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实验报告修订版

合集下载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1. 引言实验名称: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搭建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探究波形发生电路的原理和工作特性。

2. 实验器材•电压源•电阻•电容•运算放大器•开关•示波器•手持数字万用表3. 实验原理三角波发生器和方波发生器都是常用的波形发生器。

三角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呈现由连续直线组成的三角形状,而方波发生器产生的波形则是由高电平和低电平交替组成的矩形波形。

3.1 三角波发生器三角波发生器的主要电路原理是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和积分功能。

具体原理如下: 1. 利用负反馈原理,在运算放大器的非反向输入端接地。

2. 在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构成积分电路。

3. 初始时,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为0V。

4. 开关接通后,电压源开始充放电,经过一段时间,电压上升到一定值。

5. 当电压上升到达运算放大器非反向输入端电压的阈值时,运算放大器开始反馈,输出电压反向。

6. 反馈使得电容开始放电,电压下降。

7. 当电压下降到达运算放大器非反向输入端电压的阈值时,运算放大器再次反馈,输出电压再次反向。

8. 通过不断的反馈和放电过程,输出电压呈现连续的三角波形。

3.2 方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的主要电路原理是利用反相比较器的输出。

具体原理如下: 1. 利用负反馈原理,在运算放大器的非反向输入端接地。

2. 在运算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串联一个电阻和一个开关,构成反相比较器。

3. 初始时,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为低电平。

4. 开关接通后,电压源开始充电,并被反相比较器放大。

5. 当电压上升到达反相比较器的阈值时,输出电压由低变高。

6. 当输出电压达到高电平后,反弹回低电平。

7. 反弹后,输出电压由高变低。

8. 通过不断的反弹和下降过程,输出电压呈现连续的方波形。

4. 实验步骤4.1 三角波发生器1.根据电路图连接线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打开电压源,并设置合适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三角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发生器实验报告篇一: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实验报告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方波,三角波发生器系别:水利电力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生、学号:杜文涛(1000302073)聂现强(1000302059)张龙华(0803205038)日期:2012/7/81. 实验内容2. 电路图(multisim仿真)3. 仿真结果(举例2倍频时的结果)4. 实验分工杜文涛:资料的查找与电路图的设计,并进行仿真测试。

和队友共同完成电路在实验箱上的模拟以及在电路板上的焊接!聂现强:和队友共同完成电路在实验箱上的模拟以及在电路板上的焊接!张龙华:和队友共同完成电路在实验箱上的模拟以及在电路板上的焊接!6.实验心得经过长达一个星期的实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这次实验不仅让我们巩固了专业知识,也让我们了解一个个体如何在团队工作中发挥出自己最大力量,更增加了彼此间的默契!篇二:三角波发生器设计报告计算机硬件技术课程设计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同组人:2015年1月1目录一、目的·二、内容··三、设计任务·四、方案选择及原理··五、所用器件·六、原理及结果图·七、流程图·八、程序代码·九、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十、收获及体会·2三角波发生器一、目的1、了解和掌握8086、DAC0832等接口芯片和示波器的原理和功能;2、能用这些接口芯片构建一个简单的系统控制对象,3、掌握接口电路的综合设计与使用;4、通过自己动手,进一步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接口技术,提高计算机硬件,软件综合应用能力,即对微机原理,接口技术,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进行综合训练。

二、内容利用D/A设计一个三角波发生器,可利用按键改变其输出波形的幅值。

例如,可利用5个按键改变其输出波形的幅值,当按下按键时使D/A输出幅值从1V增加到5V。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学习使用运算放大器、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搭建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电路,并对其进行调试。

二、实验原理1. 三角波发生器三角波发生器是一种能够输出呈直线上升或下降的信号的电路,其输出信号的频率和幅度可以通过改变电路中元件参数来调节。

常用的三角波发生器电路是基于反相输入正弦振荡器和积分放大器构成的。

2. 方波发生器方波发生器是一种能够输出高低电平交替出现的信号的电路,其输出信号频率和占空比可以通过改变元件参数来调节。

常用的方波发生器电路是基于反相输入比较器和反馈网络构成的。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1. 搭建三角波发生器电路将运算放大器(LM358)连接至两个10kΩ电阻组成反相输入正弦振荡器,再将积分放大器(LM358)连接至10kΩ电阻和100nF陶瓷电容组成积分放大网络。

调节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参数,使其输出三角波信号。

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3V。

2. 搭建方波发生器电路将运算放大器(LM358)连接至两个10kΩ电阻组成反相输入比较器,再将反馈网络连接至100kΩ电阻和1nF陶瓷电容组成积分放大网络。

调节电路中电阻和电容的参数,使其输出50%占空比的方波信号。

示波器测量输出信号频率为1kHz,幅度为±3V。

四、实验分析通过本实验的搭建和调试过程,我们深入了解了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并掌握了使用运算放大器、电容、电阻等元器件搭建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方法。

同时,在实验中我们也学会了如何通过改变元件参数来调节输出信号频率和幅度。

五、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是一次很好的综合性实验,在实践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基础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原理,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模拟电路设计方法和手段。

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为以后的电路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方波变三角波

方波变三角波

方波变三角波实验报告
20113081
吴芳
要求:做输出为1HZ—10HZ,10HZ—100HZ,100HZ—1000HZ范围内的波形。

实验原理:先采用滞回比较器产生方波,再通过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通过改变积分电路中电容的大小从而可以产生题目要求频率的三角波。

实验步骤:
1.做滞回比较器:要使U+=Uo/2,所以令R1=R2=10k
2.先做输出为1HZ的积分电路
T=1/f=1S,又T=(4R1*R3*C)/R2
令R3=1k,所以C=2.5u
要使输出频率在1HZ到10HZ之间变换,则R3的取值范围为1K到10K,可接入1K的定值电阻,9K的滑动变阻器
3.做输出为10HZ的积分电路
T=1/f=0.1s,又T=(4R1*R3*C)/R2
令R3=1K,则C=0.25u
要使输出频率在10HZ到100HZ之间变换,则R3的取值范围为1K到10K,可接入1K的定值电阻,9K的滑动变阻器
4.做输出为100HZ到1000HZ的积分电路,根据以上得R3的取值范围为1K 到10K,C=0.025u
5.为使输出频率连续可调,可接入三匝开关
实验结论:实验采用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端加在积分电路的反向输入端进行积分可以产生方波,并将方波转换为三角波。

实验总结:在仿真中的示波器上,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两波的频率相等,
而三角波则比方波减小了一半,在图中可以读出在方波发生跳
变的同时三角波也发生了跳变。

在做该实验时我们要注意理论
R大点,使得 大点上频率的计算,且在该实验中我们应使
4。

模电实验-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模电实验-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

方波三角波发生电路一、实验要求:1、振荡频率范围:500HZ-1000HZ2、方波输出电压幅度:Vom=±8v3、三角波峰值调节范围:Vom1=2-4v4、集成运放采用uA7415、双向稳压管用2个D1N4735反接替代二、实验仿真与分析:1、确定参数:取R1=10k,Vom1=4v,则R2=Vom*R1/Vom1=20k,取电容C=1uF,暂时取R和R3为1k.2、设置瞬态分析,应特别注意时间的设置,由于周期为1ms~2ms,可设置终止时间为10ms.时间过大则波形过于密集,时间小则波形越偏离方波。

仿真分析知此时方波电压幅值为6V左右。

设置R3为全局变量,扫描分析使得方波幅值最大,确定R3=100,此时三角波幅值也满足要求:CPARAMETERS:v ar = 1k8.0V4.0V0V-4.0V-8.0V0s1ms2ms3ms4ms5ms6ms7ms8ms9ms10ms V(R2:2)V(R1:1)Time方波幅值为7.02V ,三角波幅值为3.7V ,取两个波谷值测取周期,T=3.7651-1.6182=2.1ms 并不符合要求,故要减小周期,即减小R仿真分析得当R=800时,仿真图像为周期为1.7ms,符合要求。

3、 设置瞬态分析,得到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分别为: 方波:三角波:Time0s1ms2ms 3ms 4ms 5ms 6ms 7ms 8ms 9ms 10msV(R2:2)V(R1:1)-8.0V-4.0V0V4.0V8.0VV(R1:1)-4.0V-3.0V -2.0V -1.0V 0.0V 1.0V 2.0V 3.0V 4.0VV(R2:2)-8.0V-4.0V0V4.0V8.0V4.0V2.0V0V-2.0V-4.0V-8.0V-6.0V-4.0V-2.0V0V 2.0V 4.0V 6.0V8.0V V(R1:1)V(R:1)三、实验体会:两个稳压管用来稳定输出方波,理论上是可以通过改变稳压值来调节方波幅值的,但是实验中却发现对方波幅值影响非常小,调不到8v,但是三角波却能够满足要求。

(整理)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整理)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电路由集成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一般均包括比较器和RC积分器两大部分。

如图6.5所示为由迟滞比较器和集成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所构成的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

方波和三角波发生器的工作原理A1构成迟滞比较器,同相端电位Vp由VO1和VO2决定。

利用叠加定理可得:当Vp>0时A1输出为正,即VO1 = +Vz;当Vp<0时,A1输出为负即VO1 = -VzA2构成反相积分器VO1为负时,VO2 向正向变化,VO1 为正时,VO2 向负向变化。

假设电源接通时VO1 = -Vz,线性增加。

当VO2上升到使Vp略高于0v时,A1的输出翻转到VO1 = +Vz 。

四、报告要求1、课题的任务和要求。

2、课题的不同方案设计和比较,说明所选方案的理由。

3、电路各部分原理分析和参数计算。

4、测试结果及分析:(1)实测输出频率范围,分析设计值和实测值误差的来源。

(2)对应输出频率的高、中、低三点,分别实测输出电压的峰-峰值范围,分析输出电压幅值随频率变化的原因。

(3)频率特性测试,在低频端选定一个输出幅值,而后逐步调高输出频率,选12~15个测试点,用示波器观测输出对应频率下的输出幅值,填入自己预做的表格,画出电路的幅频特性。

注意:输出幅值一旦选定,在调节输出测试频率点过程中,不能再动!(4)画出示波器观测到的各级输出波形,并进行分析;若波行有失真,讨论失真产生的原因和消除的方法。

5、课题总结6、参考文献2、方波、三角波发生器(1)按图11-2所示电路及参数接成方波、三角波发生器。

图11-2(2)将电位器Rp调至中心位置,用双综示波器观察并描绘方波V01及三角波V02(注意标注图形尺寸),并测量Rp及频率值。

表11-3方波V01及三角波V02 波形Rp= (中间) , f=(3)改变Rp的位置,观察对V01和V02 幅值和频率的影响,将测量结果填入表11-3中(记录不失真波形参数)。

表11-4F ( KHz ) Rp ( Ω ) V01P-P(V) V02P-P(V)备注频率最高频率最低(4)将电位器Rp调至中间位置,改变R1为10K可调电位计,观察对V01和V02 幅值和频率的影响。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一、实验背景及目的在电子技术中,经常需要产生特定频率和形态的波形信号。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可以产生多种波形信号,因此应用广泛。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习如何设计和制作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并且深入理解相关电路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原理本实验中,我们使用反相输入放大器作为比较器。

比较器会将输入的连续波形信号与阈值进行比较,若输入信号高于阈值,则输出高电平;反之,则输出低电平。

通过将两个反相输入放大器连接形成反馈环路,可以得到三角波和锯齿波的信号。

通过在反馈环路中添加开关管,可以将三角波信号转化为矩形波信号。

三、实验器材1. 实验板2. 集成电路 LM3583. 可变电阻4. 电容5. 二极管6. 开关管四、实验步骤1. 将 LM358 集成电路插入实验板正确位置。

2. 连接反馈电路:将时序电容和可变电阻串联,连接到反相输入端口。

将电容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非反相输入端口。

3. 连接反馈电路:将正输入端口连接到负电源的直流电压。

4. 连接输出端口:将反相输出端口连接到非反相输入端口。

5. 连接输出端口:将输出端口连接到输出负载电阻。

6. 添加电容:将一个电容连接到输出负载电阻的另一端,并将其连接到微调电器。

7. 连接矩形波开关管:将开关管连接到反馈环路中,通过它进行转换。

8. 连接锯齿波开关管:将开关管连接到反馈环路中,通过它进行转换。

9. 测试电路:检查电路是否连接正确。

10. 调节电阻:根据需要调节可变电阻以产生不同的波形信号。

五、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设计和制作了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并且得到了以下结果:1. 通过调节电阻,我们可以产生不同的波形信号,包括三角波、锯齿波和矩形波。

2. 我们发现,当添加了矩形波开关管时,产生的矩形波信号的占空比由电阻决定。

3. 我们发现,在添加锯齿波开关管时,电容和电阻的值将会影响锯齿波的斜率。

实验五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实验五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

实验五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学习、理解、掌握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施密特比较器、积分器的原理,掌握锯齿波-矩形波(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构成方式,波形参数与电路元件值的关系,通过对理论计算、仿真、测试的数据对比分析获得对电路原理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验设备及器件:笔记本电脑(软件环境:Multisim13.0、WaveForms2015)AD2口袋仪器电容:0.1μF电阻:200Ω、10kΩ*4、30kΩ*3二极管:发光二极管*2(红色或绿色)、普通二极管*2运放:μA741*2面包板、连接线等实验内容:用两片μA741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施密特触发器+积分电路)见图1。

图1 三角波-方波电路1.测试(使用红色发光二极管):(1)按图1搭建电路,使用AD2测试vo1和vo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2),观察测试的波形,给出方波及三角波的高电平、低电平、方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

图2 三角波-方波电路的测试波形(2)令图1中的R4=10 kΩ,其他器件参数不变,构成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使用AD2测试vo1和vo2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3),通过波形给出锯齿波及矩形波的高电平、低电平、矩形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矩形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2。

图3 锯齿波-矩形波电路的测试波形2.计算(1)利用测试(1)所得的方波高电平和低电平值(输出vo1,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在该工作条件下的正向压降,计算周期时可使用正负峰值的平均值计算),并根据电路器件参数,理论计算三角波输出端(vo)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值、方波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

(计算时需要考虑D3、D4二极管正向压降的影响,鉴于选用二极管的特性及实验中流过D 3、D4二极管的电流只有100μA左右,取正向压降为0.5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2015——2016 学年第二学期)综合设计报告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学号: 2014216010 姓名:侯涛指导教师:石玉军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摘要在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各种各样的电子信号进 行测量,因而如何根据被测量电子信号的不同特征和测量要求,灵活、快速的选用不同特征的信号源成了现代测量技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信号源主要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已知信号(各种波形),然后用其它仪表测量感兴趣的参数。

可见信号源在各种实验应用和实验测试处理中,它不是测量仪器,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作为激励源,仿真各种测试信号,提供给被测电路,以满足测量或各种实际需要。

软件结合了直观的捕捉和功能强大的仿真,能够快速、轻松、高效地对电路进行设计和验证。

凭借,可以立即创建具有完整组件库的电路图。

本设计就是利用软件进行电路图的绘制并进行仿真。

关键词 折线法,比较器,积分器,转换电路,低通滤波, 1、 引言波形发生器就是信号源的一种,能够给被测电路提供所需要的波形,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院校和科研场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单一的波形发生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我们设计的正是多种波形发生器。

本次设计用运放来组成积分电路,低通滤波电路来分别实现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输出。

它的制作成本不高,电路简单,使用方便,有效的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

本文通过介绍一种电路的连接,实现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功能。

将其接入电源,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并通过在示波器上观察波形及数据,得到结果。

电压比较器实现方波的输出,又连接积分器得到三角波,并通过方波-三角波转换电路看到三角波,得到想要的信号。

2、设计内容和要求设计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方波、三角波的波形发生器。

设计指标:输出频率分别为:2z 10H 、310Z H 和410Z H ;方波的输出电压峰峰值 20P P V v -≥ 。

3、方案的论证和选择3.1方案的提出 3.1.1方案一:0.12Multisim 0.12Multisim 0.12Multisim 0.12Multisim RC1、由文氏桥振荡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

2、把文氏桥产生的正弦波通过一个过零比较器从而把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3、把方波信号通过一个积分器。

转换成三角波。

3.1.2方案二:1、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然后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信号,再通过一个过零比较器从而把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3.1.3方案三:1、由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

2、用折线法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再通过一个过零比较器从而把正弦波转换成方波。

3.2、方案的比较与确定 3.2.1 方案一:文氏桥的振荡原理:正反馈RC 网络与反馈支路构成桥式反馈电路。

当12R R =、12C C =。

即0f f =时,13F =、3u A =。

然而,起振条件为u A >3。

实际操作时,如果要满足振荡条件432R R =时,起振很慢。

如果43R R >2时,正弦波信号顶部失真。

调试困难。

RC 串、并联选频电路的幅频特性不对称,且选择性较差。

因此放弃方案一。

3.2.2 方案二:把滞回比较器和积分比较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就构成三角波发生器和方波发生器。

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 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和方波发生器。

通过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是在三角波电压为固定频率或频率变化范围很小的情况下使用。

然而,指标要求输出频率分别为2z 10H 、310Z H 和410Z H 。

因此不满足使用低通滤波的条件。

放弃方案二。

3.2.3 方案三:方波、三角波发生器原理如同方案二。

比较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可以发现,在正弦波从零逐渐增大到峰值的过程 中,与三角波的差别越来越大即零附近的差别最小,峰值附近差别最大。

因此,根据正弦波与三角波的差别,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按不同的比例衰减,就可以得到近似与正弦波的折线化波形。

而且折线法不受频率范围的限制。

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三来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4、硬件系统的设计4.1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原理该电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

图中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1o z u U =±,它的输入电压就是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2o u 。

则1U A 的同相输入端的电位:11221212o o p R u R u u R R R R ⋅⋅=+++,令0p n u u ==,则阀值电压:122t o zR u u U R ±==±;积分电路的输入电压是滞回比较器的输出电压1o u ,而且不是z U +,就是z U -,所以输出电压的表达式为:()()1122282u u o o o o u t t t R C ⋅-=-+⋅;设初态时01u 正好从z U -跃变到z U +, 则:()10282z o t U t t u U R C ⋅-=-+⋅,积分电路反向积分,2o u 随时间的增长线性下降,一旦2t u o U =-,在稍减小,01u 将从z U +跃变为z U -,使式变为:,积分电路正向积分,2o u 随时间增长线性增大,一旦2t u o U =+,再稍微增大,01u 将从t U -跃变为z U +,回到初态。

电路重复上述过程,因而产生自激振荡。

由上分析,01u 是方波,且占空比为50%,幅值为z U ;()t z o U C R t t U -⋅-⋅=28212u2o u 是三角波,幅值为t U 。

取正向积分过程,正向积分的起始值t U -,终了值z U +,积分时间为2T ,代入 ()21282z o t U t t u U R C ⋅-=-⋅,得822z t t U TU U R C ⋅+=-⋅⋅,式中12t z R U U R =,整理可得:28124R f R R C =⋅⋅⋅ 4.2 正弦波发生电路原理折线法是用多段直线逼近正弦波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分别按不同比例衰减,所获得的波形就近似为正弦波。

下图画出了波形的14周期,用四段折线逼近正弦波的情况。

图中为输入三角波电压幅值。

根据上述思路,可以采用增益自动调节的运算电路实现。

利用二极管开关和电阻构成反馈通路,随着输入电压的数值不同而改变电路的增益。

在0~25wt =︒︒段,输出的“正弦波”用此段三角波近似,因此此段放大电路的电压增益为1。

由于25wt =︒时,标准正弦波的值为sin 250.423o ≈,这里,所以,在90wt =︒时,输出的“正弦波”的值应为。

在50wt =︒时,输入三角波的值为,要求输出电压: ,可得在25~50︒︒段,电路的增益应为。

在时,输入三角波的值为,要求输出电压: ,可得在段,电路的增益应为ax U Im ax ax i o U U U U Im Im 278.09025≈==ax ax o U U U Im Im 657.0423.0278.0≈=ax ax i U U U Im Im 556.09025≈=ax ax o U U U Im Im 503.050sin 657.0≈︒⨯=()()809.0278.0556.0278.0503.0=--=∆∆iou u ︒=70wt ax ax i U U u Im Im 778.09070≈=ax ax o U U u Im Im 617.070sin 657.0≈︒⨯=︒︒70~50。

在时,输入三角波的值为,要求输出电压,可得在段,电路的增益应为。

4.3 实现上述思路的反相放大电路,如下图所示:4.3.1 反相放大电路图的分析图中二极管及相应的电阻用于调节输出电压时的增益,二极管及相应的电阻用于调节输出电压时的增益。

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如下。

当输入电压时,增益为,要求图中所有二极管均不导通,所以反馈电阻。

据此可以选定的阻值均为。

当时,电压增益为,要求导通,则应满 足:,解出。

由于在这一点,开始导通,所以,此时二极管正极电位应等于二极管的阈值电压。

由图可得:是时输出电压的值,即为。

取,,则有。

电阻取标准值,则,。

其余分析如上。

需要说明,为使各二极管能够工作在开关状态,对输入三角波的幅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输入三角波的()()514.0556.0778.0503.0617.0=--=∆∆iou u ︒=90wt ax i U u Im =ax o U u Im 657.0≈︒︒90~70())180.0778.01617.0657.0=--=∆∆iou u 53~D D 03>o u 86~D D 0u 3<o ax i U Im 278.0u <111R R f =611R R R f ==Ωk 1︒︒=50~25wt 809.01D 809.0||61113=R R R Ω=k R 236.413︒=25wt 1D 1D th V 3o u ︒=25wt ax U Im 278.0V U ax 10Im =V U th 7.0=Ω=k R 97.3114Ω=k R 22.4Ω=k R 6.3114幅度过小,输出电压的值不足以使各二极管依次导通,电路将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上述电路采用比列可调节的比例运算电路(模块)将输出的三角波的幅值调至。

4.3.2元件选择:①选择集成运算放大器由于方波前后沿与用作开关的器件的转换速率有关,因此当输出方波的 重复频率较高时,集成运算放大器 应选用高速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算放大器 的选择:积分运算电路的积分误差除了与积分电容的质量有关外,主要事集成放大器参数非理想所致。

因此为了减小积分误差,应选用输入失调参数(、、、)小,开环增益高、输入电阻高,开环带较宽的运算放大器。

反相比例运算放大器要求放大不失真。

因此选择信噪比低,转换速率 高的运算放大器。

经过芯片资料的查询, 双运算放大转换速率。

符合各项指标要求。

①选择稳压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的作用是限制和确定方波的幅度,因此要根据设计所要求的方波幅度来选稳压管电压。

为了得到对称的方波输出,通常应选用高精度的双向稳压管①电阻为的金属薄膜电阻,电位器为精密电位器。

①电容为普通瓷片电容与电解电容。

5、测试结果(实验仿真结果)A U 3V 10A U 1SR 1AB U 2Io V 0i I T V i ∆∆0T I i ∆∆0SR 082TL us V SR /14=Z D Z D W 416.结论该设计完全满足指标要求。

第一:下限频率较高:。

原因分析:电位器最大阻值和相关电阻阻值的参数不精确。

改进:用阻值精密电位器和电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