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PPT1

合集下载

课件《民主与法治》精品PPT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1

课件《民主与法治》精品PPT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1

关键词
政府
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
依法行政 道德VS法治
1. 政
①作用:人社会生活需政府管理;又享受着政府公共服务 。
府 ②权力来源人民/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2.法治政府
法 治 3.如何依法 政 行政? 府
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 法治轨道上运行。(选择题)
参与民主生活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1)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不等于扩大公民政治权利。 (2)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政治体制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 断拓展,体现了我国公民民主权利的真实性,扩大了公民参与民主的实现途径,但是这并不意 味着公民政治权利的不断扩大。 (3)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只要宪法和法律没有增加或减少公民的权利,就 不能说公民的权利扩大或缩小。
蓝图
治国
要求 科学立法、严格守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
者有机统一
关键词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
②权力来源人民/宗旨为人民服务/工作要求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 民主决策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法治
①建设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社会 公平正义,已经成为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科学立法、严格守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4、体会实现全面依法治国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增强法治意识,积极参与法治中国建设。
① 按照宪法原则精神参与民主生活。
1.法治道路?
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对社会生活的意义)P45
依法治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丰富的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PPT(第1课时我与社会)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丰富的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PPT(第1课时我与社会)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
探究点二 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关链接
社会是一张无与伦比的“大网”,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张“大网”上的 一个“结点”,与我们相连的每一条“线”,都是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 每个人周围都有一张“小网”,正是由于这一张张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 才织就了社会这张无边无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就是 由我们这样的许多个体所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每个人的存在都和社会息息 相关,不可分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丰富的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 PPT(第1课时我与社会)
科 目:道德与法治
适用版本:部编人教版
适用范围:【教师教学】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1课时 我与社会
第一页,共十七页。
新知先学
1.为什么要学会感受社会生活?
(1)我们的社会生活___绚__丽_多_彩_____。
第十二页,共十七页。
(2)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作为未来社会的小主人,你打算怎 样做?
[答案]作为未来社会的小主人,一方面,我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另一方面,我 也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第十三页,共十七页。
(3)青少年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有哪些?
[答案]如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力所能及的社会调查活动、参观访问、阅读报刊、亲身实践 等。
第六页,共十七页。
术语解读
社会关系
解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 间的一切关系。从关系的双方来讲,社会关系包括个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一般还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群体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我与社会课件
地缘关系是由于地域上的临近和日常 生活的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 邻居等。 业缘关系是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
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同学、 同事等。
知识结构
典例精析
• 例1、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在社会中我们( ) • ①不再关心国家发展②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
来越深刻③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④会与越来越多 的人打交道 • A.①②③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总结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 中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 会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 类赖以生存的社会。
想想周围的人和你有什么关系?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 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 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血缘关系是由于婚姻和生育而形成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家庭、家族成 员之间的关系和亲戚关系。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 4、小林在学校里是个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走在 回家的路上是个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对此理解 正确的是( )
• ①人们所处的社会关系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人 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②小林的身份是唯一的、 固定不变的③每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或在同一时 期面对不同的社会关系,都会有多种身份④我们 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多方位地认清和思考自己的 不同身份
答案解析
• 【解析】置身于广阔的社会之中,我们对社会生 活的感受会有新的变化,②③④的说法是正确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① 说法错误,故选C。
• 答案:C
• 例2、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 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 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 边际的“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 “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启示我 们需要(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课件(共32张PPT)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我与社会-课件(共32张PPT)
社会, 即是由人与人形成的关系总和。
人类的生产、消费娱乐、政治、教育等, 都属于社会活动范畴。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环节1:感受社会社会生活的多彩
李铭的一天
情境 一
情境 二
情境 三
情境 四
运用你的经验: 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 社会生活。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4.事例列举之后要简短分析,不能将例证法变成事例整理,忌有例无证。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扬州慢》一词以今昔对比的手法写景抒情,一开始就将扬州作了今昔对比:“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概写了昔日扬州的繁盛;而词 人“过春风十里”,所见则“尽荠麦青青”,昔日花团锦簇的繁华长街已面目全非,呈现出一片荒凉景象,在这种昔盛今衰的对比景物描写 中,抒发了词人对国事的痛惜伤感之情。 [明理知义] 凡事先要准备,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不要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微感言: 赏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汉魏六朝时,中央政府一直设置管理音乐和歌曲的专门机构,负责采集和编制各种乐曲,配诗演唱,这些诗歌就称为乐府诗,简称乐 府。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和杂言。而新乐府则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其多是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提示』
(2)父母给予我生命,哺育我成长;老师教给我 知识,教我做人的道理;同学让我懂得了友谊的重要 性;公交车司机为我出行提供了方便;等等。
『提示』
相互依存;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对立统一。
①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 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ppt课件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我与社会ppt课件
我与社会
新课导入 微思考:
人能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发展?
印度狼孩
微故事
1920年,在印度加尔各答东北的一个名叫米德纳波尔的小城,人们 常见到有一种"神秘的生物"出没于附近森林,往往是一到晚上,就有 两个用四肢走路的“像人的怪物”尾随在三只大狼后面。后来人们打死 了大狼,在狼窝里终于发现这两个“怪物”,原来是两个女孩。其中大 的年约七八岁,小的约两岁。这两个小女孩被送到孤儿院去抚养,还给 她们取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到了第二年阿玛拉死了, 而卡玛拉一直活到1929年。这就是曾经轰动一时的"狼孩"一事。
供了方便;等等。
「提示」: 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强调社会的作用) ②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强调个人的作用)
1.2017年3月5日,为传承雷锋精神,为社区居民创造一个整 洁的环境,张晓参加了社区卫生大扫除志愿者服务活动。对 此张晓感受颇多,其中有误的 是 ( A.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B.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C.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我是××的儿子;我是您的同事××的孩子;我是您 的孩子××的同学;我是学校××班级的学生。
关键点拨
1.社会关系的含义 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
的相互关系的总称,即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 2、 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是 的类型。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 缘关系。
新知讲解
运用你的经验 情境一
感受社会生活
小有所养,老有所依。
运用你的经验
情 境 三
情境四
健身娱乐,其乐融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后作业 第一单元 1.1我与社会(共17张PPT)教育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后作业 第一单元 1.1我与社会(共17张PPT)教育课件

6.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
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小北与陈阿姨是邻
居。小北与陈阿姨的关系属于( B )
A. 血缘关系
B. 地缘关系
C. 法律关系
D. 业缘关系
7. 某小区举办了一次“百家宴”活动。小区的近百户居
民在小区活动中心摆了一长排的桌子,每户人家都端出
两三样自己做的拿手菜,大家坐在一起,开开心心品尝
9.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关注社会、谈论社会。下 列对社会生活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A ) A. 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充满了危险,我们应少接触 B.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而且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C. 社会生活中有一些丑恶的东西,但主流是积极向上 的 D. 社会生活对人的影响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 我们要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 其实兴趣真的那么重要吗?很多事情我 们提不 起兴趣 可能就 是运维 我们没 有做好 。想想 看,如 果一件 事情你 能做好 ,至少 做到比 大多数 人好, 你可能 没有办 法岁那 件事情 没有兴 趣。再 想想看 ,一个 刚来到 人世的 小孩, 白纸一 张,开 始什么 都不会 ,当然 对事情 开始的 时候也 没有 兴趣这 一说了 ,随着 年龄的 增长, 慢慢的 开始做 一些事 情,也 逐渐开 始对一 些事情 有兴趣 。通过 观察小 孩的兴 趣,我 们可以 发现一 个规律 ,往往 不是有 了兴趣 才能做 好,而 是做好 了才有 了兴趣 。人们 总是搞 错顺序 ,并对 错误豪 布知晓 。尽管 并不绝 对是这 样,但 大多数 事情都 需要熟 能生巧 。做得 多了, 自然就 擅长了 ;擅长 了,就 自然比 别人做 得好; 做得比 别人好 ,兴趣 就大起 来,而 后就更 喜欢做 ,更擅 长,更 。。更 良性循 环。教 育小孩 也是如 此,并 不是说 买来一 架钢琴 ,或者 买本书 给孩子 就可以 。事实 上,要 花更多 的时间 根据孩 子的情 况,选 出孩子 最可能 比别人 做得好 的事情 ,然后 挤破脑 袋想出 来怎样 能让孩 子学会 并做到 很好, 比一般 人更好 ,做到 比谁都 好,然 后兴趣 就自然 出现了 。

课件《在社会中成长》优质课堂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1

课件《在社会中成长》优质课堂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1

积极地参人与社会的生活,交倾力奉往献社中会,才,能实现人自己才的人生能价值。真正地成长和发展起来。这节课就让我
们一起来探讨《1.2 在社会中成长》。
第一单元 走 进 社 会 生 活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第二框 在社会中成长
学习目标
1. 知道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掌握亲社会行为 的重要性,能够自觉培养自己的亲社会行为。 2. 养成亲社会的习惯;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 展变化,投身社会实践。 3.树立亲社会行为的意识;培养亲近社会、服务 社会、奉献社会的自觉性。
自学思考题
1、为什么说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01
2、为什么要养 02
成亲社会行为?
04 4、参与社会有何意义?
03
3、怎样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一. 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个人成长与社会生活有什么关系?
父母的抚育 老师的教诲 国家的培养 父母 同伴 老师 社会 国家 同伴的帮助 社会的关爱
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能力不断提高,规则意识不断增强,价值 观念日渐养成,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说一说
我们能参加哪些社会实践活动?
向居民防火、交通知识等; 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扶助老弱病残,帮助维护交通秩序; 打扫社区卫生,宣传环境保护; 看望敬老院的老人……
课堂小结
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
在 社 会
在社会课堂中 成长
的过程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中 成
什么是亲社会行为

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材料中当事人后悔的原因是没有做到( )
A.
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1.1 我与社会(共12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件:1.1 我与社会(共12张PPT)
②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③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 分忧 。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 各种关系连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
同学 父母
老乡
朋友 同事
结成网
老乡
朋友 家人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3.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探究与分享
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
『提示』
相互依存;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
对立统一。
①个人对社会具有依赖性。首先,个人的生存离不开 一定的社会条件。其次,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
社会对个体既有促进作用,又有制约作用。社会的全 面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②个人对社会具有能动性。能够积极主动地认识、创 造着社会,从而推动了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鲁滨孙独自一人在荒 岛上生活了28年,他 依靠的是什么?
去我什么东 西都可以做
出来
但条件是
只要我有工 具
鲁滨孙独自在荒岛上生存了28年,除 了他有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和勇 气,更重要的是他的知识和技能,丰 富的生活经验,手中的火枪等工具帮 了他很大的忙,但这些都是他在以前 的人类社会中获得的和学到的,没有 这些他是活不下去的。因此,任何人 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我是消费者
我是姐姐
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
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一个人有着不同的身份。
知识链接
几种主 要的社 会关系
血缘关系是以血亲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 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族成员之 间的关系和亲戚关系。
地缘关系是由于地域上的临近和日常生 活的交往而形成的关系,如同乡、邻居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的身份是在 社会关系 中确定的。在不同的 社会关系 中, 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教学目标
1.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重点)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点) 3.社会关系的类型?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探究: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是未成年人,学习是主要任务,因此没 有必要关注社会生活。你怎样看?
这一观点是片面的。 (1)未成年人大多数时间在学校度过,学习是主要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 我们可以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 (2)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随着我们身体的成长、智力 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的社会生活空间不断延展,我们会与越来越多 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这会使中 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了解国家发展。 (3)我们未成年人同样需要关注社会生活,关心国家发展,关爱身边的人。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复 习课件 名师课 件免费 课件
新课导入 《狼孩的故事》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优 秀课件 公开课 课件复 习课件 名师课 件免费 课件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分享。 示例:暑假里,我通过参加“夏令营活动”,提高了自立自理能力和 社会适应能力;我通过参加“保护绿色家园”“社会公益宣传”等活动, 学会了如何交往、如何做人,提高了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使自身的价值 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得到升华。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一.感受社会生活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运用你的经验---
情 境
情境二
互 联 网



情 情境三 境

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上网、看电视、看报纸等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在学校,他们的身份是老师的
2、在参与这些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感受到社会生活是绚丽多彩的; 感受到国家正在发生越来越大的变化; 感受到自己能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感受到自己需要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等等。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假期中亲历了哪些不太文明的现象?面对这些现象,你能做些什么?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探究与分享
暑假里,中学生小华经历了很多“大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菜园除草、采摘蔬菜
在科技馆当志愿者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1.参与社会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在书上标记)
①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 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②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 家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鲁迅先生说:“一个人要想离 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拨着自 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 可能。” 右图形容的是什么关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 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 上的一个“结点”。
思考:狼孩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人类的知识和才能并非天赋的、生来就有的, 而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不是孤立的,而是 高度社会化了的人,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环境,脱 离了人 类的集体 生活就形成不了人所固有的特 点。所以说,我们离不开社会。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二.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第一课 走进社会生活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 课1.1《 我与社 会》33 PPT
课前预习 人教版八上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1.1《我与社会》33PPT
(1)个人是社会的 有机 组成部分。人在生产、生活和交往过程中 逐渐形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构成了人类赖以 生存 的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