验和动画展示,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的结构。

(2)重复练习并做题。

医学生需要大量的习题练习,例如通过做题的方式来巩固化学反应、物质性质等方面的知识。

(3)阅读化学相关的文献。

这一方面可以通过阅读化学期刊、教科书等学术资料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医用化学的知识。

(4)参加课堂或线上讲座。

有时候听一些专家的讲座,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某个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特点。

3. 医用化学实践医用化学对医学的实践影响极大。

通过化学的实践可以解决很多疾病。

下面是医用化学的几个重要领域:(1)药品制造。

许多药物是通过化学方法合成而来的,因此医用化学对于药品制造十分重要。

(2)分析化学。

分析化学可以帮助医疗工作者确定药品成分、化学毒性,进而确定适合病人服用的药物的量和频次。

(3)临床医学。

医用化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体液分析,疾病检测等。

医用化学非常重要,必须雕琢出深厚的基础。

掌握医用化学知识,是保持以后对临床化学的兴趣和继续深究的基础。

医用化学复习资料

医用化学复习资料

医用化学复习资料医用化学复习资料医用化学是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它研究了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医用化学的知识对于医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了药物的合成、分析和应用等方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回顾一些医用化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和理解这一领域的内容。

一、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药物可以根据其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法包括化学结构分类、药理学分类和治疗用途分类等。

化学结构分类根据药物的化学结构特征进行划分,如酮类药物、醇类药物等。

药理学分类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划分,如抗生素、抗炎药等。

治疗用途分类则根据药物的治疗目标进行划分,如抗癌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药物的作用机制是指药物与生物体内的靶点相互作用,产生治疗效果的过程。

常见的作用机制包括激动剂作用、拮抗剂作用、酶抑制作用等。

药物的作用机制对于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副作用的预防非常重要,因此医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药物的合成和分析药物的合成是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原料转化为药物的过程。

药物的合成需要考虑到反应条件、反应路径和产物纯度等因素。

在药物的合成过程中,有时还需要进行保护基的引入和去除,以控制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物的结构。

药物的分析是指对药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药物的分析方法包括物理分析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

物理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质谱法、红外光谱法等,而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滴定法、色谱法等。

药物的分析可以帮助医学生确定药物的纯度、药物含量和药物的结构等重要信息。

三、药物的应用和副作用药物的应用是指将药物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的过程。

药物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剂量、给药途径和给药时间等因素。

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应用特点,有些药物需要经过代谢转化才能发挥作用,而有些药物则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

药物的副作用是指在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药物的副作用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药用基础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药用基础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药用基础化学的知识点总结药用基础化学是医学和药学领域的重要基础学科,它涉及到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合成、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药用基础化学的研究对于药物的设计、合成、分析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深化对药物的认识,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本文将从药物的化学结构、性质、合成和分析等方面进行总结,希望对读者了解药用基础化学提供帮助。

一、药物的化学结构1.药物的化学组成药物是一类化合物,它们通常由化合物和分子组成。

药物的化学组成可以分为有机药物和无机药物两大类。

有机药物是以碳、氢、氧、氮等元素构成的,而无机药物则是以金属、非金属离子等构成的。

2.药物的化学结构药物的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基本结构和功能基团两部分。

基本结构是指药物分子中的主要骨架,而功能基团则是指在基本结构上附加的具有特定化学性质和生物活性的基团。

3.药物的结构与活性药物的化学结构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

药物分子的结构特征决定了其与生物体内靶点的相互作用方式,进而影响了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二、药物的化学性质1.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理化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其中,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形态、溶解性、稳定性等,而化学性质则包括酸碱性、氧化还原性、水解性、光敏性等。

2.药物的稳定性药物的稳定性是指药物分子在特定条件下不发生化学变化和降解的能力。

药物的稳定性受到环境因素、制剂因素、储存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药物的生物转化药物在生物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转化作用,主要包括代谢、排泄、生物转化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这些生物转化过程对药物的药效和毒性有重要影响。

三、药物的合成1.药物的化学合成药物的化学合成是指通过化学方法合成药物分子的过程。

药物的化学合成方法有机合成、生物合成和半合成等多种方式。

2.药物的分子改造药物的分子改造是指通过改变药物分子的结构来获得新的药物,以改善药效、降低毒性或改善药物的性质等目的。

3.药物的活性团药物的活性团是指药物分子中所含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构单元,它与生物体内的靶点发生特异性的相互作用,影响了药物的药效和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用基础化学复习资料(下)
一、命名或写出结构
考点:烷、烯、炔、醇、酚、醚、醛、酮、羧酸、胺、酰胺、酯的系统命名 系统命名法规则:1、选(含官能团的)最长C 链作主链
2、编号:官能团所在C 编号尽量要小,其次照顾取代基
3、根据官能团确定母体名称,母体名称前标出取代基的位次、
数目及名称;当官能团会出现位置异构时,要标出官能团的位置。

注意:1、烯烃和环烷烃有顺反异构,必要时,用顺-/反-或(Z)-/(E)-来区别异构
体。

2、芳香烃上有多个取代基的时候,取其中一个最简单的取代基与芳环共同构成母体,其余取代基做取代基进行编号命名
3、酰胺和芳香胺命名时要注意N 上的取代基标号是N-或N,N-
举例:
C C
CH 3CH 2
3H 3C
CH 2CH 3
CH(CH 3)2
CH 3
CH 3CHCH 2CH 2CHCH 3
3
OH
HO OH
CH 3OCH 3
CHO
O
3
HOOCCH 2CHCOOH
3
N 3CH 3
H C N
O CH 3C 2H 5
HCOOC 2H 5
NH 2CH 2CH 2NH 2 C 2H 5-NH-C 2H 5
二、填空题
1.单键C 属于 杂化;双键C 属于 杂化,双键中含有一个 键和一个 键;叁键C 属于 杂化,叁键中含有一个 键和两个 键。

2.环烷烃的构象异构体中,取代基处于竖键a 还是横键e 稳定? 3.苯的“芳香性”是指什么? 4.酮体是? 5.生物碱的概念?
6.酰卤、酸酐、酯和酰胺的取代反应活性顺序? 7.甾体化合物、糖类、油脂的结构特征是? 8.在pH=6的溶液中做电泳实验时,某氨基酸向正极移动,则该氨基酸的pI 6(=、>、<)。

9.比旋光度表达式的意义,如[α]15
D = -166︒(甲醇)
10.内消旋和外消旋的区别。

三、选择题:(单选+多选)
考点:各类有机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烷——取代 烯——加成(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 炔——加成(马氏和反马氏)、端基炔的酸性(沉淀反应)
环烷烃——开环加成(环越小越容易开环) 芳香烃——取代(定位基的定位效应)
醇——Na (所有)、新制Cu(OH)2(邻二醇)、碘仿反应(
CH 3CH
OH )、硫醇(经
常作重金属解毒剂)
酚——酸性(比碳酸弱,但比醇和水强) FeCl 3显色反应(苯酚显紫色) 苯酚(+溴水——白色沉淀)
醛——所有醛+胺的衍生物(羰基试剂)均脱水缩合
氧化反应(所有醛+托伦试剂——银镜 脂肪醛+班氏试剂或费林试
剂——砖红色沉淀)
希夫试剂显色反应(所有醛+ Schiff 试剂——紫红色,但+H 2SO 4后不褪
色的为甲醛,褪色的为其他醛)
碘仿反应(乙醛)
酮——与羰基试剂的反应、碘仿反应(只有甲基酮可以)
羧酸——酸性(比酚强,比碳酸强,与NaHCO 3或Na 2CO 3放出CO 2) 甲酸(具有醛的性质)
羧酸衍生物——水解、醇解、氨解(活性顺序 酰卤>酸酐>酯>酰胺) 胺——碱性大小(脂肪胺>氨>芳香胺) 苯胺(+溴水——白色沉淀)
糖——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双糖(麦芽糖、乳糖、蔗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原)
糖的鉴别(还原糖用托伦班氏或费林试剂等鉴别、淀粉用碘液鉴别)
同分异构现象——碳链异构、官能团异构、位置异构、顺反异构(顺/反和Z/E )、对映异构(R/S )
例:判断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
还原糖(所有单糖、麦芽糖、乳糖) 非还原糖(蔗糖、所有多糖)
四、判断题 五、写方程式
烯烃的氧化反应、加成反应 3.还原糖、非还原糖、淀粉 取代芳香烃的氧化 (二)推断 酚的酸性
醛或酮与羰基试剂的反应 酯化反应 苯胺的溴代 六、简答题 (一)鉴别
1.烷、烯、端基炔 2.醇(乙醇)、酚、醚、醛(甲醛、乙醛)、酮(丙酮)、羧酸(甲酸)
COOH OOH 3H A. B. C. D.COOH CH 3HO H 2OH H OH OH
H Cl CH OH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