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

合集下载

河南登封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

河南登封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

河南登封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河南登封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我们现在正前往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途中,在您亲临其境之前,给您介绍一番“风穴山景区”。

出汝州城东北行9公里,便进入了“风穴山景区”。

这里是中岳嵩山少室南麓,景区以风穴山为中心,总面积达48平方公里,主要由风穴寺及其周围的风穴山、玉皇山、石楼峰、大小风穴洞、九妖十八洞、白蛇洞、仙人洞、白云洞、青蛇洞、怪坡、竹林寺、小龙门、一线天、马庙湖、旋风垛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

这里,我重点给您介绍一下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刹--风穴寺吧!风穴寺位于群山环抱的风穴山深处。

它北靠玉皇山,南望北汝河。

风穴寺始建于北魏,据五代后汉时(公元950年)镌立的《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碑载:“后魏山前为香积寺。

属当兵火,像毁寺焚。

有乡人卫大丑收以材石,构成佛堂于此山之西北,镇压风穴,即今院基是也。

”可知风穴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千年来风穴寺几易其名,魏时曰“香积寺”,到隋代又名之为“千峰寺”,唐时因寺倚风穴山,再更名为“风穴寺”,也算是寺以山名,山因寺显了。

该寺唐初已初具规模,至盛唐寺院已十分可观。

后岁月浮沉,风穴寺也几度兴替。

风穴寺暨塔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风穴寺,院中建筑颇具历史文物价值。

位于中心院南端的中佛殿飞檐挑角,金碧辉煌,它在木构建筑中甚为古老,是河南省迄今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筑,坐落在高1米多的砖砌台基上,殿顶为单檐歇山式,造型古朴雄伟,每一根柱,每一垛斗拱,每一块砖瓦,皆规范一致,比例协调。

中佛殿右侧是风穴八景之一--初建于宋代的高大的悬钟阁,这是一座气势恢宏的钟楼,它殿阁重檐,翼角反翅,蔚为壮观。

钟楼中有四根粗大的木柱,顶天立地,柱端架着一横梁,梁上悬挂一口大钟,重达800多公斤,为宋宣和年间所铸,也是河南省现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口铁钟。

此钟铸造精致,音律准确,声音洪亮,故而明人张维新就留有“一声法撞飘空界,满地松阴宝月寒”的诗句,因此,“风穴钟声”也成为汝州八景之一。

河南导游词关于河南关林的导游词5篇_0755文档

河南导游词关于河南关林的导游词5篇_0755文档

2020河南导游词关于河南关林的导游词5篇_0755文档EDUCATION WORD河南导游词关于河南关林的导游词5篇_0755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想必大家都看过《三国演义》吧!《三国演义》中关羽以他一生践行的“忠义仁勇”的传统美德和凸显的人格魅力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和百姓的敬仰,10月27日,30多名小记者们来到了旅游景区“关林庙”进行参观。

到了关林庙门口,解说员阿姨笑嘻嘻的接待了我们,并且对关林庙做出了简单的介绍:它位于洛阳市南七公里,北依隋唐故城,南临龙门石窟,西望熊耳青黛,东傍伊水清流,是武圣关羽的葬首之所,也是我国唯一的“林、庙”合祀的古代经典建筑,始建于汉代,重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占地180亩,现存明清殿宇廊庑150余间。

在关林庙大门的上方有“关林”二字,解说员阿姨说:“为明末清初洛阳有名书画家王铎老先生书写。

远看这两个大字,其笔力刚劲,又不乏俊美之感,其神韵深透于匾外,颇有独到之处,令游人叹为观止。

这是唐朝的一位书法家王轩亲笔题写的,因为他的笔法奇特所以人们叫他‘神笔王轩’”,“站在仪门的正下方,我们仰头可以看到一块大匾,上书“威扬六合”,是慈禧皇太后题写的。

六合,指的是东西南北上下六方。

这块匾是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八国联军侵略北京时,光绪帝率后宫奉慈禧皇太后懿旨逃往陕西,第二年九月回北京时路过河南,前来瞻礼关公,看到关帝庙破旧不堪,想到大清江山,不禁圣容黯然,回北京后即发帑银两千两,命河南太守文悌修葺关林,并书“威扬六合”,意在宣扬关羽威镇天下,远播宏宇的美誉。

大殿的前面是一条长廊,一百多个大大小小的石狮子,分列两旁,个个神态逼真,惟妙惟肖,有的怒目圆睁,有的笑容可掬,石狮子上挂满了红红的彩带,活像两条火龙。

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

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

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河南风穴寺森林公园,这里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记载着岁月的沧桑;又似一幅精美的画卷,每一笔都勾勒出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绚烂。

风穴寺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汝州市东北9公里处的嵩山少室南麓风穴山中。

这里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我们首先来到风穴寺,它是公园的核心景点,也是中原地区著名的古刹。

风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寺庙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充分体现了“深山藏古寺”的意境。

走进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佛殿,它是风穴寺保存最完整的金代建筑。

殿内佛像庄重,壁画精美,每一处细节都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继续前行,便是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雕梁画栋。

在这里,香烟袅袅,诵经声阵阵,让人的心灵瞬间得到宁静。

寺内还有众多的碑碣、经幢等文物,它们是风穴寺历史变迁的见证者。

这些碑碣上的文字,或记载着寺庙的修缮过程,或传颂着高僧的事迹,对于研究古代佛教文化和建筑艺术有着重要的价值。

风穴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北方建筑的雄浑大气,又有南方建筑的精巧细腻。

比如,寺内的悬钟阁,它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建筑,阁内悬挂着一口北宋时期的大铁钟。

这口钟重达9999斤,钟声悠扬,可传数里之遥。

每当钟声敲响,仿佛穿越时空,将人们带回那个古老的年代。

除了古老的寺庙,风穴寺森林公园的自然风光也美不胜收。

这里森林茂密,植被丰富,空气清新宜人。

沿着山间小路漫步,犹如置身于绿色的海洋。

各种各样的树木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宛如梦幻般的仙境。

在这片森林中,有许多珍稀的植物,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为公园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公园内还有奇特的地质景观。

风穴山是由石灰岩构成的,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水蚀作用,形成了许多溶洞、怪石等景观。

其中,风穴洞是最著名的一个。

汝州风穴寺简介

汝州风穴寺简介

汝州风穴寺简介
汝州风穴寺,又名香积寺、千峰寺、白云禅寺,位于汝州市区东北9公里的中岳嵩山少室山南麓风穴山中,是佛教天台宗、临济宗“双祖庭”。

历史上曾与登封少林寺、开封相国寺、洛阳白马寺并称中原四大名寺。

风穴寺始建于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风穴寺保存了东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建筑140余间,被誉为七世同堂的“古建筑博物馆”。

其中最为完整的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被称作风穴寺的三大国宝。

风穴寺布局独特,与北方寺院以中轴线对称分布的建筑格局迥异,寺内殿堂禅舍依山就势、错落有致,颇具江南园林特色,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与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互生情趣。

寺内宝塔高耸、楼台巍峨、碑碣林立,殿堂古朴庄严,蔚为可观,自古有八大景、七十二小景、三十六福地之说。

风穴寺完整系统地保存了东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建筑140余间,被誉为七世同堂的“古建筑博物馆”。

它们设计精巧,宏伟壮观,荟萃了各时期的建筑风格和特点,集结构学、
美学、建筑学、风水学于一身,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在建筑和宗教方面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浅析风穴寺景区

浅析风穴寺景区

关于汝州市风穴寺宗教旅游研发的几点思虑摘要:汝州市风穴寺有着奇特的佛教建筑、深挚的佛教文化底蕴,极具宗教旅游研发价值。

阐发了风穴寺旅游研发的现状,指出时下旅游研发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响应的对于策和提议。

要害词:汝州市;风穴寺;宗教旅游;研发;提议风穴寺,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城东北9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

四周群山环抱,松柏苍郁,林壑幽美,寺院依山傍水,交错纷杂有致,有楼台殿阁一百四十余间,风景秀丽。

风穴寺原名喷鼻积寺,创建于北魏,隋代改成千峰寺,唐朝扩建为白云寺,因寺东之山有大小风穴洞,故俗称“风穴寺”,①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悠长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

风穴寺归属典型的宗教旅游资源。

所谓宗教旅游资源是指因宗教不雅念、宗教活动而形成的对于人们具备旅游魔力和经济研发价值的各种事物、因素等的总和,其规模相当广泛,内部实质意义非常富厚,首要包孕宗教圣地、宗教著名大山、宗教建筑、宗教艺术、宗教节庆、宗教名人、宗教口腹等。

[1]风穴寺奇特的宗教文化,独有的宗教建筑为其研发特色宗教旅游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历史上,风穴寺名闻遐迩,与白马寺、少林寺、相国寺并称华夏四台甫刹。

少林寺在嵩山少室山之阴,风穴寺在少室山之阳。

2007年5月少林寺被国家旅游局给以“AAAA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而风穴寺至今还忙于开展旅游景区的创A事情,与少林寺相比,简直有天渊之别。

别的,少林寺门票收入2006年已冲破1亿元大关,风穴寺则门票收入菲薄单薄。

同为千年古寺,少林寺名扬天下,风穴寺寂静无闻,可谓,在风穴寺宗教旅游资源的研发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了风穴寺宗教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笔者路程经过过程对于风穴寺的实地考察,获患了一些较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拟对于风穴寺作1个案研究,提出一些有益于风穴寺旅游研发的提议。

一、风穴寺开展宗教旅游的有利前提(一)佛教圣地风穴寺的佛教传承,初为天台,后为临济。

唐开元间,风穴寺是佛教天台宗第七代祖师爷贞禅师的传灯之所,颇负盛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平顶山汝州风穴寺及塔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平顶山汝州风穴寺及塔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平顶山汝州风穴寺及塔林
平顶山汝州风穴寺及塔林位于河南省平顶山汝州市东北9公里风穴山。

距煤山遗址东北13.6公里。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汝州风穴寺创建于北魏,称香积寺,唐代扩建并改名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

明清曾作修缮和增建。

寺院坐东北,向西南,依山势布局。

寺内有山门、天王殿、钟楼、中佛殿、七祖塔、毗卢殿、方丈院、罗汉殿、望州亭、接圣桥、观音阁、涟漪亭等。

寺外建有奎光塔、上塔林、下塔林、长命庵(窑洞群)以及古石桥等。

另外,寺内外还保存历代古碑80余通。

汝州风穴寺现存建筑的总体布局有别于一般寺院中常见的中轴对称格局。

寺依山临壑,建筑取山就势,因地而建,很好地利用了山崖溪流等自然条件,如平地建楼阁,高岭造望亭,溪边造小桥、水亭等,是一座很富园林特色的寺院。

汝州风穴寺塔林共计83座塔,其中元塔16座,余为明清塔。


构多为砖塔,部分为石塔。

砖塔多为单层密檐式小塔,平面多为方形与六边形。

至元十七年(1280)建造的“松齐慧公宗师之塔”为最好。

森林公园的导游词

森林公园的导游词

森林公园的导游词(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总结、策划方案、演讲致辞、报告大全、合同协议、条据书信、党团资料、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y, planning plan, speeches, report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letter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森林公园的导游词森林公园的导游词作为一名专门引导游客、助人为乐的导游,编写导游词是必不可少的,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

介绍风穴寺的作文

介绍风穴寺的作文

介绍风穴寺的作文在河南汝州,有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如画的古寺——风穴寺。

这座寺庙就像是一位深藏功与名的老者,静静地守望着岁月的流转。

风穴寺的周围,山峦环绕,绿树成荫。

当你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还未真正踏入寺庙,那种宁静祥和的氛围就已经扑面而来。

道路两旁的树木像是热情的迎宾使者,伸展着枝叶,为你遮挡阳光,送来阵阵清凉。

一走进风穴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古老的山门。

山门虽然历经风雨的侵蚀,但依然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门上的雕花和斑驳的油漆,都带着岁月的痕迹,让人不禁想象着曾经有多少人从这扇门进进出出,带着他们的希望和祈祷。

穿过山门,便能看到一个宽敞的庭院。

庭院里铺满了青石板,石板的缝隙间钻出了嫩绿的小草,给这古老的庭院增添了几分生机。

院子的角落里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据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它的树干粗壮得需要好几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树枝向四面八方伸展着,就像一把撑开的巨伞。

秋天的时候,满树金黄的叶子随风飘落,那场景简直美极了,就像下了一场金色的雨。

继续往前走,就是寺庙的大殿。

大殿里供奉着一尊尊庄严肃穆的佛像,佛像前的香炉里香烟袅袅。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佛像身上,给它们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我站在那里,静静地凝视着佛像,心里感到无比的平静。

在寺庙的一侧,有一排禅房。

禅房的门口挂着一幅幅书法作品,字体苍劲有力,充满了禅意。

我好奇地往一间禅房里瞅了瞅,只见一位僧人正坐在蒲团上,闭目打坐。

他的脸上没有丝毫的表情,仿佛已经进入了一个无人之境。

风穴寺里还有一口古老的钟,每当钟声响起,那悠扬的声音就会在山谷中回荡。

那钟声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让人忘却一切烦恼。

我曾经有幸听到过一次撞钟,那“当当当”的声音,一下一下地撞击着我的心灵,让我在那一刻感受到了时间的静止。

寺庙后面有一个小花园,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

春天的时候,桃花、杏花、梨花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整个花园装点得如诗如画。

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开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
导游词有引导游客鉴赏、传播文化知识、陶冶游客情操三大功能,导游词通过对旅游地出产物品的说明、讲解,客观上起到向游客介绍商品的作用。

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下面是XX收集到的河南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希望能够为你的旅游活动提供更多有趣的帮助。

我们现在正前往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途中,在您亲临其境之前,给您介绍一番“风穴山景区”。

XX
出汝州城东北行9公里,便进入了“风穴山景区”。

这里是中岳嵩山少室南麓,景区以风穴山为中心,总面积达48平方公里,主要由风穴寺及其周围的风穴山、玉皇山、石楼峰、大小风穴洞、九妖十八洞、白蛇洞、仙人洞、白云洞、青蛇洞、怪坡、竹林寺、小龙门、一线天、马庙湖、旋风垛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构成。

这里,我重点给您介绍一下远近闻名的千年古刹--风穴寺吧!
风穴寺位于群山环抱的风穴山深处。

它北靠玉皇山,南望北汝河。

风穴寺始建于北魏,据五代后汉时镌立的《风穴七祖千峰白云禅院记》碑载:“后魏山前为香积寺。

属当兵火,像毁寺焚。

有乡人卫大丑收以材石,构成佛堂于此山之西北,镇压风穴,即今院基是也。

”可知风穴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

千年来风穴寺几易其名,魏时曰“香积寺”,到隋代又名之为“千峰寺”,唐时因寺倚风穴山,
再更名为“风穴寺”,也算是寺以山名,山因寺显了。

该寺唐初已初具规模,至盛唐寺院已十分可观。

后岁月浮沉,风穴寺也几度兴替。

风穴寺暨塔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今的风穴寺,院中建筑颇具历史文物价值。

位于中心院南端的中佛殿飞檐挑角,金碧辉煌,它在木构建筑中甚为古老,是河南省迄今保存最完整的金代殿堂建筑,坐落在高1米多的砖砌台基上,殿顶为单檐歇山式,造型古朴雄伟,每一根柱,每一垛斗拱,每一块砖瓦,皆规范一致,比例协调。

中佛殿右侧是风穴八景之一--初建于宋代的高大的悬钟阁,这是一座气势恢宏的钟楼,它殿阁重檐,翼角反翅,蔚为壮观。

钟楼中有四根粗大的木柱,顶天立地,柱端架着一横梁,梁上悬挂一口大钟,重达800多公斤,为宋宣和年间所铸,也是河南省现存最完整最大的一口铁钟。

此钟铸造精致,音律准确,声音洪亮,故而明人张维新就留有“一声法撞飘空界,满地松阴宝月寒”的诗句,因此,“风穴钟声”也成为汝州八景之一。

自钟楼向北数步,有一座高耸云端的九层叠涩密檐砖塔,塔的下面安睡着唐代著名和尚贞禅师的魂灵,因贞禅师为风穴寺的开山七祖,故名曰“七祖舍利塔”。

此塔风格独特,塔基较小,平面为方形,外部轮廓腰粗头脚细,呈抛物线状。

塔身四角直壁,其上叠涩出檐九层,通高22米,每层四角系铃,风吹铃动,叮当作响,妙趣横生。

塔顶有刹,为覆镕体形,上有法器、宝盖,犹如火焰升起,别具一格。

沿中佛殿的中轴檐悬行数十步,就到了毗卢殿。

该殿兴建于明成化年间,为单檐悬山式建筑,显得庄严宏大。

大殿前面有一个月台,台的四隅有神态各异的石兽,
生动活泼,栩栩如生。

自东门出院,再向北走,又有接圣桥,此桥为明代所建,高10米,重檐硬山,分上下两层,上层内塑四面观音像一尊。

整个阁楼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当您进了寺内,一定会惊叹于这组建筑群的布局特色。

是的,你也许去过少林寺,也许去过白马寺,但和眼前的风穴寺略一比较,就会发现,在整体布局方面,风穴寺绝不同于少、白二寺那样,将寺院各建筑统一以中轴线为淮,对称排列开来,而是依山就势,错落参差,富于江南园林之营建特色,那中佛殿,那悬钟阁,那七祖塔,那毗卢殿,那观音阁,那望州亭,那上、下塔林……皆不在同一个层面上。

因此不会使人产生一览无余之感,而始终怀揣着“且听下回分解”的期待心理,逐次迎来一个个惊喜。

更奇的是,当你从毗卢殿出来,扭脸瞅见东边的一扇圆圆的月门时,千万别以为一出月门便把风穴寺看完了。

其实步出月门,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北顺石路走下漫坡,接圣桥犹如一条彩虹越涧飞起,过了桥便是观音阁,阁前有一四四方方的泉池,叫“喜公池”。

池深两米余,水色清湛,清冽甘甜。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原来观音阁后面有一片翠幽幽的筐林,其下有一股山泉淙淙流出,旱不增,涝不减,四季长流。

泉水经竹林自一个石雕龙口中喷出,扬起一道柱,落地生花,水珠四溅,再聚而成溪,绕过涟漪亭,最后汇入喜公池。

离开观音阁顺山涧继续往里走,但见两岸石壁屹立如铲,又行数百米,更有悬崖不见够缝,若遇多雨季节,水自崖上跳下来,如珠如玉,似针似线,雾沫星华,悠悠拖地,宛若垂帘,故名为“珍珠帘”。

看罢珍珠帘,回头沿
石阶攀援而上,在翠岚亭小憩,再登上望州亭,若是晴明天气,举目远眺,偌大的汝州城便可尽收眼底。

再四周环顾,远处的上塔林、下塔林,又可再激起人们的游兴了。

可知风穴寺不仅寺内让人目不暇接,环寺的风光更是美不胜收。

有道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自古以来寺院大多建于山中,然而有水无山少风骨,有山无水欠精神,惟依山傍水的寺庙方更具风韵之美。

风穴寺得以与青山绿水长相厮守,酣坐于群山环抱之中,畅居于碧水欢唱之所,游人至此,山趣水韵,碧声佛歌,怎不受“良辰美景”之感染,发“赏心乐事”之喟叹呢?古往今来,无数骚人墨客,贤达政要,陶醉于风穴寺的无尽景色,古代的元结、刘希夷、岑参,当代的李准、姚雪垠、徐慎、苏金伞、阎连科……还有不少外国朋友都对风穴寺给予极高的评价。

可以想见,如此独好之胜景,若竟缘悭一面,岂非终生憾事?
河南风穴寺森林公园导游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