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物化课后习题答案
物化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物化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物化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物化是一门关于物质和能量变化的科学,它涉及到化学和物理两个领域。
在学习物化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下面我将针对物化第三章课后习题的答案进行解析和讨论。
1. 问题: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有什么作用?
答案: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原始物质,生成物是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它们的作用是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帮助我们理解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2. 问题: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系数是什么意思?
答案:化学方程式中的平衡系数是用来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关系的数字,它表示了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
通过平衡系数,我们可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化学计量关系。
3. 问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哪些形式?
答案: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以表现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释放出能量,使周围温度升高;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吸收能量,使周围温度降低。
4. 问题:化学反应速率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化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等因素的影响。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通过对以上课后习题答案的解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物化第三章的知识点,同时也能够加深对化学反应及其原理的理解。
希望大家在学习物化的过程中能够多多练习课后习题,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提高学习效果。
冶金物理化学答案

冶金物理化学答案冶金物理化学是研究金属和合金在制备、加工、合成和结构过程中物理和化学变化的科学。
它涵盖了从矿石到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包括提取、分离、合成和加工。
冶金物理化学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理解金属和合金的性质以及优化其制备过程至关重要。
在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中,人们通常的是金属和合金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相变、扩散、还原和氧化等。
这些变化受到温度、压力、浓度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变化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属和合金的结构和性质,并优化其制备过程。
在工业生产中,冶金物理化学的应用广泛且重要。
例如,在钢铁工业中,冶金物理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钢铁的相变和结构,从而优化其制备和处理过程。
在铝工业中,冶金物理化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铝的熔炼和铸造过程,从而提高铝的质量和性能。
除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冶金物理化学还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对金属和合金的深入研究,人们可以开发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新材料,例如高强度钢、轻质铝合金和高导电铜合金等。
冶金物理化学是理解和优化金属和合金制备和处理过程的关键。
通过深入研究和应用冶金物理化学,我们可以提高工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推动新材料的发展和进步。
冶金物理化学是一门研究金属和合金的冶炼、分离、精炼和提纯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金属和合金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在冶炼、分离、精炼和提纯过程中的变化。
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金属和合金的相图、热力学性质、动力学性质、电化学性质以及表面化学性质等。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金属和合金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行为,从而指导冶炼、分离、精炼和提纯的过程。
在冶炼过程中,冶金物理化学可以用来确定最佳的冶炼方法和工艺参数。
例如,通过研究铁、锰、铬等金属的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了解它们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的行为,从而优化它们的冶炼过程。
在分离过程中,冶金物理化学可以用来研究不同金属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与分离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

物化课后习题答案物化课后习题答案在学习物理化学的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重要环节。
然而,面对繁多的习题,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找不到正确的解答。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物化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一、热力学1. 一个气体在等温过程中从体积V1膨胀到体积V2,其对外界做功为W,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个过程的热量变化为多少?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变化等于对外界做功的绝对值,即热量变化(ΔQ)= |W|。
2. 一个物体在压力为P的等压过程中吸收了热量Q,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这个过程的对外界做功为多少?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外界做功等于热量的负值,即对外界做功(W)= -Q。
二、化学反应1. 氨气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5O2 -> 4NO +6H2O。
2. 一定质量的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计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
根据化学方程式,1摩尔的乙醇燃烧生成2摩尔的二氧化碳。
根据摩尔质量,乙醇的摩尔质量为46g/mol,二氧化碳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因此,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乙醇质量的两倍,即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92g。
三、电化学1. 铜离子在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离子在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 + 2e- -> Cu。
2. 如果电池的电动势为1.5V,电池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标准电动势为1.8V,那么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变化是正值还是负值?根据定义,标准电动势是在标准状态下,即溶液浓度为1mol/L,温度为25℃时测得的电动势。
电动势的变化等于实际电动势减去标准电动势。
因此,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变化为负值。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物化课后习题的答案并不复杂,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就能够轻松解答。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气体的pVT 关系1-1物质的体膨胀系数V α与等温压缩系数T κ的定义如下:1 1TT p V p V V T V V ⎪⎪⎭⎫ ⎝⎛∂∂-=⎪⎭⎫ ⎝⎛∂∂=κα试导出理想气体的V α、T κ与压力、温度的关系?解:对于理想气体,pV=nRT111 )/(11-=⋅=⋅=⎪⎭⎫⎝⎛∂∂=⎪⎭⎫ ⎝⎛∂∂=T TVV p nR V T p nRT V T V V p p V α 1211 )/(11-=⋅=⋅=⎪⎪⎭⎫ ⎝⎛∂∂-=⎪⎪⎭⎫ ⎝⎛∂∂-=p p V V p nRT V p p nRT V p V V TT T κ 1-2 气柜内有121.6kPa 、27℃的氯乙烯(C 2H 3Cl )气体300m 3,若以每小时90kg 的流量输往使用车间,试问贮存的气体能用多少小时?解:设氯乙烯为理想气体,气柜内氯乙烯的物质的量为mol RT pV n 623.1461815.300314.8300106.1213=⨯⨯⨯==每小时90kg 的流量折合p 摩尔数为 133153.144145.621090109032-⋅=⨯=⨯=h mol M v Cl H Cn/v=(14618.623÷1441.153)=10.144小时1-3 0℃、101.325kPa 的条件常称为气体的标准状况。
试求甲烷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
解:33714.015.273314.81016101325444--⋅=⨯⨯⨯=⋅=⋅=m kg M RT p M V n CH CH CHρ 1-4 一抽成真空的球形容器,质量为25.0000g 。
充以4℃水之后,总质量为125.0000g 。
若改用充以25℃、13.33kPa 的某碳氢化合物气体,则总质量为25.0163g 。
试估算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解:先求容器的容积33)(0000.10010000.100000.250000.1252cm cm Vl O H ==-=ρn=m/M=pV/RTmol g pV RTm M ⋅=⨯-⨯⨯==-31.301013330)0000.250163.25(15.298314.841-5 两个体积均为V 的玻璃球泡之间用细管连接,泡内密封着标准状况条件下的空气。
物化作业课后习题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科技大学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专业:金属材料工程辽宁科技大学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姓名:刘绍成 学号 :120103208026 金材10-1-16-34P 82(1-1) 10 mol 理想气体由25℃,1.00MPa 。
设过程为:(i )向真空膨胀;(ii )对抗恒外压0.100MPa 膨胀。
分别计算以上各过程的(i)外(ii)(ii )P 1V 11=24.777m 3;因为是恒温过程,故 V 2=21P P V 1=66101.0101777.24⨯⨯⨯=247.77m 3W=-⎰21v v Pdv =-P(V 2-V 1)=-22.2995J小结:此题考查真空膨胀的特点及恒外压做功的求法,所用公式有:PV=nRT;TPV=常数;W=-⎰21v v Pdv 等公式。
P 82(1-3) 473k, 0.2MPa ,1dm 3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连续经过下列变化:(I )定温膨胀到3 dm 3;(II )定容升温使压力升到0.2MPa ;(III )保持0.2MPa 降温到初始温度473K 。
(i )在p-v 图上表示出辽宁科技大学该循环全过程;(ii )计算各步及整个循环过程的Wv 、Q ,ΔU ,及ΔH 。
已知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C p,m =27R 。
解:P 1V 1=nRT 1 n=111RT V P =4733145.8101102.036⨯⨯⨯⨯-mol=0.0509mol,P 1V 1=P 2V 2 ∴P 2=21V V P 1=31×0.2×106=0.067MPa,T 2=21P P T 1=6316102.0102.0⨯⨯⨯×473K=1419K.(i) 恒温膨胀A B △U i =0,△H i =0.辽宁科技大学W i =-⎰21v vPdv =-nRTln 12v v =-0.0509×8.3145×473×ln3=-219.92J.∴Q i =-W=219.92J.(ii) 等体过程 B C 因为是等体积过程所以W ii =0, Q ii =△U ii =nC V,m △T=n(C p,m -R)(T 2-T 1)=0.0509×(7-1)×8.3145×(1419-473)=1000.89J;△ H ii =nC p,m △T=0.0509×3.5×8.3145×(1419-473)=1401.2J. (iii) 等压过程 C AW iii =-P △V=-P(V 1-V 2)=-0.2×106×(1-3)×10-3=400J;△ H iii =nC p,m △T=0.0509×3.5×8.3145×(473-1419)=-1401.2J △ U iii =nC V,m△T=0.0509×2.5×8.3145×(473-1419)=-1000.89J Q=△U-W=-1000.89-400=-1400.89J在整个过程中由于温度不变所以△U=0, △H=0; Q=-W=-180.08J.小结:此题考查了恒温过程、等体过程以及等压过程的公式应用,内能和焓只是过于温度的函数。
冶金物理化学标准答案

北京科技大学 2006—2007学年 第一学期冶金物理化学标准答案一、简答 (每小题5分,共50分)1. 试用相图的基本规则说明以下相图的错误所在?答:违背了相图的构筑规则“在二元系中,单相区与两相区邻接的界线延长线必须进入两相区,不能进入单相区”2. 在Ellingham 图上,为什么形成CO 的曲线的斜率为负值,而一般的斜率为正值? 答:CO O C 222=+ΘΘΘΘ−−=ΔC O CO S S S S 2202f ΘΘ−≈S S CO 0p ΘΔ−∴S ;∴ΘΔG ~T 曲线的斜率小于零。
同理可以证明一般反应的~T 曲线的斜率大于零。
ΘΔG 3. 简述分子理论的假设条件。
答:1)熔渣是由各种电中性的简单氧化物分子、CaO 、MgO 、、、及它们之间形成的复杂氧化物分子FeO 32O Al 2SiO 52O P 2SiO CaO •、22SiO CaO •、、等组成的理想溶液。
22SiO FeO •52O P CaO •2)简单氧化物分子于复杂氧化物分子之间存在着化学平衡,平衡时的简单氧化物的摩尔分数叫该氧化物的活度。
以简单氧化物存在的氧化物叫自由氧化物;以复杂氧化物存在的氧化物叫结合氧化物。
如:()=2()+() 22SiO CaO •CaO 2SiO 2222SiO CaO SiO CaO D x x x K •=由K D 计算的x CaO 及x SiO2叫及的活度。
CaO 2SiO 4. 试解释正规溶液定义。
答:过剩混合热(其实为混合热)不为零,混合熵与理想溶液的混合熵相同的溶液叫正规溶液。
5. 试从热力学原理说明熔渣的氧化还原性? 答:定义∑FeO 0表示渣的氧化性。
决定炉渣向钢液传氧的反应是()=FeO [][]Fe O +[]FeOa O K00=Θ或[]FeOa O L 000=令[]FeOa O L00'0=----代表实际熔渣中的值。
当时,'oL f 0L f 0'0'00ln ln ln L L RT L RT L RT G =+−=Δ0,反应逆向进行,钢液中的氧向熔渣传递;当时,='oL p 0L G Δ0'0ln L L RT 0p ,反应正向进行,熔渣中的氧向钢液传递。
物理化学-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冶金工业出版社

理化学-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冶金工业出版社第三章 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 )*2.在457K ,100kPa 时,二氧化氮按下式离解5%:2222NO NO O =+求此温度下反应的K p 和K c 。
解:此反应为恒温恒压反应:2222NONO O =+设2NO 起始时的物质的量为2NO n ,则0.052NO n 分解生成的NO和2O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0.05 NO NO n n =,220.025O NO nn =,平衡时体系的物质总量为1.0252NO n各组分的分压分别为:20.950.9271.025NO p p p θθ==,0.050.04881.025NOpp p θθ==,2(10.9270.0488)0.0242O p p p θθ=--=故25320.04880.0242 6.70610101.310 6.794()0.927i v p K p Pa -⨯∑==⨯⨯⨯=,56.70610x K -=⨯,3316(10) 6.794(108.314457) 1.78810(/)iv c P K K RT mol L ---∑==⨯⨯⨯=⨯3..由甲烷制氢的反应为:()()2243ggCH H O CO H +=+已知1000K 时K=25.56。
若总压为400kPa ,反应前体系存在甲烷和水蒸气,其摩尔比为1:1,求甲烷的转化率。
解:设反应前甲烷的摩尔数为4CH n ,转化率为α。
则反应前体系总摩尔数42CH nn =前,反应后体系的总摩尔数为444421321CH CH CH CH n n n n n αααα后=(-)++=(+)且4CH ,2H O ,CO ,2H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1)CH nα-,4(1)CH nα-,4CH n α,43CH nα四种气体的摩尔分数分别为:412(1)CH x αα-=+,212(1)H Oxαα-=+,2(1)COxαα=+,232(1)H x αα=+选取体系压力平衡常数PK242324222274(1)CO Hp CH H Ox x p K p x x αα==-总又232)103.101(56.25)()(⨯⨯===ΘΘ∑ΘΘp K p K K i v p所以23322410400103.10179.2)1(⎪⎪⎭⎫ ⎝⎛⨯⨯⨯=-αα220.51αα=- 解得0.577α=, 即转化率为57.7%4.将含有50%CO ,25%CO 2,25%H 2的混合气体通入900℃的炉子中,总压为200kPa 。
物理化学第五版全册课后习题答案

n H 2O nC H 2 2 n H 2O nC H 2 2
p H 2O 进 p C2 H 2 p H 2O 出 p C 2 H 2
3.17 0.02339(mol ) 进 138.7 3.17 123 0.008947(mol ) 出 138.7 123
可见,隔板抽去前后,H2 及 N2 的摩尔体积相同。 (3) y H 2
3n N 2 n N 2 3n N 2
3 , 4
y N2
1 4
3 1 p; p N 2 y N 2 p p 4 4
pH2 yH2 p
所以有
p H2 : p N2 3 1 p : p 3 :1 4 4
3
VO2 y O2 V
n pV 101325 200 10 6 0.008315mol RT 8.314 293.15
3
M
m 0.3897 y AM A yB M B 46.867 g mol 1 n 0.008315 30.0694 y A 58.123 y B
(1)
第七章 电化学
余训爽
1-8 如图所示一带隔板的容器中, 两侧分别有同温同压的氢气与氮气, 二者均克视为理 想气体。 H2 p 3dm T
3
N2 p
1dm T
3
(1)保持容器内温度恒定时抽去隔板,且隔板本身的体积可忽略不计,试求两种气体 混合后的压力。 (2)隔板抽去前后,H2 及 N2 的摩尔体积是否相同? (3)隔板抽去后,混合气体中 H2 及 N2 的分压力之比以及它们的分体积各为若干? 解: (1)抽隔板前两侧压力均为 p,温度均为 T。 n H RT n N RT (1) p H 2 2 3 p N2 2 3 p 3dm 1dm 得: nH 3n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物化(第二版) p431. 在不同温度测得反应FeO (s)十CO =Fe 十CO 2的平衡常数值如表1—19,请用作图法及回归分析法求上反应的平衡常数及0G ∆的温度关系式。
表1-19 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值 温度,℃ 1038 1092 1177 1224 1303 K 0.377 0.357 0.331 0.315 0.297解:811lg 1.041k T=-分析作图结果:811ln 19.147( 1.041)1552819.93G RT k T T T∆==--=-+2. 略。
3. 在682℃测得Cd-Sn 合金的镉在不同浓度的蒸气压如表1—20。
试以(1)纯物质,(2)假想纯物质,(3)重量1%浓度溶液为标准态计算镉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Cd P ,Pa Cd P ,Pa 1 27.8910⨯ 60 43.0310⨯ 20 31.1510⨯ 80 43.2210⨯ 40 32.3710⨯10043.2910⨯解:(1)以纯物质为标准态:CdCd Cd a f x =CdCdCd P a P *=CdCd Cd a r x =%%%CdCd Cd CdSnCdSnm x M M =+%Cd120 40 60 80 100 Cd x 0.0106 0.2088 0.4132 0.6130 0.8086 1.000 Cd a0.024 0.441 0.720 0.921 0.979 1.000 Cd r2.2642.1121.7421.5021.2111.000(2)以假想纯物质为标准态:247.89107.443100.0106H R Pa ⨯==⨯ CdCd H P a R =CdCdCd a f x =%Cd120 40 60 80 100 Cd x0.0105 0.2088 0.4132 0.6130 0.8086 1.000Cd a Cd f1.0000.9330.7700.6640.5350.44227.89101%i i DK Pa ==⨯ %%Cd Cda f =%Cd120 40 60 80 100 Cd a1.000 18.38 30.04 38.40 40.81 41.70 %f1.0000.9170.7510.6400.5700.4174. A-B 系合金在1000K 时组分A 的蒸气压如表1-21。
试求(1)组分A 服从亨利定律的浓度上限;(2)1000K 的亨利常数;(3)如0A r 的温度关系式为0109.3lg 0.289Ar T=--,组分A 在服从亨利定律的浓度范围内的A H θ∆。
表1-21 组分A 的蒸气压A x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1110A p Pa '⨯54.43.752.91.81.10.80.60.4解:(1)作图得服从亨利定律上限浓度 0.46A x =(2)ii i HD a x K == 41.0102.170.46iH i Pa p K x -⨯==== (3)由00ln()A A A A G RT r x H T S θ∆==∆-∆00ln ln A A A A A H G T S RT r RT x T S θθ∆=∆+∆=++∆所以 0ln (ln )A AA A H S r x RTR∆∆=-+又 0109.3lg 0.289Ar T=-- 所以 2.303109.3AH RT∆=-⨯即 2.303109.38.3142093A H J ∆=-⨯⨯=-5. 在1913K 与纯氧化铁渣平衡的铁液的含氧量为0.268%,与组分为CaO18.98%,SiO 28.93%,FeO54.71%,Fe 2O 36.35%,MgO7.23%,P 2O 50.85%,MnO2.95%的熔渣平衡的铁液中氧含量为0.176%。
试求熔渣中FeO 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解:0.760.51.52FeO x ==[%]0.268O =纯 [%]0.17O =渣 即00.268L = 所以 0[%]0.1760.660.268FeO O a L ===渣所以 0.661.320.5FeOFeO FeOa r x ===6. 反应H 2 + [S] =H 2S 在1883K 的22()H SH P P 平如表1-22。
试计算铁液中硫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表1-22 反应H 2 + [S] =H 2S 的22()H SH P P 平比210s x -⨯7.15 5.56 4.15 3.09 2.34 2.13 1.93 1.72 1.18 0.79 223()10H SH P P ⨯8.507.125.514.403.302.912.822.521.731.18解:20.7910s x -=⨯时,令1r =,0.0079s a =由H 2 + [S] =H 2S求得:2231.18100.1490.0079H SH s P K P a -⨯===对其它组分:27.1510s x -=⨯2238.50100.05700.149H Ss H P a P k -⨯=== 20.05700.7987.1510ss sa f x -===⨯ 210s x -⨯ 7.15 5.56 4.15 3.09 2.34 2.13 1.93 1.72 1.18 0.79 210s a -⨯ 5.700.79 s f0.7981.007. 利用固体电解质电池Cr ,Cr 2O 3∣ZrO 2+CaO ∣[O]Fe 测定1600℃钢液中氧的浓度,电动势E=359mV 。
已知2/3Cr (s )+ 1/2O 2 = 1/3 Cr 2O 3(s ):0137004782.44G T ∆=-+ (J );1/2O 2 = [O] :2117110 3.39G T ∆=--(J )。
试求钢液中氧的浓度。
解:2/3Cr (s )+ 1/2O 2 = 1/3 Cr 2O 3(s ) 0137004782.44G T ∆=-+ ① 1/2O 2 = [O] 02117110 3.39G T ∆=-- ②②-① :1/3 Cr 2O 3(s )= 2/3Cr (s )+ [O] 0025293785.83G T ∆=-0[]225293785.8318732965000.359ln 10.378.31418738.3141873O G FE a RT RT ∆-⨯⨯⨯=--=-=-⨯⨯8. 证明略。
10. 在1873K 测得Fe-Cu 系内铜的活度Cu R a ()(纯物质标准态)如表1-24,试求铜以重量1%浓度溶液为标准态的活度,Cu a (%)。
表1-24 Fe-Cu 系内铜的活度Cu R a ()Cu x 1.000 0.792 0.626 0.467 0.217 0.061 0.023 0.015 Cu R a () 1.0000.8880.8700.8200.7300.4240.1880.119解:以重量1%浓度为标准态:8.6Cu r =000.55850.008665Cu R Cu Cu Cu Cu a r a r a =⨯= ()(%)(%)0.074Cu R Cu a a =()(%) Cu a (%)= 13.51,12.0,11.76,11.08,9.86,5.73,2.47,1.61。
(接近即可)11. 试计算锰及铜溶液与铁中形成重量1%浓度溶液的标准溶解吉布斯能变化。
已知0Mn r =1,0Cur =8.6。
解:055.8555.85ln()8.314ln(1)38.1610010055Mn Mn Mn G RT r T M ∆==⨯=-⨯ T000055.8555.85ln()ln ln()10010055.858.3141873ln 8.6ln()3350739.4210064Cu Cu Cu Cu Cu G RT r RT r RT M M RT T∆==+=⨯⨯+=-⨯13. 在不同温度下测得铁液中碳量不同时,反应CO 2 + [C] = 2CO 的22CO CO P P 平()比值如表1-25。
试求碳溶解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化C G θ∆及0c r 。
已知C石+ CO 2 = 2CO :172130177.46G T θ∆=-。
表1-25 Fe-C 系内CO 2 + [C] = 2CO 的22CO CO P P 平()比0.2 0.4 0.6 0.8 1.01560 107.4 241.2 396.6 566.4 726 1660 170.2 373.2 600 876.8 1202 1760 267.6 565.2 929.4解:C 石 + CO 2 = 2CO 1172130177.46G T θ∆=- 1K (1) CO 2 + [C] = 2CO 2G θ∆= 2K (2)(1)-(2) [C] = C 石 3G θ∆= 3K (3)32172130177.46ln G T RT K θ∆=-+作图求出:27724ln 6.88K T=-+ 近似30.55853452050.71ln()12c G RT r θ∆=-= 1873T = 060459.815572(3.07ln )c r -=⨯-+0ln 0.81c r =- 00.445c r = 14. 溶解于铁中的铝的氧化反应为2[Al] + 3/2O 2 = Al 2O 3(s ),00.029Al γ=。
试计算Al 利用(1)纯铝(液态),(2)假想纯铝,(3)重量1%溶液为标准态时,Al 2O 3(s )在1600℃的标准生成吉布斯能。
已知:2Al (l )+ 3/2O 2 = Al 2O 3(s ),01682927323.24G T ∆=-+。
解: 2[Al] + 3/2O 2 = Al 2O 3(s ) 00.029(1873)Al x K = 2Al (l )+ 3/2O 2 = Al 2O 3(s ) 01682927323.24G T ∆=-+(1) 以纯Al (液态)为标准态:2Al (l )+ 3/2O 2 = Al 2O 3(s ) 011682927323.24G T ∆=-+Al (l )= [Al] 020G ∆=2[Al] + 3/2O 2 = Al 2O 3(s )01682927323.2410775.5G T KJ ∆=-+=-(2) 以假想纯Al 为标准态:002ln 8.3141873ln0.02955132Al G RT r J ∆==⨯⨯=- 00031221077500255132967236G G G J ∆=∆-∆=-+⨯=-(3) 以重量1%为标准态:20.5585ln(0.0297)11552627G RT J ∆=⨯=-0310775002115526846448G J ∆=-+⨯=-16. 计算下列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能的变化1)[Ti] + [N] = Ti N (s )2)[Mn] +(FeO )=(MnO )+ [Fe]MnO 的熔点为2056K ,熔化焓为44769J/mol 。